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假肥大型肌营养不良症家系的基因检测与产前诊断 被引量:10
1
作者 王皖骏 朱海燕 +5 位作者 朱瑞芳 杨滢 朱湘玉 段红蕾 张颖 吴星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45-48,共4页
目的分析假肥大型肌营养不良症(DuchenneandBeckermusculardystrophy,DMD/BMD)家系的致病突变,对胎儿进行产前诊断,并确定家系中的女性成员是否为突变携带者。方法收集43个DMD/BMD家系,用多重PCR方法分析DMD基因缺失热点区的18... 目的分析假肥大型肌营养不良症(DuchenneandBeckermusculardystrophy,DMD/BMD)家系的致病突变,对胎儿进行产前诊断,并确定家系中的女性成员是否为突变携带者。方法收集43个DMD/BMD家系,用多重PCR方法分析DMD基因缺失热点区的18个外显子;用多重连接依赖性探针扩增(multiplexligation-dependentprobeamplification,MLPA)方法对43例患者及32个家系中的36位女性进行DMD基因全部79个外显子的定量检测,为其中27个家系提供产前诊断。结果用多重PCR共检测到26例缺失突变。采用MLPA方法,除多重PCR检测到的突变外,还检测到3例缺失和6例重复突变,突变范围明确。用MLPA检测的36例女性中,32例为患儿母亲,共发现16例突变携带者,另有2名女性亲属也被确诊为携带者。10名女性排除了携带者的可能性,8例不能确定。经产前诊断,18例男性胎儿中3例为患者,9例女性胎儿中1例为携带者。结论MLPA方法可全面检测DMD基因缺失及重复突变,同时明确女性携带者,从而为产前诊断提供准确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MD基因 多重聚合酶链反应 多重连接依赖性探针扩增 产前诊断
原文传递
多重连接依赖探针扩增在假肥大型肌营养不良症家系基因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13
2
作者 张媛媛 刘晓亮 +2 位作者 何蓉 麻宏伟 赵彦艳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38-343,共6页
目的评估多重连接依赖探针扩增(multiplex ligation—dependent probe amplification,MLPA)技术在假肥大型肌营养不良症(Duchenne/Becker muscular dystrophy,DMD/BMD)患者临床诊断、携带者筛查及产前诊断中的应用。方法应用MLP... 目的评估多重连接依赖探针扩增(multiplex ligation—dependent probe amplification,MLPA)技术在假肥大型肌营养不良症(Duchenne/Becker muscular dystrophy,DMD/BMD)患者临床诊断、携带者筛查及产前诊断中的应用。方法应用MLPA法检测DMD基因79个外显子的缺失或重复突变,DNA测序以及STR毛细管电泳与连锁分析方法进行验证及辅助诊断。结果47例患儿中7例可见重复突变,31例可见缺失突变,其中7例为单个外显子缺失。23例MLPA检测阳性的患儿的母亲中有13例为携带者。产前诊断的13例胎儿中,3例为男性胎儿患者,2例为女性胎儿携带者。结论MLPA能迅速、直接、准确地检测DMD基因外显子的缺失/重复突变。联合应用MLPA、基因测序以及连锁分析可以提高DMD/BMD基因诊断的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假肥大型肌营养不良 多重连接依赖探针扩增 基因诊断 产前诊断
原文传递
应用多重PCR和MLPA技术检测DMD患者和携带者的基因突变及产前诊断 被引量:12
3
作者 李红 丁洁 +4 位作者 王玮 陈瑛 陆伟 邵红 吴柏林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18-322,共5页
目的应用多重PCR和多重连接依赖探针扩增(multiplex ligation-dependent probe amplification,MLPA)技术检测Duchenne/Becker肌营养不良症(Duchenne/Becker muscular dystrophy,DMD/BMD)患者、携带者并应用于产前诊断。方法首... 目的应用多重PCR和多重连接依赖探针扩增(multiplex ligation-dependent probe amplification,MLPA)技术检测Duchenne/Becker肌营养不良症(Duchenne/Becker muscular dystrophy,DMD/BMD)患者、携带者并应用于产前诊断。方法首先采用多重PCR对临床诊断为DMD/BMD的患者检测DMD基因的26个外显子,未查到缺失突变者和可能的携带者采用MLPA检测全部79个外显子是否有缺失或重复突变。对产前诊断病例,用PCR法检测缺失突变,用MLPA法检测重复突变。结果多重PCR对22例患者的DMD基因的26个外显子检测,13例有缺失突变。未查到常见缺失突变的9例患者经MLPA检测DMD基因的全部79个外显子,3例为重复突变、1例为单个第18外显子缺失、其他5例未查到缺失和重复突变。16例携带者中,3例有家族史,其中2例检出突变;13例为检测到突变的散发病例患儿的母亲,有8例检测到突变。产前诊断9个胎儿(其中双胎1例),2例胎儿有突变,引产后核实无误;7例胎儿未检测到突变,现均已分娩。结论多重PCR可检出92.86%的缺失突变并可用于缺失突变的产前诊断,因其简便、可靠、价廉可作为临床上DMD/BMD基因诊断的初选。MLPA可用于多重PCR未检测到缺失突变的患者及携带者的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uchenne/Becker肌营养不良症 多重聚合酶链反应 多重连接依赖探针扩增 携带者检测 产前诊断
