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稻麦轮作生态系统中土壤湿度对N_2O产生与排放的影响 被引量:129
1
作者 郑循华 王明星 +6 位作者 王跃思 沈壬兴 龚宴邦 骆冬梅 张文 金继生 李老土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1996年第3期273-279,共7页
通过对太湖地区稻麦轮作生态系统的N2O排放及土壤湿度进行系统观测和开展一系列模拟实验,研究了降雨和土壤湿度对N2O排放和产生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春季和秋季麦田N2O排放与降雨量呈明显正相关,但水稻田和冬季麦田的N2... 通过对太湖地区稻麦轮作生态系统的N2O排放及土壤湿度进行系统观测和开展一系列模拟实验,研究了降雨和土壤湿度对N2O排放和产生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春季和秋季麦田N2O排放与降雨量呈明显正相关,但水稻田和冬季麦田的N2O排放不受降雨影响.稻麦轮作周期内的N2O排放较强烈地受土壤湿度制约,土壤湿度为田间持水量的97~100%或84~86%WFPS(土壤体积含水量与总孔隙度的百分比)时,N2O排放最强,低于此湿度范围时,N2O排放通量与土壤湿度呈正相关,反之,则呈负相关.田间N2O排放随土壤湿度的变化形式与模拟条件下培养土壤样品的N2O产生率变化非常相似,但前者的最佳湿度范围比后者窄,而且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麦轮作生态系 作物生态 土壤湿度 一氧化二氮
下载PDF
水稻烤田期间N_2O排放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21
2
作者 黄树辉 吕军 曾光辉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1084-1090,共7页
水稻田间实验研究了烤田期间的土壤温度、Eh、含水量和裂缝基本性质,矿质态氮以及与氮有关的酶活性的演变规律,及其对N2O排放的影响.试验表明,在水稻分蘖期间烤田,N2O有一个排放高峰,其最高值可达75 6μg·m-2·h-1.在排放高峰... 水稻田间实验研究了烤田期间的土壤温度、Eh、含水量和裂缝基本性质,矿质态氮以及与氮有关的酶活性的演变规律,及其对N2O排放的影响.试验表明,在水稻分蘖期间烤田,N2O有一个排放高峰,其最高值可达75 6μg·m-2·h-1.在排放高峰后,即使继续烤田,N2O的排放值也将降低.N2O排放与尿素氮肥的施用量没有明显关系.裂缝的生成,改变了N2O的日排放规律.随着烤田时间的延长,脲酶和羟胺还原酶活性呈波动变化,硝酸还原酶活性递减,亚硝酸还原酶活性极低.硝酸还原酶活性与N2O排放之间没有显著相关性.土壤中的脲酶活性与N2O日排放通量呈显著的线性正相关.在烤田期间,NO-3含量呈增加趋势.土壤中的硝态氮含量与N2O排放通量之间呈显著正线性关系.土壤中的铵态氮含量与N2O排放通量之间呈显著负线性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烤田 水稻 硝酸还原酶活性 n2o排放 土壤 施用量 脲酶活性 排放规律 排放通量 亚硝酸
下载PDF
白洋淀湿地氮素转化和N_2O排放特征研究 被引量:17
3
作者 万晓红 王雨春 +1 位作者 陆瑾 周怀东 《水利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168-1174,共7页
通过对华北地区最大的湖泊湿地白洋淀近1年的野外观测,对湿地上覆水、沉积物/土壤中各种形态氮以及反硝化作用产物N2O排放通量的时空变化进行了系统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白洋淀湿地对氮素污染物铵态氮的去除能力较强,平均去除率为77.1%... 通过对华北地区最大的湖泊湿地白洋淀近1年的野外观测,对湿地上覆水、沉积物/土壤中各种形态氮以及反硝化作用产物N2O排放通量的时空变化进行了系统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白洋淀湿地对氮素污染物铵态氮的去除能力较强,平均去除率为77.1%。湿地中氮素的迁移转化过程时空变化明显,夏季是其氮素转化的快速期。湿地是温室气体N2O的排放源,夏季其排放通量最大,占全年排放通量总和的62.1%。其中湖滨带是整个湿地生态系统中氮素转化的活跃区,N2O年内平均排放通量高达109μg.m-2.h-1。由此可见,良好的湖滨带有利于湖泊富营养化的自然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洋淀湖泊湿地 迁移转化过程 n2o
下载PDF
紫色土菜地生态系统土壤N_2O排放及其主要影响因素 被引量:16
4
作者 于亚军 王小国 朱波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830-1838,共9页
