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3篇文章
< 1 2 2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心肌桥对冠状动脉内皮细胞形态和粥样硬化的作用 被引量:112
1
作者 张国辉 葛均波 +2 位作者 王克强 张红旗 贾建国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293-295,共3页
目的 观察壁冠状动脉及其近段内皮细胞形态和内皮下组织特征 ,探讨心肌桥导致的血流动力学变化对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影响。方法 用肝素 -生理盐水和 4%戊二醛溶液冲洗 4例有心肌桥的新鲜人尸左冠状动脉 ,取壁冠状动脉近段、壁冠状动... 目的 观察壁冠状动脉及其近段内皮细胞形态和内皮下组织特征 ,探讨心肌桥导致的血流动力学变化对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影响。方法 用肝素 -生理盐水和 4%戊二醛溶液冲洗 4例有心肌桥的新鲜人尸左冠状动脉 ,取壁冠状动脉近段、壁冠状动脉段、壁冠状动脉远段 ,扫描电镜观察其血管内皮细胞和基膜特征。结果 冠状动脉近段内皮细胞多呈扁平状或卵圆形 ,表面粗糙 ,有“虫啄样”缺损 ,细胞容易脱落。壁冠状动脉内皮细胞呈细长梭形 ,表面可有微绒毛和桥样结构 ,壁冠状动脉内皮细胞的形态指数低于其近段和远段的形态指数。结论 壁冠状动脉内皮细胞受到心肌桥压迫导致血流切变力增高产生适应性反应 ,对内皮细胞有保护作用 ,而其近段内皮细胞由于切变力较低容易被损伤 ,成为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桥 冠状动脉 内皮细胞形态 动脉粥样硬化 血流动力学
原文传递
心肌桥对冠状动脉血流储备的影响 被引量:62
2
作者 张国辉 钱菊英 +7 位作者 樊冰 王齐冰 颜彦 严卫 王灏 路艳 冯琪 葛均波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279-281,共3页
目的 探讨心肌桥对冠状动脉血流储备的影响。方法 对 16例经冠状动脉造影诊断有心肌桥者作冠状动脉内多普勒检查 ,观察并记录壁冠状动脉及其远近段血流图形及特点 ,壁冠状动脉远段、近段的基础平均峰值流速 (bAPV)和充血平均峰值流速 ... 目的 探讨心肌桥对冠状动脉血流储备的影响。方法 对 16例经冠状动脉造影诊断有心肌桥者作冠状动脉内多普勒检查 ,观察并记录壁冠状动脉及其远近段血流图形及特点 ,壁冠状动脉远段、近段的基础平均峰值流速 (bAPV)和充血平均峰值流速 (hAPV) ,分别计算出壁冠状动脉远段、近段的血流储备 (CFR)并予比较 ,作配对t检验。CFR定义为冠状动脉相同节段hAPV和bAPV的比值。结果  16例患者的心肌桥均位于左前降支 ,其壁冠状动脉多普勒频谱血流图形呈特征性的舒张早期指尖样变化 ,壁冠状动脉近段和远段bAPV无明显差异 [(18 8± 9 2 )cm/s比 (17 5± 7 8)cm/s,P>0 0 5 ],而hAPV的增加明显高于其远段 [(5 5 5± 19 5 )cm/s比 (4 1 1± 17 9)cm/s,P <0 0 5 ]。壁冠状动脉近段CFR明显高于其远段 (3 13± 1 15比 2 38± 0 76 ,P <0 0 1)。结论 心肌桥使壁冠状动脉的多普勒血流图形呈特征性指尖样现象 ,其远段CFR下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桥 冠状动脉血流储备 冠状动脉循环 冠心病 血流图 多普勒血流图
原文传递
冠状动脉CTA诊断心肌桥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39
3
作者 刘新 蔡祖龙 +3 位作者 蔡幼铨 安宁豫 赵绍宏 杨立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2006年第4期262-265,共4页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CTA诊断心肌桥的临床价值。材料和方法:使用16排螺旋CT对56例患者行CTA检查,根据CTA上冠状动脉的走行部位,诊断12例心肌桥,其中7例行X线冠状动脉造影,10例使用3D屏气FIESTA序列行冠状动脉MRA检查,比较CTA、MRA和X线冠...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CTA诊断心肌桥的临床价值。材料和方法:使用16排螺旋CT对56例患者行CTA检查,根据CTA上冠状动脉的走行部位,诊断12例心肌桥,其中7例行X线冠状动脉造影,10例使用3D屏气FIESTA序列行冠状动脉MRA检查,比较CTA、MRA和X线冠状动脉造影显示心肌桥的效率。结果:CT显示12例心肌桥共13支壁血管在心肌内走行,其中4例可以被X线冠状动脉造影显示,MRA不能可靠显示心肌桥,仅3例提示心肌桥可能。结论:冠状动脉CTA可以准确显示心肌桥,为临床提供判断心肌缺血的可能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桥 CTA MRA
下载PDF
心肌桥的观测及其解剖生理学意义分析 被引量:37
4
作者 胡光强 杨朝鲜 +2 位作者 曾昭明 余崇林 肖洪文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02-404,共3页
目的:探讨心肌桥的存在及其存在的解剖生理学意义。方法:不同年龄段的尸体心脏128例,作年龄、性别记录,比较观察心肌桥的出现率、出现位置、壁冠状动脉所在动脉的形态特点及其与年龄、性别间的关系。结果:心肌桥的解剖检出率随年龄和性... 目的:探讨心肌桥的存在及其存在的解剖生理学意义。方法:不同年龄段的尸体心脏128例,作年龄、性别记录,比较观察心肌桥的出现率、出现位置、壁冠状动脉所在动脉的形态特点及其与年龄、性别间的关系。结果:心肌桥的解剖检出率随年龄和性别呈阶梯样增加,心肌桥出现的区域位置相对稳定集中,心肌桥所在的冠状动脉在形态上存在显著差异,并随年龄而增强。结论:心肌桥为一良性解剖结构,可能具有支持、固定冠状动脉,局部增大冠状动脉血压,提高心肌血供的“心肌瓣膜”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桥 壁冠状动脉 解剖生理学
