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Nano-machining of materials: understanding the process through molecular dynamics simulation 被引量:1
1
作者 Dan-Dan Cui Liang-Chi Zhang 《Advances in Manufacturing》 SCIE CAS CSCD 2017年第1期20-34,共15页
Molecular dynamics (MD) simulation has been widely applied in various complex, dynamic processes at atomistic scale, because an MD simulation can provide some deformation details of materials in nano-processing and ... Molecular dynamics (MD) simulation has been widely applied in various complex, dynamic processes at atomistic scale, because an MD simulation can provide some deformation details of materials in nano-processing and thus help to investigate the critical and important issues which cannot be fully revealed by experiments. Extensive research with the aid of MD simulation has provided insight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nanotechnology. This paper reviews the fundamentals of nano-machining from the aspect of material structural effects, such as single crystalline, polycrystalline and amorphous materials. The classic MD simulations of nano-indentation and nano-cutting which have aimed to investigate the machining mechanism are discussed with respect to the effects of tool geometry, material properties and machining parameters. On nano-milling, the discussion focuses on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grooving quality in relation to milling condi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lecular dynamics nano-milling nano-indentation nano-cutting Groove quality Multi-grooving
原文传递
不同球磨粉碎工艺对固相合成?-磷酸三钙纯度和粒度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康军沛 葛婷 +2 位作者 刘卅 杨军忠 任力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424-429,共6页
采用纳米球磨-超声搅拌工艺制备了β-磷酸三钙粉体,并与传统固相合成工艺进行了对比研究。采用差示扫描量热(DSC)、X射线衍射(XRD)、红外(FTIR)、纳米粒度测试、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及X射线荧光光谱(XRF)等手段对两种工艺所制... 采用纳米球磨-超声搅拌工艺制备了β-磷酸三钙粉体,并与传统固相合成工艺进行了对比研究。采用差示扫描量热(DSC)、X射线衍射(XRD)、红外(FTIR)、纳米粒度测试、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及X射线荧光光谱(XRF)等手段对两种工艺所制备粉体进行了纯度和粒度表征。结果表明:相比传统工艺,经过纳米球磨-超声搅拌工艺制备出的β-TCP粉体纯度可达97%以上,平均粒径为666 nm。粉体的纯度高、粒径分布更均匀。同时,纳米球磨加工后的原料平均粒度更小,分散性更好。该工艺有望用于粉体材料的固相合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球磨 超声搅拌 固相 合成 粉体技术 粒度分布
下载PDF
湿法纳米研磨制备药物纳米晶体--铝碳酸镁 被引量:1
3
作者 王小康 张扬 +2 位作者 FALOLA Akinola 何运良 王学重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5699-5707,共9页
