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学术性翻译的典范--《三国演义》罗慕士译本的诞生与接受 被引量:23
1
作者 郭昱 罗选民 《外语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01-104,共4页
《三国演义》的英译活动迄今为止已经有近两百年的历史,在现存的各种或长或短的《三国演义》英译文中,罗慕士译本以其突出的学术特点脱颖而出。本文系统研究罗慕士英译活动的学术动机及其发生的理想学术环境。从译作在学术圈的接受情况... 《三国演义》的英译活动迄今为止已经有近两百年的历史,在现存的各种或长或短的《三国演义》英译文中,罗慕士译本以其突出的学术特点脱颖而出。本文系统研究罗慕士英译活动的学术动机及其发生的理想学术环境。从译作在学术圈的接受情况来看,精准合理而又优雅有力的译文加上极富内涵的副文本使罗慕士1991年全译本成为西方《三国演义》研究中不可多得的珍品,为西方汉学界研究中国古典小说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国演义》 节译 全译 罗慕士 学术性翻译
原文传递
译者身份对翻译过程的影响——以罗慕士译本中的曹操形象为例 被引量:16
2
作者 许多 《外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85-89,共5页
在整个翻译过程中,译者居于核心地位,并发挥着重要的能动作用。译者的翻译策略固然直接决定了译作的质量,但译者身份对译作质量产生的影响亦不应忽略。关注译者,不应当仅仅关注其在翻译过程中所采用的具体翻译方法,更应将其译者身份和... 在整个翻译过程中,译者居于核心地位,并发挥着重要的能动作用。译者的翻译策略固然直接决定了译作的质量,但译者身份对译作质量产生的影响亦不应忽略。关注译者,不应当仅仅关注其在翻译过程中所采用的具体翻译方法,更应将其译者身份和翻译过程联系起来。本文拟从罗慕士的译者身份出发,以他译本中的曹操形象为例,探讨译者身份对翻译过程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译者身份 翻译过程 罗慕士 曹操
原文传递
罗慕士译《三国演义》对长度词的英译及问题 被引量:8
3
作者 曾晓光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1期75-80,共6页
罗贯中的《三国演义》原著中,长度词有:里、丈、围、尺、寸、匹。罗慕士对《三国演义》中的"长度"词的翻译呈现出了多样化的特点,显出了在"归化"和"异化"之间的徘徊,由此带来了一些混乱。作者采取文献资... 罗贯中的《三国演义》原著中,长度词有:里、丈、围、尺、寸、匹。罗慕士对《三国演义》中的"长度"词的翻译呈现出了多样化的特点,显出了在"归化"和"异化"之间的徘徊,由此带来了一些混乱。作者采取文献资料、对比等方法,分析了这些形式和错误,并提出改进的办法。认为直译是译作中传播源语文化的最有效的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慕士 《三国演义》 长度词 翻译
下载PDF
《三国演义》英译重译现象中的自我指涉 被引量:10
4
作者 彭文青 《外语与外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05-113,共9页
在文学作品的重译中,存在一种比较特殊的现象,即译者重新翻译自己之前的译作,或称之为"自我重译"。本研究以罗慕士(Moss Roberts)和亚历山大(G.G.Alexander)分别翻译的《三国演义》英译本作为案例,结合两位译者所处的社会文... 在文学作品的重译中,存在一种比较特殊的现象,即译者重新翻译自己之前的译作,或称之为"自我重译"。本研究以罗慕士(Moss Roberts)和亚历山大(G.G.Alexander)分别翻译的《三国演义》英译本作为案例,结合两位译者所处的社会文化语境,从间接翻译与自我引用两个角度探讨译者的自我指涉。译者在自我重译时受到自我认知、时代背景、读者接受等因素的影响,重新解读原作与译作,经历了一种自我审视与价值观重写的过程。对于"自我重译"现象的研究不仅展现了多样化译本形态的译者价值取向,也为建构中国古典文学翻译模式与译本研究范式提供了解释路径,对于中国古典文学译介的研究具有一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我重译 自我指涉 《三国演义》英译 罗慕士 亚历山大
原文传递
《三国演义》罗慕士译本副文本解读 被引量:6
5
作者 骆海辉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0年第12期65-71,共7页
解读译本副文本可以获知译本生成的历史细节与译本接受的传播语境。考察《三国演义》罗慕士译本副文本后发现:中外出版社和研究组织提供的翻译机会和经费支持,保障了译者翻译活动的顺利进行和罗译本的出版发行;译本质量得益于译者与中... 解读译本副文本可以获知译本生成的历史细节与译本接受的传播语境。考察《三国演义》罗慕士译本副文本后发现:中外出版社和研究组织提供的翻译机会和经费支持,保障了译者翻译活动的顺利进行和罗译本的出版发行;译本质量得益于译者与中外编校人员的合力,而知识渊博的校对者在提高译本质量方面的作用尤其不可忽视;具有"中国通"或汉学家身份的作序者与评论者起到了权威的导读和独特的推介作用,促进了译本的接受与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国演义》 罗慕士 副文本 解读
