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等离子体放电柴油机后处理技术 被引量:7
1
作者 朱益民 杨东升 孙培廷 《大连海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09-112,共4页
针对柴油机废气排放中的主要污染物炭烟微粒和NOx,十多年来各国在大力开发非热放电等离子体柴油机后处理技术 .为此总结了电晕放电、阻挡放电 ,以及结合其他方法进行捕集炭烟微粒和去除NOx 等研究的主要结果 ,讨论了存在问题和近期进展 。
关键词 非热放电等离子体 柴油机 后处理 炭烟微粒 捕集 脱硝 废气排放 废气处理
原文传递
NeNO_x催化剂研究进展 被引量:2
2
作者 沈美庆 宋崇林 秦永宁 《燃烧科学与技术》 EI CAS CSCD 1997年第4期333-339,共7页
氮氧化物的脱除是治理空气污染的一大难题。选择性催化还原、非选择性催化还原及催化分解是目前研究较多的脱除氮氧化物的方法。本文介绍了这3类催化剂的研究历史、现状及应用前景。
关键词 氮氧化物 脱除 催化还原 催化分解 空气污染
下载PDF
多因素动态叠加自动脱硝控制系统的研究与应用
3
作者 胡金彪 李丽锋 +6 位作者 石晶晶 王琦 袁宇田 张海伟 荣澔洁 朱竹军 杨超杰 《电力学报》 2020年第5期450-456,共7页
NOx的排放量是火电污染控制的关键指标之一,为达到现役火电机组NOx排放量不超过50mg/Nm3的超低排放标准,循环流化床(CFB)火电机组通常使用SNCR、SCR或两者结合的方式脱除NOx。针对某热电厂CFB锅炉在选择非催化还原(SNCR)尿素脱硝技术中... NOx的排放量是火电污染控制的关键指标之一,为达到现役火电机组NOx排放量不超过50mg/Nm3的超低排放标准,循环流化床(CFB)火电机组通常使用SNCR、SCR或两者结合的方式脱除NOx。针对某热电厂CFB锅炉在选择非催化还原(SNCR)尿素脱硝技术中存在的大迟延、非线性、时变等问题,通过相关系数法遴选出影响NOx最大的三个因素,即有功功率、锅炉出口烟气含氧量、石灰石投入量作为生成量计算标准,构建出NOx变化率上升与下降时的多因素动态叠加控制方案,并在该电厂进行工程实际应用。实际运行效果表明,该脱硝自动控制方案能够有效解决传统脱硝控制的大延时和大滞后问题,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FB no_x脱除 相关系数法 多因素 动态叠加
下载PDF
半干半湿法烟气脱硫净化技术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王凡 王红梅 +4 位作者 张凡 林军 薛兴强 高静 朱金伟 《环境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34-36,共3页
讨论了半干半湿法烟气处理技术的特点 ,进行了 35t h燃煤锅炉烟气处理系统脱硫效率的稳定性研究。实验内容包括出塔烟气温度、Ca S摩尔比和循环飞灰量对SO2 去除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 ,在Ca S摩尔比 <1 2的条件下 ,脱硫效率可达 ... 讨论了半干半湿法烟气处理技术的特点 ,进行了 35t h燃煤锅炉烟气处理系统脱硫效率的稳定性研究。实验内容包括出塔烟气温度、Ca S摩尔比和循环飞灰量对SO2 去除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 ,在Ca S摩尔比 <1 2的条件下 ,脱硫效率可达 85 1% ;Ca S摩尔比为 1 4时 ,脱硫效率为 88 3%。在循环飞灰量和石灰比为 4∶1,Ca S摩尔比为1 15的条件下 ,SO2 的去除效率为 81 0 7% ,系统的除尘效率达 97 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干半湿法 烟气脱硫净化技术 燃煤锅炉 温度 摩尔比
下载PDF
烟气脱硝的低温等离子体放电形式的述评 被引量:2
5
作者 葛自良 马宁生 章昌奕 《电工电能新技术》 CSCD 2001年第4期51-55,共5页
本文对各种低温等离子体放电形式脱除烟气中NOx 的效应进行述评 ,指出这些低温等离子体处理烟气技术要能走向实际应用 ,首要课题是必须降低能耗 ,提高NOx脱除效率。
关键词 烟气脱硝 低温等离子体 放电形式 大气污染物 酸雨
下载PDF
Mn、W掺杂菱铁矿催化剂对柴油机尾气SCR脱硝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6
作者 许夏 归柯庭 《环境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25-130,共6页
