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煤燃烧过程中NO_X的形成机理及控制技术 被引量:5
1
作者 付国民 《能源环境保护》 2005年第3期1-4,8,共5页
通过对氮氧化物的生成机理分析,阐述了燃烧过程中控制NOX 生成和降低排放量的原则,探讨了目前相关的低NOX燃烧技术。强调了在降低NOX的同时必须注意高效率,对低挥发份煤在采用空气分级燃烧情况下的高效低NOx燃烧措施进行了分析研究。
关键词 煤粉燃烧 nox形成 燃烧技术 电站锅炉
下载PDF
某重型燃机环形燃烧室内NO_x生成的数值研究 被引量:10
2
作者 付忠广 石黎 +1 位作者 刘炳含 沈亚洲 《热能动力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52-58,144,共7页
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对某重型燃气轮机环形燃烧室内热力型NO。的生成规律进行分析。分析表明:燃烧器根部形成了两个旋转方向彼此相反的主环流,主环流区温度约为1600~1700K,该区域热力型NOx生成速率较低。凸台后形成绕凸台方向旋转的... 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对某重型燃气轮机环形燃烧室内热力型NO。的生成规律进行分析。分析表明:燃烧器根部形成了两个旋转方向彼此相反的主环流,主环流区温度约为1600~1700K,该区域热力型NOx生成速率较低。凸台后形成绕凸台方向旋转的高温环流区,环流区温度接近1900K,该区域热力型NOx生成速率明显加快。外壳侧凸台后环流区温度较高,该区域OH自由基摩尔分数及热力型NOx生成速率明显高于轮毂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气轮机 环形燃烧室 nox 排放 数值模拟
原文传递
现象学燃烧分析模型及其在柴油机燃烧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8
3
作者 苏万华 史绍熙 +1 位作者 赵奎翰 岳勇 《内燃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3期213-220,共8页
本文提出一个新的直喷式柴油机燃烧分析模型,该模型利用台架实验数据计算燃空混合率、放热率、NO_x生成率等燃烧过程参数,研究燃烧系统参数对燃烧过程的影响,分析充量间传热传质过程及其影响因素。本模型已用于天津动力机厂130柴油机燃... 本文提出一个新的直喷式柴油机燃烧分析模型,该模型利用台架实验数据计算燃空混合率、放热率、NO_x生成率等燃烧过程参数,研究燃烧系统参数对燃烧过程的影响,分析充量间传热传质过程及其影响因素。本模型已用于天津动力机厂130柴油机燃烧系统改进的研究。结果表明,强化扩散燃烧阶段缸内空气与产物间紊流混合率可减少NO_x排放量,预计适当提高130柴油机空气涡流将会改善高、低转速工况的综合排放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油机 燃烧 分析模型 nox生成
下载PDF
NO_x生成湍流反应率的二阶矩-PDF数值模拟 被引量:3
4
作者 殷健 郑楚光 +1 位作者 周力行 胡俊玲 《燃烧科学与技术》 EI CAS CSCD 2001年第1期67-71,共5页
将对 NOx 生成湍流反应率模拟的二阶矩模型和设定 PDF模型结合起来 ,提出一种氮氧化物生成湍流反应率的二阶矩 - PDF模型 ,以兼顾解决工程问题的合理性和经济性 ,并对甲烷空气燃烧中的 NOx
关键词 燃烧 二阶矩概率密度模型 氧化氮 湍流反应率 二阶矩-PDF
下载PDF
一次风旋流数对燃烧室内湍流燃烧与NO_x生成的影响 被引量:7
5
作者 普勇 张健 周力行 《工程热物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z1期265-268,共4页
本文在分级进风旋流燃烧室的实验装置上进行了湍流燃烧的实验研究。测量了在不同的一次风旋流数下,气体的时均温度、O2、CO2、CO和NO浓度的分布。利用实验测量结果分析了一次风旋流数对燃烧室内湍流燃烧及NOx生成的影响。
关键词 湍流燃烧 旋流数 分级进风 旋流燃烧室 氮氧化物生成
下载PDF
NO_x生成的有限反应速率二阶矩封闭模型 被引量:4
6
作者 郭印诚 周力行 +1 位作者 王希麟 林文漪 《工程热物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382-386,共5页
本文用有限反应速率二阶矩封闭模型对大速差射流燃烧室内煤粉燃烧过程中NO的生成进行了数值模拟,并将该模型的计算结果与Arrhenius模型的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模拟结果表明,燃烧室中NO的生成是由燃料NO的生成机理来控制,Arrhenius模... 本文用有限反应速率二阶矩封闭模型对大速差射流燃烧室内煤粉燃烧过程中NO的生成进行了数值模拟,并将该模型的计算结果与Arrhenius模型的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模拟结果表明,燃烧室中NO的生成是由燃料NO的生成机理来控制,Arrhenius模型计算得到的NO的浓度值高于有限反应速率二阶矩封闭模型的计算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阶矩模型 煤粉 燃烧 数值模拟 氮氧化物
