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3篇文章
< 1 2 2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地区经济σ-收敛的空间计量实证分析 被引量:256
1
作者 林光平 龙志和 吴梅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4-21,69,共9页
本文采用空间经济计量方法,使用25年人均GDP数据研究中国28个省区经济发展的σ-收敛情况。研究结果表明,考虑到省区间相关性,特别是经济间的相关性后,可显著纠正采用传统方法进行σ-收敛研究产生的误差。修正后的σ-收敛值表明,随着中... 本文采用空间经济计量方法,使用25年人均GDP数据研究中国28个省区经济发展的σ-收敛情况。研究结果表明,考虑到省区间相关性,特别是经济间的相关性后,可显著纠正采用传统方法进行σ-收敛研究产生的误差。修正后的σ-收敛值表明,随着中国经济发展,尤其是近几年省区间经济表现出σ-收敛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Σ-收敛 moran's指数 空间相关性 空间滞后
原文传递
全局空间自相关Moran指数和G系数对比研究 被引量:248
2
作者 张松林 张昆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93-97,共5页
研究了最常用的衡量全局空间自相关的指标:全局Moran指数和全局G系数,基于模拟的空间区域,设计了一些有代表性的空间聚集方案进行计算,比较了两种指标的探测结果。得出的初步结论是:G系数探测高值聚集的能力强于低值聚集;当研究范围内... 研究了最常用的衡量全局空间自相关的指标:全局Moran指数和全局G系数,基于模拟的空间区域,设计了一些有代表性的空间聚集方案进行计算,比较了两种指标的探测结果。得出的初步结论是:G系数探测高值聚集的能力强于低值聚集;当研究范围内同时存在高值和低值聚集时,G系数会受聚集区域规模的影响,当高值聚集区域和低值聚集区域规模相当时,G系数往往为正数,表明G系数对高值敏感;Moran指数主要受聚集区域规模的影响,随着空间聚集范围的扩展,Moran指数会明显增大。这些结论对于探测空间自相关模式时选择何种全局指标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自相关 全局指标 moran指数 G系数
下载PDF
研发溢出、区域创新集群的空间计量经济分析 被引量:109
3
作者 吴玉鸣 何建坤 《管理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59-66,共8页
利用空间自相关 Moran 指数与集群分析的空间计量经济学空间误差模型和空间滞后模型,对2000—2002年中国大陆31个省域的创新集群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空间计量经济分析.结果发现:我国省域创新在空间分布上存在异质性和依赖性,表现为比较... 利用空间自相关 Moran 指数与集群分析的空间计量经济学空间误差模型和空间滞后模型,对2000—2002年中国大陆31个省域的创新集群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空间计量经济分析.结果发现:我国省域创新在空间分布上存在异质性和依赖性,表现为比较明显的区域创新集群现象,形成这种创新集群的原因主要归因于企业的研究与开发贡献,大学的学术研究还没有表现出明显的知识溢出,同时大学与企业研发的结合也没有对区域创新集群产生明显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ran指数 空间误差模型 空间滞后模型 研发溢出 区域创新集群
下载PDF
基于GeoDA的哈大齐工业走廊GDP空间关联性 被引量:109
4
作者 万鲁河 王绍巍 陈晓红 《地理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977-984,共8页
利用地理空间分析方法和空间分析软件,分析了哈大齐工业走廊2008年各县GDP空间分布状况,包括各县之间GDP水平的空间关联性、各县GDP水平与人口的空间关联性。研究发现:该时期内哈大齐工业走廊各县GDP水平在空间关联性上成正相关,相关系... 利用地理空间分析方法和空间分析软件,分析了哈大齐工业走廊2008年各县GDP空间分布状况,包括各县之间GDP水平的空间关联性、各县GDP水平与人口的空间关联性。研究发现:该时期内哈大齐工业走廊各县GDP水平在空间关联性上成正相关,相关系数较小,GDP空间分布并非表现出完全随机性,而是表现出空间相似值之间的空间聚集。GDP在空间上对人口的影响也成正相关。进一步对哈大齐各县GDP与普通中学毕业人数进行相关分析,发现两者成负相关,现有教育状况不能很好的满足经济发展需求。哈大齐工业走廊显示出了"劳动力密集型、资源密集型企业与低知识水平劳力集聚相适宜;技术密集型企业、资本密集型企业与高技术水平劳力密集相关"的规律。哈大齐工业走廊仍然处于工业化初期较高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相关性 哈大齐工业走廊 moran指数 GDP
原文传递
我国区域高质量发展的实际测度与时空演变特征研究 被引量:97
