期刊文献+
共找到136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油气储层中纳米孔首次发现及其科学价值 被引量:510
1
作者 邹才能 朱如凯 +5 位作者 白斌 杨智 吴松涛 苏玲 董大忠 李新景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857-1864,共8页
油气储层孔隙可分为毫米级孔、微米级孔、纳米级孔3种类型,常规储层孔隙直径一般大于1μm。北美地区页岩气储层纳米级孔径范围为5~160nm,主体为80~100nm。在对中国非常规油气储层研究中,应用场发射扫锚电子显微镜与纳米CT重构技术,首... 油气储层孔隙可分为毫米级孔、微米级孔、纳米级孔3种类型,常规储层孔隙直径一般大于1μm。北美地区页岩气储层纳米级孔径范围为5~160nm,主体为80~100nm。在对中国非常规油气储层研究中,应用场发射扫锚电子显微镜与纳米CT重构技术,首次发现了小于1μm的油气纳米孔。其中,致密砂岩油气储层中纳米级孔隙以颗粒内孔、自生矿物晶间孔及微裂缝为主,喉道呈席状、弯曲片状,孔隙直径范围10~1000nm,主体为300~900nm;页岩气储层纳米级孔隙以有机质内孔、颗粒内孔及自生矿物晶间孔为主,孔隙直径范围5~300nm,主体为80~200nm。纳米级孔是致密储层连通性储集空间的主体。纳米级孔隙系统的发现,改变了微米级孔隙是油气储层唯一微观孔隙的传统认识,为认识常规油气局部富集,非常规油气连续聚集的地质特征、研究连续型油气聚集机理、增加资源潜力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纳米孔 非常规油气 页岩气 致密油气 纳米油气 连续型油气聚集
下载PDF
页岩气的赋存形式研究及其石油地质意义 被引量:172
2
作者 张雪芬 陆现彩 +1 位作者 张林晔 刘庆 《地球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597-604,共8页
页岩气是以游离、吸附和溶解状态赋存于暗色泥页岩中的天然气,其赋存形式具有多样性,但以游离态和吸附态为主,溶解态仅少量存在。综述了页岩气的赋存形式及其影响因素,包括页岩气成因、页岩的物质组成(有机碳含量、矿物成分、岩石含水量... 页岩气是以游离、吸附和溶解状态赋存于暗色泥页岩中的天然气,其赋存形式具有多样性,但以游离态和吸附态为主,溶解态仅少量存在。综述了页岩气的赋存形式及其影响因素,包括页岩气成因、页岩的物质组成(有机碳含量、矿物成分、岩石含水量)、岩石结构(孔隙度、渗透率)和温度、压力等。认识影响不同形式页岩气赋存量的地质因素,有助于利用容积法评估页岩气地质储量的水平,因为游离态页岩气的含量取决于页岩的有效孔隙度和含气饱和度,而吸附态页岩气的含量则受页岩的气体吸附能力影响。认为发展页岩孔隙结构表征技术,研究页岩气在粘土矿物表面和纳米孔隙中的吸附行为,可以进一步了解不同地质条件下页岩气的赋存形式,并为页岩气的资源评价提供更为准确的参数,因此它们将是页岩气下一步研究的重点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气 赋存形式 地质储量 粘土矿物 纳米孔隙
原文传递
中国南方海相页岩气高效开发的科学问题 被引量:97
3
作者 王红岩 刘玉章 +2 位作者 董大忠 赵群 杜东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574-579,共6页
中国页岩气资源丰富,已在多个地区获初步发现,其中中国南方古生界寒武系、奥陶系和志留系中发育多套海相富有机质页岩,技术可采资源量占全国的3/4,将是重点开发地区。与北美相比,中国南方海相页岩气储集层具有构造改造强、地应力复杂、... 中国页岩气资源丰富,已在多个地区获初步发现,其中中国南方古生界寒武系、奥陶系和志留系中发育多套海相富有机质页岩,技术可采资源量占全国的3/4,将是重点开发地区。与北美相比,中国南方海相页岩气储集层具有构造改造强、地应力复杂、埋藏较深、地表条件特殊等特点,照搬国外现有理论与技术难以有效开发。页岩气储集层纳米级孔隙对页岩气产能的影响尚不明确,页岩气产能预测方法尚未建立,钻井过程中水平段垮塌严重、钻井周期长,增产改造效果不理想、单井产量较低,需要针对纳米级孔隙成因及多尺度储集空间定量表征、复杂介质多场耦合非线性流动机理、页岩失稳与缝网形成的力学机制3个科学问题进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相页岩气 高效开发 科学问题 中国南方 纳米级孔隙
下载PDF
煤与瓦斯突出微观机理探索研究 被引量:40
4
作者 聂百胜 马延崑 +6 位作者 何学秋 赵丹 柳先锋 邓博知 李祥春 孟筠青 宋大钊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07-220,共14页
