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5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试论蒙古民族传统文化的形成、变迁及其特点 被引量:14
1
作者 陈巴特尔 《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66-69,共4页
游牧文化是蒙古民族的传统文化,完善于13世纪初。随着生存环境和生业方式的变化,蒙古民族这一本土文化在与他族的交往过程中不断地发生变迁。蒙元时期蒙古文化进入了鼎盛时期,多元文化的共生和蒙汉文化的适应是其变化的主题;明清时期,... 游牧文化是蒙古民族的传统文化,完善于13世纪初。随着生存环境和生业方式的变化,蒙古民族这一本土文化在与他族的交往过程中不断地发生变迁。蒙元时期蒙古文化进入了鼎盛时期,多元文化的共生和蒙汉文化的适应是其变化的主题;明清时期,蒙藏文化的融合和满蒙文化的综合,使蒙古文化进入了低落和转型期;清末,外力的冲击和内力的涌动,揭开了蒙古文化现代化的序幕,从而奠定了蒙古民族现代发展的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古民族 游牧文化 变迁 特点
下载PDF
论蒙古族舞蹈的宗教渊源 被引量:14
2
作者 徐英 《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35-40,共6页
蒙古族舞蹈本身具有深厚的宗教意蕴,正是蒙古族人民心灵深处那对于生命、对于自然的折射和独白,而这种意蕴由于蒙古民族能歌善舞的天性得到了充分发展,使得许多与宗教有关的蒙古族舞蹈在其流传的过程中渐渐淡化为民间舞蹈。
关键词 蒙古族 舞蹈艺术 宗教 传播
下载PDF
蒙古族“那达慕”及其文化意义 被引量:7
3
作者 萨仁高娃 《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学报》 2006年第1期38-40,共3页
具有悠久历史的“那达慕”盛会从刚发端时以军事目的为主,到清代演变为民俗学意义上的游艺习俗,到建国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与经济紧密挂钩,无不体现出不同时代对它的不同要求。这种发展与变化从根本上说是社会进步的结果。
关键词 蒙古族 那达慕 民俗文化
下载PDF
论蒙古族游牧经济的特征 被引量:7
4
作者 乌日陶克套胡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32-36,共5页
游牧经济是游牧民族的经济基础,是畜牧业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一种类型。蒙古族游牧经济曾经正确处理了人与自然、人与牲畜、自然与牲畜的关系,保持了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蒙古族游牧经济具有游动性、均衡性、分散性、脆弱性等特征。... 游牧经济是游牧民族的经济基础,是畜牧业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一种类型。蒙古族游牧经济曾经正确处理了人与自然、人与牲畜、自然与牲畜的关系,保持了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蒙古族游牧经济具有游动性、均衡性、分散性、脆弱性等特征。考察和研究蒙古族游牧经济及其特征有助于重新认识内蒙古或其他牧区草原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古族 游牧经济 特征
下载PDF
清代儒学在蒙古人中的传播与影响 被引量:8
5
作者 包文汉 《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34-38,共5页
早在蒙元时期,儒学便传入蒙古地区。有清一代,清朝所辖蒙古地区东至东三省,西至新疆阿尔泰山和天山之间,北至大漠,南至长城沿线。儒学在这些地区都有不同程度的传播,产生了或深或浅的影响。
关键词 清代 儒学 蒙古人 传播 影响
下载PDF
蒙古族的死亡观与临终关怀 被引量:10
6
作者 包路芳 《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106-114,共9页
蒙古族的死亡观和临终关怀深受萨满教和喇嘛教的影响,这也是蒙古族文化形成和发展的两大因素。从蒙古族人临终前后的一系列仪式中,我们可以看到蒙古人对待死亡的从容态度,这些仪式也集中体现了蒙古人的宗教信仰和人生观。对蒙古族而言,... 蒙古族的死亡观和临终关怀深受萨满教和喇嘛教的影响,这也是蒙古族文化形成和发展的两大因素。从蒙古族人临终前后的一系列仪式中,我们可以看到蒙古人对待死亡的从容态度,这些仪式也集中体现了蒙古人的宗教信仰和人生观。对蒙古族而言,生死是一种正常的轮回,死亡是渺小的个体无力抵抗的自然规律,生命最终要回归大自然的怀抱,而灵魂却是生生不息的。我们要尊重各民族不同的生活方式,不同的信仰和习俗,使医学的临终关怀救助和地方民族文化结合起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古族 死亡观 临终关怀
下载PDF
蒙古族流动人口的婚姻家庭状况——以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为例 被引量:5
7
作者 苏日娜 赛尔格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65-69,共5页
20世纪90年代以来,农村牧区及其他城镇的蒙古族人口作为流动人口开始不断出入呼和浩特市。流动人口作为本民族内的特殊群体,他们在保持本民族文化的基础上因流动和城市化而大量吸纳新环境的文化,其婚姻家庭观念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如... 20世纪90年代以来,农村牧区及其他城镇的蒙古族人口作为流动人口开始不断出入呼和浩特市。流动人口作为本民族内的特殊群体,他们在保持本民族文化的基础上因流动和城市化而大量吸纳新环境的文化,其婚姻家庭观念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如果说社会文化环境的改变对这些年轻人的择偶起着很大的制约作用的话,那么社会阶层观念则划定了他们的择偶范围。社会结构交融的加深导致了很高的族际通婚率。择偶范围的有限性、经济条件的限制性及他们对世俗文化的崇尚促使他们组建核心家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古族 流动人口 婚姻家庭 变化