5
作者 郭芸 范柏乃 龙剑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18-132,共15页
研究目标:科学构建区域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正确揭示我国区域高质量发展的时空演变特征。研究方法:运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泰尔指数等方法,分析我国区域高质量发展的特征及其差距。研究发现:我国区域高质量发展总体水平稳步提升;... 研究目标:科学构建区域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正确揭示我国区域高质量发展的时空演变特征。研究方法:运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泰尔指数等方法,分析我国区域高质量发展的特征及其差距。研究发现:我国区域高质量发展总体水平稳步提升;四大板块、五大经济带的高质量发展水平存在显著差异,区域间差异是区域总体差异产生的主要根源;空间分布上呈非均衡性和渐进演化趋势,空间集聚特征明显;发展动力、发展结构、发展成果呈东高西低的阶梯差异,发展方式呈南高北低的空间格局。研究创新:从发展动力、发展结构、发展方式和发展成果四个维度构建具有前瞻性和可操作性的高质量发展指数,对四大板块和五大经济带的高质量发展水平进行实际测度。研究价值:丰富和完善区域高质量发展评价理论体系,为推进区域高质量发展提供政策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质量发展 ESDA 泰尔指数 莫兰指数 时空特征
原文传递
大学、企业研发与区域创新的空间统计与计量分析 被引量:81
6
作者 吴玉鸣 《数理统计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318-324,共7页
利用空间统计的Moran指数和空间计量经济学的空间误差模型和空间滞后模型,对2000年中国大陆31个省域的创新产出与大学与企业的关系进行了空间计量经济分析。结果发现:31个省域创新能力贡献主要是由企业研究与开发投入实现,大学研发对区... 利用空间统计的Moran指数和空间计量经济学的空间误差模型和空间滞后模型,对2000年中国大陆31个省域的创新产出与大学与企业的关系进行了空间计量经济分析。结果发现:31个省域创新能力贡献主要是由企业研究与开发投入实现,大学研发对区域创新能力没有明显的作用,大学与企业研发的结合也没有对区域创新产生明显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mn指数 空间误差模型 空间滞后模型 区域创新产出
下载PDF
中国八大区域绿色经济效率的差异与空间影响机制 被引量:61
7
作者 班斓 袁晓玲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2-30,共9页
引入非合意产出超效率SBM模型,测算了1991-2013年中国省际绿色经济效率,进而引入空间面板模型,研究了八大区域绿色经济效率空间影响机制,结论如下:考虑资源与环境后,中国经济效率水平有所下降;南部和东部沿海绿色效率水平最高,北部沿海... 引入非合意产出超效率SBM模型,测算了1991-2013年中国省际绿色经济效率,进而引入空间面板模型,研究了八大区域绿色经济效率空间影响机制,结论如下:考虑资源与环境后,中国经济效率水平有所下降;南部和东部沿海绿色效率水平最高,北部沿海、东北、长江中游次之,黄河中游、西南和大西北极低,大西北最低且不断下降;除了北部和东部沿海,各区域绿色效率均呈下降趋势;绿色效率有显著的空间正相关性,呈现局部集聚特征,且与人均GDP之间存在U型关系,FDI作用显著为正,教育投资、产业结构、禀赋结构作用为负,绿色效率的影响因素存在区域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经济效率 八大区域 污染排放指数 超效率SBM模型 曼奎斯特指数 moran指数
下载PDF
中国地区经济差距与产业布局的空间关联性——基于Moran指数的解释 被引量:62
8
作者 袁冬梅 魏后凯 于斌 《中国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90-102,共13页
本文在对地区差距进行产业分解的基础上,运用空间统计的Moran指数分析方法,分析了1997-2008年间我国31省区市制造业和服务业空间集聚的结构特征与变化趋势。研究发现,东部与中西部制造业和服务业空间集聚呈现出明显的两极化发展趋势,且... 本文在对地区差距进行产业分解的基础上,运用空间统计的Moran指数分析方法,分析了1997-2008年间我国31省区市制造业和服务业空间集聚的结构特征与变化趋势。研究发现,东部与中西部制造业和服务业空间集聚呈现出明显的两极化发展趋势,且在极化区域内通过集聚的路径依赖与累积循环机制,影响地区差距的演变。尽管以上海为中心形成的强强集聚区产生了正向增长极效应,但这不足以短期内完全打破两极化发展的分化现象。与以往研究不同的是,本文考虑到了制造业和服务业融合发展的事实与趋势,发现服务业对地区差距的贡献日益强化并可能成长为主导因素。因此,从长远发展看,要缩小地区差距,应加快东部地区产业转型升级,强化三大增长极的辐射效应;同时,应充分发挥中西部地区优势,优化投资环境,培育强势产业,积极加强与东部地区的产业分工合作,培育形成一批新的增长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区经济差距 moran指数 集聚效应 辐射效应