下载PDF
焦炉燃烧室氮氧化物形成的数值模拟(英文) 被引量:5
7
作者 张婷 卫宏远 郑倩倩 《化学工业与工程》 CAS CSCD 2016年第1期82-89,95,共9页
氮氧化物是一种严重的大气污染物,对生态系统有严重的危害。利用数值模拟方法模拟焦炉燃烧室以获得燃烧室中氮氧化物形成的详细信息,并预测废气循环与空气预热温度对氮氧化物形成的影响。对废气中氮氧化物浓度的预测值与实测值进行了比... 氮氧化物是一种严重的大气污染物,对生态系统有严重的危害。利用数值模拟方法模拟焦炉燃烧室以获得燃烧室中氮氧化物形成的详细信息,并预测废气循环与空气预热温度对氮氧化物形成的影响。对废气中氮氧化物浓度的预测值与实测值进行了比较。结果发现由于同时具备高温度与高氧气浓度,绝大多数氮氧化物在上升立火道高度方向的中间位置形成,而在立火道的其他位置,或者被低温影响,或者受低氧气浓度影响,氮氧化物的形成反应减少;焦炉燃烧室中采用废气循环装置和降低空气预热温度是减少氮氧化物形成的有效方法。此项研究有助于理解焦炉燃烧室中降低氮氧化物形成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值模拟 焦炉燃烧室 氮氧化物形成 废气循环 空气预热温度
原文传递
径向浓淡旋流燃烧器NO_x排放和燃尽率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薛山 惠世恩 +1 位作者 周屈兰 徐通模 《动力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7-21,41,共6页
在设计热功率为1 MW的热态模化实验台上,研究了带有燃尽风的径向浓淡双调风旋流燃烧器的运行特点,得到燃尽风布置的相对位置、一次风率、内二次风率、外二次风率以及二次风旋流强度对NOx生成和飞灰含碳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旋流对冲的煤... 在设计热功率为1 MW的热态模化实验台上,研究了带有燃尽风的径向浓淡双调风旋流燃烧器的运行特点,得到燃尽风布置的相对位置、一次风率、内二次风率、外二次风率以及二次风旋流强度对NOx生成和飞灰含碳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旋流对冲的煤粉浓淡燃烧配合采用燃尽风(OFA)空气分级燃烧技术,对降低NOx的生成和减少飞灰含碳量非常有益;只有合理地设计和布置OFA燃烧器,才能在降低NOx生成量的同时,尽量减少飞灰含碳量;增大一次风率时,NOx的生成量先增加后减少,而飞灰含碳量先减少后增加;增加内、外二次风的旋流强度,NOx的生成量不断提高,而飞灰含碳量则呈现降低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浓淡燃烧 旋流燃烧器 nox生成量 飞灰含碳量 燃尽率
下载PDF
二次风率对分级进风燃烧室内湍流燃烧与NO_x生成的影响
9
作者 张健 袁书生 +2 位作者 郑晓川 张洪涛 周力行 《工程热物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z2期193-196,共4页
本文在分级进风燃烧室的热态实验装置上,测量了燃烧室内湍流燃烧的温度场和组分浓度场,研究了分级进风的流量比率即二次风率对燃烧及NO_2生成的影响。得到了四组不同二次风率下燃烧室内气体温度和O_2、CO_2、CO与NO浓度的分布。
关键词 湍流燃烧 分级进风燃烧室 二次风流量比率 nox生成
下载PDF
NO_x Formation from Several Chinese Coals during Combustion in Packed Bed
10
作者 Shengli Wu Chunbao Xu Qiushuang Shou Daqiang Cang Metallurgy School, UST Beijing, Beijing 100083, China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inerals,Metallurgy and Materials》 SCIE EI CAS CSCD 1998年第2期65-69,共5页