下载PDF
通辽市蒙古族代谢综合征及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5
8
作者 于亮 刘永跃 +4 位作者 高秀英 阿尔斯楞 张显玉 李永山 佟伟军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186-1188,共3页
目的了解蒙古族农牧区居民代谢综合征(MS)患病率及其危险因素。方法选择内蒙古通辽市半农半牧地区≥20岁的常住蒙古族居民共2 589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现况研究方法,用统一设计的调查表,对研究对象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采集血液标本;测... 目的了解蒙古族农牧区居民代谢综合征(MS)患病率及其危险因素。方法选择内蒙古通辽市半农半牧地区≥20岁的常住蒙古族居民共2 589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现况研究方法,用统一设计的调查表,对研究对象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采集血液标本;测量身高、体重、腰围、臀围及血压值等指标。测定血糖、血脂及C反应蛋白(CRP)等生化指标。结果共获得2 536人完整的生化指标。MS粗患病率为20.9%,其中男性为12.9%,明显低于女性的26.4%(χ2=67.85,P<0.001);MS标化患病率为17.1%,其中男性为11.4%,女性为21.6%(χ2=44.86,P<0.001)。MS各组分中,肥胖、血压升高、高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偏低及血糖升高的患病率分别为36.0%,50.7%,17.5%,54.0%及22.2%。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性别、吸烟、饮酒、高血压家族史、高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载脂蛋白B100(apoB)、CRP、臀围、腰臀比及体质指数(BMI)等12个因素为蒙古族农牧民MS的危险因素(P<0.05)。调整混杂因素后,年龄、性别、LDL、CRP、臀围、腰臀比及BMI等7个因素对蒙古族农牧民MS的影响差异仍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辽市蒙古族农牧民MS患病率较高,女性MS患病率高于男性;年龄、性别、LDL、CRP、臀围、腰臀比及BMI这7个因素是蒙古族农牧民MS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古族 代谢综合征(MS) 患病率 危险因素
下载PDF
试论蒙古族“马”舞蹈的文化内涵 被引量:5
9
作者 赵小丁 《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学报》 2006年第2期73-76,共4页
蒙古民族表现“骏马”的舞蹈都具有程度不同的象征性。从创作倾向考察大体可分三类:作为生活的象征、民族的象征、精神的象征。这些舞蹈往往是生命活动自然而然的流露和表现,其中伴随着对自然界按捺不住的模仿冲动,享受自由的生命冲动,... 蒙古民族表现“骏马”的舞蹈都具有程度不同的象征性。从创作倾向考察大体可分三类:作为生活的象征、民族的象征、精神的象征。这些舞蹈往往是生命活动自然而然的流露和表现,其中伴随着对自然界按捺不住的模仿冲动,享受自由的生命冲动,颂扬崇拜对象的情感冲动,喜怒哀乐的表现冲动等等。从其舞蹈行为自身境界看,本身就体现着既合乎规律又合乎逻辑的淳朴的大自然法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古族 “马”舞蹈 艺术程式 人马合一 自然法则
下载PDF
蒙古族长调民歌色彩区的音乐特色比较 被引量:4
10
作者 巴鲁 《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学报》 2009年第2期86-90,共5页
蒙古族长调民歌各色彩区风格各异,依据民歌当代的发展状况及流传分布划分为:巴尔虎、察哈尔、阿拉善三个色彩区,并以其为研究对象,探寻其音乐特征之异同流变。
关键词 蒙古族 长调民歌 色彩区 音乐特色
下载PDF
浅谈蒙古族民间器乐曲阿斯尔 被引量:5
11
作者 苗幼卿 《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学报》 2009年第2期96-99,共4页
阿斯尔系内蒙古锡林郭勒盟南部地区的一种民间器乐曲总称,是蒙古族一个古老乐种。它既具"原生态"特质,也有古老之特性。阿斯尔所表现出的乐曲内容、演奏特点和乐队配制等诸方面,未受一点外来音乐影响。它作为元代蒙古族所盛... 阿斯尔系内蒙古锡林郭勒盟南部地区的一种民间器乐曲总称,是蒙古族一个古老乐种。它既具"原生态"特质,也有古老之特性。阿斯尔所表现出的乐曲内容、演奏特点和乐队配制等诸方面,未受一点外来音乐影响。它作为元代蒙古族所盛行的器乐合奏形式之载体,延续着蒙古民族古老的器乐文化特征,可谓蒙古族宫廷宴乐之"活化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古族 民间器乐曲 阿斯尔
下载PDF
蒙古族游牧文化:言说着人与自然的和谐 被引量:5
12
作者 王素娟 孙国军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 2010年第4期91-96,共6页
