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42篇文章
< 1 2 10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豆苗期耐盐性鉴定指标的检验 被引量:120
1
作者 罗庆云 於丙军 刘友良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177-182,共6页
在大豆 2叶 1心期 ,以含NaCl浓度分别为 0、5 0、10 0和 15 0mmol·L- 。 1的 1/ 2Hoagland营养液进行培养。 14天后 ,以植株衰亡叶面积率结合正常植株率为指标鉴定了 6个栽培大豆品种的苗期耐盐性 ,同时考查NaCl胁迫对大豆苗期生... 在大豆 2叶 1心期 ,以含NaCl浓度分别为 0、5 0、10 0和 15 0mmol·L- 。 1的 1/ 2Hoagland营养液进行培养。 14天后 ,以植株衰亡叶面积率结合正常植株率为指标鉴定了 6个栽培大豆品种的苗期耐盐性 ,同时考查NaCl胁迫对大豆苗期生长状况和发育进程以及大豆体内K+ 、Na+ 和Cl- 分配情况的影响。结果表明 ,Lee68和南农 1138- 2的耐盐性较强 ;南农 88- 31为中度耐盐大豆品种 ;苏协 1号和Jackson的耐盐性较差 ;中子黄豆乙的耐盐性最弱。NaCl抑制植株地上部干物质的积累 ,使植株的茎节数减少和株高变小 ,提高根冠比 ;在NaCl胁迫下 ,耐盐性强的大豆品种的叶部对K+ 的选择性吸收和对Na+ 、Cl- 的排斥性以及根部对Na+ 和Cl- 的截留作用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耐盐性 耐盐性鉴定 ^K^+ ^na^+ ^K^+/na^+ ^Cl^- 苗期 生理指标 检验
下载PDF
盐胁迫条件下杨树盐分与甜菜碱及糖类物质变化 被引量:53
2
作者 陈少良 李金克 +1 位作者 毕望富 王沙生 《植物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587-596,共10页
以抗旱耐盐性强的胡杨 (Populuseuphratica)和非抗盐的群众杨 (P .popularis‘35 - 44’)为实验材料 ,研究了盐胁迫条件下盐分与甜菜碱、还原糖、蔗糖以及水溶性糖等细胞相容溶质的动态变化。两种杨树在盐处理期间表现出明显差异 :群众... 以抗旱耐盐性强的胡杨 (Populuseuphratica)和非抗盐的群众杨 (P .popularis‘35 - 44’)为实验材料 ,研究了盐胁迫条件下盐分与甜菜碱、还原糖、蔗糖以及水溶性糖等细胞相容溶质的动态变化。两种杨树在盐处理期间表现出明显差异 :群众杨下部叶片首先表现出盐害症状 ,处理后两周苗木上部叶片也出现盐害并脱落。而胡杨在试验期间仅下部叶片发黄脱落 ,盐处理 1 5天后落叶量仅为 1 6%。群众杨盐害症状的出现主要是由叶片中盐离子的大量累积所致。与之比较 ,胡杨拒吸Na+的能力及控制Cl- 转运的能力均优于群众杨。另外 ,胡杨的耐盐性强于群众杨也与其有机溶质的变化有关。受到盐胁迫后胡杨根叶中甜菜碱浓度显著提高 ,在处理后 1 5天达到最高值 ,特别是叶片中甜菜碱的浓度提高了 2 4 3倍 ,达到 1 899.8μmol/L ,根中甜菜碱含量也增加了 9倍。此外 ,盐处理后胡杨叶和根中的还原糖、水溶性糖和蔗糖含量均呈明显上升趋势 ,分别在第 4天和第 1 5天达到峰值。与胡杨相反 ,耐盐性弱的群众杨在盐胁迫期间 ,叶中甜菜碱和糖含量并无显著提高 ,根中糖分水平还明显降低。由此可以得出结论 ,胡杨渗透调节能力高于群众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胁迫 胡杨 群众杨 ^na^+ ^Cl^- 甜菜碱 水溶性糖 还原糖 蔗糖 盐分
下载PDF
盐胁迫下3种杨树的抗氧化能力与耐盐性研究 被引量:72
3
作者 王瑞刚 陈少良 +5 位作者 刘力源 郝志勇 翁海娇 李鹤 杨爽 段杉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46-52,共7页
