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尿中微量白蛋白的测定及应用 被引量:84
1
作者 魏有仁 侯林浦 +2 位作者 王玫 湛玉良 朱立华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169-173,共5页
应用免疫浊度法在自动分析仪上测定了尿中微量白蛋白。对140名健康人一次尿样品测定后求出排出率的参考范围(可信区间95%),上限为2.83g/mol肌酐。此法结合尿中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测定应用于... 应用免疫浊度法在自动分析仪上测定了尿中微量白蛋白。对140名健康人一次尿样品测定后求出排出率的参考范围(可信区间95%),上限为2.83g/mol肌酐。此法结合尿中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测定应用于糖尿病和高血压患者以检测早期肾损伤。结果表明此法能灵敏地检出早期的尿中白蛋白漏出,对肾损伤早期诊断比传统的尿蛋白试验更为可靠。尿中溶酶体酶(如NAG)对肾小管损伤是更特异和灵敏的标志物。联合应用尿中微量白蛋白和酶的测定可进一步提高检出率,获得更有价值的信息。同时用血清Ⅳ型胶原测定对糖尿病人作了观察,结果糖尿病人血清Ⅳ型胶原均值也明显高于健康人对照组。这一指征反映了肾单位基底膜胶原蛋白的合成动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量白蛋白 尿液检验 白蛋白 临床应用
下载PDF
HbA_(1c)、C肽和尿NAG对2型糖尿病早期肾损伤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39
2
作者 孟凡飞 刘萍 +1 位作者 杨聚豪 蒲晓允 《检验医学》 CAS 2017年第11期1031-1035,共5页
目的探讨糖化血红蛋白(HbA_(1c))、血清C肽和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单项及联合检测对2型糖尿病(T2DM)早期肾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36例T2DM患者及62名体检健康者(正常对照组),根据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ACR)将T2DM患... 目的探讨糖化血红蛋白(HbA_(1c))、血清C肽和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单项及联合检测对2型糖尿病(T2DM)早期肾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36例T2DM患者及62名体检健康者(正常对照组),根据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ACR)将T2DM患者分为T2DM早期肾损伤组(124例)和单纯T2DM组(112例)。分别检测3个组HbA_(1c)、血清C肽及尿NAG。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各项指标的诊断价值。结果正常对照组、单纯T2DM组和T2DM早期肾损伤组HbA_(1c)、尿NAG水平依次增高,血清C肽水平则依次降低,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HbA_(1c)、血清C肽和尿NAG联合检测诊断T2DM早期肾损伤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936,明显高于各项指标单项检测(AUC分别为0.860、0.883、0.709)及两两联合检测(HbA_(1c)+尿NAG、HbA_(1c)+血清C肽和尿NAG+血清C肽的AUC分别为0.876、0.919、0.902);3项指标联合检测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1.9%和85.7%。结论 HbA_(1c)、血清C肽和尿NAG是判断T2DM早期肾损伤的有效指标,3项指标联合检测有助于提高T2DM早期肾损伤的检出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化血红蛋白 C肽 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 2型糖尿病 糖尿病肾病
下载PDF
血清NGAL、Cys C和尿NAG联合检测在糖尿病肾病诊断中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37
3
作者 王依屹 张珏 +1 位作者 鲁传翠 罗云桃 《检验医学》 CAS 2015年第11期1096-1099,共4页
目的探讨血清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载脂蛋白(NGAL)、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CysC)和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检测在糖尿病肾病(DN)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型糖球病患者(T2DM)76例,根据其尿液白蛋白排泄率(U... 