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外源有机酸对铝毒胁迫下大豆根系形态的影响
被引量:
20
1
作者
金婷婷
刘鹏
+2 位作者
徐根娣
王芳
王伟生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02-308,共7页
通过添加三种不同浓度的有机酸(柠檬酸、草酸和苹果酸),测定铝毒胁迫下大豆的根系活力及主要根系性状,研究了三种外源有机酸对大豆铝毒害的缓解效应。实验结果显示,三种有机酸在适当低浓度条件下,对大豆铝毒害都有一定的缓解效果,其中...
通过添加三种不同浓度的有机酸(柠檬酸、草酸和苹果酸),测定铝毒胁迫下大豆的根系活力及主要根系性状,研究了三种外源有机酸对大豆铝毒害的缓解效应。实验结果显示,三种有机酸在适当低浓度条件下,对大豆铝毒害都有一定的缓解效果,其中以柠檬酸的缓解效果最好,草酸和苹果酸的缓解效果相当;但当有机酸浓度较高时,反而会使大豆根系活力降低,根伸长受到抑制;有机酸对浙春2号的缓解作用强于浙春3号,15d处理的缓解效果优于30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铝毒
外源有机酸
根系形态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封育对荒漠草原优势植物根系性状特征的影响
2
作者
杨彦东
马静利
+3 位作者
马红彬
周瑶
李成
董川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507-1517,共11页
研究植物根系特征变化对进一步了解禁牧封育过程中的植被变化具有重要意义。以宁夏荒漠草原不同封育年限(0、3、7和15年)下短花针茅(Stipa breviliora)、沙芦草(Agropyron mongolicum)、牛枝子(Lespedeza potaninii)、甘草(Glycyrrhiza ...
研究植物根系特征变化对进一步了解禁牧封育过程中的植被变化具有重要意义。以宁夏荒漠草原不同封育年限(0、3、7和15年)下短花针茅(Stipa breviliora)、沙芦草(Agropyron mongolicum)、牛枝子(Lespedeza potaninii)、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4种优势植物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封育对优势植物根性状特征的影响及其与植物地上部和土壤特性的关系。结果表明:1)封育措施下不同植物根性状变化不尽相同,短花针茅根表面积、平均根直径和根总体积封育后显著降低(P<0.05),比根长、比根面积在封育7年时最高;沙芦草的总根长、根表面积在封育3年时最高;封育对牛枝子、甘草的根系性状影响不显著。2)牛枝子0-40 cm地下生物量以封育3年最高,沙芦草、甘草地下生物量在封育7年最高;封育使深层根系生物量增加,短花针茅和沙芦草的30-40 cm土层和甘草的10-20 cm土层根系生物量在封育7年时最高。3)相关分析表明,荒漠草原植物根系受土壤有机质、碱解氮及土壤容重的影响明显,根系性状与植被盖度和地上生物量显著正相关(P<0.05)。研究认为,封育在一定程度改善了荒漠草原植物根性状,但不同植物变化不一,单一的封育措施短期内较难取得显著成效,需结合其他措施以加速植被恢复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封育年限
荒漠草原
优势植物
根系形态特征
根系生物量
功能性状
土壤养分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南亚热带海岸带沙地次生林群落根系形态特征
被引量:
1
3
作者
卢立国
吕宗晋
+1 位作者
谢伟东
义柏芊
《广西林业科学》
2021年第6期625-631,共7页
为了解南亚热带海岸带植物群落根系对沙地环境的适应状况,以广西东兴海岸带假苹婆(Sterculia lanceolata)和鸭脚木(Heptapleurum heptaphyllum)两个次生林群落为研究对象,用挖土方的方法收集土块中的所有根系,使用Win-RHIZO根系分析系...
