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七圆斑病病原菌生物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10
1
作者 陆宁 陈昱君 +1 位作者 鲁海菊 刘云龙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5年第2期193-195,共3页
用田间分离的三七圆斑病病原菌———槭菌刺孢,在室内进行最适培养基、碳氮源、温度、pH等方面的生物学特性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槭菌刺孢在PDA培养基上生长速度最快。该病菌最易利用的碳源是木糖,最易利用的氮源是牛肉膏。其菌丝生长范... 用田间分离的三七圆斑病病原菌———槭菌刺孢,在室内进行最适培养基、碳氮源、温度、pH等方面的生物学特性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槭菌刺孢在PDA培养基上生长速度最快。该病菌最易利用的碳源是木糖,最易利用的氮源是牛肉膏。其菌丝生长范围为1~28℃,最适温度20℃。菌丝在pH为3~11均可生长,以pH6为最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七圆斑病 槭菌刺孢 生物学特性
下载PDF
云南省三七圆斑病发生情况调查 被引量:5
2
作者 毛忠顺 魏富刚 +3 位作者 陈中坚 杨建忠 王炳艳 王勇 《文山学院学报》 2017年第3期1-5,共5页
由槭菌刺孢引起的圆斑病是三七的主要叶部病害,为了解全省三七产区圆斑病的发生情况,开展了本研究。2015年,在三七主要产区文山州、红河州、玉溪市、昆明市、曲靖市、保山市、临沧市和普洱市开展了圆斑病的发生情况调查,在文山市平坝乡... 由槭菌刺孢引起的圆斑病是三七的主要叶部病害,为了解全省三七产区圆斑病的发生情况,开展了本研究。2015年,在三七主要产区文山州、红河州、玉溪市、昆明市、曲靖市、保山市、临沧市和普洱市开展了圆斑病的发生情况调查,在文山市平坝乡、文山市德厚镇、砚山县维摩乡、砚山县干河乡、西畴县新马街乡、丘北县天星乡、丘北县锦屏镇、麻栗坡县大坪镇、弥勒县五山乡、建水县青龙镇、新平县平甸乡、新平县建兴乡、石林县圭山镇和罗平县罗雄镇开展了三七圆斑病的发生动态研究。结果表明:三七圆斑病是所有三七产区的共有病害;5月是三七圆斑病的初发期,7月是三七圆斑病发生的转折时期,8月和9月是二年生和三年生三七圆斑病的发病高峰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七 圆斑病 槭菌刺孢
下载PDF
槭菌刺孢菌丝及分生孢子的生长习性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戴蕾 徐玉龙 +3 位作者 龙月娟 杜丽思 杜云龙 何霞红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27-35,共9页
槭菌刺孢[Mycocentrospora acerina(Hartig)Deighton]是引起三七圆斑病的病原菌。但是,槭菌刺孢的生长发育还有许多不清楚的地方。本文采用离体叶片接种法诱导出大量的分生孢子,采用十字交叉法和悬滴法从碳源、氮源、酸碱度及生长温度... 槭菌刺孢[Mycocentrospora acerina(Hartig)Deighton]是引起三七圆斑病的病原菌。但是,槭菌刺孢的生长发育还有许多不清楚的地方。本文采用离体叶片接种法诱导出大量的分生孢子,采用十字交叉法和悬滴法从碳源、氮源、酸碱度及生长温度等方面对槭菌刺孢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槭菌刺孢的菌丝在10种不同的固体和液体培养基上均能生长,最适固体培养基是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而最适液体培养基是马铃薯蔗糖琼脂培养基。该菌能利用多种单糖、多糖和醇类作为碳源,最易利用的碳源是麦芽糖;对有机氮源的利用能力明显高于无机氮源,其中,最易利用的氮源是酵母膏。槭菌刺孢的菌丝在4~28℃均能生长,最适温度20℃,高于30℃时不生长,其中,培养基中酸碱度值在pH 4~13时,槭菌刺孢能生长,最适的值为pH 6.5。此外,发现光照能明显促进槭菌刺孢菌丝生长。槭菌刺孢的分生孢子在4~32℃、pH 3~12、相对湿度75%~100%条件下能萌发,其中,最适温度为18℃、最适酸碱度为pH 6,而且,湿度越大分生孢子的萌发率越高,0.5%蛋白胨溶液最有利于孢子萌发,同菌丝的生长条件一样,光照能促进孢子萌发。槭菌刺孢的菌丝和分生孢子的致死温度都是55℃。说明槭菌刺孢的菌丝和分生孢子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强,但是对温度较为敏感,适宜在低温下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槭菌刺孢 菌丝生长 孢子萌发
下载PDF
三七圆斑病致病菌的rDNA-ITS序列分析及杀菌剂对其室内毒力测定 被引量:4
4
作者 毛忠顺 龙月娟 +3 位作者 包媛媛 冯光泉 朱有勇 何霞红 《中药材》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831-835,共5页
