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龟板含药血清对大鼠骨髓间质干细胞体外增殖的影响 被引量:48
1
作者 周健洪 陈东风 +4 位作者 黎晖 杜少辉 李伊为 邓汝东 张赛霞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05年第1期35-38,共4页
[目的]观察益肾中药龟板血清对大鼠骨髓间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体外增殖的影响。[方法]使用密度梯度法分离大鼠骨髓间质干细胞进行培养,经5-溴脱氧尿嘧啶(Brdu)标记和CD44染色及两者双重染色鉴定后,分别从光学显微镜下... [目的]观察益肾中药龟板血清对大鼠骨髓间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体外增殖的影响。[方法]使用密度梯度法分离大鼠骨髓间质干细胞进行培养,经5-溴脱氧尿嘧啶(Brdu)标记和CD44染色及两者双重染色鉴定后,分别从光学显微镜下的形态学特征、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后的MSC表型特征、四甲基偶氯唑盐(MTT)染色后MSC的吸光值以及以Brdu、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免疫组化染色后MSC的阳性细胞数变化等角度观察在培养液中添加不同浓度龟板血清条件下MSC的生长变化。[结果]不同浓度的龟板血清均以浓度依赖方式促进MSC增殖活力和增加Brdu、PCNA阳性细胞数,与对照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结论]龟板血清可促进MSC的增殖而有利于细胞脱氧核糖核酸(DNA)合成,推测这可能是龟板补肾的机理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龟板/药理学 补肾 骨髓祖代细胞 细胞培养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外分化为心肌样细胞相关调控基因的时序表达 被引量:25
2
作者 张文 田杰 +3 位作者 江德勤 张蕾 朱静 陈沅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1004-1008,共5页
目的研究体外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向心肌样细胞分化过程中相关调控基因的时序表达,筛选MSCs定向分化为心肌细胞的重要调控基因。方法采用第8代的MSCs,以去甲基化药物5氮杂胞苷进行体外诱导,连续观察8周,相差显微镜下观察其形态变... 目的研究体外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向心肌样细胞分化过程中相关调控基因的时序表达,筛选MSCs定向分化为心肌细胞的重要调控基因。方法采用第8代的MSCs,以去甲基化药物5氮杂胞苷进行体外诱导,连续观察8周,相差显微镜下观察其形态变化,荧光免疫组化方法鉴定心肌特征性蛋白肌球蛋白重链(MHC)和连接蛋白Connexin43的表达,应用半定量RTPCR技术分析TGFβ、Nkx25、GATA4、MEF2C、TEF1和RARα等相关调控基因在分化过程中的动态时序表达。结果诱导前MSCs呈成纤维细胞样,诱导后细胞形态发生变化,1周呈棒状或球形,2周后细胞之间形成连接,排列方向渐趋一致,3周时开始出现肌管结构。MHC诱导前无表达,诱导后1周开始表达,2周起表达逐渐增强,8周时阳性细胞比例为30%;Connexin43在诱导前有弱表达,阳性率为5%,诱导后逐渐增强,8周时阳性细胞比例为40%。TGFβ、Nkx25、GATA4和MEF2C基因在诱导后1天表达开始增强,诱导后1周达高峰,以后维持在高水平;TEF1和RARα基因在诱导过程中表达无明显变化。结论TGFβ、Nkx25、GATA4和MEF2C可能是调控MSCs定向分化为心肌样细胞的重要调控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达 诱导 调控基因 心肌样细胞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CONNEXIN43 GATA-4 体外分化 定向分化 分化过程
原文传递
共同培养诱导骨髓基质干细胞向肝细胞分化的研究 被引量:13
3
作者 张刚庆 方驰华 池达智 《中华肝脏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648-651,共4页
目的探索大鼠骨髓基质干细胞(MSCs)向肝细胞分化的能力,及肝细胞生长的微环境对其诱导分化的作用。方法采用梯度离心法,获取大鼠骨髓基质肝细胞;改良的两步法获取大鼠肝细胞。将鉴定的MSCs和肝细胞以半透膜相隔共同培养,以单独培养的MSC... 目的探索大鼠骨髓基质干细胞(MSCs)向肝细胞分化的能力,及肝细胞生长的微环境对其诱导分化的作用。方法采用梯度离心法,获取大鼠骨髓基质肝细胞;改良的两步法获取大鼠肝细胞。将鉴定的MSCs和肝细胞以半透膜相隔共同培养,以单独培养的MSCs作对照。在第1、3、7、14、21、28人, 18(CK-18)的基因和蛋白表达。结果在MSCs与肝细胞共同培养过程中,MSCs出现明显的细胞形态、体积和数量变化,可见双核或多核细胞,细胞轮廓较清晰。RT-PCR检测:共用培养的MSCs第7天即出现AFP基因表达,第14天表达增强,第21天表达减弱;第14天开始出现白蛋白、CK-18基因表达,并持续表达。单独培养的MSCs均无表达。共同培养的MSCs,于第7天进行免疫细胞化学检测,AFP即呈阳性; 第14天白蛋白和CK-18也呈阳性;单独培养的MSCs未见AFP、白蛋白及CK-18表达。结论大鼠骨髓基质肝细胞与肝细胞共同培养,可被诱导分化为肝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祖代细胞 肝细胞 细胞培养 细胞分化 骨髓基质干细胞 肝细胞生长 共同培养 RT-PCR检测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大鼠肝细胞
