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道德敏感性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35
1
作者 郑信军 岑国桢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08-115,共8页
道德敏感性是对情境的道德含意的领悟和解释能力,是道德行为产生过程中逻辑上的初始心理成分。道德敏感性与个体对情境的自动化加工及其伴随着的直觉情绪有着密切的关系。情境的背景与特征,个体的角色卷入、道德图式以及人格特点等因素... 道德敏感性是对情境的道德含意的领悟和解释能力,是道德行为产生过程中逻辑上的初始心理成分。道德敏感性与个体对情境的自动化加工及其伴随着的直觉情绪有着密切的关系。情境的背景与特征,个体的角色卷入、道德图式以及人格特点等因素都可能影响个体的道德敏感性。道德敏感性研究已在儿童早期发展、职业伦理以及测验方法等领域取得一定成果,但其理论构建仍需进一步完善、深化,与教育干预密切相关的发展研究有待加强,研究方法也需拓展和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敏感性 道德直觉 道德含意 角色卷入 非结构性问题
下载PDF
解读“以人为本”的道德内涵 被引量:3
2
作者 糜海波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9-12,共4页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理念是以人为本,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当代中国发展的逻辑必然。从伦理学视角解读,以人为本内涵了以下几方面的价值指向:(一)提升人类主体的道德人格,重视对人的精神世界的关爱,保持人格的纯洁性,使社会道德文明的进步...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理念是以人为本,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当代中国发展的逻辑必然。从伦理学视角解读,以人为本内涵了以下几方面的价值指向:(一)提升人类主体的道德人格,重视对人的精神世界的关爱,保持人格的纯洁性,使社会道德文明的进步奠基在人格的守护与提升上;(二)实践价值理性的道德精神,凡是涉及人的道德需要,都给予理解和尊重,既重视满足人们物质利益和人生权利的渴求,又重视满足人的精神和文化追求;(三)促进个性的全面发展,构建科学与人文协同并行的和谐社会,把促进个性的全面发展与生命本质的理想实现作为历史进步标志的终极道德关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人为本 道德内涵 价值指向
下载PDF
香港“中大模式”的通识教育与德育 被引量:4
3
作者 王守衡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1期4-8,共5页
香港中文大学以德智并重、重视通才培养、强调人文教育与专业教育而著称。在香港高校中 ,中文大学是开设通识教育最早且又较为成功的典型 ,并形成了“中大模式”。通识教育作为一种基础教育 ,注重对学生进行文化熏陶 ,被誉为均衡教育 ,... 香港中文大学以德智并重、重视通才培养、强调人文教育与专业教育而著称。在香港高校中 ,中文大学是开设通识教育最早且又较为成功的典型 ,并形成了“中大模式”。通识教育作为一种基础教育 ,注重对学生进行文化熏陶 ,被誉为均衡教育 ,目标是达到兼顾专业与通识均衡发展的理想。中文大学认为 ,通识教育可以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不但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 ,而且可以具备较高的社会认识能力 ,领会丰富的价值观和理解较为深刻的道德含义 ,具备较强的工作能力和生活毅力 ;其通识教育重点是道德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识教育 德育蕴涵 渗透性 民族意识 中西沟通
下载PDF
cMOOC的道德意蕴、 联通责任与教学协同
4
作者 陈晓燕 《洛阳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65-69,74,共6页