目的探讨血清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载脂蛋白(NGAL)、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CysC)和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检测在糖尿病肾病(DN)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型糖球病患者(T2DM)76例,根据其尿液白蛋白排泄率(UAER)分成3组:正常白蛋白尿组(26例,UAER〈30mg/24h)、微量白蛋白尿组(25例,UAER为30~300mg/24h)、临床蛋白尿组(25例,UAER〉300mg/24h);选择同期正常体检者40名作为正常对照组。检测所有对象的血清NGAL、CysC和尿NAG,分析检测结果与肾小球滤过率(GFR)的关系,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评价3个指标对DN的诊断效率。结果微量白蛋白尿组和临床蛋白尿组血清NGAL、CysC和尿NAG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T2DM患者血清NGAL、CysC和尿NAG水平与GFR呈负相关[相关系数(r)分别为-0.85523、-0.76014、-0.70117,P均〈0.05];3项指标中血清NGAL的ROC曲线下面积(0.862)最高,诊断效率最好。结论血清NGAL与GFR关系最为密切,可用于DN的早期诊断和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载脂蛋白 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 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 糖尿病
下载PDF
肾损伤分子1在急性肾损伤早期诊断中的意义 被引量:27
4
作者 何楠 周巧玲 +4 位作者 洪学敏 敖翔 彭卫生 毛立新 唐荣 《中国血液净化》 2010年第3期129-132,共4页
目的观察肾损伤分子1(kidney injury molecule-1,KIM-1)在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患者尿液中的变化,探讨其在AKI早期诊断中的意义。方法收集2008年1月至10月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肾内科及ICU住院的AKI患者、5·12汶川地震... 目的观察肾损伤分子1(kidney injury molecule-1,KIM-1)在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患者尿液中的变化,探讨其在AKI早期诊断中的意义。方法收集2008年1月至10月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肾内科及ICU住院的AKI患者、5·12汶川地震伤员、终末期肾脏病(end stage renal disease,ESRD)患者及健康对照者的血清、尿液及临床表现等资料。按照RIFLE标准,将住院治疗患者分为轻度AKI组20例、中重度AKI组25例;另外,地震外伤组25例、ESRD组20例和健康对照组30例;采用ELISA方法检测尿KIM-1,比色法检测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cetyl-beta-D-glucosaminidase,NAG),黄嘌呤氧化酶法检测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硫代巴比妥酸比色法检测血清丙二醛(malonaldehyde,MDA);对尿KIM-1与尿NAG、血清SOD及MDA的相关性进行统计学分析,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or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曲线),评价尿KIM-1在AKI早期临床诊断中的价值和意义。结果与健康对照组及ESRD组比较,轻度AKI组和中重度AKI组,尿KIM-1均有明显升高(P<0.05);其中中、重度AKI组较轻度AKI组尿KIM-1升高更明显(P<0.05);尿KIM-1与NAG酶、血清SOD及MDA呈正相关关系;同时尿KIM-1的曲线下面积为0.914(P<0.01)。ESRD组尿KIM-1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地震外伤组尿KIM-1较健康对照组升高(P<0.05)。结论AKI发生时,检测尿中KIM-1有助于AKI的早期临床诊断。AKI患者尿中KIM-1升高的主要病理生理机制可能与氧化应激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损伤分子1 急性肾损伤 n-乙酰-Β-氨基葡萄糖苷酶 超氧化物歧化酶 丙二醛
下载PDF
尿β_2微球蛋白、NAG测定对肾功能评价的意义及其与年龄的关系 被引量:19
5
作者 李雪竹 严海东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14-315,共2页