The form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NO_x during combustion of four typical Chinese coals have been studied in a packed bed combustor. The studies included the effects of chemical composition of coals and volatile matters... The form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NO_x during combustion of four typical Chinese coals have been studied in a packed bed combustor. The studies included the effects of chemical composition of coals and volatile matters, and combustion conditions, i.e. preheating temperatures of combustion gas, on conversion of NO_x during combustion. In term of the combustion experiments, there is a close relation between coal composition and conversions of NO_x. Coals with a higher nitrogen content give a lower F_(NO_x)~0, and coals with a higher volatile content give a lower F_(NO_x)~0. The further devolatilization experiments showed that volatile matters in the coal have an important effect on reducing conversion of coal-nitrogen to NO_x. It was interpreted as that the release of volatile matters during combustion caused a fuel-rich circumstance in the vicinity of coal particles which may restrain the formation of NO_x. Preheating temperatures of combustion gas has significant effects on conversions of NO_x and there exist a critical preheating temperature. At such temperature, lower F_(NO_x)~0 can be reach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al combustion packed bed no_x formation
下载PDF
Restraining NO_x Formation during Coal Combustion in Packed Bed
11
作者 Shengli Wu Chunbao Xu Qiushuang Shou Daqiang Cang Metallurgy School, UST Beijing, Beijing 100083, China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inerals,Metallurgy and Materials》 SCIE EI CAS CSCD 1998年第2期70-74,共5页
The effects of various combustion conditions (i. e. particle size of coals, oxygen concentration in combustion gas and coal content in the fuel bed, etc.), on reducing conversion of NO_x during coal combustion were st... The effects of various combustion conditions (i. e. particle size of coals, oxygen concentration in combustion gas and coal content in the fuel bed, etc.), on reducing conversion of NO_x during coal combustion were studied. Under the present combustion conditions, coals with smaller particle size gave the lower conversion of NO_x, and as expected that an decrease in overall stoichiometric ratio, whether by an decrease in O_2 content in combustion gas or by an increase in