原文传递
软骨脱细胞基质多孔支架与骨髓基质干细胞体外构建组织工程软骨的研究 被引量:15
4
作者 杨强 彭江 +9 位作者 卢世璧 夏群 胡永成 徐宝山 郭全义 汪爱媛 赵斌 张莉 姚军 许文静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7期1161-1166,共6页
目的探讨关节软骨脱细胞基质多孔支架(CEDPS)与骨髓基质干细胞(BMSCs)体外培养组织工程软骨的可行性。方法粉碎人关节软骨,脱细胞处理后差速离心法收集细胞外基质悬液,采用冷冻干燥技术制备三维多孔支架。扫描电镜观察其微观结构... 目的探讨关节软骨脱细胞基质多孔支架(CEDPS)与骨髓基质干细胞(BMSCs)体外培养组织工程软骨的可行性。方法粉碎人关节软骨,脱细胞处理后差速离心法收集细胞外基质悬液,采用冷冻干燥技术制备三维多孔支架。扫描电镜观察其微观结构,并进行组织学观察,生化成分定量检测其胶原、氨基葡聚糖(GAG)、DNA含量,生物力学方法测量其干性及覆水状态下压缩弹性模量;分离培养犬骨髓基质干细胞,TGF-β1成软骨诱导,PKH26标记,接种到支架卜体外继续诱导培养,荧光显微镜及扫描电镜观察培养3d后细胞在支架内的黏附、分布情况。结果制备的CEDPS支架无细胞碎片残留,软骨细胞外基质特异性染色阳性,具有相互贯通的三维孔隙结构;支架生化成分定量检测:总胶原含量为(708.2±44.7)μ/mg,GAG含量为(254.7±25.9)μ/mg,DNA含量为(0.021±0.007)μ/mg;支架纵向压缩弹性模量E=(1.226±0.288)MPa,覆水后压缩弹性模量E=(0.052±0.007)MPa。荧光显微镜、电镜检查结果表明细胞广泛均匀的分布在支架内部,呈圆形或椭圆形,在支架上增殖显著,细胞基质分泌明显。结论CEDPS支架在生化组成和结构上与软骨细胞外基质成分类似,去细胞彻底,具有良好生物力学特性,是一种较为理想的软骨组织工程支架载体;成软骨诱导的BMSCs与CEDPS支架在体外可初步构建类软骨样组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医学工程 软骨 细胞支架 髓样组细胞 细胞培养
原文传递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成骨细胞诱导分化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3
5
作者 吕玉明 程立明 +5 位作者 裴国献 蔡哲 舒峻 张可华 郭丽丽 俞庆声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401-1404,共4页
目的:采用地塞米松、β-磷酸甘油和维生素C3种物质作为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marrow stromal stem cells,BMSCs)向成骨细胞分化的基本辅剂,定向诱导犬第2代BMSCs,探讨BMSCs向成骨细胞分化的潜能和成骨细胞的特征性鉴定方法。方法:... 目的:采用地塞米松、β-磷酸甘油和维生素C3种物质作为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marrow stromal stem cells,BMSCs)向成骨细胞分化的基本辅剂,定向诱导犬第2代BMSCs,探讨BMSCs向成骨细胞分化的潜能和成骨细胞的特征性鉴定方法。方法:无菌条件下行犬髂骨穿刺,采集骨髓15~20mL,全骨髓10%FBS DMEM培养液进行原代培养。将第2代纯化的BMSCs细胞悬液(调整细胞密度为1×105/mL)接种于含地塞米松、β-磷酸甘油和维生素C的DMEM/FI2培养液的培养瓶(皿)中,体外扩增培养、传代。对细胞形态特征进行观察;行碱性磷酸酶(ALP)染色,骨桥素以及Ⅰ型胶原相关蛋白免疫荧光化学检测鉴定细胞性质。结果:原代培养的BMSCs形态呈长梭形或不规则形,呈均匀分布生长。诱导分化后的细胞形态呈长梭形或不规则形,呈均匀分布生长,传代后细胞体积略变大;BMSCs成骨诱导增殖后电镜下细胞呈多边形,可见ALP染色阳性;经成骨细胞诱导培养14d后,细胞骨桥素以及Ⅰ型胶原相关蛋白表达阳性。结论:BMSCs易于体外分离培养及扩增,地塞米松、β-磷酸甘油和维生素C体外定向诱导能够在短时间内获得大量成骨细胞,且所培养的细胞具有典型的成骨细胞形态和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祖代细胞 成骨细胞 诱导分化 组织工程
下载PDF
肝病患者血清诱导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表达甲胎蛋白和白蛋白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1
6
作者 赵文静 陈亚洁 +4 位作者 赵振国 刘薇 刘淑荣 孙庆国 陈曦 《中华肝脏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00-301,共2页
