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轮式小型甘蔗收割机行走系统的运动仿真分析
被引量:
4
1
作者
黄宁
李尚平
林青云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152-153,共2页
这里论述了轮式小型甘蔗收割机行走系统的研究方法,结合虚拟样机技术对其进行仿真分析和参数优化,利用该方法提高了行走系统的设计质量,该方法为轮式小型甘蔗收割机行走系统产品的开发和改进提供了有利的手段。
关键词
虚拟样机技术
甘蔗收获机械
运动性能
运动仿真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试论地貌圈概念、属性及其与其它地表圈层关系
被引量:
3
2
作者
陈志明
D.A.季莫菲耶夫
+8 位作者
V.V.勃朗古里耶夫
黄镇国
林钧枢
李国胜
徐乃煌
施少华
刘晓玫
蔡福祥
张伟强
《地球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7-25,共9页
地貌圈作为地表圈层中的一个与人类生存、发展直接发生关系的圈层。它具有三维形态、物质结构及其运动与演化的四大属性,并在全球充分连续的基本圈层。主要以亚洲与邻区海陆地貌为例,通过地貌圈大中地貌以内动力为主而微地貌以外动力为...
地貌圈作为地表圈层中的一个与人类生存、发展直接发生关系的圈层。它具有三维形态、物质结构及其运动与演化的四大属性,并在全球充分连续的基本圈层。主要以亚洲与邻区海陆地貌为例,通过地貌圈大中地貌以内动力为主而微地貌以外动力为主的成因概念及其形态、物质、运动与演化四大属性的基本事实,论证地貌圈存在的客观性及其在全球的连续性。论文在探讨地貌圈运动特征时,首次用岩石圈构造分层的现代概念,解析了现代板块边缘及其毗邻广大地区GPS所测试的地壳运动速度,普遍慢于以热点为参考架而确定的板块运动速度。最后,论文以地貌圈与其它地表圈层互相关系的简表,及其与内外环境圈的物质流与能量流等示意图,来呼吁加强地貌圈的基础与应用研究,这对推动地球科学及其与人类生存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貌圈
形态、物质、运动与演化属性
地貌圈与地理圈层互相作用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轮式小型甘蔗收割机行走系统的运动仿真分析
被引量:
4
1
作者
黄宁
李尚平
林青云
机构
广西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广西工学院
广西工学院
出处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152-153,共2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0365001)
广西科技厅资助项目(0235008-5)
文摘
这里论述了轮式小型甘蔗收割机行走系统的研究方法,结合虚拟样机技术对其进行仿真分析和参数优化,利用该方法提高了行走系统的设计质量,该方法为轮式小型甘蔗收割机行走系统产品的开发和改进提供了有利的手段。
关键词
虚拟样机技术
甘蔗收获机械
运动性能
运动仿真
Keywords
Virtual
prototyping
technique
movement
attributes
Kinematics
simulation
Sugarcane
harvester
分类号
TP391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试论地貌圈概念、属性及其与其它地表圈层关系
被引量:
3
2
作者
陈志明
D.A.季莫菲耶夫
V.V.勃朗古里耶夫
黄镇国
林钧枢
李国胜
徐乃煌
施少华
刘晓玫
蔡福祥
张伟强
机构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俄罗斯科学院地理研究所
广州地理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出处
《地球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7-25,共9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项目(9271012与1997中-俄国际合作文件055号)
国家科学技术部基础研究司项目(KJ85-07-02)
俄罗斯基础研究基金会赞助项目
文摘
地貌圈作为地表圈层中的一个与人类生存、发展直接发生关系的圈层。它具有三维形态、物质结构及其运动与演化的四大属性,并在全球充分连续的基本圈层。主要以亚洲与邻区海陆地貌为例,通过地貌圈大中地貌以内动力为主而微地貌以外动力为主的成因概念及其形态、物质、运动与演化四大属性的基本事实,论证地貌圈存在的客观性及其在全球的连续性。论文在探讨地貌圈运动特征时,首次用岩石圈构造分层的现代概念,解析了现代板块边缘及其毗邻广大地区GPS所测试的地壳运动速度,普遍慢于以热点为参考架而确定的板块运动速度。最后,论文以地貌圈与其它地表圈层互相关系的简表,及其与内外环境圈的物质流与能量流等示意图,来呼吁加强地貌圈的基础与应用研究,这对推动地球科学及其与人类生存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地貌圈
形态、物质、运动与演化属性
地貌圈与地理圈层互相作用
Keywords
Morphosphere
and
its
shape
matter
movement
&
evolution
attributes
Relationship
bet,
morpho-
sphere
and
other
geographic-spheres
分类号
P31 [天文地球—固体地球物理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轮式小型甘蔗收割机行走系统的运动仿真分析
黄宁
李尚平
林青云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05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试论地貌圈概念、属性及其与其它地表圈层关系
陈志明
D.A.季莫菲耶夫
V.V.勃朗古里耶夫
黄镇国
林钧枢
李国胜
徐乃煌
施少华
刘晓玫
蔡福祥
张伟强
《地球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