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27篇文章
< 1 2 4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工湿地植物对观赏水中氮磷去除的贡献 被引量:176
1
作者 蒋跃平 葛滢 +1 位作者 岳春雷 常杰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1718-1723,共6页
研究了处理观赏用轻度富营养化水的人工湿地中植物的生长特性和氮磷去除作用。研究发现 ,所选用的 2 1种植物中 ,有17种植物在人工湿地中生长良好 ,稳定生长 10 5 d以后 ,其平均总生物量在 15 5~ 1317g/ m2之间 ,除了鸭跖草的地上地下... 研究了处理观赏用轻度富营养化水的人工湿地中植物的生长特性和氮磷去除作用。研究发现 ,所选用的 2 1种植物中 ,有17种植物在人工湿地中生长良好 ,稳定生长 10 5 d以后 ,其平均总生物量在 15 5~ 1317g/ m2之间 ,除了鸭跖草的地上地下生物量比 (A/ U)为 2 0 .5外 ,其余都在 1.18~ 4 .2 9之间。植株地上部 N和 P的浓度分别在 10 .99~ 34.74 mg/ g和 0 .5 9~ 3.81mg/ g之间 ;地下部 N和 P浓度分别在 6 .2 0~ 2 9.5 0 mg/ g及 0 .72~ 3.83mg/ g之间。大部分植物地上部 N和 P的浓度大于地下部 (p<0 .0 5 )。植物的 N、P积累量分别在 2 .10~ 2 4 .4 8g/ m2 和 0 .2 3~ 1.95 g/ m2 之间。在处理轻度富营养化水的人工湿地中 ,植物吸收对氮磷的去除起着主要作用——贡献率分别为 4 6 .8%和 5 1.0 %。植物的氮磷积累量与浓度及生物量之间均存在显著相关 ,所以可以直接以生物量为指标选择人工湿地植物。同时考虑净化和景观效果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湿地 植物 富营养化水 生物量 营养吸收 积累量
下载PDF
长期施肥对红壤pH、作物产量及氮、磷、钾养分吸收的影响 被引量:165
2
作者 蔡泽江 孙楠 +3 位作者 王伯仁 徐明岗 黄晶 张会民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71-78,共8页
在湖南祁阳典型红壤上进行不同施肥长期定位试验18年,观测了土壤pH、作物产量和氮、磷、钾养分吸收量的变化。结果表明,长期施用化学氮肥(单施氮肥、氮磷配施和氮磷钾配施)红壤pH明显下降,其中以单施氮肥降幅最大,18年降低了1.5个单位... 在湖南祁阳典型红壤上进行不同施肥长期定位试验18年,观测了土壤pH、作物产量和氮、磷、钾养分吸收量的变化。结果表明,长期施用化学氮肥(单施氮肥、氮磷配施和氮磷钾配施)红壤pH明显下降,其中以单施氮肥降幅最大,18年降低了1.5个单位;pH降低主要发生在施肥的前8-10年,当pH下降到4.5时,其下降速度趋于缓慢并相对稳定。施用有机肥(化学肥料配施有机肥和单施有机肥),土壤pH保持稳定或较试验开始有所升高,以单施有机肥处理pH升幅最大,升高1.0个单位。不施肥和施用化学氮肥的作物产量随着施肥年限均显著降低,其中小麦产量平均每年下降11-104kg/hm2,玉米产量平均每年下降24-210kg/hm2;而施用有机肥的作物产量保持稳定或稳定增加,其中化学肥料配施有机肥的玉米产量平均每年增加101kg/hm2。施用化学氮肥处理(除氮磷钾配施处理的玉米外)作物产量和氮、磷、钾养分吸收量与土壤pH均存在极显著正相关。可见,pH降低是作物产量和氮、磷、钾养分吸收降低的主要原因之一;而施用有机肥能改善红壤酸度,尤其是化学肥料配施有机肥能获得持续高产,是红壤区的最佳施肥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期施肥 红壤 PH 作物产量 养分吸收量
下载PDF
菹草(Potamogeton crispus)对水中氮、磷的吸收及若干影响因素 被引量:108
3
作者 金送笛 李永函 +1 位作者 倪彩虹 王斌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168-173,共6页