以抗盐性不同的胡杨、群众杨和I 2 14杨3种杨树为材料,对NaCl胁迫下叶片中的盐离子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活性以及丙二醛(MDA)含量和电解质外渗率的动态变化进行分析和对比,探讨3种杨树抗氧化能力的差异及其与抗... 以抗盐性不同的胡杨、群众杨和I 2 14杨3种杨树为材料,对NaCl胁迫下叶片中的盐离子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活性以及丙二醛(MDA)含量和电解质外渗率的动态变化进行分析和对比,探讨3种杨树抗氧化能力的差异及其与抗盐性的关系.结果显示,在长期且不断提高的盐胁迫下,群众杨叶片中Na+、Cl- 离子浓度不断升高,特别是在盐处理后的第2 8d ,叶片中的盐离子含量达到最高时,SOD和POD的活性大幅度下降,叶片中MDA的含量和电解质外渗率随之大幅度上升,叶片出现了严重的盐害症状.与群众杨相比,I 2 14杨叶片中Na+、Cl- 浓度也有相同的变化趋势,但其MDA和电解质外渗率增加幅度较小,盐害症状也较轻.与前两种杨树明显不同,胡杨在轻度盐胁迫下(土壤NaCl浓度5 8 5mmol L) ,叶片中SOD和POD的活性就显著上升,并且在盐胁迫期间,胡杨叶片中盐离子含量、MDA的含量和电解质外渗率都没有明显的变化.因此,在长期盐胁迫条件下,群众杨和I 2 14杨叶片中电解质外渗率的增加与盐离子的大量积累有关,而叶片电解质外渗主要是膜脂过氧化的结果.活性氧清除酶(SOD、POD)活性的下降,是导致这两种杨树膜脂过氧化和电解质外渗率增加的主要原因.而胡杨在盐胁迫初始阶段就能大幅度上调SOD、POD活性,以避免活性氧对膜的伤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树 ^na^+ ^Cl^- 超氧化物歧化酶 过氧化物酶 丙二醛 电解质外渗率 抗氧化 耐盐性
下载PDF
盐胁迫下水稻苗期Na^+和K^+吸收与分配规律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73
4
作者 陈惠哲 Natalia Ladatko +3 位作者 朱德峰 林贤青 张玉屏 孙宗修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937-945,共9页
选择苗期耐盐性较强的水稻(Oryza sativa)品种(株系)‘AB52’、‘02402’和‘02435’及敏感品种‘日本晴’,在网室周转箱内,设置5 000和8 000 mg·L-1NaCl两种盐处理,以清水为对照,研究盐胁迫下苗期水稻植株不同部位Na+和K+的吸收... 选择苗期耐盐性较强的水稻(Oryza sativa)品种(株系)‘AB52’、‘02402’和‘02435’及敏感品种‘日本晴’,在网室周转箱内,设置5 000和8 000 mg·L-1NaCl两种盐处理,以清水为对照,研究盐胁迫下苗期水稻植株不同部位Na+和K+的吸收和分配与品种耐盐性的关系。结果表明,盐胁迫下,株高、绿叶干重和绿叶面积下降,绿叶中的水分含量降低,但茎鞘中的水分含量有所上升。5 000 mg·L-1NaCl胁迫处理10 d,耐盐品种所受的生长影响和叶片伤害程度低于敏感品种,但8 000 mg·L-1NaCl胁迫处理下品种间差异变小。盐胁迫下,水稻植株吸收Na+和置换出K+,但不同器官部位中Na+和K+的区域化分布特征明显,各部位的Na+含量由低到高依次为绿叶、根、茎鞘和枯叶。下部老叶能优先积累较多Na+而枯黄;绿叶吸收Na+相对较少,维持较低的Na+水平,同时保持较高且稳定的K+含量;植株茎鞘通过选择性吸收大量Na+和置换出一部分K+到叶片中,保持绿叶较稳定的K+含量和相对较低的Na+含量,维持较高的K+/Na+比,从而使植株少受盐害。敏感品种‘日本晴’在盐胁迫下绿叶中的Na+含量相对较高,且5 000 mg·L-1NaCl胁迫下绿叶Na+含量已接近高值,与在8 000 mg·L-1NaCl胁迫下差异不大,而耐盐品种绿叶吸收较少的Na+。另一方面,耐盐品种茎鞘的含K+相对较高,在盐胁迫下能吸收容纳较多的Na+,而绿叶中K+/Na+比较高。可以认为,绿叶的K+/Na+比可作为一个衡量耐盐性的相对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盐胁迫 耐盐性 ^na^+ ^K^+ 吸收分配规律
下载PDF
盐胁迫大麦苗体内的 Na^+ K^+分配与叶片耐盐量 被引量:49
5
作者 毛才良 刘友良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3期32-36,共5页
以耐盐性强的大麦品种鉴4和耐盐性弱的科品7号为材料,研究了盐胁迫对幼苗干物质积累,Na^+、K^+分配和叶片电解质渗出率的影响,分析了它们之间的因果联系。盐胁迫下鉴4根系的 Na^+/K^+比明显高于科品,叶片的 Na^+/K^+比却明显低于科品。... 以耐盐性强的大麦品种鉴4和耐盐性弱的科品7号为材料,研究了盐胁迫对幼苗干物质积累,Na^+、K^+分配和叶片电解质渗出率的影响,分析了它们之间的因果联系。盐胁迫下鉴4根系的 Na^+/K^+比明显高于科品,叶片的 Na^+/K^+比却明显低于科品。鉴4根中的 Na^+向地上部分运输较少,而对 K^+的运输选择性较高,与植株较高的干物质积累基本一致。叶片 Na^+含量达到1.1m mol·g^(-1)DW后,叶片电解质渗出率随 Na^+含量升高而直线增大,两者呈极显著相关。叶片致死含 Na^+量约为2.1~2.5m mol·g^(-1)DW,两品种间无显著差异。膜伤害主要是 Na^+胁迫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麦 耐盐量 ^na^+ ^K^+ 含量 盐胁迫