原文传递
MLPA技术在快速检测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异常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4
作者 江雨 王文博 +1 位作者 吴琦嫦 周裕林 《中国妇幼保健》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9期2720-2724,共5页
目的:探讨多重探针连接依赖式扩增(multiplex ligation-dependent probe amplification,MLPA)在快速检测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异常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82例产前诊断标本(羊水179例、脐带血90例和绒毛13例)同时进行MLPA检测及核型分析,用... 目的:探讨多重探针连接依赖式扩增(multiplex ligation-dependent probe amplification,MLPA)在快速检测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异常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82例产前诊断标本(羊水179例、脐带血90例和绒毛13例)同时进行MLPA检测及核型分析,用计算机辅助数据分析方法得出MLPA检测结果。结果:MLPA分析在标本接收后24h内即可得出结果,共检出染色体倍体异常产前诊断标本17例,包括唐氏综合征(Down Syndrome,47,+21)7例、爱德华氏综合征(Edwards Syndrome,47,+18)5例、特纳氏综合征(Turner Syndrome,45,X)3例、帕陶氏综合征(Patau Syndrome,47,+13)1例及XYY综合征(47,XYY)1例。MLPA检测24h报告结果临床符合率为97.9%。结论:MLPA技术具有快速、准确性高、成本低等优点,可作为诊断常见染色体非整倍体异常的可靠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重探针连接依赖式扩增 产前诊断 非整倍体
原文传递
MLPA联合遗传连锁分析在假肥大型肌营养不良症产前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9
5
作者 李涛 吴东 +7 位作者 侯巧芳 王莉 郭谦楠 康冰 刘红彦 杨科 丁雪冰 廖世秀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40-44,共5页
目的探讨多重连接依赖探针扩增技术(multiplexligation-dependentprobeamplification,MLPA)联合短串联重复序列(shorttandemrepeat,STR)基因连锁分析用于Duchenne型假肥大型肌营养不良症(Duchennemusculardystrophy,DMD)产前... 目的探讨多重连接依赖探针扩增技术(multiplexligation-dependentprobeamplification,MLPA)联合短串联重复序列(shorttandemrepeat,STR)基因连锁分析用于Duchenne型假肥大型肌营养不良症(Duchennemusculardystrophy,DMD)产前诊断的价值。方法通过检测Y染色体性别决定基因(Ychromosomesex-determininggene,SRy)判断胎儿性别;MLPA检测45个DMD家系中先证者、孕妇以及胎儿Dystrophin基因突变情况,并对家系成员和胎儿进行第45、49、50内含子以及5’和3’端STR的连锁分析。结果45个进行产前诊断的家系中,SRY阳性31例,其中6例为DMD患病胎儿;阴性14例,其中4例为携带者,余未见异常。结论MLPA能检测胎儿Dystrophin基因外显子突变情况,STR连锁能分析胎儿是否继承母源性风险X染色体,因此,STR连锁分析能发现MLPA技术检测不到的外显子突变胎儿。将两种方法结合起来用于DMD的产前诊断准确性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重连接依赖探针扩增 短串联重复序列 连锁分析 杜氏肌营养不良症 产前诊断
原文传递
应用多重连接依赖探针扩增技术快速检测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与结构异常 被引量:9
6
