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西医结合治疗耐多药肺结核随机对照试验的Meta分析 被引量:14
1
作者 金昕 谢和宾 +4 位作者 曾鸿 刘艳科 张婷 曹仕鹏 尹柯 《中医药导报》 2018年第1期84-88,95,共6页
目的:评价中西医结合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 Med、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以及维普信息资源系统中建库至2016年10月发表的中西医结合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的随机对照... 目的:评价中西医结合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 Med、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以及维普信息资源系统中建库至2016年10月发表的中西医结合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的随机对照试验的研究文献。2名研究员独立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及评价质量后,采用Rev 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45项研究,合计4,656例患者。Meta分析显示:治疗组痰菌阴转率[RR=1.30,95%CI(1.22,1.39),P<0.000,01]、病灶吸收率[RR=1.08,95%CI(1.01,1.14),P<0.000,01]、中医证候改善率[RR=1.23,95%CI(1.17,1.29),P<0.000,01]、空洞闭合率[RR=1.26,95%CI(1.17,1.35),P<0.000,01]以及临床综合疗效[RR=1.30,95%CI(1.21,1.39),P<0.000,01]均优于对照组,且治疗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RR=0.65,95%CI(0.58,0.74),P<0.00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耐多药肺结核较单纯西药化疗安全且有效,但需要更多高质量的研究加以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 肺结核 耐多药结核病 META分析 随机对照试验
下载PDF
耐多药肺结核患者基线菌株二线抗结核药物耐药情况分析 被引量:12
2
作者 何贵清 施伎蝉 +1 位作者 吴联朋 蒋贤高 《中国现代医生》 2018年第15期84-87,共4页
目的了解耐多药肺结核患者基线菌株对二线抗结核药物的耐药情况。方法随机选取从2016年3月~2017年5间本院收集的耐多药肺结核患者的基线52株,对其进行9种二线抗结核药物的敏感性进行试验,分析对不同药物耐药比例以及同类药物交叉耐药情... 目的了解耐多药肺结核患者基线菌株对二线抗结核药物的耐药情况。方法随机选取从2016年3月~2017年5间本院收集的耐多药肺结核患者的基线52株,对其进行9种二线抗结核药物的敏感性进行试验,分析对不同药物耐药比例以及同类药物交叉耐药情况。结果 9种二线抗结核药物中,耐药比例顺位依次为氧氟沙星=左氧氟沙星(均占59.6%,31/52)>莫西沙星(占30.8%,16/52)>阿米卡星=卡那霉素(均占9.6%,5/52)>对氨基水杨酸=环丝氨酸(均占7.7%,4/52)>卷曲霉素=丙硫异烟胺(均占5.8%,3/52)。氧氟沙星和左氧氟沙星呈完全交叉耐药,与莫西沙星交叉耐药比例占51.6%(15/31);阿米卡星和卡那霉素呈完全交叉耐药,与卷曲霉素交叉耐药占60%。结论耐多药肺结核患者基线菌株对氟喹诺酮类药物耐药严重,其他二线抗结核药物亦存在不同程度耐药。因此,在制定起始有效耐多药结核治疗方案前应完善二线药物敏感性试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枝杆菌 结核 二线药物 药物敏感性试验 耐多药结核
下载PDF
中医辨证对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9
3
作者 郭惠环 胡春华 罗洁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15年第13期2899-2902,共4页
目的分析中医辨证联合化疗方案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病(MDR-TB)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随机选取2011年1月~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200例耐多药肺结核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112例,女88例,年龄22~71(42.7±3.31岁。病程1~18(7.1... 目的分析中医辨证联合化疗方案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病(MDR-TB)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随机选取2011年1月~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200例耐多药肺结核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112例,女88例,年龄22~71(42.7±3.31岁。病程1~18(7.1±1.5)年。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00例,采用两组全程给予莫西沙星治疗,对照组应用药物为8(D+z+pto+Am)/12(D+z+Pto),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微卡,两组疗程均为20个月,比较两组治疗后2、4、6及12个月的痰菌阴转率;胸片检查病灶吸收情况及CD3^+、CD4^+、CD8^+淋巴CD4^+/CD8^+细胞亚群变化和患者不良反应情况。