菹草(Potamogeton crispus)对水中氮、磷的吸收与pH、光照、水温、根/茎生物量比及底泥间隙水与上覆水中营养盐浓度比有关。在pH为8.0-9.5、水温为19-28C的实验条件下,水中NH_4-N浓度低... 菹草(Potamogeton crispus)对水中氮、磷的吸收与pH、光照、水温、根/茎生物量比及底泥间隙水与上覆水中营养盐浓度比有关。在pH为8.0-9.5、水温为19-28C的实验条件下,水中NH_4-N浓度低于0.35mg·1左右时;菹草茎、叶优先吸收NO_3-N;水中NH_4-N浓度大于0.35mg·1 ̄(-1)左右时,菹草则优先吸收NN_4-N,这一选择吸收与NH_4-N/NO_3-N比值无关。强光照、高温(30℃)和高pN的协同作用严重影响菹草硝酸盐还原酶活性。在自然条件下,菹草根部主要从底泥中吸收NH_4-N、PO_4-P,对NO_3-N吸收甚微;茎、叶主要从水层中吸收NO_3-N,对PO_4-P吸收甚少。一般情况下,浮游植物和菹草对水体中的氮、磷吸收无多大矛盾。菹草倒伏后腐败分解释放大量营养盐,为浮游植物的增殖创造了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生植物 菹草 光合作用
下载PDF
我国北方土壤-作物系统内钾素循环特征及秸秆还田与施钾肥的影响 被引量:110
4
作者 刘荣乐 金继运 +1 位作者 吴荣贵 梁鸣早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SCD 2000年第2期123-132,共10页
在我国北方 13个省 (市、自治区 )的 2 5个点上 ,进行了 5年的钾肥定位试验。结果表明 ,我国北方土壤全钾含量地区性差异不大 ,而土壤缓效钾和土壤速效钾含量 ,西北地区土壤远高于东北和华北地区土壤 ,华北地区土壤的土壤缓效钾含量又... 在我国北方 13个省 (市、自治区 )的 2 5个点上 ,进行了 5年的钾肥定位试验。结果表明 ,我国北方土壤全钾含量地区性差异不大 ,而土壤缓效钾和土壤速效钾含量 ,西北地区土壤远高于东北和华北地区土壤 ,华北地区土壤的土壤缓效钾含量又远高于东北地区土壤 ,而土壤速效钾含量却低于东北地区土壤。在主要种植制下的代表性土壤上 ,东北、西北和华北地区不同种植制度下的作物吸钾量也存在明显差异。西北地区的作物吸钾量一般较高 ,华北地区一年两熟制的作物年吸钾量远大于东北地区的一年一熟制。秸秆还田和施钾肥对作物吸钾量有提高作用。在不施钾肥的情况下 ,土壤钾库长期处在被作物耗用的状态下 ,土壤速效钾含量逐渐下降 ,土壤缓效钾含量也有下降的趋势。施钾肥和秸秆还田配施钾肥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作物系统 土壤钾 养分吸收 秸秆还田 钾肥
下载PDF
水稻的氮磷钾养分吸收特性及其与产量的关系 被引量:97
5
作者 邹长明 秦道珠 +2 位作者 徐明岗 申华平 王伯仁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6-10,共5页
在田间条件下 ,对包括两系杂交稻在内的 8个水稻品种的氮磷钾吸收特性及其与产量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 :早稻仅在分蘖—拔节期出现一个吸氮高峰 ,约占总吸氮量的 6 0 % ;晚稻在分蘖期和孕穗—抽穗期出现两个吸氮高峰 ,分别占... 在田间条件下 ,对包括两系杂交稻在内的 8个水稻品种的氮磷钾吸收特性及其与产量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 :早稻仅在分蘖—拔节期出现一个吸氮高峰 ,约占总吸氮量的 6 0 % ;晚稻在分蘖期和孕穗—抽穗期出现两个吸氮高峰 ,分别占总吸氮量的 4 0 %和 2 4 %左右。早稻吸收磷钾的高峰期可从分蘖期一直持续到抽穗期以后 ;而晚稻吸收磷钾的高峰期仅在分蘖期 ,其吸收量占全生育期吸收量的 5 5 %以上。在稻谷产量、稻草产量和干物质总积累量方面 ,两系杂交稻比其它品种具有明显的优势 ,分别高出 2 1% ,4 6 %和 32 % ;在这些方面晚稻比早稻具有更明显的优势 ,晚稻的磷钾养分 (尤其是磷素 )利用效率比早稻高 ,晚稻吸收较少的养分而生产较多的稻谷。相关分析表明 ,水稻各生育阶段的吸氮量与稻谷产量均呈显著正相关 ;而中后期的磷钾吸收多为奢侈吸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养分吸收特性 产量 早稻 晚稻 相关性 氮肥 磷肥 钾肥
下载PDF
太湖地区高产稻田氮肥施用与作物吸收利用的研究 被引量:92
6
作者 李伟波 吴留松 廖海秋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67-73,共7页