下载PDF
心肌桥和心肌桥近端合并严重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介入治疗疗效观察 被引量:36
5
作者 王宁夫 潘浩 童国新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684-686,共3页
目的通过与心肌桥本身介入治疗疗效的比较,观察心肌桥近端血管严重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介入治疗疗效。方法试验组选择心肌桥近端动脉粥样硬化并严重狭窄(≥70%)者28例(A组),对照组选择有症状的单纯心肌桥改变且收缩期严重狭窄(≥95%)者16... 目的通过与心肌桥本身介入治疗疗效的比较,观察心肌桥近端血管严重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介入治疗疗效。方法试验组选择心肌桥近端动脉粥样硬化并严重狭窄(≥70%)者28例(A组),对照组选择有症状的单纯心肌桥改变且收缩期严重狭窄(≥95%)者16例(B组)和单纯前降支动脉粥样硬化严重狭窄(≥70%)者54例(C组),应用普通冠状动脉支架介入治疗。结果三组均成功行介入手术,三组支架置入后的血管内径及支架长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6个月内4例(14.3%)再狭窄,B组6个月内7例(43.7%)出现再狭窄,C组8例(14.8%)再狭窄,A组和C组的再狭窄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均显著低于B组(P<0.05)。三组中再狭窄患者均再次接受介入治疗。结论心肌桥近端严重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介入治疗疗效未受心肌桥近端异常血流动力学的影响。但心肌桥病变本身的介入治疗远期再狭窄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硬化 血管成形术 经腔 经皮冠状动脉 支架 心肌桥 动脉粥样硬化病变 介入治疗疗效 治疗疗效观察 近端
原文传递
支架置入术治疗有心肌缺血症状心肌桥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32
6
作者 刘幼文 刘强 +3 位作者 金光临 罗剑峰 艾淑智 王凤山 《临床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332-334,共3页
目的 :评价冠状动脉 (冠脉 )内支架置入术治疗有心肌缺血症状心肌桥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 :共选择 10例有明显心肌缺血表现的心肌桥患者行支架置入术治疗。冠脉造影示心肌桥均位于前降支 ,心脏收缩时壁冠脉狭窄率 75 %~ 10 0 % ,狭窄长... 目的 :评价冠状动脉 (冠脉 )内支架置入术治疗有心肌缺血症状心肌桥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 :共选择 10例有明显心肌缺血表现的心肌桥患者行支架置入术治疗。冠脉造影示心肌桥均位于前降支 ,心脏收缩时壁冠脉狭窄率 75 %~ 10 0 % ,狭窄长度 8~ 2 0mm。 8例置入Penta支架 ,2例置入CypherTM 支架。结果 :支架置入术的成功率为 10 0 % ,支架置入后即刻冠脉造影显示心肌桥压迫影像消失。术中有 1例发生了壁冠脉穿孔 ,后经球囊原位长时间低压力扩张封堵破孔终止了局部出血。术后所有患者的心绞痛症状均明显减轻或完全消失。在 4~ 13个月的随访期间 ,有 3例置入Penta支架的患者再发心绞痛 ,其中 1例作了重复冠脉造影 ,证实其支架内发生了 95 %的再狭窄。 2例置入了CypherTM支架的患者一直无症状 ,其中 1例复查了冠脉造影并获得了非常满意的造影结果。结论 :对有症状的心肌桥患者冠脉内支架置入术是可选的治疗方法 ,尤其对药物治疗无效或有禁忌的患者更为适用。支架术的近期疗效非常满意 ;远期效果不太理想 ,使用CypherTM支架有可能使此结果得到明显改善。由于支架置入术有引起壁冠脉破裂穿孔的危险 ,术前应权衡利弊 ,严格选择病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桥 冠状动脉造影 支架
原文传递
64排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与冠状动脉造影诊断冠状动脉心肌桥的价值比较 被引量:28
7
作者 刘天壤 李武 +2 位作者 徐海杰 张赐宝 周香玲 《中国CT和MRI杂志》 2015年第1期109-111,共3页
目的比较64排128层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CTA)诊断心肌桥-壁冠状动脉(MB-MCA)与冠状动脉造影(CAG)诊断心肌桥的价值。方法整理2009年12月--2011年01月间,在我院做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的病例,共206例,CTA诊断心肌桥病例41例,其中22例行DSA... 目的比较64排128层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CTA)诊断心肌桥-壁冠状动脉(MB-MCA)与冠状动脉造影(CAG)诊断心肌桥的价值。方法整理2009年12月--2011年01月间,在我院做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的病例,共206例,CTA诊断心肌桥病例41例,其中22例行DSA下进行冠状动脉造影(CAG)检查。分析CTA与CAG对MB影像学表现,评估MCA的狭窄程度。