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24篇文章
< 1 2 5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烧伤后“休克心”的研究 被引量:97
1
作者 黄跃生 杨宗城 +2 位作者 迟路湘 梁晚益 闫柏刚 《中华烧伤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5期275-278,共4页
目的 探讨烧伤后休克心及其发生机制。 方法 动物实验与临床研究相结合 ,采用心功能、心肌细胞损伤、细胞膜及骨架结构损伤、心肌生物力学、心肌病理等指标观测心肌损伤程度 ;通过心肌营养性血流量、心肌细胞氧利用、能量代谢及其释... 目的 探讨烧伤后休克心及其发生机制。 方法 动物实验与临床研究相结合 ,采用心功能、心肌细胞损伤、细胞膜及骨架结构损伤、心肌生物力学、心肌病理等指标观测心肌损伤程度 ;通过心肌营养性血流量、心肌细胞氧利用、能量代谢及其释放的细胞因子等指标探讨其机制。 结果 严重烧伤后心功能、心肌力学指标、心肌营养性血流量、心肌细胞氧利用及能量代谢、心肌细胞黏弹性等均显著降低 ,细胞膜及骨架结构受损 ,心肌纤维灶性溶解、断裂 ,血浆肌球蛋白轻链 1、肌钙蛋白T及心肌组织细胞因子显著增高。 结论 严重烧伤休克期心肌即发生明显器质性损害 ,心肌缺血再灌流损伤、心肌细胞氧利用及能量代谢障碍、心肌组织水肿、失控性炎症反应等是发生休克心的主要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 休克 心肌损害 并发症
原文传递
磷酸肌酸钠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氧化应激的影响及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52
2
作者 章樱 陈国庆 张勤 《中华全科医学》 2016年第5期786-789,共4页
目的探讨磷酸肌酸钠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心肌损伤的疗效及可能作用机制。方法选择HIE合并心肌损伤患儿共92例,按数字表法将所有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46例和治疗组46例;所有患儿均给予低流量吸氧等对症支持治疗;对照组给予... 目的探讨磷酸肌酸钠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心肌损伤的疗效及可能作用机制。方法选择HIE合并心肌损伤患儿共92例,按数字表法将所有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46例和治疗组46例;所有患儿均给予低流量吸氧等对症支持治疗;对照组给予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酯钠液静脉滴注,20mg/次,1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注射用磷酸肌酸钠,0.5~1.0g加入5%葡萄糖10ml中微泵,1次/d;2组均给予2周治疗。比较2组患儿血清肌酸激酶(CK),肌钙蛋白I(cTnI)和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免疫印迹法检测2组血清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氧化酶2(NOX2)表达,检测2组患儿血清活性氧(ROS)、一氧化氮(NO)、核因子-κB(NF—κB)、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IL)-6含量。结果治疗组患儿治疗后血清CK、cTnI和CK—MB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患儿治疗后LVEF和E/A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治疗组患儿血清中NOX2、ROS、NO、NF—KB、TNF—α和IL-6含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磷酸肌酸钠治疗新生儿HIE可有效降低心肌损伤标志物,改善心功能,抑制NOX2/ROS氧化应激通路从而减缓F游炎症损伤是其可能机制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肌酸钠 缺氧缺血性脑病 新生儿 心肌损伤 氧化应激
原文传递
儿童轮状病毒性肠炎并发心肌损害的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45
3
作者 孙蕊蕊 刘晓东 +2 位作者 栾孟福 李田华 刘茜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425-427,共3页
目的 探讨儿童轮状病毒(RV)肠炎并发心肌损害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9月-2014年5月在潍坊医学院附属潍坊市人民医院小儿内科确诊为RV肠炎的350例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心肌肌钙蛋白Ⅰ(cTnⅠ)及心... 目的 探讨儿童轮状病毒(RV)肠炎并发心肌损害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9月-2014年5月在潍坊医学院附属潍坊市人民医院小儿内科确诊为RV肠炎的350例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心肌肌钙蛋白Ⅰ(cTnⅠ)及心脏器械检查结果将其分为心肌损害组和无心肌损害组,其中心肌损害组220例,无心肌损害组130例.