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源卫星数据在轨智能融合技术 被引量:5
1
作者 李刚 刘瑜 张庆君 《中国科学基金》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708-712,共5页
多源卫星数据融合能够综合利用多时相、多角度、多谱段、主被动等感知手段,提升遥感信息获取的准确性和稳健性。传统的多源卫星数据融合采用"卫星采集数据下传+地面融合处理"的工作方式,信息感知以及后续决策制定的时效性低... 多源卫星数据融合能够综合利用多时相、多角度、多谱段、主被动等感知手段,提升遥感信息获取的准确性和稳健性。传统的多源卫星数据融合采用"卫星采集数据下传+地面融合处理"的工作方式,信息感知以及后续决策制定的时效性低。近年来,我国航天事业蓬勃发展,遥感卫星数量不断增多,载荷类型不断丰富,空间信息网络通信能力不断提升,在轨数据处理能力不断加强。发展多源卫星数据在轨智能融合技术恰逢其时,这对提升我国全球范围快速感知响应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分析了发展多源卫星数据在轨智能融合技术的战略意义,总结了该领域国内外发展现状,分析了关键科学技术问题,并提出了未来发展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源卫星数据 数据融合 在轨处理
原文传递
基于遥感技术的海岸带资源环境管理 被引量:4
2
作者 潘刚 段舜山 《遥感技术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30-237,共8页
海岸带是人口密集、资源丰富、开发程度较高,但生态环境又往往相对脆弱的地区。随着我国沿海地区经济高速发展,海岸带区域的环境状况发生了显著变化。这些变化信息依靠常规的调查手段难以及时获取,而卫星遥感技术则能够为监测海岸带及... 海岸带是人口密集、资源丰富、开发程度较高,但生态环境又往往相对脆弱的地区。随着我国沿海地区经济高速发展,海岸带区域的环境状况发生了显著变化。这些变化信息依靠常规的调查手段难以及时获取,而卫星遥感技术则能够为监测海岸带及毗连海域资源环境变化提供有效手段。如何利用多源、多通道、多时相、主被动融合的星载遥感数据获取海岸带及毗连海域资源环境信息是我们亟需了解的问题。分别从海洋渔业资源调查、珊瑚礁及红树林等海岸生物资源的遥感、海洋水质监测、赤潮的监测与预警、溢油和海冰的监测等方面论述了遥感技术的特点与优势。并对遥感技术在海岸带资源环境管理中的应用做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技术 海岸带 资源环境 多源遥感数据
下载PDF
基于多源卫星数据的白洋淀流域地下水储量评估
3
作者 赵玉川 李玉龙 +4 位作者 王昕洲 韩金辉 王坤 李昭祥 杨传国 《水力发电》 CAS 2024年第12期25-32,共8页
准确监测地下水储量变化,是合理利用和管理地下水资源的重要前提。基于多源卫星数据计算白洋淀流域地下水储量变化,利用高分辨率数据构建地理加权回归模型进行降尺度处理,与地下水实测数据对比验证,并分析流域地下水储量的时空变化特征... 准确监测地下水储量变化,是合理利用和管理地下水资源的重要前提。基于多源卫星数据计算白洋淀流域地下水储量变化,利用高分辨率数据构建地理加权回归模型进行降尺度处理,与地下水实测数据对比验证,并分析流域地下水储量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此方法在白洋淀流域具有较高精度,与59个地下水站点实测数据相比,相关系数平均值为0.62。研究区地下水储量在2002年~2023年平均变化速率为-1.44 cm/a,2011年~2020年期间下降速率最快,2020年之后呈现显著上升趋势;空间上地下水储量由东北向西南方向亏损程度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源卫星数据 地下水储量变化 精度验证 白洋淀流域
下载PDF
藏西北高原郭扎错湖泊面积变化与气候响应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张伟华 德吉央宗 +1 位作者 平措旺丹 李荣 《农学学报》 2021年第10期57-62,共6页
高原内陆湖泊以其对气候变化敏感的指示作用,常用于分析区域气候变化趋势,为气候预报预测、生态气象服务等提供科学的数据支持。笔者基于1975年郭扎错地形图、1992—2018年TM/ETM+和GF1-WFV等卫星遥感影像资料,对郭扎错湖泊信息进行提取... 高原内陆湖泊以其对气候变化敏感的指示作用,常用于分析区域气候变化趋势,为气候预报预测、生态气象服务等提供科学的数据支持。笔者基于1975年郭扎错地形图、1992—2018年TM/ETM+和GF1-WFV等卫星遥感影像资料,对郭扎错湖泊信息进行提取,并分析该湖近40年时空异质性以及面积变化与气候响应之间的关系,主要得出以下结论:(1)40年来郭扎错湖泊面积波动式萎缩,萎缩了3.22km^(2),萎缩率为1.30%,其中2006—2019年间萎缩最为明显,从空间上来看主要变化区域在甜水河和崇测河入湖口处;(2)湖泊面积和年平均气温变化综合反映出20世纪90年代以前该区域气候趋势表现为暖湿化,随后趋于暖干化;(3)年平均气温是湖泊萎缩的主要影响因素,年平均降水量滞后性影响冰川,从而间接作用于湖泊面积变化,年平均蒸发量对湖泊面积剧变响应较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源卫星资料 郭扎错 气候变化 遥感 气候响应 高原湖泊