对菱铁矿掺杂Mn、W等过渡金属元素制备催化剂用于柴油机尾气SCR脱硝。500℃煅烧菱铁矿催化剂在30000h^-1高空速下虽具较高SCR脱硝效率,但活性温度窗口较窄,仅在240~330℃内脱硝效率在90%以上,与柴油机尾气温度(200~400℃)有较大差距,故... 对菱铁矿掺杂Mn、W等过渡金属元素制备催化剂用于柴油机尾气SCR脱硝。500℃煅烧菱铁矿催化剂在30000h^-1高空速下虽具较高SCR脱硝效率,但活性温度窗口较窄,仅在240~330℃内脱硝效率在90%以上,与柴油机尾气温度(200~400℃)有较大差距,故采用混合搅拌法对菱铁矿催化剂掺杂Mn改性提高其低温活性,掺杂W改性提高其高温活性,从而拓宽活性温度窗口。实验结果表明:单独掺杂3%Mn和3%W时,催化剂温度窗口分别拓宽至180~330℃和240~390℃。同时掺杂Mn和W,掺杂M0.01W0.03-菱铁矿催化剂在210~390℃内脱硝效率超过90%,基本符合柴油机尾气排放温度,可适用于柴油机尾气脱硝。运用BET、XRD和NH3-TPD等方法对催化剂进行表征发现,掺杂后的催化剂比表面积更大、表面结晶更弱、吸附位酸性更强,有利于提高柴油机尾气的SCR脱硝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CR脱硝 菱铁矿 Mn-W共掺杂 柴油机尾气
原文传递
脱除烟气中SO_2和NO_x的新技术 被引量:14
7
作者 陈理 《化工环保》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6期336-341,共6页
综述了近年来新开发的脱除烟气中SO2及NOx的新技术,包括膜技术、电化学技术及结合化学反应的高能辐射技术(电子束照射、等离子体电晕放电等),经过不断改进,其中有些技术已处于中试阶段,显示出了一定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烟气 膜分离 大气污染 二氧化硫 一氧化氮
下载PDF
活性炭纤维及其在脱硫、脱氮中的应用 被引量:9
8
作者 胡晓敏 张博 《河南化工》 CAS 2005年第3期5-7,共3页
介绍了新型吸附材料———活性炭纤维及其在SOx、NOx脱除领域中的应用。通过与以颗粒活性炭为代表的传统碳材料在结构、性能方面进行对比,概述了活性炭纤维优良的吸附、催化等特性。并全面介绍了活性炭纤维在脱硫、脱氮方面的应用。
关键词 活性炭纤维 脱硫 脱氮
下载PDF
金属修饰对Cu-SAPO-34催化剂NH3-SCR反应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1
9
作者 王楚楚 徐倩 +3 位作者 王丽 詹望成 郭杨龙 郭耘 《稀有金属》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59-165,共7页
采用浸渍法引入稀土元素Ce和过渡金属Mn,考察了其对Cu-SAPO-34分子筛催化剂用于氨选择性催化还原氮氧化物(NH3-SCR)反应性能的影响;并运用多种手段,如X射线衍射(XRD)、 N2吸-脱附、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氢气程序升温还原(H2-TPR)、... 采用浸渍法引入稀土元素Ce和过渡金属Mn,考察了其对Cu-SAPO-34分子筛催化剂用于氨选择性催化还原氮氧化物(NH3-SCR)反应性能的影响;并运用多种手段,如X射线衍射(XRD)、 N2吸-脱附、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氢气程序升温还原(H2-TPR)、氨气程序升温脱附(NH3-TPD)等对催化剂的物理和化学性质进行表征。稀土元素Ce的引入有效提高了Cu-SAPO-34分子筛催化剂的在高温区(375~570℃)对氮氧化合物的脱除能力;与之相反,过渡金属Mn的引入则抑制了催化剂的在高温区的反应性能。催化剂表征结果表明Ce的引入有效提高了催化剂表面的酸量、表面Cu+/Cu2+比例,以及对NO的吸附和氧化能力;Mn的引入增加了Cu-SAPO-34分子筛催化剂表面非活性中心CuO物种浓度的同时也降低了催化剂表面总酸的浓度。Mn促进高温下NH3氧化性能的提高,从而降低了参与NH3-SCR反应中NH3的浓度,导致高温NH3-SCR反应性能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SAPO-34催化剂 NH3-SCR nox脱除 稀土金属 过渡金属
原文传递
电子束脱硫技术在我国的应用前景 被引量:5
10
作者 于军玲 李守信 马双忱 《电力情报》 2001年第2期14-16,共3页
对电子束烟气脱硫技术从机理、流程、实验结果及经济可行性进行了分析。采用此法脱硫效率达 80 % ,脱氮效率 10 %。同时副产品可做肥料。与湿式石灰石 -石膏法脱硫相比 ,具有流程简单 ,设备费用低 ,应用范围广 ,占地面积小 ,不产生二次... 对电子束烟气脱硫技术从机理、流程、实验结果及经济可行性进行了分析。采用此法脱硫效率达 80 % ,脱氮效率 10 %。同时副产品可做肥料。与湿式石灰石 -石膏法脱硫相比 ,具有流程简单 ,设备费用低 ,应用范围广 ,占地面积小 ,不产生二次污染等特点。通过对我国国情及硫资源状况分析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束脱硫 烟气处理 二氧化硫 电厂
下载PDF
La-Cu/ZSM-5催化剂NH3选择性催化还原NO的性能 被引量:3
11