为进一步研究煤孔隙结构对煤与瓦斯突出的影响,采用低温CO_(2)吸附法、低温N_(2)吸附法、压汞法以及小角X射线散射(SAXS)等方法,对8种不同瓦斯赋存条件下煤样全孔径(0.35~11000 nm)分布进行了测试和综合表征.结果表明:煤样的开孔纳米孔... 为进一步研究煤孔隙结构对煤与瓦斯突出的影响,采用低温CO_(2)吸附法、低温N_(2)吸附法、压汞法以及小角X射线散射(SAXS)等方法,对8种不同瓦斯赋存条件下煤样全孔径(0.35~11000 nm)分布进行了测试和综合表征.结果表明:煤样的开孔纳米孔隙(直径≤100 nm)占总孔容最高达92.7%,比表面积占总比表面积98%以上;SAXS测试对应孔隙范围内,闭孔孔隙比例占总孔容6.2%~80.9%,比表面积占总比表面积22.9%~87.5%.建立了煤体失稳条件下的孔隙破坏模型,分析了含瓦斯煤纳米孔隙结构破坏和骨架微破裂的条件,描述了微观上煤体的3种微观破坏现象:闭孔孔隙在采掘扰动下薄弱位置发生破坏导致高压瓦斯气体膨胀喷出造成的“闭孔微气爆”;开孔孔隙的非均匀及其受载的非均衡性以及瓦斯流动对多孔汇聚的孔隙喉道产生作用造成的“纳米开孔微损伤”;受采掘扰动或孔隙破坏瓦斯能量作用下的煤体骨架“微破裂”.由此提出煤与瓦斯突出发生的微观机制,并阐述了突出过程的4个阶段,即:在突出准备阶段,采掘扰动诱发3种微破坏同步或次序发生,产生复合连锁效应,导致突出能量积聚且阻力降低;当释放的瓦斯汇聚和应力共同产生的能量突破了突出屏障区域煤体的约束,突出就会发生;微破坏范围的扩大及其复合连锁的持续性推动了突出的发展;微破坏的减弱和能量供给的减少、突出路径阻力增大使得突出终止.基于突出发生的微观机制对突出过程中声音预兆、爆破诱导突出、延时突出和低指标突出的现象进行解释,并对煤与瓦斯突出的研究方向提出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与瓦斯突出 纳米孔 闭孔 微气爆 突出微观机理
原文传递
油气储层中孔隙尺寸分级评价的讨论 被引量:26
5
作者 朱如凯 吴松涛 +7 位作者 崔景伟 白斌 杨智 惠潇 冯佳睿 苏玲 时文 王晓瑞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33-144,共12页
常规-非常规油气协同发展引发储集体类型的多样性,品质整体变差,孔隙结构更为复杂,亟需建立相对统一的孔隙结构评价方案,为储层评价与甜点区优选提供技术支持。基于岩石孔隙结构解剖,提出"孔隙结构四分法"评价方案,将孔隙系统分为毫... 常规-非常规油气协同发展引发储集体类型的多样性,品质整体变差,孔隙结构更为复杂,亟需建立相对统一的孔隙结构评价方案,为储层评价与甜点区优选提供技术支持。基于岩石孔隙结构解剖,提出"孔隙结构四分法"评价方案,将孔隙系统分为毫米孔(大于1mm)、微米孔(1~1 000μm)、亚微米孔(100~1 000nm)及纳米孔(小于100nm);明确了不同类型孔隙系统发育位置、流体作用力及流动机理,建立了对应的分析评价技术。解剖了克拉2气田巴什基齐克组常规砂岩、新安边油田长7段致密砂岩、川中大安寨段介壳灰岩、川南龙马溪组页岩4类储层,明确了各储层类型孔隙结构的差异性及不同级别孔隙所占比例,探讨了孔隙结构对储层物性、资源经济性及开发工艺的影响;孔隙结构分级研究需与储层有效性评价紧密结合,特征尺度决定流体相态与作用力,影响流体可动性及油气开发工艺。进一步加强孔隙分级评价关键界限值的研究,完善孔隙结构表征技术的融合,建立孔隙结构与岩性和产能的定量关系是未来研究的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储层 孔隙尺寸 孔隙结构 常规-非常规 纳米孔
下载PDF
龙马溪组页岩黄铁矿微观赋孔特征及地质意义 被引量:24
6
作者 赵迪斐 郭英海 +4 位作者 朱炎铭 Geoff Wang 刘静 崇璇 张敬霞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864-876,共13页
随着页岩气地质理论的不断完善,页岩气储层研究也更加精细、量化,黄铁矿作为页岩气储层普遍发育的物质成分,其矿物学特征、赋孔特征与地质意义引起了关注。为细化、量化对页岩储层黄铁矿的地质认识,通过氩离子抛光—场发射扫描电镜(FE-S... 随着页岩气地质理论的不断完善,页岩气储层研究也更加精细、量化,黄铁矿作为页岩气储层普遍发育的物质成分,其矿物学特征、赋孔特征与地质意义引起了关注。为细化、量化对页岩储层黄铁矿的地质认识,通过氩离子抛光—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能谱(EDS)、X射线衍射(XRD)等实验手段结合图像处理技术(Image Processing),以渝东南地区龙马溪组中下部优质页岩储层样品为例,探究页岩储层黄铁矿的发育类型和特征,量化表征评价页岩基质莓状黄铁矿在纳米尺度下的孔隙发育特征,并在此基础上讨论黄铁矿的页岩气地质意义,尤其是其储层意义。实验结果表明,莓状黄铁矿是龙马溪组页岩基质中最主要的黄铁矿类型,集合体直径介于3~10μm之间;莓状黄铁矿集合体内部晶体间有机质纳米孔发育,孔隙直径主要分布在100 nm以下,在页岩储层孔隙分类中莓状黄铁矿孔隙应归入有机成因孔隙类型;莓状黄铁矿集合体及其控制的有机质可以为页岩储层贡献0.7%~7%的孔隙比例,是对储集空间具有正贡献的、不应忽视的孔隙类型;基于图像处理技术(Image Processing)的孔隙分类表征与评价技术可以为储层孔隙研究提供新思路,是实现不同类型孔隙量化研究的可行方法。龙马溪组基质黄铁矿既可以贡献一定储集空间,也与有机质具有成因联系,可以为优质储层发育机理研究与优质储层勘探预测提供依据,在页岩气储层研究与勘探开发中具有重要地质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莓状黄铁矿 页岩储层 纳米孔 定量表征 龙马溪组