coal content in fuel bed would lead to a lower conversion of NO_x. In order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metallic oxide layers on restraining NO_x formation, the combustion experiments for coal granules with adhering layer of various metallic oxides including Fe_2O_3, Ni_2O_3 and mixed oxides Fe-Ni-O_x were conducted in a packed bed combustor. The combustion experiments have shown that most of adhering materials gave considerable effect on reduction of NO_x emission during coal combus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al combustion no_x formation restraining metallic oxide
下载PDF
吡啶在金属氧化物催化剂上的氧化和NO_x生成的控制 被引量:1
12
作者 罗孟飞 余敏 袁贤鑫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87-89,共3页
吡啶在金属氧化物催化剂上的氧化和NO_x生成的控制罗孟飞,余敏,袁贤鑫(杭州大学催化研究所杭州310028)关键词吡啶,催化氧化,负载金属氧化物催化剂,NO_x控制含氮有机物,如吡啶完全氧化的最终产物有如下两种情况:... 吡啶在金属氧化物催化剂上的氧化和NO_x生成的控制罗孟飞,余敏,袁贤鑫(杭州大学催化研究所杭州310028)关键词吡啶,催化氧化,负载金属氧化物催化剂,NO_x控制含氮有机物,如吡啶完全氧化的最终产物有如下两种情况:除CO2和H2O外,可以是N2,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吡啶 催化氧化 催化剂 氧化活性
下载PDF
煤燃烧过程中NO_x的形成机理及控制技术 被引量:1
13
作者 付国民 《工业安全与环保》 2005年第7期14-17,共4页
通过对NOx的生成机理分析,阐述了燃烧过程中控制NOx生成和降低排放量的原则,探讨了目前相关的低NOx燃烧技术。强调了在降低NOx的同时必须注意高效率,对低挥发分煤在采用空气分级燃烧情况下的高效低NOx燃烧措施进行了分析研究。
关键词 煤燃烧过程 控制技术 形成机理 nox nox燃烧技术 空气分级燃烧 nox生成 低挥发分煤 机理分析 排放量 高效率
下载PDF
烟气内循环降低氮氧化物过程的模拟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程嘉颖 宗超 +2 位作者 包晋榕 朱彤 季晨振 《煤炭转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69-76,共8页
氮氧化物(NO_(x))是燃烧产生的一种有害气体。为了满足低氮排放标准,烟气循环是减少NO_(x)生成的有效方式。虽然烟气内循环较烟气外循环的热损失更少、降氮效果更好,但由于其需要在设备设计阶段进行优化,因此当前针对烟气内循环降氮的... 氮氧化物(NO_(x))是燃烧产生的一种有害气体。为了满足低氮排放标准,烟气循环是减少NO_(x)生成的有效方式。虽然烟气内循环较烟气外循环的热损失更少、降氮效果更好,但由于其需要在设备设计阶段进行优化,因此当前针对烟气内循环降氮的研究较少,对于实际降氮过程暂无系统性的分析研究。以带有烟气内循环的5 kW甲烷扩散燃烧器为研究对象,采用CFD三维燃烧过程数值模拟来研究烟气内循环卷吸率对NO_(x)生成过程的影响。在常规采用零维或一维的理论模型研究基础上,以模拟结果中的燃烧速率来表征燃烧强度,可以更为准确地预测实际燃烧过程。结果表明:改变空气渐缩段出口直径可以有效控制烟气卷吸率。烟气卷吸率最大可以增加到50%,NO_(x)排放值相比无烟气内循环工况下的NO_(x)排放值降低了94%。烟气内循环对不同的NO_(x)生成路径都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尤其是热力型NO_(x)。增加卷吸率后快速型NO_(x)替代热力型NO_(x)成为主导路径,热力型NO_(x)在整体NO_(x)中的占比从52%降低到16%。快速型NO_(x)也会影响最终降氮效果,因此在实际低氮燃烧器设计中,要综合考虑这几种路径的抑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气内循环 卷吸率 甲烷扩散燃烧 no_(x) 排放 no_(x) 生成路径
下载PDF
煤燃烧过程中燃料型NO_(x)生成及还原机理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5