本文讨论长期高量偏施氮素化肥的高产稻田氮肥施用与作物产量、作物对养分吸收利用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化学氮肥施用量(养分量,下同)300kg/ha·yr.,作物增产显著,每公斤氮增产13.5kg粮食,氮素利用率达40.3%,省肥... 本文讨论长期高量偏施氮素化肥的高产稻田氮肥施用与作物产量、作物对养分吸收利用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化学氮肥施用量(养分量,下同)300kg/ha·yr.,作物增产显著,每公斤氮增产13.5kg粮食,氮素利用率达40.3%,省肥、经济、合理;施用量达450kg/ha·yr.,作物产量增长甚微;施用量达600kg/ha·yr.,每公斤氮只增产7.29kg粮食,氮肥利用率降至17.2%,水稻茎秆中含氮量大幅度增加,空秕率上升,千粒重下降,产量降低。太湖地区高产稻田目前稻麦产量为10-12t/ha水平时,氮素化肥施用量平均控制在375kg/ha·yr。左右为宜。与大面积生产相比,可节省氮肥20—3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产稻田 养分吸收 氮肥利用率 水稻
下载PDF
生物质炭改良土壤及对作物效应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99
7
作者 王典 张祥 +1 位作者 姜存仓 彭抒昂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963-967,共5页
生物质炭是作物秸秆等有机物质在限制供氧的条件下加热而成。生物质炭具有养分含量丰富、碱性和高稳定性等特点,因此可以降低土壤酸度,有效截留土壤养分,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养分吸收而提高作物产量。本文主要综述了生物质炭制备的影响... 生物质炭是作物秸秆等有机物质在限制供氧的条件下加热而成。生物质炭具有养分含量丰富、碱性和高稳定性等特点,因此可以降低土壤酸度,有效截留土壤养分,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养分吸收而提高作物产量。本文主要综述了生物质炭制备的影响因素及其施用后对土壤理化性质、作物生长发育和养分吸收等方面的影响。由于生物质炭在国内外的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研究过程中所采取的方法、所用不同来源的生物质炭以及研究的具体对象等不尽相同,研究的结果显示生物质炭在某些方面的作用仍存在不同结论。目前,生物质炭的研究多集中在表面宏观现象上,对其深入的机理研究仍较欠缺,因此,需要科技工作者的进一步探索,文章最后阐述了未来对该领域研究的一些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炭 土壤理化性质 作物生长 养分吸收 生物量炭
下载PDF
镉在植物体内的积累及其对绿豆幼苗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57
8
作者 王春春 沈振国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9-13,共5页
用水培和土培的方法研究了镉 (Cd)在绿豆幼苗 (Phaseolus.auresRoxb .cvCV 376 2 )内的积累和分布及Cd对植株生长、营养元素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 :2 0 μmol·L-1Cd处理显著抑制绿豆幼苗的生长 ,降低幼苗上胚轴、根系长度和植株干... 用水培和土培的方法研究了镉 (Cd)在绿豆幼苗 (Phaseolus.auresRoxb .cvCV 376 2 )内的积累和分布及Cd对植株生长、营养元素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 :2 0 μmol·L-1Cd处理显著抑制绿豆幼苗的生长 ,降低幼苗上胚轴、根系长度和植株干物质重。随着Cd处理时间的延长和处理浓度的增加 ,绿豆叶片叶绿素含量和叶绿素a/b的比值降低。Cd处理降低绿豆幼苗地上部和地下部Ca、P、Zn的含量 ,提高地上部Fe含量 ,降低地上部分Mn的含量。与不结球白菜(Brassicacampestrisssp .chinensisL .Mak)和小麦 (TriticumaestivumL .)相比 ,绿豆幼苗对Cd的吸收和积累能力较弱 ,吸收的Cd主要积累在植株根系。施用猪粪和石灰可显著降低绿豆幼苗地上部Cd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豆 养分吸收 幼苗生长 积累 分布 植物修复 重金属污染 土壤污染
下载PDF
水肥一体化技术对不同生态区果园苹果生产的影响 被引量:79
9