对14个可能与心肌损害发生有关的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包括性别、年龄(0~1岁)、发热、病程(>5 d)、腹泻次数(>10次/d)、重度脱水、呕吐、代谢性酸中毒(代酸)、白细胞总数(WBC)、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血红蛋白(rHb)、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血钠及血钾;对单因素分析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心肌损害组的年龄(0~1岁)、呕吐、代酸、血钠及血钾水平与无心肌损害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为0~1岁、呕吐及代酸对儿童RV肠炎并发心肌损害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儿童RV肠炎并发心肌损害与多种因素有关,其中年龄为0~1岁、呕吐及代酸可能是心肌损害的独立危险因素.儿童RV肠炎起病隐匿,症状不典型,重症病较少,对1岁以内伴有严重呕吐和代酸的RV肠炎患儿,应行常规心脏标志物检查,必要时应行心脏器械检查,以便早期发现心肌损害并做出及时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轮状病毒感染 心肌损害 影响因素分析
下载PDF
磷酸肌酸钠治疗新生儿窒息后心肌损伤的meta分析 被引量:43
4
作者 缪珀 孙斌 冯星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72-176,共5页
目的评价磷酸肌酸钠治疗新生儿窒息后心肌损伤的疗效。方法检索国内外相关数据库,搜集有关磷酸肌酸钠治疗新生儿窒息合并心肌损伤的随机及半随机对照试验,采用Review Manager 5.1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共纳入6篇文献,400例患儿(试验... 目的评价磷酸肌酸钠治疗新生儿窒息后心肌损伤的疗效。方法检索国内外相关数据库,搜集有关磷酸肌酸钠治疗新生儿窒息合并心肌损伤的随机及半随机对照试验,采用Review Manager 5.1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共纳入6篇文献,400例患儿(试验组202例,对照组198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磷酸肌酸钠治疗7 d后患儿心肌酶CK、CK-MB、LDH、HBDH、cTnI均有所下降。治疗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相对危险度分别为1.78和1.29,95%CI为(1.32,2.41)和(1.12,1.48)。治疗组总住院天数较对照组少4.07 d,95%CI为(-5.25,-2.89)。结论磷酸肌酸钠对于治疗新生儿窒息后的心肌损伤显效率及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能缩短住院天数,且心肌酶谱可出现下降,未发现严重不良反应。但由于所纳入试验质量原因,需要更多的随机对照试验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肌酸钠 窒息 心肌损伤 META分析 新生儿
原文传递
磷酸肌酸钠、维生素C联合抗病毒治疗对病毒性心肌炎患儿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41
5
作者 李彩虹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6年第20期2482-2485,共4页
目的:分析磷酸肌酸钠、维生素C联合抗病毒治疗对病毒性心肌炎患儿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141例病毒性心肌炎患儿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常规治疗组(常规抗病毒治疗)、联合治疗组(磷酸肌酸钠、维生素C联合抗病毒治疗),对比两组1个疗程... 目的:分析磷酸肌酸钠、维生素C联合抗病毒治疗对病毒性心肌炎患儿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141例病毒性心肌炎患儿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常规治疗组(常规抗病毒治疗)、联合治疗组(磷酸肌酸钠、维生素C联合抗病毒治疗),对比两组1个疗程后心肌损伤标志物、超声心动图参数、炎症因子、氧化/抗氧化指标差异。结果:联合治疗组治疗后血清心肌损伤标志物IMA、CK-MB、LDH、HBDH、cTNⅠ、MYO含量,超声心动图参数LAD、LVDD、RVDD、IVSD、RVOT值低于常规治疗组;血清炎症因子IL-10、IL-17、IL-23、IFN-γ含量低于常规治疗组;血清氧化指标NO、·OH、LPO、MDA含量低于常规治疗组,抗氧化指标SOD、SeGSH-Px含量高于常规治疗组。结论:磷酸肌酸钠、维生素C联合抗病毒治疗可积极保护病毒性心肌炎患儿的心功能,具体与其抗炎、抗氧化应激等作用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性心肌炎 磷酸肌酸钠 维生素C 心肌损伤
下载PDF
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心肌损伤的危险因素及益生菌干预效果研究 被引量:40
6
作者 王荣花 李娟利 +1 位作者 姜红 史瑞明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19年第1期57-61,共5页