近年研究发现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具有高度可塑性,在特定环境下除分化为中胚层的组织细胞外,还可跨越胚层界限分化为外胚层及内胚层组织细胞.肝细胞生长因子(HGF)、表皮细胞生长因子(EGF)等有诱导骨髓MSCs向肝细胞分化的作用,... 近年研究发现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具有高度可塑性,在特定环境下除分化为中胚层的组织细胞外,还可跨越胚层界限分化为外胚层及内胚层组织细胞.肝细胞生长因子(HGF)、表皮细胞生长因子(EGF)等有诱导骨髓MSCs向肝细胞分化的作用,为肝脏干细胞提供了一种新来源.本研究采用密度梯度离心、贴壁培养和消化时间控制相结合的方法纯化人骨髓MSCs,并用肝病患者血清诱导培养,探讨肝病患者血清对其分化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祖代细胞 干细胞 细胞分化 甲胎蛋白 白蛋白
原文传递
黄芪提取物对大鼠骨髓源性内皮祖细胞的作用 被引量:10
7
作者 刘暖 毛秉豫 +4 位作者 杨雷 徐国昌 叶松山 张培华 张瓅芳 《天津医药》 CAS 2015年第10期1093-1096,I0001,共5页
目的探讨黄芪提取物对大鼠骨髓源性内皮祖细胞(EPCs)黏附、迁移、活力、血管形成能力及内皮型一氧化氮合成酶(e NOS)表达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分离和鉴定EPCs,设10-4、10-3、10-2g/L黄芪提取物组和对照组。倒置显微镜下观察并比较各组... 目的探讨黄芪提取物对大鼠骨髓源性内皮祖细胞(EPCs)黏附、迁移、活力、血管形成能力及内皮型一氧化氮合成酶(e NOS)表达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分离和鉴定EPCs,设10-4、10-3、10-2g/L黄芪提取物组和对照组。倒置显微镜下观察并比较各组EPCs黏附、迁移、血管形成能力的差异;MTT法检测EPCs的活力变化;RT-PCR法检测EPCs中e NOS m RNA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EPCs中e NOS蛋白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不同浓度黄芪提取物组促EPCs黏附、迁移、血管形成能力均显著增强,且呈浓度依赖性(F值分别为15.256、13.633、97.549,均P<0.05);EPCs的活力显著增加,呈时间(F时间=9.755)和浓度依赖性(F组间=10.018);且EPCs中e NOS m 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呈浓度依赖性(F值分别为56.356、77.125,均P<0.05)。结论黄芪提取物具有调控EPCs促血管新生的作用,该作用可能与上调e NOS的表达水平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 骨髓祖代细胞 细胞黏附 细胞运动 内皮祖细胞 血管新生 内皮型一氧化氮合成酶
下载PDF
骨髓干细胞参与小鼠急性肾小管坏死修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李保春 刘先峰 +3 位作者 张懿 孙莉静 崔若兰 程涛 《中华肾脏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664-668,共5页
目的观察在生理和病理情况下,骨髓来源的干细胞(BMSC)能否分化成肾小管上皮细胞。方法绿色荧光蛋白(GFP)标记的C57BL/6转基因小鼠提供骨髓细胞。同种无荧光标记的C57BL/6小鼠100只分为正常对照组、全身照射组、缺血再灌注组、骨髓移... 目的观察在生理和病理情况下,骨髓来源的干细胞(BMSC)能否分化成肾小管上皮细胞。方法绿色荧光蛋白(GFP)标记的C57BL/6转基因小鼠提供骨髓细胞。同种无荧光标记的C57BL/6小鼠100只分为正常对照组、全身照射组、缺血再灌注组、骨髓移植组、骨髓移植+缺血再灌注组。受体鼠的骨髓重建经血液常规检查和流式细胞仪检测确认,并采用荧光组织化学、免疫组织化学等方法观察绿色荧光标记的BMSC在受体鼠肾脏的分布及数量。结果全身致死剂量γ射线照射未造成小鼠肾脏组织结构和生理功能的明显改变。骨髓移植后第56、84天的受体鼠肾小管中有少量GFP阳性细胞的存在[(78.75±5.99)%、(79.58±4.60)%],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进一步证实这些细胞位于肾小管,并表达肾小管上皮细胞特异性的功能蛋白megalin。结论在生理和病理情况下,骨髓干细胞均可以向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参与肾小管上皮细胞的更新,并且在急性肾小管坏死的病理条件下,骨髓干细胞的肾向转化率与肾脏受损程度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祖代细胞 肾小管坏死 急性 再灌注损伤 绿色荧光蛋白质类
原文传递
不同类型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扩张型心肌病的疗效对比 被引量:9
9
作者 肖文涛 高丽君 +4 位作者 高传玉 高永举 戴国友 李牧蔚 王宪沛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575-578,共4页