作者 路永莉 白凤华 +3 位作者 杨宪龙 李茹 高义民 同延安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281-1288,共8页
为探究水肥一体化技术对陕西省不同生态区苹果生产的影响,分别选取渭北旱塬区和关中平原区典型‘红富士’苹果园,研究了相同肥料用量的NPK传统施肥[NPK(C)]、NPK水肥[NPK(F)]和肥料用量减半的NPK水肥[1/2NPK(F)]对苹果产量、品质、肥料... 为探究水肥一体化技术对陕西省不同生态区苹果生产的影响,分别选取渭北旱塬区和关中平原区典型‘红富士’苹果园,研究了相同肥料用量的NPK传统施肥[NPK(C)]、NPK水肥[NPK(F)]和肥料用量减半的NPK水肥[1/2NPK(F)]对苹果产量、品质、肥料利用效率、果实养分吸收和果园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因不同生态区环境条件和果园自身土壤和肥力等存在差异,水肥一体化技术对苹果生产的影响也不同。渭北旱塬区果园,与NPK(C)相比,NPK(F)处理苹果增产13.0%,果实硬度增加10.6%,糖酸比提高19.1%,化肥偏生产力(PFP)由18.2 kg·kg?1提高至36.3 kg·kg?1,果实N、P和K养分吸收量分别增加36.0%、75.3%和44.8%;1/2NPK(F)处理对苹果生产的影响基本不显著。关中平原区果园,与NPK(C)相比,1/2NPK(F)使苹果增产26.2%,糖酸比提高16.9%,PFP从27.2 kg·kg?1提高至68.7 kg·kg?1,果实N、P和K养分吸收量分别增加41.8%、98.9%和58.9%;然而,NPK(F)处理苹果仅增产14.1%,果实养分吸收无显著增加,品质亦无明显改善。经济收益方面,在相同肥料用量下,采用水肥一体化技术可使渭北旱塬区和关中平原区果园分别增收1.55万元·hm?2和3.65万元·hm?2;当肥料用量减半时,收益增加分别为0.21万元·hm?2和7.28万元·hm?2。总体而言,在陕西渭北旱塬区和关中平原区果园采用水肥一体化技术均能显著提高苹果产量和改善品质,但其效果存在明显差异,实践中需因地制宜,根据果园实际情况,采用适宜的水肥用量以求达到高产、高效和优质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陕西省 生态区 水肥一体化 水果产量品质 养分吸收 经济效益
下载PDF
烤烟根系分泌物对烤烟幼苗生长和养分吸收的影响 被引量:72
10
作者 郭亚利 李明海 +2 位作者 吴洪田 袁玲 黄建国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458-463,共6页
连作是烟草栽培中的普遍现象,已引起生长抑制、产量下降和品质恶化等问题。本试验采用溶液培养的方法,在培养液中分别加入未分组和分组后的烤烟根系分泌物,研究根系分泌物对烤烟幼苗生长和养分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入未分组的烤烟根... 连作是烟草栽培中的普遍现象,已引起生长抑制、产量下降和品质恶化等问题。本试验采用溶液培养的方法,在培养液中分别加入未分组和分组后的烤烟根系分泌物,研究根系分泌物对烤烟幼苗生长和养分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入未分组的烤烟根系分泌物显著抑制幼苗的生长,降低根系活力,并随加入量的增加抑制作用增强;加入酸溶性、碱溶性、中性组分的根系分泌物,均降低幼苗根系活力,以中性组分的抑制作用较强。三种不同组分的根系分泌物均显著降低根系对NO3-、PO43-、K+离子的吸收,其中中性组分对NO3-吸收的影响最大,而酸溶性组分对K+的吸收抑制作用较强。推测在烤烟根系分泌物中,可能存在多种抑制烤烟生长和养分吸收的化学物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烤烟 根系分泌物 幼苗生长 养分吸收
下载PDF
氮磷钾缺乏对甘薯前期生长和养分吸收的影响 被引量:73
11
作者 宁运旺 马洪波 +5 位作者 许仙菊 汪吉东 张辉 许建平 陈杰 张永春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486-495,共10页