目的:通过检测健康志愿者尿液β2微球蛋白含量(β2-MG)、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活性以及肌酐清除率(Ccr),探讨其对肾功能评价的意义及其与年龄的关系.方法:于沈阳市内随机抽取140名年龄40岁以上的健康志愿者,按年龄分... 目的:通过检测健康志愿者尿液β2微球蛋白含量(β2-MG)、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活性以及肌酐清除率(Ccr),探讨其对肾功能评价的意义及其与年龄的关系.方法:于沈阳市内随机抽取140名年龄40岁以上的健康志愿者,按年龄分为4组(40~49岁、50~59、60~69岁及≥70岁组).留取晨尿,用ELISA法测定尿β2-MG含量;发色底物法测定尿NAG含量.同时测定血清肌酐浓度,计算Ccr值.结果:尿β2-MG、NAG含量随年龄增高而增高;Ccr则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下降.≥70岁组尿β2-MG、NAG含量与其他3组相比显著增高(P<0.05),Ccr显著下降(P<0.05).尿NAG含量与血清肌酐水平呈正相关(P<0.01),与Ccr呈负相关(P<0.05).结论:随着年龄的增长,肾脏功能逐渐下降,肾小管重吸收功能受损,尤其是年龄超过70岁的老年人.可结合尿NAG含量评价老年肾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2微球蛋白含量 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 年龄 肾功能
下载PDF
尿微量蛋白联合尿酶诊断高血压早期肾损害 被引量:13
6
作者 李萍 贾天军 +1 位作者 王立新 张树平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02年第6期406-408,共3页
目的 探讨高血压早期肾损害诊断标准。方法 对 5 0例健康者 (对照组 )和 5 0例高血压患者采用 EL ISA方法检测尿转铁蛋白 ( TRF)、微量白蛋白 ( m AL B)和尿视黄醇结合蛋白 ( RBP) ,终点法测尿 N-乙酰 - β- D-氨基葡萄糖苷酶 ( NAG) ... 目的 探讨高血压早期肾损害诊断标准。方法 对 5 0例健康者 (对照组 )和 5 0例高血压患者采用 EL ISA方法检测尿转铁蛋白 ( TRF)、微量白蛋白 ( m AL B)和尿视黄醇结合蛋白 ( RBP) ,终点法测尿 N-乙酰 - β- D-氨基葡萄糖苷酶 ( NAG) ,比色法测尿肌酐。结果 正常对照组尿 TRF/ Cr为 0 .0 5± 0 .0 3 mg/ mmol,m AL B为 3 .61± 2 .46m g/L,RBP/ Cr为 7.46± 5 .0 2 μg/ mm ol,NAG/ Cr为 0 .5 2± 0 .46U/ m mol,尿蛋白定性阴性的高血压患者 TRF/ Cr、m AL B、RBP/ Cr及 NAG/ Gr值较正常对照组增高 ( P<0 .0 1) ;两项指标联合检测其阳性率分别为 :TRF+ m AL B为 62 % ,TRF+ NAG为 5 4% ,m AL B+ NAG为 44 % ,将这三项指标联合检测可使阳性率提高到 78% ,大大提高了阳性检出率。结论 联合检测尿 TRF、m AL B及 NAG是诊断高血压早期肾损害的灵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微量蛋白 尿酶 诊断 高血压 早期肾损害 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
下载PDF
尿镉与肾功能异常指标尿β_2-M和NAG关系研究 被引量:12
7
作者 李继强 陈锡永 +4 位作者 唐意佳 赵磷石 谢广宁 邓俊兴 丘义征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486-488,共3页
目的 探讨尿镉与肾功能异常指标尿 β2 -M及NAG酶之间的关系。方法 以 1995~ 1997年调查某镉污染区 93名及对照区 83名 2 5岁~ 5 5岁妇女的尿镉、尿NAG酶及尿β2-M分析结果为材料 ,以环境镉污染健康危害区判定标准(GB/T172 2 1- 19... 目的 探讨尿镉与肾功能异常指标尿 β2 -M及NAG酶之间的关系。方法 以 1995~ 1997年调查某镉污染区 93名及对照区 83名 2 5岁~ 5 5岁妇女的尿镉、尿NAG酶及尿β2-M分析结果为材料 ,以环境镉污染健康危害区判定标准(GB/T172 2 1- 1998)为指标值异常判定依据 ,应用SPSSforWindows软件包对该资料作方差、多元线性以及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年龄对尿 β2 -M含量和异常率影响的标准偏回归系数和比值比分别为 0 2 5 0和 1 79(P <0 0 1) ;尿镉对尿 β2-M和NAG酶的含量和异常率影响的标准偏回归系数分别为 0 188(P =0 0 1)和 0 182 (P <0 0 5 ) ,比值比分别为 1 99和1 6 9。结论 受检者年龄仅对尿 β2 -M的含量和异常率有正向效应 ;尿镉对尿β2 -M和NAG酶的含量和异常率均有明显的正向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镉 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 Β2-微球蛋白 肾功能异常
下载PDF
肾结石患者尿β_2-MG、NAG和γ-GT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2
8
作者 盛斌武 陈兴发 +2 位作者 李翔 罗晓辉 贺大林 《现代泌尿外科杂志》 CAS 2006年第1期4-5,共2页