下载PDF
盐胁迫下外源ABA对玉米幼苗耐盐性的影响 被引量:39
6
作者 赵可夫 范海 HarrisPJC 《Acta Botanica Sinica》 SCIE CAS CSCD 1995年第4期295-300,共6页
利用不同浓度外源ABA 可以提高生长在盐渍条件下玉米(Zea m ays L.)幼苗的耐盐能力,增加幼苗的干重。其原因是由于幼苗渗透势的降低和渗透调节能力的增大,地上部分拒盐能力的提高,摄取的大量Na+ 积累在根部。同时... 利用不同浓度外源ABA 可以提高生长在盐渍条件下玉米(Zea m ays L.)幼苗的耐盐能力,增加幼苗的干重。其原因是由于幼苗渗透势的降低和渗透调节能力的增大,地上部分拒盐能力的提高,摄取的大量Na+ 积累在根部。同时发现外源ABA 增大幼苗渗透势和渗透调节能力是幼苗有机渗透物质增加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幼苗 盐胁迫 脱落酸 耐盐性
下载PDF
外源甜菜碱对盐胁迫下小麦幼苗体内几种与抗逆能力有关物质含量以及钠钾吸收和运输的影响(简报) 被引量:37
7
作者 张士功 高吉寅 宋景芝 《植物生理学通讯》 CSCD 2000年第1期23-26,共4页
外源甜菜碱能提高NaCl 胁迫下小麦幼苗体内游离脯氨酸、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质等物质的含量,限制幼苗根系对Na+ 的吸收,并阻滞其向地上部分的运输,提高体内K+ 含量及其向上的运输。
关键词 盐胁迫 甜菜碱 小麦 ^na^+ ^K^+ 吸收 运输
下载PDF
盐胁迫下棉花体内Na^+的积累、分配及耐盐机制研究 被引量:50
8
作者 叶武威 庞念厂 +1 位作者 王俊娟 樊宝相 《棉花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279-283,共5页
NaCl胁迫下,棉花体内以阳离子Na+为主要毒害因子,耐盐性不同的棉花根、茎、叶内Na+积累量存在显著差异,Na+含量吸收和累积最多的部位是:不耐盐材料的根、耐盐材料的根和叶、强耐盐的叶。不同耐盐性的材料从外界吸收的Na+总量就全植株来... NaCl胁迫下,棉花体内以阳离子Na+为主要毒害因子,耐盐性不同的棉花根、茎、叶内Na+积累量存在显著差异,Na+含量吸收和累积最多的部位是:不耐盐材料的根、耐盐材料的根和叶、强耐盐的叶。不同耐盐性的材料从外界吸收的Na+总量就全植株来讲大致相同,只是在体内各器官的分布存在差异;低浓度NaCl(0.2%)下,不耐盐、耐盐材料的全植株Na+量分别上升1.9倍和2.9倍;高浓度NaCl(0.4%)下,不耐盐、耐盐、强耐盐材料分别比对照上升3.6倍、5.2倍和5.3倍。尽管棉花萌发阶段几乎不吸盐,但成株期是吸盐的,且吸盐量提高很多倍,这说明棉花对盐分的吸收具有发育阶段性,同时也反映出棉花耐盐的阶段性。总之认为棉花的耐盐机理与小麦、大麦等作物不同,具特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盐胁迫 ^na^+ 耐盐性 naCL 耐盐机制
下载PDF
旱盐互作对冬小麦幼苗生长及其抗逆生理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49
9
作者 陈成升 谢志霞 刘小京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811-816,共6页
采用水培方法,以不同浓度的PEG-6000(0、8.3%、12.6%(W/V))和NaCl(0、25、50mmol·L-1)溶液模拟不同程度的干旱胁迫及盐胁迫,研究了盐分对干旱胁迫条件下冬小麦沧-6001幼苗生长及其抗逆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8.3%或12.6%PEG-6... 采用水培方法,以不同浓度的PEG-6000(0、8.3%、12.6%(W/V))和NaCl(0、25、50mmol·L-1)溶液模拟不同程度的干旱胁迫及盐胁迫,研究了盐分对干旱胁迫条件下冬小麦沧-6001幼苗生长及其抗逆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8.3%或12.6%PEG-6000处理条件下,添加25mmol·L-1NaCl均使植株干物质积累和植株含水量比单一PEG处理增加,同时叶片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增加,丙二醛和脯氨酸含量下降,植株各部位Na+含量升高、K+含量下降;在12.6%PEG-6000处理条件下,添加50mmol·L-1NaCl对植株的胁迫效应高于单一PEG处理.表明在干旱胁迫条件下,加入适量盐分可缓解干旱胁迫对冬小麦幼苗生长的抑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旱盐胁迫 可溶性糖 脯氨酸 钠离子 钾离子