背景轮状病毒性肠炎是儿童常见疾病,心肌损伤是其较常见并发症之一,严重时可诱发心肌炎并影响患儿生存质量,但目前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心肌损伤的危险因素尚未完全明确,且缺乏有效干预措施。目的分析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心肌损伤的危险因... 背景轮状病毒性肠炎是儿童常见疾病,心肌损伤是其较常见并发症之一,严重时可诱发心肌炎并影响患儿生存质量,但目前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心肌损伤的危险因素尚未完全明确,且缺乏有效干预措施。目的分析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心肌损伤的危险因素,并观察益生菌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收治的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138例,其中有心肌损伤患儿35例(A组),无心肌损伤患儿103例(B组);根据治疗方法将心肌损伤患儿分为对照组(n=12)和干预组(n=23)。在对症治疗基础上,对照组患儿给予肠炎宁治疗,干预组患儿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治疗;两组患儿均连续治疗1周。比较A组与B组患儿一般资料、血常规检查结果、血电解质及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心肌损伤的影响因素分析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比较对照组与干预组患儿治疗前后心肌酶谱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1)A组与B组患儿性别、病程、腹泻次数、有无呕吐、有无重度脱水及中性粒细胞百分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B组患儿年龄、有无发热、有无代谢性酸中毒、白细胞计数(WBC)、血红蛋白、红细胞分布宽度(RDW)、血钠、血钾及NT-proBNP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1岁〔OR=3.307,95%CI(1.276,8.580)〕、RDW≥15.4%〔OR=1.133,95%CI(1.002,1.282)〕、血钾<3.5 mmol/L〔OR=3.865,95%CI(1.720,8.684)〕、NT-proBNP≥100 mg/L〔OR=1.114,95%CI(1.007,1.238)〕是病毒性肠炎患儿心肌损伤的危险因素(P<0.05)。(3)对照组与干预组患儿治疗前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及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儿治疗后AST、LDH、CK及CK-MB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炎 轮状病毒感染 心肌损伤 危险因素 益生菌
下载PDF
重症手足口病并心肌损伤的临床特征 被引量:36
7
作者 黄娇甜 祝益民 +1 位作者 卢秀兰 曾德斌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8期1414-1417,共4页
目的探讨手足口病(HFMD)并心肌损伤患儿的临床特征及预后。方法选择2010年4-6月在湖南省儿童医院ICU住院治疗的HFMD重症及危重症患儿为研究对象,了解HFMD患儿心肌损伤的发生率,对其临床特征和辅助检查结果进行总结分析,比较心肌酶学异... 目的探讨手足口病(HFMD)并心肌损伤患儿的临床特征及预后。方法选择2010年4-6月在湖南省儿童医院ICU住院治疗的HFMD重症及危重症患儿为研究对象,了解HFMD患儿心肌损伤的发生率,对其临床特征和辅助检查结果进行总结分析,比较心肌酶学异常组和心肌酶学正常组神经、呼吸和循环系统表现,以及辅助检查结果的差异,明确HFMD并心肌损伤患儿的预后。结果共369例患儿纳入分析,血清CK-MB和(或)心肌肌钙蛋白I(cTnI)升高者247例(66.9%)。心肌酶学异常组(包括cTnI升高组、CK-MB升高组及cTnI、CK-MB均升高组)平均热程,抽搐、肢体瘫痪、意识改变和脑神经受累的发生率,心率增快或减慢、血压异常、毛细血管充盈时间(CRT)>3 s、心力衰竭、呼吸节律改变的发生率及血管活性药物的使用率,CRP及血乳酸升高发生率均显著高于心肌酶学正常组。心肌酶学异常组危重症、神经源性肺水肿和肺出血的发生率及病死率均显著高于心肌酶学正常组。结论 HFMD患儿心肌损伤的发生率高,心肌酶谱、cTnI、CRP及血清乳酸水平的升高提示心肌损伤的发生;心肌酶学异常的HFMD患儿更易出现中枢神经系统受累的表现,病情更严重,预后更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手足口病 心肌损伤 儿童
原文传递
兔脓毒症早期心肌功能的变化 被引量:30
8
作者 潘小进 孙华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2004年第6期355-357,共3页
目的 研究脓毒症早期心肌功能变化的意义。方法  2 0只兔随机分成两组 :对照组 ( n=10 )行盲肠探查术 ;脓毒症组 ( n=10 )行盲肠结扎加穿孔术 ( CL P)制备脓毒症模型。两组均经右侧颈内动脉插管至左心室 ,每隔 1h测量 1次左室收缩峰压... 目的 研究脓毒症早期心肌功能变化的意义。方法  2 0只兔随机分成两组 :对照组 ( n=10 )行盲肠探查术 ;脓毒症组 ( n=10 )行盲肠结扎加穿孔术 ( CL P)制备脓毒症模型。两组均经右侧颈内动脉插管至左心室 ,每隔 1h测量 1次左室收缩峰压 ( L VSP)、左室压力最大上升速率 ( +dp/ dt max)、左室压力最大下降速率 ( dp/ dt m ax) ;并采血检测肌钙蛋白 I( Tn I) ,设术后 0、1、2、3和 4共 5个时间点。结果 脓毒症组动物CL P术后 1h即出现 L VSP、+dp/ dt max、 dp/ dt m ax较基础值均明显下降 ( P均 <0 .0 5 ) ,且随着时间的发展有进一步下降趋势 ;血清 Tn I水平均明显升高 ( P均 <0 .0 5 ) ,且随着时间的发展进一步升高。而对照组无明显变化。结论 兔脓毒症早期即有心肌损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心肌损害 心肌功能 肌钙蛋白I
下载PDF
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对体外循环心脏瓣膜置换手术患者心肌损伤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被引量:30
9