就蒙古族游牧文化而言,它既是北方草原生态环境影响的必然,也是蒙古族创造性适应这种环境的结果,体现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文化艺术、伦理道德、美学与哲学、法规与律令等诸多方面。蒙古族游牧文化始终执着地表... 就蒙古族游牧文化而言,它既是北方草原生态环境影响的必然,也是蒙古族创造性适应这种环境的结果,体现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文化艺术、伦理道德、美学与哲学、法规与律令等诸多方面。蒙古族游牧文化始终执着地表达着一个古老而新鲜的主题——人与自然和谐,它给现代人如何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以诸多有益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古族 游牧文化 和谐
下载PDF
民俗文化交融与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以蒙古族饮茶习俗为例
13
作者 崔思朋 《Journal of the Chinese Nation Studies》 2023年第3期128-150,共23页
China,a nation characterized by ethnic diversity,has cultivated a rich tapestry of folk culture across its various ethnic groups throughout extensive historical trajectory.As a significant cultural bridge between vari... China,a nation characterized by ethnic diversity,has cultivated a rich tapestry of folk culture across its various ethnic groups throughout extensive historical trajectory.As a significant cultural bridge between various ethnic groups residing within China's frontiers,the Han Chinese have experienced the dissemination and evolution of their folk culture through exchanges and interactions with other ethnic groups.One notable example is the widespread adoption and profound influence of the tea-drinking culture among the Mongols.The tea-drinking culture among Mongolians emerged and flourished following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Yuan Dynasty.In the historical periods of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the act of consuming tea arisen as a significant and essential aspect of Mongolian societal existence.In the historical period of the Qing Dynasty,the practice of tea drinking among the Mongolian population developed with unique regional and national attributes,as a result of the assimilation of Mongolian and Han folk culture.The amalgamation of folk culture between Mongolians and Han Chinese also exemplifies the progression of community for the Chinese nation's 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The exploration of the 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process of community for the Chinese nation is of utmost importance.Additionally,it is crucial to thoroughly investigate the historical role of folk culture in order to facilitate forging a strong sense of community for the Chinese n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he integration of folk culture mongolian people tea-drinking custom community for the Chinese nation forge a strong sense of community for the Chinese nation
原文传递
蒙古民族生存智慧的文化人类学阐释——以敖包祭祀为例 被引量:4
14
作者 滕驰 《四川民族学院学报》 2017年第1期23-29,共7页
敖包祭祀是蒙古民族生存智慧的创造。草原独特的生态环境是敖包祭祀发生发展的外部条件;作为蒙古民族族群象征的文化符号,敖包祭祀不但承载着本民族在社会历史进程中积累的集体记忆和情感依托,还是一种简单有效的乡约民规,这是敖包祭祀... 敖包祭祀是蒙古民族生存智慧的创造。草原独特的生态环境是敖包祭祀发生发展的外部条件;作为蒙古民族族群象征的文化符号,敖包祭祀不但承载着本民族在社会历史进程中积累的集体记忆和情感依托,还是一种简单有效的乡约民规,这是敖包祭祀存续传承至今的内在动因。敖包祭祀的主要文化内涵是祭神、祈雨和祖先崇拜。从人类学的视角考察,敖包祭祀在协调人与自身、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神的关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古民族 敖包祭祀 草原生态 文化 生存智慧
