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0篇文章
< 1 2 2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Moran统计量的空间自相关理论发展和方法改进 被引量:341
1
作者 陈彦光 《地理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449-1463,共15页
本文旨在发展基于Moran指数的空间自相关分析理论和方法。首先,利用线性代数知识对基于Moran统计量的空间自相关过程的数学表示进行规范化整理;其次,基于变换中的不变性思想给出Moran指数的理论解释;第三,对空间权重矩阵的数理性质、建... 本文旨在发展基于Moran指数的空间自相关分析理论和方法。首先,利用线性代数知识对基于Moran统计量的空间自相关过程的数学表示进行规范化整理;其次,基于变换中的不变性思想给出Moran指数的理论解释;第三,对空间权重矩阵的数理性质、建设方法和应用范围提出新的见解。总结并发展了Moran指数的三种计算方法——三步求值法、矩阵标度法和回归分析法,将空间权重矩阵划分为四种基本类型——局域关联型、准局域关联型、准长程关联型和长程关联型。以河南省鹤壁市乡镇体系为实证对象,以本文改进的理论和方法为依据,提供了一个空间自相关分析的简明案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自相关 moran指数 局域性 长程作用 标度变换 鹤壁市
原文传递
运用空间自相关分析中国入境旅游增长空间格局 被引量:59
2
作者 宋鸿 陈晓玲 《世界地理研究》 2006年第1期99-106,共8页
空间自相关分析是空间统计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设定显著性水平下研究邻近位置属性(或现象)之间的相关性,是认识空间格局的有效手段。中国省级水平上的入境旅游区域增长空间自相关分析显示,1996年至2004年期间,除1997年外,我国在其... 空间自相关分析是空间统计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设定显著性水平下研究邻近位置属性(或现象)之间的相关性,是认识空间格局的有效手段。中国省级水平上的入境旅游区域增长空间自相关分析显示,1996年至2004年期间,除1997年外,我国在其它时期均不存在显著的全局空间自相关,表明邻近省区入境旅游区域增长之间的关系在整体上既不综合表现为趋同,也不综合表现为趋异,入境旅游区域增长整体空间格局为随机格局;各个时期均有一个或少数几个省区与邻近省区的局部空间自相关显著,在局部区域呈现出集聚或离散的空间格局。这类局部区域的个数随时间变化,但2001年以后趋于稳定,在没有对入境旅游产生重大冲击事件发生的正常时期为2个,即以上海为核心的共同增长集聚格局区域和以广东省为中心的“中高周低”的离散格局区域(α=0.05,双侧显著性检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自相关 空间格局 moran’s i 入境旅游
下载PDF
珠江三角洲土地利用变化空间自相关分析 被引量:60
3
作者 李慧 王云鹏 +2 位作者 李岩 王兴芳 陶亮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879-1885,共7页
通过对复杂土地利用地学现象的空间与时间上的综合表达和描述,可揭示土地利用时空结构演变的内在规律,可以为研究区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优化配置和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本文利用珠江三角洲1990—2005年的土地利用数据,采用空间自... 通过对复杂土地利用地学现象的空间与时间上的综合表达和描述,可揭示土地利用时空结构演变的内在规律,可以为研究区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优化配置和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本文利用珠江三角洲1990—2005年的土地利用数据,采用空间自相关分析方法对珠江三角洲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的空间特征进行了实证研究。通过对研究区全域空间自相关、单变量区域空间自相关、双变量区域空间自相关的计算,表明研究区土地利用/覆盖的全域空间自相关较弱,土地利用和开发存在随机性。单变量区域空间自相关和双变量区域空间自相关在不同区域、不同时期显现不同形态,揭示了研究区内部发展的差异性。空间自相关分析方法可直观地显示分析结果,不失为一种深入理解区域土地利用格局和变化的重要和有益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自相关分析 土地利用/覆盖 珠江三角洲 moran's LiSA
