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樟科植物叶中油细胞和粘液细胞的比较解剖研究 被引量:28
1
作者 初庆刚 胡正海 《植物分类学报》 CSCD 1999年第6期529-540,共12页
利用组织透明法和石蜡制片法对樟科21属、112种、5变种和2变型植物叶中油细胞的分布密度、油细胞与粘液细胞(腔)的形态结构及其在叶肉中的具体分布进行了比较研究。油细胞和粘液细胞(腔)是樟科植物叶片解剖的显著特征,其在叶肉中的分布... 利用组织透明法和石蜡制片法对樟科21属、112种、5变种和2变型植物叶中油细胞的分布密度、油细胞与粘液细胞(腔)的形态结构及其在叶肉中的具体分布进行了比较研究。油细胞和粘液细胞(腔)是樟科植物叶片解剖的显著特征,其在叶肉中的分布可以划分为4种类型:只有油细胞分布;只有粘液细胞(腔)分布;油细胞和粘液细胞(腔)共存;油细胞和粘液细胞(腔)皆无。油细胞的分布密度、油细胞与粘液细胞(腔)是否共存、是否单独存在或无,以及其具体分布部位等方面在种间存在一定的差异,这对于属以下等级的区分具有一定意义。在本科内甚至在某些属内,油细胞和粘液细胞(腔)分布的4种类型的演化趋势为:只有油细胞分布→油细胞与粘液细胞(腔)共存→只有粘液细胞(腔)分布→油细胞与粘液细胞(腔)皆无。油细胞和粘液细胞(腔)4种分布类型的划分支持樟科两个亚科的划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樟科 油细胞 粘液细胞 比较解剖学 中国产
下载PDF
高山植物唐古特红景天粘液细胞及叶肉细胞表面糖蛋白与抗冻性的关系 被引量:22
2
作者 卢存福 陈玉珍 简令成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1期16-20,共5页
分布于青海高原海拔 40 0 0m高山的唐古特红景天有很强的抗冻能力 ,其叶片半致死温度可达 - 2 6 .5℃ .在北京地区夏季 (7月 )驯化 2 0d后 ,长出新叶片的半致死温度升高为 - 15 .5℃ .光镜组织化学切片显示 ,在唐古特红景天叶片中 ,特... 分布于青海高原海拔 40 0 0m高山的唐古特红景天有很强的抗冻能力 ,其叶片半致死温度可达 - 2 6 .5℃ .在北京地区夏季 (7月 )驯化 2 0d后 ,长出新叶片的半致死温度升高为 - 15 .5℃ .光镜组织化学切片显示 ,在唐古特红景天叶片中 ,特别是维管组织周围 ,存在多糖、蛋白质或糖蛋白含量丰富的粘液细胞 ;高温驯化后长出的新叶片这种粘液细胞明显减少或消失 .电镜细胞化学研究揭示 ,在细胞壁外层及细胞间隙中分布着明显的糖蛋白 ,在北京地区驯化 2 0d的唐古特红景天叶片中这种糖蛋白明显减少 .因此推测 ,粘液细胞和叶肉细胞表面的糖蛋白层 ,对唐古特红景天抗冻能力可能起着重要的作用 .图版 1图 2参 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古特红景天 粘液细胞 糖蛋白 抗冻能力
下载PDF
油樟油细胞和粘液细胞发育的超微结构 被引量:7
3
作者 初庆刚 胡正海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19-25,共7页
利用超薄切片法和透射电镜研究油樟油细胞和粘液细胞发育过程。依据油细胞 3层细胞壁的发育将其分为 4个阶段。阶段 1:仅有初生纤维素壁层 ,又可分为原始细胞和细胞液泡化二时期。质体内具白色小泡和黑色嗜锇滴 ,细胞质中有黑色或灰色... 利用超薄切片法和透射电镜研究油樟油细胞和粘液细胞发育过程。依据油细胞 3层细胞壁的发育将其分为 4个阶段。阶段 1:仅有初生纤维素壁层 ,又可分为原始细胞和细胞液泡化二时期。质体内具白色小泡和黑色嗜锇滴 ,细胞质中有黑色或灰色的嗜锇物质 ,以及嗜锇物质与液泡的融合。阶段 2 :栓质化壁层的形成。片层状的栓质叠加在初生纤维素壁内侧。阶段 3:内纤维素壁层的形成。较厚而结构松散的内纤维素壁层逐渐形成 ,并叠加在栓质化壁层的内侧 ,大液泡成为充满嗜锇油脂的油囊。阶段 4:油细胞成熟及细胞质解体。杯形构造由内纤维素壁层向细胞腔内突起形成 ,油囊由液泡膜包被连接到杯形构造上。解体的细胞质变得电子不透明或呈杂乱状态。粘液细胞发育方式有两种 :一种是由内纤维素壁形成以后的油细胞发育而来 ,其细胞质中不断产生以同心圆或螺旋线方式排列的多膜结构 ,并充满整个细胞腔 ,最后多膜结构解体而成为丝状或颗粒状的粘液 ;另一种是由已完全成熟的油细胞发育而来 ,其油囊中的油呈不均匀的状态 ,并产生局部降解点 ,逐渐扩大 ,最后油完全降解成颗粒状或丝状的粘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樟 油细胞 粘液细胞 发育 超微结构 栓质化壁层