下载PDF
页岩储层气体扩散机理 被引量:23
7
作者 糜利栋 姜汉桥 +1 位作者 李俊键 李涛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54-159,共6页
根据多孔介质中气体分子的扩散形式,结合页岩气储层多尺度分布的结构特点,分析了页岩储集空间中页岩气的扩散机理,包括:有机干酪根中溶解气的扩散和纳米孔隙中游离气的扩散。其中纳米孔隙中游离气的扩散又根据克努森(Kn)数的不同分为Knu... 根据多孔介质中气体分子的扩散形式,结合页岩气储层多尺度分布的结构特点,分析了页岩储集空间中页岩气的扩散机理,包括:有机干酪根中溶解气的扩散和纳米孔隙中游离气的扩散。其中纳米孔隙中游离气的扩散又根据克努森(Kn)数的不同分为Knudsen扩散、Fick扩散和过渡扩散。根据Fick第二定律,建立了干酪根中溶解气扩散模型,给出了纳米孔隙中3种扩散机理扩散系数的计算方法。分析了压缩性对气体平均自由程计算的影响,重点讨论了温度、压力、孔隙直径以及气体压缩性等对纳米孑L隙中扩散机理选择的影响。得出:不同扩散机理的选择对扩散能力的影响不可忽略,实际计算中必须根据Knudsen数,选取相应扩散机理对应的扩散系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孔隙 干酪根 Knudsen扩散 Fick扩散 过渡扩散
下载PDF
页岩气藏纳米孔隙气体渗流特征分析 被引量:22
8
作者 李智锋 李治平 +3 位作者 苗丽丽 付应坤 王杨 谢姗 《天然气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042-1047,共6页
页岩气藏储层孔隙非常细小,国内外页岩孔隙半径主要集中在几个纳米到20个纳米之间,国内部分页岩孔隙半径小于10个纳米。页岩气藏生产受到纳米孔隙中的游离气和吸附于干酪根中吸附气两大主体气源影响,这2种气源气在生产中表现出4种机... 页岩气藏储层孔隙非常细小,国内外页岩孔隙半径主要集中在几个纳米到20个纳米之间,国内部分页岩孔隙半径小于10个纳米。页岩气藏生产受到纳米孔隙中的游离气和吸附于干酪根中吸附气两大主体气源影响,这2种气源气在生产中表现出4种机理。研究了纳米孔隙中气体分子克努森扩散、气体滑脱、达西渗流及吸附于干酪根中气体扩散4种机理下页岩气体渗透率及孔隙压力的变化情况,并以此建立圆柱管内平面单向稳定渗流数学模型。模型模拟结果表明页岩的表观渗透率远远大于达西渗透率,孔隙半径越小,则两者比值越大,当孔隙半径从20个纳米减小到几个纳米,两者比值将会从十增大到几十;孔隙压力越小,则两者比值越大,而当压力小于5MPa时,表观渗透率与达西渗透率之比明显增加1~2个数量级。随着压力降低,克努森扩散作用不断增强,相应的压力损耗不断增加,使得纳米管柱内平面单向从供给边缘到排液道的稳定渗流压力分布已不再是线性分布。干酪根中气体由于扩散速度慢、扩散量小而对压力影响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气 纳米孔隙 克努森扩散 干酪根 数学模型
原文传递
页岩油藏多重孔隙介质耦合流动数值模拟 被引量:18
9
作者 苏玉亮 鲁明晶 +3 位作者 李萌 张琪 王文东 董明哲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645-652,660,共9页
页岩孔隙类型多样,微纳米尺度孔隙发育,借助分段压裂水平井技术能够实商业化开采。原油分子与孔隙壁面作用较甲烷分子更加复杂,目前页岩油在无机和有机纳米孔中的运移机制尚不清楚。准确模拟页岩油微观运移机制和多重孔隙介质间耦合流... 页岩孔隙类型多样,微纳米尺度孔隙发育,借助分段压裂水平井技术能够实商业化开采。原油分子与孔隙壁面作用较甲烷分子更加复杂,目前页岩油在无机和有机纳米孔中的运移机制尚不清楚。准确模拟页岩油微观运移机制和多重孔隙介质间耦合流动对页岩油藏产能评价和生产预测具有重要意义。结合润湿特性,考虑液体吸附、速度滑移及物性变化等机制,引入复杂结构参数(迂曲度、孔隙度和有机孔含量),建立了微纳米多孔介质液体表观渗透率模型,研究了不同运移机制对微纳米多孔介质表观渗透率影响。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基质-天然裂缝-人工裂缝耦合的页岩油藏分段压裂水平井数学模型,利用有限元方法求解,进行产能影响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孔隙半径小于10 nm时,微纳米孔隙速度滑移影响明显,而孔隙半径大于100 nm时,微观运移机制作用可以忽略;有机孔隙含量越小、裂缝条数越多则分段压裂水平井产能越大;最优的缝网模式为缝网无间距且不重叠。本研究的重点是丰富微纳米孔隙内油气运移理论,为页岩油藏开发模拟研究提供理论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缝网模式 微观运移 裂缝 微纳米孔隙 跨尺度流动 分段压裂 数值模拟 页岩油
下载PDF
流体敏感性损害对页岩纳米孔的影响 被引量:14
10
作者 何金钢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98-104,共7页