作者 其其格吉日嘎拉 李晨曦 +3 位作者 叶青 程锦 程水源 康天放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2567-2575,共9页
通过旋蒸法将Cu(Cu(NO3)2·3H2O)或La(La(NO3)3·6H2O)负载在ZSM-5载体上,制备了0.75Cu/ZSM-5、0.5La/ZSM-5和xLa-0.75Cu/ZSM-5系列样品,使用X射线粉末衍射(XRD)、N2-吸附/脱附、氢气程序升温还原(H2-TPR)、氨气程序升温脱附(NH... 通过旋蒸法将Cu(Cu(NO3)2·3H2O)或La(La(NO3)3·6H2O)负载在ZSM-5载体上,制备了0.75Cu/ZSM-5、0.5La/ZSM-5和xLa-0.75Cu/ZSM-5系列样品,使用X射线粉末衍射(XRD)、N2-吸附/脱附、氢气程序升温还原(H2-TPR)、氨气程序升温脱附(NH3-TPD)等表征技术对所制样品进行了表征,研究了其NH3选择性催化还原(NH3-SCR)NO性能.实验结果表明,La与Cu金属氧化物改性的0.5La-0.75Cu/ZSM-5催化剂具有最佳活性,催化还原NO性能优异,具有较宽的活性温度窗口.0.5La-0.75Cu/ZSM-5样品在200—450℃温度范围内催化效率均超过90%,在250—350℃时催化效率达到了98%以上,这归结于其丰富的中酸性位和优异的氧化还原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Cu/ZSM-5 氮氧化物 选择性催化还原 氮氧化物去除
下载PDF
稳定性二氧化氯处理氮氧化物的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王春慧 晋日亚 《电镀与环保》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28-30,共3页
为了开发氮氧化物去除新技术,以稳定性二氧化氯作为氮氧化物的氧化吸收液,在填料塔中进行了气液逆流吸收操作。以盐酸萘乙二胺分光光度法作为分析手段,研究了不同因素对氮氧化物去除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填料高度大于20 cm,二氧化... 为了开发氮氧化物去除新技术,以稳定性二氧化氯作为氮氧化物的氧化吸收液,在填料塔中进行了气液逆流吸收操作。以盐酸萘乙二胺分光光度法作为分析手段,研究了不同因素对氮氧化物去除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填料高度大于20 cm,二氧化氯的质量浓度为0.6 g/L,pH值为3.47,且氮氧化物的质量浓度为0.188 g/L时,其去除率达到90%以上。极差分析表明:二氧化氯的质量浓度从1.0 g/L降低到0.2 g/L,氮氧化物的去除率从94.05%降低到87.66%,是最大的影响因素;在实验条件下,氮氧化物的去除率受吸收液的pH值和填料高度的影响较小。吸收后的产物主要含HCl和HNO3,易于回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稳定性 二氧化氯 氮氧化物 氮氧化物去除
下载PDF
Effect of Preparation Method on Cu Active Sites and the Reaction Pathway in NO Reduction by NH3 over Cu–SSZ-13 被引量:1
13
作者 Hao Chen Yonghong Li Xiaojiao Liu 《Transactions of Tianjin University》 EI CAS 2019年第4期400-412,共13页
To study the infl uence of the preparation method on Cu active sites and the reaction pathway in NO reduction by NH 3 over Cu-SSZ-13, three kinds of catalysts (Cu ion-exchanged SSZ-13 1 , one-pot synthesis Cu-SSZ-13 2... To study the infl uence of the preparation method on Cu active sites and the reaction pathway in NO reduction by NH 3 over Cu-SSZ-13, three kinds of catalysts (Cu ion-exchanged SSZ-13 1 , one-pot synthesis Cu-SSZ-13 2 , and Ce 0.017 -Fe 0.017 /Cu- SSZ-13 [Ce and Fe ion exchange on the basis of Cu-SSZ-13 2 ]) were prepared. In situ diff use refl ectance infrared Fourier transform spectroscopy and H 2 temperature program reduction were used to study the diff erences in the reaction pathways and Cu active sites over the three kinds of catalysts. 