作者 张菁菁 胡平 +5 位作者 罗春玉 季修庆 周静 刘安 马定远 许争峰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1-15,共5页
目的探讨多重连接依赖探针扩增'(multiplex ligation-dependent probe amplification, MLPA)技术在羊水细胞染色体非整倍体及染色体结构异常检测中的应用。方法应用MLPA技术对286份羊水样本进行检测,并与常规染色体核型分析进行对... 目的探讨多重连接依赖探针扩增'(multiplex ligation-dependent probe amplification, MLPA)技术在羊水细胞染色体非整倍体及染色体结构异常检测中的应用。方法应用MLPA技术对286份羊水样本进行检测,并与常规染色体核型分析进行对比,对于检测到的染色体结构异常应用微阵列比较基因组杂交技术(array comparative genomic hybridization, aCGH)进行验证。结果在286份羊水中,共检测到10例21-三体,2例18三体,1例13三体,1例嵌合21-三体,1例X单体,1例X染色体短臂大片段缺失,1例18号染色体短臂部分三体,1例18号染色体长臂和短臂大片段缺失。所有MLPA结果与染色体核型分析均一致。对于检测到的染色体结构异常均应用aCGH技术验证,检测结果符合率100%。结论MLPA可快速检出常见染色体非整倍体以及染色体结构异常包括大片段缺失与重复,为临床产前诊断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重连接依赖探针扩增 非整倍体 染色体 重复 缺失 产前诊断
原文传递
Molecular Analysis-Based Genetic Characterization of a Cohort of Patients with Duchenne and Becker Muscular Dystrophy in Eastern China 被引量:6
7
作者 Hui-Hui Zhao Xue-Ping Sun +8 位作者 Ming-Chao Shi Yong-Xiang Yi Hong Cheng Xing-Xia Wang Qing-Cheng Xu Hong-Ming Ma Hao-Quan Wu Qing-Wen Jin Qi Niu 《Chinese Medical Journal》 SCIE CAS CSCD 2018年第7期770-775,共6页
Background: Duchenne muscular dystrophy (DMD) and Becker muscular dystrophy (BMD) are common X-linked recessive neuromuscular disorders caused by mutations in dystrophin gene. Multiplex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 Background: Duchenne muscular dystrophy (DMD) and Becker muscular dystrophy (BMD) are common X-linked recessive neuromuscular disorders caused by mutations in dystrophin gene. Multiplex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multiplex PCR) and multiplex ligation-dependent probe amplification (MLPA) are the most common methods for detecting dystrophin gene mutations, This study aimed to contrast the two methods and discern the genetic characterization of patients with DMD/BMD in Eastern China. Methods: We collected 121 probands, 64 mothers ofprobands, and 15 fetuses in our study. The dystrophin gene was detected by multiplex PCR primarily in 28 probands, and MLPA was used in multiplex PCR-negative cases subsequently. The dystrophin gene of the remaining 93 probands and 62 female potential carriers was tested by MLPA directly. In fetuses, multiplex PCR and MLPA were performed on 4 fetuses and 10 fetuses, respectively. In addition, sequencing was also performed in 4 probands with negative MLPA. Results: We found that 