通过页岩流体敏感性损害试验和液氮吸附试验研究龙马溪组黑色页岩在流体矿化度和pH值变化时岩石渗透率和纳米孔隙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龙马溪组页岩经流体损害后,速敏、盐敏和碱敏损害程度表现为中等偏强到强;页岩微孔和中孔分布并不... 通过页岩流体敏感性损害试验和液氮吸附试验研究龙马溪组黑色页岩在流体矿化度和pH值变化时岩石渗透率和纳米孔隙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龙马溪组页岩经流体损害后,速敏、盐敏和碱敏损害程度表现为中等偏强到强;页岩微孔和中孔分布并不均匀连续,孔径为1 ~ 30 nm,以0.3和3.8nm分别为峰值的双峰分布;盐敏损害对岩石纳米孔的影响较小,碱敏损害使页岩孔喉直径减少13.20%,比表面积增加32.85%,同时产生大量1 nm孔隙,孔径分布由损害前的双峰状改变为三峰状分布;流体对岩石的溶蚀作用及新矿相的生成是页岩产生盲端微孔和连通微孔阻塞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 纳米孔隙 流体损害 孔隙结构
下载PDF
Development of Petroleum Geology in China:Discussion on Continuous Petroleum Accumulation 被引量:11
11
作者 邹才能 陶士振 +9 位作者 杨智 侯连华 袁选俊 朱如凯 贾进华 吴松涛 公言杰 高晓辉 王岚 汪洁 《Journal of Earth Science》 SCIE CAS CSCD 2013年第5期796-803,共8页
Petroleum exploration targets are extending gradually from the single conventional trap reservoirs to the large-scale unconventional continuous accumulations. Oil and gas reservoirs have been divided into two types ba... Petroleum exploration targets are extending gradually from the single conventional trap reservoirs to the large-scale unconventional continuous accumulations. Oil and gas reservoirs have been divided into two types based on the trapping mechanism and distribution of oil and gas: conven- tional single-trap reservoirs, such as the Daqing oil field in Songliao Basin and the Kela-2 gas field in Tarim Basin; and unconventional continuous petroleum accumulation, such as Upper Paleozoic tight gas and Mesozoic tight oil in Ordos Basin, and Upper Triassic tight gas in Sichuan Basin. Two typical geologic characteristics of continuous petroleum accumulation involve: (1) coexisting source and reser- voir, petroleum pervasive throughout a large area tight reservoirs, and no obvious traps or well-defined water-oil and gas contracts; (2) non-buoyancy accumulation, continuous petroleum charge, and no sig- nificant influence by buoyancy. Continuous petroleum accumulation generally have nm-scale pore throats, and the diameters range of 10-500 nm. The geometry and connectivity of these pore throats has significant impact on the migration and distribution of oil and gas in continuous petroleum accu- mulation. China has numerous continuous petroleum accumulation containing various petroleum de- posits, and the exploration of continuous resources is very promising. Unconventional petroleum geol- ogy will become an important new subject in petroleum geology in future, and the nano-technology will function greatly on research,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hydrocarbon accumulation in nano-pore-throa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ntinuous petroleum accumulation unconventional petroleum geology nano-pore- throat tight gas tight oil.