下载PDF
基于ESDA的深圳市高新技术企业空间格局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50
4
作者 刘青 李贵才 +1 位作者 仝德 栾晓帆 《经济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926-933,共8页
基于EDSA技术,利用GeoDa软件Morans’I空间自相关分析方法对2007年经深圳市认定的2 472个高新技术企业从街道尺度进行整体、分行业类别和所有制的空间分布分析,并将企业分布与人口密度、产业园区、交通、创新资源等影响因素做空间叠加... 基于EDSA技术,利用GeoDa软件Morans’I空间自相关分析方法对2007年经深圳市认定的2 472个高新技术企业从街道尺度进行整体、分行业类别和所有制的空间分布分析,并将企业分布与人口密度、产业园区、交通、创新资源等影响因素做空间叠加分析。结果表明:①在空间上聚集分布但没有明显的创新集聚效应;②大型企业、电子信息企业主导企业整体空间分布;③港澳台资企业集聚程度显著高于内资和外资企业。深圳市高新技术企业空间分布与人口、产业园区、创新资源的分局有较强相似性,外资企业青睐配套完善的产业园区,港澳台资企业分布受广州—东莞—深圳—香港通道效应影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新技术企业 morans’i 影响因素 深圳
原文传递
中国区域碳排放强度的空间计量分析 被引量:43
5
作者 付云鹏 马树才 宋琪 《统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67-73,共7页
本文在对中国2000—2012年30个地区的碳排放强度进行估算的基础上,利用Moran’I空间自相关统计量检验了历年各地区的碳排放强度之间的空间自相关性,并以STIRPAT模型为理论基础,利用空间滞后模型研究了中国区域碳排放强度的影响因素。结... 本文在对中国2000—2012年30个地区的碳排放强度进行估算的基础上,利用Moran’I空间自相关统计量检验了历年各地区的碳排放强度之间的空间自相关性,并以STIRPAT模型为理论基础,利用空间滞后模型研究了中国区域碳排放强度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历年各地区的碳排放强度之间均存在着明显的空间自相关性;人口结构、能源强度、能源结构和产业结构是中国碳排放强度的主要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排放强度 moran’s i 空间回归模型
下载PDF
中国区域旅游规模的空间结构与变化 被引量:42
6
作者 陈刚强 李映辉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84-89,共6页
文章运用GIS环境下的空间分析技术,探讨了近年来中国区域旅游规模的空间结构及变化,其总体特征也在区域之间及区域内部的不同空间层级得到了进一步体现。中国旅游规模的空间分布总体上具有较强的正空间集聚性,且存在不断增强的趋势。局... 文章运用GIS环境下的空间分析技术,探讨了近年来中国区域旅游规模的空间结构及变化,其总体特征也在区域之间及区域内部的不同空间层级得到了进一步体现。中国旅游规模的空间分布总体上具有较强的正空间集聚性,且存在不断增强的趋势。局部区域的空间集聚表现了较强的规律性,并以人口地理分界线为临界区域,沿主要铁路干线发展,且空间扩散作用具不断增强趋势。东中西部及主要城市地区之间的空间差异明显,但区域之间及其内部的空间差距在不断缩小,区域旅游规模的空间结构不断得到优化。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中国区域旅游规模的空间结构受旅游资源条件、交通条件及经济发展水平等影响因素的作用明显。进而通过文章的分析可为国家旅游空间规划与开发及相关政策的制定等提供理论上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规模 moran's i 空间集聚 结构变化 中国
下载PDF
旅游发展与经济增长空间自相关分析——基于武陵山区的经验数据 被引量:41
7
作者 向延平 《经济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72-175,共4页
利用2006—2010年反映武陵山区旅游发展与经济增长的旅游收入和GDP指标的数据进行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结果表明:该区域局部Moran指数都为正且反映旅游发展、经济增长、旅游发展与经济增长所有的点都分布在Moran散点图第一象限内,说明... 利用2006—2010年反映武陵山区旅游发展与经济增长的旅游收入和GDP指标的数据进行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结果表明:该区域局部Moran指数都为正且反映旅游发展、经济增长、旅游发展与经济增长所有的点都分布在Moran散点图第一象限内,说明该区域各地区旅游发展、经济增长、旅游发展与经济增长存在着空间自相关。同时,武陵山区局部Moran指数变化趋势分析则表明该区域旅游发展、经济增长、旅游发展与经济增长存在空间动态变化趋势。研究结论为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和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收入 GDP moran指数 武陵山区