结果 CTA诊断的41例心肌桥病变血管44支,深肌桥36支,浅肌桥8支,其中22例CAG检查MB,检出19例,病变血管19支,未检出3例(CTA表现为前降支浅肌桥);CTA诊断41例MB,MCA狭窄程度均小于50%,CAG诊断MB,MCA狭窄程度分别为:小于等于50%,9例,大于50%小于等于75%,6例,大于75%小于100%,4例。结论 64排128层CTA诊断MB-MCA即可以观察到MCA,也能观察到MB,同时可以观察到肌桥的厚度(即MCA的深度),但是所观察到的MCA狭窄程度与CAG观察到的有差异。CAG可在动态下观察到MCA的狭窄程度,对MCA的狭窄有准确的判断,但是CAG不能观察到MB。CTA和CAG诊断心肌桥是互补的,对心肌桥的诊断应为即能观察到MB,又能观察到MCA并准确判断其狭窄程度,才是最准确的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桥 冠状动脉造影 X线 计算机体层摄影
下载PDF
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CTA动态容积再现图像辅助诊断心肌桥的临床应用价值 被引量:27
8
作者 林丽红 钟朝辉 +2 位作者 胡毅 张奇 侯学松 《中国CT和MRI杂志》 2014年第1期8-10,共3页
目的探讨运用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CTA动脉容积再现图像辅助诊断心肌桥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的自2011年7月26日至2012年6月29日期间行冠脉CTA检查并诊断为心肌桥的患者10例,观察其动态容积再现图像,诊断结果,并做统计学分析和处理。结... 目的探讨运用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CTA动脉容积再现图像辅助诊断心肌桥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的自2011年7月26日至2012年6月29日期间行冠脉CTA检查并诊断为心肌桥的患者10例,观察其动态容积再现图像,诊断结果,并做统计学分析和处理。结果 1059例患者中,静态CTA图像诊断心肌桥6例,静态和动态图像共同诊断心肌桥9例。敏感度分别是80.34%和92.78%,特异度分别是99.47%和99.78%,统计学上有意义(p<0.05)。结论运用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CTA动态容积再现图像进行辅助诊断心肌桥,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4层螺旋CT 冠状动脉CTA动态容积再现图像 诊断 心肌桥
下载PDF
冠状动脉造影时心肌桥的检出率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23
9
作者 熊龙根 陆东风 +1 位作者 刘世明 许博裳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05年第2期136-137,共2页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造影时心肌桥的检出率及其临床意义。方法2655例接受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根据造影显示冠状动脉管腔收缩期狭窄程度判定心肌桥,并根据收缩期狭窄程度分为3级。结果共检出69例心肌桥,检出率2.6%,部位均位于左前降支。其中...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造影时心肌桥的检出率及其临床意义。方法2655例接受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根据造影显示冠状动脉管腔收缩期狭窄程度判定心肌桥,并根据收缩期狭窄程度分为3级。结果共检出69例心肌桥,检出率2.6%,部位均位于左前降支。其中1级狭窄59例(85.5%),2级狭窄9例(13.0%),3级狭窄1例(1.4%)。21例(30.4%)在心肌桥近端有粥样硬化病变,28例(40.6%)有不同程度的心绞痛。1例95%收缩期狭窄病例置入冠脉内支架,其他病例经药物治疗,临床症状消失。结论冠状动脉造影时收缩期狭窄是临床判定心肌桥的唯一依据。心肌桥可导致缺血性心脏事件,对于有缺血症状者应予适当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造影 心肌桥 冠状动脉
下载PDF
心肌桥及其影像学评价 被引量:21
10
作者 王升平 肖湘生 刘士远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08年第4期432-437,共6页
心肌桥是冠状动脉变异的一种,以往认为心肌桥属于良性的变异,但是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心肌桥会引起心肌缺血,导致心肌梗塞,甚至引发猝死,因而对于心肌桥的检出和诊断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本文综述了血管内超声(IVUS)和彩色多普勒技术(CDUS)... 心肌桥是冠状动脉变异的一种,以往认为心肌桥属于良性的变异,但是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心肌桥会引起心肌缺血,导致心肌梗塞,甚至引发猝死,因而对于心肌桥的检出和诊断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本文综述了血管内超声(IVUS)和彩色多普勒技术(CDUS)、传统X线冠状动脉造影(CAG)、多排螺旋CT(MDCT)以及磁共振(MRI)等影像学技术对心肌桥检出和诊断的价值以及限度,综合比较,认为多排螺旋CT是检测和诊断心肌桥的首选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桥 冠状动脉变异 心肌缺血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血管内超声 X线冠状动脉造影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评估心肌桥 被引量:22