原文传递
页岩有机质热演化过程中孔隙结构特征研究 被引量:11
12
作者 彭钰洁 刘鹏 吴佩津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41-145,共5页
为研究页岩气的形成演化和赋存特征,选择冀北地区下马岭组低成熟海相页岩,以热演化模拟实验为基础,结合低温液氮、高压压汞实验等测试技术,研究不同成熟度阶段页岩孔隙特征。结果表明:随着有机质成熟度升高,页岩孔隙数量明显增多,孔隙... 为研究页岩气的形成演化和赋存特征,选择冀北地区下马岭组低成熟海相页岩,以热演化模拟实验为基础,结合低温液氮、高压压汞实验等测试技术,研究不同成熟度阶段页岩孔隙特征。结果表明:随着有机质成熟度升高,页岩孔隙数量明显增多,孔隙度呈线性增长,大于10 000 nm的宏孔逐渐减少,孔径小于50 nm的微孔、介孔明显增多,其中,对介孔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孔径为30~50 nm的孔隙;页岩孔隙在不同成熟度阶段表现为不同形态,随有机质热演化不断加深,其孔隙连通性、扩散性以及渗流性均有明显提升。吸附空间和游离空间在不同孔径阶段呈现不同的变化速率,表明页岩气从纳米孔中的形成随热演化加深逐渐由吸附状态大量析出,游离至大孔空间中的赋存转变过程。该项目探究了有机质热演化过程中的孔隙结构特征及其对页岩气赋存的影响,对南方海相页岩气的形成和赋存具有指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孔隙 热演化 孔隙结构 赋存特征 页岩 冀北地区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吴起—志丹地区页岩气源储特征分析 被引量:11
13
作者 葛云锦 张锐 +2 位作者 李红进 袁媛 杜克锋 《非常规油气》 2017年第6期1-7,共7页
鄂尔多斯盆地为大型富含油气盆地,发育延长组长7段、长9段等多套页岩层系,具备页岩气形成的基本地质条件。为查明鄂尔多斯盆地中部吴起—志丹地区延长组长7段页岩气的勘探潜力,利用有机地球化学和岩石学分析、场发射扫描电镜等多种手段... 鄂尔多斯盆地为大型富含油气盆地,发育延长组长7段、长9段等多套页岩层系,具备页岩气形成的基本地质条件。为查明鄂尔多斯盆地中部吴起—志丹地区延长组长7段页岩气的勘探潜力,利用有机地球化学和岩石学分析、场发射扫描电镜等多种手段分析了延长组长7段页岩的基本地质、地化条件,对长7段页岩气勘探前景进行了初步评价。结果表明,研究区延长组长7段烃源岩总有机碳含量为2.01%~12.03%,暗色泥岩厚度普遍大于50 m,有机质类型以Ⅱ1和Ⅱ2型为主,镜质组反射率在0.8%~1.3%之间,处于成熟—高成熟阶段;具有有机质丰度高、生烃潜力大、类型好、成熟度适中的特点。泥页岩储层伊利石和伊/蒙混层较多,利于页岩气的吸收;脆性矿物含量较高,有利于后期压裂生产。虽然储层物性较差,但孔喉比较小,利于气体渗流。分析认为,研究区具备良好的烃源岩条件和储集条件,长7段页岩气具有良好的勘探开发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气 地化特征 微观孔隙结构 纳米孔隙 鄂尔多斯盆地
下载PDF
电压施加方式在阳极氧化钛薄膜形成过程中的作用 被引量:9
14
作者 巩运兰 任云霞 +2 位作者 杨云 白正晨 郭鹤桐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3185-3190,共6页
采用阳极氧化的方法,通过改变电压的施加方式制备了具有不同形貌的氧化钛薄膜。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考察了氧化钛薄膜的形貌,结合实验现象探讨了阳极氧化钛薄膜纳米孔的形成机制。研究结果表明,采用一步施加电压和连续施加电压的方法,氧... 采用阳极氧化的方法,通过改变电压的施加方式制备了具有不同形貌的氧化钛薄膜。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考察了氧化钛薄膜的形貌,结合实验现象探讨了阳极氧化钛薄膜纳米孔的形成机制。研究结果表明,采用一步施加电压和连续施加电压的方法,氧化钛薄膜纳米孔的形成过程由电压、阻挡层的厚度决定;采用两步施加电压的方法,氧化钛薄膜纳米孔的形成过程由放电电压、阻挡层的厚度和阻挡层/电解液的边界条件协同控制。在相同工艺条件下,采用两步施加电压法能够扩展阳极氧化钛薄膜纳米孔孔径和孔密度的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压 阳极氧化 氧化钛薄膜 纳米孔 两步施加电压法
