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灰仓鼠和子午砂土鼠实验感染多房棘球蚴的比较观察 被引量:26
1
作者 伊斯拉音.乌斯曼 焦伟 +1 位作者 廖力夫 柴君杰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130-132,共3页
目的:寻求一种对多房棘球蚴易感和实验周期短的动物模型。方法:3种动物在实验感染多房棘球蚴原头节后不同时期剖检,观察多房棘球蚴在其体内的发育状况。结果:在感染后第91d剖检的3种动物平均湿囊重和囊重占体重的百分比分别为... 目的:寻求一种对多房棘球蚴易感和实验周期短的动物模型。方法:3种动物在实验感染多房棘球蚴原头节后不同时期剖检,观察多房棘球蚴在其体内的发育状况。结果:在感染后第91d剖检的3种动物平均湿囊重和囊重占体重的百分比分别为:灰仓鼠15.0±2.1g和32.3%;子午砂土鼠3.3±1.1g和6.9%;NIH小鼠0.6±0.6g和2.4%。第188d时各为11.8±2.7g和21.7%;8.1±5.1g和15.4%;8.4±8.3g和26.7%。灰仓鼠和子午砂土鼠在第91d时,原头节已发育成熟。而NIH小鼠在188d原头节才发育成熟。结论:灰仓鼠感染多房棘球蚴的易感性高于其他两种动物,其感染率高,囊泡发育佳,生长速度快。该鼠是感染多房棘球蚴的一种比较理想的实验动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房棘球蚴 灰仓鼠 子午砂土鼠 实验感染
下载PDF
黄曲霉毒素G_1诱发NIH小鼠肺癌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4
2
作者 黄向华 张祥宏 +4 位作者 李月红 王俊灵 严霞 邢凌霄 王凤荣 《中华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60-263,共4页
目的 探讨经口给予黄曲霉毒素G1(AFG1)对NIH小鼠的致癌作用。方法 将NIH小鼠随机分为 3组 :AFG13μg/kg组 ;AFG130 μg/kg组和对照组 ,实验组分别灌喂不同剂量的AFG1,对照组灌喂同等容量的生理盐水 ,3次 /周 ,共 2 4周。实验期间严密... 目的 探讨经口给予黄曲霉毒素G1(AFG1)对NIH小鼠的致癌作用。方法 将NIH小鼠随机分为 3组 :AFG13μg/kg组 ;AFG130 μg/kg组和对照组 ,实验组分别灌喂不同剂量的AFG1,对照组灌喂同等容量的生理盐水 ,3次 /周 ,共 2 4周。实验期间严密观察动物变化。实验第 5 8和 74周处死实验动物 ,观察各器官组织病变。结果 对照组动物各器官组织均未见明显病理改变。AFG1各处理组均有部分动物发生支气管上皮增生、肺泡上皮增生和肺腺癌。AFG13μg/kg组和AFG130 μg/kg组支气管上皮增生、肺泡上皮增生、肺腺癌率分别为 6 0 0 %、10 0 %、30 0 %和 2 8 6 %、35 7%、4 2 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曲霉毒素G1 nih小鼠 肺癌 实验 致癌作用
原文传递
小鼠饲粮添加甘肃棘豆的饲喂效果试验 被引量:9
3
作者 卢建雄 杨具田 +3 位作者 刘翊中 臧荣鑫 潘和平 申晓蓉 《西北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1年第4期45-48,61,共5页
10 0只 NIH小鼠随机分为 4个剂量组和 1个对照组 ,进行了为期 90 d的甘肃棘豆亚慢性毒性试验 .试验结果表明 ,高剂量 (>4 5 g/kg体重 )甘肃棘豆添加组小鼠体增重 ,食物利用率显著低于对照组 (P<0 .0 1) .当添加剂量为 2 4 g/kg(... 10 0只 NIH小鼠随机分为 4个剂量组和 1个对照组 ,进行了为期 90 d的甘肃棘豆亚慢性毒性试验 .试验结果表明 ,高剂量 (>4 5 g/kg体重 )甘肃棘豆添加组小鼠体增重 ,食物利用率显著低于对照组 (P<0 .0 1) .当添加剂量为 2 4 g/kg(饲粮中的比例为 10 % )时 ,小鼠临床反应、体增重、食物利用率及血液学指标WBC、RBC、Hb、GPT等未出现明显变化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ih小鼠 甘肃棘豆 饲喂效果 饲料 亚慢性毒性 试验研究