cMOOC是以联通主义学习理论为指导的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形态。互联网基因“开放、共享”使得cMOOC富含“互联互通、共有共在”的道德价值,同时要求cMOOC应秉持“赋能激活、共享共创”的道德行为要求。cMOOC的道德意蕴体现为外在“互联... cMOOC是以联通主义学习理论为指导的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形态。互联网基因“开放、共享”使得cMOOC富含“互联互通、共有共在”的道德价值,同时要求cMOOC应秉持“赋能激活、共享共创”的道德行为要求。cMOOC的道德意蕴体现为外在“互联互通、共有共在”与内在“赋能激活、共享共创”的统一,这也使得“理知呈现、对话合作、共创意义”成为cMOOC中联通成功的道德行为要求与共同责任。作为“教与学”同体与异构的课程共同体,cMOOC中联通的数字化为“教赋能于学”提供了条件与优势,教与学的协同统一是达成“教赋能于学”的可靠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MOOC 道德意蕴 联通责任 教学协同
下载PDF
人的发展的道德意蕴——马克思的贡献初论 被引量:5
5
作者 高国希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9-24,共6页
发展伦理学的一个深层次的问题应当在于:为什么发展?如何才能实现人的真正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其正确的道路是什么?在马克思那里,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不仅有着丰富的涵义,而且马克思所选取的实现人的发展的道路,也是最深刻、最科学... 发展伦理学的一个深层次的问题应当在于:为什么发展?如何才能实现人的真正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其正确的道路是什么?在马克思那里,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不仅有着丰富的涵义,而且马克思所选取的实现人的发展的道路,也是最深刻、最科学的。只有消除了物的奴役,消除了人的奴役,才能实现人的丰富的感受性,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才能得到充分的实现,才能实现人的真正解放。在马克思那里,发展,亦即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具有深刻的道德意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的发展 马克思 共同体 道德意蕴
下载PDF
新时代“三个务必”的道德意蕴与价值旨归 被引量:1
6
作者 焦敏 《黑龙江工业学院学报(综合版)》 2023年第5期1-5,共5页
“三个务必”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针对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对全体共产党人提出的新标准、新要求。它既是对“两个务必”的继承与发展,也是对党百年奋斗历程的经验总结,更是对新时代赶考之路的深刻反思... “三个务必”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针对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对全体共产党人提出的新标准、新要求。它既是对“两个务必”的继承与发展,也是对党百年奋斗历程的经验总结,更是对新时代赶考之路的深刻反思。其中蕴含着丰富的道德底蕴,“务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昭示着坚定理想信念的价值追求,“务必谦虚谨慎、艰苦奋斗”体现了自警自省自强的作风要求,“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凸显出勇于攻坚克难的意志诉求。作为推动民族复兴的重要法宝,在实践中推行“三个务必”能够为深入推进党的自我革命提供思想引领,为全面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提供精神动力,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价值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个务必” 道德底蕴 价值旨归
下载PDF
论先贤山水之乐的道德涵蕴及其现代启示 被引量:2
7
作者 吕锡琛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3期9-13,共5页
中国士人喜好寄情于山水 ,以求返朴归真 ,舒展本性 ,排忧解郁 ,陶冶性情 ,启智悟道 ,安顿身心。结合西方休闲学理论来凸显先贤山水之乐的道德涵蕴及其现代启示 ,以期提高现代旅游的文化品位 ,为现代人类的休闲生活及闲暇道德提供借鉴 ,... 中国士人喜好寄情于山水 ,以求返朴归真 ,舒展本性 ,排忧解郁 ,陶冶性情 ,启智悟道 ,安顿身心。结合西方休闲学理论来凸显先贤山水之乐的道德涵蕴及其现代启示 ,以期提高现代旅游的文化品位 ,为现代人类的休闲生活及闲暇道德提供借鉴 ,促使山水旅游不仅成为拉动经济发展的杠杆 ,更成为净化心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水之乐" 闲暇道德 中国 士人阶层 自然 自我 心理 心态 休闲学