11
作者 殷敏敏 余永强 +1 位作者 刘斌 周勇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86-389,共4页
目的运用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描述壁冠状动脉在舒张期受压情况,探讨心肌桥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形成关系。方法分析611例行冠状动脉CTA扫描病人,对心肌桥长度、厚度,壁冠状动脉在舒张期受压及其伴随的动脉粥样硬化情况进行评估。分析... 目的运用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描述壁冠状动脉在舒张期受压情况,探讨心肌桥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形成关系。方法分析611例行冠状动脉CTA扫描病人,对心肌桥长度、厚度,壁冠状动脉在舒张期受压及其伴随的动脉粥样硬化情况进行评估。分析壁冠状动脉舒张期受压与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相关性。并按心肌桥存在与否进行分组配对,比较有心肌桥组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率与无心肌桥组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率。结果611例病人中173例发现心肌桥(28.3%)。左前降发生率最高(122/173)。舒张中期壁冠状动脉重度受压者心肌桥厚度与无或轻度受压心肌桥厚度存在显著差异性(P=0.016)。壁冠状动脉受压情况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所致狭窄程度存在正相关关系(r=0.842,P=0.002)。邻近心肌桥段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率与单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7)。结论心肌桥厚度与壁冠状动脉舒张期受压程度及邻近冠状动脉斑块形成相关;心肌桥可能是评估冠心病的危险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桥 冠状动脉血管造影术 壁冠状动脉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心肌桥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 被引量:22
12
作者 关英敏 张清 王海昌 《心脏杂志》 CAS 2005年第3期249-250,255,共3页
目的:探讨心肌桥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冠脉造影术中检出的心肌桥患者92例的冠脉病变与临床资料。结果:1500例冠脉造影患者检出心肌桥92例,检出率6.1%;心肌桥近段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发生率71.7%,远段冠... 目的:探讨心肌桥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冠脉造影术中检出的心肌桥患者92例的冠脉病变与临床资料。结果:1500例冠脉造影患者检出心肌桥92例,检出率6.1%;心肌桥近段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发生率71.7%,远段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发生率10.9%,两者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心肌桥可能导致冠状动脉心肌桥近段冠脉粥样硬化病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桥 动脉粥样硬化 冠状动脉疾病
下载PDF
心肌桥所致冠状动脉迂曲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23
13
作者 安际伟 赵新斌 +1 位作者 赵鹤亮 周伟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51-157,共7页
目的分析心肌桥(MB)所致冠状动脉迂曲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2015年3月至2016年6月疑似冠心病经CT冠状动脉成像检查发现MB所致冠状动脉迂曲的88例患者资料,另选取同时期经CT冠状动脉成像检查... 目的分析心肌桥(MB)所致冠状动脉迂曲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2015年3月至2016年6月疑似冠心病经CT冠状动脉成像检查发现MB所致冠状动脉迂曲的88例患者资料,另选取同时期经CT冠状动脉成像检查发现冠状动脉迂曲而无MB的88例患者资料作为对照组。观察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及狭窄情况,收集患者的年龄、性别、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吸烟史、家族史及体质量指数。比较MB组与非MB组整支冠状动脉、迂曲前段、迂曲段、迂曲后段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率;比较MB组与非MB组冠状动脉迂曲前段、迂曲段、迂曲后段冠状动脉狭窄程度;比较两组年龄、性别、血压、血脂、血糖、吸烟史、家族史及体质量指数等方面的差异。