目的:在分子水平上进一步确定三七圆斑病致病菌,同时在室内筛选抑制三七圆斑病致病菌的化学杀菌剂。方法:利用病原菌的rDNA构建系统发育树来确定病原菌的分类地位;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和孢子萌发法测定11种化学杀菌剂原药对三七圆斑病致... 目的:在分子水平上进一步确定三七圆斑病致病菌,同时在室内筛选抑制三七圆斑病致病菌的化学杀菌剂。方法:利用病原菌的rDNA构建系统发育树来确定病原菌的分类地位;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和孢子萌发法测定11种化学杀菌剂原药对三七圆斑病致病菌的抑制作用。结果:系统发育分析表明,供试三七圆斑病致病菌为槭菌刺孢Mycocentrospora acerina。化学药剂对菌株BH19-2菌丝体的抑制试验作用结果表明,95%福美双的EC50值最低,仅为3.2365 mg/L;其次为95.1%氟硅唑,EC_(50)值为7.5097 mg/L;而97%多菌灵和97.5%苯酰菌胺的EC50值均在15000 mg/L以上。孢子萌发抑制作用试验结果表明,98%百菌清、95%福美双、90%代森锰锌和95.1%氟硅唑对菌株BH19-2分生孢子萌发的EC_(50)值均小于10 mg/L,而97.5%苯酰菌胺的EC50值最大,达到14837.4635 mg/L。结论:在分子水平上证明供试菌株BH19-2、PL3-1-1和BH19-19均为Mycocentrospora acerina;95%福美双和95.1%氟硅唑对三七圆斑病致病菌的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都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可以作为田间药效试验研究的备选农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七 圆斑病 槭菌刺孢 RDNA-ITS 系统发育分析 杀菌剂 毒力测定
下载PDF
槭菌刺孢对5种甾醇脱甲基抑制剂的敏感性
5
作者 龙月娟 汤红 +5 位作者 王勇 高丽芳 杨敏 朱书生 何霞红 毛忠顺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739-747,共9页
由槭菌刺孢Mycocentrospora acerina(R.Hartig)Deighton引起的圆斑病是危害三七Panax notoginseng(Burk)F.H.Chen的重要叶部病害,严重影响中药材三七的产量和质量。为探索槭菌刺孢对甾醇脱甲基抑制剂类(DMIs)杀菌剂的敏感性,采用菌丝生... 由槭菌刺孢Mycocentrospora acerina(R.Hartig)Deighton引起的圆斑病是危害三七Panax notoginseng(Burk)F.H.Chen的重要叶部病害,严重影响中药材三七的产量和质量。为探索槭菌刺孢对甾醇脱甲基抑制剂类(DMIs)杀菌剂的敏感性,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45株槭菌刺孢对氟硅唑、苯醚甲环唑、烯唑醇、丙环唑和戊唑醇5种杀菌剂的敏感性,并分析了病原菌对这5种杀菌剂敏感性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氟硅唑、苯醚甲环唑、烯唑醇、丙环唑和戊唑醇对供试菌株的EC_(50)值分别在0.04~3.81、0.18~6.72、0.08~7.75、0.44~11.38和0.46~29.85μg/mL之间;敏感性频率分布测定结果表明,5种杀菌剂对呈连续单峰频次正态分布的大多数菌株群体的平均EC_(50)值分别为(0.99±0.64)、(1.77±0.97)、(2.37±1.39)、(2.61±1.48)和(3.18±1.58)μg/mL,供试菌株群体中已出现对5种杀菌剂敏感性降低的亚群体,且供试菌株对这5种DMIs杀菌剂均存在较强的交互抗性,而菌株对氟硅唑和苯醚甲环唑的交互抗性相关系数最高,为0.989。本研究结果可为云南省三七圆斑病防治中甾醇脱甲基抑制剂的合理使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七 槭菌刺孢 甾醇脱甲基抑制剂 敏感性 交互抗性
下载PDF
三七圆斑病菌槭菌刺孢对嘧菌酯、咪鲜胺和苯醚甲环唑的敏感性及生存适合度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王慧玲 王飞 +6 位作者 靳百慧 张贺 杨宽 王文鹏 杨敏 朱书生 何霞红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73-278,共6页