原文传递
疏风解毒胶囊解热作用机制研究 被引量:49
10
作者 刘静 马莉 +5 位作者 陆洁 田兴美 许浚 申秀萍 张宗鹏 张铁军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2040-2043,共4页
目的探讨疏风解毒胶囊解热作用机制。方法采用酵母致大鼠发热模型,观察疏风解毒胶囊给药后对体温调节相关因子:白细胞介素-1α(IL-1α)、IL-1β、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γ干扰素(IFN-γ)、前列腺素E_2(PGE_2)、环腺苷酸(cAMP)... 目的探讨疏风解毒胶囊解热作用机制。方法采用酵母致大鼠发热模型,观察疏风解毒胶囊给药后对体温调节相关因子:白细胞介素-1α(IL-1α)、IL-1β、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γ干扰素(IFN-γ)、前列腺素E_2(PGE_2)、环腺苷酸(cAMP)、鸟腺苷酸(cGMP)、Na^+,K^+-ATPase、精氨酸升压素(AVP)的影响。结果疏风解毒胶囊能显著降低模型大鼠血清和下丘脑中炎症因子PGE_2和细胞因子TNF-α、IL-6、IL-1α、IL-1β水平,显著降低模型大鼠血清和下丘脑中致热介质cAMP水平及cAMP/cGMP值,显著降低下丘脑中Na^+,K^+-ATPase,减少产热,显著升高下丘脑中内源性解热介质AVP的量。结论疏风解毒胶囊有显著的解热作用,其通过减少炎症因子PGE_2及细胞因子水平、减少致热介质、减少产热、增加AVP的量,从而发挥解热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疏风解毒胶囊 解热作用 白细胞介素 肿瘤坏死因子 Γ干扰素 前列腺素E_2 环腺苷酸 鸟腺苷酸 ^na^+ ^K^+-ATPase 精氨酸升压素
原文传递
正品大黄不同品种间泻下效价强度比较研究 被引量:44
11
作者 王家葵 李傲 +1 位作者 王慧 徐晓玉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3期1987-1991,共5页
目的:考察《中国药典》所载3个品种大黄间泻下效应上的差异及原因,为进一步运用量化指标客观的评价泻下活性奠定基础。方法:以B liss法计算小鼠泻下效应的ED50,比较3个品种间效价强度,测定结肠肠壁细胞Na+-K+-ATP酶活性。利用高效液相... 目的:考察《中国药典》所载3个品种大黄间泻下效应上的差异及原因,为进一步运用量化指标客观的评价泻下活性奠定基础。方法:以B liss法计算小鼠泻下效应的ED50,比较3个品种间效价强度,测定结肠肠壁细胞Na+-K+-ATP酶活性。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大黄中泻下相关组分番泻苷A,结合型大黄素、大黄酚、大黄酸,游离型大黄素、大黄酚、大黄酸的含量。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泻下组分总蒽醌类、结合蒽醌类、游离蒽醌类、总番泻苷类含量。结果:3个品种大黄间泻下效力存在较大的差异,以泻下质反应为指标,唐古特大黄、药用大黄及甘肃产掌叶大黄的泻下ED50分别为0.37,0.99,1.83 g.kg-1。3个品种效价强度比为4.94∶1.85∶1。而对小鼠结肠肠壁细胞膜Na+-K+-ATP酶活性抑制作用,也存在品种差异,唐古特大黄的酶抑制作用强于其他2种。不同品种大黄泻下组分含量差异也较为明显。结论:大黄的3个品种泻下活性与泻下组分存在较大差异,这可能是导致临床处方和成药最终疗效产生差异的重要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黄 品种 泻下 ^na^+ ^-K^+ -ATP酶 效价强度
下载PDF
不同盐处理对盐地碱蓬幼苗肉质化的影响 被引量:31
12
作者 綦翠华 韩宁 王宝山 《植物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75-182,共8页