下载PDF
多源卫星数据在甘蔗冻灾遥感评估中的应用
5
作者 李杰 谭荣建 《软件导刊》 2018年第8期157-160,164,227,共6页
甘蔗遭受冻灾后,会出现尾叶变枯、蔗茎冻死、糖分下降,给人民群众财产造成重大损失。针对传统灾情调查方法现势性差、时效性弱的缺点,为快速、有效地进行灾后救援工作提供数据支撑,最大限度地降低损失,以来宾市兴宾区为例,基于多源卫星... 甘蔗遭受冻灾后,会出现尾叶变枯、蔗茎冻死、糖分下降,给人民群众财产造成重大损失。针对传统灾情调查方法现势性差、时效性弱的缺点,为快速、有效地进行灾后救援工作提供数据支撑,最大限度地降低损失,以来宾市兴宾区为例,基于多源卫星影像数据、行政区边界矢量数据、地面调查数据及1∶10万土地利用数据,结合ERDAS和ArcGIS软件提取冻灾发生前后两个时段的甘蔗种植分布,确定这两个时段甘蔗尚未收割的面积。实验证明评估结果与实际调查数据基本一致,该方法适用于甘蔗大范围冻灾快速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冻灾 多源卫星数据 信息提取 遥感评估
下载PDF
多源重力数据融合方法及其在南海的应用 被引量:5
6
作者 谭沛森 《物探与化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04-110,共7页
基于卫星测高重力异常的分辨率不高且具有较强的平滑效果,很难反应出局部高频异常信息。据此需要利用蕴含高频信息、测量精度高的船测重力异常与卫星重力异常数据进行融合,并研究多源重力数据的融合方案,进而提高重力异常场的精度及高... 基于卫星测高重力异常的分辨率不高且具有较强的平滑效果,很难反应出局部高频异常信息。据此需要利用蕴含高频信息、测量精度高的船测重力异常与卫星重力异常数据进行融合,并研究多源重力数据的融合方案,进而提高重力异常场的精度及高频成分。笔者设计了一种采用小波分析方法融合多源重力数据的方法流程,探讨小波函数的选取方法、高低频系数各自的融合规则等;最终融合中国南海及邻域内卫星测高重力异常与船测重力异常,并定量化地评价融合结果的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源重力融合 小波变换 南海 卫星测高数据 高频信息
下载PDF
基于地理模型和多源遥感的林草生态综合监测方法——以日照市莒县为例 被引量:1
7
作者 闫振国 王锦辉 张海建 《山东国土资源》 2024年第1期52-57,共6页
随着生态系统保护工作的不断推进,林草生态系统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问题。分析林草生态监测现状可确定目前林草生态监测存在的问题。针对当前林草生态综合监测过程,由于遥感图像分析能力不足,造成监测结果精度不足等问题,提出基于地理模... 随着生态系统保护工作的不断推进,林草生态系统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问题。分析林草生态监测现状可确定目前林草生态监测存在的问题。针对当前林草生态综合监测过程,由于遥感图像分析能力不足,造成监测结果精度不足等问题,提出基于地理模型和多源遥感的林草生态综合监测方法。采集遥感图像,完成3D标定及预处理工作。通过纹理特征提取与支持向量机算法,对林草生态环境遥感影像进行判读。应用多源遥感技术构建地理加权回归模型,实现林草地图斑监测。将图斑带入马尔科夫矩阵模型中,获取林草生态综合变化监测结果。至此,基于地理模型和多源遥感的林草生态综合监测方法设计完成。通过实验证实,此方法的遥感图像分类精度以及监测精度均优于当前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模型 多源遥感技术 林草生态综合监测 林业调查 地理加权回归模型 卫星数据处理 日照市莒县
下载PDF
基于多源海量国产卫星影像智能优选实现 被引量:2
8
作者 郑雄伟 魏英娟 +2 位作者 李春英 雷兵 甘宇航 《国土资源遥感》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B10期13-20,共8页