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 was employed to study the eff ect of active sites on the reaction pathway. In situ DRIFTS showed that the reaction pathway on Cu-SSZ-13 1 during NO oxidation was diff erent from that on Cu-SSZ-13 2 and Ce 0.017 -Fe 0.017 /Cu-SSZ-13. The diff erence was that intermediate NO 2 was involved in the selective catalytic reduction reaction on Cu-SSZ-13 1 , whereas NO 2 was not found during the reaction process on Cu-SSZ-13 2 and Ce 0.017 -Fe 0.017 /Cu-SSZ-13. H 2 -TPR studies revealed that the three catalysts had diff erent Cu active sites, which were located in the six-membered ring, eight-membered ring, and CHA cage. On the basis of DFT studies, NO and O 2 were more conducive to form nitrate when the Cu species was on the six- and eight-membered rings;by contrast, NO and O 2 were more conducive to form NO 2 in the cage. These results showed that diff erent preparation methods led to various Cu active sites, and varying Cu active sites could lead to diff erent NO oxidation process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lective CATALYTIC reduction nox removal SSZ-13 In SITU DRIFTS Active site DFT
下载PDF
电极喷嘴布置对NO电晕氧化过程影响的试验研究
14
作者 魏恩宗 高翔 +3 位作者 骆仲泱 吴祖良 倪明江 岑可法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405-408,共4页
使用湿空气作为自由基源物质 ,研究了电极喷嘴布置对电晕放电特性、NO电晕氧化过程的影响 .结果表明 ,随着电极喷嘴数的增加 ,总电晕区域变大 ,流光的脉动重复率增加 ,NO的氧化率提高 .试验条件下 ,对应B(14 )、B(8)、A(7)、A(4 )的放... 使用湿空气作为自由基源物质 ,研究了电极喷嘴布置对电晕放电特性、NO电晕氧化过程的影响 .结果表明 ,随着电极喷嘴数的增加 ,总电晕区域变大 ,流光的脉动重复率增加 ,NO的氧化率提高 .试验条件下 ,对应B(14 )、B(8)、A(7)、A(4 )的放电电极 ,电晕反应器NO的氧化率最高可分别达到 65 3 %、5 0 5 %、5 1 3 %、2 7 5 % .采用喷嘴数较多的电极时 ,NO电晕氧化的能量效率较高 ,有效工作区内 ,对应B(14 )、B(8)、A(7)、A(4 )的放电电极 ,电晕反应器NO氧化的能量效率最高分别为 5 3 1g·kWh- 1 、5 0 2g·kWh- 1 、5 0 7g·kWh- 1 、3 8 0g·kWh- 1 ,它们对应的NO氧化率分别为 5 3 8%、42 5 %、48 8%、2 3 0 % .喷嘴数目相同时 ,A型电极所形成的电晕流光在电晕反应器内具有更好的充满度 ,更有利于烟气NOx 脱除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极 喷嘴 一氧化氮 电晕氧化过程 自由基簇射 废气处理工艺
下载PDF
反应器电极布置对NO电晕氧化过程影响的试验研究
15
作者 魏恩宗 高翔 +3 位作者 骆仲泱 吴祖良 倪明江 岑可法 《热力发电》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14-16,23,共4页
使用湿空气作为自由基源物质,研究反应器中电极布置变化对电晕放电特性和NO电晕氧化过程的影响。试验结果显示,NOx在电晕反应器中的氧化时间不超过3.3s,多电极布置的电极间距可为100mm,电极数增加NOx转化率明显提高。
关键词 自由基簇射 反应器 电极布置 nox脱除 电晕放电