用不同的钠盐和含Cl-的盐处理盐地碱蓬(Suaeda salsa)幼苗后,测定不同器官的肉质化及相关生理指标,结果表明:NaF处理明显抑制盐地碱蓬幼苗的生长;NaCl处理下生长最好,其中叶片的肉质化程度显著高于对照,正在伸展茎次之,而根则不明显;其... 用不同的钠盐和含Cl-的盐处理盐地碱蓬(Suaeda salsa)幼苗后,测定不同器官的肉质化及相关生理指标,结果表明:NaF处理明显抑制盐地碱蓬幼苗的生长;NaCl处理下生长最好,其中叶片的肉质化程度显著高于对照,正在伸展茎次之,而根则不明显;其次是NaHCO3,肉质化程度也明显高于对照;CaCl2和KCl处理下肉质化程度都与对照相似;MgCl2处理下叶片的肉质化程度明显低于对照。这些结果表明,NaCl处理明显促进盐地碱蓬肉质化是Na+和Cl-两种离子作用的结果,而Na+起主导作用;在这个过程中,HCO3有一定的作用,Mg2+抑制肉质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地碱蓬 盐处理 肉质 幼苗 naCL处理 naHCO3 ^HCO3^- ^Cl^- ^na^+ CaCl2 MGCL2 ^MG^2+ 生理指标 主导作用 对照 naF KCl 生长 抑制 叶片
下载PDF
AM真菌和水杨酸对草莓耐盐性的影响 被引量:33
13
作者 杨瑞红 刘润进 +3 位作者 刘成连 王永章 李培环 原永兵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590-1594,共5页
【目的】探索AM真菌与外源水杨酸SA提高植物耐盐性的协同效应。【方法】于温室盆栽条件下试验了丛枝菌根(AM)真菌摩西球囊霉(Glomus mosseae)和外源SA对草莓(Fragaria×ananassa Duch.品种:哈尼)耐盐性的影响。【结果】接种摩西球... 【目的】探索AM真菌与外源水杨酸SA提高植物耐盐性的协同效应。【方法】于温室盆栽条件下试验了丛枝菌根(AM)真菌摩西球囊霉(Glomus mosseae)和外源SA对草莓(Fragaria×ananassa Duch.品种:哈尼)耐盐性的影响。【结果】接种摩西球囊霉、施加外源SA、或接种摩西球囊霉+SA处理都能显著增加草莓植株叶片和根内K和叶绿素含量、降低Na和丙二醛的含量,而以G.m+SA处理效果最佳。NaC l6g·L-1胁迫下,接种摩西球囊霉和外源SA处理能显著提高草莓叶片SOD、POD和CAT酶活性、促进植株生长。接种AM真菌配合外源SA处理提高草莓耐盐性的效果最明显。【结论】在一定条件下接种AM真菌配合施用外源SA能协同提高植物耐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M真菌 水杨酸 草莓 盐胁迫 叶绿素 ^na^+ ^K^+
下载PDF
NaCl胁迫下Cl^-和Na^+对大豆幼苗胁迫作用的比较 被引量:30
14
作者 罗庆云 於丙军 刘友良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1390-1394,共5页
以栽培大豆 (Glycinemax.L .Merrill)的幼苗为材料 ,比较研究了等渗的NaCl、Cl-和Na+ 对苗期大豆根和叶细胞膜透性、鲜重、株高及根冠比等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 ,NaCl对大豆幼苗的胁迫作用主要是由Cl-引起的。在等渗的Cl-和Na+ 胁迫下 ,... 以栽培大豆 (Glycinemax.L .Merrill)的幼苗为材料 ,比较研究了等渗的NaCl、Cl-和Na+ 对苗期大豆根和叶细胞膜透性、鲜重、株高及根冠比等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 ,NaCl对大豆幼苗的胁迫作用主要是由Cl-引起的。在等渗的Cl-和Na+ 胁迫下 ,Cl-盐对大豆植株的株高、鲜重以及根系和叶片的胁迫程度都高于Na+ 。大豆耐盐性主要与Cl-在根部的积累、减少叶片中Cl-含量有关 ;而与根部对N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CL胁迫 ^Cl^- ^na^+ 大豆 幼苗 胁迫作用 盐胁迫
下载PDF
核桃青皮提取物对朱砂叶螨的毒力及相关酶活性的测定 被引量:30
15
作者 王海香 申照静 +2 位作者 杜娟 王有年 师光禄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70-74,共5页