结果(1)观察组患者治疗后2、4、6及12月的痰菌阴转率[分别为37(37%)、62(62%)、75(75%)、77(77%)]与对照组[分别为(19(19%)、42(42%)、51(51%)、52(52%)]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2)观察组病灶显著吸收、吸收、无变化的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观察组CD3‘、CD4‘、CD8‘、CD4’/CD8’淋巴细胞亚群变化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辨证联合化疗方治疗MDR-TB,可以提高临床痰菌转阴率,有助于病灶吸收,改善提高患者免疫力,同时不增加临床不良反应,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辨证 耐多药肺结核病 淋巴细胞亚群变化
下载PDF
利福布丁联合莫西沙星方案治疗耐多药结核病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9
4
作者 吴小霞 杨俭 +1 位作者 王挺丰 洪晓忠 《新医学》 2015年第7期479-481,共3页
目的评价利福布丁联合莫西沙星方案治疗耐多药结核病(MDR-TB)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经药物敏感性试验确诊的90例肺MDR-TB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用药组(A组)和常规治疗组(B组),每组各45例。B组常规使用含莫西沙星方案(6ZKm Mfx Cs Pto/18Z Mfx... 目的评价利福布丁联合莫西沙星方案治疗耐多药结核病(MDR-TB)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经药物敏感性试验确诊的90例肺MDR-TB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用药组(A组)和常规治疗组(B组),每组各45例。B组常规使用含莫西沙星方案(6ZKm Mfx Cs Pto/18Z Mfx Cs Pto),A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利福布丁口服。观察并比较2组患者在治疗后3、6、12、18个月痰液培养结核杆菌阴转率、肺部病灶吸收情况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治疗12、18个月后,A组的痰结核杆菌培养阴转率均高于B组(P均<0.05)。A组患者肺部病灶吸收情况优于B组(P<0.05)。治疗期间2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均经对症治疗后好转,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利福布丁与莫西沙星联合用药方案治疗MDR-TB可有效促进痰结核杆菌培养阴转、肺部病灶吸收,且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福布丁 莫西沙星 耐多药结核病 临床疗效
下载PDF
抗结核药物治疗耐多药肺结核患者的不良反应 被引量:7
5
作者 梁静 袁应鑫 魏萍 《热带医学杂志》 CAS 2018年第2期221-224,共4页
目的探讨抗结核药物治疗耐多药肺结核(MDR-PTB)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影响因素及对治疗方案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4月-2015年1月本院收治的45例MDR-PTB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研究对象均接受6ZAm(Cm)Lfx(Mfx)PAS(EMB)Pto/18ZLfx(Mfx)PA... 目的探讨抗结核药物治疗耐多药肺结核(MDR-PTB)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影响因素及对治疗方案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4月-2015年1月本院收治的45例MDR-PTB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研究对象均接受6ZAm(Cm)Lfx(Mfx)PAS(EMB)Pto/18ZLfx(Mfx)PAS(EMB)Pto方案治疗,回顾分析上述研究对象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45例MDR-PTB患者,其中16例患者发生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5.6%。轻度9例(56.3%),中度6例(37.5%),重度1例(6.2%)。16例不良反应阳性患者,共发生不良反应64人次,其中胃肠道反应、肝脏毒性、肌肉或关节痛、肾脏毒性、骨髓抑制分别占比34.4%、21.9%、17.2%、12.5%、7.8%。男性组与女性组之间(χ~2=0.123 4,P=0.733 3)、年龄<40岁组与≥40岁组之间(χ~2=0.088 7,P=0.771 1)、初始耐药组与获得性耐药组之间(χ~2=0.112 8,P=0.740 8)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4人次发生不良反应,不良反应较轻而维持原方案治疗、更换药物、调整药物剂量、中断治疗分别占比62.5%、26.6%、7.8%、3.1%。结论抗结核药物治疗MDR-PTB易发生多种不良反应,从而进一步影响治疗方案的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结核药物 耐多药 肺结核 不良反应 骨髓抑制