对不同迂曲程度分级中完全MB组、不完全MB组及非MB组迂曲前段冠脉粥样硬化发生率的差异进行两两比较。结果 MB组整支(χ~2=15.565,P=0.000)、迂曲前段(χ~2=8.606,P=0.003)、迂曲段(χ~2=13.475,P=0.000)及迂曲后段(χ~2=4.314,P=0.038)冠脉粥样硬化发生率均低于非M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B组迂曲前段(χ~2=6.988,P=0.008)、迂曲段(χ~2=10.050,P=0.002)及迂曲后段(χ~2=4.314,P=0.038)轻度狭窄发生率均低于非M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迂曲前段(χ~2=0.586,P=0.444)、迂曲段(χ~2=1.356,P=0.244)及迂曲后段中重度狭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完全MB组在轻度(χ~2=13.526,P=0.000)及中度迂曲(Fisher确切概率P=0.015)中迂曲前段冠脉粥样硬化发生率低于非MB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而在重度迂曲(Fisher确切概率P=0.155)中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67)。不完全MB组在轻度迂曲中迂曲前段冠脉粥样硬化发生率低于非MB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χ~2=9.167,P=0.002);而在中度(Fisher确切概率P=0.047)及重度迂曲(Fisher确切概率P=0.031)中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桥 冠状动脉迂曲 动脉粥样硬化
下载PDF
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对心肌桥-壁冠状动脉的评价 被引量:20
14
作者 赵林芬 杨立 +2 位作者 王新江 赵锡海 吴坚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545-548,共4页
目的探讨心肌桥-壁冠状动脉(MB-MCA)形态学特征及其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6729例可疑或确诊冠心病(CHD)患者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CTA)结果,由2位心血管CT诊断医师独立判断MB-MCA的存在,结果一致时诊断为MB-... 目的探讨心肌桥-壁冠状动脉(MB-MCA)形态学特征及其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6729例可疑或确诊冠心病(CHD)患者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CTA)结果,由2位心血管CT诊断医师独立判断MB-MCA的存在,结果一致时诊断为MB-MCA。测量MB厚度、MCA长度及管径,记录MB-MCA位置、包绕情况、MCA两端成角情况,并记录MCA本身以及其近、远段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情况,应用卡方检验,分析心肌桥近段、远段冠状动脉及壁冠状动脉自身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发生率有无差异。结果6729例患者中发现MB-MCA总计1214例(18.0%),1262处。MB-MCA位于LAD者占90.7%(1145例)。MSCT显示MCA可被心肌完全包绕(39.3%,496/1262)或不完全包绕(60.7%,766/1262)。MCA长度为(18.6±9.0)mm。MB厚度为(2.2±1.7)mm。77.3%的MCA近端或(和)远端成角。MB-MCA近段和远段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发生率分别为53.3%和2.3%,MCA本身粥样硬化病变发生率为0.5%,各组间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64层螺旋CT能够清楚显示载MB-MCA冠状动脉全程和MB-MCA本身,并用于评价MB-MCA形态学特征。心肌桥近段冠状动脉易发生粥样硬化病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桥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影像诊断
下载PDF
双源CT和冠状动脉造影对冠状动脉斑块评估比较研究 被引量:17
15
作者 汤沂 江时森 +5 位作者 卢光明 宫剑滨 张启高 王立军 张龙江 郭华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2009年第1期47-49,共3页
目的:使用双源CT对冠状动脉斑块进行无创评估,并与冠状动脉造影结果相比较,探讨其在冠心病诊断上的优点及不足。方法:48例疑诊冠心病患者,使用双源CT进行冠状动脉成像,了解冠状动脉斑块的种类、大小及解剖学分布,并与冠状动脉造影结果比... 目的:使用双源CT对冠状动脉斑块进行无创评估,并与冠状动脉造影结果相比较,探讨其在冠心病诊断上的优点及不足。方法:48例疑诊冠心病患者,使用双源CT进行冠状动脉成像,了解冠状动脉斑块的种类、大小及解剖学分布,并与冠状动脉造影结果比较,判断其诊断冠心病的敏感性、特异性。结果:48例患者共检查576支冠状动脉节段,检测出127个粥样硬化斑块(约占22%),平均(2.4±0.32)个/例。其中74%为大斑块,26%为小斑块。在所有斑块中,16%的斑块为软斑块,10%的斑块为混合性斑块,74%的斑块为钙化斑块。共检测出8例心肌桥(约占16%)。与冠状动脉造影结果相比较,双源CT诊断冠心病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1%,97%,97%,98%。结论:双源CT可以实现无创评估冠状动脉的狭窄程度,区分高危斑块,并对心肌桥的诊断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及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源CT 冠状动脉造影 心肌桥