下载PDF
中国种植业地理集聚的空间统计分析 被引量:40
9
作者 肖卫东 《经济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24-129,共6页
基于1980-2012年中国29个省区的农作物总播种面积数据,运用空间统计方法考察和分析了中国省域种植业的空间依赖性和空间异质性,进一步探索了种植业的地理集聚特征和变化趋势。研究发现,中国种植业在整体和局部区域上都表现出了显著的正... 基于1980-2012年中国29个省区的农作物总播种面积数据,运用空间统计方法考察和分析了中国省域种植业的空间依赖性和空间异质性,进一步探索了种植业的地理集聚特征和变化趋势。研究发现,中国种植业在整体和局部区域上都表现出了显著的正向空间自相关性,其空间分布呈现非随机的地理集聚格局,种植业的省际空间关联性和异质性非常明显,具有强烈的省际空间溢出效应;种植业呈现明显的"中心-外围"空间分布模式,并且其高-高集聚核心区域明显扩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植业 地理集聚 空间自相关 莫兰指数 中心-外围模式
原文传递
我国乡村振兴发展水平综合评价研究 被引量:33
10
作者 蔡文伯 贺薇宇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02-116,共15页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必然要求,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必然要求,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科学评价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成效对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依据乡村振兴战略总要求,从“...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必然要求,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必然要求,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科学评价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成效对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依据乡村振兴战略总要求,从“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五个维度构建包含21个基础指标的省域乡村振兴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权TOPSIS法以及莫兰指数对我国31个省份乡村振兴发展水平以及变化趋势进行分析。研究发现:我国乡村振兴总体水平呈增长态势,尤以2018年后的上升幅度最明显。但目前乡村振兴的水平仍然较低,且乡风文明和治理有效两个子系统的综合得分有所下降,甚至退步明显,其发展落后于平均水平的省份最多,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薄弱环节。当前产业兴旺系统相较于其他子系统发展最为缓慢,生态宜居和生活富裕系统的地区差异最为明显,东部地区发展较好而西部地区发展欠佳。全局和局部莫兰指数表明,乡村振兴发展水平具有空间聚集特征,乡村振兴水平得分较高(低)的省份在地理位置上较为接近,区域差异明显,整体上呈现“东高西低”的分布特征,但该空间格局尚不稳定,区域差异随着时间的推移正在不断缩小。为此,本研究提出政策建议:第一,加大乡村振兴实施监管力度,保证乡村发展成效;第二,加强乡村精神文明建设,完善乡村治理体系;第三,大力发展乡村特色优势产业,促进乡村产业兴旺;第四,加大乡村振兴政策倾斜力度,缩小乡村发展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乡村发展水平 共同富裕 评价指标体系 空间聚集特征 熵权TOPSIS 莫兰指数 区域差异
下载PDF
基于Geoda 095i区域经济增长率的空间统计分析研究 被引量:30
11
作者 胡青峰 张子平 +1 位作者 何荣 牛遂旺 《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 2007年第2期53-55,共3页