【目的】为甘薯生长前期氮磷钾缺素诊断积累资料。【方法】选取生长性状差异较大的2个甘薯品种,通过营养液砂培盆栽试验,设置4个处理(CK,-N,-P,-K)和4次重复,薯苗移栽后在蒸馏水和1/2 Hogland营养液中分别预培养3 d和7 d,至3片新叶后开... 【目的】为甘薯生长前期氮磷钾缺素诊断积累资料。【方法】选取生长性状差异较大的2个甘薯品种,通过营养液砂培盆栽试验,设置4个处理(CK,-N,-P,-K)和4次重复,薯苗移栽后在蒸馏水和1/2 Hogland营养液中分别预培养3 d和7 d,至3片新叶后开始处理,4周后甘薯出现明显缺素症状,取全株样研究氮磷钾缺乏条件下的生长性状、光合特性、生物量积累分配和植株各部位养分含量的变化。【结果】(1)氮磷钾缺乏可显著降低甘薯茎叶和总生物量(P<0.01),其中以缺氮影响最大,缺钾次之,缺磷影响最小。氮钾缺乏可显著降低根系生物量(P<0.05或P<0.01),缺磷对根系生物量无影响(P>0.05)。氮磷缺乏可显著降低甘薯的冠根比(P<0.05或P<0.01),缺钾对冠根比没有影响。(2)氮磷钾缺乏均可显著降低甘薯的单株分枝数、单株叶片数和单株叶面积(P<0.01),但以缺氮的影响最大,并显著低于缺磷和缺钾处理(P<0.01)。对主蔓长度的影响各不相同,缺氮可显著降低主蔓长度(P<0.01),磷钾缺乏对甘薯主蔓长度的影响与品种有关。磷钾缺乏条件下,匍匐株型品种苏薯11的主蔓长度显著降低(P<0.01),而半直立株型品种苏薯14的主蔓长度无显著变化(P>0.05)。(3)甘薯第6—8功能叶片的SPAD值在氮钾缺乏时显著减少、磷缺乏时显著提高(P<0.01),净光合速率在氮磷钾缺乏时均可显著减少(P<0.01),气孔导度只在氮钾缺乏时显著减少(P<0.05)、不受缺磷影响(P>0.05),蒸腾速率和胞间二氧化碳浓度均不受氮磷钾缺乏影响(P>0.05)。(4)氮磷钾缺乏可显著减少植株各部位相应养分含量(P<0.01),并对其它养分吸收产生影响。缺氮可显著降低地上部分叶片、叶柄和茎蔓的钾含量(P<0.01),促进磷在根系中的积累(P<0.01)。缺磷可显著减少叶片(P<0.01)和叶柄(P<0.05)的氮素含量以及叶柄和茎蔓的钾含量(P<0.01),增加钾素在根系中的积累(P<0.05)。缺钾可显著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薯 前期生长 养分吸收
下载PDF
秸秆还田对冬小麦产量和氮、磷、钾吸收利用的影响 被引量:72
12
作者 黄婷苗 郑险峰 +2 位作者 侯仰毅 李晓 王朝辉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853-863,共11页
【目的】陕西关中平原是我国典型的冬小麦—夏玉米轮作区,冬小麦播种前将上季收获后的玉米秸秆还田是当地普遍采用的作物秸秆管理方式。本研究以优化秸秆还田条件的小麦养分资源管理,实现作物增产和肥料增效为目标,通过2年的田间定位试... 【目的】陕西关中平原是我国典型的冬小麦—夏玉米轮作区,冬小麦播种前将上季收获后的玉米秸秆还田是当地普遍采用的作物秸秆管理方式。本研究以优化秸秆还田条件的小麦养分资源管理,实现作物增产和肥料增效为目标,通过2年的田间定位试验,探索关中地区玉米秸秆还田条件下,冬小麦高产高效的最佳养分管理措施。【方法】试验于2011年10月至2013年5月在陕西省周至县终南镇进行,供试冬小麦品种为周麦23,夏玉米品种为郑单958。采用裂区设计,主处理为玉米秸秆全量还田(S1)和秸秆不还田(S0),副处理为5个不同氮肥施用水平(N 0、84、168、252和336 kg/hm^2),种植作物为冬小麦。通过不同氮水平的回归分析,研究了玉米秸秆还田对后茬冬小麦的籽粒产量、生物量和收获期地上部氮、磷、钾养分吸收利用的影响。【结果】与玉米秸秆不还田相比,秸秆还田对冬小麦籽粒产量和收获期地上部氮、磷、钾养分吸收量的影响均表现出低氮降低、高氮增加的趋势。第一年和第二年在施氮量分别低于N 153和187 kg/hm^2时,秸秆还田处理小麦减产,相反则增产,并且增产量随着氮肥用量的增加而增大;生物量与产量趋势一致,前后两年玉米秸秆还田与不还田条件下,冬小麦生物量相等时的氮肥用量分别为N 190和202 kg/hm^2。在产量构成要素中,同一氮水平时,秸秆还田对小麦穗粒数和千粒重没有明显影响,而每公顷穗数却表现为低氮降低、高氮增加的趋势,所以秸秆还田后穗数增加是小麦增产的主要原因。同时,在玉米秸秆还田条件下,小麦地上部氮、磷、钾吸收量增加时,第一年的氮肥用量分别高于N 275、123和213kg/hm^2,第二年分别高于N 200、165和241 kg/hm^2,但氮、磷、钾的收获指数不随施氮量的增加而递增。而且过量施氮也会造成小麦籽粒磷含量的降低。【结论】在综合同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还田 冬小麦 产量 养分吸收 养分调控
下载PDF
水、氮供应和土壤空间所引起的根系生理特性变化 被引量:56
13
作者 宋海星 李生秀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6-11,共6页