研究核桃青皮不同溶剂提取物对朱砂叶螨的毒力作用与相关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核桃青皮石油醚提取物的杀螨活性较高,浓度为1mg.mL-1时,对朱砂叶螨雌成螨24h后的死亡率可达到83.44%,明显高于氯仿、甲醇提取物(P<0.05)。通过对核桃... 研究核桃青皮不同溶剂提取物对朱砂叶螨的毒力作用与相关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核桃青皮石油醚提取物的杀螨活性较高,浓度为1mg.mL-1时,对朱砂叶螨雌成螨24h后的死亡率可达到83.44%,明显高于氯仿、甲醇提取物(P<0.05)。通过对核桃青皮石油醚提取物进一步萃取、柱层析分离,发现萃取物中石油醚相的杀螨活性明显大于甲醇相,浓度为1mg.mL-1时,对朱砂叶螨雌成螨24h后的死亡率可达到84.39%(P<0.05)。对石油醚萃取物的柱层析分离最终得到19个流分,其中以第6、7、13、17流分杀螨效果较好,死亡率均达到60%以上,且经高压液相检测得第6流分纯度可达90%以上,对其毒力作用进行浓度梯度检测,发现浓度为10mg.mL-1时,提取率与死亡率分别为6.34%,98.45%。采用比色法测定第6流分对朱砂叶螨乙酰胆碱酯酶(AchE)与Na+,K+-ATPase活性的影响,表明浓度为10mg.mL-1,AchE与Na+,K+-ATPase的活性低于对照,8h后分别为对照的0.47与0.62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砂叶螨 核桃青皮 乙酰胆碱酯酶 ^na^+ ^K^+-ATPase
下载PDF
半干旱区海涂海水灌溉菊芋氮肥效应的研究 被引量:29
16
作者 隆小华 刘兆普 +2 位作者 陈铭达 綦长海 马晓伟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14-117,146,共5页
在连续3年半干旱区海涂海水灌溉试验的基础上,2 0 0 3年在莱州湾海涂进行了不同浓度海水灌溉菊芋氮肥效应的田间试验。结果表明:①在海水灌溉下氮肥对菊芋的增产与增幅均大大高于淡水灌溉,在5 0 %海水浓度范围内,随着灌溉海水浓度增加... 在连续3年半干旱区海涂海水灌溉试验的基础上,2 0 0 3年在莱州湾海涂进行了不同浓度海水灌溉菊芋氮肥效应的田间试验。结果表明:①在海水灌溉下氮肥对菊芋的增产与增幅均大大高于淡水灌溉,在5 0 %海水浓度范围内,随着灌溉海水浓度增加氮肥的增产效应也逐渐提高,以5 0 %浓度海水灌溉氮肥增产效应最大。②海水灌溉下,施用氮肥能显著促进菊芋对K+ ,Ca2 + 和Mg2 + 等有益离子的吸收与运输,尤其是明显提高菊芋在海水灌溉下的SK ,Na (根/茎)与SK ,Na (茎叶) ,而抑制菊芋对Na+ 及Cl-等有害离子的吸收。③海水灌溉下,施用氮肥明显促进菊芋根部磷的含量,以N3 (15 0kg/hm2 )水平与N1(不施氮)水平相比较,在用淡水、2 5 %海水、5 0 %海水、75 %海水灌溉处理下,菊芋根部含磷量增加的百分数为35 .9% ,4 7.4 % ,30 .6 %和38 0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水灌溉 氮肥效应 半干旱区 菊芋 海涂 增产效应 2003年 ^Mg^2+ ^Ca^2+ 灌溉试验 田间试验 淡水灌溉 浓度范围 浓度增加 有害离子 ^Cl^- ^na^+ 莱州湾 ^K^+ 百分数 含磷量 施用 吸收 根部 水平 施氮
下载PDF
酸枣仁-延胡索配伍对肝郁型失眠小鼠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29
17
作者 王婷婷 郝蕾 +3 位作者 王芮 张一昕 王茜 刘温雨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619-626,共8页
目的探讨酸枣仁-延胡索配伍对肝郁型失眠小鼠的镇静催眠作用及机制。方法(1)将96只昆明小鼠随机分为4组:正常组、酸枣仁组(2.25 g·kg^(-1))、延胡索组(1.50 g·kg^(-1))、酸枣仁-延胡索配伍组(简称配伍组,3.75 g·kg^(-1))... 目的探讨酸枣仁-延胡索配伍对肝郁型失眠小鼠的镇静催眠作用及机制。方法(1)将96只昆明小鼠随机分为4组:正常组、酸枣仁组(2.25 g·kg^(-1))、延胡索组(1.50 g·kg^(-1))、酸枣仁-延胡索配伍组(简称配伍组,3.75 g·kg^(-1)),每组24只;每日1次,连续灌胃10 d,然后观察戊巴比妥钠阈下剂量(腹腔注射,35 mg·kg^(-1))诱导小鼠的睡眠发生率,阈上剂量(腹腔注射,45 mg·kg^(-1))诱导小鼠的睡眠潜伏期、睡眠时间。(2)将60只昆明小鼠随机分为5组:正常组、模型组、酸枣仁组(2.25 g·kg^(-1))、延胡索组(1.50 g·kg^(-1))、配伍组(3.75 g·kg^(-1)),每组12只。