61.98% of the subjects had genetic mutations including deletions (50.41%) and duplications (11.57%). There were 43.75% of mothers as carriers of the mutation. In 15 fetuses, 2 out of 7 male fetuses were found to be unhealthy and 2 out of 8 female fetuses were found to be carriers. Exons 3-26 and 45-52 have the maximum frequency in mutation regions. In the frequency ofexons individually, exon 47 and exon 50 were the most common in deleted regions and exons 5, 6, and 7 were found most frequently in duplicated regions. Conclusions: MLPA has better productivity and sensitivity than multiplex PCR. Prenatal diagnosis should be applied in DM D high-risk fetuses to reduce the disease incidence. Furthermore, it is the responsibility of physicians to inform female carriers the importance of prenatal diagnosi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ecker Muscular Dystrophy Duchenne Muscular Dystrophy DYSTROPHIN multiplex ligation-dependent probe amplification multiplex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prenatal diagnosis
原文传递
微滴式数字PCR在脊肌萎缩症基因检测和产前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7
8
作者 邹洋 徐佩文 +5 位作者 李杰 黄色新 高明 康冉冉 高选 高媛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594-597,共4页
目的探索微滴式数字PCR(droplet digital PCR,ddPCR)技术在脊肌萎缩症(spinal muscular atrophy,SMA)的致病基因SMN1第7外显子拷贝数的检测和产前诊断中的应用。方法应用ddPCR技术和常规的多重连接依赖性探针扩增技术同时对56个SM... 目的探索微滴式数字PCR(droplet digital PCR,ddPCR)技术在脊肌萎缩症(spinal muscular atrophy,SMA)的致病基因SMN1第7外显子拷贝数的检测和产前诊断中的应用。方法应用ddPCR技术和常规的多重连接依赖性探针扩增技术同时对56个SMA家系共138例样本(其中产前诊断样本17例)行SMN1基因第7外显子拷贝数的检测,并对二者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ddPCR技术检测结果同多重连接依赖性探针扩增技术检测结果一致率为100%,其中SMN1第7外显子拷贝数为2的样本25例,拷贝数为1的样本84例,拷贝数为0的样本29例。结论ddPCR技术对于SMN1基因拷贝数的检测是准确、快速、经济的,可满足SMA临床基因检测和产前诊断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滴式数字PCR 多重连接依赖性探针扩增技术 SMN1基因 拷贝数 产前诊断
原文传递
应用多重连接依赖探针扩增技术快速检测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异常 被引量:7
9
作者 马定远 胡平 +7 位作者 张菁菁 易龙 季修庆 杨驰 成建 李璃 林颖 许争峰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543-547,共5页