目的比较经冠状动脉内移植单个核干细胞(MNC)和间充质干细胞(MSC)治疗扩张型心肌病(DCM)的临床疗效。方法53例左心室射血分数〈40%的DCM患者随机分成MNC移植组(n=16)、MSC移植组(n=17)和对照组(n=20),均通过大腔导管于冠... 目的比较经冠状动脉内移植单个核干细胞(MNC)和间充质干细胞(MSC)治疗扩张型心肌病(DCM)的临床疗效。方法53例左心室射血分数〈40%的DCM患者随机分成MNC移植组(n=16)、MSC移植组(n=17)和对照组(n=20),均通过大腔导管于冠状动脉内分别注入等量MNC、MSC和生理盐:水。随访3个月并记录不同时期左心室舒张末径、左心室射血分数和心肌灌注缺损面积百分比等指标,同时记录恶性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1)术后1个月时,两移植组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均较术前明显增加(P均〈0.05),但仅MSC移植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各组患者的左心室舒张末径和心肌灌注缺损面积均较术前减小,但各组问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2)术后3个月时,两移植组左心室射血分数均较术前明显增大(P均〈0.05),亦均显著大于对照组(P均〈0.05),两移植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移植组患者左心室舒张末径和心肌灌注缺损面积均较术前明显减小(P均〈0.05),但仅MSC移植组心肌灌注缺损面积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3)恶性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各组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干细胞移植治疗DCM安全、有效,MSC移植的疗效相对于MNC移植而言优势并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病 扩张型 骨髓祖代细胞 干细胞移植
原文传递
体内回输骨髓干细胞对链脲佐菌素诱导糖尿病小鼠作用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7
10
作者 陈黎红 严励 +3 位作者 吴木潮 徐明彤 杨川 傅祖植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83-186,共4页
目的探讨回输至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的糖尿病小鼠体内的骨髓干细胞能否在体内被诱导分化为胰岛素阳性细胞。方法将实验小鼠分为3组,即正常组、对照组(糖尿病组)和实验组(糖尿病并接受骨髓干细胞回输组)。待回输的骨髓干细胞取白... 目的探讨回输至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的糖尿病小鼠体内的骨髓干细胞能否在体内被诱导分化为胰岛素阳性细胞。方法将实验小鼠分为3组,即正常组、对照组(糖尿病组)和实验组(糖尿病并接受骨髓干细胞回输组)。待回输的骨髓干细胞取白3周龄雄性Balb/c小鼠,按改良的Verfaillie实验室的培养条件分离培养骨髓干细胞。STZ诱导的6~8周龄雌性Balb/c糖尿病小鼠为回输骨髓干细胞的受者。实验组小鼠尾静脉注射1~2×10%6 CFSE标记的骨髓干细胞。观察各组小鼠血糖、体重变化。4周后实验结束时,取胰腺行Y染色体PCR扩增、胰岛素免疫荧光和CFSE检测,了解骨髓干细胞在胰腺的定位及诱导分化情况;计算、比较3组胰岛素免疫组化切片中胰腺组织胰岛面积和胰岛素阳性面积,了解体内回输骨髓干细胞能否诱导分化为胰岛素阳性细胞。结果实验过程中,实验组和对照组小鼠的血糖无明显下降,体重无明显增加,而正常组血糖保持在正常范围,体重逐渐增加;实验组中,胰腺组织Y染色体(n=6)的检出比例为6/6(100%);实验组小鼠胰腺组织有CFSE标记细胞检出,每视野下胰岛素染色阳性同时CFSE染色阳性细胞数为1.2±1.1;胰岛面积,实验组为(10172±6303)μm^2,对照组为(9857±4444)μm^2,正常组为(17175±10495)μm^2。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正常组比较,实验组和对照组显著小于正常组(均P〈0.05);胰岛素染色面积,实验组为(474±380)μm^2。对照组为(329±499)μm^2,正常组为(1527±1788)μm^2;实验组大于对照组(P〈0.05),小于正常组(P〈0.05)。结论在STZ诱导的糖尿病小鼠回输骨髓干细胞,有少部分可定位于胰腺,具备胰岛素阳性细胞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祖代细胞 糖尿病 实验性 胰岛素阳性细胞
原文传递
促红细胞生成素对慢性肾衰竭贫血患者骨髓祖细胞的影响 被引量:7
11
作者 王向杰 刘丽 +6 位作者 刘键 周英杰 白玉 李巍 景晔 王国华 尹方秋 《解放军医药杂志》 CAS 2012年第4期39-41,共3页
目的观察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对慢性肾衰竭(CRF)贫血骨髓祖细胞的影响,探讨CRF血液系统改变及EPO治疗机制。方法对20例CRF贫血采用国产济脉欣(EPO)3000~6000 U,皮下注射,每周3次,于治疗前及连续治疗12周后在髂后上棘同一部位行骨髓穿... 目的观察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对慢性肾衰竭(CRF)贫血骨髓祖细胞的影响,探讨CRF血液系统改变及EPO治疗机制。方法对20例CRF贫血采用国产济脉欣(EPO)3000~6000 U,皮下注射,每周3次,于治疗前及连续治疗12周后在髂后上棘同一部位行骨髓穿刺抽取等量骨髓液,观察EPO治疗前后血常规和骨髓祖细胞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血红蛋白、血细胞比容、白细胞及血小板升高,而血清肌酐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骨髓红系造血祖细胞(CFU-E)、粒-单系祖细胞(CFU-GM)、成纤维祖细胞(CFU-F)集落数较治疗前均明显增多,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骨髓CFU-F集落产率与CFU-E和CFU-GM集落产率呈正相关(r=0.32,r=0.49,P<0.05)。结论 EPO治疗CRF贫血可使骨髓造血微环境恢复,保护造血干细胞,并恢复其自我复制、增殖与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细胞生成素 肾功能衰竭 慢性 贫血 骨髓祖代细胞