目的探讨肾结石患者尿β2-微球蛋白(β2-MG)、N-乙酰--βD-葡萄糖苷酶(NAG)和γ-谷氨酰胺转移酶(γ-GT)含量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30例肾结石患者和健康无结石志愿者30例,分别留尿。生化分光光度法测NAG、-γGT,放免法测β2-MG。结... 目的探讨肾结石患者尿β2-微球蛋白(β2-MG)、N-乙酰--βD-葡萄糖苷酶(NAG)和γ-谷氨酰胺转移酶(γ-GT)含量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30例肾结石患者和健康无结石志愿者30例,分别留尿。生化分光光度法测NAG、-γGT,放免法测β2-MG。结果肾结石组尿中NAG、γ-GT和β2-MG显著升高,两组之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尿路结石患者尿中β2-MG、-γGT和NAG水平显著升高,表明肾结石形成与肾小管功能损伤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脏结石 Β2-微球蛋白 n-乙酰-β—D-葡萄糖苷酶 γ-谷氨酰胺转移酶
下载PDF
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β_2微球蛋白对2至4期慢性肾病患者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8
9
作者 刘培培 马飞 +3 位作者 李兴翠 薛丹丹 马骏龙 王成彬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CAS 2015年第4期262-264,共3页
目的 探讨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β2微球蛋白在慢性肾病新分期2-4期患者中临床价值.方法 对本院2012年10月至2013年10月肾内科的144例住院患者和54例健康体检者的尿NAG、β2微球蛋白和其他肾功能指标进行检测分析,采用MDR... 目的 探讨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β2微球蛋白在慢性肾病新分期2-4期患者中临床价值.方法 对本院2012年10月至2013年10月肾内科的144例住院患者和54例健康体检者的尿NAG、β2微球蛋白和其他肾功能指标进行检测分析,采用MDRD公式进行肾小球滤过率计算.结果 慢性肾病组尿NAG、β2微球蛋白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4期慢性肾病患者中尿α1微球蛋白、β2微球蛋白结果呈明显升高趋势,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尿NAG、β2微球蛋白在3a和3b期中结果有明显差异,3a期尿NAG(35.3±12.4 mg/dL)、3b期尿NAG(45.4±11.5 mg/dL);3a期尿β2微球蛋白(0.45 ±0.35 mg/dL)、3b期β2微球蛋白(1.20±0.88 mg/dL).相关分析显示,尿NAG、β2微球蛋白与肌酐呈显著正相关,与eGFR呈显著负相关.结论 尿NAG、β2微球蛋白是用于评价慢性肾脏疾病肾功能较好的实验室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 Β2微球蛋白 肌酐 肾小球滤过率 慢性肾病
下载PDF
以肾脏损伤为首发症状甲基丙二酸血症患儿17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5
10
作者 李启亮 李玉清 +1 位作者 韩红燕 宋文琪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2014年第7期660-662,共3页
目的分析以肾脏损伤为首发症状的甲基丙二酸血症(methylmalonic acidemia,MMA)患儿临床特点及实验室检查结果。方法以肾脏损伤为首发症状的MMA患儿17例,检测血、尿常规、尿有机酸分析、血气分析及生化相关指标。结果 17例MMA患儿14例... 目的分析以肾脏损伤为首发症状的甲基丙二酸血症(methylmalonic acidemia,MMA)患儿临床特点及实验室检查结果。方法以肾脏损伤为首发症状的MMA患儿17例,检测血、尿常规、尿有机酸分析、血气分析及生化相关指标。结果 17例MMA患儿14例合并同型半胱氨酸血症,3例为单纯MMA;尿液甲基丙二酸水平为(0.100-214.143)mmol/(mmol·Cr);其中11例尿潜血阳性,9例尿蛋白阳性;尿β2-微球蛋白、微量白蛋白、微量IgG、视黄醇结合蛋白、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异常例数分别为10、6、8、10、11例;血氧、血乳酸、尿素氮的异常例数分别为9、11、10例;尿中甲基丙二酸水平与患儿血pH呈负相关(r=-0.493,P=0.022),与血清谷草转氨酶和谷丙转氨酸水平呈正相关(r=0.455,P=0.000;r=0.826,P=0.033)。结论以肾损伤为首发症状的甲基丙二酸患儿多合并同型半胱氨酸升高;以尿潜血和尿蛋白异常为主;肾小管早期损伤指标中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最灵敏,β2-微球蛋白、视黄醇结合蛋白次之;血氨、血乳酸可作为诊断该病的辅助指标;当尿中甲基丙二酸水平明显增高时,应警惕酸中毒和肝损伤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丙二酸血症 肾损伤 儿童 n-乙酸-β—D-氨基葡萄糖苷酶 血氧 血乳酸
原文传递
西维来司钠对体外循环中血浆弹性蛋白酶、补体C_3、C_4及尿NAG的影响 被引量:4
11
作者 张红 苟大明 +3 位作者 李健权 魏兵华 高振宇 余志豪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31-333,共3页