应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对种菜历史超过20a的紫色土菜地进行了1a N2O排放的定位观测,分析了菜地N2O排放特征及施氮、土壤温度、土壤湿度和蔬菜参与对N2O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紫色土菜地生态系统在不施氮和施氮(N150kg/hm2)情况下N2O平均... 应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对种菜历史超过20a的紫色土菜地进行了1a N2O排放的定位观测,分析了菜地N2O排放特征及施氮、土壤温度、土壤湿度和蔬菜参与对N2O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紫色土菜地生态系统在不施氮和施氮(N150kg/hm2)情况下N2O平均排放通量为(50.7±13.3)和(168.4±37.3)μg.m-.2h-1,N2O排放系数为1.86%.菜地生态系统N2O排放强度高于当地粮食作物农田,其主要原因在于菜地较高的养分水平和频繁的施肥、浇水等田间管理措施.从菜地N2O排放总量的季节分配来看,有64%的N2O排放量来自于土壤水热条件较好的夏秋季蔬菜生长期,冬春季蔬菜生长期N2O排放量较少,仅占34%.因此,土壤水热条件不同是造成菜地N2O排放量季节分配差异的重要原因.氮肥对增加N2O排放的效应因蔬菜生育期内单位时间施肥强度不同而异,蔬菜生育期越短,施氮对增加N2O排放的效应越明显.不施氮和常规施氮菜地N2O排放通量与地下5cm处土壤温度呈显著的正相关,但不种蔬菜的空地两者之间的关系不显著,并且常规施氮菜地土壤温度(T)对N2O排放通量(F)的影响可用指数方程F=11.465e0.032 T(R=0.26,P<0.01)表示.土壤湿度对菜地N2O排放的影响存在阈值效应,当土壤含水空隙率(WFPS)介于60%—75%时更易引发N2O高排放.因此,依据蔬菜生育期特点,结合土壤水分状况调节施肥量与施肥时间可能会减少菜地N2O排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_2o通量 季节变化 菜地生态系统 紫色土
下载PDF
不同利用方式对红壤CO_2排放的影响 被引量:28
5
作者 娄运生 李忠佩 张桃林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978-983,共6页
采用静态箱法研究了我国亚热带红壤区农田利用方式 (旱地或水田 )对土壤 CO2 排放及其相关因子的影响 ,并估算了旱地和水田 CO2 的年排放通量。结果表明 ,水田在淹水植稻期 (夏季 ) ,其排放通量明显低于旱地 ,而在非淹水期 (排水落干或... 采用静态箱法研究了我国亚热带红壤区农田利用方式 (旱地或水田 )对土壤 CO2 排放及其相关因子的影响 ,并估算了旱地和水田 CO2 的年排放通量。结果表明 ,水田在淹水植稻期 (夏季 ) ,其排放通量明显低于旱地 ,而在非淹水期 (排水落干或休闲期 ) ,其排放通量则显著高于旱地。 CO2 排放通量呈现明显的季节性变异 ,旱地以夏季最高、春秋季次之、冬季最低 ;而水田则以秋季最高、其次是春冬季、夏季最低。土壤温度和湿度分别是影响旱地和水田 CO2 排放的主导因子 ,可将二者与通量的指数关系作为模型 ,分别进行旱地和水田 CO2 排放的估算。经模型估算 ,我国中亚热带旱地和水田红壤 CO2 的年排放通量分别为 1.37和 2 .73kg CO2 / (m2 · a)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态箱法 Co2排放通量 红壤 旱地 水田
下载PDF
施氮及添加硝化抑制剂对苜蓿草地N2O排放的影响 被引量:12
6
作者 倪红 杨宪龙 +3 位作者 王刚 来兴发 邓建强 沈禹颖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17-327,共11页
摘 要: 为探究旱作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栽培草地氧化亚氮(N2O)排放对施氮水平及添加硝化抑制剂 的响应特征, 采用传统静态箱法研究了不同施氮水平[0 kg(N)·hm 2(N0)、50 kg(N)·hm 2(N50)、100 kg(N)·hm 2(N100)... 摘 要: 为探究旱作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栽培草地氧化亚氮(N2O)排放对施氮水平及添加硝化抑制剂 的响应特征, 采用传统静态箱法研究了不同施氮水平[0 kg(N)·hm 2(N0)、50 kg(N)·hm 2(N50)、100 kg(N)·hm 2(N100)和 150 kg(N)·hm 2(N150)]以及添加硝化抑制剂双氰胺(DCD) 150 kg(N)·hm 2 (N150+DCD)对 陇东苜蓿草地 N2O 排放特征的影响。结果显示, 监测期内 N0、N50、N100 和 N150 处理 N2O 平均排放速率分 别为 3.5 µg·m 2·h 1、4.1 µg·m 2·h 1、5.0 µg·m 2·h 1 和 6.1 µg·m 2·h 1, 随着施氮梯度的增加, N2O 排放速率呈增 加趋势。添加硝化抑制剂 DCD 对 N2O 排放产生明显的抑制作用。与 N150 处理相比, N150+DCD 处理下苜蓿 草地 N2O 平均排放速率下降 50.7%, N2O 累计排放量显著降低 61.6%(P<0.05)。施氮对苜蓿产量没有显著影响, 而 N0、N50、N100 和 N150 处理下单位苜蓿产量 N2O 排放量随氮肥梯度的增加而增加, 各处理分别为 6.5 mg·kg 1、7.8 mg·kg 1、11.3 mg·kg 1 和 12.5 mg·kg 1。N2O 排放受土壤含水量影响深刻, 生长季 N2O 排放通 量与土壤水分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 而与土壤温度无显著相关性(P>0.05)。综上, 旱作紫花苜蓿栽培草 地 N2O 排放通量随施氮水平的增加明显增加, 在相同施氮水平下添加硝化抑制剂DCD能显著抑制N2O 排放。 相关研究结果对于该区域苜蓿草地合理施肥以及 N2O 减排具有一定的实践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花苜蓿 n2o排放通量 氮肥用量 硝化抑制剂