作者 赵峰 张雁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16年第5期567-570,共4页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对体外循环(CPB)心脏瓣膜置换手术患者的心肌损伤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3年1月-2015年12月于菏泽市立医院收治的84例风湿性心脏病需行心脏瓣膜置换手术患者,随机分为D1,D2和 C组,每组28例.麻醉...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对体外循环(CPB)心脏瓣膜置换手术患者的心肌损伤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3年1月-2015年12月于菏泽市立医院收治的84例风湿性心脏病需行心脏瓣膜置换手术患者,随机分为D1,D2和 C组,每组28例.麻醉诱导后,D1组麻醉诱导静脉注射右美托咪定0.5 μg/kg,之后以0.5 μg/(kg·h)静脉输注至术毕;D2组:麻醉诱导后静脉注射右美托咪定1μg/kg,之后以0.5 μg/(kg·h)静脉输注至术毕;C组:按相同速度注入等量生理盐水.观察并比较三组心肌损伤标志物和血流动力学指标.结果 三组患者的一般资料,CPB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心脏自动复跳率、术中出血量及舒芬太尼用量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三组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及肌钙蛋白-I(cTnI)在CPB停止10 min前、手术结束时、术后6 h、24 h时均显著高于给予右美托咪定前(P均〈0.05);而D1、D2组的CK-MB、H-FABP在术后6 h、24 h明显低于C组(P均〈0.05),D1、D2组的cTnI在CPB停止10 min前、手术结束、术后6 h、24 h点均明显低于C组(P均〈0.05);C组的HR(心率)在T2、T3、T5显著升高(P均〈0.05);D1组的HR与T0相比,T1显著下降(P〈0.05),T5显著升高(P〈0.05),T2-T4均无变化;而D2组T1-T4的HR与T0相比均显著下降(P均〈0.05),T5点显著升高(P〈0.05),C组的MAP在T1-T5时间点均显著低于T0(P均〈0.05);D1、D2组的MAP未发生显著性差异.结论 麻醉诱导后静脉注射右美托咪定0.5 μg/kg,可减轻CPB后患者的心肌损伤,同时维持患者CPB前后患者的血流动力学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心脏瓣膜置换术 心肌损伤 血流动力学
下载PDF
几种常见心肌损伤生化标记物应用价值的比较和分析 被引量:26
10
作者 柯振符 杨文杰 黎舒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2年第2期83-85,共3页
目的通过对心肌损伤患者进行不同的实验指标的检查,探讨几种常见心肌损伤生化标记物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AU640自动生化仪检测肌红蛋白(Mb),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心肌肌钙蛋白I(cTnI),血同型半胱氨酸(Hcy),脑利钠肽前体(pro-BNP),对... 目的通过对心肌损伤患者进行不同的实验指标的检查,探讨几种常见心肌损伤生化标记物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AU640自动生化仪检测肌红蛋白(Mb),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心肌肌钙蛋白I(cTnI),血同型半胱氨酸(Hcy),脑利钠肽前体(pro-BNP),对其在心肌损伤疾病中的价值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 Mb检测在心肌损伤早期快速方面,是最早可测的标记物。cTnI的诊断窗口期最长,有较好的跟踪性,且是特异性最好的标记物。CK-MB应用最广,但是其特异性较差。Hcy可以在冠心病的早期检测出其活动,对冠心病的预防及治疗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脑利钠肽前体(pro-BNP)有助于早期诊断心肌损伤,可以反映心肌损伤的严重程度,可以作为心血管事件预测指标。结论心肌损伤疾病的患者,血浆中Mb、CK-MB、cTnI、Hcy、pro-BNP不同时段及治疗前后的水平变化,说明上述生化标记物参与疾病的发生,发展并与其疗效观察有密切的关系。四项指标同时的检测可互为补充,提高临床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损伤 生化标记物 MB CK—MB CTNI Hcy PRO-BNP 应用价值
下载PDF
2018年全球心肌梗死统一定义更新解读 被引量:25
11
作者 谭梦琴 尹春娥 王福军 《实用心电学杂志》 2018年第6期381-385,共5页
随着更为敏感的心脏生物标志物的出现,欧洲心脏病学会(ESC)、美国心脏病学基金会(ACCF)、美国心脏协会(AHA)和世界心脏联盟(WHF)在2000年首次使用生物化学和临床方法对心肌梗死做出全球统一定义。此后,这一定义不断更新。2018年8月25日... 随着更为敏感的心脏生物标志物的出现,欧洲心脏病学会(ESC)、美国心脏病学基金会(ACCF)、美国心脏协会(AHA)和世界心脏联盟(WHF)在2000年首次使用生物化学和临床方法对心肌梗死做出全球统一定义。此后,这一定义不断更新。2018年8月25日,在德国慕尼黑召开的ESC年会上,公布了新的第4版心肌梗死全球统一定义。这版定义提出了5个新概念、更新了多项概念,并新增了5项新疾病章节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心肌损伤 肌钙蛋白 心肌缺血 电重塑
下载PDF
新生儿黄疸对正常足月儿心肌损伤危害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6
12