下载PDF
光催化氮氧化物去除的催化剂活性位点设计研究进展
16
作者 唐倩 王靖宇 《武汉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61-68,共8页
光催化技术是一种能够有效去除低浓度氮氧化物的方法。然而,气固相光催化技术存在气体分子吸附活化率低、光能利用率低、光生电子空穴复合率高等问题。催化剂活性位点设计能够有效解决上述问题从而提高催化剂催化活性。本综述简要阐述... 光催化技术是一种能够有效去除低浓度氮氧化物的方法。然而,气固相光催化技术存在气体分子吸附活化率低、光能利用率低、光生电子空穴复合率高等问题。催化剂活性位点设计能够有效解决上述问题从而提高催化剂催化活性。本综述简要阐述了光催化氮氧化物去除的反应机理,报道了近年来用于氮氧化物去除的光催化剂表面活性位点设计的研究进展,涉及的活性位点包括金属位点、Lewis位点、缺陷位点以及掺杂位点,最后对光催化氮氧化物的去除进行总结及展望。本文将有助于科研工作者合理设计催化活性位点以发展更高效的光催化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催化 氮氧化物去除 活性位点 吸附活化
原文传递
WSA制酸氨单元脱除NOX技术
17
作者 吕明 周庆鑫 +2 位作者 王晓楠 张大奎 张欣 《鞍钢技术》 CAS 2021年第1期12-14,共3页
介绍了鞍钢化学科技有限公司WSA制酸氨单元SCR装置脱除NOX工艺。通过长期大量的生产调试得出了合理的工艺参数控制范围,即混合器后温度控制为380~420℃,氨气与稀释空气比值控制在12%以下,并提出了相应工艺管控措施。实施后,NOX脱除率可... 介绍了鞍钢化学科技有限公司WSA制酸氨单元SCR装置脱除NOX工艺。通过长期大量的生产调试得出了合理的工艺参数控制范围,即混合器后温度控制为380~420℃,氨气与稀释空气比值控制在12%以下,并提出了相应工艺管控措施。实施后,NOX脱除率可达到90%,制酸烟囱无可视黄烟,促进了硫酸铵增产,硫酸铵收得率由1.05%提高至1.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SA制酸工艺 制酸氨单元 nox脱除
下载PDF
脉冲电晕放电脱硝中N_2O生成的研究
18
作者 冯波 林志杰 +1 位作者 袁建伟 刘德昌 《华中理工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6-10,共5页
脉冲电晕放电是一种能同时脱除烟气中SO2,NOx和飞灰颗粒的新方法。然而在一个电晕放电试验装置上的试验首次发现,在脱除NOx的同时产生了一定量的N_O,而且随着电压和停留时间及NOx初始浓度的增大,N_2O量也增大。... 脉冲电晕放电是一种能同时脱除烟气中SO2,NOx和飞灰颗粒的新方法。然而在一个电晕放电试验装置上的试验首次发现,在脱除NOx的同时产生了一定量的N_O,而且随着电压和停留时间及NOx初始浓度的增大,N_2O量也增大。试验还发现,电晕放电对N_2O无分解作用,空气中的氮气在电晕中不生成N2O,脱硫及喷氮脱硫不生成N2O,SO2和NH3对N_2O的生成无影响。讨论了脉冲电晕放电脱硝中N2O生成的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燃烧 脉冲电晕 脱硝 二氧化氮
下载PDF
铁源对Fe/ZSM-5催化剂氨选择性催化还原NO的影响
19
作者 郑昌坤 韩帅 +4 位作者 曹昱 刘心悦 蔡宸珉 李乐之 叶青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887-893,共7页
采用浸渍法,在相同的铁含量条件下,以硝酸铁、氯化亚铁、硫酸亚铁为前驱体制备了3种不同铁源Fe/ZSM-5分子筛催化剂.研究了铁源对Fe/ZSM-5催化剂NH_3-SCR活性的影响,并采用X射线衍射(XRD)、比表面积和孔结构(BET)、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 采用浸渍法,在相同的铁含量条件下,以硝酸铁、氯化亚铁、硫酸亚铁为前驱体制备了3种不同铁源Fe/ZSM-5分子筛催化剂.研究了铁源对Fe/ZSM-5催化剂NH_3-SCR活性的影响,并采用X射线衍射(XRD)、比表面积和孔结构(BET)、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氢气程序升温还原(H_2-TPR)及氨程序升温脱附(NH_3-TPD)等表征手段对催化剂的结构和理化性质进行测定.结果表明,不同的铁源对Fe/ZSM-5催化剂低温段(低于350℃)的NH_3-SCR催化性能影响较大,其低温活性顺序为:Fe(Cl)/ZSM-5> Fe(S)/ZSM-5> Fe(N)/ZSM-5.以氯化亚铁为铁源的Fe(Cl)/ZSM-5催化剂取得最佳的NH_3-SCR催化活性,在233℃时NO转化率达到90%.表征结果表明,样品Fe(Cl)/ZSM-5中形成了最多的孤立Fe^(3+)物种及中酸位数量.孤立Fe^(3+)物种有利于增强Fe/ZSM-5催化剂的低温还原性能,改性过程中形成的中等强度酸性位有利于提高催化剂低温NH_3-SCR催化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源 Fe/ZSM-5 氨选择性催化还原 氮氧化物去除