原文传递
金融集聚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基于空间面板数据的计量经济分析 被引量:42
8
作者 仲深 杜磊 《工业技术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62-69,共8页
本文通过构建面板数据的固定效应模型和空间计量经济模型,运用中国30个地区的面板数据,对我国金融集聚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金融集聚与区域经济增长之间呈现出高度正相关的关系,在空间上存在显著的空间溢出效... 本文通过构建面板数据的固定效应模型和空间计量经济模型,运用中国30个地区的面板数据,对我国金融集聚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金融集聚与区域经济增长之间呈现出高度正相关的关系,在空间上存在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同时,政府财政支出、固定资产投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信息化水平和人力资本水平等影响因素均对区域经济增长具有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集聚 区域经济增长 空间计量 固定效应模型 莫兰指数 溢出效应
下载PDF
浙江省经济差异时空动态的多尺度与多机制分析 被引量:38
9
作者 叶信岳 李晶晶 程叶青 《地理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177-1186,共10页
本文基于多尺度和多机制分析框架,采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马尔科夫链和多层次回归等模型方法,分析了近20年来浙江省经济差异的时空动态及其动力机制。结果表明:1浙江省经济差异与地理尺度密切相关,空间尺度越小,区域差异越大。2省域... 本文基于多尺度和多机制分析框架,采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马尔科夫链和多层次回归等模型方法,分析了近20年来浙江省经济差异的时空动态及其动力机制。结果表明:1浙江省经济差异与地理尺度密切相关,空间尺度越小,区域差异越大。2省域经济空间分布从东北到西南大致呈富裕、发达、欠发达和贫困的格局;富裕与贫困类别有强稳定性,并有明显的连片扩张趋势;欠发达地区更可能遭遇"贫困陷阱"。3浙江省经济发展表现出显著的空间依赖和自我强化集聚特征。4省内经济差异对核心—边缘结构和时间层次较为敏感;全球化是其经济差异的主要驱动力;分权化是影响其核心—边缘结构的重要机制;市场化可缩小因外商投资导致的空间集聚。本文从演化的角度对新经济地理学的中心—外围理论作了实证分析,验证了其在中国的适用性,认为全球资本的地理和政策偏好会加剧区域经济差异。此外,城乡差异也是浙江省发展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差异 多层次模型 马尔可夫链 空间自相关 浙江省
原文传递
香榧主产区林地土壤养分空间异质性及其肥力评价 被引量:33
10
作者 董佳琦 张勇 +5 位作者 傅伟军 刘海英 王增 吕联江 谢秉楼 蒋仲龙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2292-2304,共13页
选取浙江省香榧(Torreya grandis cv.Merrillii)主产区为研究对象,系统采集表层土壤(0—20 cm)样品121个,基于地统计学及Moran′s I等空间分析方法揭示土壤养分的空间异质性,估算了香榧林地土壤综合肥力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研... 