下载PDF
Simulation and visualization of the displacement between CO2 and formation fluids at pore-scale levels and its application to the recovery of shale gas 被引量:8
15
作者 Peng Hou Yang Ju +2 位作者 Feng Gao Jianguo Wang Jian 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al Science & Technology》 EI 2016年第4期351-369,共19页
This article reports recent developments and advances in the simulation of the CO2-formation fluid displacement behaviour at the pore scale of subsurface porous media. Roughly, there are three effective visualization ... This article reports recent developments and advances in the simulation of the CO2-formation fluid displacement behaviour at the pore scale of subsurface porous media. Roughly, there are three effective visualization approaches to detect and observe the CO2-formation fluid displacement mechanism at the micro-scale, namely,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X-ray computed tomography and fabricated micromodels, but they are not capable of investigating the dis- placement process at the nano-scale. Though a lab-on-chip approach for the direct visualization of the fluid flow behaviour in nanoscale channels has been developed using an advanced epi-fluorescence microscopy method combined with a nanofluidic chip, it is still a qualitative analysis method. The lattice Boltzmann method (LBM) can simulate the CO2 displacement processes in a two-dimensional or three-dimensional (3D) pore structure, but until now, the CO2 displace- ment mechanisms had not been thoroughly investigated and the 3D pore structure of real rock had not been directly taken into account in the simulation of the CO2 displacement process. The status of research on the applications of CO2 displacement to enhance shale gas recovery is also analyzed in this paper. The coupling of molecular dynamics and LBM in tandem is proposed to simulate the CO2-shale gas displacement process based on the 3D digital model of shale obtained from focused ion beams and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2-formation fluid displacement Micro- and nano-pore scale Shale gas recovery Lattice Boltzman nmethods - Molecular dynamics FIB-SEM
下载PDF
分子模拟技术在页岩油气吸附和流动特性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7
16
作者 张雪龄 谷军恒 +5 位作者 叶强 邓佳 朱维耀 程传晓 金听祥 吴学红 《中国海上油气》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03-115,共13页