在限制根系生长的胁迫条件下 ,研究了补充和不补充供应水、氮对玉米根系生理特性及养分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 ,正常生长条件下 ,水、氮供应促进了根系生长 ,增加了根系吸收总面积、活跃吸收面积和TTC还原量 ,促进了根系对养分的吸收 ,... 在限制根系生长的胁迫条件下 ,研究了补充和不补充供应水、氮对玉米根系生理特性及养分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 ,正常生长条件下 ,水、氮供应促进了根系生长 ,增加了根系吸收总面积、活跃吸收面积和TTC还原量 ,促进了根系对养分的吸收 ,从而提高了产量 ;限制根系生长 ,水分的作用与正常条件下相同 ,氮素的作用则受控于土壤水分。补充灌水增强了氮肥作用 ,供氮促进了根系生长 ,改善了根系生理特性 ,减少了限制根系生长所引起的不良影响 ;不补充灌水限制了氮肥作用的发挥 ,供氮导致了根系生物量和生理特性下降 ,加重了限制根系生长的不良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系生理特性 土壤空间 水分 氮素 根系生长 养分吸收 干物质积累
下载PDF
不同水肥条件对小麦生长及养分吸收的影响 被引量:39
14
作者 陈竹君 刘春光 +2 位作者 周建斌 曹秀荣 李生秀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30-35,共6页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水肥条件对小麦地上部分和根系生物量、养分吸收状况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 :随着水肥条件的改善 ,小麦地上部及整体植株生物量均呈明显增加趋势 ,而根系生物量在水肥条件适宜时较小 ,次适宜时较大 ;当水分进一...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水肥条件对小麦地上部分和根系生物量、养分吸收状况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 :随着水肥条件的改善 ,小麦地上部及整体植株生物量均呈明显增加趋势 ,而根系生物量在水肥条件适宜时较小 ,次适宜时较大 ;当水分进一步亏缺时 ,根系生长受阻 ,其生物量下降。水肥条件对小麦成穗率及穗粒数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从而导致了籽粒产量在不同水肥条件下的差异 ;千粒重受水肥条件影响不大。适宜的水肥条件有利于作物对养分的吸收和运输 ,有利于植株的协调生长 ;而当水分供应不足时 ,根系与地上部分存在对养分和光合产物的竞争 ,根系成为光合产物的优势库 ,根系养分含量增加 ,根 /冠亦增大。当土壤水分严重亏缺时 ,根系及茎秆中的养分向穗粒部运输受阻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肥条件 小麦 生物量 养分含量 生长 养分吸收 产量
下载PDF
黄土高原旱地长期施肥对小麦养分吸收和土壤肥力的影响 被引量:53
15
作者 陈磊 郝明德 +1 位作者 张少民 樊虎玲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30-235,共6页
通过定位试验研究了长期施肥对小麦子粒、秸杆养分吸收和土壤肥力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合理施用化肥不但增产幅度大,还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小麦N、P、K养分浓度。单施氮、单施磷肥能增加小麦子粒和秸杆的N、P、K吸收量,氮磷肥配施增加... 通过定位试验研究了长期施肥对小麦子粒、秸杆养分吸收和土壤肥力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合理施用化肥不但增产幅度大,还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小麦N、P、K养分浓度。单施氮、单施磷肥能增加小麦子粒和秸杆的N、P、K吸收量,氮磷肥配施增加效果显著,其子粒吸收N、P、K增加了153.2%、157.1%和162.4%。施有机肥能补充土壤中的N、P、K含量,增加小麦子粒中的养分含量,使品质有大幅度的提高。单施磷肥的土壤有机质、全P、速效P含量增加,土壤全N、速效N含量减少,N素亏缺。氮磷肥配施加剧了土壤K的亏缺。有机肥培肥作用显著,有机肥和氮、磷肥配施的土壤有机质、全N、全P、速效N、速效P和速效K分别增加了69.0%5、7.5%、54.8%、73.1%、830.5%和119.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期施肥 旱地 小麦 养分吸收 土壤肥力