下载PDF
Daily vari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CO_(2) emission fluxes and contributions of environmental factors in semiarid grassland of Inner Mongolia, China 被引量:11
7
作者 QI Yuchun DONG Yunshe +4 位作者 LIU Jiyuan GENG Yuanbo LI Mingfeng YANG Xiaohong LIU Lixin 《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 SCIE EI CAS 2005年第7期1052-1064,共13页
Fixed field experimental studies are carried out on daily variations of the undis-turbed community and soil respiration fluxes in different phenological phases of 2001―2002 in semiarid Aneurolepidium chinense steppe ... Fixed field experimental studies are carried out on daily variations of the undis-turbed community and soil respiration fluxes in different phenological phases of 2001―2002 in semiarid Aneurolepidium chinense steppe of Inner Mongolia,China using static black chamber method.Corresponding statistical analysis of the contributions of the water-heat factors(air temperature,ground temperature,surface soil water content)and ecological factors(above-ground biomass,underground biomass,litter biomass)to daily variation law of the undisturbed community and soil respiration fluxes as well as differences in daily respiration are also con-ducted.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undisturbed community and soil respiration have apparent daily variation laws,daily variation patterns of respiration fluxes during different phenological phases are basically the same,and the variations of environmental factors only exert effect on CO_(2)emission intensities,while the effect on daily variation pattern of grassland CO_(2)emission fluxes is relatively small.The daily total respiration of the undisturbed community in different phenological phases ranges from 1.34―10.13 g·m^(-2);soil daily total respiration ranges from 0.98―5.17 g·m^(-2);both daily variations of undisturbed community and soil respiration fluxes are significantly corre-lated(p<0.05)or extremely significantly correlated(p<0.01)with air temperatures and ground surface temperatures,but the correlativity with the soil temperature at 5 and 10 cm depths is relatively weak;multiple regression analysis indicates that about 80%of the difference in daily respiration of the undisturbed community among different phenological phases is induced by the variation of the aboveground biomass,while the variations of the remaining factors can jointly explain around 20%of the daily respiration variations of the whole grassland ecosystem;about 83%of the soil daily respiration variation of the different phenological phases is caused by 0―20 cm underground biomass.Besides,surface soil water co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ner Mongolia Aneurolepidium chinense steppe Co_(2)emission flux daily variation environmental factors.