采用慢性夹尾刺激和对氯苯丙氨酸(PCPA,400 mg·kg^(-1))腹腔注射的复合因子造模法复制肝郁型失眠小鼠模型。每日1次,连续灌胃给药14 d。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血清去甲肾上腺素(NE)、多巴胺(DA)、5-羟色胺(5-HT)的含量,检测垂体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及下丘脑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素(CRH)的含量;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垂体ACTH和海马5-HT的蛋白表达;采用q RT-PCR法检测脑组织中K^(+)-Cl^(-)共转运体2(KCC2)、Na^(+),K^(+)-2Cl^(-)共转运体1(NKCC1)m RNA表达水平。结果(1)与正常组比较,给药组小鼠的睡眠发生率明显提高,睡眠时间显著延长(P<0.01);酸枣仁组及配伍组的睡眠潜伏期显著缩短(P<0.01)。(2)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血清的NE、DA含量明显升高(P<0.05,P<0.01),5-HT含量明显降低(P<0.01);脑垂体ACTH及下丘脑CRH含量明显升高(P<0.01);垂体中ACTH的表达明显上调(P<0.01),海马中5-HT的表达明显下调(P<0.01);脑组织的KCC2 m RNA表达明显下调(P<0.01),NKCC1 m RNA表达明显上调(P<0.01)。与模型组比较,配伍组小鼠血清的NE、DA含量明显降低(P<0.01),5-HT含量明显升高(P<0.01);脑垂体ACTH及下丘脑CRH含量明显降低(P<0.01);脑垂体中ACTH的表达明显下调(P<0.01),海马中5-HT的表达明显上调(P<0.01);脑组织的KC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枣仁 延胡索 肝郁证 失眠 ^K^(+)-Cl^(-)共转运体2(KCC2) ^na^(+) ^K^(+)-2Cl^(-)共转运体1(NKCC1) 神经递质 小鼠
原文传递
土壤盐碱胁迫对春小麦K^+、Na^+选择性吸收的影响 被引量:23
18
作者 李树华 许兴 +2 位作者 惠红霞 米海莉 马向前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3期587-594,共8页
通过对 2种浓度土壤盐分胁迫下春小麦各品种不同时期各器官 K+、Na+含量以及K+ /Na+的变化及其与抗盐性的关系研究 ,结果表明 ,随土壤盐浓度的升高 ,各品种的产量及各农艺性状值均有所下降 ,但不同品种的下降程度不同。随土壤盐浓度的升... 通过对 2种浓度土壤盐分胁迫下春小麦各品种不同时期各器官 K+、Na+含量以及K+ /Na+的变化及其与抗盐性的关系研究 ,结果表明 ,随土壤盐浓度的升高 ,各品种的产量及各农艺性状值均有所下降 ,但不同品种的下降程度不同。随土壤盐浓度的升高 ,植株中 K+ 、Na+ 含量均有所增加 ,但 K+ 增加的幅度小于 Na+ 的增加幅度 ,因而 K+ /Na+ 呈明显下降趋势 ;在不同土壤盐分胁迫下 ,小麦品种 K+、Na+随生育进程在体内各器官的分配发生动态变化 ,在分蘖期地上部 K+ /Na+ >根部 ,孕穗期各器官 K+ /Na+ 依次为 :幼穗 >旗叶 >茎 >倒 4叶 ,而灌浆期则依次为 :籽粒 >旗叶 >茎 >倒 4叶 ,说明生长旺盛的器官拒 Na+能力强于其它器官 ;不同品种的 K+ 、Na+ 含量及 K+ /Na+ 不同 ,一般抗盐性强的品种在各时期均具较高的K+ /Na+ ,反之则 K+ /Na+ 较低 ;小麦的籽粒产量在一定范围内与其植株地上部各器官的K+ /Na+ 呈一定的正相关 ,其中与分蘖期植株地上部的 K+ /Na+ 及叶 (K+ /Na+ ) /根 (K+ /Na+ )呈极显著正相关 ,而与此时期的 SNa+ K+ 相关性最强 ,r为 - 0 .96 70。因而 ,以分蘖期的K+ /Na+ 尤其是 SNa+ K+ 作为小麦田间抗盐性的指标 ,具有一定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盐碱胁迫 春小麦 ^K^+ ^na^+ 选择性吸收
下载PDF
Plant salt tolerance and Na^+ sensing and transport 被引量:28
19
作者 Honghong Wu 《The Crop Journal》 SCIE CAS CSCD 2018年第3期215-225,共11页