选取浙江省香榧(Torreya grandis cv.Merrillii)主产区为研究对象,系统采集表层土壤(0—20 cm)样品121个,基于地统计学及Moran′s I等空间分析方法揭示土壤养分的空间异质性,估算了香榧林地土壤综合肥力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pH较低,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较高,平均含量分别为4.91、30.60 g/kg、136.77 mg/kg、15.02 mg/kg、153.42 mg/kg;基于半方差函数分析得出,土壤pH和养分要素属于中等空间相关性,其中pH的变程最小为3.29 km,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的变程分别为8.52、5.84、8.82、6.49 km;克里格空间插值和局部Moran′s I指数结果揭示土壤pH、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均存在明显的空间分布格局和局部空间聚集现象,土壤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低值区主要分布在诸暨市和东阳市,高值区主要分布在柯桥区和嵊州市,而pH的空间分布格局与之相反;诸暨市和东阳市部分地区土壤综合肥力指数较低,而其他区域的土壤肥力水平较高。总体上,浙江省香榧主产区土壤酸化以及养分失衡现象较为严重,尤其是速效钾含量过高。从相关性分析结果来看,环境变量对香榧林地土壤养分的影响较小,而林龄对土壤pH和养分的影响较大。可见,研究区土壤养分受人为活动影响明显。因此,需根据实际情况,改善林农的施肥管理方式,调整施肥数量和结构并开展土壤酸性改良,因地制宜制定区域施肥规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榧 土壤养分 地统计学 moran′s i 土壤综合评价
下载PDF
中国农业碳补偿率空间效应及影响因素研究--基于空间Durbin模型 被引量:32
11
作者 吴昊玥 何艳秋 +1 位作者 陈文宽 黄瀚蛟 《农业技术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10-123,共14页
探索农业碳补偿率空间关联情况、溢出效应及影响因素,可为分区制定农业减排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本文将农业生态系统的碳吸收、碳排放双重效应同时纳入考虑范围,在测算2007-2016年中国30个省(市、自治区)农业碳补偿率基础上,基于距离平方... 探索农业碳补偿率空间关联情况、溢出效应及影响因素,可为分区制定农业减排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本文将农业生态系统的碳吸收、碳排放双重效应同时纳入考虑范围,在测算2007-2016年中国30个省(市、自治区)农业碳补偿率基础上,基于距离平方倒数权重矩阵,运用Moran’s I指数探究碳补偿率空间集聚情况,再构建空间Durbin模型对其空间溢出效应及影响因素展开探讨。结果显示:(1)农业碳补偿率表现出区域集聚态势,"高-高"集聚的省份均属于东北地区和西南地区,"低-低"集聚省份主要处于北部沿海地区、东部沿海地区和长江中游地区。随时间流逝,北部沿海地区的"低-低"集聚效应逐渐减弱,"高-高"集聚中心由东北地区转移至西南地区。(2)农业碳补偿率存在显著正向溢出效应,邻近省份农业碳补偿率提高1%,将导致本省农业碳补偿率增加0.439%,区域农业碳吸收能力呈互相促进、协同提升的演进特征。(3)农业经济发展、农林牧渔部门比例优化与造林力度均对本省农业碳补偿率具有正向影响,农林牧渔从业人数、化肥施用强度和草食牲畜占比则呈负向作用;源于溢出效应,邻近省份农业经济发展与部门比例优化均有利于本省农业碳补偿率的提高。建议各省份加强区域协作,调控关键影响因素,因地制宜探索多元化的协同减排增汇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碳补偿率 空间效应 moran’s i指数 空间Durbin模型
原文传递
上海市人口分布格局动态变化的空间统计研究 被引量:30
12
作者 徐丽华 岳文泽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22-228,共7页
运用空间自相关的全域指标和局域指标,分析1990年和2000年上海市域及中心城区两个年份的人口密度的Moran's I和Getis's G*值。结果表明:从市域的尺度上看,10年间,人口集聚增强,即城市高密度集聚、农村低密度集聚,中心城区及其... 运用空间自相关的全域指标和局域指标,分析1990年和2000年上海市域及中心城区两个年份的人口密度的Moran's I和Getis's G*值。结果表明:从市域的尺度上看,10年间,人口集聚增强,即城市高密度集聚、农村低密度集聚,中心城区及其内部出现的人口密度相对分散的趋势只是表现在城市内部,而市域内城市与农村之间的差异仍在不断扩大,表现为一种从农村向城市的向心型城市化过程,而且城市化还处于不断上升的阶段。从中心城区的尺度看,10年间,中心城区人口密度不断降低,城区核心人口绝对量持续减少,城区外缘绝对量持续增加,上海市城区具有明显的郊区化特点,空间上表现出一种离心型城市化的特点。研究结果的可借鉴性表明空间自相关的统计分析能更好地揭示出人口的分布模式、人口集聚及其变化的热点和内在机制,对于人口的合理布局方案、城市化政策制定等政府宏观决策具有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自相关 moran'si Getis'sG*值 人口格局
