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原季风研究的若干进展 被引量:44
1
作者 汤懋苍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期95-101,共7页
本文对过去30年来关于“高原季风”的研究作了一扼要的总结性回顾。指出“高原季风”是高原气候形成的主宰者,是高原的热力作用转化为动力效果的高效率杠杆;在青藏高原隆起的整个过程中,高原季风的演化可分为3个阶段,其划分的依据是:高... 本文对过去30年来关于“高原季风”的研究作了一扼要的总结性回顾。指出“高原季风”是高原气候形成的主宰者,是高原的热力作用转化为动力效果的高效率杠杆;在青藏高原隆起的整个过程中,高原季风的演化可分为3个阶段,其划分的依据是:高原隆起的水平尺度和垂直高度与高原季风形成所要求的临界尺度之比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 季风 气候
下载PDF
Magnetostratigraphy and palaeoclimate of Red Clay sequences from Chinese Loess Plateau 被引量:27
2
作者 孙东怀 刘东生 +2 位作者 陈明扬 安芷生 John Shaw 《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 SCIE EI CAS 1997年第4期337-343,共7页
Two Red Clay profiles near Xi' an and Xifeng were investigated in an attempt to determine magne-tostratigraphic and palaeoclimatic records. The results show that aeolian dust accumulation and the related East Asia... Two Red Clay profiles near Xi' an and Xifeng were investigated in an attempt to determine magne-tostratigraphic and palaeoclimatic records. The results show that aeolian dust accumulation and the related East Asia palaeomonsoon system had begun by 6.5 Ma, and it is deduced that the Tibetan Plateau had reached a significant elevation at that time. The late Tertiary palaeoclimatic history of the Red Clay as reflected by magnetic susceptibility is reconstructed during the period of 6.5-2.5 Ma. Stepwise increase in susceptibility of aeolian dust accumulation appears to have a close correlation to the uplift processes of the Tibetan Plateau. The remarkable increase of aeolian dust accumulation at 3.2 Ma appears to be due to the influence of global ice volume on the East Asia monsoon. Palaeomonsoon variation during the late Tertiary as recorded in the Red Clay sequences from the Chinese Loess Plateau can be regarded as the product of a number of interacting factors, such as uplift of the Tibetan Plateau, solar radiation, global ice volume, et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GNETOSTRATIGRAPHY of Red Clay aeolian dust accumulation monsoon variation UPLIFT of TIBETAN PLATEAU
原文传递
Millennial-scale climate change since the last glaciation recorded by grain sizes of loess deposits on the northeastern Tibetan Plateau 被引量:14
3
作者 Lü Lianqing FANG Xiaomin +4 位作者 LU Huayu HAN Yongxiang YANG Shengli LI Jijun AN Zhisheng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SCIE EI CAS 2004年第11期1157-1164,共8页
Whether climatic changes in high latitudes of the Northern Hemisphere since the last glaciation have effects on the Tibetan Plateau monsoon, and the vari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Plateau monsoon itself are still no... Whether climatic changes in high latitudes of the Northern Hemisphere since the last glaciation have effects on the Tibetan Plateau monsoon, and the vari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Plateau monsoon itself are still not solved but of great significance. The 22-m high-resolution Ioess-paleosol