为了解南亚热带海岸带植物群落根系对沙地环境的适应状况,以广西东兴海岸带假苹婆(Sterculia lanceolata)和鸭脚木(Heptapleurum heptaphyllum)两个次生林群落为研究对象,用挖土方的方法收集土块中的所有根系,使用Win-RHIZO根系分析系统对根长、根表面积等参数进行扫描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两个群落的各项根系形态指标差异不显著;与内陆植被相比,分叉少但根尖密度相对较大。随根序级别的增加,两个群落的比根长和比表面积总体上均呈降低趋势;5级根的生物量占比最大,分别为48.98%和71.60%;d≤1 mm的细根在根系动态活动中最为活跃。假苹婆群落上坡的细根比根长、比表面积和生物量最大,显著高于中、下坡。鸭脚木群落中坡的比根长和比表面积最大,显著高于上、下坡;下坡的生物量最大,与上坡差异不显著。根系的分布、分级和数量特征与群落树种组成存在密切的关系。南亚热带海岸带沙地次生群落的根系形态特征与内陆植被群落具有较大的相似性,但滨海沙地植物分布于表层土壤腐殖质层的根系生物量较大,表现出适应滨海沙地的“浅根”特性,是植物在不同生境条件下的适应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态特征
根系
南亚热带
海岸带沙地
天然次生林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晋西黄土区油松人工林密度和立地对细根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
1
4
作者
卫朝阳
张建军
+4 位作者
赖宗锐
胡亚伟
赵炯昌
唐鹏
王思淇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2-32,共11页
【目的】探究不同林分密度、坡度和坡向条件下油松人工林细根(≤2 mm)生物量和细根形态的垂直分布规律,为晋西黄土区植被管理和生态建设评价提供依据。【方法】以油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选择不同林分密度M1(<2000株/hm^(2))、M2(2000~...
【目的】探究不同林分密度、坡度和坡向条件下油松人工林细根(≤2 mm)生物量和细根形态的垂直分布规律,为晋西黄土区植被管理和生态建设评价提供依据。【方法】以油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选择不同林分密度M1(<2000株/hm^(2))、M2(2000~3000株/hm^(2))、M3(3000~4000株/hm^(2))、M4(4000~5000株/hm^(2))、M5(>5000株/hm^(2)),不同坡度(≤20°、20°~30°、30°~40°)和坡向(阴坡和阳坡)的样地,采用根钻法分层获取0~100 cm土层中的细根,对细根生物量密度、根长密度、组织密度、比根长和比表面积的垂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1)0~100 cm土层的细根生物量密度随林分密度增大呈单峰变化趋势(M4密度条件下达到最大值606.19 g/m3),不同坡度和坡向条件下细根生物量密度及其垂直分布没有明显变化趋势。细根生物量密度随土层深度增加呈显著递减趋势(P<0.05),主要集中在0~20 cm土层中,占比38%以上。(2)随着林分密度增加,0~100 cm土层的细根根长密度呈单峰变化趋势(M4密度下达到最高值3639.73 m/m^(2)),比根长和比表面积呈先减小后增加的趋势(在M4密度下达到最低值:比根长601 cm/g,比表面积101.09 cm^(2)/g)。坡度和坡向对细根形态及其垂直分布的影响均不显著。垂直方向上,各林分密度0~40 cm土层的细根根长密度占比均在60%以上。在0~20 cm土层,比根长和比表面积随林分密度的增加先减少后增加(P<0.05)。(3)相关性分析显示,林分密度和土层深度对细根生物量密度和细根形态有显著影响。细根生物量密度和根长密度与林分密度、土壤全碳、全氮以及有机碳显著正相关,与土壤深度和C∶N显著负相关。比根长、比表面积与林分密度和土壤有机碳显著负相关,与土壤深度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林分密度是油松人工林细根特征的关键调控因子,可通过林分管理措施来调整人工林林分密度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松人工林
细根生物量
细根形态特征
垂直分布
影响因素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外源有机酸对铝毒胁迫下大豆根系形态的影响
被引量:
20
1
作者
金婷婷
刘鹏
徐根娣
王芳
王伟生
机构
浙江师范大学植物学重点实验室
出处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02-308,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540056)
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304186303461)资助项目
文摘