空间统计分析的核心是认识与地理位置相关的数据间的空间依赖、空间关联或空间自相关,通过空间位置建立数据间的统计关系。本文利用空间分析的相关知识,通过对河南省各辖市2006年第一季度GDP增长速度及其相关因素的分析,发现该时期内河... 空间统计分析的核心是认识与地理位置相关的数据间的空间依赖、空间关联或空间自相关,通过空间位置建立数据间的统计关系。本文利用空间分析的相关知识,通过对河南省各辖市2006年第一季度GDP增长速度及其相关因素的分析,发现该时期内河南省各辖市GDP增长率水平的空间分布并非表现出完全随机性,而是表现出空间相似值之间的空间聚集。基于对Moran散点图的分析和空间滞后回归模型的回归分析,得出空间统计分析对于分析区域经济发展的空间结构形态以及政策制定具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统计分析 moran指数 GDP增长率 空间滞后回归模型
下载PDF
空间溢出视角下的对外直接投资与母国产业结构升级 被引量:36
12
作者 章志华 唐礼智 《统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29-38,共10页
本文基于改进的经典Chenery"标准结构"模型,利用2003-2015年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以及产业发展的省际面板数据,首先采用Geweke因果关系检验分析了对外直接投资与母国产业结构升级的互为因果关系,然后运用动态空间计量方法实证检... 本文基于改进的经典Chenery"标准结构"模型,利用2003-2015年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以及产业发展的省际面板数据,首先采用Geweke因果关系检验分析了对外直接投资与母国产业结构升级的互为因果关系,然后运用动态空间计量方法实证检验了对外直接投资对母国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对外直接投资不仅对本地区的产业结构升级有促进作用,而且对邻近地区的产业结构升级也有促进作用;产业结构升级存在显著的时间滞后效应,即滞后一期的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了现期产业结构升级;对外直接投资对国内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表现出明显的地区差异,仅仅在东部地区对产业结构升级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在中西部地区并未发现对产业结构升级有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外直接投资 Geweke因果关系检验 moran’s I 动态空间杜宾模型
下载PDF
中国区域金融发展差异分析——基于空间面板数据模型的研究 被引量:34
13
作者 杜家廷 《财经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33-41,共9页
利用空间统计的Moran指数和空间面板数据模型,对中国28个省域的金融发展差异进行计量分析。结果发现:在1992—2008年间,中国金融发展在省域间存在较强的空间溢出效应。从区域内部来看,在同一时期,中国东部和中部的金融发展在区域内部亦... 利用空间统计的Moran指数和空间面板数据模型,对中国28个省域的金融发展差异进行计量分析。结果发现:在1992—2008年间,中国金融发展在省域间存在较强的空间溢出效应。从区域内部来看,在同一时期,中国东部和中部的金融发展在区域内部亦存在较强的空间溢出效应,而西部内部省域间却存在显著的空间依赖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金融发展差异 moran指数 空间面板数据模型
原文传递
长江经济带碳排放-产业结构-区域创新耦合度及时空演化 被引量:36
14
作者 田泽 景晓栋 肖钦文 《华东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0-17,共8页
文章从多元耦合及空间视角出发,对2008-2017年长江经济带11个省市的碳排放、产业结构、区域创新三者间的耦合协调度进行分析,运用空间计量模型探究经济带区域间三要素的空间效应。结果表明:长江经济带各省市间三要素整体处于中度耦合协... 文章从多元耦合及空间视角出发,对2008-2017年长江经济带11个省市的碳排放、产业结构、区域创新三者间的耦合协调度进行分析,运用空间计量模型探究经济带区域间三要素的空间效应。结果表明:长江经济带各省市间三要素整体处于中度耦合协调阶段,在地理上东中西部差异明显,呈"东高西低"阶梯式分布,与我国区域间经济发展水平、创新发展能力分布基本吻合;三要素在空间上存在逐年增强的空间正相关性,并呈现集聚分布特征,江苏、上海等省份主要表现为"高-高(H-H)"集聚,四川主要表现为"高-低(H-L)"集聚,其余省份在空间效应上为随机分布。据此提出了长江经济带各省市三要素协同发展的对策与建议,包括产业结构升级、优化能源消费结构、提升创新能力水平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经济带 耦合协调度 莫兰指数 时空优化
下载PDF
中国农业碳排放的空间效应研究 被引量:33
15
作者 李秋萍 李长建 +1 位作者 肖小勇 武红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0-35,共6页