原文传递
心肌桥的临床特征及其影像学指标与心肌缺血症状的相关性 被引量:19
16
作者 王海蓉 宋文豪 +3 位作者 涂佩 陈德良 周素军 徐海波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43-47,共5页
目的用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TA)和冠状动脉造影(CAG)检查心肌桥-壁冠状动脉(MB-MCA),探讨MB-MCA的临床特征及其影像学指标与心肌缺血症状的相关性。方法回顾分析我院近年来的MB病例,入选既经冠状动脉CTA又经CAG诊断的MB病例152例。按照... 目的用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TA)和冠状动脉造影(CAG)检查心肌桥-壁冠状动脉(MB-MCA),探讨MB-MCA的临床特征及其影像学指标与心肌缺血症状的相关性。方法回顾分析我院近年来的MB病例,入选既经冠状动脉CTA又经CAG诊断的MB病例152例。按照有无动脉粥样硬化(As)分为单纯MB组、As并MB组;根据有无心肌缺血症状分为有症状组、无症状组。分析并比较各组临床特征及影像学资料。分析MB-MCA影像学指标与心肌缺血症状的相关性。结果冠状动脉CTA对MB的检出率为11.4%,CAG对MB的检出率为10.1%,两者相近。152例MB-MCA特点:收缩期压缩程度为50.1%±10.5%,舒张期压缩程度为22.8%±10.5%;平均长度为18.2±11.5 mm,厚度为2.7±0.8 mm;最常见MB发生部位为左前降支(LAD)中段(60.7%)。As并MB组心肌缺血症状(典型胸闷等)发生率、活动平板运动试验阳性率明显高于单纯MB组(75.5%比58.7%,66.0%比43.5%,P<0.001)。有症状组比无症状组MB更多分布于LAD中段(86.9%比68.9%,P<0.001),更易合并As发生(74.8%比57.8%,P<0.001)。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MB厚度、MCA收缩期及舒张期压缩程度与心肌缺血症状呈显著正相关。结论冠状动脉CTA与CAG对MB的检出率相似。MB合并As患者的心肌缺血症状发生率、活动平板运动试验阳性率均高于单纯MB患者。MB患者心肌缺血症状与MB厚度、MCA压缩程度及As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桥 壁冠状动脉 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 冠状动脉造影 心肌缺血 动脉粥样硬化
下载PDF
心肌桥-壁冠状动脉与心肌缺血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8
17
作者 徐永平 赵新斌 赵鹤亮 《临床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709-712,共4页
目的:探讨心肌桥-壁冠状动脉(MB-MCA)与心肌缺血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因胸闷、胸痛就诊,经256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CTCA)诊断为MB-MCA,且经临床相关检查排除冠心病、心肌病、瓣膜病、高血压心脏病及先天性心脏病等各种器质性心脏... 目的:探讨心肌桥-壁冠状动脉(MB-MCA)与心肌缺血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因胸闷、胸痛就诊,经256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CTCA)诊断为MB-MCA,且经临床相关检查排除冠心病、心肌病、瓣膜病、高血压心脏病及先天性心脏病等各种器质性心脏病,于1周内行负荷-静息核素心肌灌注显像(MPI)的82例(男45例,女37例)患者的影像资料,比较不完全MB组与完全MB组MCA收缩期狭窄率及MPI的差异,比较MPI正常组与异常组MB长度及MCA收缩期狭窄率的差异。结果:不完全MB组与完全MB组MCA收缩期狭窄率分别为(11.6±10.3)%与(30.5±1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584,P=0.000);MPI异常分别为5例与19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1.376,P=0.000)。MPI正常组与异常组MB长度分别为(14.4±3.8)mm与(15.1±4.7)m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909,P=0.366);MCA收缩期狭窄率分别为(13.8±10.4)%与(36.7±1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238,P=0.000)。结论:MB-MCA与心肌缺血存在相关性。相比不完全MB,完全MB患者MCA收缩期狭窄程度更严重,更易出现心肌缺血,临床应给予高度重视。而MB长度对心肌供血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桥 心肌缺血 冠状动脉造影术 心肌灌注显像
原文传递
前降支心肌桥与桥前段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狭窄的相关性 被引量:19