下载PDF
《共产党宣言》的道德意蕴
8
作者 张瑞军 乌日古莫勒 马冉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2期14-19,共6页
马克思主义是真理和价值的统一。《共产党宣言》作为马克思主义的经典文献,其真理性在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性,其价值性在于为谋求人类解放的道德性。所以,《共产党宣言》内含着深厚的道德意蕴:从现实的人和人的现实活动来把握无产... 马克思主义是真理和价值的统一。《共产党宣言》作为马克思主义的经典文献,其真理性在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性,其价值性在于为谋求人类解放的道德性。所以,《共产党宣言》内含着深厚的道德意蕴:从现实的人和人的现实活动来把握无产阶级的道德立场,是其道德基点;立足资本主义现实,用无情的批判手段来揭露资产阶级伪善的面目,是其道德实践;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追求个人与集体的共同解放,是其道德旨归。在研读《共产党宣言》基本原理的同时,品味其道德意蕴,对于应对当下的现实问题,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产党宣言》 马克思主义 道德意蕴
下载PDF
自然观的道德意蕴及实践启示 被引量:4
9
作者 糜海波 《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5期22-25,共4页
自然作为人类的无机身体,是从属于人性和实践的历史范畴的。自然观的道德意蕴是对将自然置于道德理性之外的传统自然观的反思超越,主张把社会的道德关怀连接到自然界。它强调在"主客统一"和"解放自然"的理论立场上... 自然作为人类的无机身体,是从属于人性和实践的历史范畴的。自然观的道德意蕴是对将自然置于道德理性之外的传统自然观的反思超越,主张把社会的道德关怀连接到自然界。它强调在"主客统一"和"解放自然"的理论立场上,追求人与自然万物的和谐共生。其实践启示是,行为主体在改造自然的对象化活动中,应确立以人类利益为最高价值原则的正义取向,从"以人为本"的生存论出发寻求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以制度公正和科技伦理为主导规则制约狭隘的功利主义欲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观 道德意蕴 实践启示
下载PDF
论商品包装的精神文明蕴含
10
作者 程为宝 《株洲工学院学报》 1997年第4期26-29,,42,,共5页
商品包装有着丰富的精神文明蕴含,它包括通过商品包装所表达和折射出来的思想蕴含、科技蕴含、法律蕴含、道德蕴含、文化蕴含等。优化商品包装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
关键词 思想蕴含 科技蕴含 法律蕴含 商品包装
下载PDF
中国古代冠礼的道德意蕴 被引量:3
11
作者 杨明 汤海艳 《武陵学刊》 2011年第1期1-5,共5页
中国自古就有"礼仪之邦"之称,礼作为一种伦理制度,一直支配着传统社会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观念,并起着化民成德的作用。有"礼之始"之称的冠礼在古代中国地位非常重要,它在帮助个体顺利跨越人生的不同阶段的同时又... 中国自古就有"礼仪之邦"之称,礼作为一种伦理制度,一直支配着传统社会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观念,并起着化民成德的作用。有"礼之始"之称的冠礼在古代中国地位非常重要,它在帮助个体顺利跨越人生的不同阶段的同时又引导其进入礼的社会语境。冠礼是以仪式为载体的"成德之教",通过具体而生动的礼仪活动来启发和教育个体,为社会培养合格的社会成员。冠礼具体仪节所蕴涵的道德精神,今天依然值得我们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礼 道德意蕴 礼仪
下载PDF
论20世纪中国文学的神话记忆 被引量:2
12
作者 贵志浩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57-161,共5页