下载PDF
灰仓鼠和草原兔尾鼠感染细粒棘球蚴和多房棘球蚴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3
4
作者 伊斯拉音.乌斯曼 焦伟 +5 位作者 廖力夫 蒋卫 柴君杰 王宏斌 甫拉提 塔吉古丽 《地方病通报》 2000年第3期71-74,共4页
用细粒棘球蚴 (Echinococcusgranulosus)原头节和多房棘球蚴 (Echinococcus multilocularis)原头节实验感染灰仓鼠(Cricetulusmigratorius)和草原兔尾鼠 (L agurus lagurus) ,并以 NIH小鼠和 BAL B/ c小鼠做对照 ,观察了继发性棘球蚴囊... 用细粒棘球蚴 (Echinococcusgranulosus)原头节和多房棘球蚴 (Echinococcus multilocularis)原头节实验感染灰仓鼠(Cricetulusmigratorius)和草原兔尾鼠 (L agurus lagurus) ,并以 NIH小鼠和 BAL B/ c小鼠做对照 ,观察了继发性棘球蚴囊的发育情况。四种鼠的细粒棘球蚴感染率分别为 31% (37/ 118)、2 1% (6 / 2 8)、97% (30 / 31)和 89% (39/ 44 )。灰仓鼠和草原兔尾鼠继发囊发育远落后于 NIH小鼠和 BAL B/ c小鼠。灰仓鼠、草原兔尾鼠和 NIH小鼠对多房棘球蚴均可感染。灰仓鼠接种后第 2 5 d囊泡重量为 (0 .2 2± 0 .15 ) g,第 6 0 d为 (1.14± 0 .46 ) g,第 41d出现成熟原头节。草原兔尾鼠在接种后第 2 5 d囊泡重量为 0 .0 1g,第 6 0 d为 (0 .5 6± 0 .18) g,第 49d在组织切片和第 6 0 d在沉渣滴片中检出成熟原头节。作为对照的 NIH小鼠接种后直到第 90 d囊泡重量为 (0 .5 3± 0 .44 ) g,未查出成熟的原头节。实验证明灰仓鼠和草原兔尾鼠对多房棘球蚴十分敏感 ,在用于建立泡型包虫病的实验动物模型方面有独特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粒棘球蚴 多房棘球蚴 灰仓鼠 实验研究
下载PDF
中药R对亚硝基肌氨酸乙酯诱发小鼠前胃癌的预防实验研究 被引量:11
5
作者 杨文献 刘增印 +10 位作者 刘雄伯 段文杰 刘双俭 陆维权 全培良 刘彩玉 裘宋良 孙予 李月华 张覃沐 买凯 《河南肿瘤学杂志》 1992年第2期1-3,共3页
本文应用NSAR诱发NIH小鼠前胃癌的动物模型,研究了中药R阻断癌变的预防作用及其对NK和SOD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中药R有显著的阻断癌变作用,且呈现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其中以每公斤体重4g的前期用药组效果较好,其抑制率为77.77%(P<0... 本文应用NSAR诱发NIH小鼠前胃癌的动物模型,研究了中药R阻断癌变的预防作用及其对NK和SOD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中药R有显著的阻断癌变作用,且呈现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其中以每公斤体重4g的前期用药组效果较好,其抑制率为77.77%(P<0.01),提示该药主要作用于致癌过程的始发致突变阶段。中药R并可明显地提高NK和SOD活性,具有增强细胞免疫和解毒功能。是一种有苗头的化学预防药物,值得进一步开展人群干予试验和作用机制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胃癌 抑制率 亚硝基 肌氨酸乙酶