18
作者 田树平 李春平 +5 位作者 宋翔 甘露 吴芳 陈敏 肖华锋 杨立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53-157,共5页
目的探讨前降支心肌桥与心肌桥前段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狭窄的相关性,以确定前降支心肌桥是否与心肌桥前段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狭窄的发生存在独立的关联。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3月至2012年12月9862例拟诊为冠心病患者的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 目的探讨前降支心肌桥与心肌桥前段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狭窄的相关性,以确定前降支心肌桥是否与心肌桥前段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狭窄的发生存在独立的关联。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3月至2012年12月9862例拟诊为冠心病患者的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资料(只记录并分别按照前降支有无冠脉粥样硬化及有无心肌桥进行分组)及临床资料(包括年龄、性别、吸烟情况、有无家族心脏病史、糖尿病、高血压、高脂血症、体重指数、静息心率),应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发生于前降支心肌桥与桥前段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狭窄的关系。结果9862例患者中3359例患者前降支存在50%以上狭窄,前降支心肌桥为3182(32.3%)例,心肌桥平均长度为(17.3±5.2)mm,覆盖的心肌平均厚度为(1.2±0.9)mm。前降支动脉硬化狭窄组含有心肌桥1658例,前降支无动脉硬化狭窄组含有心肌桥1524例,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81.12,P〈0.05),Logistic回归表明心肌桥的DR值为3.07,95%置信区间2.81—3.37(P〈0.001),最终经过年龄、性别、吸烟情况、家族心脏病史、高血压、高脂血症、体重指数、糖尿病、静息心率等因素校正后,OR值为2.86,95%置信区间2.60~3.16(P〈0.001)。结论前降支心肌桥与心肌桥前段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狭窄的发生存在独立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桥 壁冠状动脉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
下载PDF
心肌桥Noble分级和发生位置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 被引量:19
19
作者 杨栓锁 汤磊 +2 位作者 陈晖 仇兴标 方唯一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967-970,974,共5页
目的探讨心肌桥Noble分级和发生位置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经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出的192例心肌桥患者,结合临床症状以及心电图和心脏超声表现,分析心肌桥Noble分级和发生位置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及药物治疗效果... 目的探讨心肌桥Noble分级和发生位置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经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出的192例心肌桥患者,结合临床症状以及心电图和心脏超声表现,分析心肌桥Noble分级和发生位置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及药物治疗效果。结果心肌桥在冠状动脉造影的检出率为10.2%,最常发生在左前降支中段;Noble 3级患者均出现胸闷或胸痛症状,43.8%出现心电图缺血性ST-T改变,37.5%出现心脏超声室壁节段运动异常,Noble 1、2级患者不出现心电图缺血性ST-T改变和心脏超声室壁节段运动异常;心肌桥近端冠状动狭窄发生率显著高于壁冠状动脉及其远端冠状动脉(P<0.05);随着心肌桥分级的增高,心肌桥近端冠状动脉狭窄的发生率有增高的趋势(P<0.000 1);有症状的心肌桥患者β受体阻滞剂、钙离子拮抗剂、β受体阻滞剂联合钙离子拮抗剂使用率分别为80.0%、91.1%和62.2%,显著高于无症状者的11.4%、15.9%、4.5%(P<0.01)。结论冠状动脉心肌桥Noble 3级患者大多出现胸闷或胸痛症状;心肌桥近端较易发生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以β受体阻滞剂和钙离子拮抗剂治疗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桥 冠状动脉造影术 心电图 超声心动图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下载PDF
Myocardial bridge-related coronary heart disease:Independent influencing factors and their predicting value 被引量:17
20