20世纪中国文学的神话记忆是神话基因在文学上的发酵与神话密码的现代性重组,主要表现为神话重述、神话意象、神话思维等基本类型,承载着传统与现代的道德内涵和悲剧性的诗性本质,为现当代作家的文学实践提供了特定的民族文化精神与艺... 20世纪中国文学的神话记忆是神话基因在文学上的发酵与神话密码的现代性重组,主要表现为神话重述、神话意象、神话思维等基本类型,承载着传统与现代的道德内涵和悲剧性的诗性本质,为现当代作家的文学实践提供了特定的民族文化精神与艺术气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世纪中国文学 神话原型 道德意味 悲剧意蕴
原文传递
浅析嵇康“越名教而任自然”的道德意蕴 被引量:2
13
作者 杨晓赔 《四川文理学院学报》 2015年第1期83-87,共5页
嵇康是魏晋时期著名的思想家之一。在司马氏利用名教控制天下的情况下,嵇康提出"越名教而任自然"的主张来反对虚伪名教的束缚,提倡个性解放,主张万物要遵循自然规律与法则,顺应其自然本性发展。实际上嵇康并不是反对一切道德... 嵇康是魏晋时期著名的思想家之一。在司马氏利用名教控制天下的情况下,嵇康提出"越名教而任自然"的主张来反对虚伪名教的束缚,提倡个性解放,主张万物要遵循自然规律与法则,顺应其自然本性发展。实际上嵇康并不是反对一切道德和名教,而是通过"任自然"来回归到原初时代。顺应自然和人之性情的名教,是要超越现在而回归过去无欲、无贪的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嵇康 越名教 任自然 道德意蕴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计划经济论的道德意蕴与实践悖论 被引量:2
14
作者 陈培永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 2013年第6期108-113,共6页
被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寄予极高道德期望的"计划经济",因被误解误用而使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付出代价,造成崇高的道德理想与经济社会发展状况之间、道德的人性预设与人的物质存在之间、先进的政治理念与官僚主义极权现实之间的重... 被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寄予极高道德期望的"计划经济",因被误解误用而使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付出代价,造成崇高的道德理想与经济社会发展状况之间、道德的人性预设与人的物质存在之间、先进的政治理念与官僚主义极权现实之间的重大落差。重新思考计划经济的道德代价得到如下启示:先进的理论不能脱离现实的实践,不能不顾现实任意修订或者恶意篡改理论;不能放弃计划经济理念的道德理想意蕴,应充分发挥"计划"要素在市场经济中的引导作用;要借助于经济体制的完美设计,而不是用政治意识形态的理想化宣传来解决道德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划经济 市场经济 道德意蕴 实践悖论
下载PDF
中国传统教育仪式的道德内涵分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盛况 《现代基础教育研究》 CSSCI 2017年第3期33-39,共7页
以"释奠礼"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教育仪式是一种表演性活动,表演与人的发展有密切的关系,它不仅是人的类本能,也是人类探索未知、寻求理解和文化繁衍的关键认识能力和行为方式。传统教育仪式是传承和弘扬儒家文化的仪式行为,它将参与者的... 以"释奠礼"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教育仪式是一种表演性活动,表演与人的发展有密切的关系,它不仅是人的类本能,也是人类探索未知、寻求理解和文化繁衍的关键认识能力和行为方式。传统教育仪式是传承和弘扬儒家文化的仪式行为,它将参与者的生活世界与儒家的文化世界融合在一起,对参与者的认知、情感与行为进行创造性生成,教导儒生扮演好自己的社会角色,促进儒家道德生命成长。仪式是道德教育的有效形式,仪式经历就是一次观察性学习、体验性学习的道德实践过程,这对于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具有十分重要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仪式 模仿表演 道德意蕴
下载PDF
论涂尔干有机团结的道德内涵及伦理困境 被引量:2
16
作者 何瑶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6期9-12,共4页