目的探讨多重连接依赖探针扩增(multiplex ligation-dependent probe amplification,MLPA)技术在常见染色体非整倍体异常检测及其在产前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MLPA技术检测561份产前诊断样本和20例已知染色体异倍体标本,所有... 目的探讨多重连接依赖探针扩增(multiplex ligation-dependent probe amplification,MLPA)技术在常见染色体非整倍体异常检测及其在产前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MLPA技术检测561份产前诊断样本和20例已知染色体异倍体标本,所有样本均进行常规染色体核型分析,比较MLPA结果和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评价MLPA技术的临床符合率。结果MLPA技术能够在48h内出具检测结果,共检测出38例染色体异倍体,包括20例21-三体,10例18-三体,1例13-三体,4例Turner综合征,1例Klinefelter综合征,1例超雄综合征,1例48,XYY,+18双三体综合征。MLPA结果与染色体核型结果一致,检测结果100%准确。在561份产前诊断样本中,有550份样本的MLPA分析结果和细胞染色体核型的结果一致,临床符合率达到98.04%。结论MLPA技术具有快速、简单、稳定等优点,可检测常见非整倍体异常,能作为产前诊断的可靠方法,具有临床实际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重连接依赖探针扩增 产前诊断 非整倍体 核型分析
原文传递
应用多重连接依赖性探针扩增技术进行脊髓性肌萎缩症的基因诊断及产前诊断 被引量:6
10
作者 朱海燕 胡娅莉 +2 位作者 李洁 杨滢 吴星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38-41,共4页
目的探讨多重连接依赖性探针扩增(multiplex ligation-dependent probe amplification,MLPA)技术在脊髓性肌萎缩症(spinal muscular atrophy,SMA)基因诊断及产前诊断中的应用。方法选择来自8个SMA家系的患者4例,父母16例,胎儿4... 目的探讨多重连接依赖性探针扩增(multiplex ligation-dependent probe amplification,MLPA)技术在脊髓性肌萎缩症(spinal muscular atrophy,SMA)基因诊断及产前诊断中的应用。方法选择来自8个SMA家系的患者4例,父母16例,胎儿4例,应用MLPA技术进行分析,对患者同时应用聚合酶链反应一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PCR—RFLP)方法进行分析。结果对患者的检测,MLPA分析结果与PCR-RFLP检测结果相符,4例患者的运动神经元存活基因(survival motor neuron gene,SMN)1的第7和第8外显子均为纯合缺失。除家系1、4母亲的SMN1基因MLPA检测结果与其他家系不同外,其余各家系14名父母均明确诊断为SMN1基因杂合缺失突变携带者。结论MLPA技术是一种准确可靠的基因定量分析方法,适合于SMA患者、携带者的基因诊断及产前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性肌萎缩 多重连接依赖性探针扩增 运动神经元存活基因 产前诊断
原文传递
应用多重连接依赖式探针扩增技术快速高通量诊断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异常 被引量:5
11
作者 唐少华 毛义建 +5 位作者 陈向南 徐雪琴 谢番妮 吴昊 李焕铮 吕建新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99-203,共5页
目的 评价多重连接依赖式探针扩增技术(multiplex ligation-dependent probe amplification,MLPA)在染色体非整倍体诊断中的应用价值,为我国羊水染色体诊断提供一种快速、特异、高通量的分子诊断手段.方法 应用MLPA技术检测了500份羊... 目的 评价多重连接依赖式探针扩增技术(multiplex ligation-dependent probe amplification,MLPA)在染色体非整倍体诊断中的应用价值,为我国羊水染色体诊断提供一种快速、特异、高通量的分子诊断手段.方法 应用MLPA技术检测了500份羊水标本,所有标本均进行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技术检测和常规染色体核型分析,应用RH-MLPA-v511数据分析软件获得MLPA结果,比较MLPA技术与FISH和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的准确性,总结MLPA技术临床应用过程中的关键要点.结果 在500份羊水标本中,MLPA检测成功率97%.3个工作日完成结果的为92%,需重复检测的为5%,失败为3%.对染色体非整倍体异常检测敏感性和准确性100%.证实38例非整倍体病例探针信号比值>正常二倍体4s,2例疑似三体结果>2s.分析了21号染色体8条探针的杂交效率,21三体患者8条探针中平均4条探针比值>1.3.结论 MLPA技术具有快速、特异、敏感、高通量、成本低等特点,可用于产前染色体非整倍体数目的快速检测,是传统染色体培养方法的补充,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重连接依赖式探针扩增 核型分析 产前诊断 非整倍体
原文传递
90个脊髓性肌萎缩家系的遗传学分析 被引量:4
12
作者 李涛 吕雪 +5 位作者 许泼实 邹杰 肖海 郭谦楠 王红丹 刘红彦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CAS CSCD 2020年第2期116-122,共7页