作者 Dong-Hui Zhao Qian Fan +2 位作者 Jun-Xia Ning Xin Wang Jia-Yu Tian 《World Journal of Clinical Cases》 SCIE 2019年第15期1986-1995,共10页
BACKGROUND Myocardial bridge(MB)will compress the mural coronary artery(MCA)during the systole and cause myocardial ischemia.In the diagnosis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because the structure of MB is difficult to ... BACKGROUND Myocardial bridge(MB)will compress the mural coronary artery(MCA)during the systole and cause myocardial ischemia.In the diagnosis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because the structure of MB is difficult to be observed by coronary angiography(CAG),the clinical study of the influence of MB on CHD is lacking.With the advancement of computed tomography coronary angiography technology,detailed observations of the MB anatomy have realized.AIM To explore the main influencing factors of MB-related CHD and to find potential indicators for predicting MB-related CHD.METHODS A total of 1718 patients with suspected CHD due to the symptoms of myocardial ischemia were enrolled as subjects.Patients diagnosed with CHD were included in a CHD group,and patients with no significant abnormalities were included in a control group.In the CHD group,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an MB-CHD subgroup if MB-related CHD was found.In the control group,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a simple MB subgroup if MB was found.The patient's clinical data and MB-related indicators,including the branch of MB,MB type(superficial/deep type),MB length,MB thickness,systolic and diastolic compression of the MCA,and MCA systolic stenosis rate were recorded and compared.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was used to explore the independent influencing factors of MD-related CHD.ROC curve was used to analyze the diagnostic efficacy of potential indicators for MB-related CHD.RESULTS There were 1060 cases in the CHD group and 658 cases in the control group,and there were 236 cases in the MB-CHD subgroup and 52 cases in the simple MB subgroup.Multivariate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 combined MB had a significant effect on the occurrence of CHD(P<0.05).MB thickness,systolic compression,diastolic compression,and MCA systolic stenosis rate had significant effects on the occurrence of MB-related CHD(P<0.05).The area under the curve(AUC)of the combination of these influencing factors for the diagnosis of MB-related CHD was 0.959,which was significantly hi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yocardial bridge CORONARY heart disease MURAL CORONARY artery COMPUTED tomography CORONARY ANGIOGRAPHY INDEPENDENT influencing factor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