下载PDF
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术治疗终末期肝硬化患者疗效观察 被引量:6
12
作者 毛华 金少琴 +2 位作者 黄纯炽 唐银丽 谢玥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CAS 2013年第8期44-47,共4页
目的探讨自体骨髓干细胞经肝动脉移植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的安全性、可行性及疗效。方法本研究纳入了64例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的患者,其中32例患者接受了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同时选取与移植组在年龄、性别以及某些生化指... 目的探讨自体骨髓干细胞经肝动脉移植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的安全性、可行性及疗效。方法本研究纳入了64例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的患者,其中32例患者接受了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同时选取与移植组在年龄、性别以及某些生化指标[包括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白蛋白(ALB),总胆红素(TBIL),凝血酶原时间(PT)]相匹配的32例患者作为对照组。采集骨髓150~250ml,分离纯化骨髓干细胞,经肝动脉插管植入肝脏,观察植入治疗术前及术后第1周到第4周主要肝功能指标及临床症状的变化、不良反应。结果 32例患者骨髓干细胞的采集、分离以及灌注均顺利,成功率为100%。术后未观察到严重的不良反应或并发症。与对照组相比,移植组在术后第1~4周ALT、TBIL、ALB、PT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05);当患者Child-Pugh分级均为ChildA+B级时,移植组患者在术后第1~4周肝功能指标的变化较对照组有所改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当患者Child-Pugh分级均为ChildC级时,两组ALT水平仍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从移植术后第3~4周时,移植组中ALB、PT和TBIL水平较对照组有显著改善(P<0.05)。结论经肝动脉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术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安全有效,短期内即可改善肝功能ChildC级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从而使患者生存质量得到较大提高,具有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祖代细胞 干细胞移植 肝硬化
原文传递
纯化人源骨髓单克隆间充质细胞移植更利于梗死心脏功能恢复 被引量:5
13
作者 张少衡 葛均波 +7 位作者 孙爱军 钱菊英 付晗 胡海峰 林谨仪 徐丹令 王克强 邹云增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2005年第3期149-153,共5页
目的通过制备大鼠心肌梗死模型,分别移植经纯化了的人源骨髓单克隆间充质干细胞(SCMSCs)、未纯化的间充质细胞和单个核细胞及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旨在比较SCMSCs移植是否更有利于心脏功能改善。方法应用磁珠分选和极限稀释细胞培养方法获... 目的通过制备大鼠心肌梗死模型,分别移植经纯化了的人源骨髓单克隆间充质干细胞(SCMSCs)、未纯化的间充质细胞和单个核细胞及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旨在比较SCMSCs移植是否更有利于心脏功能改善。方法应用磁珠分选和极限稀释细胞培养方法获取SCMSCs,利用贴壁培养方法得到未纯化的骨髓间充质细胞,利用梯度密度离心法得到骨髓单个核细胞和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流式细胞仪分析所得细胞特性后,将其移植到梗死心脏。术后1个月,应用血流动力学技术检测大鼠心脏功能,随后取材,以免疫荧光检测移植细胞的分化情况,用碱性磷酸法计算血管密度。结果流式分析结果显示,SCMSCs99%以上表达间充质干细胞标记蛋白,阴性表达造血细胞标记蛋白。功能检测显示,移植SCMSCs心脏收缩功能(LVdP/dtmax)较明显高于其他各组。血管计数显示,SCMSC组血管密度明显高于其他各组。免疫荧光结果显示,移植的SCMSCs向心肌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转化效率明显高于其他骨髓细胞,外周血细胞并不发现分化。结论经纯化均一的SCMSCs移植较目前常用的未纯化、不均一的干细胞移植更利于梗死心脏收缩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功能 心肌梗死 人源骨髓单克隆间充质干细胞 细胞移植