原文传递
河流梯级开发对乌江中上游水体溶存N_2O释放的影响 被引量:6
8
作者 刘小龙 汪福顺 +4 位作者 白莉 李思亮 王宝利 刘丛强 王中良 《上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01-310,共10页
当前河流筑坝导致水库释放温室气体N_2O的问题已经引起了世界范围内的广泛关注,梯级开发河流N_2O释放过程和机理的研究有助于准确评估河流N_2O释放水平.本研究选取了乌江中上游梯级开发河段,采集了河水、库区表层水和水库下泄水样进行... 当前河流筑坝导致水库释放温室气体N_2O的问题已经引起了世界范围内的广泛关注,梯级开发河流N_2O释放过程和机理的研究有助于准确评估河流N_2O释放水平.本研究选取了乌江中上游梯级开发河段,采集了河水、库区表层水和水库下泄水样进行了相关地球化学分析.结果显示,乌江干流的梯级开发对水化学条件、氮化物以及N_2O的释放产生了显著影响,氮化物受到显著的拦截效应,N_2O在库区附近的释放明显强于河流.N_2O饱和度平均为347%,均表现为大气N_2O的释放源,并受各水库自身库龄、营养状态和有机质等条件的影响.春夏季受水库内部氮的生物地球化学影响,具有较高的N_2O释放水平.温度、酸碱度(pH)和溶解氧(dissolved oxygen,DO)是影响N_2O释放的关键因子,对于库龄较老的乌江渡和东风湖来说,有机碳埋藏和水库营养条件显著促进着N_2O的释放,而氮负荷水平并未表现出显著促进N_2O的释放.硝化作用是河流N_2O产生的主要过程,但是下泄水较高的N_2O含量说明库区底部反硝化作用具有重要的贡献.全年河流水-气界面释放通量平均为0.33μmol·m^(-2)·h^(-1),下泄水的释放通量为0.64μmol·m^(-2)·h^(-1),水库表层水释放通量为0.43μmol·m^(-2)·h^(-1).与世界其他河流相比,乌江中上游干流N_2O的释放水平属中等水平,主要控制因素可能是氮负荷水平和水体水化学条件.然而,下泄水体具有高于河流和库区表层水的释放通量,需要引起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亚氮(n_2o) 梯级开发 源汇效应 释放通量
下载PDF
减氮对华北地区麦玉轮作农田土壤N2O排放调控机理
9
作者 白芳芳 李平 +3 位作者 陆红飞 李白玉 齐学斌 毛雯雯 《灌溉排水学报》 CAS CSCD 2024年第5期95-104,共10页
【目的】探究减氮对华北地区麦玉轮作农田土壤N2O排放调控机制。【方法】冬小麦季和夏玉米季均以不施氮为对照(CK),设置2个施氮量,分别为常规施氮量(纯氮300 kg/hm2,N2)、减氮20%(纯氮240 kg/hm2,N1),研究施氮量对麦玉轮作农田土壤性质... 【目的】探究减氮对华北地区麦玉轮作农田土壤N2O排放调控机制。【方法】冬小麦季和夏玉米季均以不施氮为对照(CK),设置2个施氮量,分别为常规施氮量(纯氮300 kg/hm2,N2)、减氮20%(纯氮240 kg/hm2,N1),研究施氮量对麦玉轮作农田土壤性质及N2O排放通量影响,基于逐步回归分析,研究减氮对麦玉轮作农田土壤N2O排放调控机制。【结果】(1)减氮有效降低了N2O排放通量,且夏玉米季N2O排放通量远高于冬小麦季,夏玉米季由施肥引起的N2O排放量较高。(2)冬小麦季N2O排放通量与环境因子逐步回归公式为:N2O排放通量=181.952+1.450×硝态氮+8.401×铵态氮-0.514×电导率;硝态氮、铵态氮会对冬小麦季N2O排放通量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而电导率会对冬小麦季N2O排放通量产生显著的负向影响。(3)夏玉米季N2O排放通量与环境因子逐步回归公式为:N2O排放通量=-354.606+4.592×硝态氮+157.848×铵态氮;硝态氮、铵态氮会对夏玉米季N2O排放通量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结论】综上可知,适量减氮显著降低夏玉米季N2O累积排放量和增温潜势,应加强夏玉米季农田水肥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麦玉轮作 减氮 n2o排放通量 土壤性质 逐步回归分析
下载PDF
若尔盖高原沼泽湿地CO_(2)排放时空变化特征 被引量:5
10
作者 周文昌 崔丽娟 +2 位作者 王义飞 李伟 康晓明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2652-2662,共11页