目的探讨西维来司钠对体外循环(CPB)期间血浆弹性蛋白酶(NE)、补体C3、C4及尿NAG的影响及对肾脏的保护效果。方法将健康成年犬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N=6)和西维来司钠组(S组,N=6),建立犬CPB模型,两组均在转机前(T1),阻断升主动脉15MIN(T2)... 目的探讨西维来司钠对体外循环(CPB)期间血浆弹性蛋白酶(NE)、补体C3、C4及尿NAG的影响及对肾脏的保护效果。方法将健康成年犬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N=6)和西维来司钠组(S组,N=6),建立犬CPB模型,两组均在转机前(T1),阻断升主动脉15MIN(T2)、45MIN(T3),开放30MIN(T4)、60MIN(T5)取静脉血和尿液。静脉血离心后测血浆NE和补体C3、C4浓度。尿液测尿NAG。结果①CPB后,两组动物各时点血浆NE含量显著高于CPB前(P<0.01)。同时点组间比较,S组CPB后各时点血浆NE含量均低于C组(P<0.01、P<0.05)。②CPB后C组血浆补体C3含量逐渐下降,CPB末达谷值,明显低于CPB前(P<0.01);组间比较,C组CPB后同时点血浆补体C3含量均低于S组(P<0.01),两组动物血浆补体C4含量无明显差异。③CPB后两组动物尿NAG活性逐渐增加,CPB末达高峰,明显高于CPB前(P<0.01);同时段组间比较,S组尿NAG活性低于C组(P<0.01)。结论CPB中应用西维来司钠可通过抑制NE的活性,减少补体激活及尿NAG活性的增加,对CPB中的肾脏有一定的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循环 西维来司钠 补体C3 C4 尿nAG 弹性蛋白酶
下载PDF
血清胱抑素C、尿N-乙酰-β-D氨基葡糖苷酶在老年人糖尿病早期肾损伤的表达 被引量:4
12
作者 张华 陈旭义 +1 位作者 杨波 张明华 《中国基层医药》 CAS 2014年第9期1281-1283,共3页
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CysC)与尿N-乙酰-β-D氨基葡糖苷酶(NAG)在老年人糖尿病早期肾损伤的表达。方法将127例糖尿病患者分为单纯糖尿病组(糖尿病1组)、早期糖尿病肾病组(糖尿病2组)、糖尿病肾病组(糖尿病3组),另选取38例健... 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CysC)与尿N-乙酰-β-D氨基葡糖苷酶(NAG)在老年人糖尿病早期肾损伤的表达。方法将127例糖尿病患者分为单纯糖尿病组(糖尿病1组)、早期糖尿病肾病组(糖尿病2组)、糖尿病肾病组(糖尿病3组),另选取38例健康体检者为健康对照组(对照组)。检测血清CysC、肌酐(Scr)浓度,比色法测定人体尿NAG活性,检测白蛋白排泄率(UAER/24h)。结果CysC、尿NAG、Scr、UAER/24h分别在四组中呈递增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血清CysC、尿NAG分别与Scr、UAER/24h均呈正相关。CysC对早期糖尿病肾病组患者诊断准确度、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86.8%、76.1%、97.8%;NAG分别为83.5%、71.7%、95.6%。结论血清CysC和尿NAG水平能敏感地反映老年人糖尿病早期肾损害,是反映肾小球滤过率(GFR)的理想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性肾病 胱抑素C n-乙酰-β-D氨基葡糖苷酶
原文传递
不同尿白蛋白水平的糖尿病患者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和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的含量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3
13
作者 杨国卿 《临床内科杂志》 CAS 2006年第3期186-188,共3页
目的观察不同尿白蛋白水平的糖尿病患者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和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的含量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将60例糖尿病患者按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的不同分为正常白蛋白尿组、微量白蛋白尿组和大量白蛋白尿组3组... 目的观察不同尿白蛋白水平的糖尿病患者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和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的含量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将60例糖尿病患者按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的不同分为正常白蛋白尿组、微量白蛋白尿组和大量白蛋白尿组3组。分别测定血清和尿MCP1的含量、尿NAG含量以及血肌酐(Scr)、糖化血红蛋白(GHbAlc),进行组间比较,并与对照组比较,同时做尿MCP1与GHbAlc、UAER、NAG的相关分析。结果尿MCP1含量及NAG含量在所有患者中均升高,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大量白蛋白尿组升高最明显,其升高程度与尿白蛋白排泄率增高程度一致,即随糖尿病肾病加重而逐渐升高。而血清MCP1水平较低,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尿MCP1与GHbAlc、UAER、NAG呈正相关关系。结论尿中MCP1升高与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发展有密切关系,尤其与肾小管间质损伤有更密切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 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 糖尿病肾病
