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evelopment of novel interferon alpha2b muteins and study the pharmacokinetic and biodistribution profiles in animal model
1
作者 Ratih Asmana Ningrum Desi Eria Rahmatika +3 位作者 Debbie Sofie Retnoningrum Aang Hanafiah Wangsaatmadja Yeyet Cahyati Sumirtapura Heni Rachmawati 《Journal of Biomedic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2012年第3期104-112,共9页
Novel human interferon alpha 2b (hIFNα2b) muteins were developed by substituting cysteine residue (C) at positions 2 and 99 with aspartic acid residues (D). The mutein forms were then studied for pharmacokinetic prof... Novel human interferon alpha 2b (hIFNα2b) muteins were developed by substituting cysteine residue (C) at positions 2 and 99 with aspartic acid residues (D). The mutein forms were then studied for pharmacokinetic profile. In addition, the influence of charge on the protein structure was tested in vivo for the biodistribution pattern. Codon substitutions were performed by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PCR)-based site-directed mutagenesis on a previously constructed synthetic hIFNα2b open reading frame (ORF) cloned in pET32b expression plasmid. The result of nucleotide sequencing analysis confirmed that all codons were replaced successfully without any additional mutation. Three mutant forms of hIFNα2b ORF were overexpressed in Escherichia coli BL21 (DE3) resulted in three muteins: hIFNα2b C2D, hIFNα2b C99D, hIFNα2b C2D C99D. To follow the kinetic and localization of the mutein interferon after intravenous administration, Tc99m was used to label the proteins. In particular of elimination half-life, it was shown that hIFNα2b C2D C99D > hIFNα2bC2D > hIFNα2bC99D > wild type. hIFNα2b C2D C99D mutein showed highest blood accumulation after 30 minutes administration. Taken together, the charge of hIFNα2b seems to be responsible for the fate of hIFNα2b in vivo.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utein Human INTERFERON Alpha2b AMINO Acid Substitution PCR Based Site Directed MUTAGENESIS Tc99mlabeling PHARMACOKINETIC BIODISTRIBUTION Protein Charge
下载PDF
白细胞介素-2新型突变蛋白在炎症性肠病治疗中的价值 被引量:1
2
作者 王二嫚 刘占举 《中华炎性肠病杂志(中英文)》 2022年第1期79-82,共4页
