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小麦叶片蛋白质组的2D-LC分离及Nano LC-MS/MS分析 被引量:9
1
作者 刘静 潘映红 +3 位作者 徐琴 罗继 徐世昌 赵奎军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772-780,共9页
【目的】二维液相色谱(2D-LC)与双向电泳(2-DE)技术具有互补性,本文旨在探讨利用2D-LC和纳升级液相色谱串联质谱(Nano LC-MS/MS)技术分离鉴定小麦叶片蛋白质组的新方法。【方法】小麦叶片蛋白经提取、脱盐后,进行第一维阴离子交换分离;... 【目的】二维液相色谱(2D-LC)与双向电泳(2-DE)技术具有互补性,本文旨在探讨利用2D-LC和纳升级液相色谱串联质谱(Nano LC-MS/MS)技术分离鉴定小麦叶片蛋白质组的新方法。【方法】小麦叶片蛋白经提取、脱盐后,进行第一维阴离子交换分离;收集洗脱组分进行SDS-PAGE分析,并对非高丰度蛋白组分进行第二维反相液相色谱分离;随机选择含较低吸收峰的部分组分经胰蛋白酶水解后进行Nano LC-MS/MS分析;将串联质谱数据通过MASCOT搜索NCBInr和EST数据库,并对二级质谱获得的蛋白序列进行MSBLAST分析。【结果】经第一维阴离子交换色谱分离,收集得到15个组分,其中第15组分包含小麦叶片丰度最高的蛋白——1,5-二磷酸核酮糖羧化酶/加氧酶(RuBisCO);其余14个组分经反相液相色谱分离,共收集1551个组分,获得1867个色谱峰;随机对其中6个含较低吸收峰的收集组分酶解和Nano LC-MS/MS检测,9种蛋白得到鉴定。【结论】结果初步表明,利用2D-LC和Nano LC-MS/MS技术可有效地分离和鉴定小麦叶片蛋白质组,为更深入全面地研究小麦叶片蛋白质组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质组学 小麦叶片 二维液相色谱 纳升级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下载PDF
冻干人用狂犬病疫苗(Vero细胞)蛋白结构特性分析 被引量:4
2
作者 匡志新 柴博雅 +7 位作者 李春艳 孙宏亮 朱美宣 熊晋峰 谢冰丽 王帆 解辉 邹勇 《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 CAS CSCD 2019年第4期375-379,共5页
目的分析冻干人用狂犬病疫苗(Vero细胞)蛋白的结构特性。方法 SDS-PAGE电泳分离4批冻干人用狂犬病疫苗(Vero细胞)原液,电泳条带经nano LC-MS/MS进行蛋白鉴定,Native-PAGE分析病毒颗粒的完整性,并分析蛋白相对分子质量。同时进行N-末端... 目的分析冻干人用狂犬病疫苗(Vero细胞)蛋白的结构特性。方法 SDS-PAGE电泳分离4批冻干人用狂犬病疫苗(Vero细胞)原液,电泳条带经nano LC-MS/MS进行蛋白鉴定,Native-PAGE分析病毒颗粒的完整性,并分析蛋白相对分子质量。同时进行N-末端氨基酸序列分析。结果 SDS-PAGE分析可见5个主条带,分别为狂犬病毒G、M、N、P蛋白及G蛋白二聚体(G-1),经nano LC-MS/MS鉴定,确定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74 000、21 885、57 287、40 934及141 067,各结构蛋白均包含在病毒颗粒中,M、N、P、G蛋白的N-末端起始氨基酸序列为分别为MNFLR、MDADR、MSKIF、MVPQA,与预期一致。结论 4批冻干人用狂犬病疫苗(Vero细胞)原液所含结构蛋白源于狂犬病病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狂犬病疫苗 结构蛋白 SDS-PAGE分析 nano lc-ms/ms 氨基酸序列分析 VERO细胞
原文传递
基于“蛋白质组-修饰组”研究砂炒炮制对穿山甲蛋白质类成分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刘睿 刘逊 +1 位作者 赵明 段金廒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3期3416-3423,共8页