下载PDF
《三国演义》中占星文化的英译 被引量:4
6
作者 郭昱 《外语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13-117,共5页
本文以有关占星描写的翻译为例,通过比较邓罗和罗慕士的《三国演义》译本,系统研究两位译者在处理翻译难题时的方法。笔者发现,邓罗和罗慕士分别选择归化和异化、简化和繁化两种完全不同的处理模式。笔者认为,他们做出这样的选择是由各... 本文以有关占星描写的翻译为例,通过比较邓罗和罗慕士的《三国演义》译本,系统研究两位译者在处理翻译难题时的方法。笔者发现,邓罗和罗慕士分别选择归化和异化、简化和繁化两种完全不同的处理模式。笔者认为,他们做出这样的选择是由各自的翻译目的、所处时代、专业背景以及工作模式所决定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国演义》 占星 邓罗 罗慕士
原文传递
《三国演义》英译研究二十年:回顾与展望
7
作者 李林波 刘逸凡 《大连大学学报》 2023年第3期21-26,共6页
通过梳理分析国内二十年来有关《三国演义》英译的现有研究成果,探讨其研究态势和研究热点。结果发现:已有研究可分为译本研究、文化研究、文学研究、翻译史研究和译介与传播等五个维度。学界对该领域的探究存在译本选择过于单一、视角... 通过梳理分析国内二十年来有关《三国演义》英译的现有研究成果,探讨其研究态势和研究热点。结果发现:已有研究可分为译本研究、文化研究、文学研究、翻译史研究和译介与传播等五个维度。学界对该领域的探究存在译本选择过于单一、视角局限于传统语言层面、翻译史研究覆盖面不足等问题。在分析现状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建议:关注全译本和节译本的对比研究;加强对文化负载词的英译研究;扩宽历时研究的时间跨度以便展现《三国演义》英译史全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国演义》 英译研究 罗慕士
下载PDF
罗慕士《三国演义》全译本中的刘备形象建构 被引量:2
8
作者 许多 《外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76-81,共6页
作为一部历史演义小说,《三国演义》的小说人物形象往往是在历史形象基础上加工而来。作为重要人物之一的刘备,更是被作者刻画为一个宽厚仁义的长者形象。如何客观呈现刘备的形象,是《三国演义》对外译介及三国文化对外传播的关键。罗... 作为一部历史演义小说,《三国演义》的小说人物形象往往是在历史形象基础上加工而来。作为重要人物之一的刘备,更是被作者刻画为一个宽厚仁义的长者形象。如何客观呈现刘备的形象,是《三国演义》对外译介及三国文化对外传播的关键。罗慕士在其《三国演义》英文全译本中通过正文本和副文本的双向建构,将刘备的小说形象和历史形象展现给了译本读者。罗慕士对刘备的形象建构有助于向西方世界推介中国传统文学和文化,同时也为西方汉学界了解真实的三国时期历史与文化提供了有益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国演义》 罗慕士 刘备 形象建构
原文传递
译者翻译倾向研究——以邓罗和罗慕士英译《三国演义》为例 被引量:3
9
作者 王文强 汪田田 《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2期54-59,共6页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翻译学界开始逐渐重视邓罗与罗慕士的两个《三国演义》全英译本。然而就这两个译本的比较而言,学术界在很大程度上存在着"褒罗贬邓"的倾向,即绝大部分研究者认为罗慕士译本在传递原著内容方面更胜邓罗译...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翻译学界开始逐渐重视邓罗与罗慕士的两个《三国演义》全英译本。然而就这两个译本的比较而言,学术界在很大程度上存在着"褒罗贬邓"的倾向,即绝大部分研究者认为罗慕士译本在传递原著内容方面更胜邓罗译本一筹。我们应当还原两个译本产生时的历史文化语境,对它们做出公允的评价。两位译者在译本中体现出的翻译倾向与历史文化语境影响下的不同翻译目的、不同出版社、译者的语言能力及工作模式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国演义》 英译 邓罗 罗慕士
下载PDF
罗慕士《三国演义》中儒释道文化词英译启示 被引量:2
10
作者 张焰明 《韩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2年第5期75-78,共4页