Salinity is a global challenge to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Understanding Na^+ sensing and transport in plants under salt stress will be of benefit for breeding robustly salt-tolerant crop species. In this review, firs... Salinity is a global challenge to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Understanding Na^+ sensing and transport in plants under salt stress will be of benefit for breeding robustly salt-tolerant crop species. In this review, first, possible salt stress sensor candidates and the root meristem zone as a tissue harboring salt stress-sensing components are proposed. Then,the importance of Na^+ exclusion and vacuolar Na^+ sequestration in plant overall salt tolerance is highlighted. Other Na^+ regulation processes, including xylem Na^+ loading and unloading, phloem Na^+ recirculation, and Na^+ secretion, are discussed and summarized.Along with a summary of Na^+ transporters and channels, the molecular regulation of Na^+ transporters and channels in response to salt stress is discussed. Finally, some largely neglected issues in plant salt stress tolerance, including Na^+ concentration in cytosol and the role of Na^+ as a nutrient, are reviewed and discuss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ANNELS ^na^+ sensing ^na^+ transport Plant salt tolerance Transporters
下载PDF
三丁基锡对文蛤鳃酸性磷酸酶、碱性磷酸酶和Na^+,K^+-ATP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26
20
作者 黄周英 陈奕欣 +3 位作者 赵扬 左正宏 陈美 王重刚 《海洋环境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56-59,共4页
在实验生态条件下,观察浓度分别为0.1、1.0和10ng/L的三丁基锡(TBT)暴露2、8、20d以及恢复7d和20d后对文蛤鳃酸性磷酸酶(aaciphosphatase,ACP)、碱性磷酸酶(alkalinephosphatase,AKP)以及Na+,K+-ATPase活性的影响。结果显示在暴露早期TB... 在实验生态条件下,观察浓度分别为0.1、1.0和10ng/L的三丁基锡(TBT)暴露2、8、20d以及恢复7d和20d后对文蛤鳃酸性磷酸酶(aaciphosphatase,ACP)、碱性磷酸酶(alkalinephosphatase,AKP)以及Na+,K+-ATPase活性的影响。结果显示在暴露早期TBT不影响ACP、AKP活性,暴露时间延长则主要表现出诱导作用。TBT具有抑制Na+、K+-ATPase活性作用,可观察效应浓度为0.1ng/L。Na+、K+-ATPase可作为一种潜在的有机锡污染监测的生物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丁基锡 文蛤 酸性磷酸酶 碱性磷酸酶 ^na^+ ^K^+-ATPase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