目的对90个脊髓性肌萎缩(spinal muscular atrophy,SMA)家系进行基因诊断与产前诊断,为SMA的遗传学分析方法提供参考,并初步探讨SMA缺陷基因携带者基因筛査的必要性。方法应用多重连接探针扩增(multiplex ligation dependent probe ampl... 目的对90个脊髓性肌萎缩(spinal muscular atrophy,SMA)家系进行基因诊断与产前诊断,为SMA的遗传学分析方法提供参考,并初步探讨SMA缺陷基因携带者基因筛査的必要性。方法应用多重连接探针扩增(multiplex ligation dependent probe amplification,MLP A)技术对90个SMA家系进行基因诊断,联合MLPA及等位基因特异性PCR(allele specific PCR,A&PCR)技术对家系进行产前诊断并对产前诊断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在90个SMA家系中,84对夫妻无SMA家族史,占比93%;85对夫妻有SMA生育史,占比94%;85个家系夫妻双方及3个家系的孕妇SMN1基因杂合缺失,为SMA缺陷基因携带者;2个家系孕妇SMN1基因纯合缺失,为SMA患者;产前诊断结果显示48名胎儿为SMA缺陷基因携带者,23名胎儿为正常胎儿,19名胎儿为SMA患者,其中无家族史夫妻双方再孕SMA胎儿18例,占总SMA胎儿95%、占总胎儿20%。结论应用MLPA对夫妻双方进行SMA缺陷基因携带者筛查,并联合使用MLPA和AS-PCR对携带者夫妻进行SMA产前诊断十分必要,对预防SMA出生缺陷具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性肌萎缩 多重连接探针扩增技术 等位基因特异性PCR 基因诊断 产前诊断
原文传递
变性高效液相色谱对于多重连接探针扩增产前诊断脊髓性肌萎缩症的补益作用 被引量:3
13
作者 谭玉杰 王颢 +2 位作者 赵太坤 成明 张婵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CAS CSCD 2019年第12期1175-1178,共4页
目的探讨将变性高效液相色谱(denaturing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DHPLC)联合多重连接探针扩增(multiple ligation-dependent probe amplification,MLPA)技术应用于脊髓性肌萎缩症(spinal muscular atrophy,SMA)产前诊... 目的探讨将变性高效液相色谱(denaturing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DHPLC)联合多重连接探针扩增(multiple ligation-dependent probe amplification,MLPA)技术应用于脊髓性肌萎缩症(spinal muscular atrophy,SMA)产前诊断的可行性.方法选取3个生育过SMAⅠ型患儿的家系,抽取亲代外周血样,并于孕16~24周穿刺抽取羊水10 mL,抽提DNA.通过STR位点检测排除母血污染.采用DHPLC法检测SMN基因的拷贝数,用MLPA试剂盒检测SMN1、SMN2以及参照基因的拷贝数.结果家系Ⅰ~Ⅲ的亲代经DHPLC检测均发现携带SMN1第7外显子杂合缺失.MLPA分析提示家系Ⅰ~Ⅲ的亲代均为SMA致病突变的携带者;家系Ⅰ胎儿携带SMN1基因第7、8外显子纯合缺失,且SMN2基因第7、8外显子存在杂合缺失,判断为SMA患者.家系Ⅱ胎儿SMN1基因第7、8外显子为纯合缺失,SMN2第7、8外显子拷贝数正常,判断为SMA患者.家系Ⅲ胎儿SMN1基因第7、8外显子为杂合缺失,且SMN2基因第7、8外显子为杂合缺失,判断为SMA携带者.结论DHPLC可以有效筛查SMA突变的携带者.对于SMA高风险家系,将MLPA应用于产前诊断可明确诊断胎儿SMN1基因缺失情况,降低其生育患儿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性高效液相色谱 多重连接探针扩增 脊髓性肌萎缩症 SMN1基因 SMN2基因 产前诊断
原文传递
应用多重连接探针扩增技术行脊髓性肌萎缩症产前诊断的结果分析与遗传咨询指导 被引量:2
14
作者 徐燕 张军玉 +2 位作者 常椿欣 陈松长 徐晨明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CAS CSCD 2021年第3期214-218,共5页