低溶出速率和溶解度严重影响其生物利用度和药效,是造成药物研发候选化合物不能成药的首要因素。近年的研究发现,当颗粒粒径减小到100~200nm,其溶出速率和溶解度会出现显著提升。本文研究了利用湿法纳米研磨技术制备铝碳酸镁药物纳米晶... 低溶出速率和溶解度严重影响其生物利用度和药效,是造成药物研发候选化合物不能成药的首要因素。近年的研究发现,当颗粒粒径减小到100~200nm,其溶出速率和溶解度会出现显著提升。本文研究了利用湿法纳米研磨技术制备铝碳酸镁药物纳米晶体的工艺。铝碳酸镁是治疗胃病的有效药物,其纳米颗粒悬浮液抗酸效果更好,起效速度更快。本文选择了六偏磷酸钠为分散剂,利用湿法研磨机,考察了分散剂用量、研磨转速、铝碳酸镁含量、研磨时间等参数对颗粒粒度分布的影响规律,获得了在最佳的工艺操作条件为研磨转速3000r/min、研磨时间105min、主药体积分数2%、分散剂为固含量质量分数的1.5%时,成功得到粒径D_(10)(76.4nm)、D_(50)(161nm)、D_(90)(352nm)的铝碳酸镁纳米悬浮液。制酸力实验结果证明纳米铝碳酸镁悬浮液比微米级悬浮液在盐酸中的溶出速率快5倍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药物 湿法纳米研磨 铝碳酸镁 制酸力 晶体
下载PDF
基于分子动力学仿真的微纳铣削加工研究
4
作者 贡宣洋 施飞 +1 位作者 孟津津 程晓民 《宁波工程学院学报》 2023年第4期10-16,共7页
为研究微纳铣削加工后的刀具表面粗糙度,基于分子动力学原理,建立微纳铣削加工过程的数值模型,模拟了微纳铣削加工过程,并对仿真结果进行了分析。模拟结果表明:刀具加工量由0.3804 nm增加至1.9804 nm,刀具下非晶态厚度增至3 nm,加工表... 为研究微纳铣削加工后的刀具表面粗糙度,基于分子动力学原理,建立微纳铣削加工过程的数值模型,模拟了微纳铣削加工过程,并对仿真结果进行了分析。模拟结果表明:刀具加工量由0.3804 nm增加至1.9804 nm,刀具下非晶态厚度增至3 nm,加工表面变得粗糙;主轴旋转周期由15 ps减小至2 ps,刀具下非晶态厚度逐渐减薄至0.5 nm,加工表面质量变好;切削速度由1 nm/ps增加至3 nm/ps,刀具下非晶态厚度增加至4 nm,加工表面质量也越来越差。综合分析可知:在微纳铣削工艺参数中,刀具切削速度对加工表面粗糙度的影响最大,其次是加工量,最后是刀具主轴转速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动力学 微纳铣削 数值模拟
下载PDF
莪术超微颗粒制备的正交实验研究
5
作者 潘年松 邹俊 +3 位作者 张学愈 李智皞 涂铭旌 盛勇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297-299,共3页
目的用自制的机械纳米球磨机对莪术粗粉进行超细化加工,以期得到得到莪术超细干粉体和超细溶液。方法通过正交实验设计,考察了加入乙醇介质、球料比、磨料时间3个因素对莪术超细粉体制备的影响。结果得到了平均粒径为242nm的均匀颗粒。... 目的用自制的机械纳米球磨机对莪术粗粉进行超细化加工,以期得到得到莪术超细干粉体和超细溶液。方法通过正交实验设计,考察了加入乙醇介质、球料比、磨料时间3个因素对莪术超细粉体制备的影响。结果得到了平均粒径为242nm的均匀颗粒。结论选用球料比为30∶1,湿法加工4 h的超微细化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莪术 纳米球磨机 粉体制备 正交实验
下载PDF
纳米砂磨辅助固相合成LiNi_(0.8)Co_(0.15)Al_(0.05)O_2及Li_2CO_3加入方式对其结构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张英杰 姚遥 +2 位作者 董鹏 方海升 张雁南 《昆明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6年第4期1-6,26,共7页
以Li_2CO_3为锂源,采用纳米砂磨辅助固相合成了纯相LiNi_(0.8)Co_(0.15)Al_(0.05)O_2正极材料,研究了Li_2CO_3加入方式对所得样品结构、形貌以及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加锂方式基本不影响材料的形貌和尺寸,但对材料的微结构和性能... 以Li_2CO_3为锂源,采用纳米砂磨辅助固相合成了纯相LiNi_(0.8)Co_(0.15)Al_(0.05)O_2正极材料,研究了Li_2CO_3加入方式对所得样品结构、形貌以及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加锂方式基本不影响材料的形貌和尺寸,但对材料的微结构和性能有明显的影响.纳米砂磨一步混合所有原料烧结所得LiNi_(0.8)Co_(0.15)Al_(0.05)O_2样品的阳离子混排程度比后研磨加碳酸锂烧结所得LiNi_(0.8)Co_(0.15)Al_(0.05)O_2样品的要低,更利于锂离子的扩散,对应的样品具有更高的放电比容量和库伦效率,但循环性能没有太大的差别.纳米砂磨一步混合所有原料在800℃烧结得到的LiNi_(0.8)Co_(0.15)Al_(0.05)O_2样品,1C循环首次放电比容量可达170.9 m Ah/g,50次循环后容量保持率为92.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LiNi0.8Co0.15Al0.05O2 Li2CO3 纳米砂磨
原文传递
分段投料法制备数码陶瓷喷墨墨水及其性能研究
7
作者 陈应华 聂健良 +4 位作者 付荣杰 徐远扬 刘子博 郑文旭 周武艺 《广东化工》 CAS 2021年第5期46-49,共4页
近几年来,在纳米砂磨机成功实现国产化之际,国内陶瓷生产厂商加速对陶瓷数码喷墨墨水的研究与开发。本文对如何在油性体系得到一种稳定的棕色陶瓷数码喷墨墨水这一课题进行初步的探究。通过对分散介质、分散剂和表面张力调节剂的优选,... 近几年来,在纳米砂磨机成功实现国产化之际,国内陶瓷生产厂商加速对陶瓷数码喷墨墨水的研究与开发。本文对如何在油性体系得到一种稳定的棕色陶瓷数码喷墨墨水这一课题进行初步的探究。通过对分散介质、分散剂和表面张力调节剂的优选,并采取分段投料研磨的方式,获得了一种粘度符合要求的、稳定贮存期在76天的纳米陶瓷数码喷墨墨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砂磨 油性体系 分段投料 数码喷墨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