为了更好理解若尔盖高原不同微生境下沼泽湿地生态系统CO_(2)排放通量的变化特征,以若尔盖高原湿地自然保护区为研究对象,2013和2014年生长季期间,采用了静态箱和快速温室气体法原位观测了3种湿地5种微生境下沼泽湿地CO_(2)排放通量时... 为了更好理解若尔盖高原不同微生境下沼泽湿地生态系统CO_(2)排放通量的变化特征,以若尔盖高原湿地自然保护区为研究对象,2013和2014年生长季期间,采用了静态箱和快速温室气体法原位观测了3种湿地5种微生境下沼泽湿地CO_(2)排放通量时空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长期淹水微地貌草丘区湿地(PHK)和洼地区湿地(PHW)CO_(2)排放通量变化范围分别为38.99—1731.74 mg m^(-2)h^(-1)和46.69—335.22 mg m^(-2)h^(-1),季节性淹水区微地貌草丘区湿地(SHK)和洼地区湿地(SHW)CO_(2)排放通量变化范围分别为193.90—2575.60 mg m^(-2)h^(-1)和49.93—1467.45 mg m^(-2)h^(-1),而两者过渡区的无淹水区沼泽湿地(Lawn)CO_(2)排放通量变化范围194.20—898.75 mg m^(-2)h^(-1)。相关性分析表明5种微地貌区沼泽湿地CO_(2)排放通量季节性变化与不同深度土壤温度均存在显著正相关,与水位存在显著负相关(PHW、SHW、SHK、Lawn)或不相关(PHK),并且水位和温度(5 cm)共同解释了CO_(2)排放通量季节性变化的87%。3种湿地5种微生境下沼泽湿地CO_(2)排放通量存在空间变化规律,主要受水位影响,但植物也影响沼泽湿地CO_(2)排放通量空间变化规律,并且表明沼泽湿地CO_(2)排放通量与水位平均值存在显著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_(2)排放通量 沼泽湿地 微地貌 若尔盖高原
下载PDF
油松人工林土壤N_(2)O排放通量的昼夜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子
11
作者 李枭阳 马秀枝 +1 位作者 杨玉培 李长生 《林业资源管理》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88-95,共8页
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揭示大青山油松人工林全年土壤N_(2)O排放通量的昼夜变化规律,基于土壤N_(2)O排放通量观测的日动态数据,确定最佳的日采样时段,为精确评估区域土壤N_(2)O排放通量提供基础数据。采用静态箱-气相色谱(GC)法,对大... 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揭示大青山油松人工林全年土壤N_(2)O排放通量的昼夜变化规律,基于土壤N_(2)O排放通量观测的日动态数据,确定最佳的日采样时段,为精确评估区域土壤N_(2)O排放通量提供基础数据。采用静态箱-气相色谱(GC)法,对大青山油松人工林2020—2021年生长季和冻融期土壤的N_(2)O排放通量进行野外原位观测。结果表明:1)生长季(2020年6—9月),观测日土壤N_(2)O排放通量平均值都出现在当日的15:00—17:00时段内;冻融期(2020年11月至翌年3月),观测日8:00—12:00时段的观测值接近土壤N_(2)O排放通量的日平均值。2)2021年,观测日土壤N_(2)O排放通量平均值出现在7月当日的7:00—9:00时段内及6—9月当日的15:00—17:00时段内。根据研究结果确定了大青山地区油松人工林土壤N_(2)O排放通量的最佳取样时间为生长季的上午9:00或下午15:00,冻融期的上午8:00,获得的通量值经过矫正后可代表当日土壤N_(2)O平均排放通量;根据生长季和冻融期温度与土壤N_(2)O排放通量效应值的分析结果,确定温度为影响大青山地区油松人工林土壤N_(2)O排放通量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松人工林 n_(2)o排放通量 温度 昼夜变化 月变化
下载PDF
施肥对紫色土农田土壤有机碳损失过程的影响 被引量:4
12
作者 沈姣 王小国 马晗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571-1581,共11页
农田土壤有机碳气体交换与径流损失的研究大都相对孤立,对二者之间的同步观测研究较少。本文利用紫色土坡地可测壤中流的径流小区,开展了不同施肥处理下紫色土农田土壤有机碳土-气交换和土-水界面迁移过程的同步观测试验。试验处理包括... 农田土壤有机碳气体交换与径流损失的研究大都相对孤立,对二者之间的同步观测研究较少。本文利用紫色土坡地可测壤中流的径流小区,开展了不同施肥处理下紫色土农田土壤有机碳土-气交换和土-水界面迁移过程的同步观测试验。试验处理包括:无肥对照(CK)、常规氮磷钾(NPK)、猪厩肥配施氮磷钾(OMNPK)、秸秆配施氮磷钾(RSDNPK)。结果表明:1)不同施肥处理的土壤异养呼吸速率与通量均呈现:RSDNPK>OMNPK>NPK>CK,表明施加无机肥、有机肥和秸秆还田均会增加紫色土的土壤CO_(2)排放,其中秸秆还田配施氮磷钾肥的CO_(2)排放通量为4155.87 kg(C)∙hm^(-2),显著大于其他施肥处理。2)不同施肥处理的土壤有机碳径流损失通量表现为:RSDNPK>OMNPK>CK>NPK,径流损失途径也存在差异,与CK相比,RSDNPK处理在降低紫色土泥沙损失通量的同时,显著增加了壤中流可溶性有机碳(DOC)损失通量,达8.29 kg(C)∙hm^(-2),各施肥处理的壤中流DOC损失通量占径流碳损失总通量的49.82%~92.11%,说明壤中流DOC损失是紫色土有机碳径流损失的主要方式。3)RSDNPK处理的土壤有机碳损失总通量显著大于其他施肥处理,OMNPK与NPK处理的总通量没有显著差异;各施肥处理的CO_(2)排放通量占总通量的比例均大于99%,说明气态损失是紫色土有机碳损失的主要途径。4)本文计算了不同施肥处理的单位产量碳损失通量,将作物经济效益与生态环境负荷相结合,结果表明CK的单位产量碳损失通量显著大于其他3个施肥处理。OMNPK处理的土壤有机碳含量为5.86 g∙kg^(-1),大于NPK处理,说明施加有机肥有利于土壤有机碳的积累,因此在紫色土地区可以优先考虑施加有机肥配施氮磷钾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施肥 紫色土 Co_(2)排放通量 可溶性有机碳 地表径流 壤中流