sequence in the Hezuo Basin on the northeastern Tibetan Plateau demonstrates that the Plateau winter monsoon experienced a millennial variation similar to high latitude Northern Hemisphere, with cold events clearly correlated with Heinrich events but less for the warm events (Dansgarrd-Oeschger events). It may indicate that the climate system at high latitudes in the Northern Hemisphere had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both the Plateau monsoon and the high-level westerlies. On 10^4 year scale, there are two distinct anomalous changes, which are not found in the records from high latitude northern hemisphere, revealed by the loess grain size in the Hezuo Basin. One is that there was a considerable grain size increase at -36 kaBP, suggesting an abrupt enhancement of the Plateau winter monsoon at that time; the other is that, during 43--36 kaBP, the grain size decreased distinctly, indicating a notable weakening of the Plateau winter monsoon around that period. Both of the two anomalies suggest that the Tibetan climate may have been controlled by some other factors, besides the high latitude climatic changes in the Northern Hemisphe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东北部 黄土沉积 千年气候变化 冰川作用 季风 颗粒大小 冰芯记录
原文传递
近百年东亚冬季风的突变性和周期性 被引量:79
4
作者 徐建军 朱乾根 周铁汉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1-8,共8页
该文利用海平面气压场资料,计算了1873~1990年的东亚冬季风强度指数,并用滑动t检验和奇异谱分析方法(SSA)对近百年的东亚冬季风的突变性和周期性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东亚冬季风强度具有显著的年际及年代际变化.当... 该文利用海平面气压场资料,计算了1873~1990年的东亚冬季风强度指数,并用滑动t检验和奇异谱分析方法(SSA)对近百年的东亚冬季风的突变性和周期性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东亚冬季风强度具有显著的年际及年代际变化.当冬季风强时,中国大部分地区温度降低,蒙古高压升高,阿留申低压加深.当冬季风弱时,天气及环流特点几乎与之相反.东亚冬季风存在QBO、LFO和IDO现象,各振荡分量都具有年代际的差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亚冬季风 年际变化 突变性 周期性 季风
下载PDF
东亚夏季风的研究进展及其需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被引量:37
5
作者 黄荣辉 黄刚 任保华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29-141,共13页
回顾了近年来关于东亚夏季风的结构特征以及年际、季内的变化特征及其成因的研究进展;并且回顾了关于东亚夏季风的数值模拟和可预测性的最新研究进展,特别是系统地回顾了东亚夏季风与印度季风特征的异同以及ENSO循环、西太平洋暖... 回顾了近年来关于东亚夏季风的结构特征以及年际、季内的变化特征及其成因的研究进展;并且回顾了关于东亚夏季风的数值模拟和可预测性的最新研究进展,特别是系统地回顾了东亚夏季风与印度季风特征的异同以及ENSO循环、西太平洋暖池和青藏高原在东亚夏季风的年际、季内变化的作用。还提出在关于东亚夏季风变化及其模拟和预测等方面需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亚季风 年际变化 季内变化 厄尔尼诺 季风
下载PDF
晚新生代红粘土的粒度分布及其指示的冬季风演变 被引量:16
6
作者 曹军骥 张小曳 +1 位作者 程燕 鹿化煜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99-106,共8页
晚新生代黄土高原红粘土的粒度分布具有明显的三峰分布 ,分别在 2~ 2 0、2 0~ 10 0和 0 .0 4~ 1μm出现峰值 ,每个峰值对应于不同的形成过程 ,与晚第四纪黄土一致。方式 C粒子 (0 .0 4~ 1μm)可能代表本底气溶胶粒子的沉积物 ,方式 ... 晚新生代黄土高原红粘土的粒度分布具有明显的三峰分布 ,分别在 2~ 2 0、2 0~ 10 0和 0 .0 4~ 1μm出现峰值 ,每个峰值对应于不同的形成过程 ,与晚第四纪黄土一致。方式 C粒子 (0 .0 4~ 1μm)可能代表本底气溶胶粒子的沉积物 ,方式 A粒子 (2 0~ 10 0μm)代表冬季风尘暴搬运的大气粉尘 ,方式 B粒子 (2~ 2 0μm)代表冬季风正常搬运的大气粉尘。红粘土的粒度分布表明 ,东亚冬季风环流而非北半球西风环流控制着红粘土物质的堆积过程。红粘土中 >19μm的粗粒子组分指示了东亚冬季风演化历史 :6 .5 Ma BP冬季风开始发育 ,5 .2~ 4.5 Ma BP冬季风减弱并达到最低值 ,4.5~ 3.6 Ma BP冬季风由弱变强 ,3.6~ 2 .6 Ma BP冬季风快速增强并达到最大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粘土 三峰分布 冬季风演化 晚新生代 风成沉积物 粒度分布 古气候 大气粉层