原文传递
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尿中NAG、RBP和FDP检测及意义 被引量:3
14
作者 杜晓刚 甘华 +1 位作者 谯林 刘渝梅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1年第3期285-287,共3页
目的:探讨慢性肾功能不全(CRI)患者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视黄醇结合蛋白(RBP)与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变化及其意义。方法:应用比色法、酶联免疫法及乳胶凝集法分别检测25例慢性肾小球肾... 目的:探讨慢性肾功能不全(CRI)患者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视黄醇结合蛋白(RBP)与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变化及其意义。方法:应用比色法、酶联免疫法及乳胶凝集法分别检测25例慢性肾小球肾炎CRI患者和28例健康对照组尿NAG、RBP及FDP水平。结果:CRI 患者尿RBP含量、NAG活性明显增高(P<0.01),且在尿FDP阳性组及伴高血压的CRI患者尿RBP及NAG升高更明显(P<0.05)。结论:CRI患者残存肾单位肾小球内凝血以及伴有的高血压可能是其小管-间质损害加重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功能不全 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 视黄醇结合蛋白 纤维蛋白降解产物 nAG RBP FDP
下载PDF
尿mALB/Cr和尿NAG/Cr检测在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早期肾损害监测中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4
15
作者 鲜玉萍 马韬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1年第6期677-678,共2页
目的探讨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尿肌酐(UNAG/Cr)、尿微量清蛋白/尿肌酐(UmALB/Cr)在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早期肾损害监测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47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尿蛋白定性阴性组,50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尿蛋白定性阳性组及40... 目的探讨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尿肌酐(UNAG/Cr)、尿微量清蛋白/尿肌酐(UmALB/Cr)在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早期肾损害监测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47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尿蛋白定性阴性组,50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尿蛋白定性阳性组及40例健康对照组: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UmALB;终点法检测尿NAG;速率法检测尿Cr。结果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尿蛋白定性阴性组UNAG/Cr、UmALB/Cr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尿蛋白定性阳性组UNAG/Cr、UmALB/Cr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及尿蛋白定性阴性组(均P<0.01)。结论 UNAG/Cr、UmALB/Cr是诊断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肾脏早期损伤敏感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 尿微量清蛋白 尿肌酐
下载PDF
糖尿病早期肾病监控指标的探讨 被引量:4
16
作者 李招云 赖卫强 +2 位作者 吴晓宇 高琳 梁军兵 《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 CAS 2001年第4期167-169,共3页