下载PDF
不同浓度GelMA水凝胶支架对大鼠髓核干细胞及细胞外基质相关蛋白的影响
14
作者 高许斌 李伟峰 +3 位作者 刘奋斗 朱军 刘柯 官建中 《中华解剖与临床杂志》 2023年第9期611-618,共8页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的甲基丙烯酸酯(GelMA)水凝胶支架的性能,以及对大鼠髓核干细胞(NPSCs)体外增殖、分化及细胞外基质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1)配置浓度为5%、10%、15%GelMA水凝胶溶液,经紫外光照射固化、冷冻干燥、喷金处理,制备相...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的甲基丙烯酸酯(GelMA)水凝胶支架的性能,以及对大鼠髓核干细胞(NPSCs)体外增殖、分化及细胞外基质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1)配置浓度为5%、10%、15%GelMA水凝胶溶液,经紫外光照射固化、冷冻干燥、喷金处理,制备相应浓度的GelMA水凝胶支架。用扫描电镜观察支架并测量孔径,使用科学表面分析仪测量支架静态水接触角,使用机械测试仪测量支架压缩模量,使用精密天平测量在37℃恒温箱中放置0、2、4、6、8、10、12 h时支架的含水量。(2)取6周龄雄性清洁级SD大鼠8只,体质量为80~100 g,切开椎间盘取髓核组织,分离培养NPSCs。取第3代NPSCs分别进行成骨、成软骨及成脂分化培养,分别用茜素红、阿利新蓝及油红O对三系细胞进行染色,观察NPSCs的三系分化潜能。(3)取第3代NPSCs分为无支架的对照组和5%、10%、15%GelMA水凝胶支架组,对照组加入培养基培养3 d,不同浓度GelMA水凝胶支架组紫外光照射固化后接种NPSCs,加入培养基培养7 d。各组细胞采用免疫荧光染色,观察细胞形态的变化。(4)取第3代NPSCs分别接种于紫外光照射固化后的5%、10%、15%GelMA凝胶支架中,采用细胞计数(CCK)-8试剂盒检测细胞增殖能力,采用活细胞/死细胞双染试剂盒检测细胞活力,采用免疫荧光染色检测Agg和ColⅡ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1)5%、10%、15%GelMA水凝胶支架的孔径分别为(94.00±1.00)、(77.33±5.69)、(52.33±2.31)μm,水接触角分别为28.00°±2.65°、39.00°±2.65°、46.00°±1.00°,压缩模量分别为(45.77±8.66)、(64.63±3.06)、(86.07±10.73)kPa。不同浓度GelMA水凝胶支架随浓度的增高,支架的孔径减小,水接触角、压缩模量增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102.40、49.40、21.51,P值均<0.05)。不同浓度GelMA水凝胶支架的含水量均随时间的增加而下降;而同一时间不同浓度GelMA水凝胶支架的含水量随浓度的增高而减少,3者间含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祖代细胞 细胞增殖 细胞分化 聚蛋白聚糖 Ⅱ型胶原
原文传递
5-氮杂胞苷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肌细胞增殖及分化的影响 被引量:2
15
作者 陈伟 王丽娜 +2 位作者 姜艳芳 王金成 段德生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39-42,F0002,共5页
目的:探讨在不同浓度5-氮杂胞苷(5-Aza)诱导间充质干细胞(MSCs)分化为成肌细胞过程中, 其对干细胞增殖及分化的影响。方法:分离纯化鉴定4周龄Wistar大鼠骨髓MSCs,以不同浓度5-Aza作用,用四唑盐(MTT)法测定细胞生长活力,观察细胞形态变化... 目的:探讨在不同浓度5-氮杂胞苷(5-Aza)诱导间充质干细胞(MSCs)分化为成肌细胞过程中, 其对干细胞增殖及分化的影响。方法:分离纯化鉴定4周龄Wistar大鼠骨髓MSCs,以不同浓度5-Aza作用,用四唑盐(MTT)法测定细胞生长活力,观察细胞形态变化,通过RT-PCR及电泳测定诱导后大鼠的MSCs中骨骼肌肌动蛋白的表达。结果:0和1 μmol·L-1 5-Aza对细胞增殖无明显影响;随着5-Aza浓度的增高,MSCs 的增殖逐渐减弱;20~30 μmol·L-1 5-Aza对细胞有毒性作用,影响其增殖。3和6 μmol·L-1 5-Aza,MSCs有骨骼肌肌动蛋白的表达;9和12 μmol·L-1 5-Aza,MSCs有骨骼肌肌动蛋白的表达,该浓度作用9 d后有部分细胞体明显增粗,12 d有肌管样细胞出现。结论:5-Aza影响干细胞分化,调控基因的表达及调控MSCs向肌细胞定向分化为肌管样细胞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祖代细胞 骨髓间充质于细胞 5-氮杂胞苷 细胞增殖 细胞分化
下载PDF
骨髓基质干细胞治疗脊髓损伤的体外诱导分化及相关蛋白表达 被引量:4
16
作者 邵明 毕郑钢 +3 位作者 孙刚 赵吉成 安会春 李呼伦 《中华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3期1823-1826,共4页