下载PDF
磷钾肥配合施用对玉米产量及养分吸收的影响 被引量:57
16
作者 武际 郭熙盛 +2 位作者 王文军 朱宏斌 李孝勇 《玉米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47-150,共4页
通过田间定位试验研究了磷、钾肥配合施用对玉米产量和养分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施用氮肥的基础上,合理配施磷、钾肥促进了玉米的生长发育,改善了玉米的经济性状,显著提高了玉米的产量。三季玉米平均产量以处理P90K120(脚标数字为每... 通过田间定位试验研究了磷、钾肥配合施用对玉米产量和养分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施用氮肥的基础上,合理配施磷、钾肥促进了玉米的生长发育,改善了玉米的经济性状,显著提高了玉米的产量。三季玉米平均产量以处理P90K120(脚标数字为每公顷土壤施用P2O5、K2O的数量,单位为kg/hm2)最高,达到了4912.7kg/hm2。肥料效应方程表明,磷肥的增产效应大于钾肥,同时合理配施磷、钾肥有利于养分的协调供应,提高了玉米植株体内的养分含量和吸收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肥 钾肥 玉米 产量 养分吸收
下载PDF
4个双低甘蓝型油菜品种干物质积累及养分吸收动态 被引量:58
17
作者 邹娟 鲁剑巍 +3 位作者 刘锐林 郑智勇 李文西 蒋志平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29-234,共6页
采用田间试验研究了4种双低油菜整个生育期内干物质积累及氮磷钾养分吸收动态。结果表明:播种后140d(苗期)、140~170d(蕾薹期)、170~199d(花期)和199~212d(角果期)4个油菜品种的干物质积累比例分别为12.7%~20.9%、15.3%~20.0%、60.3%~71... 采用田间试验研究了4种双低油菜整个生育期内干物质积累及氮磷钾养分吸收动态。结果表明:播种后140d(苗期)、140~170d(蕾薹期)、170~199d(花期)和199~212d(角果期)4个油菜品种的干物质积累比例分别为12.7%~20.9%、15.3%~20.0%、60.3%~71.7%和-27.4%^-9.1%;氮素积累比例分别为33.3%~47.8%、11.9%~14.7%、15.5%~28.1%和17.7%~28.8%;磷素积累比例分别为23.4%~37.9%、22.5%~29.4%、32.7%~54.1%和-17.2%^-3.0%;钾素积累比例分别为24.7%~33.9%、16.2%~35.9%、31.0%~53.3%和-43.0%^-23.5%。表明油菜干物质累积与养分吸收量的变化趋势基本相同,氮素积累量最大时期为苗期,干物质、磷、钾积累量最大时期为花期,干物质及氮磷钾养分积累速率最大时期均为花期。每生产100kg籽粒养分的需求量平均为N4.3kg、P2O52.7kg和K2O8.7kg。在同等施肥量水平下,4个油菜品种中,华油杂9号籽粒产量最高,达3574kg/hm2;N、P、K养分偏生产力顺序为:中双9号>华油杂9号>华双5号>华双4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低油菜 氮磷钾 干物质积累 养分吸收
下载PDF
不同镉水平下小麦对镉及矿质养分吸收和积累的品种间差异 被引量:46
18
作者 张国平 深见元弘 关本根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4期454-458,共5页
土壤Cd污染不仅影响作物的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也对食物安全产生了潜在威胁.本试验以苗期生长特性有明显差异的2个小麦品种为供试材料,设置0、0.03、0.1、0.3和1.0mg·kg-1Cd等5种处理水平,研究不同Cd水平下两品种的生长和Cd及矿质... 土壤Cd污染不仅影响作物的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也对食物安全产生了潜在威胁.本试验以苗期生长特性有明显差异的2个小麦品种为供试材料,设置0、0.03、0.1、0.3和1.0mg·kg-1Cd等5种处理水平,研究不同Cd水平下两品种的生长和Cd及矿质养分吸收.