农业碳排放是我国温室气体排放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有文献在探讨我国农业碳排放时大多忽略区域之间的空间效应,从而导致研究结论缺乏说服力。文中运用空间杜宾模型,采用1993-2010年省际农业碳排放数据对我国农业碳排放的空间效应进行了... 农业碳排放是我国温室气体排放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有文献在探讨我国农业碳排放时大多忽略区域之间的空间效应,从而导致研究结论缺乏说服力。文中运用空间杜宾模型,采用1993-2010年省际农业碳排放数据对我国农业碳排放的空间效应进行了研究。研究结论如下:我国各省农业碳排放存在显著的空间效应,表现在农业碳排放存在空间集聚性、空间正相关性、空间异质性和空间溢出效应;农业经济增长导致农业碳排放量增加,农业科技投入和农民文化素质则具有减排效应,而且这三个影响因素对邻近地区农业碳排放的作用大于本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碳排放 空间效应 moran指数 空间杜宾模型
原文传递
中国数字经济发展水平测度、时空格局与区域差异研究 被引量:30
16
作者 何地 赵炫焯 齐琦 《工业技术经济》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54-62,共9页
本文从数字基础设施、数字产业发展和数字经济环境3个维度构建了数字经济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基于2013~2020年我国31个省域相关数据,运用熵权Topsis评价法、莫兰指数、Dagum基尼系数及其分解、空间收敛模型对我国数字经济发展水平、... 本文从数字基础设施、数字产业发展和数字经济环境3个维度构建了数字经济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基于2013~2020年我国31个省域相关数据,运用熵权Topsis评价法、莫兰指数、Dagum基尼系数及其分解、空间收敛模型对我国数字经济发展水平、时空格局以及区域差异进行探析。研究发现:我国数字经济发展水平持续增长,但区域“数字鸿沟”现象严重,呈现出东、中、西区域梯度式递减特征;省域数字经济发展存在“演化不变”和“演化退步”两种类型,空间正相关性的省域数量大于空间负相关性的省域数量;数字经济发展不平衡的主导因素来自于区域间差异,全国与东、中部地区数字经济发展存在绝对β收敛与条件β收敛,而西部地区在不考虑空间因素下存在绝对β收敛,不存在条件β收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发展水平 时空格局 区域差异 莫兰指数 空间收敛模型
下载PDF
大都市创意空间识别研究——基于上海市创意企业分析视角 被引量:31
17
作者 马仁锋 《地理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013-1023,共11页
大都市创意产业发展既重构了大都市经济空间与文化社会空间,又促成了大都市功能提升与结构优化。内城新经济研究认为大都市创意产业发展,既孕育了创意空间,又对其有高度依赖,但是对于创意空间的内涵与认知却众说纷纭。中国发达地区创意... 大都市创意产业发展既重构了大都市经济空间与文化社会空间,又促成了大都市功能提升与结构优化。内城新经济研究认为大都市创意产业发展,既孕育了创意空间,又对其有高度依赖,但是对于创意空间的内涵与认知却众说纷纭。中国发达地区创意空间是否存在,其发育程度如何,这正是本文的研究初衷。本文以上海大都市创意企业空间分布为研究对象,基于创意空间的现实形态结合地统计方法及城市空间结构,构建了由全局与局部Moran指数初次判别—回归分析检验与甄别构成的创意空间识别方法。利用上海市第一次与第二次经济普查的企业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①基于GeoDA空间相关性的回归分析与综合判定方法是行之有效的;②2004年与2008年上海市各区创意企业在空间关联性上呈正相关,且表现出集群式空间集聚;③上海创意企业高度集聚于中心城区,并形成以静安、卢湾为中心的创意空间,这表明创意空间具有显著的趋大都市中心特性,但又偏离上海大都市中央商务区,且有别于国外大都市"多中心"格局,反映了中国大都市空间结构演变的自身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意企业 创意企业集聚 创意空间 空间相关性 moran指数 上海
原文传递
新医改前后我国基层医疗资源配置与经济发展的耦合协调关系研究 被引量:31
18
作者 李丽清 赵玉兰 +1 位作者 黄肖依 卢祖洵 《中国卫生经济》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44-50,共7页