下载PDF
京津冀城市群城市用地扩张的空间特征及俱乐部收敛分析 被引量:27
13
作者 曾馨漫 刘慧 刘卫东 《自然资源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2045-2056,共12页
我国已进入城市化快速发展阶段,城市群是未来我国城市化的重要载体。以城市群为单元研究城市用地扩张的空间特征及内部分异规律,是提高城市化质量、实现城市群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论文以京津冀城市群为研究对象,基于空间效应的视角,... 我国已进入城市化快速发展阶段,城市群是未来我国城市化的重要载体。以城市群为单元研究城市用地扩张的空间特征及内部分异规律,是提高城市化质量、实现城市群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论文以京津冀城市群为研究对象,基于空间效应的视角,采用1990、2000、2005和2010年4期遥感影像解译数据和城市扩张相关指数,综合运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和空间计量经济学方法,分析了研究区1990—2010年间城市用地扩张的空间格局、区域分异及空间俱乐部收敛等特征。结果表明:1)京津冀城市群城市用地扩张迅速,新增城市用地围绕各市中心和高速公路沿线呈圈层和轴线式扩张;2)城市群内部城市用地扩张具有明显的空间集中性与分异性,并呈现显著空间自相关;3)通过Moran’s I指数对研究区进行内生分组,利用空间面板模型估计,结果发现:L-L和L-H地区城市扩张存在明显的空间俱乐部收敛,H-H地区虽收敛,但结果不显著,H-L地区不收敛。这些研究结果为进一步研究京津冀城市群地区城市扩张动力机制、促进城市理性扩张和京津冀协调一体化相关规划提供科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用地扩张 moran’s i指数 空间俱乐部收敛 京津冀城市群
原文传递
典型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碳密度及储量空间变异特征 被引量:27
14
作者 戴巍 赵科理 +3 位作者 高智群 刘康华 张峰 傅伟军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2期7528-7538,共11页
以浙江省森林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基于GIS网格布点,采集了838个森林样地样本(土壤、枯落物等),结合浙江省森林资源监测中心相关数据,利用地统计学和Moran's I相结合的方法系统研究了浙江省森林生态系统碳密度及碳储量空间变异特征... 以浙江省森林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基于GIS网格布点,采集了838个森林样地样本(土壤、枯落物等),结合浙江省森林资源监测中心相关数据,利用地统计学和Moran's I相结合的方法系统研究了浙江省森林生态系统碳密度及碳储量空间变异特征。结果表明:浙江省森林生态系统平均碳密度为145.22 t/hm^2,其中森林植被、土壤、枯落物和枯死木层碳密度分别为27.34、108.89、1.79、1.38 t/hm^2。克里格空间插值和局部Moran's I指数结果表明碳密度空间分布规律呈现从西南向东北方向逐渐递减的趋势,与浙江省地形、地势较为一致,受海拔、树龄、森林类型、台风气候等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共同影响。浙江省森林生态系统碳储量为877.19 Tg C,森林植被、土壤、枯落物和枯死木层碳储量分别为203.88、656.20、10.84、6.27 Tg C,分别占总碳储量的23%、75%、1.3%、0.7%。在浙江省森林生态系统碳储量空间分布格局中,土壤层是森林生态系统中最大的碳库,约是森林植被层的3.22倍,是整个浙江省森林生态系统碳储量最主要的贡献者。浙江省森林资源丰富,大多数森林仍处于中幼龄林阶段,碳密度水平较低,但是中幼龄林生长速度较快,加强对全省中幼龄林的健康管理,是未来整体提升浙江省森林生态系统固碳潜力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 碳密度 碳储量 空间变异 地统计学 GiS moran’s i
下载PDF
中国各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累计确诊人数的空间聚集及时空格局演变分析 被引量:27
15
作者 苏理云 郭雯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51-58,65,共9页