通过添加三种不同浓度的有机酸(柠檬酸、草酸和苹果酸),测定铝毒胁迫下大豆的根系活力及主要根系性状,研究了三种外源有机酸对大豆铝毒害的缓解效应。实验结果显示,三种有机酸在适当低浓度条件下,对大豆铝毒害都有一定的缓解效果,其中以柠檬酸的缓解效果最好,草酸和苹果酸的缓解效果相当;但当有机酸浓度较高时,反而会使大豆根系活力降低,根伸长受到抑制;有机酸对浙春2号的缓解作用强于浙春3号,15d处理的缓解效果优于30d。
关键词
大豆
铝毒
外源有机酸
根系形态
Keywords
Soybean
Aluminum
toxicity
Exogenous
organic
acids
morp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roots
分类号
S565.101 [农业科学—作物学]
S31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封育对荒漠草原优势植物根系性状特征的影响
2
作者
杨彦东
马静利
马红彬
周瑶
李成
董川
机构
宁夏大学林业与草业学院
宁夏大学农业农村部饲草高效生产模式创新重点实验室
宁夏大学宁夏草牧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宁夏大学西北土地退化与生态恢复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
宁夏罗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出处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507-1517,共11页
基金
宁夏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培养项目(KJT2018003)
宁夏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0BBF02003、2021BEG02009)
宁夏高等学校一流学科建设(草学学科)资助项目(NXYLXK2017A01)。
文摘
研究植物根系特征变化对进一步了解禁牧封育过程中的植被变化具有重要意义。以宁夏荒漠草原不同封育年限(0、3、7和15年)下短花针茅(Stipa breviliora)、沙芦草(Agropyron mongolicum)、牛枝子(Lespedeza potaninii)、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4种优势植物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封育对优势植物根性状特征的影响及其与植物地上部和土壤特性的关系。结果表明:1)封育措施下不同植物根性状变化不尽相同,短花针茅根表面积、平均根直径和根总体积封育后显著降低(P<0.05),比根长、比根面积在封育7年时最高;沙芦草的总根长、根表面积在封育3年时最高;封育对牛枝子、甘草的根系性状影响不显著。2)牛枝子0-40 cm地下生物量以封育3年最高,沙芦草、甘草地下生物量在封育7年最高;封育使深层根系生物量增加,短花针茅和沙芦草的30-40 cm土层和甘草的10-20 cm土层根系生物量在封育7年时最高。3)相关分析表明,荒漠草原植物根系受土壤有机质、碱解氮及土壤容重的影响明显,根系性状与植被盖度和地上生物量显著正相关(P<0.05)。研究认为,封育在一定程度改善了荒漠草原植物根性状,但不同植物变化不一,单一的封育措施短期内较难取得显著成效,需结合其他措施以加速植被恢复进程。
关键词
封育年限
荒漠草原
优势植物
根系形态特征
根系生物量
功能性状
土壤养分
Keywords
grazing
exclusion
years
Ningxia
desert
grassland
advantages
of
plants
morp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roots
root
biomass
root
functional
trait
soil
nutrients
分类号
S812 [农业科学—草业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南亚热带海岸带沙地次生林群落根系形态特征
被引量:
1
3
作者
卢立国
吕宗晋
谢伟东
义柏芊
机构
广西大学林学院
出处
《广西林业科学》
2021年第6期625-631,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260093,31560061)。
文摘
为了解南亚热带海岸带植物群落根系对沙地环境的适应状况,以广西东兴海岸带假苹婆(Sterculia lanceolata)和鸭脚木(Heptapleurum heptaphyllum)两个次生林群落为研究对象,用挖土方的方法收集土块中的所有根系,使用Win-RHIZO根系分析系统对根长、根表面积等参数进行扫描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两个群落的各项根系形态指标差异不显著;与内陆植被相比,分叉少但根尖密度相对较大。随根序级别的增加,两个群落的比根长和比表面积总体上均呈降低趋势;5级根的生物量占比最大,分别为48.98%和71.60%;d≤1 mm的细根在根系动态活动中最为活跃。假苹婆群落上坡的细根比根长、比表面积和生物量最大,显著高于中、下坡。鸭脚木群落中坡的比根长和比表面积最大,显著高于上、下坡;下坡的生物量最大,与上坡差异不显著。根系的分布、分级和数量特征与群落树种组成存在密切的关系。南亚热带海岸带沙地次生群落的根系形态特征与内陆植被群落具有较大的相似性,但滨海沙地植物分布于表层土壤腐殖质层的根系生物量较大,表现出适应滨海沙地的“浅根”特性,是植物在不同生境条件下的适应策略。