下载PDF
氧化亚氮在森林和草原中的地-气交换 被引量:27
13
作者 刘晔 牟玉静 +1 位作者 钟晋贤 杨文襄 《环境科学》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14-18,共5页
采用箱式法,建立了一套完整的测定森林草原土壤N2O排放方法,并对我国北方的自然环境中N2O排放作了观测,得出其最大排放通量为23μg/(m2h).并发现森林草原土壤当温度低于15℃时对N2O有吸收行为,其最大吸收通量... 采用箱式法,建立了一套完整的测定森林草原土壤N2O排放方法,并对我国北方的自然环境中N2O排放作了观测,得出其最大排放通量为23μg/(m2h).并发现森林草原土壤当温度低于15℃时对N2O有吸收行为,其最大吸收通量为18.984μg/(m2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气交换 氧化亚氮 森林 草原
下载PDF
长江溶存氧化亚氮的分布与释放 被引量:21
14
作者 赵静 张桂玲 +1 位作者 吴莹 张经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995-2002,共8页
于2008年1月对长江宜昌到徐六泾段干流以及部分湖泊和支流入江口进行了调查,并于2007年6月到2008年5月对长江徐六泾进行了逐月调查,采样测定了长江溶存N2O的浓度并选择合适的模型估算了其释放通量.结果表明,2008年1月长江表层河水中N2O... 于2008年1月对长江宜昌到徐六泾段干流以及部分湖泊和支流入江口进行了调查,并于2007年6月到2008年5月对长江徐六泾进行了逐月调查,采样测定了长江溶存N2O的浓度并选择合适的模型估算了其释放通量.结果表明,2008年1月长江表层河水中N2O的平均浓度为(22.0±3.5)nmo·lL-1,均处于过饱和状态,平均饱和度为180%±33%,长江向大气释放N2O通量平均为(13.7±14.6)μmol·m-·2d-1.冬季长江溶存N2O的分布规律为下游溶存N2O浓度高于中游,支流及湖泊高于干流.长江徐六泾段河水中N2O全年平均浓度为(19.4±7.3)nmol·L-1,呈现明显季节变化特征.长江徐六泾段河水中N2O平均释放通量为(43.9±24.9)μmol·m-2·d-1,夏季最高可达80.7μmol·m-·2d-1.初步估算出长江每年向大气释放N2O-N的量为12.0Gg·a-1,约占整个中国N2O排放量的1.1%.而长江输入东、黄海N2O-N的年通量为0.5Gg·a-1,对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域N2O分布及氮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有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 氧化亚氮(n20) 释放 分布 通量
原文传递
洱海流域稻鸭共作对稻田温室气体排放和水稻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6
15
作者 崔荣阳 刘宏斌 +3 位作者 毛昆明 毛妍婷 陈安强 雷宝坤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2306-2314,共9页
稻季是水旱轮作生态系统温室气体排放的主要时期,探索有效措施实现稻季温室气体减排和水稻增产已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稻鸭共作是减少稻季温室气体排放的有效措施之一,而确定合理的稻鸭共作密度对确保洱海流域水稻产量基础上实现温室气... 稻季是水旱轮作生态系统温室气体排放的主要时期,探索有效措施实现稻季温室气体减排和水稻增产已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稻鸭共作是减少稻季温室气体排放的有效措施之一,而确定合理的稻鸭共作密度对确保洱海流域水稻产量基础上实现温室气体减排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通过设置不同稻鸭共作密度试验,采取密闭静态箱-气相色谱法研究了稻鸭共作对温室气体排放规律、排放量及全球增温潜势(GWP)的影响.结果表明:水稻生育期,CH4和N2O均在分蘖期和结实期出现排放峰;CH4排放通量、累计排放量和总排放量大小均为常规处理(CT)>低密度鸭处理(LDD)>高密度鸭处理(HDD)>空白处理(CK),而N2O为HDD > LDD > CT > CK.与CT相比,CK、LDD、HDD的CH4排放总量分别降低45%、18%、25%,N2O排放总量分别降低8%、增加11%和37%,温室气体综合增温潜势分别降低41%、14%、17%.田面水DO、NH4+-N、NO3--N及土壤温度是引起温室气体CH4和N2O排放差异的主要因素.不同处理的水稻产量为LDD > CK > CT > HDD.合理的稻鸭共作密度降低CH4排放,增加N2O排放,减缓全球增温潜势,提高了水稻产量.兼顾水稻产量和温室气体减排效果,LDD处理综合效益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鸭共作 温室气体 排放通量 CH4 n2o 增温潜势(GWP)
原文传递
冬季平原河网水体溶存甲烷和氧化亚氮浓度特征及排放通量 被引量:16
16