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采自云南省5个三七主要产区的34株三七圆斑病原菌槭菌刺孢Mycocentrospora acerina (R. Hartig) Deighton对嘧菌酯、咪鲜胺和苯醚甲环唑的敏感性,并对不同敏感性菌株进行了生存适合度测定。结果表明:咪鲜胺、... 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采自云南省5个三七主要产区的34株三七圆斑病原菌槭菌刺孢Mycocentrospora acerina (R. Hartig) Deighton对嘧菌酯、咪鲜胺和苯醚甲环唑的敏感性,并对不同敏感性菌株进行了生存适合度测定。结果表明:咪鲜胺、嘧菌酯及苯醚甲环唑对所有供试槭菌刺孢的菌丝生长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3种杀菌剂的EC50值分别在0.03~1.91 mg/L、0.18~2.36 mg/L和0.45~2.15 mg/L之间,即该菌株对咪鲜胺的敏感性对高于嘧菌酯和苯醚甲环唑;低敏感性菌株的致病力和菌丝生长速率与敏感性菌株间无显著差异,说明供试槭菌刺孢菌株在当地均具有较高的生存适合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七圆斑病 槭菌刺孢 嘧菌酯 咪鲜胺 苯醚甲环唑 敏感性 生存适合度
下载PDF
侧孢短芽孢杆菌S2-31拮抗下细辛叶枯病菌转录组差异表达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刘亚苓 于营 +3 位作者 鲁海坤 雷慧霞 隋昕 郭靖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11-121,共11页
通过分析侧孢短芽孢杆菌拮抗作用下叶枯病菌的转录组学特征,研究差异表达基因(DEGs)和代谢通路的富集情况,初步探索侧孢短芽孢杆菌拮抗叶枯病菌的分子机制。首先利用S2-31与叶枯病菌的对峙培养观察其拮抗作用,然后利用转录组测序探究侧... 通过分析侧孢短芽孢杆菌拮抗作用下叶枯病菌的转录组学特征,研究差异表达基因(DEGs)和代谢通路的富集情况,初步探索侧孢短芽孢杆菌拮抗叶枯病菌的分子机制。首先利用S2-31与叶枯病菌的对峙培养观察其拮抗作用,然后利用转录组测序探究侧孢短芽孢杆菌拮抗下和正常生长下的叶枯病菌的基因表达水平差异,并进行RT-qPCR验证,最后,利用相关数据库对DEGs进行注释和富集分析。对峙培养后,叶枯病菌菌丝出现皱缩、扭曲等现象。测序后共得到3681个DEGs,其中2224个相对上调,1457个相对下调。GO功能注释分析表明,上调和下调表达的DEGs均注释到生物过程8个亚群、细胞组分8个亚群和分子功能4个亚群。KEGG富集分析中,共有732个unigenes定位到115条生物学通路中,其中富集程度相对较高的通路有氨基糖和核苷糖代谢、糖基磷脂酰肌醇(GPI)锚定生物合成和过氧化物酶体;涉及差异基因较多的通路有淀粉和蔗糖代谢、剪接体和胞吞作用;上调表达的DEGs主要富集在代谢途径,下调表达的DEGs主要富集在遗传信息处理和细胞过程途径。从显著富集的通路中筛选出与菌丝生长发育相关的差异表达基因,结果表明侧孢短芽孢杆菌主要抑制病原菌菌丝过氧化物酶体的形成、胞吞过程和GPI锚定的合成等过程。差异表达基因的RT-qPCR验证结果与转录组测序的结果一致。在侧孢短芽孢杆菌S2-31的拮抗下抑制了叶枯病菌的生长,其转录组特征也发生显著变化,差异基因主要涉及代谢、细胞过程以及遗传信息处理等途径的相关通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侧孢短芽孢杆菌 细辛叶枯病 槭菌刺孢 生物防治 转录组学
下载PDF
三七真菌部分病原分离培养方法改良初探
8
作者 王勇 刘云芝 陈昱君 《文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4年第4期377-378,共2页
通过对半知菌亚门丝孢纲的三七黑斑病病原Alternariapanaxwhetz.和三七圆斑病病原Mycocentro sporaacerina(Hartig)Deighton进行病株孢子接种 ,在较短时间内获得纯化的病原菌 ,从而探索出对半知菌亚门丝孢纲病原分生孢子分离纯化的新方法。
关键词 分生孢子 分离 三七黑斑病 圆斑病 病原
下载PDF
细辛叶枯病病原菌及其生物学研究 被引量:10
9
作者 傅俊范 王崇仁 吴友三 《植物病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175-178,共4页
研究确认细辛叶枯病病原菌为槭菌刺孢(Mycocentrospora acerina (Hartig) Deighton),是我国真菌新记录种。该菌分生孢子萌芽和菌丝生长的最适温度为15~20℃、最适pH7。分生孢子在清水中即可萌芽,条件适宜时0.5h即可产生芽突、5h萌芽率... 研究确认细辛叶枯病病原菌为槭菌刺孢(Mycocentrospora acerina (Hartig) Deighton),是我国真菌新记录种。该菌分生孢子萌芽和菌丝生长的最适温度为15~20℃、最适pH7。分生孢子在清水中即可萌芽,条件适宜时0.5h即可产生芽突、5h萌芽率近100%。分生孢子致死温度接近50℃。田间病残叶上的分生孢子230天后仍具9%的萌芽率。新生菌丝在有光条件下可产生鲜艳的玫瑰红色素。该菌在供试的多种培养基上不能形成分生孢子,采用菌块切割、水滴保湿的方法可以诱生大量分生孢子。该菌对细辛有较强的致病性,在人工培养条件下可以产生毒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辛 叶枯病 病原学 槭菌刺孢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