目的对脊髓性肌萎缩症(spinal muscular atrophy,SMA)家系进行产前诊断,为SMA产前分子诊断提供遗传咨询指导意见。方法纳入2016年至2019年在本院产前诊断中心就诊的21个家系开展研究,应用多重连接探针扩增(multiplex ligation-dependent... 目的对脊髓性肌萎缩症(spinal muscular atrophy,SMA)家系进行产前诊断,为SMA产前分子诊断提供遗传咨询指导意见。方法纳入2016年至2019年在本院产前诊断中心就诊的21个家系开展研究,应用多重连接探针扩增(multiplex ligation-dependent probe amplification,MLPA)技术检测SMN基因的拷贝数。应用短串联重复序列(short tandem repeat,STR)技术排除母源污染。结果21个家系共23次妊娠的产前诊断结果显示14例胎儿为SMA携带者,1例为患儿,8例为正常人。44例携带者父母样本中共发现3例"2+0"携带者(SMN1基因为2拷贝,但2个拷贝均位于同一条染色体,另一条染色体SMN1等位基因缺失)。结论MLPA技术可准确评估当前胎儿患SMA疾病风险。遗传咨询时应高度重视"2+0"携带者家庭生育SMA患儿潜在风险,提供具有针对性的遗传咨询和再生育指导意见,降低SMA患儿的出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性肌萎缩症 多重连接探针扩增 运动神经元存活基因 产前诊断
原文传递
多重连接探针扩增技术检测胎儿非整倍体异常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凤羽 马林先 +2 位作者 李聪敏 张华 丰慧根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632-635,共4页
目的:探讨多重连接探针扩增技术(MLPA)在常见染色体非整倍体异常及其在产前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0份羊水标本,提取标本DNA,采用MLPA技术对样本染色体进行分析,并与传统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在200例样本中,除1例... 目的:探讨多重连接探针扩增技术(MLPA)在常见染色体非整倍体异常及其在产前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0份羊水标本,提取标本DNA,采用MLPA技术对样本染色体进行分析,并与传统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在200例样本中,除1例因羊水污染应用传统染色体核型分析失败外,其余检测结果与传统染色体核型分析方法的结果一致(21三体4例,18三体3例,13三体1例,X单体1例,X三体1例,其余190例正常)。结论:MLPA技术分析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异常是一种简单、快速且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重连接探针扩增技术 非整倍体 核型分析 产前诊断
下载PDF
单中心15例Duchenne型肌营养不良症家系基因检测及产前诊断
16
作者 石凤蕊 吴秋华 +1 位作者 王林 强荣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3年第21期89-92,共4页
目的探讨多重连接依赖探针扩增(MLPA)技术对生育过Duchenne型肌营养不良症(DMD)患儿的孕妇的产前诊断价值,为避免再次生育DMD患儿提供科学的指导依据。方法2016年12月至2019年12月在西北妇女儿童医院医学遗传中心就诊的DMD家系(先证者... 目的探讨多重连接依赖探针扩增(MLPA)技术对生育过Duchenne型肌营养不良症(DMD)患儿的孕妇的产前诊断价值,为避免再次生育DMD患儿提供科学的指导依据。方法2016年12月至2019年12月在西北妇女儿童医院医学遗传中心就诊的DMD家系(先证者及其母亲)共121例,其中15例家系(包括15个先证者、15个先证者母亲、16例羊水样本)的先证者母亲已再次怀孕,采用MLPA技术对先证者和先证者母亲的DMD基因进行检测,再对母亲羊水进行DMD产前诊断。结果15例产前诊断家系中,先证者缺失突变14例,重复突变1例;7例先证者缺失或重复突变遗传自母亲,新发突变8例。母亲有缺失或重复突变的8例羊水标本中,4例存在杂合缺失突变(女胎),1例存在纯合缺失突变(男胎),其余3例胎儿未检测到外显子缺失或重复;母亲无重复或缺失的8例羊水标本均未检测到DMD外显子拷贝数缺失或重复。缺失率最高的区域位于45-50号外显子。结论在明确先证者DMD基因突变类型前提下,产前诊断是预防再次生育DMD患儿的有效手段。MLPA技术作为可以快速、准确地识别DMD外显子缺失和重复的重要技术手段,对明确DMD患儿家系基因突变类型、携带者检测及产前诊断有着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重连接依赖探针扩增 DUCHENNE型肌营养不良症 产前诊断
下载PDF
671个假肥大型肌营养不良家系的基因检测及产前诊断
17
作者 罗诗坤 何文斌 +9 位作者 赵晓蒙 杨晓文 高伯笛 李双飞 杜娟 张前军 谭跃球 卢光琇 林戈 李汶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CAS CSCD 2022年第9期925-931,共7页