白细胞介素(IL)-2在免疫调节中具有双重作用,一方面可作用于效应细胞激活免疫反应,另一方面可作用于调节性T细胞发挥免疫抑制作用,因此成为炎症性肠病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治疗靶点之一。低剂量的IL-2已用于某些炎性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治... 白细胞介素(IL)-2在免疫调节中具有双重作用,一方面可作用于效应细胞激活免疫反应,另一方面可作用于调节性T细胞发挥免疫抑制作用,因此成为炎症性肠病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治疗靶点之一。低剂量的IL-2已用于某些炎性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治疗,但因其不良反应限制了IL-2在临床上的应用。为了提高IL-2疗效减少不良反应,目前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合成了多种IL-2突变蛋白,为IL-2在炎症性肠病和自身免疫性疾病中的应用提供了新的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2 突变蛋白 炎性和自身免疫性疾病
原文传递
HCV核心基因插入突变体编码蛋白对人肝癌细胞系(Huh-7)细胞基因表达的影响
3
作者 窦骏 刘蓬勃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501-506,共6页
目的用基因表达分析法鉴定丙型肝炎病毒(HCV)核心(Core,C)区基因插入突变体编码蛋白在人肝癌细胞系(Huh7)表达,探讨该蛋白生物学功能及其基因表达改变与致病的关系。方法构建HCV1bC基因插入突变体编码蛋白重组表达质粒,建立表达C基因插... 目的用基因表达分析法鉴定丙型肝炎病毒(HCV)核心(Core,C)区基因插入突变体编码蛋白在人肝癌细胞系(Huh7)表达,探讨该蛋白生物学功能及其基因表达改变与致病的关系。方法构建HCV1bC基因插入突变体编码蛋白重组表达质粒,建立表达C基因插入突变体编码蛋白Huh7细胞系,按Affymetrix公司实验程序制备探针、再与该公司HGU133A和HGU133B芯片杂交。对基因表达上调或下调≥3倍的基因,用NetAffx作进一步分析。并用半定量RTPCR对其中3个上调基因进行鉴定。结果Microarray分析显示,HCV1bC基因插入突变体编码蛋白比C蛋白引起更多的基因表达改变,主要集中在信号传导、蛋白酶活性、分子转运、免疫反应等,特别是免疫反应基因表达更加显著。C基因插入突变体编码蛋白表达可同时导致凋亡基因/抗凋亡基因表达上调或下调及致癌基因上调。半定量RTPCR对有趣的致癌基因FHL2、抗凋亡基因PRKCZ和凋亡基因LGALS1的鉴定结果表明,FHL2、PRKCZ和LGALS1基因的表达比空载体转染对照组相同基因明显上调。结论HCVC基因插入突变体编码蛋白在Huh7细胞表达对其基因表达有很大影响,其中对免疫反应基因的影响更明显,这一结果对理解HCVC基因插入突变体编码蛋白在HCV致病过程中的作用及其研制抗HCV药物均有重大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肝癌细胞系 基因插入 编码蛋白 突变体 半定量RT-PCR 丙型肝炎病毒(HCV) AFFYMETRIX Microarray 基因表达改变 抗凋亡基因 PRKCZ 重组表达质粒 HCV-1B 免疫反应基因 抗HCV药物 表达上调 致癌基因 FHL2 生物学功能 蛋白酶活性
原文传递
聚乙二醇化重组人改构白介素11对骨髓抑制的小鼠促血小板生成作用的评价 被引量:7
4
作者 马杉姗 胡成炫 +2 位作者 王洪领 聂李亚 许松山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511-1517,共7页
目的:观察聚乙二醇化重组人改构白介素11(PEGylated IL-11 mutein,PEG-m IL 11)不同给药次数和给药剂量对骨髓抑制的小鼠血小板减少症的治疗作用,并与m IL-11进行比较,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BALB/c小鼠经2.5 Gy全身^(60)Coγ射线照... 目的:观察聚乙二醇化重组人改构白介素11(PEGylated IL-11 mutein,PEG-m IL 11)不同给药次数和给药剂量对骨髓抑制的小鼠血小板减少症的治疗作用,并与m IL-11进行比较,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BALB/c小鼠经2.5 Gy全身^(60)Coγ射线照射后,腹腔注射50 mg/kg卡铂制备血小板减少症模型。在给药次数研究中,将30只造模成功的BALB/c小鼠随机分为5组:溶剂对照组:d 1,4,7每日1次,共3次;m IL-11组:m IL-11 200μg/(kg·d)×9 d;PEG-m IL 11 A组:PEG-m IL 11 1800μg/(kg·d)×1 d(d 1);PEG-m IL 11 B组:900μg/(kg·d)×2 d(d 1,5)和PEG-m IL 11 C组:600μg/(kg·d)×3 d(d 1,4,7),各组小鼠均为皮下注射给药。监测5周内血小板的变化情况;在给药剂量研究中将100只造模成功的BALB/c小鼠随机分为5组:溶剂对照组:d 1,5每日1次,共2次;m IL-11组:m IL-11 200μg/(kg·d)×9 d、PEG-m IL 11低、中、高剂量组(200、420、900μg/(kg·d)×2 d,d 1,5),对各组小鼠均皮下注射给药,在5周内每隔2-3 d检测外周血细胞,并于给药后d 8选取部分动物安乐死后进行骨髓细胞培养。