针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迅速蔓延的情况,需要对我国各省累计确诊人数有准确的了解。运用空间统计方法进行分析,揭示了中国各省累计确诊人数的静态空间分布和动态演变规律。选取2020-01-26—2020-02-20病毒逐渐爆发到疫情得到有效控制期间... 针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迅速蔓延的情况,需要对我国各省累计确诊人数有准确的了解。运用空间统计方法进行分析,揭示了中国各省累计确诊人数的静态空间分布和动态演变规律。选取2020-01-26—2020-02-20病毒逐渐爆发到疫情得到有效控制期间的累计确诊人数的数据进行分析,研究发现:从全局来看,中国各省累计确诊人数于2月3日前呈空间正相关并逐渐降低,2月3日—2月11日呈空间负相关并逐渐增强,2月11日后在空间上呈随机性;从局部聚集特征可以看出:高-低型聚集主要在湖北省,低-高型聚集主要在湖北周围的省份,而与湖北相距较远的省份呈低-低型聚集,并且显著高-低型聚集和低-高型聚集的省份逐渐增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累计确诊人数 区域性差异 空间聚集 moran指数
下载PDF
典型山核桃产区土壤重金属空间异质性及其风险评价 被引量:25
16
作者 张红桔 赵科理 +4 位作者 叶正钱 许斌 赵伟明 顾晓波 张华锋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2893-2903,共11页
山核桃(Carya cathayensis)是我国特有的高档干果和木本油料植物,目前关于山核桃林地土壤重金属污染研究鲜有报道.本研究以典型山核桃产区临安为研究区,系统采集了188个山核桃土壤样品,采用地统计学以及Moran's I等空间分析方法研... 山核桃(Carya cathayensis)是我国特有的高档干果和木本油料植物,目前关于山核桃林地土壤重金属污染研究鲜有报道.本研究以典型山核桃产区临安为研究区,系统采集了188个山核桃土壤样品,采用地统计学以及Moran's I等空间分析方法研究土壤重金属的空间异质性,并对山核桃林土壤重金属潜在生态风险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重金属Cd、Cu、Zn、Pb、Ni、Cr平均含量分别为0.37、40.76、87.61、30.10、28.33、56.57 mg·kg-1,其中Cd、Cu平均值分别是背景值的1.33和2.87倍.单因子污染指数、内梅罗污染指数及潜在生态风险评价结果显示研究区土壤重金属均有样点超过土壤背景值,且Cd、Cu、Zn、Pb、Ni有部分样点超过土壤环境质量二级标准,表明研究区土壤已具有Cd、Cu、Zn、Pb、Ni、Cr不同程度的累积特征,局部土壤已受到Cd、Cu、Zn、Pb、Ni的污染,其中Cd最为严重,达到了强生态危害程度,Cu次之,总体上重金属呈中等生态危害程度.基于半方差函数分析得出,Cd、Cu、Pb、Ni、Cr具有强烈的空间自相关,而Zn属于中等空间相关性.Moran's I指数以及克里格插值结果揭示重金属Cd、Cu、Zn、Pb、Ni、Cr均存在明显的空间分布格局和局部空间聚集现象,高值主要集中在太阳、岛石、清凉峰、河桥以及湍口几个乡镇,且以重金属Cd、Cu污染风险概率较高.土壤Cd、Cu、Zn、Ni、Cr高值分布主要与矿区开采有关,而Pb与钾肥的施用密切相关.可见,研究区重金属空间分布特征受人为活动影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核桃产区 土壤重金属 空间分布特征 污染风险 地统计学 moran's i
原文传递
LISA用于人口空间自相关性分析——以北京市为例 被引量:24
17
作者 吴飞龙 程承旗 +1 位作者 陈波 陆楠 《地理信息世界》 2015年第5期38-42,共5页
从人口研究中空间自相关的重要性出发,认为人口学家研究空间自相关的传统方法已不适应发展的需求,必须借助空间分析方法进行研究;其次介绍了研究的背景,主要对北京的人口情况进行了相关介绍,介绍了拟采用的分析方法LISA在人口领域的相... 从人口研究中空间自相关的重要性出发,认为人口学家研究空间自相关的传统方法已不适应发展的需求,必须借助空间分析方法进行研究;其次介绍了研究的背景,主要对北京的人口情况进行了相关介绍,介绍了拟采用的分析方法LISA在人口领域的相关应用研究;再次介绍了采用的数据和实验的方法;在上述基础上完成实验,并对结果进行相关分析;最后得出结论,北京市人口呈强的空间正相关分布,政府调控在北京市人口分布中作用明显,贫富差距逐渐增大和海淀区、朝阳区犯罪率高高聚集等问题值得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统计学 空间自相关 LiSA moran’s i
下载PDF
一种新的包含可变时间效应的内生时空权重矩阵构建方法 被引量:24
18
作者 范巧 Hudson Darren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31-148,F0003,共19页