原文传递
左氧氟沙星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6
6
作者 肖兰春 陈利 《中国医药科学》 2017年第6期37-39,共3页
目的研究左氧氟沙星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3年5月~2016年5月耐多药肺结核患者100例并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两组,每组50例。所有患者给予相同抗肺结核药物治疗,在此基础上,氧氟沙星组进行氧氟沙星治疗;左氧氟沙星组进行... 目的研究左氧氟沙星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3年5月~2016年5月耐多药肺结核患者100例并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两组,每组50例。所有患者给予相同抗肺结核药物治疗,在此基础上,氧氟沙星组进行氧氟沙星治疗;左氧氟沙星组进行左氧氟沙星治疗。就两组患者痰结核菌转阴率和肺结核活动性病灶吸收率、肝肾功能、胃肠道、神经系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左氧氟沙星组肺结核活动性病灶吸收率明显高于氧氟沙星组(P<0.05),其中,氧氟沙星组肺结核活动性病灶吸收率为82.00%;左氧氟沙星组肺结核活动性病灶吸收率为94.00%;左氧氟沙星组肝肾功能、胃肠道、神经系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跟氧氟沙星组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均出现轻微神经系统症状、胃肠道症状和肝功能损害,经保肝处理和对症处理后症状好转。左氧氟沙星组患者痰结核菌转阴率均明显高于氧氟沙星组(P<0.05),其中,氧氟沙星组痰结核菌转阴率为80.00%;左氧氟沙星组痰结核菌转阴率为94.00%。结论左氧氟沙星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病情,对于促进痰结核菌转阴和促进肺结核活动性病灶吸收效果确切,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氧氟沙星 耐多药肺结核 临床疗效
下载PDF
左氧氟沙星治疗耐多药肺结核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吴志强 周晓蕾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4年第6期22-24,共3页
目的:评价左氧氟沙星治疗耐多药肺结核临床效果,为临床用药提供基础依据。方法:选取2011年7月至2013年6月在信阳市第五人民医院治疗的耐多药肺结核患者136例,按照患者就诊号奇偶性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68例,治疗组采用左氧氟沙星... 目的:评价左氧氟沙星治疗耐多药肺结核临床效果,为临床用药提供基础依据。方法:选取2011年7月至2013年6月在信阳市第五人民医院治疗的耐多药肺结核患者136例,按照患者就诊号奇偶性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68例,治疗组采用左氧氟沙星,对照组采用氧氟沙星,两组患者均采取相同的抗结核基础联合用药,治疗2个疗程后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评价。结果:治疗2个疗程时,治疗组患者痰结核菌阴转率为94.1%,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查X线片,治疗组患者肺结核活动灶吸收率为94.1%,对照组为82.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不良事件发生率远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左氧氟沙星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疗效较佳,且副作用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氧氟沙星 耐多药肺结核 疗效 分析
下载PDF
左氧氟沙星辅助治疗耐多药肺结核临床效果及药学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毛承金 《中外医疗》 2018年第26期118-120,共3页
目的研究观察左氧氟沙星辅助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的临床效果并进行药学分析。方法随机抽取该院2016年2月—2017年8月期间收治的耐多药肺结核患者140例,根据就诊顺序的奇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0例。对照组采用抗结核药物治疗,观察组在... 目的研究观察左氧氟沙星辅助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的临床效果并进行药学分析。方法随机抽取该院2016年2月—2017年8月期间收治的耐多药肺结核患者140例,根据就诊顺序的奇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0例。对照组采用抗结核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左氧氟沙星辅助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治疗第3、6、12、18个月时痰菌阴转情况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50 9、4.480 0、4.238 9、6.496 2,P=0.044 1、0.034 2、0.039 5、0.010 8),观察组优于对照组;两组病灶吸收改善情况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876 9,P=0.048 9),观察组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72 7,P=0.028 9);不良反应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942 8,P=0.163 3),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出现。