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合法性与权威性:人大释法六大问题法理辨疑
被引量:
7
1
作者
杜磊
邹平学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25-30,共6页
在香港《基本法》解释实践中,全国人大常委会对《基本法》的解释曾多次引起香港一些人士基于政治考量而提出的种种质疑。如果基于法治专业立场加以分析,可以发现,针对人大释法的种种质疑并不成立。从我国《宪法》、《基本法》的规定以...
在香港《基本法》解释实践中,全国人大常委会对《基本法》的解释曾多次引起香港一些人士基于政治考量而提出的种种质疑。如果基于法治专业立场加以分析,可以发现,针对人大释法的种种质疑并不成立。从我国《宪法》、《基本法》的规定以及香港本地的司法判例可以有力地澄清有关质疑,得出一系列结论:人大释法是香港法治的组成部分,并不破坏香港法治;人大释法与香港的司法独立不是并行关系,也不是非此即彼的对立关系,人大释法不损害香港的司法独立;人大释法也不受香港司法权的限制;人大有权主动释法,这种主动性,不仅意味着解释主体行使权力的自主决断性,还意味着解释主体解释法律在条款范围和启动时间方面没有任何外在的限制;既往的人大释法实践并无所谓加料;人大释法符合法定程序和解释规则,不存在僭建问题,也没有代替香港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港《基本法》
人大释法
香港法治
司法独立
原文传递
从“人大释法”看我国宪法解释的制度化
2
作者
王伟
《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3期28-31,共4页
宪法被奉为“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和“人民权利的保障书”,但在中国,这主要体现为一种原则规定而非可以运用的法律武器,以至有人质疑:宪法是不是法。中西方宪法及宪政生成、演进历史已经表明:宪法的权威来自宪法的实效,宪政的实现离不开...
宪法被奉为“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和“人民权利的保障书”,但在中国,这主要体现为一种原则规定而非可以运用的法律武器,以至有人质疑:宪法是不是法。中西方宪法及宪政生成、演进历史已经表明:宪法的权威来自宪法的实效,宪政的实现离不开宪法实施的制度建设。所以,构建一个宪法实在化的现实进路便成为我国宪法理论研究的重要课题。香港法院的宪法司法解释与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宪法解释之间的冲突和互动无疑为此提供了一个可资借鉴的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大释法
宪法解释
制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以居港权案件为基础探讨《基本法》解释机制
3
作者
李培东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4期48-53,共6页
鉴于解释体制的不同,《基本法》第158条确立了对其的双轨解释机制。作为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法院提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解释《基本法》的典型案例,一系列居港权案展现了两种不同解释体制之间的冲突和磨合,暴露出提请人大释法制...
鉴于解释体制的不同,《基本法》第158条确立了对其的双轨解释机制。作为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法院提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解释《基本法》的典型案例,一系列居港权案展现了两种不同解释体制之间的冲突和磨合,暴露出提请人大释法制度缺乏约束机制。通过理清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法院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解释权权限划分及建立对终审法院提请释法的约束机制,探讨了完善《基本法》解释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居港权案
《基本法》
《基本法》解释权
人大释法
约束机制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合法性与权威性:人大释法六大问题法理辨疑
被引量:
7
1
作者
杜磊
邹平学
机构
全国人大常委会香港基本法委员会研究室
深圳大学港澳基本法研究中心
出处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25-30,共6页
基金
2014年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港澳基本法实施的相关机制研究"(14ZDC031)
文摘
在香港《基本法》解释实践中,全国人大常委会对《基本法》的解释曾多次引起香港一些人士基于政治考量而提出的种种质疑。如果基于法治专业立场加以分析,可以发现,针对人大释法的种种质疑并不成立。从我国《宪法》、《基本法》的规定以及香港本地的司法判例可以有力地澄清有关质疑,得出一系列结论:人大释法是香港法治的组成部分,并不破坏香港法治;人大释法与香港的司法独立不是并行关系,也不是非此即彼的对立关系,人大释法不损害香港的司法独立;人大释法也不受香港司法权的限制;人大有权主动释法,这种主动性,不仅意味着解释主体行使权力的自主决断性,还意味着解释主体解释法律在条款范围和启动时间方面没有任何外在的限制;既往的人大释法实践并无所谓加料;人大释法符合法定程序和解释规则,不存在僭建问题,也没有代替香港立法。
关键词
香港《基本法》
人大释法
香港法治
司法独立
Keywords
the
basic law
of
Hong
Kong
npc
's
interpretation
of
the
basic law
Hong
Kong's
legal
framework
judicial
independence
分类号
D676.58 [政治法律—政治学]
D90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原文传递
题名
从“人大释法”看我国宪法解释的制度化
2
作者
王伟
机构
四川理工学院政法系
出处
《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3期28-31,共4页
基金
四川省教育厅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川教科SB04-010)
文摘
宪法被奉为“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和“人民权利的保障书”,但在中国,这主要体现为一种原则规定而非可以运用的法律武器,以至有人质疑:宪法是不是法。中西方宪法及宪政生成、演进历史已经表明:宪法的权威来自宪法的实效,宪政的实现离不开宪法实施的制度建设。所以,构建一个宪法实在化的现实进路便成为我国宪法理论研究的重要课题。香港法院的宪法司法解释与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宪法解释之间的冲突和互动无疑为此提供了一个可资借鉴的机制。
关键词
人大释法
宪法解释
制度
Keywords
npc
's
interpretation
of
the
basic law
constitutional
interpretation
system
分类号
D921.05 [政治法律—宪法学与行政法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以居港权案件为基础探讨《基本法》解释机制
3
作者
李培东
机构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法学院
出处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4期48-53,共6页
文摘
鉴于解释体制的不同,《基本法》第158条确立了对其的双轨解释机制。作为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法院提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解释《基本法》的典型案例,一系列居港权案展现了两种不同解释体制之间的冲突和磨合,暴露出提请人大释法制度缺乏约束机制。通过理清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法院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解释权权限划分及建立对终审法院提请释法的约束机制,探讨了完善《基本法》解释机制。
关键词
居港权案
《基本法》
《基本法》解释权
人大释法
约束机制
Keywords
cases
of
right
of
abode
in
Hong
Kong
basic law
power
to
interpret
the
basic law
referred
to
the
npc
-SC
for
interpretation
of
the
basic law
system
of
restraint
分类号
D921.9 [政治法律—宪法学与行政法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合法性与权威性:人大释法六大问题法理辨疑
杜磊
邹平学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
7
原文传递
2
从“人大释法”看我国宪法解释的制度化
王伟
《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以居港权案件为基础探讨《基本法》解释机制
李培东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