目的探讨模拟脊髓细胞环境下骨髓基质干细胞(BMSCs)的分化及蛋白差异表达。方法分离培养Wistar大鼠骨髓的BMSCs和脊髓的神经细胞,设立BMSCs自然分化组、与神经细胞共培养组和双层培养组,8d后对各组BMSCs进行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NS... 目的探讨模拟脊髓细胞环境下骨髓基质干细胞(BMSCs)的分化及蛋白差异表达。方法分离培养Wistar大鼠骨髓的BMSCs和脊髓的神经细胞,设立BMSCs自然分化组、与神经细胞共培养组和双层培养组,8d后对各组BMSCs进行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和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免疫荧光检测。应用表面增强激光解析离子化.飞行时间质谱技术(SELDI-TOF-MS)筛选双层培养组BMSCs变化明显的蛋白进行分析。结果BMSCs与神经细胞共培养和双层培养8d后,BMSCs呈神经细胞形态。NSE和GFAP检测结果,BMSCs与神经细胞共培养组明显高于BMSCs与神经细胞双层培养组(P〈0.05),而BMSCs和神经细胞双层培养组又明显高于BMSCs自然分化组(P〈0.05)。SELDI-TOF-MS检测到TIP39_RAT和CALC_RAT增加到原来的5.360和2.807倍,INSL6_RAT、PNOC_RAT和PCSK1_RAT减少到原来的38.0%、49.9%和43.8%。结论在脊髓神经细胞微环境下体外培养BMSCs能诱导其分化成神经细胞,而且接触培养分化率高;BMSCs在向神经细胞分化机制中与TIP39_RAT、CALC_RAT、INSL6_RAT、PNOC_RAT和PCSKI_RAT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祖代细胞 脊髓损伤 细胞分化 蛋白表达
原文传递
人骨髓基质干细胞体外诱导和鉴定 被引量:3
17
作者 石润杰 柴岗 崔磊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44-146,共3页
目的建立人自体骨髓基质干细胞(human menchymal stem cells,hMSCs)体外分离、鉴定体系,建立经诱导表达成骨、软骨、脂肪细胞表型的体外培养体系,探讨作为骨组织工程种子细胞的可能性,为组织工程技术应用打下基础。方法抽取患者骨髓5ml... 目的建立人自体骨髓基质干细胞(human menchymal stem cells,hMSCs)体外分离、鉴定体系,建立经诱导表达成骨、软骨、脂肪细胞表型的体外培养体系,探讨作为骨组织工程种子细胞的可能性,为组织工程技术应用打下基础。方法抽取患者骨髓5ml,以密度梯度法分离hMSCs,使用流式细胞仪鉴定细胞表型;应用免疫组化和分子生物学技术,对hMSCs进行成骨、软骨、脂肪细胞的诱导培养和表型鉴定。结果第2代hMSCs阳性细胞表达率CD105(78±6)%,CD166(43±7)%,CD29(69±12)%;hMSCs成骨诱导培养第3代平均扩增(163.4±13.4)倍,形成钙结节,骨细胞转录因子、骨钙素、骨桥蛋白和I型胶原免疫荧光阳性,RT-PCR证实有I型胶原、骨钙素、骨桥蛋白和骨结合素mRNA表达,对照组阴性;成软骨细胞诱导培养后II型胶原、SOX9(SRY-type HMGbox9,是在哺乳动物性别决定和软骨生成中起着关键调控作用的一个基因)。免疫荧光阳性,RT-PCR证实II型胶原、软骨聚集蛋白聚糖mRNA表达,对照组阴性;成脂肪细胞诱导培养后,油红-O染色阳性,RT-PCR证实PPAR2 mRNA的表达,对照组阴性。结论通过密度梯度法可获得较高纯度hMSCs,经体外培养能保持多项分化潜能,体外诱导培养第3代仍可表达各种细胞表型,能够满足骨组织工程临床应用对种子细胞质和量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组代细胞 细胞培养 成骨细胞 软骨细胞 脂细胞
下载PDF
Fractalkine/CX3CR1参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缺血脑组织定向迁移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朱洁 周华东 《解放军医药杂志》 CAS 2014年第3期38-42,共5页
目的观察fractalkine及其受体CX3CR1是否参与介导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向缺血脑组织的定向迁移。方法密度梯度离心贴壁筛选法分离纯化BMSCs。利用RT-PCR和免疫组化方法检测BMSCs对CX3CR1的表达。建立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模... 目的观察fractalkine及其受体CX3CR1是否参与介导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向缺血脑组织的定向迁移。方法密度梯度离心贴壁筛选法分离纯化BMSCs。利用RT-PCR和免疫组化方法检测BMSCs对CX3CR1的表达。建立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模型。使用Transwell小室建立体外趋化迁移模型,观察fractalkine和缺血脑组织萃取液是否诱导BMSCs定向迁移,以及阻断CX3CR1对BMSCs向缺血脑组织萃取液迁移的影响。结果获得了纯化的BMSCs;BMSCs均一地表达CD44、CD90和CD71,在重组fractalkine浓度为200 ng/ml和500 ng/ml实现迁移的BMSCs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以CX3CR1抗体阻断BMSCs向缺血脑组织迁移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fractalkine及其特异性受体CX3CR1参与介导BMSCs向缺血脑组织的定向迁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祖代细胞 脑梗死 细胞迁移分析 大鼠