作者 胡蓓蓓 谭永洁 +4 位作者 王东启 邓焕广 李扬杰 虞中杰 陈振楼 《中国科学: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919-929,共11页
以长江三角洲上海地区和海河流域天津地区水网为研究对象,对冬季河网表层水体溶存甲烷(CH4)和氧化亚氮(N2O)浓度、饱和度及水-气界面排放通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冬季我国平原河网水体溶存CH4和N2O的浓度值都很高,呈高度过饱和状态:CH... 以长江三角洲上海地区和海河流域天津地区水网为研究对象,对冬季河网表层水体溶存甲烷(CH4)和氧化亚氮(N2O)浓度、饱和度及水-气界面排放通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冬季我国平原河网水体溶存CH4和N2O的浓度值都很高,呈高度过饱和状态:CH4浓度均值为0.86mol/L(饱和度:758%),范围在(0.043±0.001)~(25.3±9.32)μmol/L之间;N2O浓度均值为86.8nmol/L(饱和度:488%),范围在(9.71±0.41)~(691±35.2)nmol/L之间变化.天津排污河水体CH4和N2O浓度显著高于其他河流(均值分别为38.4mol/L和88.9nmol/L).水体溶存CH4和N2O浓度、饱和度存在很大的地区差异,上海河网的CH4和N2O浓度和饱和度均值高于天津河网.河网水体水-气界面CH4和N2O排放通量变化范围很广,CH4通量在(1.35±0.22)~(665±246)mol/m2h之间,平均值为24.1mol/m2h,N2O通量在(0.19±0.02)~(22.6±5.05)mol/m2h之间,平均值为2.28mol/m2h.相关分析发现,河网水体溶存CH4浓度与DO显著负相关,与NH4+显著正相关;N2O浓度则与NH4+和NO3+NO2显著正相关.河网水-气界面CH4和N2O排放通量均呈现出市区高郊区和农村低的空间分布规律,污染严重的河流已显然成为大气CH4和N2O的潜在排放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网 CH4 n2o 溶存浓度 排放通量
原文传递
广州地区晚造稻田氧化亚氮排放量与施肥灌溉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9
17
作者 陈玉芬 杨军 +1 位作者 顾尉蓝 伍时照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80-84,共5页
晚造水稻生长期内田间的N2O排放量与施肥类型和灌溉直接相关.设计4种肥料类型.其N2O的排放通量是化肥:(化肥+猪粪):(化肥+蘑菇肥):猪粪=10:2:1:0,单施化肥小区在整个晚稻生长期内N2O持续排放;稻田淹水时,N2O排放量很... 晚造水稻生长期内田间的N2O排放量与施肥类型和灌溉直接相关.设计4种肥料类型.其N2O的排放通量是化肥:(化肥+猪粪):(化肥+蘑菇肥):猪粪=10:2:1:0,单施化肥小区在整个晚稻生长期内N2O持续排放;稻田淹水时,N2O排放量很低干水时出现N2O的排放高峰,施肥后稻田淹水能迅速降低N2O的排放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稻 n2o排放通量 有机肥 施肥 灌溉
下载PDF
有机无机配施下西北旱区麦田土壤N_(2)O的排放特征及微生物特性 被引量:7
18
作者 王楷 史雷 +5 位作者 马龙 王书停 张然 郑伟 李紫燕 翟丙年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6038-6046,共9页
有机无机配施可为作物提供长效持续的营养物质来源,研究旱地农田有机无机配施带来的环境效应和土壤酶活性及微生物特性,对减少化肥面源污染,改善生态环境有重要意义.本试验以3个梯度氮水平(N0、N1、N2):0、150、300 kg·hm^(-2)为... 有机无机配施可为作物提供长效持续的营养物质来源,研究旱地农田有机无机配施带来的环境效应和土壤酶活性及微生物特性,对减少化肥面源污染,改善生态环境有重要意义.本试验以3个梯度氮水平(N0、N1、N2):0、150、300 kg·hm^(-2)为主处理,单施化肥和有机无机配施(+M)为副处理,有机肥施用量为30 t·hm^(-2);测定了小麦生长季的温室气体N_(2)O排放通量和土壤酶活性,硝态氮及铵态氮含量和土壤物理性质.结果表明,土壤N_(2)O排放通量最高的为N2+M处理,排放通量达到0.1904 mg·(m^(2)·h)^(-1),N2+M处理较N0累计排放量提高了255%;N2和N2+M处理N_(2)O的排放通量和增温潜势高于N1和N1+M处理,而产量低于N1和N1+M处理;微生物量碳氮以N2+M处理分蘖期最多,分别为346.31 mg·kg^(-1)和33.36 mg·kg^(-1);N2+M处理的土壤酶活性较高,其次是N2处理,N0和N0+M处理土壤酶活性较低;通径分析表明,铵态氮(NH4+-N)、土壤磷酸酶(AKP)和微生物量氮(MBN)对N_(2)O排放通量的直接影响较大,其他间接影响较小可不予以考虑.研究旱地麦田有机无机配施的环境效益,与多方面因素相关,合理地配施有机肥可以平衡产量与土壤环境的综合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北旱地 n_(2)o排放通量 有机无机配施 土壤理化性质 土壤酶活性
原文传递
澜沧江(云南段)水-气界面氧化亚氮释放通量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19
作者 袁茜 傅开道 +2 位作者 陶雨晨 张年 杨丽莎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4-61,共8页