下载PDF
狭基线纹香茶菜对刀豆蛋白所致小鼠免疫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0
6
作者 林朝展 祝晨蔯 +2 位作者 钟志勇 荣向路 熊天琴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CAS CSCD 2006年第5期325-328,共4页
目的研究狭基线纹香茶菜对免疫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小鼠尾静脉注射刀豆蛋白(ConA)致肝损伤模型,小鼠108只随机分为9组,即正常对照组,模型组,狭基线纹香茶菜提取物组(提取物分为水提物、醇提物,各提取物再分为高、中、低剂量组)... 目的研究狭基线纹香茶菜对免疫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小鼠尾静脉注射刀豆蛋白(ConA)致肝损伤模型,小鼠108只随机分为9组,即正常对照组,模型组,狭基线纹香茶菜提取物组(提取物分为水提物、醇提物,各提取物再分为高、中、低剂量组),阳性对照组,每组12只。受试组按18.20,9.10,4.55g·kg-1灌胃给药,阳性对照组口服联苯双酯45mg·kg-1,每天1次,连续5d。末次给药后4h除正常对照组外,各组动物一次性尾静脉注射ConA20mg/kg,禁食不禁水8h后摘[球取血处死,分离血清,测定血清中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同时测体重、肝脏重、脾重和胸腺重,求脏器系数。同部位肝脏(肝左叶)用4%福尔马林溶液固定,并取肝组织作病理观察。结果狭基线纹香茶菜可显著降低免疫性肝损伤小鼠血清ALT、AST,对肝重量增大和胸腺萎缩有抑制作用。病理检查结果也显示有明显的保肝作用。结论狭基线纹香茶菜对刀豆蛋白所致小鼠免疫性肝损伤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狭基线纹香茶菜 刀豆蛋白 免疫性肝损伤 小鼠
下载PDF
碱性磷酸酶与酸性磷酸酶在小鼠前胃癌癌变过程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7
7
作者 张红绪 刘丹丹 +2 位作者 李春梅 李翔 邢文会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4年第3期69-72,共4页
目的:用NSEE作为诱变剂建立NIH小鼠前胃癌癌变过程中不同时期的模型,探讨碱性磷酸酶(ALP)和酸性磷酸酶(ACP)在小鼠前胃癌癌变过程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从灌胃之日起,分别在14d、28d、42d、56d、70d、84d处死小鼠,均取其前胃,采用病理切... 目的:用NSEE作为诱变剂建立NIH小鼠前胃癌癌变过程中不同时期的模型,探讨碱性磷酸酶(ALP)和酸性磷酸酶(ACP)在小鼠前胃癌癌变过程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从灌胃之日起,分别在14d、28d、42d、56d、70d、84d处死小鼠,均取其前胃,采用病理切片和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对小鼠前胃癌癌变进程中细胞形态的改变、ALP和ACP的表达进行了跟踪研究.结果:ALP活性随着癌变进程呈递增趋势,给药后14d、28d、42d、56d,与对照组相比呈显著性差异(P<0.05),而70d、84d,与对照组相比呈极显著性差异(P<0.01);ACP活性在给药后14d、28d、42d、56d随着小鼠前胃癌癌变进程也呈递增趋势,而给药后70d,与对照组相比呈显著性差异(P<0.05),84d,与对照组相比呈极显著性差异(P<0.01);ALP和ACP表达存在正相关关系(r=0.907,P<0.01).结论:在诱发NIH小鼠前胃癌癌变过程中,ALP、ACP的表达均呈现升高趋势,两者成正相关关系,同时均与组织细胞形态的改变相对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ih小鼠 小鼠前胃癌 动物模型 碱性磷酸酶 酸性磷酸酶