作者 高翔羽 杨波 +4 位作者 黑明燕 王秀利 陈洋 孙迎军 佟念念 《中华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343-349,共7页
目的了解新生儿黄疸是否损伤正常足月儿心肌。方法2004年3月至2010年12月,入住我院新生儿科的正常足月儿,无明确宫内窘迫、生后窒息病史,体温正常。母亲妊娠期健康。剔除合并败血症、宫内病毒感染、先天畸形、先天性心脏病、21-三体... 目的了解新生儿黄疸是否损伤正常足月儿心肌。方法2004年3月至2010年12月,入住我院新生儿科的正常足月儿,无明确宫内窘迫、生后窒息病史,体温正常。母亲妊娠期健康。剔除合并败血症、宫内病毒感染、先天畸形、先天性心脏病、21-三体综合征、红细胞增多症等疾病。符合人选标准且资料完整的共178例,均测定血清总胆红素(TB)、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心肌同工酶(CK-MB)、心肌肌钙蛋白I(cTnI)。入院时经皮测黄疸(TcB)水平/〉342μmol/L(20mg/d1)者32/39例(A组),另选取相似入院时龄(hr)的TcB水平低于“足月新生儿黄疸干预推荐标准”之“考虑光疗”水平的25例(B组),加查心电图校正Q-T间期(QTc)、QT间期离散度(QTcd)及心脏彩超左室射血分数(EF)、二尖瓣口舒张早期峰值流速/舒张晚期峰值流速的比值(E/A)。采用SPSS13.0软件处理。hr、TB、CK、CK-MB、CK—MB/CK、cTnI六个变量之间相关性分析采用简单相关分析及偏相关分析(Partial)。A、B两组数据选用两独立样本非参数Mann-WhitneyU检验或两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分析比较。结果简单相关分析显示:TB与cTnI、CK-MB相关关系显著(r=0.212、-0.161,P均〈0.05),但偏相关分析显示:TB与cTnI、CK-MB不存在直接相关关系(r’=0.112、-0.112,P均〉0.05);TB、cTnl分别均与hr存在负相关关系(r’:-0.490,P=0.000;r’=-0.162,P:0.032)。A、B两组之间,CK(Z=-1.384,P=0.166)、CK-MB(Z=-0.821,P=0.412)、cTnI(Z=-1.159,P=0.246)、QTc(t=1.146,P=0.257)、QTcd(t=1.342,P:0.185)、EF(t:1.558,P=0.125)、E/A(t=-0.640,P=0.52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CK-MB/CK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187,P=0.001),但却是A组[0.075(0.032-0.102)]低于B组[0.160(0.073-0.28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疸 新生儿 婴儿 新生 心肌损伤
原文传递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心肌损害的早期诊断 被引量:26
13
作者 吴传平 杨文东 郭会平 《国际外科学杂志》 2008年第12期810-812,共3页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心肌损害的早期诊断及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血清h-FABP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一步法定量检测,cTnI采用固相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CK-MB采用免疫抑制法。结果重型颅脑...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心肌损害的早期诊断及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血清h-FABP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一步法定量检测,cTnI采用固相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CK-MB采用免疫抑制法。结果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组血清h-FABP、cTnI及CK-MB水平分别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血清h-FABP阳性率显著高于血清cTnI、CK-MB或心电图的阳性率(P〈0.01),47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治疗后死亡8例,病死率为17.02%(8/47),血清h-FABP、cTnI及CK-MB异常组的病死率显著高于正常组(P〈0.01);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血清h-FABP预测发生死亡具有高的敏感性和阴性预测值,但特异性和准确度较低。结论血清h-FABP定量测定作为一种对微小心肌损伤高敏感的指标,可作为判断重型颅脑损伤急性期病情轻重、评价发生意外的一项客观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颅脑损伤 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 心肌损害 早期诊断 心肌肌钙蛋白-Ⅰ 肌酸激酶同工酶MB 心电图
原文传递
槲皮素通过PI3K/AKT/mTOR通路减轻脓毒症小鼠心肌损伤 被引量:26
14
作者 吴柳 蒋永艳 +2 位作者 刘微 尹建军 马兴龙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2021年第3期238-243,共6页