下载PDF
太门哲罗鱼消化系统形态学和组织学的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张永泉 贾钟贺 +2 位作者 刘奕 佟广香 尹家胜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30-35,共6页
采用解剖和显微技术对哲罗鱼(Hucho taimen)消化系统形态学和组织学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哲罗鱼口咽腔内除分布有味蕾和粘液细胞外,还着生有丰富的齿结构;食道粗而短,内壁有9~15个舌状粘膜褶皱,在粘膜层扁平上皮细胞间分布有大量的粘液... 采用解剖和显微技术对哲罗鱼(Hucho taimen)消化系统形态学和组织学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哲罗鱼口咽腔内除分布有味蕾和粘液细胞外,还着生有丰富的齿结构;食道粗而短,内壁有9~15个舌状粘膜褶皱,在粘膜层扁平上皮细胞间分布有大量的粘液细胞和少量梭型细胞;胃呈V型在粘膜层形成丰富胃小凹,柱状上皮下有发达的胃腺;肠分前肠与直肠,纹状缘发达,粘膜层分布有3种粘液细胞和大量嗜伊红颗粒;数目在217~234的幽门盲囊开口于前肠,组织结构与前肠相似;肝脏和胰脏独立分布。结果表明,哲罗鱼消化系统具有典型肉食性鱼类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哲罗鱼(Hucho taimen) 消化系统 粘液细胞 嗜伊红囊状结构
下载PDF
13种樟科植物叶油细胞和粘液细胞的分布和结构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初庆刚 刘文哲 胡正海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CAS CSCD 1999年第2期165-169,共5页
利用组织透明法、石蜡制片法和薄切片法比较研究了樟科5属13种植物叶片中油细胞和粘液细胞的分布和结构.结果表明:5属11种植物叶片中有油细胞分布,其形状多为圆形,体积较小且大小基本一致,d30~45μm;4属8种植物叶... 利用组织透明法、石蜡制片法和薄切片法比较研究了樟科5属13种植物叶片中油细胞和粘液细胞的分布和结构.结果表明:5属11种植物叶片中有油细胞分布,其形状多为圆形,体积较小且大小基本一致,d30~45μm;4属8种植物叶片中有粘液细胞分布,其形状多为椭圆形,体积较大,d60~100μm.根据透明叶片观察,不同植物油细胞的分布密度不同;从叶片横切面观察,有些种油细胞分布于整个叶肉中,有的分布于栅栏组织与海绵组织之间及海绵组织中,有的仅分布于栅栏组织内.粘液细胞有些种分布于整个叶肉,而有的仅分布于栅栏组织中.因此,叶片内油细胞的分布密度、油细胞和粘液细胞的分布位置及其大小在种与种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樟科 油细胞 粘液细胞 分布 结构
下载PDF
五种楠属植物叶片油细胞和黏液细胞的比较 被引量:7
6
作者 周存宇 万小丽 +1 位作者 张建 费永俊 《湖北农业科学》 2015年第18期4506-4508,4518,共4页
利用组织透明法和石蜡切片法比较研究了楠属(Phoebe Nees)5种植物竹叶楠[Phoebe faberi(Hemsl.)Chun]、浙江楠(P.chekiangensis C B Shang)、闽楠[P.bournei(Hemsl.)Yang]、楠木(P.zhennan S.Lee et F N Wei)和紫楠[P.shearer... 利用组织透明法和石蜡切片法比较研究了楠属(Phoebe Nees)5种植物竹叶楠[Phoebe faberi(Hemsl.)Chun]、浙江楠(P.chekiangensis C B Shang)、闽楠[P.bournei(Hemsl.)Yang]、楠木(P.zhennan S.Lee et F N Wei)和紫楠[P.sheareri(Hemsl.)Gamble]叶片中油细胞与黏液细胞的形状、直径、分布密度以及在叶肉中的具体分布。结果表明,5种楠属植物叶片中油细胞均为圆形,直径20~35μm;黏液细胞多为椭圆形,长轴直径30~75μm。2种细胞的分布密度在某些种类之间差异显著。从叶片横切面观察,5种植物的油细胞和黏液细胞均分布于栅栏组织,且靠近上表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楠属(Phoebe Nees) 叶片 油细胞 黏液细胞