结果表明,低浓度Cd(0.03mg·kg-1)对两品种的生长和干物质积累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而高浓度Cd(>0.3mg·kg-1)则显著抑制生长,且受抑制程度与品种有关,甘谷534的耐性相对较强;地上部和根系的Cd含量,Cd处理水平与品种之间存在着显著的互作,低 Cd水平下(<0.1mg·kg-1),甘谷534的Cd含量较高,而高Cd水平下,则以鄂81513的 Cd含量较高;Cd处理显著影响矿质养分的吸收,鄂81513在 0.1mg·kg-1Cd水平下 5种大量元素含量明显低于对照,而甘谷534变化相对较小,这与两品种生长和分蘖对Cd处理的反应表现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质养分吸收 品种间差异 小麦 养分吸收 镉污染
下载PDF
实地氮肥管理下的水稻生长发育和养分吸收特性 被引量:54
19
作者 刘立军 徐伟 +1 位作者 吴长付 杨建昌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67-173,共7页
以代表性水稻品种为材料,研究了实地氮肥管理模式下水稻的生长发育和养分吸收规律。与农民习惯施肥方法相比,实地氮肥管理在产量不降低甚至有所提高的前提下可以较大幅度地降低施氮量。实地氮肥管理水稻有效穗数有所下降,但其分蘖成穗... 以代表性水稻品种为材料,研究了实地氮肥管理模式下水稻的生长发育和养分吸收规律。与农民习惯施肥方法相比,实地氮肥管理在产量不降低甚至有所提高的前提下可以较大幅度地降低施氮量。实地氮肥管理水稻有效穗数有所下降,但其分蘖成穗率明显提高。穗分化前实地氮肥管理水稻叶面积指数和根质量低于农民习惯施肥法,抽穗后结果则相反。实地氮肥管理提高了抽穗期水稻的有效叶面积和高效叶面积的比率、抽穗至成熟的干物质积累、抽穗后根冠比和剑叶的光合速率以及齐穗期群体透光率。实地氮肥管理水稻对氮、磷、钾的吸收高峰均出现在穗分化至抽穗期,此阶段氮、磷、钾的吸收量约占最终总吸收量的45.6%~46.2%、39.6%~43.6%和44.2%~45.2%,均明显高于农民习惯施肥方法。对实地氮肥管理产量提高原因及养分吸收规律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实地氮肥管理 产量 生长发育 养分吸收
下载PDF
轻度富营养化水人工湿地处理系统中植物的特性 被引量:41
20
作者 蒋跃平 葛滢 +4 位作者 岳春雷 戴洁琼 王华胜 唐宇力 常杰 《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09-313,319,共6页
比较了杭州植物园人工湿地中7种植物的生长和营养吸收特性.种类包括美人蕉(Canna indica)、香蒲(Typha augustif olia)、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紫露草(Tradescantia ref lexa)、斑茅(Saccharumarundinaceum)、黑麦草(L olium per... 比较了杭州植物园人工湿地中7种植物的生长和营养吸收特性.种类包括美人蕉(Canna indica)、香蒲(Typha augustif olia)、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紫露草(Tradescantia ref lexa)、斑茅(Saccharumarundinaceum)、黑麦草(L olium perenne)和灯芯草(Juncusef f usus) .这些植物生长在用于处理植物园观鱼池轻度营养化水的砂砾床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系统中. 2 0 0 2年7月中旬,各物种的平均总生物量为348~96 7g·m- 2 .斑茅显示了最高的地上生物量,为85 3g·m- 2 ,而黑麦草的地上生物量最小,只有12 7g·m- 2 .植物体中N和P的平均质量浓度分别在16 .4 3~35 .33mg·g- 1 和1.15~1.6 1mg·g- 1 .最大的植物氮磷积累量分别是2 7.0 2 g·m- 2和1.4 6 g·m- 2 .植物积累量与植物生物量之间显示了一个显著的正线性关系.同时,对这7种植物的生长特性以及在人工湿地中的营养吸收、积累和运用价值进行了分析和比较.其中,对于具有景观功能的植物,通过隔行、轮换收割可以既保持景观效果,又取出湿地中的N和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湿地 植物 富营养化水 生物量 营养吸收 营养分配 积累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