下载PDF
人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通过p38丝裂素活化蛋白激酶信号通路促进小鼠胚胎成骨细胞前体增殖和成骨分化 被引量:3
19
作者 王新强 吴良邦 +1 位作者 章月红 顾增辉 《脊柱外科杂志》 2021年第4期253-258,288,共7页
目的观察人间充质干细胞(hMSC)分泌的外泌体对小鼠胚胎成骨细胞前体细胞(MC3T3-E1细胞)增殖和成骨分化的作用,并基于p38丝裂素活化蛋白激酶(p38MAPK)信号通路探讨相关分子机制。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hMSC表面标志物;以成骨诱导液干预h... 目的观察人间充质干细胞(hMSC)分泌的外泌体对小鼠胚胎成骨细胞前体细胞(MC3T3-E1细胞)增殖和成骨分化的作用,并基于p38丝裂素活化蛋白激酶(p38MAPK)信号通路探讨相关分子机制。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hMSC表面标志物;以成骨诱导液干预hMSC,通过茜素红染色检测钙化结节以反映其成骨能力;采用差速离心法提取hMSC外泌体,通过电镜观察检测外泌体粒径。将MC3T3-E1细胞分为4组,分别给予外泌体干预(外泌体组)、p38MAPK抑制剂SB203580干预(抑制剂组)、SB203580干预6 h后再加入外泌体干预(抑制剂+外泌体组),以未干预组作为对照组。通过蛋白质印迹法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各组细胞中Ⅰ型胶原蛋白alpha1(COL1A1)、ruh相关转录因子2(Runx2)、碱性磷酸酶(Alp)、骨桥蛋白(Opn)的蛋白和mRNA表达量,蛋白质印迹法检测p38MAPK和磷酸化p38MAPK(p-p38MAPK)的表达量,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茜素红染色检测细胞成骨能力,采用Alp试剂盒检测细胞上清液中Alp活力。结果 hMSC表面CD90和CD105呈阳性表达,CD34和CD45呈阴性表达;hMSC具有成骨分化能力;分离的外泌体粒径为40 ~ 160 nm。与对照组比较,外泌体组MC3T3-E1细胞增殖能力,成骨能力,Alp活力,细胞中COL1A1、Runx2、Alp、Opn的蛋白和mRNA表达量,p-p38/p38MAPK蛋白表达量比值均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抑制剂组结果与外泌体组相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与抑制剂组比较,抑制剂+外泌体组MC3T3-E1细胞增殖能力、矿化结节、Alp活力无明显变化,细胞中COL1A1、Runx2、Alp、Opn的蛋白和mRNA表达量及p-p38/p38MAPK蛋白的表达量比值均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hMSC分泌的外泌体可通过p38MAPK信号通路促进MC3T3-E1细胞的增殖和成骨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质干细胞 成骨细胞 旁分泌细胞细胞间通信 细胞增殖 细胞分化
下载PDF
小鼠腹腔及骨髓源性肥大细胞的培养与鉴定 被引量:3
20
作者 邵亦心 王朵勤 +3 位作者 沈燕芸 朱奕铸 徐金华 唐慧 《中华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575-579,共5页
目的 探讨小鼠腹腔及骨髓源性高纯度肥大细胞体外诱导培养方法,并鉴定其功能。方法 分别从小鼠腹腔灌洗液及股骨获得腹腔及骨髓细胞,用白细胞介素3和干细胞因子分别联合诱导培养2周及4周,光镜下观察细胞形态,甲苯胺蓝染色鉴定肥大... 目的 探讨小鼠腹腔及骨髓源性高纯度肥大细胞体外诱导培养方法,并鉴定其功能。方法 分别从小鼠腹腔灌洗液及股骨获得腹腔及骨髓细胞,用白细胞介素3和干细胞因子分别联合诱导培养2周及4周,光镜下观察细胞形态,甲苯胺蓝染色鉴定肥大细胞成熟度,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表面分子CD117和FcεRⅠα的表达情况,不同浓度Compound48/80刺激后镜下计数肥大细胞脱颗粒率,分光光度法测定肥大细胞β己糖胺酶释放率。结果 分别诱导培养2周及4周后,小鼠腹腔及骨髓细胞呈大小均一且具折光性的悬浮细胞。甲苯胺蓝染色示上述两种细胞胞质内含紫红色的异染颗粒。两种细胞表面CD117及FcεRⅠα单阳性率均高于95%,双阳性率分别为97.68% ± 0.80%及96.12% ± 0.76%。100和1 000 mg/L Compound48/80刺激组与空白对照组肥大细胞相比,脱颗粒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1)。100 mg/L Compound48/80组骨髓源性肥大细胞以及10 mg/L、100 mg/L Compound48/80组腹腔源性肥大细胞β己糖胺酶释放率均较空白对照组显著升高(P 〈 0.01或0.05)。结论 白细胞介素3和干细胞因子联合可诱导小鼠骨髓干细胞及腹腔细胞定向分化增殖,从而获得高纯度成熟且具有脱颗粒功能的肥大细胞,为后续细胞生物学研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大细胞 骨髓祖代细胞 诱导多能干细胞 小鼠 细胞 培养的 白细胞介素3 干细胞因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