目的基于蛋白质、肽类物质组成及修饰组成的变化,研究砂炒炮制对穿山甲物质基础的影响。方法采用Nano LC-MS/MS对炮制前后穿山甲蛋白质、肽类组成及变化进行分析鉴定,对鉴定的蛋白质、肽类发生的脱酰胺修饰与氧化修饰进行比较。结果穿... 目的基于蛋白质、肽类物质组成及修饰组成的变化,研究砂炒炮制对穿山甲物质基础的影响。方法采用Nano LC-MS/MS对炮制前后穿山甲蛋白质、肽类组成及变化进行分析鉴定,对鉴定的蛋白质、肽类发生的脱酰胺修饰与氧化修饰进行比较。结果穿山甲主要由角蛋白、连接蛋白、桥粒蛋白等结构蛋白及促进角质致密结构形成的异构酶类组成。穿山甲经炮制后,可溶性蛋白质、肽类的鉴定数量未见明显变化,难溶性蛋白质鉴定数量显著降低;炮制后蛋白质、肽类的脱酰胺修饰数量显著增加;炮制后I型、II型角蛋白的鉴定肽段数量显著增加,Asn与Gln发生脱酰胺修饰的数量显著增加;穿山甲炮制前后鉴定肽段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布及亲疏水性无显著变化。结论尽管炮制会降低穿山甲整体蛋白质鉴定的数量,但可显著增加角蛋白的鉴定肽段数量,可显著提高蛋白质、肽类成分的脱酰胺修饰数量。结果提示炮制过程有利于角蛋白等结构蛋白的蛋白质、肽类成分的溶出与释放。为穿山甲物质基础研究,炮制对角质类动物药物质基础的影响研究等提供依据,也为穿山甲替代资源寻找与评价提供研究思路与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穿山甲 蛋白质组 修饰组 物质基础 脱酰胺修饰 砂炒炮制 蛋白质 nano lc-ms/ms 肽类 角蛋白 连接蛋白 桥粒蛋白 结构蛋白 异构酶
原文传递
大豆种子蛋白质组样品制备方法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林杨杰 赵明 +1 位作者 杨生超 潘映红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810-817,共8页
以中黄13大豆成熟种子为材料,采用苯酚甲醇醋酸铵法、三氯乙酸丙酮法和尿素硫脲法进行了蛋白质初提与复提,并利用纳升级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Nano LC-MS/MS)分析比较了尿素硫脲法初提和尿素硫脲法初提后苯酚甲醇醋酸铵法复提的样品,以... 以中黄13大豆成熟种子为材料,采用苯酚甲醇醋酸铵法、三氯乙酸丙酮法和尿素硫脲法进行了蛋白质初提与复提,并利用纳升级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Nano LC-MS/MS)分析比较了尿素硫脲法初提和尿素硫脲法初提后苯酚甲醇醋酸铵法复提的样品,以及一维电泳预分离的尿素硫脲法初提样品,旨在构建能有效提高蛋白质提取率和鉴定率的样品制备方法。结果表明:尿素硫脲法初提结合苯酚甲醇醋酸铵法复提的蛋白得率最高,分别达到29.18%与4.08%;尿素硫脲法初提与尿素硫脲法初提后苯酚甲醇醋酸铵法复提样品中共鉴定到2 246个蛋白质组,初提和复提样品之间差异十分明显;每次独立制备的尿素硫脲法初提样品平均可鉴定到1 167个蛋白质组,经一维电泳预分离后平均可鉴定到1 868个蛋白质组。研究表明,采用适当的蛋白质样品制备和预分离方法,能有效提高大豆种子蛋白质的提取率和鉴定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种子 蛋白质组学 样品制备 纳升级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下载PDF
水牛角中含巯基肽类成分的富集及抗氧化、抗炎活性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汤佳瑶 黄思莹 +5 位作者 武文星 朱悦 郭盛 赵明 段金廒 刘睿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2741-2749,共9页
目的富集水牛角Bubali Cornu中含巯基肽类成分(thiols-rich peptide fractions,SHPF)并探讨其抗氧化、抗炎活性。方法通过巯基亲和树脂Thiopropyl Sepharose 6B从水牛角提取液中富集得到SHPF,并采用Ellman法测定游离巯基(-SH)含量;应用... 目的富集水牛角Bubali Cornu中含巯基肽类成分(thiols-rich peptide fractions,SHPF)并探讨其抗氧化、抗炎活性。方法通过巯基亲和树脂Thiopropyl Sepharose 6B从水牛角提取液中富集得到SHPF,并采用Ellman法测定游离巯基(-SH)含量;应用单因素实验法优选富集工艺;基于Nano LC-MS/MS技术鉴定SHPF。体外通过H_(2)O_(2)诱导小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bEnd3氧化损伤,采用细胞增殖检测试剂盒(CCK-8)和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试剂盒检测SHPF抗氧化活性;通过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诱导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炎症损伤,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测定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的分泌。结果优化SHPF富集工艺为上样量10μmol游离-SH、吸附时间1 h、洗脱剂为含β-巯基乙醇(β-mercaptoethanol,β-Me)洗脱剂。