罗慕士的《三国演义》译本对儒、释、道宗教词采取直译或直译+注、意译和替换等方法。罗译本是公认的异化译本,但书中宗教词的翻译是归化(意译和替换)占上风。罗译本宗教词的翻译给我们有益的启示。在当前的典籍英译中,译者不可一味追... 罗慕士的《三国演义》译本对儒、释、道宗教词采取直译或直译+注、意译和替换等方法。罗译本是公认的异化译本,但书中宗教词的翻译是归化(意译和替换)占上风。罗译本宗教词的翻译给我们有益的启示。在当前的典籍英译中,译者不可一味追求原汁原味,要讲究策略和方法,否则"译犹未译"。同时提出典籍文化词语英译中术语规范可以提高翻译中的文化传真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慕士 《三国演义》 儒、释、道宗教词 异化 归化 术语规范
下载PDF
罗幕士对《三国演义》曹操形象的创造性阐释 被引量:2
11
作者 段艳辉 陈可培 《沈阳大学学报》 CAS 2010年第5期51-54,共4页
介绍了罗幕士版英译《三国演义》是如何创造性地解读并传递曹操形象的。指出译者罗幕士对曹操形象的再创作为《三国演义》文化在国外的正确传播大有建设性的启示作用。
关键词 罗幕士 曹操 接受 阐释
下载PDF
似非而是的“误译”背后——以《三国演义》罗慕士英译本策略考论为中心 被引量:1
12
作者 钱屏匀 《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48-160,共13页
“有意误译”作为一种自发的主体性操控行为,是译者根据翻译中涉及的各种主客观制约因素和既定目标而有意识地对原文实施的“违逆”。本文以罗慕士英译《三国演义》策略为中心,对“有意误译”的各种表现形态进行深入考察,洞悉译者根据... “有意误译”作为一种自发的主体性操控行为,是译者根据翻译中涉及的各种主客观制约因素和既定目标而有意识地对原文实施的“违逆”。本文以罗慕士英译《三国演义》策略为中心,对“有意误译”的各种表现形态进行深入考察,洞悉译者根据历史语境、宗教文化、读者认知、诗学审美和目标定位而进行的全方位、战略性翻译筹谋与制衡,还原罗译本除“忠实、学术”之外的另一番图景,映照中英文化交流中的“阻滞点”和“隔离带”,以期为中国文学外译提供镜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国演义》 似非而是 有意误译 罗慕士 叛逆
原文传递
《三国演义》罗慕士译本对衡量词的英译问题 被引量:2
13
作者 曾晓光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09年第6期132-135,共4页
《三国演义》中,有许多衡量词。罗慕士的《三国演义》英译本中对这些衡量词的翻译形式多样,但有不少错误。文章分析了那些形式和错误,并提出改进的办法。
关键词 罗慕士 《三国演义》 衡量词 翻译
下载PDF
基于语料库的《三国演义》罗慕士译本显化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晓光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21年第8期17-25,共9页
翻译显化源于翻译共性假设,语料库的兴起让描述和解释翻译显化成为可能.以《三国演义》原著和罗慕士译本为底本创建平行语料库,重点选取人称代词、专有名词、时态语态和衔接与连贯四个方面进行显化分析,研究表明翻译共性假设成立,译文... 翻译显化源于翻译共性假设,语料库的兴起让描述和解释翻译显化成为可能.以《三国演义》原著和罗慕士译本为底本创建平行语料库,重点选取人称代词、专有名词、时态语态和衔接与连贯四个方面进行显化分析,研究表明翻译共性假设成立,译文显化程度较高,其主要显化方式为增补主语或物主代词、增补隐含信息、增补助动词和增补衔接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料库 《三国演义》 显化 罗慕士
下载PDF
从接受美学来看《三国演义》罗慕士译本中的官职翻译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晓光 《科教导刊》 2021年第22期66-68,共3页
《三国演义》中的官职名称种类繁多、内涵丰富,这是翻译工作的一大挑战。本文将从接受美学的角度来研究罗慕士译本的官职翻译。研究发现罗慕士译本立足于读者群体的期待视野,选词通俗易懂,依据两种文化的差异程度来灵活选取翻译策略,从... 《三国演义》中的官职名称种类繁多、内涵丰富,这是翻译工作的一大挑战。本文将从接受美学的角度来研究罗慕士译本的官职翻译。研究发现罗慕士译本立足于读者群体的期待视野,选词通俗易懂,依据两种文化的差异程度来灵活选取翻译策略,从而促进了视野融合,激发了召唤结构,不断提升读者的阅读体验和作品的艺术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受美学 《三国演义》 官职翻译 罗慕士
下载PDF
中国文学外译中“直译”表现形式的差异性及时代因素——以赛珍珠与罗慕士的翻译为例 被引量:1
16
作者 董琇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14-124,共11页