分子模拟技术作为研究纳米尺度下物质行为的关键技术,在页岩油气开采的微观机理研究方面已成为一种重要的研究手段。本文首先概述了分子模拟技术的原理和方法,对页岩储层的常见分子模型进行了总结,对表征页岩油气在储层的分布特征和动... 分子模拟技术作为研究纳米尺度下物质行为的关键技术,在页岩油气开采的微观机理研究方面已成为一种重要的研究手段。本文首先概述了分子模拟技术的原理和方法,对页岩储层的常见分子模型进行了总结,对表征页岩油气在储层的分布特征和动力学性质的物理参数如吸附热、吸附能、密度分布、径向分布函数和扩散系数及应用案例等进行了分析;分析总结了温度、压力、孔径、孔壁类型、组分性质对页岩油气吸附特性的影响及机理;重点介绍了分子动力学模拟纳米限域内单相和两相流动中流体黏度变化、黏附和滑移的边界条件导致的流速低于或高于泊肃叶公式预测流速的现象;并对表活剂驱替及渗吸、超临界二氧化碳吞吐页岩油技术中基于分子动力学的微观作用机理进行了阐释。最后总结了分子模拟技术在非常规油气资源开发的优缺点,并提出分子模拟技术在页岩油气领域的未来发展趋势,为非常规油气的开发提供了微观尺度的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油气 纳米孔隙 吸附 流动 分子模拟
下载PDF
考虑应力敏感的页岩储层纳米孔隙渗透率计算模型 被引量:8
17
作者 何岩峰 赵虹宇 +2 位作者 窦祥骥 王相 徐慧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51-157,共7页
页岩储层纳米孔隙中气体传输模型是页岩气开发的研究重点之一。现有的页岩气表观渗透率计算模型通常假设页岩气为理想状态,而未考虑真实气体密度和应力敏感的影响,且应力敏感模型大多通过实验数据拟合的经验公式进行计算,适用范围有限... 页岩储层纳米孔隙中气体传输模型是页岩气开发的研究重点之一。现有的页岩气表观渗透率计算模型通常假设页岩气为理想状态,而未考虑真实气体密度和应力敏感的影响,且应力敏感模型大多通过实验数据拟合的经验公式进行计算,适用范围有限。为了建立更加准确的页岩气表观渗透率模型,着重考虑了应力敏感影响下孔隙压力与半径的相互影响以及页岩基质中气体的滑移流动和过渡扩散,并通过修正的Soave-Redlich-Kwong(SRK)状态方程,计算出页岩气的密度。研究认为:随着页岩气开采的进行,有效应力增大,纳米孔隙半径随孔隙压力的降低而减小;页岩纳米孔隙渗透率随着孔隙压力的降低而减小,且孔隙半径越大,渗透率下降的幅度越大;页岩储层本身性质对纳米孔的半径有影响,在相同孔隙半径条件下,弹性模量越小,纳米孔半径受有效应力影响越大,即孔径缩小的幅度越大,页岩气开采难度越大。模型计算结果与实验数据进行对比表明,新计算模型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储层 纳米孔隙 应力敏感 渗透率 页岩气密度
下载PDF
SiO_2纳米孔超级绝热材料制备工艺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8
作者 杜磊 唐强 +4 位作者 林修洲 张国虎 程明 杜勇 古明军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B12期10-15,共6页
纳米孔超级绝热材料是一种理想的保温隔热材料。概述了纳米孔超级绝热材料的性能特点及应用前景,综述了SiO_2纳米孔超级绝热材料的制备工艺及最新研究进展,讨论了SiO_2纳米孔超级绝热材料改性方法及研究进展,分析了各种制备工艺的特点... 纳米孔超级绝热材料是一种理想的保温隔热材料。概述了纳米孔超级绝热材料的性能特点及应用前景,综述了SiO_2纳米孔超级绝热材料的制备工艺及最新研究进展,讨论了SiO_2纳米孔超级绝热材料改性方法及研究进展,分析了各种制备工艺的特点与影响因素,指出了目前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今后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级绝热材料 SIO2 纳米孔 制备工艺 研究进展
下载PDF
Efficient Electromagnetic Wave Absorption and Thermal Infrared Stealth in PVTMS@MWCNT Nano‑Aerogel via Abundant Nano‑Sized Cavities and Attenuation Interfaces 被引量:1
19
作者 Haoyu Ma Maryam Fashandi +5 位作者 Zeineb Ben Rejeb Xin Ming Yingjun Liu Pengjian Gong Guangxian Li Chul B.Park 《Nano-Micro Letters》 SCIE EI CAS CSCD 2024年第1期370-383,共14页