目的探讨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 (NIDDM)早期肾脏损伤的诊断方法。方法采用速率散射比浊法检测尿微量白蛋白 (m AL B)、全定量酶免疫法测定尿视黄醇结合蛋白 (RBP) ;速率法检测 N-乙酰 -β- 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 ;Jaffe速率法测定尿肌... 目的探讨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 (NIDDM)早期肾脏损伤的诊断方法。方法采用速率散射比浊法检测尿微量白蛋白 (m AL B)、全定量酶免疫法测定尿视黄醇结合蛋白 (RBP) ;速率法检测 N-乙酰 -β- 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 ;Jaffe速率法测定尿肌酐。结果对照组尿 m AL B/Cr为 (1.5 4± 0 .76 ) m g/mm ol,RBP/Cr为 (2 7.5± 19.1)μg/m mol,NAG/Cr为 (1.6 6± 1.0 5 ) U /mm ol。微量白蛋白尿组与大量白蛋白尿组 RBP/Cr、NAG/Cr较对照组及正常白蛋白尿组显著增高 (P<0 .0 1)。单项及二项检测 m AL B、RBP、NAG这三项指标阳性率较低 ,联合三项指标检测阳性率可达 83.1%。正常白蛋白尿、微量白蛋白尿及大量白蛋白尿患者 ,m AL B、RBP和 NAG三项指标间均呈显著正相关。结论联合检测尿 m AL B、RBP和 NAG是诊断 NIDDM患者肾脏早期损伤灵敏、可靠的实验室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性肾病 微量白蛋白 尿视黄醇结合蛋白 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
下载PDF
尿中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活力对急性百草枯中毒早期肾损伤的意义 被引量:3
17
作者 施旭斌 何俊玲 陆远强 《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23-224,共2页
目的探讨尿中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活力在急性百草枯中毒早期肾损害中的意义。方法检测44例急性百草枯患者人院后尿中NAG活力并与40例健康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百草枯中毒组尿中NAG活力为(40.7±10.6)U/gCr明显... 目的探讨尿中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活力在急性百草枯中毒早期肾损害中的意义。方法检测44例急性百草枯患者人院后尿中NAG活力并与40例健康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百草枯中毒组尿中NAG活力为(40.7±10.6)U/gCr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18.6±5.1)U/gC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NAG活力I〉25U/gCr中毒组30d死亡率(34.4%)明显高于NAG活力〈25U/gcr组(16.7%),两组病死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尿中NAG活力≥25U/gCr组百草枯中毒病死率明显升高,尿中NAG活力对急性百草枯中毒早期肾损伤诊断可能有一定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草枯 中毒 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
原文传递
血尿酸水平对2型糖尿病患者早期肾脏损害的影响 被引量:3
18
作者 刘春蕾 李树宝 《安徽医药》 CAS 2012年第12期1825-1826,共2页
目的探讨血尿酸升高对2型糖尿病早期肾病的影响。方法根据血尿酸水平将2型糖尿病患者分成正常尿酸(NUA)组68例和高血尿酸(HUA)组52例,测定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尿β2微球蛋白(β2-MG)、尿微量白蛋白(MAU)、尿N-乙酰-B... 目的探讨血尿酸升高对2型糖尿病早期肾病的影响。方法根据血尿酸水平将2型糖尿病患者分成正常尿酸(NUA)组68例和高血尿酸(HUA)组52例,测定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尿β2微球蛋白(β2-MG)、尿微量白蛋白(MAU)、尿N-乙酰-B-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及尿肌酐,计算尿白蛋白尿肌酐比(ACR)及体重指数(BMI),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HUA组患者的尿NAG、ACR及血尿β2-MG均较NUA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尿酸水平与尿ACR、NAG及血尿β2-MG均呈正相关。结论血尿酸升高可加重2型糖尿病患者的早期肾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尿酸血症 糖尿病肾病 尿白蛋白尿肌酐比 Β2微球蛋白 尿n-乙酰-B-D-氨基葡萄糖苷酶
下载PDF
NAG及其同工酶对儿童1型糖尿病肾病和视网膜病变早期诊断的意义 被引量:2