目的基于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通路探究槲皮素减轻脓毒症小鼠心肌损伤的分子机制,为槲皮素治疗脓毒症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盲肠结扎穿孔法构建脓毒症小鼠模型,将造模成功的小鼠随机分... 目的基于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通路探究槲皮素减轻脓毒症小鼠心肌损伤的分子机制,为槲皮素治疗脓毒症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盲肠结扎穿孔法构建脓毒症小鼠模型,将造模成功的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槲皮素组(200 mg/kg)、抑制剂组(PI3K/mTOR抑制剂NVP-BEZ235 60 mg/kg)和槲皮素+抑制剂组(槲皮素200 mg/kg+PI3K/mTOR抑制剂NVP-BEZ235 60 mg/kg),每组15只,另取15只小鼠作为假手术组。假手术组和模型组小鼠灌胃等体积生理盐水,其余各组灌胃相对应药物,给药体积10 m L/kg。给药24 h后,超声检测平均动脉压(MAP)、左心室收缩压(LVSP)、左心室等容舒张期压力下降最大速率(-dp/dtmax)和左心室等容舒张期压力上升最大速率(+dp/dtmax);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和心肌肌钙蛋白I(cTnI)水平;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心肌组织病理学变化;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心肌组织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丙二醛(MDA)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法检测心肌组织PI3K、AKT和mTOR蛋白磷酸化水平。结果心肌组织病理损伤:模型组小鼠心肌组织出现结构紊乱、心肌细胞变性、心肌纤维断裂、心肌横纹模糊、细胞间质水肿等病理损伤;槲皮素组较模型组减轻,抑制剂组较模型组加重;槲皮素+抑制剂组较槲皮素组加重。MAP、LVSP、-dp/dtmax、+dp/dtmax、SOD含量及PI3K、AKT、mTOR蛋白磷酸化水平:模型组较假手术组降低;槲皮素组较模型组升高,抑制剂组较模型组降低;槲皮素+抑制剂组较槲皮素组降低,较抑制剂组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CK-MB、cTnI水平及TNF-α、IL-6、MDA含量:模型组较假手术组升高;槲皮素组较模型组降低,抑制剂组较模型组升高;槲皮素+抑制剂组较槲皮素组升高,较抑制剂组降低,差异均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槲皮素 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 脓毒症 心肌损伤 氧化应激
下载PDF
心肌酶谱联合C-反应蛋白用于新生儿肺炎病情评估中的意义研究 被引量:25
15
作者 赵立明 高健东 +2 位作者 张立荣 王海君 王淑艳 《河北医药》 CAS 2018年第4期562-565,共4页
目的观察心肌酶谱联合C-反应蛋白(CRP)检测用于新生儿肺炎病情评估中的意义。方法选择新生儿肺炎91例为观察组,足月健康新生儿48例为健康对照组,健康对照组于入组后,观察组患儿于入组后及入组后第5天、10天空腹抽取肘静脉血,离心分离血... 目的观察心肌酶谱联合C-反应蛋白(CRP)检测用于新生儿肺炎病情评估中的意义。方法选择新生儿肺炎91例为观察组,足月健康新生儿48例为健康对照组,健康对照组于入组后,观察组患儿于入组后及入组后第5天、10天空腹抽取肘静脉血,离心分离血清检测心肌酶指标(包括CK、CK-MB、AST及LDH)及CRP。结果观察组患儿心肌酶谱各项指标及血清CRP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病情心肌酶谱及血清CRP水平比较显示,重症患儿组均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病原感染患儿心肌酶谱指标及CRP水平比较显示,细菌性及支原体肺炎患儿心肌酶谱指标水平低于病毒性患儿,差异显著(P<0.05);细菌性与支原体肺炎相比,细菌性感染新生儿肺炎CK、AST、CK-MB、AST、LDH低于支原体感染患儿(P<0.05)。3组CRP水平比较显示,细菌性感染新生儿肺炎高于病毒性感染及支原体感染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不同分期新生儿肺炎心肌酶谱指标及血清CRP水平比较显示,新生儿肺炎急性期心肌酶谱指标及血清CRP水平均高于恢复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肌酶谱增高与新生儿肺炎病情呈正相关,检测心肌酶谱有助于早期发现心肌损害及判断损害程度,同时检测CRP有助于正确判断细菌性和非细菌性肺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肺炎 心肌损害 心肌酶谱 C-反应蛋白
下载PDF
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心肌损害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5
16
作者 孙东明 许渝 +2 位作者 罗万军 王文娟 张晓慧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053-1056,共4页