Pre-polymerized vinyl trimethoxy silane(PVTMS)@MWCNT nano-aerogel system was constructed via radical polymerization,sol-gel transition and supercritical CO_(2)drying.The fabricated organic-inorganic hybrid PVTMS@MWCNT... Pre-polymerized vinyl trimethoxy silane(PVTMS)@MWCNT nano-aerogel system was constructed via radical polymerization,sol-gel transition and supercritical CO_(2)drying.The fabricated organic-inorganic hybrid PVTMS@MWCNT aerogel structure shows nano-pore size(30-40 nm),high specific surface area(559 m^(2)g^(−1)),high void fraction(91.7%)and enhanced mechanical property:(1)the nano-pore size is beneficial for efficiently blocking thermal conduction and thermal convection via Knudsen effect(beneficial for infrared(IR)stealth);(2)the heterogeneous interface was beneficial for IR reflection(beneficial for IR stealth)and MWCNT polarization loss(beneficial for electromagnetic wave(EMW)attenuation);(3)the high void fraction was beneficial for enhancing thermal insulation(beneficial for IR stealth)and EMW impedance match(beneficial for EMW attenuation).Guided by the above theoretical design strategy,PVTMS@MWCNT nano-aerogel shows superior EMW absorption property(cover all Ku-band)and thermal IR stealth property(ΔT reached 60.7℃).Followed by a facial combination of the above nano-aerogel with graphene film of high electrical conductivity,an extremely high 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shielding material(66.5 dB,2.06 mm thickness)with superior absorption performance of an average absorption-to-reflection(A/R)coefficient ratio of 25.4 and a low reflection bandwidth of 4.1 GHz(A/R ratio more than 10)was experimentally obtained in this work.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no-pore size Heterogeneous interface Electromagnetic wave absorption Thermal infrared stealth nano-aerogel
下载PDF
高铝纤维复合SiO_2质纳米微孔隔热材料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孙小飞 王刚 袁波 《耐火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406-408,共3页
为了解决SiO2纳米微孔隔热板成本较高的问题,将硅灰与高铝纤维按高铝纤维占二者总质量的0、5%、10%和15%的配比配料,以酚醛树脂为结合剂,分别加入占硅灰和高铝纤维总质量0和0.5%的遮光剂氧化锌制成试样,检测试样的高温体积稳定性和热导... 为了解决SiO2纳米微孔隔热板成本较高的问题,将硅灰与高铝纤维按高铝纤维占二者总质量的0、5%、10%和15%的配比配料,以酚醛树脂为结合剂,分别加入占硅灰和高铝纤维总质量0和0.5%的遮光剂氧化锌制成试样,检测试样的高温体积稳定性和热导率(平板法),并利用多功能模拟设备研究不同厚度试样的隔热性能。结果表明:1)随着高铝纤维加入量的增加,试样的线收缩率减小,但热导率变化不大;2)加入氧化锌遮光剂能显著降低试样的热导率;3)高铝纤维质量分数为15%(w)的含氧化锌遮光剂的试样,在1 000℃模拟试验2 h后其冷面温度几乎不再升高,厚度最薄(2 cm)的试样的冷面温度也未超过18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铝纤维 二氧化硅 纳米微孔 隔热材料 线收缩率 热导率 氧化锌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