下载PDF
NIH小鼠生长繁殖性能的观察 被引量:9
8
作者 张静旭 刘淑霞 +2 位作者 马丹 刘秀侠 薄文学 《中国实验动物学杂志》 2002年第5期292-293,共2页
目的 在稳定的饲养环境条件下 ,观察NIH小鼠生长繁殖能力。方法 从生产大群中 ,随机抽取 2 0笼 ,统计产仔数 ,计算其繁殖能力。其中 10笼母鼠各带 10只仔鼠 ,另 10笼母鼠各带 8只仔鼠。分别测试其出生重 ,1、2、3周龄体重增长比较 ,... 目的 在稳定的饲养环境条件下 ,观察NIH小鼠生长繁殖能力。方法 从生产大群中 ,随机抽取 2 0笼 ,统计产仔数 ,计算其繁殖能力。其中 10笼母鼠各带 10只仔鼠 ,另 10笼母鼠各带 8只仔鼠。分别测试其出生重 ,1、2、3周龄体重增长比较 ,统计离乳成活率。结果 NIH小鼠平均产仔数为 10 85 ,带 8只仔鼠离乳时体重比带10只仔鼠体重每只重 1 74g。离乳成活率也高出 8 2 5 %。结论 NIH小鼠繁殖能力强 ,生长繁育快 ,母鼠哺乳 8只时更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ih小鼠 生长 繁殖能力 成活率 生物学特性
下载PDF
HSP70与ACP在小鼠前胃癌及大鼠胃癌癌变过程中表达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张红绪 刘丹丹 +5 位作者 邢文会 胡萍 孔祥会 李春梅 冯强 宋焱艳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34-138,共5页
目的:本实验分别用NSEE(N-Nitrososarcosineethylester)和MNNG(N-Methyl-N-nitro-ni-trosoguanidine)作为诱变剂建立NIH小鼠前胃癌动物模型和Wistar大鼠胃癌早期动物模型,探讨HSP70和酸性磷酸酶在小鼠前胃癌及大鼠胃癌癌变过程中的表达... 目的:本实验分别用NSEE(N-Nitrososarcosineethylester)和MNNG(N-Methyl-N-nitro-ni-trosoguanidine)作为诱变剂建立NIH小鼠前胃癌动物模型和Wistar大鼠胃癌早期动物模型,探讨HSP70和酸性磷酸酶在小鼠前胃癌及大鼠胃癌癌变过程中的表达和意义.方法:在癌变过程中的不同时期处死实验动物,分别取小鼠前胃及大鼠的胃,并将两种材料各分为2部分,一部分作病理切片和免疫组化;一部分作电泳和免疫印迹.对小鼠前胃癌及大鼠胃癌癌变过程中细胞形态的改变,HSP70和ACP的表达进行跟踪研究.结果:(1)在小鼠前胃癌癌变过程中,HSP70的表达在给药后14 d,28 d增强,42 d虽然有所下降,但仍然高于对照组,此后HSP70表达依次增强,且总变化趋势为增强;ACP活性随癌变进程也呈递增趋势.(2)在大鼠胃癌癌变过程中,HSP70在21 d表达较高,然后恢复至正常,在105 d以后逐渐增高;ACP的表达与HSP70一致.细胞形态的变化与HSP70、ACP的表达呈现出一定的对应关系.结论:在诱发NIH小鼠前胃癌及Wistar大鼠胃癌的过程中,HSP70、ACP的表达均呈升高趋势,同时与组织细胞形态的改变相对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ih小鼠 WISTAR大鼠 前胃癌动物模型 胃癌动物模型 热休克蛋白70 酸性磷酸酶
下载PDF
蜂胶胶囊对小鼠的毒性及对体内SOD酶、MDA含量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7
10
作者 梁晓芸 聂木海 诸茂盛 《现代预防医学》 CAS 2002年第4期506-507,513,共3页