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肺炎(Mycoplasma pneumoniae pneumonia,MPP)患儿心肌损害的影响因素,为临床早期诊治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2月于湖北省武汉儿童医院心内科住院的MPP患儿258例,进行回顾性研究,根据是否发生心肌损害分... 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肺炎(Mycoplasma pneumoniae pneumonia,MPP)患儿心肌损害的影响因素,为临床早期诊治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2月于湖北省武汉儿童医院心内科住院的MPP患儿258例,进行回顾性研究,根据是否发生心肌损害分为心肌损害组(n=54)和非心肌损害组(n=204),比较两组一般临床资料及实验室指标的差异,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MPP患儿心肌损害的影响因素。结果心肌损害组高热、发热持续时间>7 d、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使用起始时间>7 d、合并其他肺外并发症比例及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e,MP)抗体滴度>1∶80、N-末端脑钠肽前体N-terminal-proBNP,NT-proBNP)、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缺血修饰白蛋白(Ischemic modified albumin,IMA)、红细胞分布宽度(red blood cell distribution width,RDW)水平均高于非心肌损害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发热程度、发热持续时间、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使用起始时间、CRP、IMA、RDW是MPP患儿并发心肌损害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MPP患儿治疗期间应行心脏标志物检查及心电图检查,结合这些因素有助于早期发现心肌损害并及时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 支原体 儿童 心肌损害 危险因素
原文传递
血清D-二聚体、NT-proBNP联合检测在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心肌损害诊断中价值分析 被引量:25
17
作者 彭焦武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CAS 2021年第6期1007-1011,共5页
目的探讨血清D-二聚体(D-dimer)、N-末端脑钠素原(NT-proBNP)联合检测对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并心肌损害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我院收治的肺炎支原体感染并心肌损害患儿108例为研究对象,按照纽约心脏病协会制定心... 目的探讨血清D-二聚体(D-dimer)、N-末端脑钠素原(NT-proBNP)联合检测对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并心肌损害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我院收治的肺炎支原体感染并心肌损害患儿108例为研究对象,按照纽约心脏病协会制定心脏功能分级(NYHA)分为I级(28例)、II级(26例)、III级(27例)、IV级(27例)。检测并比较患儿血清D-dimer、NT-proBNP及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心肌肌钙蛋白I(cTnI)的差异。结果IV级、III级患儿血清D-二聚体、NT-proBNP及CK-MB、cTnI水平均显著高于I、II级(P<0.05);II级患儿血清D-二聚体、NT-proBNP及CK-MB、cTnI水平显著高于I级(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血清D-二聚体水平与CK-MB、cTnI水平均呈显著正相关(r分别为0.524、0.602,P<0.05);血清NT-proBNP与CK-MB、cTnI水平均呈显著正相关(r分别为0.573、0.621,P<0.05);血清D-二聚体水平与NT-proBNP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0.619,P<0.05)。ROC曲线显示,D-二聚体、NT-proBNP、CK-MB、cTnI及D-二聚体+NT-proBNP联合检测对肺炎支原体肺炎并心肌损害诊断的AUC分别为0.728、0.905、0.847、0.743、0.923;灵敏度分别为66.73%、89.47%、71.36%、67.24%、95.03%;特异性分别为73.49%、92.44%、66.28%、72.14%、96.53%。D-二聚体+NT-proBNP联合检测显著高于单一D-二聚体、NT-proBNP的诊断效能(P<0.05)。结论血清D-二聚体、NT-proBNP联合检测有助于肺炎支原体感染并心肌损害患儿的临床诊断及病情判断,对患儿的临床诊疗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支原体肺炎 心肌损害 D-二聚体 N-末端脑钠素原 诊断价值
下载PDF
磷酸肌酸钠对缺氧缺血性脑病并发心肌损伤新生儿心功能及炎症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24
18
作者 刘利利 《新乡医学院学报》 CAS 2019年第6期554-557,共4页