从水牛角富集液中共鉴定到704条肽段,其中154条含半胱氨酸(cysteine,Cys)肽段,占总肽段的21.9%,主要来源于角蛋白和角蛋白相关蛋白。体外细胞实验结果表明,SHPF能够提高氧化损伤bEnd3细胞的存活率,同时降低其LDH的泄露,并减少炎症损伤RAW264.7细胞炎症因子IL-6、IL-1β、TNF-α的分泌。结论采用优选富集工艺能明显提高SHPF的富集效率,SHPF具有良好抗氧化和抗炎活性,为水牛角“清热解毒”功效物质基础的研究提供了研究思路和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牛角 含巯基肽类 富集 抗氧化 抗炎 nano lc-ms/ms技术 乳酸脱氢酶 实时荧光定量PCR法 白细胞介素-6 肿瘤坏死因子-α 角蛋白 清热解毒
原文传递
Characterization of 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zyme Inhibiting Peptide from Venerupis philippinarum with Nano-Liquid Chromatography in Combination with Orbitrap Mass Spectrum Detection and Molecular Docking 被引量:2
6
作者 SHI Lei WU Tizhi +4 位作者 SHENG Naijuan YANG Li WANG Qian LIU Rui WU Hao 《Journal of Ocean University of China》 SCIE CAS CSCD 2017年第3期473-478,共6页
The complexity and diversity of peptide mixture from protein hydrolysates make their characterization difficult. In this study, a method combining nano LC-MS/MS with molecular docking was applied to identifying and ch... The complexity and diversity of peptide mixture from protein hydrolysates make their characterization difficult. In this study, a method combining nano LC-MS/MS with molecular docking was applied to identifying and characterizing a peptide with 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zyme(ACE-I) inhibiting activity from Venerupis philippinarum hydrolysate. Firstly, ethanol supernatant of V. philippinarum hydrolysate was separated into active fractions with chromatographic methods such as ion-exchange chromatography and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in combination. Then seven peptides from active fraction were identified according to the searching result of the MS/MS spectra against protein databases. Peptides were synthesized and subjected to ACE-Iinhibition assay. The peptide NTLTLIDTGIGMTK showed the highest potency with an IC_(50) of 5.75 μmol L^(-1). The molecular docking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 ACE-I inhibiting peptide NTLTLIDTGIGMTK bond with residues Glu123, Glu403, Arg522, Glu376, Gln281 and Asn285 of ACE-I. Therefore, active peptides could be identified with the present method rather than the traditional purification and identification strategies. It may also be feasible to identify other food-derived peptides which target other enzymes and receptors with the method developed in this stud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CE-I inhibitor ACE-I inhibiting peptide CHARACTERIZATION nano-lc-ms/ms molecular docking Venerupis philippinarum
