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压力容器钢材在硝酸铵溶液中的应力腐蚀试验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王炳英 闫相祯 苗丽君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70-71,77,共3页
采用由 4种不同的压力容器钢材制成的含有预制裂纹的恒位移双悬臂梁 (DCB)试件 ,在沸腾的NH4NO3溶液中进行了应力腐蚀试验 ,得到 4种钢材的应力腐蚀门槛值KISCC。试验结果表明 ,ST4 5 .8 Ⅵ钢的KISCC值最大 ,它具有较强的抗应力腐蚀开... 采用由 4种不同的压力容器钢材制成的含有预制裂纹的恒位移双悬臂梁 (DCB)试件 ,在沸腾的NH4NO3溶液中进行了应力腐蚀试验 ,得到 4种钢材的应力腐蚀门槛值KISCC。试验结果表明 ,ST4 5 .8 Ⅵ钢的KISCC值最大 ,它具有较强的抗应力腐蚀开裂能力。 4种钢材的腐蚀区均属脆性破坏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力容器 钢材 硝酸铵溶液 应力腐蚀 试验 研究
下载PDF
油类物质与硝酸铵溶液混合危险性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胡洋勇 颜事龙 +3 位作者 刘锋 李洪伟 陈磊 曹攀 《火工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21-24,共4页
为探讨油类杂质对高温高浓度硝酸铵溶液安定性的影响,对柴油、复合蜡两种易混入的油类杂质与硝酸铵溶液的混合体系进行热分析,并对比分析不同杂质含量的混合体系的热力学参数。结果表明:油类物质可以降低高温高浓度硝酸铵溶液表观活化... 为探讨油类杂质对高温高浓度硝酸铵溶液安定性的影响,对柴油、复合蜡两种易混入的油类杂质与硝酸铵溶液的混合体系进行热分析,并对比分析不同杂质含量的混合体系的热力学参数。结果表明:油类物质可以降低高温高浓度硝酸铵溶液表观活化能和自反应起始温度,破坏硝酸铵溶液的热稳定性;两种油类物质在高低温状态热分解反应机理不同,油类物质对高温高浓度的硝酸铵溶液有"催化"作用,在生产运输过程中应避免油类物质的混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硝酸铵溶液 柴油 复合蜡 热分析 混合物
下载PDF
灌溉NH_4NO_3溶液对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影响
3
作者 王娟 周欣 巩琼 《农业科技与装备》 2012年第5期41-42,46,共3页
在芦苇各生长期分别灌溉不同浓度的NH4NO3溶液,分析土壤中微生物数量的动态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土壤中细菌、放线菌在芦苇发芽期、展叶期、拔节期、抽穗开花期和成熟期的数量均随NH4NO3溶液浓度的升高而增多;真菌在芦苇发芽期、展叶期... 在芦苇各生长期分别灌溉不同浓度的NH4NO3溶液,分析土壤中微生物数量的动态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土壤中细菌、放线菌在芦苇发芽期、展叶期、拔节期、抽穗开花期和成熟期的数量均随NH4NO3溶液浓度的升高而增多;真菌在芦苇发芽期、展叶期和成熟期的数量无明显变化,在拔节期、抽穗开花期的数量均随NH4NO3溶液的浓度升高而增多。灌溉相同浓度的NH4NO3溶液,土壤中细菌、放线菌的数量均从发芽期开始逐渐升高,至拔节期达到最高,然后逐渐降低;土壤中真菌的数量在拔节期最高,抽穗开花期次之,发芽期、展叶期和成熟期土壤中真菌的数量无明显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微生物 nh4no3溶液 芦苇 数量 影响
下载PDF
硝酸铁对高温高浓度硝酸铵水溶液热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4
4
作者 颜事龙 胡洋勇 +2 位作者 刘锋 郭子如 康磊 《含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459-463,共5页
为研究水和硝酸铁(Fe(NO3)3)对硝酸铵(NH4NO3)的危险性,利用C80微量热仪模拟密闭环境,对浓度为100%、95%、90%的NH4NO3溶液,以及含有1%、2%、3%、4%四种不同Fe(NO3)3杂质含量的95%NH4NO3溶液进行热分析。结果表明:随着NH4NO3浓度的增加,... 为研究水和硝酸铁(Fe(NO3)3)对硝酸铵(NH4NO3)的危险性,利用C80微量热仪模拟密闭环境,对浓度为100%、95%、90%的NH4NO3溶液,以及含有1%、2%、3%、4%四种不同Fe(NO3)3杂质含量的95%NH4NO3溶液进行热分析。结果表明:随着NH4NO3浓度的增加,NH4NO3溶液的活化能下降,热分解的难度降低。水抑制了NH4NO3的热分解,提高了其自反应起始温度(Tonset)。95%NH4NO3Tonset为238.89℃,加入Fe(NO3)3之后Tonset下降,Fe(NO3)3含量2%时Tonset为201.13℃,下降了37.76℃,Fe(NO3)3对95%NH4NO3溶液中NH4NO3热分解有"催化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硝酸铵(nh4no3)溶液 C80微量热仪 硝酸铁(Fe(no3)3) 含水量 热稳定性
下载PDF
新型内相油基钻井液性能实验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邱正松 刘扣其 +3 位作者 曹杰 赵欣 罗洋 付玥颖 《钻井液与完井液》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4-27,97,共4页
室内研制形成了以NH4Ca(NO3)3水溶液为内相的新型油基钻井液体系,并与具有相同活度的以CaCl2、NaCl、KCl水溶液为内相的油基钻井液进行了性能对比。对比研究结果表明,用NH4Ca(NO3)3溶液配制的油基钻井液流变性能好,相同剪切速率条件下,... 室内研制形成了以NH4Ca(NO3)3水溶液为内相的新型油基钻井液体系,并与具有相同活度的以CaCl2、NaCl、KCl水溶液为内相的油基钻井液进行了性能对比。对比研究结果表明,用NH4Ca(NO3)3溶液配制的油基钻井液流变性能好,相同剪切速率条件下,体系黏度最小,老化前后流变参数变化的幅度最小;在动态剪切和静态老化条件下,相对于其他体系,其密度的变化值最小,体系的沉降稳定性能最优,高温高压滤失量最低。分析其机理为:体系活度相同时,NH4Ca(NO3)3水相的密度最大,减少了所需的固相量,因此钻井液黏度最低;电解质浓度最高,电解质压缩液滴表面的表面活性剂,使表面活性剂排列变得紧凑,界面张力降低,乳液的粒径变小,使乳状液稳定性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基钻井液 水相 nh4Ca(no3)3溶液 流变性能 沉降性能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