目的探讨磷酸肌酸钠对缺氧缺血性脑病(HIE)并发心肌损伤新生儿心功能及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将2015年3月至2017年8月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HIE并发心肌损伤患儿98例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9例。2组患儿均给予常规对症支持治疗。... 目的探讨磷酸肌酸钠对缺氧缺血性脑病(HIE)并发心肌损伤新生儿心功能及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将2015年3月至2017年8月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HIE并发心肌损伤患儿98例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9例。2组患儿均给予常规对症支持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患儿予以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20mg,静脉滴注,每日1次;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磷酸肌酸钠50mg·kg^-1,静脉滴注,每日1次;2组患儿均治疗10d。比较2组患儿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舒张早期最大血流速度/舒张晚期最大血流速度(E/A)比值、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血清心肌酶谱指标[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酸激酶(CK)]、炎症指标[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5.92%(47/49)、79.59%(39/49),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χ^2=6.078,P<0.05)。治疗前2组患儿E/A、LVEF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儿E/A、LVEF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患儿E/A、LVEF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组患儿血清CK-MB、CK、IL-6、TNF-α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儿血清CK-MB、CK、IL-6、TNF-α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患儿血清CK-MB、CK、IL-6、TNF-α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磷酸肌酸钠可显著改善HIE并发心肌损伤患儿心功能,减轻机体炎症反应,提高临床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心肌损伤 磷酸肌酸钠 心功能 炎症反应
下载PDF
心肌损伤标志物在新入伍战士运动性心脏损伤中的预警作用 被引量:24
19
作者 王江涛 张刚 +5 位作者 王晨阳 张莉 华川 许亚辉 曹海涛 曹雪滨 《解放军医药杂志》 CAS 2016年第1期19-22,共4页
目的观察新入伍战士在负荷训练前后心肌损伤标志物水平的变化,探讨军事训练导致运动性心肌损伤的早期预警方法。方法随机选取某部新入伍战士100名,在高强度训练前及训练后4 h取静脉血,测定血清肌酸激酶(CK)、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 目的观察新入伍战士在负荷训练前后心肌损伤标志物水平的变化,探讨军事训练导致运动性心肌损伤的早期预警方法。方法随机选取某部新入伍战士100名,在高强度训练前及训练后4 h取静脉血,测定血清肌酸激酶(CK)、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红蛋白(Mb)、血清肌钙蛋白I(cTnI)、N-末端脑钠肽(NT-pro BNP)。结果训练后cTnI、Mb、CK-MB/CK较训练前升高,CK较训练前降低(P<0.05,P<0.01)。NT-pro BNP和CK-MB训练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TnI与CK-MB/CK ROC曲线下面积与参考线下面积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cTnI分界点定在0.0025 ng/ml对心肌损伤诊断的灵敏度为59.4%,特异度为87.5%;CK-MB/CK分界点定在6.5%对心肌损伤诊断的灵敏度为63.0%,特异度为65.8%。训练后cTnI与CK-MB/CK之间无明显相关性(r=0.134,P>0.05)。结论 CK-MB/CK及cTnI增高反映了心肌早期损伤,对早期诊断心肌损伤具有较好的特异性,可以成为心肌早期损伤的预警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钙蛋白I 肌酸激酶 MB型 心肌损伤 早期诊断
下载PDF
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的心肌酶谱变化 被引量:23
20
作者 黎念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0年第8期582-583,585,共3页
目的探讨婴幼儿轮状病毒(RV)肠炎时心肌酶谱的变化。方法对2005年9月至2007年9月在我院住院的腹泻病患儿,用胶体金法进行粪便轮状病毒抗原检测,用连续检测法测定血清心肌酶的水平。结果①RV肠炎组与对照组比较心肌酶谱明显升高(P(0.01)... 目的探讨婴幼儿轮状病毒(RV)肠炎时心肌酶谱的变化。方法对2005年9月至2007年9月在我院住院的腹泻病患儿,用胶体金法进行粪便轮状病毒抗原检测,用连续检测法测定血清心肌酶的水平。结果①RV肠炎组与对照组比较心肌酶谱明显升高(P(0.01);②轻度脱水组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均明显高于无脱水组(P(0.01),而中度脱水组各项指标均明显高于轻度脱水组(P(0.01)。③RV肠炎般心肌损害患儿经给与1,6-二磷酸果糖治疗后,心肌酶基本恢复正常。结论轮状病毒感染可致心肌损害,对轮状病毒肠炎患儿应警惕心肌损害,治疗同时注意心肌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幼儿 轮状病毒感染 肠炎 心肌损害 心肌酶谱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