关键词
形态特征
根系
南亚热带
海岸带沙地
天然次生林
Keywords
morp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roots
south
subtropical
area
sandy
coast
secondary
forest
分类号
S718.5 [农业科学—林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晋西黄土区油松人工林密度和立地对细根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
1
4
作者
卫朝阳
张建军
赖宗锐
胡亚伟
赵炯昌
唐鹏
王思淇
机构
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
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国家林业局重点实验室
北京林业大学林业生态工程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出处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2-32,共11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2YFF130040103)。
文摘
【目的】探究不同林分密度、坡度和坡向条件下油松人工林细根(≤2 mm)生物量和细根形态的垂直分布规律,为晋西黄土区植被管理和生态建设评价提供依据。【方法】以油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选择不同林分密度M1(<2000株/hm^(2))、M2(2000~3000株/hm^(2))、M3(3000~4000株/hm^(2))、M4(4000~5000株/hm^(2))、M5(>5000株/hm^(2)),不同坡度(≤20°、20°~30°、30°~40°)和坡向(阴坡和阳坡)的样地,采用根钻法分层获取0~100 cm土层中的细根,对细根生物量密度、根长密度、组织密度、比根长和比表面积的垂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1)0~100 cm土层的细根生物量密度随林分密度增大呈单峰变化趋势(M4密度条件下达到最大值606.19 g/m3),不同坡度和坡向条件下细根生物量密度及其垂直分布没有明显变化趋势。细根生物量密度随土层深度增加呈显著递减趋势(P<0.05),主要集中在0~20 cm土层中,占比38%以上。(2)随着林分密度增加,0~100 cm土层的细根根长密度呈单峰变化趋势(M4密度下达到最高值3639.73 m/m^(2)),比根长和比表面积呈先减小后增加的趋势(在M4密度下达到最低值:比根长601 cm/g,比表面积101.09 cm^(2)/g)。坡度和坡向对细根形态及其垂直分布的影响均不显著。垂直方向上,各林分密度0~40 cm土层的细根根长密度占比均在60%以上。在0~20 cm土层,比根长和比表面积随林分密度的增加先减少后增加(P<0.05)。(3)相关性分析显示,林分密度和土层深度对细根生物量密度和细根形态有显著影响。细根生物量密度和根长密度与林分密度、土壤全碳、全氮以及有机碳显著正相关,与土壤深度和C∶N显著负相关。比根长、比表面积与林分密度和土壤有机碳显著负相关,与土壤深度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林分密度是油松人工林细根特征的关键调控因子,可通过林分管理措施来调整人工林林分密度以�
关键词
油松人工林
细根生物量
细根形态特征
垂直分布
影响因素
Keywords
Pinus
tabuliformis
plantation
fine
root
biomass
morp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fine
roots
vertical
distribution
influencing
factors
分类号
S718.5 [农业科学—林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外源有机酸对铝毒胁迫下大豆根系形态的影响
金婷婷
刘鹏
徐根娣
王芳
王伟生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
2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封育对荒漠草原优势植物根系性状特征的影响
杨彦东
马静利
马红彬
周瑶
李成
董川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南亚热带海岸带沙地次生林群落根系形态特征
卢立国
吕宗晋
谢伟东
义柏芊
《广西林业科学》
2021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晋西黄土区油松人工林密度和立地对细根特征的影响
卫朝阳
张建军
赖宗锐
胡亚伟
赵炯昌
唐鹏
王思淇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