下载PDF
油樟油细胞和粘液细胞的发育解剖学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初庆刚 王奎先 胡正海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1999年第6期104-110,T002-T003,共9页
利用薄切片法对油樟茎叶油细胞和粘液细胞发育的研究结果表明 :油细胞最早发生于第二叶原基以及茎端皮层和髓的基本分生组织中。未出现油细胞以前 ,在上述器官的基本分生组织和原分生组织中 ,难以区分油细胞的原始细胞与周围细胞。当油... 利用薄切片法对油樟茎叶油细胞和粘液细胞发育的研究结果表明 :油细胞最早发生于第二叶原基以及茎端皮层和髓的基本分生组织中。未出现油细胞以前 ,在上述器官的基本分生组织和原分生组织中 ,难以区分油细胞的原始细胞与周围细胞。当油细胞原始细胞呈现出体积较大 ,液泡化程度较低 ,细胞核大而明显的特征才明显可辨 ,以后经过液泡融合 ,油细胞成熟和油细胞的细胞质解体阶段而成为一贮油的囊 ,而且油囊连接在杯形构造上。粘液细胞的早期发育过程与油细胞的相同 ,而在细胞液泡化的后期 ,靠近大液泡的细胞质中产生粘液物质 ,并扩散到大液泡中。粘液物质不断产生、变浓 ,占据整个细胞腔 ,细胞质解体后而成为完全成熟的粘液细胞。因此可见 ,油细胞和粘液细胞是同源的 ,也可能粘液细胞是由油细胞转化而来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樟 油细胞 粘液细胞 发育解剖学
下载PDF
落葵粘液细胞分布及发育的解剖学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纪光欣 初庆刚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816-1821,共6页
采用石蜡切片法对落葵粘液细胞的分布及发育构造进行观察研究。结果表明:(1)除花药、子房及种子外,粘液细胞普遍存在于落葵植株的地上部分内。茎中的粘液细胞多单个散生分布于皮层、髓及髓射线;叶内的粘液细胞主要分布于海绵组织,栅栏... 采用石蜡切片法对落葵粘液细胞的分布及发育构造进行观察研究。结果表明:(1)除花药、子房及种子外,粘液细胞普遍存在于落葵植株的地上部分内。茎中的粘液细胞多单个散生分布于皮层、髓及髓射线;叶内的粘液细胞主要分布于海绵组织,栅栏组织中则很少见;叶柄中的粘液细胞主要沿叶柄"U"型皮层的两边分布;发育后期作为果实的花萼片中粘液细胞则散生分布很多。(2)根据发育过程的不同形态,可将粘液细胞的发育分为4个阶段:原始细胞阶段、液泡化阶段、成熟阶段和细胞质解体阶段;粘液细胞最早可见于第三叶原基,并且粘液细胞的发育与植株器官的发育不同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落葵 粘液细胞 分布 发育 解剖结构
下载PDF
粘液繁殖体种子的粘液质形成、分泌及释放相关基因 被引量:6
9
作者 袁军文 兰海燕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16-124,共9页
种皮粘液质是在种皮外层细胞的高尔基体内产生并分泌到胞腔内或细胞壁层的一种果胶类多糖物质.当干燥种子遇水后,粘液质即刻被释放形成透明胶质并完全包被整个种子.粘液质对种子的扩散定居、种子萌发以及幼苗的存活和生长均具有重要作用... 种皮粘液质是在种皮外层细胞的高尔基体内产生并分泌到胞腔内或细胞壁层的一种果胶类多糖物质.当干燥种子遇水后,粘液质即刻被释放形成透明胶质并完全包被整个种子.粘液质对种子的扩散定居、种子萌发以及幼苗的存活和生长均具有重要作用.粘液质作为一种模型研究细胞壁的产生及其形成的分子机制已经成为植物种皮发育与环境变化相适应关系的研究热点.本文主要对以拟南芥为代表的粘液质细胞和调控粘液质形成及释放相关基因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对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以期为促进具粘液繁殖体植物的理论与应用研究,以及西部荒漠区的植物物种多样性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拟南芥 粘液繁殖体 种皮 粘液质 粘液分泌细胞 基因 突变体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