目的 :研究蜂胶胶囊的毒性作用和对小鼠体内抗氧化活性的影响。方法 :采用 NIH健康小鼠进行急性毒性实验、骨髓微核实验、小鼠精子畸形实验及 30天喂养实验 [1 ] ,SOD酶、 MDA含量测定按试剂盒所附方法。结果 :蜂胶胶囊对小鼠急性毒性实... 目的 :研究蜂胶胶囊的毒性作用和对小鼠体内抗氧化活性的影响。方法 :采用 NIH健康小鼠进行急性毒性实验、骨髓微核实验、小鼠精子畸形实验及 30天喂养实验 [1 ] ,SOD酶、 MDA含量测定按试剂盒所附方法。结果 :蜂胶胶囊对小鼠急性毒性实验 L D50 >2 0 0 0 0 m g/ Kg,属无毒级 ;骨髓微核、精子畸变、 30天喂养试验均无明显毒性作用 (P>0 .0 5 )。 SOD酶活力各实验组均高于对照组 (P<0 .0 1) ,且有剂量反应关系 ;MDA含量各实验组均低于对照组 ,但两两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 (P>0 .0 5 )。结论 :综上结果可初步断定蜂胶胶囊是一种安全、无毒且能提高机体抗氧化能力的保健食品 ,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蜂胶胶囊 毒性作用 SOD MDA 抗氧化活性 丙二醛 超氧化物歧化酶
下载PDF
两个NIH小鼠种群对不同种类的乙肝疫苗免疫应答效应的比较 被引量:6
11
作者 马丽颖 钟曦 +2 位作者 贺争鸣 刘双环 岳秉飞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2009年第4期52-55,共4页
目的比较两种不同的NIH小鼠种群基因组DNA中H-2q单倍型的百分比,对重组基因乙型肝炎疫苗(酿酒酵母)、重组基因乙型肝炎疫苗(CHO)、重组基因乙型肝炎疫苗(汉逊酵母)和治疗性乙型肝炎疫苗(乙克)免疫应答的影响。方法检测乙肝疫苗免疫效力... 目的比较两种不同的NIH小鼠种群基因组DNA中H-2q单倍型的百分比,对重组基因乙型肝炎疫苗(酿酒酵母)、重组基因乙型肝炎疫苗(CHO)、重组基因乙型肝炎疫苗(汉逊酵母)和治疗性乙型肝炎疫苗(乙克)免疫应答的影响。方法检测乙肝疫苗免疫效力用酶标法,测定乙肝疫苗的ED50值,再通过微量细胞毒法和PCR方法检测小鼠的H-2单倍型,计算不同品系小鼠H-2q的百分数,得出乙肝疫苗与不同动物种群的相关性。结果经验证,经1号NIH小鼠检测结果证实,重组基因乙型肝炎免疫效力依次为CHO>汉逊>酿酒,疗性乙型肝炎疫苗(乙克)效力检测合格,但经2号NIH小鼠检测结果显示除CHO疫苗合格外,其他三种疫苗检测结果均为不合格。基因检测结果为,1号种群NIH鼠含有H-2q型基因的百分比是96%,而2号种群NIH小鼠含有H-2q型基因基因百分比为30%,因此不同的q型基因百分比导致了不同的检测结果。结论根据本研究结果表明虽然NIH鼠的H-2单倍型中有q型基因,但不同来源的小鼠种群之间会存在差异,经不同的环境饲养后,小鼠的基因会发生不同的变化,因此在进行生物制品检定时,要注意不同品系小鼠及同一品系小鼠不同种群之间的差异对试验本身的影响。建立一种"动物免疫"的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疫苗 肝炎病毒 乙型 H-2 基因 nih小鼠
下载PDF
新疆南、北疆绵羊源细粒棘球蚴原头节感染不同品系小鼠后发育情况的比较 被引量:4
12
作者 伊斯拉音.乌斯曼 焦伟 +2 位作者 张文林 瞿群 柴君杰 《地方病通报》 1997年第2期13-17,共5页
为了解新疆不同地区绵羊源细粒棘球蚴对不同品系小鼠的致病力是否存在差别。用NIH小鼠、ICR小鼠、BALB/C小鼠和昆明株小鼠,在实验感染新疆南部和田和新疆北疆绵羊源细粒棘球蚴原头节后的不同时间剖检,比较观察细粒棘球蚴在其体内的... 为了解新疆不同地区绵羊源细粒棘球蚴对不同品系小鼠的致病力是否存在差别。用NIH小鼠、ICR小鼠、BALB/C小鼠和昆明株小鼠,在实验感染新疆南部和田和新疆北疆绵羊源细粒棘球蚴原头节后的不同时间剖检,比较观察细粒棘球蚴在其体内的发育状况。结果为四种小鼠的继发性细粒棘球蚴囊在雌性鼠中的发育较雄性间的为快。其中以北疆株在BALB/C小鼠中及和田株在NIH小鼠中的发育较好。在四种小鼠中北疆株比和田株的发育要好,生长亦较快。感染后6个月,北疆株鼠体内出现了发育成熟的原头节,而和田株的直至12个月剖检时,仍未见有成熟原头节的形成。表明;和田株和北疆株细粒棘球蚴原头节在四种实验小鼠中的发育情况存在着明显的差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粒棘球蚴 原头节 实验感 小鼠