结论采用左氧氟沙星辅助治疗的方法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的临床疗效显著,可以有效降低不良反应率,提高治疗效率,是一种高效、安全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氧氟沙星 辅助 耐多药肺结核 临床效果 药学分析
下载PDF
中医辨证联合化疗治疗耐多药肺结核388例临床观察--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 被引量:19
9
作者 鹿振辉 张惠勇 +19 位作者 耿佩华 郭晓燕 张忠顺 肖和平 张侠 谢兰品 尚好珍 周颖 刘蓉 雷建平 接力 梁秋 赵攀 陈红兵 王卫华 潘洪秋 曹子中 刘志敏 肖军 范梦柏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7期1469-1474,共6页
目的评价在使用抗结核化学药物基础上通过中医辨证治疗耐多药肺结核(MDR-TB)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基于多中心、随机、平行对照临床研究,将742例MDR-TB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88例)和对照组(354例),对照组给予西药化疗抗结核治疗,治疗组在... 目的评价在使用抗结核化学药物基础上通过中医辨证治疗耐多药肺结核(MDR-TB)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基于多中心、随机、平行对照临床研究,将742例MDR-TB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88例)和对照组(354例),对照组给予西药化疗抗结核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中医辨证论治方案,两组疗程均为18个月。观察不同时间和不同证型患者痰菌阴转率、病灶吸收程度、空洞闭合程度、生存质量评分(SF-36)的变化。结果注射期结束时治疗组痰菌阴转率为48.45%高于对照组的38.70%(P<0.01);疗程结束时治疗组病灶吸收总有效率为84.65%高于对照组的78.92%(P<0.05);注射期结束时和疗程结束时,治疗组SF-36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注射期结束及疗程结束时,治疗组阴虚火旺型患者痰菌阴转率、肺部病灶吸收程度、SF-36评分均明显高于同证型对照组(P<0.05或P<0.01)。两组患者不同时间、不同证型空洞闭合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辨证联合西医抗结核化学药物治疗MDR-TB较单纯使用抗结核化学药物效佳,可明显提高痰菌阴转率、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其中以阴虚火旺型患者的治疗效果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多药肺结核 中医辨证 痰菌阴转率 生存质量
原文传递
手术联合化疗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结果分析 被引量:14
10
作者 窦学军 龚昌帆 +3 位作者 闫东杰 陈肖嘉 白连启 许绍发 《中国防痨杂志》 CAS 2007年第4期336-338,共3页
目的临床上耐多药肺结核患者治疗效果往往不佳。探讨手术联合化疗治疗耐多药肺结核患者的疗效。方法对1995年4月—2005年3月住院的48例采用外科手术治疗+化疗的耐多药肺结核患者进行分析。肺部有空洞病变36例(75%),双侧肺均有病变16例(3... 目的临床上耐多药肺结核患者治疗效果往往不佳。探讨手术联合化疗治疗耐多药肺结核患者的疗效。方法对1995年4月—2005年3月住院的48例采用外科手术治疗+化疗的耐多药肺结核患者进行分析。肺部有空洞病变36例(75%),双侧肺均有病变16例(33.3%)。手术方式包括肺叶切除28例,全肺切除15例,胸膜全肺切除3例,肺段切除1例,楔形切除1例。结果术后死亡率2.1%(n=1)。并发症发生率16.7%(n=8)。术后随访6~90个月。痰菌阴转率83.3%。结论耐多药肺结核患者若有良好的心肺功能储备,手术治疗安全有效,配合化疗能提高患者的治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外科学 耐多药肺结核
下载PDF
惠州市结核患者耐药状况的分析 被引量:3
11
作者 黄国楼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09年第2期106-107,共2页
目的了解惠州市结核杆菌菌株的耐药状况,为结核患者的有效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运用药物敏感检测和回顾性调查相结合,采用SPSS12.0统计软件分析各因素与结核患者菌株的耐药比例以及耐药顺序。结果惠州市结核菌株的总耐药比例为33.60%... 目的了解惠州市结核杆菌菌株的耐药状况,为结核患者的有效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运用药物敏感检测和回顾性调查相结合,采用SPSS12.0统计软件分析各因素与结核患者菌株的耐药比例以及耐药顺序。结果惠州市结核菌株的总耐药比例为33.60%;不同性别、不同市以及初治与复治结核患者的耐药比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核患者对四种抗结核药物的耐药以异烟肼和利福平为主。结论惠州市结核患者耐药状况仍然严重,应加强耐药结核的监测和有效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耐药结核