赛珍珠与罗慕士分别在20世纪30年代和80年代"直译"了中国经典小说《水浒传》和《三国演义》,体现出贴近原文、忠实传达汉语文化内涵的共同特点,但存在明显"差异"。具体体现在以下四个典型方面:专有名词的转化、连... 赛珍珠与罗慕士分别在20世纪30年代和80年代"直译"了中国经典小说《水浒传》和《三国演义》,体现出贴近原文、忠实传达汉语文化内涵的共同特点,但存在明显"差异"。具体体现在以下四个典型方面:专有名词的转化、连动结构的处理、提示语的添加和注释的使用。对比分析发现赛译努力再现原语表达及文化意象在汉语读者中产生的反应和效果,而罗译在贴近原文语言结构的基础上相对灵活,较多考虑目标语读者的接受能力。本研究显示:对外译介中国经典文学,同样是积极保留原语文化的"直译",在不同的时代呈现出对"接受度"不同的关注点,不同表现形式也反映了时代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文学 直译 差异性 时代因素 赛珍珠 罗慕士
下载PDF
孔明形象的海外建构——从认知叙事看罗慕士英译《三国演义》
17
作者 杨嘉仪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 2022年第9期100-103,共4页
在《三国演义》的对外译介和三国文化的对外传播过程中,客观地呈现人物形象是译本有效传承典籍精髓的关键因素。认知叙事学关注读者转向,聚焦读者如何重构故事世界。译者正确理解和阐释原作人物,是原语文化能够被译语读者接受的一个重... 在《三国演义》的对外译介和三国文化的对外传播过程中,客观地呈现人物形象是译本有效传承典籍精髓的关键因素。认知叙事学关注读者转向,聚焦读者如何重构故事世界。译者正确理解和阐释原作人物,是原语文化能够被译语读者接受的一个重要因素,更是两种文化相互交流的关键前提。在认知叙事框架视角下,罗慕士通过适应与变异策略,将孔明的小说形象和历史形象展现给目的语读者。有效的人物形象建构,有助于向西方世界推介中国古典文学与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国演义》 孔明 认知叙事 罗慕士 翻译策略
下载PDF
罗慕士对《道德经》的翻译与阐释
18
作者 金玉钗 《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5期74-77,共4页
文章首先对中国典籍《道德经》及其英译本的情况作了简要介绍,并在此基础上阐述了翻译中国经典著作的困难之处以及罗慕士译本的成功之处。文章拟通过对罗本翻译特点及其技巧的分析,着重探讨罗本对《道德经》的成功阐释,最后充分肯定了... 文章首先对中国典籍《道德经》及其英译本的情况作了简要介绍,并在此基础上阐述了翻译中国经典著作的困难之处以及罗慕士译本的成功之处。文章拟通过对罗本翻译特点及其技巧的分析,着重探讨罗本对《道德经》的成功阐释,最后充分肯定了罗慕士在传播中国文化方面所作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慕士 《道德经》 翻译 阐释
下载PDF
布迪厄理论视角下翻译审美再现研究——以罗慕士、赛珍珠的汉语典籍英译为例 被引量:5
19
作者 董琇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07-116,共10页
文章从布迪厄提出的"文化生产场"理论视角出发,分析了罗慕士翻译的《三国演义》和赛珍珠翻译的《水浒传》审美再现差异形成的三大外部因素,即翻译协助者、翻译赞助者和翻译消费者。研究发现,文学翻译的策略选择并不纯粹是译... 文章从布迪厄提出的"文化生产场"理论视角出发,分析了罗慕士翻译的《三国演义》和赛珍珠翻译的《水浒传》审美再现差异形成的三大外部因素,即翻译协助者、翻译赞助者和翻译消费者。研究发现,文学翻译的策略选择并不纯粹是译者的个人选择,更多地取决于翻译场域中上述三者对其的制约和影响。译者为获得和维护他所追求的社会资本、文化资本以及象征资本,必须充分考虑上述主体的"利益"或期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译《三国演义》 赛译《水浒传》 审美再现 翻译协助者 翻译赞助者 翻译消费者
下载PDF
《三国演义》邓译本与罗译本战争军事术语英译策略对比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冉明志 《译苑新谭》 2021年第1期72-79,共8页
文章通过自建语料库,对比分析《三国演义》邓罗译本和罗慕士译本中战争军事术语的英译策略。研究发现,邓译本多用意译或省译等方法,译文的归化与流畅自然程度更高,可读性与接受度更强,而罗译本大多采用直译或文后加注的方式,异化程度更... 文章通过自建语料库,对比分析《三国演义》邓罗译本和罗慕士译本中战争军事术语的英译策略。研究发现,邓译本多用意译或省译等方法,译文的归化与流畅自然程度更高,可读性与接受度更强,而罗译本大多采用直译或文后加注的方式,异化程度更高,译文在形式和内容上更忠实于原文,目标读者更能全面深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同时,两个译本在英译军事术语方面具有各自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国演义》 邓译本和罗译本 军事术语 翻译策略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