下载PDF
NIH小鼠脏器重量和脏器系数的测定 被引量:4
13
作者 詹纯列 肖育华 +3 位作者 许达 唐咸国 邢超 莫子艺 《西南国防医药》 CAS 2010年第9期932-933,共2页
目的测定无特异病原NIH小鼠脏器重量和脏器系数。方法分别称量无特异病原NIH小鼠体重和11种脏器重量,计算脏器系数,用统计学方法分析比较。结果无特异病原NIH雌、雄小鼠间脏器重量、脏器系数差异显著(P<0.01或P<0.05)。结论性别... 目的测定无特异病原NIH小鼠脏器重量和脏器系数。方法分别称量无特异病原NIH小鼠体重和11种脏器重量,计算脏器系数,用统计学方法分析比较。结果无特异病原NIH雌、雄小鼠间脏器重量、脏器系数差异显著(P<0.01或P<0.05)。结论性别因素对无特异病原NIH小鼠脏器重量、脏器系数有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特异病原 nih小鼠 脏器系数
下载PDF
绵羊源细粒棘球蚴原头节感染子午砂土鼠和小鼠的比较观察 被引量:5
14
作者 伊斯拉音.乌斯曼 焦伟 +2 位作者 廖力夫 瞿群 柴君杰 《地方病通报》 1998年第2期22-23,共2页
子午砂土鼠、NIH小鼠和昆明株小鼠在实验感染绵羊源细粒棘球蚴原头节后,在不同时期剖检,观察了细粒棘球蚴在其体内的发育状况。三种鼠平均湿囊重及其占体重百分比,子午砂土鼠均高于其他两种小鼠。子午砂土鼠在感染后274天时,... 子午砂土鼠、NIH小鼠和昆明株小鼠在实验感染绵羊源细粒棘球蚴原头节后,在不同时期剖检,观察了细粒棘球蚴在其体内的发育状况。三种鼠平均湿囊重及其占体重百分比,子午砂土鼠均高于其他两种小鼠。子午砂土鼠在感染后274天时,部分原头节已发育成熟,在357天时,全部成熟。结果表明,子午砂土鼠对细粒棘球蚴的敏感性高于其他小鼠,表现为包囊发育好,生长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粒棘球蚴 原头节 子午砂土鼠 实验感染
下载PDF
微卫星技术在NIH小鼠群体遗传结构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5
作者 郭羽 王洪 +4 位作者 魏杰 王锡岩 李晓晖 闵凡贵 岳秉飞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87-92,共6页
目的应用微卫星DNA技术对A单位NIH小鼠和B单位NIH小鼠的遗传结构进行对比分析。方法利用30个微卫星位点对2个NIH小鼠种群进行PCR扩增和STR扫描,借助统计软件Popgene 1.32进行群体遗传结构分析。结果 A单位NIH群体获得74个等位基因型,平... 目的应用微卫星DNA技术对A单位NIH小鼠和B单位NIH小鼠的遗传结构进行对比分析。方法利用30个微卫星位点对2个NIH小鼠种群进行PCR扩增和STR扫描,借助统计软件Popgene 1.32进行群体遗传结构分析。结果 A单位NIH群体获得74个等位基因型,平均杂合度为0.3108,多态性信息含量为0.2637;B单位NIH群体获得76个等位基因型,平均杂合度为0.3257,多态性信息含量为0.2777。群体间比较显示,群体间分化系数为0.3932,遗传一致性指数0.3971,遗传距离为0.9235,群体差异显著。结论两个NIH小鼠群体间存在严重的遗传分化,形成了两个不同的封闭群群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封闭群 nih小鼠 微卫星DNA 遗传结构
下载PDF
三种饮用水对NIH小鼠血液指标的影响