结果:与造模前相比,溶剂对照组Plt在最低点时降低幅度达到80%以上。给药次数研究中,PEG-m IL 11各给药组在最低点时的Plt值均明显高于溶剂对照组和m IL-11组(P<0.05),但不同给药次数的3组间差异不显著;在给药剂量研究中,PEG-m IL 11各治疗组在Plt最低点的降低幅度明显低于溶剂对照组和m IL-11治疗组(P<0.05),在最低点后Plt的恢复速度明显快于溶剂对照组,在d 10呈剂量依赖性的升高(r=0.92);PEG-m IL 11各治疗组的RBC在最低点的降低幅度明显减小并且恢复明显加快;各组WBC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CFU-M eg测定结果显示,PEG-m IL 11和m IL-11组同溶剂对照比相比CFU-M eg有增多的趋势,且PEG-m IL 11治疗组动物的集落数更高。结论:PEG-m IL 11对骨髓抑制小鼠血小板减少症有明显的治疗作用,而且同m IL-11相比,可以减少给药次数,提高治疗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二醇化 重组人白介素11 骨髓抑制 血小板 小鼠
下载PDF
靶向SHP2^(E76A)突变体的小分子降解剂有效抑制野生型和突变体SHP2肿瘤细胞增殖
5
作者 孔娇 杜琳 +2 位作者 李向阳 朱继东 龙亚秋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120-1128,共9页
SHP2 (Src homology 2 domain-containing protein tyrosine phosphatase-2)是由Ptpn11基因编码的非受体型蛋白酪氨酸磷酸酶,通过RAS (rat sarcoma)-ERK (extracellular regulated protein kinases)信号通路的活化调控细胞生长、分化和... SHP2 (Src homology 2 domain-containing protein tyrosine phosphatase-2)是由Ptpn11基因编码的非受体型蛋白酪氨酸磷酸酶,通过RAS (rat sarcoma)-ERK (extracellular regulated protein kinases)信号通路的活化调控细胞生长、分化和凋亡,并参与PD-1 (programmed cell death protein 1)/PD-L1(programmed cell death ligand 1)通路的免疫监控,已成为有突破意义的抗癌药物新靶标.靶向SHP2变构位点的抑制剂通过稳定SHP2非活性构象而抑制磷酸酶催化功能,具有很好的成药性.但是,SHP2功能获得性突变(gainoffunction,简称GOF)导致一系列发育障碍疾病和肿瘤的发生,并对SHP2野生型变构抑制剂产生耐药性.本工作首次以靶向SHP2激活突变体的变构抑制剂为靶头,基于PROTACs(proteolysis-targeting chimeras)技术,设计合成了一系列全新SHP2小分子降解剂.其中先导化合物3f和4d保持了对突变型SHP2^(E76A)的酶抑制活性,而且对于野生型SHP2依赖的人食管鳞癌细胞KYSE-520和突变型SHP2^(N58S)人大细胞肺癌细胞NCI-H661都显示强效抗增殖活性,比相应变构抑制剂的活性提高了5~10倍,为治疗SHP2突变或活化导致的遗传性疾病或肿瘤提供了新的干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酪氨酸磷酸酶 SHP2 PROTAC 小分子降解剂 功能获得性突变 SHP2^(E76A)突变体
原文传递
人重组TNF-α突变体471蛋白的初步纯化及生物学活性 被引量:3
6
作者 李瑶琛 孔令洪 +3 位作者 王一理 尚宁宽 耿宜萍 司履生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409-412,共4页
目的 :在利用原核表达系统表达重组人突变体 4 71TNF α蛋白的基础上 ,对该蛋白进行初步纯化及生物学活性检测。方法 :利用最佳发酵和表达条件 ,诱导基因重组的人突变体4 71TNF α工程菌表达目的蛋白。收集菌体 ,经超声破碎 ,分离人突变... 目的 :在利用原核表达系统表达重组人突变体 4 71TNF α蛋白的基础上 ,对该蛋白进行初步纯化及生物学活性检测。方法 :利用最佳发酵和表达条件 ,诱导基因重组的人突变体4 71TNF α工程菌表达目的蛋白。收集菌体 ,经超声破碎 ,分离人突变体 4 71TNF α的包涵体 ,并观察变性剂及蛋白浓度对蛋白折叠的影响。采用MTT比色法检测并比较人野生型及突变体 4 71TNF α的生物学活性。结果 :在适当的变性与复性条件下 ,已成功地将突变体 4 71TNF α折叠并聚合形成具有生物学活性的三聚体。突变体 4 71TNF α对L92 9的细胞毒活性高于野生型TNF α的 15倍。结论 :原核表达系统中表达的人突变体 4 71TNF α经复性处理后具有显著的生物学活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突变体471 TNF—α 蛋白纯化 MTT比色法 生物学活性
下载PDF