下载PDF
多种治疗方案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病的疗效对比观察 被引量:1
12
作者 周虹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15年第4期16-16,共1页
评价两种不同治疗方案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的疗效。方法:将55例已接受6个月以上常规抗结核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27例,以力克肺疾、卷曲霉索为主联合左氧氟沙星、比嗪酰胺、乙胺丁醇进行治疗。对照组28例,以利福喷汀、链霉素为主... 评价两种不同治疗方案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的疗效。方法:将55例已接受6个月以上常规抗结核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27例,以力克肺疾、卷曲霉索为主联合左氧氟沙星、比嗪酰胺、乙胺丁醇进行治疗。对照组28例,以利福喷汀、链霉素为主联合左氧氟沙星、比嗪酰胺、乙胺丁醇进行治疗。结论:观察组所用的以力克肺疾、卷曲霉素为主的治疗方案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痰茵阴转率和病变吸收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卷曲霉素
下载PDF
含司帕沙星方案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病的疗效及评价 被引量:3
13
作者 张兴树 刘全英 +1 位作者 叶承刚 郭春江 《临床肺科杂志》 2009年第12期1618-1619,共2页
目的观察和评价含司帕沙星(SPLX)抗结核方案在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病(MDR-TB)中的效果。方法46例MDR-TB患者随机均分为3DKZTHES/15DZTHES治疗组和3DKZTHEV/15DZTHEV对照组,观察两组的痰菌阴转、病变吸收和临床症状的好转情况。结果治疗组3... 目的观察和评价含司帕沙星(SPLX)抗结核方案在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病(MDR-TB)中的效果。方法46例MDR-TB患者随机均分为3DKZTHES/15DZTHES治疗组和3DKZTHEV/15DZTHEV对照组,观察两组的痰菌阴转、病变吸收和临床症状的好转情况。结果治疗组3月末痰菌阴转率50%,病变吸收好转率68%,临床症状好转率88%;6月末痰菌阴转率82%,病灶吸收好转率80%,临床症状好转率90%。对照组3月末痰菌阴转率30%,病灶吸收好转率45%,临床症状好转率78%;6月末痰菌阴转率为58%,病灶吸收好转率76%,临床症状好转率80%。两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司帕沙星联用其它抗结核化疗药物治疗MDR-TB效果优于左氧氟沙星,是目前氟喹诺酮类药物中较为理想的一个药物,应作为治疗MDR-TB的首选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司帕沙星 耐多药结核病
下载PDF
不同表型的结核分枝杆菌诱导U937细胞凋亡率差异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胡族琼 谭耀驹 +4 位作者 关平 陈虹 孟繁荣 黄艳君 刘燕文 《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 2014年第1期9-12,共4页
目的利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耐多药结核分枝杆菌(Multidrug resistant 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MDRTB)临床分离株和结核分枝杆菌一、二线药物敏感株分别感染U937细胞后的凋亡率及其时相性变化。方法用两组细菌分别感染U937细胞,在感染... 目的利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耐多药结核分枝杆菌(Multidrug resistant 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MDRTB)临床分离株和结核分枝杆菌一、二线药物敏感株分别感染U937细胞后的凋亡率及其时相性变化。方法用两组细菌分别感染U937细胞,在感染后2、4、8及12 h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各组感染U937细胞的凋亡率,并分析其时相性变化。结果结核分枝杆菌MDR株和敏感株均能诱导U937细胞凋亡,两组细胞凋亡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MDR株诱导U937细胞凋亡率显著低于敏感株诱导的凋亡率,且在诱导后2、4、8及12 h各时间点的凋亡率都显著低于敏感株组,诱导早期凋亡率升高显著,特别是诱导后2 h凋亡率升高最显著,4 h以后凋亡率升高逐渐变慢。结论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感染U937细胞后能快速诱导其凋亡,凋亡率与诱导菌株的耐药表型相关,敏感株诱导的凋亡率显著高于MDR株,诱导早期凋亡率升高最显著,4 h以后凋亡率升高减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分枝杆菌 临床分离株 耐多药结核分枝杆菌 巨噬细胞U937 凋亡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