16
作者 王学文 吴征宏 +4 位作者 彭卫娟 邱丽媛 董浩 左琴 刘佐民 《实验动物科学》 2024年第3期46-50,共5页
目的 探讨三种饮用水对NIH小鼠血液指标的影响。方法 将54只NIH小鼠随机分为3组,分别饮用高压灭菌水、高压酸化水和无菌水袋水(膜过滤水),在实验30、60和90 d分别取血进行血常规和血生化检测,并取肝组织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探讨三种饮... 目的 探讨三种饮用水对NIH小鼠血液指标的影响。方法 将54只NIH小鼠随机分为3组,分别饮用高压灭菌水、高压酸化水和无菌水袋水(膜过滤水),在实验30、60和90 d分别取血进行血常规和血生化检测,并取肝组织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探讨三种饮用水对小鼠健康状态的影响。结果 60 d水袋水组白蛋白(ALB)显著高于高压灭菌水组(P<0.05),酸化水组总蛋白(TP)极显著高于高压灭菌水组(P<0.01),其他生化和血常规指标组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肝组织病理学结果显示各组小鼠肝组织未发现病变,为正常肝组织。结论 三种饮用水对NIH小鼠健康状态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种饮用水 nih小鼠 血液指标
下载PDF
Hsp70和PCNA在NIH小鼠前胃癌变过程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2
17
作者 李春梅 刘志峰 +3 位作者 张红绪 李翔 高永林 刘珂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625-628,共4页
目的 :研究N 亚硝基 肌氨酸乙酯 (N nitrososarcosineethylester,NSEE)诱导NIH小鼠前胃癌变过程中 ,热休克蛋白 70 (heatshockprotein 70 ,Hsp70 )和增殖细胞核抗原 (proliferatingcellnu clearantigen ,PCNA)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将 1... 目的 :研究N 亚硝基 肌氨酸乙酯 (N nitrososarcosineethylester,NSEE)诱导NIH小鼠前胃癌变过程中 ,热休克蛋白 70 (heatshockprotein 70 ,Hsp70 )和增殖细胞核抗原 (proliferatingcellnu clearantigen ,PCNA)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将 14 4只小鼠分为6组 ,通过用NSEE灌胃建立小鼠前胃癌模型。每隔2wk处死 2 4只小鼠 ,取其前胃用免疫组化ABC法 ,对小鼠前胃癌变进程中细胞形态的改变 ,Hsp70和PCNA的表达进行跟踪研究。结果 :在NSEE诱癌过程中 ,Hsp70的表达呈现马鞍型 ,而Hsp70的表达一直呈增强的趋势。给药后 5 6、70d ,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 (P <0 .0 5 ) ,84d差异极显著(P <0 .0 1)。PCNA的表达随着诱癌进程呈现递增趋势 ,给药后 4 2、5 6d ,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 (P <0 .0 5 ) ,70、84d差异极显著 (P <0 .0 1)。Hsp70与PCNA的表达呈正相关关系 (r=0 .98,P <0 .0 1)。结论 :在诱发NIH小鼠前胃癌变过程中 ,Hsp70、PCNA的表达均呈现升高趋势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ih小鼠 前胃癌动物模型 热休克蛋白70 增殖细胞核抗原