针对海量国产卫星数据使用过程中优质数据筛选困难且费时费力的问题,设计并实现自动化优质数据筛选.构建基于资源一号02C、高分一号、高分二号等多源国产卫星影像智能优选模型,将卫星及传感器类型、空间范围、时相、空间分辨率和空间分... 针对海量国产卫星数据使用过程中优质数据筛选困难且费时费力的问题,设计并实现自动化优质数据筛选.构建基于资源一号02C、高分一号、高分二号等多源国产卫星影像智能优选模型,将卫星及传感器类型、空间范围、时相、空间分辨率和空间分析方法等各项指标要求抽象为数学模型,完成异构元数据的高效集成与管理,制定遥感影像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面向用户的定制化需求,通过自适应优选规则和自主性权重设置,运用典型运筹学方法进行定量分析,实现目标区域的卫星影像自动最优化覆盖.实验结果表明,自动优选与人工精选的结果重合率在85%以上,执行效率提高了10倍以上,验证了自动优选方法的正确性和高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源海量 国产卫星数据 优质数据自动筛选 影像智能优选
下载PDF
多源国产卫星遥感数据的矿山地表要素识别研究及应用示范 被引量:1
9
作者 吕冰洁 《科技创新导报》 2021年第34期9-11,100,共4页
遥感技术发展迅速,空间分辨率、光谱分辨率、时间分辨率越来越高,数据获取的时效越来越快,获取的成本越来越低,遥感技术已经成为自然资源监测的重要手段。我国的航天遥感发展很快,高分一号到高分七号系列卫星、资源系列卫星、北京二号... 遥感技术发展迅速,空间分辨率、光谱分辨率、时间分辨率越来越高,数据获取的时效越来越快,获取的成本越来越低,遥感技术已经成为自然资源监测的重要手段。我国的航天遥感发展很快,高分一号到高分七号系列卫星、资源系列卫星、北京二号、高景一号、欧比特等国产卫星的发射,为开展资源环境调查提供了丰富的数据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监测 多源卫星数据 矿山监测 矿山地表要素
下载PDF
基于多源卫星融合资料的中国近海海洋锋检测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施英妮 张根生 +3 位作者 张春华 易欣 刘洪伟 李冰 《遥测遥控》 2022年第2期104-110,共7页
海洋锋是海洋动力学中重要的研究对象。目前主要利用卫星遥感海面温度数据分析海洋锋。由于夏季中国近海海域海面温度趋同特性,无法利用海面温度数据分析海洋锋,而卫星遥感海色数据可以有效弥补海面温度检测海洋锋的不足,提高海洋锋检... 海洋锋是海洋动力学中重要的研究对象。目前主要利用卫星遥感海面温度数据分析海洋锋。由于夏季中国近海海域海面温度趋同特性,无法利用海面温度数据分析海洋锋,而卫星遥感海色数据可以有效弥补海面温度检测海洋锋的不足,提高海洋锋检测的准确性。基于多源卫星融合数据,利用梯度检测算法对中国近海海域进行海洋锋研究,结合海面温度和蓝绿波段遥感反射率比值的季节变换规律,利用不同季节适用的不同梯度检测阈值,获取中国近海的海温锋和海色锋分布规律。通过海温锋和海色锋互补,可以实现对中国近海锋面更全面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近海 海洋锋面 梯度检测 多源卫星融合资料
下载PDF
融合多源遥感数据的高分辨率城市植被覆盖度估算 被引量:19
11
作者 皮新宇 曾永年 贺城墙 《遥感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216-1226,共11页
准确获取城市植被覆盖定量信息对城市生态环境评价,城市规划及可持续城市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遥感技术的发展为获取区域及全球植被覆盖信息提供了有效手段,目前基于单传感器、单时相遥感数据的城市植被覆盖度估算方法得到较为广泛的应用... 准确获取城市植被覆盖定量信息对城市生态环境评价,城市规划及可持续城市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遥感技术的发展为获取区域及全球植被覆盖信息提供了有效手段,目前基于单传感器、单时相遥感数据的城市植被覆盖度估算方法得到较为广泛的应用。然而,由于城市地表覆盖的复杂性、植被类型的多样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城市植被覆盖信息提取的精度。为此,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多源遥感数据与时间混合分析的城市植被覆盖度估算方法。首先,通过时空融合、植被物候特征分析获得最佳时序的GF-1 NDVI数据;其次,基于时间序列的GF-1 NDVI及Landsat 8 SWIR1、SWIR2数据,采用时间混合分析方法以长沙市为例估算城市植被覆盖度。实验研究表明,基于多源遥感数据与时间混合分析方法获得了较高精度的城市植被覆盖度估算(RMSE为0.2485,SE为0.1377,MAE为0.1889),相对于单时相光谱混合分析、传统的像元二分法,本文提出的方法更为稳定,在低、中、高不同植被覆盖区均能获得较高的估算精度,为城市植被覆盖度定量估算提供了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源遥感数据 GF-1 时空融合 时间混合分析 植被覆盖度 城市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