作者 龚艳艳 《煤质技术》 2022年第3期9-23,共15页
燃料型NO_(x)是煤燃烧烟气中氮氧化物的主要组成部分,抑制燃料型NO_(x)的生成是低氮燃烧技术中降低NO_(x)排放初值的关键手段。燃料型NO_(x)的生成实属非常复杂的物理化学过程,涉及许多相互竞争的机制,受多个因素的综合影响。煤燃烧过... 燃料型NO_(x)是煤燃烧烟气中氮氧化物的主要组成部分,抑制燃料型NO_(x)的生成是低氮燃烧技术中降低NO_(x)排放初值的关键手段。燃料型NO_(x)的生成实属非常复杂的物理化学过程,涉及许多相互竞争的机制,受多个因素的综合影响。煤燃烧过程中燃料型NO_(x)的生成主要包括煤热解过程中挥发分N的释放过程、挥发分燃烧过程中NO_(x)的生成及还原过程、焦炭燃烧过程中NO_(x)的生成及还原过程。综述煤燃烧过程中燃料氮的迁移转化规律的研究结果,对煤燃烧中均相和非均相氮化学反应的详细机制进行整理并分析燃料型NO_(x)形成的内在机理,发现煤热解过程中煤中氮迁移形成挥发分N和焦炭N,迁移过程由煤种和热解条件共同决定。热解条件不仅影响挥发分N的释放,还影响焦炭的反应活性,从而影响焦炭燃烧及焦炭N的转化过程。挥发分N主要以HCN和NH;的形式存在,通过详细的均相氮化学机理建立挥发分NO_(x)的生成预测模型,以期较为准确地预测煤燃烧过程中挥发分NO_(x)的形成过程。焦炭N的转化过程主要涉及焦炭N-O;和焦炭-NO 2个反应,焦炭NO_(x)的形成是受煤种、温度、氧气浓度、矿物组分、焦炭粒径、焦炭反应活性等因素交互影响的综合结果,研究焦炭N的转化需综合考虑各因素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燃烧 燃料型no_(x)no_(x)生成机理 no_(x)还原机理 低氮燃烧技术 预测模型 均相氮化学机理 迁移转化规律 热解条件
下载PDF
煤粉MILD燃烧NO_(x)生成和还原机理的数值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宋姝丽 李澜波 周月桂 《锅炉技术》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34-41,共8页
采用计算流体动力学(CFD)软件分析了国际火焰研究基金会(IFRF)试验系统上煤粉低氧稀释(MILD)燃烧特性和NO_(x)排放特性。比较了不同的湍流与化学反应相互作用模型、挥发分气相反应机理和焦炭燃烧模型对煤粉MILD燃烧特性预测的影响,通过... 采用计算流体动力学(CFD)软件分析了国际火焰研究基金会(IFRF)试验系统上煤粉低氧稀释(MILD)燃烧特性和NO_(x)排放特性。比较了不同的湍流与化学反应相互作用模型、挥发分气相反应机理和焦炭燃烧模型对煤粉MILD燃烧特性预测的影响,通过对比烟气速度场、温度场、组分浓度场的模型预报结果与试验结果,得到了能够准确预测煤粉MILD燃烧特性的模型组合,即EDC-WD-MSR模型。采用此模型对煤粉MILD燃烧NO_(x)生成和还原路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煤粉MILD燃烧中燃料型NO占主导地位,热力型NO、N_(2)O中间体路径和快速型NO之和对NO总排放的贡献小于10%。煤粉MILD燃烧存在强烈的NO均相和异相还原反应,其中NO异相还原反应使燃料型NO的排放量占单独计算的焦炭NO和挥发分NO排放量之和的71.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粉燃烧 MILD燃烧 no_(x)反应路径 no_(x)生成和还原
下载PDF
核准制下超超临界火电机组NO_(x)排放特性的数值模拟
17
作者 李俊 敖琳瑛 +2 位作者 邓冰 屈广林 余廷芳 《南昌大学学报(工科版)》 CAS 2024年第2期233-238,共6页
围绕新建火电项目核准制度,以某新建超超临界火电机组1000 MW四墙切圆燃煤锅炉为研究对象,运用FLUENT数值计算软件对其进行1:1实体建模,选择对应的数学模型,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对燃煤锅炉在不同过量空气系数、磨煤机组合方式以及锅炉负... 围绕新建火电项目核准制度,以某新建超超临界火电机组1000 MW四墙切圆燃煤锅炉为研究对象,运用FLUENT数值计算软件对其进行1:1实体建模,选择对应的数学模型,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对燃煤锅炉在不同过量空气系数、磨煤机组合方式以及锅炉负荷率下的NO_(x)生成特性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炉内过量空气系数在1.1~1.15时可取得较低的NO_(x)排放及较高的燃烧效率。6层燃烧器全部投运工况下,锅炉燃烧NO_(x)生成量较多,投运5层燃烧器时,磨煤机组合方式为ABCDE可取得最低的NO_(x)排放,组合方式为BCDEF时NO_(x)排放浓度最高。随负荷减小炉内温度下降,NO_(x)生成量减少,而气流组织和燃尽度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超临界 no_(x)生成特性 燃煤锅炉 过量空气系数 数值模拟 核准制