下载PDF
青藏高原对亚洲季风平均环流影响的数值试验 被引量:21
7
作者 吴爱明 倪允琪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153-164,共12页
利用垂直方向具有9层σ面、水平方向菱形截断波数为15的全球大气环流谱模式和有、无青藏高原大地形两种情况下10年积分的模拟结果,研究了青藏高原大地形对亚洲季风平均环流的影响。结果表明:有、无青藏高原大地形,亚洲冬、夏季... 利用垂直方向具有9层σ面、水平方向菱形截断波数为15的全球大气环流谱模式和有、无青藏高原大地形两种情况下10年积分的模拟结果,研究了青藏高原大地形对亚洲季风平均环流的影响。结果表明:有、无青藏高原大地形,亚洲冬、夏季季风平均环流均存在很大的差异。去除地形,使夏季高层的南亚高压、低层的大陆热低压、副热带高压及冬季的大陆冷高压在位置或强度上发生了改变;地形的有、无决定着冬季东亚大槽的强度;索马里越赤道气流有地形时明显较无地形时强;地形的有无还影响着降水强度和雨带的分布。另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环流模式 青藏高原 季节变化 季风 数值试验
下载PDF
亚洲季风区大气热源和水汽汇的季节内变化——Ⅰ.大气热源的季节内变化 被引量:7
8
作者 江宁波 罗会邦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1993年第4期299-307,共9页
用ECMWF1980—1983年资料讨论了亚洲季风区大气热源的季节内变化特点。分析表明,季节内变化显著区主要限于季风活跃区及其附近地区,并且存在季节、年际差异.EOF分析的主要空间型反映了印度到中南半岛一带、中国东部、西太平洋地区的振... 用ECMWF1980—1983年资料讨论了亚洲季风区大气热源的季节内变化特点。分析表明,季节内变化显著区主要限于季风活跃区及其附近地区,并且存在季节、年际差异.EOF分析的主要空间型反映了印度到中南半岛一带、中国东部、西太平洋地区的振荡存在一定的关系。相应时间系数功率谱分析表明大气热源主要存在30—60天振荡,但1980年夏半年和1982—1983年ENSO事件期间(尤其是冬半年)这一振荡不显著。夏半年亚洲季风区30—60天变化的传播并不一定向东,而是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热源 季风 季节
下载PDF
1991年江淮梅雨暴雨与亚洲季风的关系 被引量:8
9
作者 乔全明 罗坚 +2 位作者 杨信杰 费建芳 陈凤贵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1994年第1期64-68,共5页
1991年江淮暴雨分属三个梅雨阶段。使用国家气象中心客观分析的网格点资料,主要用经验正交函数(EOF)展开的方法[6]诊断了梅雨期热带季风和副热带季风强度和进退与暴雨的关系,分析得出:第一阶段暴雨主要与东亚热带季风有... 1991年江淮暴雨分属三个梅雨阶段。使用国家气象中心客观分析的网格点资料,主要用经验正交函数(EOF)展开的方法[6]诊断了梅雨期热带季风和副热带季风强度和进退与暴雨的关系,分析得出:第一阶段暴雨主要与东亚热带季风有关系,而第二、三段暴用主要与印度西南季风有关系;两支热带季风在100-120°E之间热带地区对峙,有利于引发热带季风涌入中国大陆并发生暴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淮 梅雨 亚洲 季风 调制变化 暴雨
下载PDF
黄土与古土壤容重指标与季风气候变化关系的初步研究——以郑州邙山赵下峪剖面为例 被引量:8
10
作者 肖华国 吴锡浩 +3 位作者 蒋复初 田国强 刘科 殷伟德 《地质力学学报》 CSCD 1998年第4期42-45,共4页
本文以郑州邙山赵下峪剖面为例,研究了黄土-古土壤序列的容重及其与磁化率、粒度的关系。结果表明,容重与磁化率反映的夏季风变化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与粗颗粒含量反映的冬季风变化有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而天然压实作用对S10以上... 本文以郑州邙山赵下峪剖面为例,研究了黄土-古土壤序列的容重及其与磁化率、粒度的关系。结果表明,容重与磁化率反映的夏季风变化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与粗颗粒含量反映的冬季风变化有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而天然压实作用对S10以上黄土与古土壤容重的贡献可以忽略不计。所以,风成沉积的容重指标综合反映了冬季风与夏季风气候组合关系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 古土壤 容重 季风 气候变化 古气候
下载PDF
亚洲季风区大气热源和水汽汇的季节内变化 Ⅱ.水汽汇的季节内变化 被引量:6
11
作者 江宁波 罗会邦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1994年第1期1-8,共8页
用ECMWF1980-1983年资料探讨了亚洲季风区水汽汇季节内变化的标准差分布、空间型及传播,并讨论了水汽汇与热源(本文第I部分)季节内变化特点的异同.结果表明:一方面,季节内时间尺度上水汽汇的变化特征与热源比较一... 用ECMWF1980-1983年资料探讨了亚洲季风区水汽汇季节内变化的标准差分布、空间型及传播,并讨论了水汽汇与热源(本文第I部分)季节内变化特点的异同.结果表明:一方面,季节内时间尺度上水汽汇的变化特征与热源比较一致(尤其是在夏季),变化显著区主要位于季风活跃区及其附近地区,与季风雨带的位置极为接近,且夏季陆地上清楚,冬季海洋上明显;EOF分析的主要空间型反映了印缅地区、中国东部及沿海、西太平洋地区水汽汇变化存在一定的联系,相应的时间系数以30-60天振荡为主。另一方面,在冬半年两者间存在明显差异,这种差异反映了感热、蒸发或辐射变化的作用。夏半年水汽汇30-60天变化的传播在东亚和南亚两个季风区有不同的特点,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两个季风系统的相对独立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季风 季节变化 大气热源 水汽汇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