下载PDF
基于NANO-LC-MS/MS和生物信息学的抗特发性肺纤维化靶点的筛选与验证
7
作者 宋蔚 吴柳莹 +6 位作者 张文婷 胡晓艺 杜晓月 王梦雅 郑雪瑶 左佩文 彭志红 《中国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0期1733-1741,共9页
目的利用生物信息技术检索特发性肺纤维化(idiopathic pulmonary fibrosis,IPF)基因芯片数据,并结合体外实验,筛选与验证IPF相关的蛋白,为该疾病的药物开发提供潜在的作用靶点。方法采用基因表据库(Gene Expression Omnibus,GEO)检索“... 目的利用生物信息技术检索特发性肺纤维化(idiopathic pulmonary fibrosis,IPF)基因芯片数据,并结合体外实验,筛选与验证IPF相关的蛋白,为该疾病的药物开发提供潜在的作用靶点。方法采用基因表据库(Gene Expression Omnibus,GEO)检索“IPF”词条,下载GSE150910芯片数据,利用Bioconductor软件包DESeq2分析正常组和IPF组差异表达基因,对所获得差异基因进行基因本体论(gene ontology,GO)功能分析、日本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gene and genome encyclopedia,KEGG)通路分析、蛋白互作网络分析并作可视化处理。通过液质联用对差异基因对应的蛋白质进行定量;体外研究关键蛋白对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分泌或形成的影响。结果共筛选到69个与细胞外基质形成相关的差异表达基因,包括53个上调基因和16个下调基因;功能分析显示,差异基因主要涉及到细胞外基质的降解(degradation of the extracellular matrix)、胶原蛋白降解(collagen degradation)和胶原链三聚化(collagen chain trimerization)通路;蛋白互作网络分析和蛋白定量研究显示,与IPF相关的基因主要为金属蛋白酶(MMP-3,9,ADAMTS14)和P4HA3等;金属蛋白酶抑制剂和P4HA3抑制剂能抑制肺纤维α-SMA分泌。结论通过筛选差异表达基因,明确相关基因和蛋白在IPF发生或发展过程中作用,为IPF新药研发提供新思路和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肺纤维化 生物信息技术 细胞外基质 纳升级液质联用
原文传递
湖南永州尖吻蝮蛇蛇毒的蛋白组分及毒性分析 被引量:4
8
作者 肖纲 刘俊琦 +2 位作者 夏雨 张志阳 孙志良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541-547,共7页
采用Nano–LC–ESI–MS/MS蛋白鉴定技术对湖南永州尖吻蝮蛇蛇毒蛋白组分进行质谱分析,应用常规体外试管法对尖吻蝮蛇蛇毒体外溶血值进行检测,采用改良寇式法对尖吻蝮蛇蛇毒LD50进行测定。结果显示:尖吻蝮蛇蛇毒含有50种蛋白,蛋白相对分... 采用Nano–LC–ESI–MS/MS蛋白鉴定技术对湖南永州尖吻蝮蛇蛇毒蛋白组分进行质谱分析,应用常规体外试管法对尖吻蝮蛇蛇毒体外溶血值进行检测,采用改良寇式法对尖吻蝮蛇蛇毒LD50进行测定。结果显示:尖吻蝮蛇蛇毒含有50种蛋白,蛋白相对分子质量集中在1.0×104~2.0×104(46.9%)、4.0×104~5.0×104(22.4%)、2.0×104~3.0×104(10.6%)和7.0×104~8.0×104(7.6%),其中代表性的高丰度蛋白有蛇毒金属蛋白酶A(11.7%)、蛇毒金属蛋白酶H1(9.8%)、蕲蛇类凝血酶–2(7.3%)、抗凝血酶A–A亚基(6.8%),低丰度蛋白(<0.1%)有Ecto–5'–核苷酸酶、碱性磷脂酶A2 DAV–N6、生长分化因子11;蛇毒引起红细胞溶血的最低质量浓度为60.00μg/mL,尖吻蝮蛇蛇毒对KM小鼠的LD50为7.179 6 mg/kg,攻毒小鼠出现呼吸急促、躁动不安、注射部位出现奇特瘙痒和大面积溃烂,至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尖吻蝮蛇蛇毒 SDS–PAGE nanolc–ESI–ms/ms 蛇毒金属蛋白 半数致死量 湖南永州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