下载PDF
新疆阿尔泰山和西部天山牛源细粒棘球蚴原头节感染不同品系小鼠后发育情况的比较 被引量:1
18
作者 伊斯拉音.乌斯曼 亚德卡.吐尔逊 +6 位作者 焦伟 严雷 波拉提 瞿群 汤旭 张文林 柴君杰 《地方病通报》 2001年第2期21-23,共3页
用新疆西部天山区域和阿尔泰山区域牛源细粒棘球蚴(Echinococcus granulosus E.g)原头节实验感染不同品系小鼠后的不同时期剖检,比较观察细粒棘球蚴在其体内的发育情况。结果为四种小鼠的继发性细粒棘球... 用新疆西部天山区域和阿尔泰山区域牛源细粒棘球蚴(Echinococcus granulosus E.g)原头节实验感染不同品系小鼠后的不同时期剖检,比较观察细粒棘球蚴在其体内的发育情况。结果为四种小鼠的继发性细粒棘球蚴囊在雌性鼠中的发育较雄性间的为快.在四种小鼠中,西部天山牛源E.g比阿尔泰山牛源E.g的发育较好,生长亦较快.感染后 10个月,西部天山牛源E.g在鼠体内出现了发育成熟的原头节,而阿尔泰山牛源E.g到第12个月时仅有一只鼠出现发育成熟的原头节.表明西部天山牛源E.g与阿尔泰山牛源E.g在四种小鼠中的发育情况存在着明显的差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源细粒棘球蚴 原头节 西部天山 新疆 阿尔泰山 实验感染 nih小鼠 ICR小鼠
下载PDF
实验小鼠痘病毒感染检测分析 被引量:4
19
作者 应贤平 钱琴 +2 位作者 屈霞琴 姜文琴 潘振业 《中国实验动物学杂志》 2000年第2期69-73,共5页
小鼠痘病毒急性感染可导致实验小鼠脱脚病 (鼠痘 )发作 ,临床症状明显 ,发病动物短期内大量死亡。近 10年某地区鼠痘发生次数依次为昆明小鼠 (7次 )、NIH小鼠 (3次 )、ICR小鼠 (2次 )和BABL c小鼠 (1次 )。无明显临床症状慢性持续性感... 小鼠痘病毒急性感染可导致实验小鼠脱脚病 (鼠痘 )发作 ,临床症状明显 ,发病动物短期内大量死亡。近 10年某地区鼠痘发生次数依次为昆明小鼠 (7次 )、NIH小鼠 (3次 )、ICR小鼠 (2次 )和BABL c小鼠 (1次 )。无明显临床症状慢性持续性感染 (隐性感染 ) ,是病毒传播或转化成急性感染主要原因 ,用免疫荧光技术 (IFA)可检测到病毒抗体 ,鸡胚病毒培养意义不大。流行病学调查证实IFA抗体阳性小鼠群体脱脚病发病率显著高于IFA抗体阴性小鼠群体 (P <0 0 0 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小鼠 急性感染 抗体阳性 IFA nih小鼠 发作 慢性 鼠痘病毒 毒感染 临床症状
下载PDF
蛞蝓合并加温对荷S_(37)NIH小鼠的治疗作用 被引量:3
20
作者 吴细丕 郭岳峰 《河南医学研究》 CAS 1993年第3期210-212,共3页
蛞蝓是有肺的软体动物,药用其全体,口服外用均可。我们以肿瘤平均直径(MD)为指标,以肿瘤平均直径倍增时间(MDDT)和荷瘤动物存活时间(AET)为终点,进行了加温合并蛞蝓混悬液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①43℃加温25min,对荷S_(37)肉瘤的NIH小鼠... 蛞蝓是有肺的软体动物,药用其全体,口服外用均可。我们以肿瘤平均直径(MD)为指标,以肿瘤平均直径倍增时间(MDDT)和荷瘤动物存活时间(AET)为终点,进行了加温合并蛞蝓混悬液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①43℃加温25min,对荷S_(37)肉瘤的NIH小鼠,有明显的治疗作用;②在首次灌喂蛞蝓混悬液1200mg/kg体重后,在不同的时间间隔加温43℃达25min,肿瘤的MDDT明显增加,并不同程度地延长了AE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蛞蝓 加温 nih小鼠 S37肉瘤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