研究目标:引入一种基于年度全局Moran指数比的内生时空权重矩阵构建方法,并评估其合理性。研究方法:基于标准化的空间权重矩阵和以年度全局Moran指数比为基础的时间权重矩阵,经过克罗内克积组合形成内生时空权重矩阵;并以两江新区辐射... 研究目标:引入一种基于年度全局Moran指数比的内生时空权重矩阵构建方法,并评估其合理性。研究方法:基于标准化的空间权重矩阵和以年度全局Moran指数比为基础的时间权重矩阵,经过克罗内克积组合形成内生时空权重矩阵;并以两江新区辐射带动力影响因素分解问题为例,评估了内生时空权重矩阵的引入合理性。研究发现:相对于传统的外生时空权重矩阵而言,内生时空权重矩阵能够模拟空间溢出效应在时间上的动态转移和传导效应,却不会导致模型估计结果变异性质发生明显改变。研究创新:构建了一种新的内生性的、包含可变时间效应的时空权重矩阵。研究价值:为面板数据空间计量模型建模实践构建了一种更为精准的时空权重矩阵设计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权重矩阵 时间效应 变异性 moran指数
原文传递
基于时间序列模型残差的中国东部地区空气质量指数(AQI)空间自相关特征分析 被引量:20
19
作者 贺冉冉 朱兰保 周开胜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2459-2467,共9页
空间自相关分析可以揭示变量的空间聚集性质.基于中国东部城市群的日空气质量指数(AQI)数据,研究了AQI的空间自相关特征.同时,考虑到日AQI的空间非平稳性,分析分成两步进行.首先,对每个城市的日AQI序列建立时间序列模型,进而获得其标准... 空间自相关分析可以揭示变量的空间聚集性质.基于中国东部城市群的日空气质量指数(AQI)数据,研究了AQI的空间自相关特征.同时,考虑到日AQI的空间非平稳性,分析分成两步进行.首先,对每个城市的日AQI序列建立时间序列模型,进而获得其标准残差序列;然后再基于残差项进行空间自相关分析,计算其全局Moran's I指数和局域Moran's I指数.结果表明,全局Moran's I指数体现出明显的季节变化特征,呈现出冬季高而夏季低的以年为周期的循环变化.通过分析局域Moran's I指数,发现中国东部城市群存在2个值得重视的高空间自相关区域:京津冀地区和长三角地区.由于残差项体现的是气象条件的影响,因此,大面积的高自相关区体现了邻近城市群空气质量对气象条件变化的同步响应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自相关 moran's i指数 局域moran's i指数 ARiMA模型 残差
原文传递
基于GIS和RS技术的北京市功能区产流风险分析 被引量:23
20
作者 姚磊 卫伟 +2 位作者 于洋 肖峻 陈利顶 《地理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308-318,共11页
城市化进程加大了城市区域暴雨洪水灾害发生的风险,定量研究城市降雨产流特征,可以为城区的科学规划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以北京市五环内地区为研究对象,利用GIS和RS技术提取了五环内的土地覆被信息,并结合不同地区用途进行了功能分区... 城市化进程加大了城市区域暴雨洪水灾害发生的风险,定量研究城市降雨产流特征,可以为城区的科学规划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以北京市五环内地区为研究对象,利用GIS和RS技术提取了五环内的土地覆被信息,并结合不同地区用途进行了功能分区。在此基础上,结合SCS-CN水文模型分析了研究区在不同降雨重现期的降雨产流分布特征,并定量识别了北京市五环区域内的产流风险区。结果表明:在不同重现期降雨下,五环内地区不同等级产流风险区分布格局差异明显。高产流风险区占全区的面积由重现期1 a的18.90%增加到重现期100 a的54.74%;由于不透水面比率不同,不同功能区的产流特征也存在显著差异,其中商业用地区产流风险最高,平均产流量为24.76mm(重现期1 a),天然绿地区产流量最低,均值为7.36mm(重现期1 a);随着降雨重现期的增加,各功能区之间的产流量存在趋同效应;五环内产流风险格局呈现出中心高、四周低的环状分布特征,高产流风险聚集区大多分布在城市中心的商业和居住区,低产流风险聚集区主要为大型公园和天然绿地,分布在四环与五环之间。城市防涝规划工作应该充分考虑城市产流风险聚集区分布以及不同功能区的降雨产流风险特征,分层统筹,科学拟定规划方案,同时还要充分利用城市自身的"生态"优势,多角度解决城市暴雨洪水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CS-CN模型 城市功能区 moran’s 指数 产流风险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2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