目的总结671例假肥大型肌营养不良(Duchenne/Becker muscular dystrophy,DMD/BMD)家系的遗传学特征。方法收集家系的临床资料,应用多重PCR、多重连接探针扩增(multiplex ligation-dependent probe amplification,MLPA)、二代测序(next g... 目的总结671例假肥大型肌营养不良(Duchenne/Becker muscular dystrophy,DMD/BMD)家系的遗传学特征。方法收集家系的临床资料,应用多重PCR、多重连接探针扩增(multiplex ligation-dependent probe amplification,MLPA)、二代测序(next generation sequencing,NGS)、Sanger测序和三代测序对先证者及其母亲进行DMD基因检测,并为高风险孕妇提供产前诊断。结果应用多重PCR对178个家系的DMD基因变异热点进行了检测,共鉴定出44个变异,明确了110个家系的致病原因;应用MLPA结合NGS或Sanger测序对493个家系进行了检测,共鉴定出294个致病/可能致病变异,其中有45个为新发变异,明确了484个家系的致病原因;应用三代测序对2个家系进行检测,鉴定出2个结构变异。在444例确诊的先证者中,有341例的DMD基因变异遗传自母亲(76.8%)。为390例高风险孕妇提供了产前诊断,其中有339例选择自然妊娠,51例选择胚胎植入前单基因遗传学检测(preimplantation genetic testing for monogenic,PGT-M),结果显示经自然妊娠的新生儿中患者与携带者检出率均显著高于PGT-M。结论联合应用MLPA、NGS、Sanger测序和三代测序是检测DMD/BMD的有效策略,PGT-M能有效降低胎儿患病的风险,进一步扩展DMD基因的变异谱,为高风险孕妇的生殖干预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假肥大型肌营养不良 DMD基因 多重连接探针扩增 二代测序 基因变异 产前诊断
原文传递
MLPA技术联合染色体核型分析在羊水染色体非整倍体产前诊断中的应用
18
作者 覃宋强 徐玉婵 +12 位作者 韦小妮 罗世强 韦塑峰 覃柳群 韦德宁 王秋华 王文丹 罗颖花 陈丽竹 蔡鹏飞 许泽辉 严提珍 蔡稔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2020年第2期157-160,共4页
目的探讨多重连接探针扩增技术联合染色体核型分析在羊水染色体非整倍体产前诊断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9370例符合产前诊断指征的孕妇,行羊膜腔穿刺术获取胎儿羊水标本,同时进行MLPA技术检测和染色体核型分... 目的探讨多重连接探针扩增技术联合染色体核型分析在羊水染色体非整倍体产前诊断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9370例符合产前诊断指征的孕妇,行羊膜腔穿刺术获取胎儿羊水标本,同时进行MLPA技术检测和染色体核型分析,并采集产前诊断指征等相关临床资料。结果 MLPA技术对羊水产前诊断样本检测成功率为100%,21、13、18、性染色体非整倍体与染色体核型分析两者检测符合率为99.8%;染色体非整倍体异常检出率由高到低的孕妇产前诊断指征分别为:高龄妊娠(占55.7%)、NIPT高风险(30.17%)、唐氏筛查临界/高风险(26.72%)、B超异常中以NT增厚和胎儿鼻骨未显示所占比例较高,分别为6.03%,5.60%。结论 MLPA技术具有高通量、快速、低成本等优势,但也有不能检测低比例的嵌合、三倍体和染色体倒位、易位,探针不能覆盖整个基因组的局限性,联合传统的染色体核型分析应用于羊水染色体非整倍体产前诊断,对提高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的检出,减少出生缺陷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重连接探针扩增技术 染色体非整倍体 产前诊断 染色体核型分析
原文传递
应用MLPA分析技术快速产前诊断21-三体综合征
19
作者 滕奔琦 郝秀兰 +2 位作者 章钧 林俊伟 侯红瑛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13年第16期2458-2461,共4页
目的探讨应用MLPA技术快速产前诊断21一三体综合征的可行性。方法对181例羊水样本进行MLPA实验及羊水细胞染色体G显带核型分析,将MLPA实验结果与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进行比较。结果180例羊水样本均应用MLPA技术一次检测成功,1例样本因... 目的探讨应用MLPA技术快速产前诊断21一三体综合征的可行性。方法对181例羊水样本进行MLPA实验及羊水细胞染色体G显带核型分析,将MLPA实验结果与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进行比较。结果180例羊水样本均应用MLPA技术一次检测成功,1例样本因DNA浓度问题需二次检测,羊水标本MLPA检测的24h检出率达到99.4%。从样本中检测出4例染色体异常(3例2l一三体,1例X单体),检测结果与羊水细胞培养染色体G显带核型分析结果一致。结论羊水MLPA分析技术可用于快速产前诊断21-三体综合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重连接依赖式扩增技术 快速产前诊断 21-三体综合征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