涂尔干的团结理论是一项以社会整合为目标的现代性伦理筹划。涂尔干运用社会团结形式的转变为现代性的合理性据理力争,并试图在此基础上寻求社会伦理筹划方案。在涂尔干看来,现代社会分工不仅产生了有机团结,同时还蕴含一种奠定社会秩... 涂尔干的团结理论是一项以社会整合为目标的现代性伦理筹划。涂尔干运用社会团结形式的转变为现代性的合理性据理力争,并试图在此基础上寻求社会伦理筹划方案。在涂尔干看来,现代社会分工不仅产生了有机团结,同时还蕴含一种奠定社会秩序基础的道德内涵。尽管涂尔干预见到现代有机团结社会中个体与社会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并尝试运用有机团结的道德力量调解之,但他并未预料到,作为一项现代性伦理筹划的有机团结本身无法自圆其说,尤其当站在后现代批判的角度审视团结理论,其面临的伦理困境更加清晰可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涂尔干 有机团结 道德内涵 社会整合 伦理困境
下载PDF
为人世间良知塑像——林孙珍早期小说的叙事学解读 被引量:2
17
作者 余芬霞 《龙岩学院学报》 2013年第3期103-107,共5页
阅读林孙珍的早期小说,如同品一杯千年佳酿,令人回味无穷。作者以简洁的笔墨,写他最熟悉的改革初期的农村人和农村生活,在小人物的悲悲喜喜中,展示时代洪流带给人们的物质和精神上的巨变。作者更从一个知识分子的良知出发,对改革开放之... 阅读林孙珍的早期小说,如同品一杯千年佳酿,令人回味无穷。作者以简洁的笔墨,写他最熟悉的改革初期的农村人和农村生活,在小人物的悲悲喜喜中,展示时代洪流带给人们的物质和精神上的巨变。作者更从一个知识分子的良知出发,对改革开放之初的社会万象作理性思考,思考转型期各种思想观念如何冲击世情和人性。而他所致力的,就是为小人物们塑一尊真善美的雕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叙事学 理性思考 寓意蕴含 林珍孙早期小说
下载PDF
纳雍苗族打嘎仪式的社会功能及寓意表达 被引量:1
18
作者 蔡贞明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 2011年第4期77-81,共5页
纳雍苗族丧葬习俗独特,尤其以打嘎仪式为最。苗族打嘎仪式何以代代流传而历久不衰,主要是因为它具有能够调节人际关系、增强民族认同感以及能够引导人们明礼知耻、扬善抑恶等社会功能,同时,它还暗含着丰富的生产性、生活性、观念性和理... 纳雍苗族丧葬习俗独特,尤其以打嘎仪式为最。苗族打嘎仪式何以代代流传而历久不衰,主要是因为它具有能够调节人际关系、增强民族认同感以及能够引导人们明礼知耻、扬善抑恶等社会功能,同时,它还暗含着丰富的生产性、生活性、观念性和理想性寓意。苗族打嘎仪式不仅是道德教化的有效载体,而且对于民俗学、文化人类学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雍苗族 打嘎仪式 社会功能 寓意表达
下载PDF
近30年《诗经》人物形象研究综述 被引量:1
19
作者 陈莉 朱丽卉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 CAS 2013年第5期63-68,共6页
从形象分析、艺术手法、特征成因、道德意蕴等4个方面综述了近30年学界对《诗经》人物形象研究的成果。对女性形象的分析主要是描绘外貌、赞扬优秀品质,对男性形象的分析主要是论述人物体现的道德品质;塑造人物的艺术手法包括赋、比、... 从形象分析、艺术手法、特征成因、道德意蕴等4个方面综述了近30年学界对《诗经》人物形象研究的成果。对女性形象的分析主要是描绘外貌、赞扬优秀品质,对男性形象的分析主要是论述人物体现的道德品质;塑造人物的艺术手法包括赋、比、兴以及外貌描写等刻画人物的一般手法;特征成因则包括宗教意识、审美传统以及社会背景;人物形象体现了孝悌、正直、忠君爱国的道德意识。研究的不足主要表现在对《诗经》中人物形象分析的重复,对其塑造人物的艺术手法挖掘不够,对人物形象体现的道德意蕴的现实意义缺乏深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经》 人物形象 艺术手法 特征成因 道德意蕴
下载PDF
《文心雕龙·比兴》篇的理论建树及其在传统诗学中的地位 被引量:1
20
作者 涂光社 《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1期41-45,共5页
古人做诗重视比兴,相关的言说与儒家《诗》学一脉相承。比兴有表现手法和美刺两重意义,虽然自汉代起就屡有诠解,但古代唯独《文心雕龙.比兴》堪称成篇的专论,其"显隐"、"附理"、"起情"以及"拟容取心... 古人做诗重视比兴,相关的言说与儒家《诗》学一脉相承。比兴有表现手法和美刺两重意义,虽然自汉代起就屡有诠解,但古代唯独《文心雕龙.比兴》堪称成篇的专论,其"显隐"、"附理"、"起情"以及"拟容取心"之说涵盖了"比兴"的渊源、意义、思维特征和艺术传达特点,尤其是以"物"为中介进行间接性艺术传达的功效与意义,对传统诗学作出了重大的理论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兴 六义 显隐 附理 起情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