下载PDF
MILD燃烧方式下燃料NO_(x)生成特性数值模拟
18
作者 谢梦茜 涂垚杰 +2 位作者 刘豪 李卫杰 戴方钦 《燃烧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94-102,共9页
针对MILD燃烧新模式下燃料NO_(x)生成特性暂不清楚的问题,开展了甲烷MILD燃烧的CFD数值模拟.通过向燃料中添加不同比例的NH_(3),考察了NH_(3)添加对MILD燃烧方式下燃料NO_(x)生成特性的影响,对于明确MILD燃烧降低燃料NO_(x)排放的可行... 针对MILD燃烧新模式下燃料NO_(x)生成特性暂不清楚的问题,开展了甲烷MILD燃烧的CFD数值模拟.通过向燃料中添加不同比例的NH_(3),考察了NH_(3)添加对MILD燃烧方式下燃料NO_(x)生成特性的影响,对于明确MILD燃烧降低燃料NO_(x)排放的可行性具有重要意义.在分析现有CH_(4)/NH_(3)反应机理可靠性的基础上提出了改进模型,并进行了甲烷MILD燃烧火焰结构和NO排放的实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燃料中NH_(3)含量的增加,无论是常规燃烧还是MILD燃烧下NO排放都相应提高;同时,MILD燃烧下特殊的燃料氧化过程导致NO的还原作用弱于常规燃烧,因此当燃料中初始NH_(3)体积分数超过1.3%后NO排放值反而高于常规燃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LD燃烧 燃料no_(x) NH_(3)氧化机理 no_(x)生成机理
下载PDF
240 t/h CFB运行负荷NO_(x)生成规律的数值模拟
19
作者 冷雪 胡彦伟 《电站系统工程》 2024年第3期45-48,51,共5页
为了控制循环流化床锅炉燃烧过程中NO_(x)的生成,针对240 t/h循环流化床锅炉,建立了包含NO_(x)和SO_(2)的数值模型,使用CFD研究了流化床内的颗粒运动、组分分布以及化学反应速率对NO_(x)生成的影响,获得了不同负荷条件下炉膛出口处的NO_... 为了控制循环流化床锅炉燃烧过程中NO_(x)的生成,针对240 t/h循环流化床锅炉,建立了包含NO_(x)和SO_(2)的数值模型,使用CFD研究了流化床内的颗粒运动、组分分布以及化学反应速率对NO_(x)生成的影响,获得了不同负荷条件下炉膛出口处的NO_(x)浓度。结果表明:额定负荷条件下,NO_(x)的浓度最高,分别是70%负荷的1.22倍,是50%负荷的1.87倍,考虑到燃烧效率,建议锅炉运行应在70%~80%额定负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氧化物生成 循环流化床 不同负荷 组分分布
原文传递
氧分级对准东煤富氧燃烧NO_(x)生成与积灰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4
20
作者 孙瑞金 王长安 +3 位作者 赵林 王超伟 马成果 车得福 《洁净煤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42-50,共9页
准东煤储量丰富,但由于其碱及碱土金属含量较高,会导致严重的换热面沾污问题,影响锅炉效率和运行安全。富氧燃烧有望实现准东煤的清洁利用,且分级条件下的富氧燃烧可进一步降低NO_(x)排放,但同时也会影响煤中矿物质演变。目前氧分级对... 准东煤储量丰富,但由于其碱及碱土金属含量较高,会导致严重的换热面沾污问题,影响锅炉效率和运行安全。富氧燃烧有望实现准东煤的清洁利用,且分级条件下的富氧燃烧可进一步降低NO_(x)排放,但同时也会影响煤中矿物质演变。目前氧分级对高碱煤燃烧积灰的影响规律鲜有研究,氧分级对NO_(x)和积灰的耦合作用尚不明确。利用两段炉试验系统,研究富氧分级燃烧条件下高碱煤燃烧过程中的NO_(x)生成和积灰特性。试验结果表明,富氧条件下烟气中的NO体积分数远低于空气条件,富氧气氛下的NO体积分数仅为80×10^(-6)左右,而空气气氛下NO体积分数已超过170×10^(-6)。相同O_(2)体积分数下(21%),富氧条件下的灰沉积倾向弱于空气条件,富氧条件下为26.20 mg/g,而空气条件下为16.45 mg/g,证明了富氧燃烧的优越性。随着主燃区O_(2)体积分数的增加(25%~60%),准东煤的燃料N转化率及灰沉积倾向逐渐升高,积灰的整体结构更加致密,积灰颗粒之间的团聚和黏连现象严重,独立存在的灰颗粒数量明显减少,颗粒表面的凹坑不断发育,出现较多的孔隙结构,烧结现象逐渐加剧。该研究有利于加深对高碱煤富氧分级燃烧下的积灰和NO_(x)生成特性的认识,为促进高碱煤的安全清洁利用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氧燃烧 氧分级 高碱煤 no_(x)生成 积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