温室气体浓度上升导致全球气候变暖已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氧化亚氮(N_(2)O)作为痕量温室气体,在全球气候变暖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河流和水库被认为是N_(2)O释放的活跃区域,然而目前研究多集中在对单一河流或水库的监测,对大... 温室气体浓度上升导致全球气候变暖已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氧化亚氮(N_(2)O)作为痕量温室气体,在全球气候变暖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河流和水库被认为是N_(2)O释放的活跃区域,然而目前研究多集中在对单一河流或水库的监测,对大范围河库系统的N_(2)O研究仍相对欠缺。选取澜沧江(云南段)流域作为考察对象,在2022年4月、8月采用悬浮箱采集24个点位的水-气界面的气体样品,并于实验室通过气象色谱仪检测气样氧化亚氮浓度,探究该流域干支流N_(2)O释放通量的时空分布特征;同时,测定了水体水环境参数,解析其时空差异的环境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在时间尺度上,澜沧江(云南段)旱季N_(2)O通量均值低于雨季。旱季N_(2)O通量均值为0.10 mg·m^(-2)·d^(-1),雨季为0.18 mg·m^(-2)·d^(-1),其中旱季干流均值为0.11 mg·m^(-2)·d^(-1),支流为0.05 mg·m^(-2)·d^(-1);雨季干流均值为0.18 mg·m^(-2)·d^(-1),支流为0.15 mg·m^(-2)·d^(-1)。2)在空间尺度上,N_(2)O通量沿程整体呈现释放量递增的趋势。干流N_(2)O通量均值为0.15 mg·m^(-2)·d^(-1),支流为0.10 mg·m^(-2)·d^(-1),干流N_(2)O通量高于支流。水库坝上N_(2)O通量均值为0.02 mg·m^(-2)·d^(-1),坝下为0.31 mg·m^(-2)·d^(-1),水库坝下N_(2)O通量值是坝上的15.5倍,水库发电下泄高速水流加速了水-气界面N_(2)O释放。3)澜沧江水-气界面N_(2)O通量与水温(WT)(r=0.341,P=0.009)、氨氮(NH4^(+))(r=0.384,P=0.004)和流速(r=0.283,P=0.026)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与溶解氧(DO)(r=-0.420,P=0.001)呈显著负相关关系,表明在高WT、低DO、高NH4^(+)和高流速条件下有利于N_(2)O产生与释放。研究结果揭示澜沧江(云南段)河库系统氧化亚氮释放通量时空分布特征以及影响因素,为流域温室气体排放评估提供数据支持和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澜沧江 氧化亚氮(n_(2)o) 释放通量 时空分布 影响因素 水-气界面
下载PDF
黄土丘陵区不同植被类型间土壤CO_(2)释放与模型模拟及敏感性分析
20
作者 徐万恒 李广 +3 位作者 杨传杰 刘帅楠 杜佳囝 刘兴宇 《草原与草坪》 CAS CSCD 2023年第1期29-37,共9页
【目的】探究黄土丘陵区3种典型植被(文冠果(Xanthocera ssorbifolium)林地、冰草(Agropy⁃ron cristatum)荒草地、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灌丛)覆盖下土壤CO_(2)排放规律及影响因素,比较不同植被类型覆盖土壤CO_(2)排放的差异,为该... 【目的】探究黄土丘陵区3种典型植被(文冠果(Xanthocera ssorbifolium)林地、冰草(Agropy⁃ron cristatum)荒草地、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灌丛)覆盖下土壤CO_(2)排放规律及影响因素,比较不同植被类型覆盖土壤CO_(2)排放的差异,为该地区减少土壤CO_(2)排放选择合适的退耕还林还草植被提供依据。【方法】基于DNDC模型模拟,结合实际土壤CO_(2)排放通量及土壤影响因子,检验该模型对不同植被类型间土壤CO_(2)排放模拟的适宜性,并对其进行敏感性分析。【结果】黄土丘陵区3种典型植被覆盖土壤CO_(2)排放季节变化趋势均呈单峰曲线,与土壤表层(5 cm)温度、含水量变化趋势相似,并且该地区不同植被类型间土壤CO_(2)排放通量与土壤表层(5 cm)温度、含水量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说明土壤温度、含水量是影响CO_(2)排放的关键因素;文冠果林地土壤年均CO_(2)排放通量最少,分别比冰草荒草地、沙棘灌丛低40.785%、40.835%;DNDC模型对不同植被类型间土壤CO_(2)排放的模拟结果与实测结果较为一致,文冠果林地R=0.928(P<0.01),荒草地R=0.932(P<0.01),沙棘灌丛R=0.983(P<0.01)。【结论】DNDC模型可以用来模拟该地区3种典型植被覆盖土壤CO_(2)的排放;土壤表层SOC含量是模拟该地区3种典型植被覆盖土壤CO_(2)排放的敏感因子,其变化程度对模型模拟结果影响最大。文冠果为黄土丘陵区退耕还林还草首选植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Co_(2)排放通量 温度 含水量 DnDC模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