下载PDF
Highly selective catalytic reduction of NO_x by MnO_x–CeO_2–Al_2O_3 catalysts prepared by self-propagating high-temperature synthesis 被引量:11
20
作者 Chao Wang Feng Yu +5 位作者 Mingyuan Zhu Changjin Tang Ke Zhang Dan Zhao Lin Dong Bin Dai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SCIE EI CAS CSCD 2019年第1期124-135,共12页
We first present preparation of MnOx–CeO_2–Al_2O_3 catalysts with varying Mn contents through a self-propagating high-temperature synthesis(SHS) method, and studied the application of these catalysts to the selectiv... We first present preparation of MnOx–CeO_2–Al_2O_3 catalysts with varying Mn contents through a self-propagating high-temperature synthesis(SHS) method, and studied the application of these catalysts to the selective catalytic reduction of NOxwith NH3(NH_3-SCR).Using the catalyst with 18 wt.% Mn(18 MnCe1Al2), 100% NO conversion was achieved at 200°C and a gas hourly space velocity of 15384 hr-1, and the high-efficiency SCR temperature window, where NO conversion is greater than 90%, was widened to a temperature range of 150–300°C. 18 MnCe1Al2 showed great resistance to SO_2(100 ppm)and H_2O(5%) at 200°C. The catalysts were characterized using X-ray diffraction, X-ray photoelectron spectroscopy, Brunauer–Emmett–Teller(BET) analysis,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 and H_2 temperature programmed reduction. The characterization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surface atomic concentration of Mn increased with increasing Mn content, which led to synergism between Mn and Ce and improved the activity in the SCR reaction. 18 MnCe1Al2 has an extensive pore structure,with a BET surface area of approximately 135.4 m^2/g, a pore volume of approximately 0.16 cm^3/g, and an average pore diameter of approximately 4.6 nm. The SCR reaction on 18 MnCe1Al2 mainly followed the Eley-Rideal mechanism. The performances of the MnOx–CeO_2–Al_2O_3 catalysts were good, and because of the simplicity of the preparation process,the SHS method is applicable to their industrial-scale manufactu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H3-SCR SHS method Mnox-CeO2-Al2O3 CATALYST nox removal efficiency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