19
作者 程大也 吴明哲 +1 位作者 梁彬 李云慧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07年第11期1456-1458,共3页
目的研究儿童1型糖尿病肾脏病变和视网膜病变早期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cetyl-beta-D-glu-cosaminidase,NAG)及其同工酶的活性变化。方法利用日立7150型生化自动分析仪,采用速率法测定NAG及同工酶NAG A和NAG B的活性。检测68... 目的研究儿童1型糖尿病肾脏病变和视网膜病变早期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cetyl-beta-D-glu-cosaminidase,NAG)及其同工酶的活性变化。方法利用日立7150型生化自动分析仪,采用速率法测定NAG及同工酶NAG A和NAG B的活性。检测68例儿童1型糖尿病患者和50例对照组儿童NAG及其同工酶的活性。儿童1型糖尿病患者按照有无视网膜病变进行分组,分析统计学差异。结果视网膜病变组血清NAG及其同工酶活性与无视网膜病变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是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视网膜病变组尿液NAG及同工酶活性高于无视网膜病变组,两组均高于对照组(P<0.001)。结论NAG及其同工酶在儿童1型糖尿病中可作为肾脏和视网膜早期病变的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型糖尿病 视网膜病变 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
下载PDF
血胱抑素C对冠脉造影患者早期肾毒性的评估 被引量:2
20
作者 赵玮 姜文兵 +3 位作者 王毅 张建华 于路 蔡思宇 《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 2011年第2期127-130,共4页
目的了解血胱抑素C对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患者早期肾毒性的评估。方法前瞻性观察了153例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患者的肾功能变化,于造影前、造影后第1天、第2天分别测定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血胱抑素C﹙CysC﹚、尿微量白蛋白(mALB)、N... 目的了解血胱抑素C对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患者早期肾毒性的评估。方法前瞻性观察了153例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患者的肾功能变化,于造影前、造影后第1天、第2天分别测定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血胱抑素C﹙CysC﹚、尿微量白蛋白(mALB)、N-乙酰基-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及肌酐。结果血CysC测定值在行冠脉造影患者造影后第1天、造影后第2天与造影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54.78、3.77,P均<0.05);造影后第2天血CysC与造影后第1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1.43,P<0.05)。造影后第1天、第2天BUN、SCr与造影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分别=0.65、0.22、0.54、0.58,P均>0.05);造影后第2天BUN、SCr与造影后第1天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分别=0.45、1.12,P均>0.05);造影后第1天mALB与造影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48,P<0.05);造影后第2天mALB与造影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99,P>0.05);造影后第2天mALB与造影后第1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93,P<0.05)。造影后第1天、第2天NAG与造影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9.99、4.68,P均<0.05);造影后第2天NAG与造影后第1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13,P<0.05)。结论在无基线肾功能不全患者中,未见造影后发生造影剂肾病的病例,部分患者存在一过性轻度蛋白尿、尿酶升高;血CysC、尿mALB和NAG是反映造影剂早期肾毒性的敏感指标,但血CysC检测的临床意义更大,尤其对冠脉造影及介入治疗后短期留院的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影剂 冠脉造影术 肾功能衰竭 血胱抑素C 微量白蛋白 n-乙酰基-β—D氨基葡萄糖苷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