聚乙二醇化重组人改构白细胞介素11在食蟹猴体内药代动力学检测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3
7
作者 马杉姗 汤晓闯 +2 位作者 李开通 马素永 赵广荣 《国际药学研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351-354,358,共5页
目的通过建立聚乙二醇(PEG)抗体结合ELISA法检测PEG化重组人改构白细胞介素11(PEG-m IL11)的血药浓度,PEG-m IL11在食蟹猴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特征、血药浓度与量效关系。方法食蟹猴皮下注射PEG-m IL11后,在不同时间点采集血样,采用PE... 目的通过建立聚乙二醇(PEG)抗体结合ELISA法检测PEG化重组人改构白细胞介素11(PEG-m IL11)的血药浓度,PEG-m IL11在食蟹猴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特征、血药浓度与量效关系。方法食蟹猴皮下注射PEG-m IL11后,在不同时间点采集血样,采用PEG抗体结合ELISA法(双抗体夹心免疫法)测定血清中的PEG-m IL11浓度,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并检测不同时间点的血小板计数,探索血药浓度与量效关系。结果方法特异性良好,准确度与精密度均满足要求,线性范围26.34~200 ng/ml,可用于样品检测。PEG-m IL11在食蟹猴体内的消除T_(1/2)为(13.4±2.4)h,T_(max)为(6.7±2.3)h,C_(max)为(2.4±0.5)μg/ml,AUC_((0-t))值为(77.7±15.6)μg?h/ml,CL为(4.6±0.8)ml/(h·kg);而且PEG-m IL11血药浓度达峰先于药效达峰,药效明显滞后。结论 PEG抗体结合ELISA法测定PEG-m IL11浓度,方法稳定可靠,可满足药代动力学研究的需要。PEG修饰m IL-11达到了延长其体内代谢的效果,可减少给药次数,提高治疗便利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二醇化 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1 药代动力学 血药浓度与效应关系 食蟹猴
下载PDF
高比活人睫状神经营养因子突变体基因的构建及其在巴斯德毕赤酵母中的表达
8
作者 赵洪亮 薛冲 +2 位作者 熊向华 张伟 刘志敏 《微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92-396,共5页
人睫状神经营养因子(hCNTF)及其突变体有望成为治疗肥胖症的新型药物。为了减少hCNTF的副反应,提高其疗效,在hCNTF四重突变体AX15 (R13K)的基础上引入S16 5D Q16 6H突变,构建了高比活的DH_AX15 (R13K)突变体。体外和体内实验表明DH_AX15... 人睫状神经营养因子(hCNTF)及其突变体有望成为治疗肥胖症的新型药物。为了减少hCNTF的副反应,提高其疗效,在hCNTF四重突变体AX15 (R13K)的基础上引入S16 5D Q16 6H突变,构建了高比活的DH_AX15 (R13K)突变体。体外和体内实验表明DH_AX15 (R13K)的活性约是AX15 (R13K)的5倍。同时体内实验还发现DH_AX15(R13K)的作用比AX15 (R13K)更为持久。这种更为持久的作用可能是由于活性提高而非半衰期延长引起的。高比活的hCNTF突变体一方面可以在保证疗效的前提下减少蛋白用量,减少副反应;另一方面可以在不增加副反应的前提下增加最大耐受剂量,提高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睫状神经营养因子 高比活突变体 巴斯德毕赤酵母
下载PDF
重组人改构白介素11的聚乙二醇修饰工艺优化研究
9
作者 马杉姗 汤晓闯 +2 位作者 马素永 赵广荣 许松山 《中国新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8期2256-2261,共6页
目的:提高聚乙二醇(PEG)修饰重组人改构白介素11(interleukin 11 mutein,mIL-11)反应中的单位点修饰率。方法:在考察pH、蛋白浓度、PEG与蛋白的配比等单因素对单位点修饰率影响的基础上,采用DoE设计对修饰工艺参数进行优化并建立响应最... 目的:提高聚乙二醇(PEG)修饰重组人改构白介素11(interleukin 11 mutein,mIL-11)反应中的单位点修饰率。方法:在考察pH、蛋白浓度、PEG与蛋白的配比等单因素对单位点修饰率影响的基础上,采用DoE设计对修饰工艺参数进行优化并建立响应最大化预测模型。结果:在pH 8. 2,mIL-11浓度0. 8 mg·mL-1,mPEG-SC:mIL-11(摩尔比) 5. 5,修饰温度2~8℃,修饰时间1 h的条件下,单位点修饰率最大可达到53%。结论:经3批验证实验,结果与模型预测值相符,方法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改构白介素11 聚乙二醇修饰 修饰工艺 实验设计 优化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