目的:对比分析医改前后我国基层医疗资源配置与经济发展的耦合协调性及其变化。方法:运用熵值法、综合评价函数、耦合协调度、空间计量等方法评价医改前后我国基层医疗资源分布与经济发展水平的协调关系,借助ArcGIS软件明确两者协调关... 目的:对比分析医改前后我国基层医疗资源配置与经济发展的耦合协调性及其变化。方法:运用熵值法、综合评价函数、耦合协调度、空间计量等方法评价医改前后我国基层医疗资源分布与经济发展水平的协调关系,借助ArcGIS软件明确两者协调关系的空间分布关联性。结果:2005—2019年我国基层医疗资源配置与经济发展耦合协调度整体呈逐年稳定上升态势。医改前我国基层医疗资源配置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为勉强协调发展,但基层医疗资源配置总量超过经济发展的需求。医改后两者系统基本保持同步高水平发展。医改前后耦合协调度相近的地区在地理上均彼此毗邻,在空间上均呈“东高西低”的集聚特征,但医改后我国基层医疗配置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全局莫兰指数有所下降,东、中、西部各区域省份的空间集聚程度减弱。结论:合理规划卫生资源配置布局,加大基层医疗资源财政投入。各省份应根据自身发展特征,因地制宜制定发展策略,促进两系统协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层医疗服务 卫生资源配置 经济发展 耦合协调性 莫兰指数
原文传递
基于谷歌地球引警和改进型遥感生态指数的西安市生态环境质量动态监测 被引量:23
19
作者 张静 杨丽萍 +3 位作者 贡恩军 王宇 任杰 刘曼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2114-2127,共14页
近年来,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西安市经济迅速增长,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快速全面地定量监测生态环境质量的时空变化,对指导生态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基于谷歌地球引警(GEE)平台,筛选2000、2004、2010、2015、2020年及其前后各一年... 近年来,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西安市经济迅速增长,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快速全面地定量监测生态环境质量的时空变化,对指导生态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基于谷歌地球引警(GEE)平台,筛选2000、2004、2010、2015、2020年及其前后各一年的四季Landsat影像,利用主成分分析基于绿度(NDVI)、热度(LST)、干度(NDSI)、湿度(Wet)和气溶胶光学厚度(AOD)构建改进型遥感生态指数(ARSEI),实现西安市2000—2020年生态环境质量的动态监测,并运用莫兰指数(Moran′s I)探讨西安市生态环境质量的空间自相关。以主成分效果最好的夏季为例,结果表明:(1)构建的ARSEI将大气污染因素考虑在内,第1主成分(PC1)贡献度在83%以上,能较好地集中各指标特征,有助于更加全面地评价研究区生态环境质量;(2)西安市2000—2020年平均ARSEI分别为0.565、0.521、0.572、0.644、0.695,生态环境质量总体呈现先退化后转好的趋势。20年来,生态环境质量较差和极差等级的面积减少了1339.08 km^(2),主要分布在秦岭以北地区,良好和极好等级区面积增加了2241.80 km^(2),主要位于南部的秦岭地区;(3)西安市生态环境质量改善区面积大于退化区,改善和退化情况在各辖区均有发生。2000—2004年退化情况最为严重,占比29.41%,而2010—2015年改善区占比最大,达31.62%;(4)5个年度的全局莫兰指数(Global Moran′s I)均在0.627以上,表明西安市生态环境质量的空间分布具有较强的正相关,呈聚集分布,且以高-高、低-低分布为主。研究基于GEE平台实现了西安市生态环境质量的快速监测,可为生态环境监测与治理保护提供方法借鉴与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环境质量 改进型遥感生态指数 莫兰指数 谷歌地球引警 西安市
下载PDF
基于空间杜宾模型的农业基础设施空间溢出效应 被引量:25
20
作者 李飞 曾福生 《经济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42-147,共6页
基于空间回归偏微分方法的空间杜宾模型,分别采用邻近空间、地理距离空间和经济空间作为权重矩阵,实证分析了中国农业基础设施存量对农业经济增长的空间溢出效应。结果表明:1在不同的空间权重条件下,中国农业经济增长均存在显著的空间... 基于空间回归偏微分方法的空间杜宾模型,分别采用邻近空间、地理距离空间和经济空间作为权重矩阵,实证分析了中国农业基础设施存量对农业经济增长的空间溢出效应。结果表明:1在不同的空间权重条件下,中国农业经济增长均存在显著的空间依赖性;2农业基础设施存量对农业产出均存在正向的直接效应和溢出效应;3农业基础设施的空间溢出效应存在区域差异性,粮食主产区农业基础设施的空间溢出要强于粮食平衡区和粮食主销区,同时粮食主产区内部各区域的农业基础设施空间溢出效应也存在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基础设施 空间溢出 moran's指数 空间杜宾模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2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