下载PDF
蒙古族农牧民代谢综合征患病率及其危险因素的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佟伟军 吴刚 +4 位作者 王健 赵丽 刘占生 张永红 于亮 《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763-766,共4页
目的了解蒙古族农牧民代谢综合征(MS)患病率及其危险因素。方法选择内蒙古通辽市半农半牧地区的≥20岁常住蒙古族居民共2536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现况研究方法,用统一设计的调查表,对研究对象进行面对面的问卷调查,采集血标本。测量身高... 目的了解蒙古族农牧民代谢综合征(MS)患病率及其危险因素。方法选择内蒙古通辽市半农半牧地区的≥20岁常住蒙古族居民共2536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现况研究方法,用统一设计的调查表,对研究对象进行面对面的问卷调查,采集血标本。测量身高、体质量、腰围、臀围及血压等指标;测定血糖、血脂及C反应蛋白(CRP)等生化指标。MS诊断标准采用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标准。结果MS粗患病率为9.3%,年龄标化患病率为8.1%,男性为7.6%,女性为8.6%。MS组分超重或肥胖、高血压、血脂紊乱及高血糖的患病率分别为20.2%、37.3%、35.8%及10.8%。调整了混杂因素后,高血压家族史、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CRP、腰围、臀围及腰臀比6个因素与蒙古族农牧民MS差异仍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当地蒙古族农牧民MS患病率较高,男性与女性MS患病率无差异。高血压家族史、LDL-C、CRP、腰围、臀围及腰臀比6个因素是蒙古族农牧民MS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古族 代谢综合征 患病率 危险因素
下载PDF
飞翔中凝聚的民族精神——试论蒙古舞中的飞翔情结 被引量:4
16
作者 何佳 《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学报》 2010年第1期134-136,共3页
蒙古民族借鹰、大雁、白海青等鹰类和鸟类来表达和融合自己的情感,逐渐形成了一种特有的"飞翔"情结,并把这种复杂的难以用语言准确表达的情感和精神转化成舞蹈的形式,可以称之为蒙古民族特有的舞蹈语言。充分表现了生生不息... 蒙古民族借鹰、大雁、白海青等鹰类和鸟类来表达和融合自己的情感,逐渐形成了一种特有的"飞翔"情结,并把这种复杂的难以用语言准确表达的情感和精神转化成舞蹈的形式,可以称之为蒙古民族特有的舞蹈语言。充分表现了生生不息的生命意识和民族精神的延续、传承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古族 舞蹈 飞翔 民族精神
下载PDF
蒙古族民间歌曲中的山崇拜观念 被引量:4
17
作者 潮鲁 《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学报》 2007年第2期47-50,共4页
历史上,蒙古族民间歌曲受萨满教文化的影响,产生了很多与自然崇拜题材有关的民间歌曲,其中,山崇拜题材的蒙古族民间歌曲从思想观念、历史传承、文化内涵、草原游牧风格等方面,在蒙古族民间歌曲中具有极其重要的艺术价值。
关键词 蒙古族 民间歌曲题材 山崇拜
下载PDF
蒙古民族精神及其历史贡献 被引量:3
18
作者 佟德富 《玉溪师范学院学报》 2004年第9期35-40,共6页
蒙古民族在中华文明的发展历程中做出了不朽的贡献 ,这些贡献的动力来源于一种民族精神 ,就是强悍进取精神、尚勇善战精神和包容精神。在这种精神的支持下 ,蒙古民族曾推动了中华民族的共同进步 ,同时也激励着本民族薪火相传 ,奋发不息。
关键词 民族精神 蒙古族 成吉思汗
下载PDF
色科寺与卫藏及蒙古诸部互动关系研究
19
作者 陈玮 《高原文化研究》 2023年第4期24-32,共9页
色科寺是青海著名的藏传佛教格鲁派寺院,特别是在清代,在甘青和卫藏地区享有崇高的宗教地位。该寺是由高僧赞波·端智嘉措按照第五世达赖喇嘛阿旺罗桑嘉措的授意而创建的。历辈寺主活佛敏珠尔都将藏传佛教格鲁派著名三大寺之一的哲... 色科寺是青海著名的藏传佛教格鲁派寺院,特别是在清代,在甘青和卫藏地区享有崇高的宗教地位。该寺是由高僧赞波·端智嘉措按照第五世达赖喇嘛阿旺罗桑嘉措的授意而创建的。历辈寺主活佛敏珠尔都将藏传佛教格鲁派著名三大寺之一的哲蚌寺作为深造之地,色科寺在学理教程上与哲蚌寺郭莽扎仓一脉相承,并与卫藏之间建立了长期的供施关系,密切了甘青地区与卫藏地区的联系。以寺主活佛敏珠尔为代表的寺院上层在与蒙古诸部互动的历史嬗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敏珠尔活佛为青海和硕特蒙古诸部划定牧地,与蒙古部落建立供施关系。此外,色科寺还与青海蒙古部落结成亲缘关系。同时,色科寺与内蒙古多伦诺尔地区蒙古部落之间也存在着密切的互动关系。色科寺为密切蒙藏关系、维护社会稳定作出了一定的历史贡献。研究色科寺与卫藏及蒙古诸部的互动关系,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研究各民族间的交往交流交融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色科寺 卫藏 蒙古诸部 互动关系
下载PDF
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蒙古族语言使用情况 被引量:2
20
作者 宝玉柱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22-130,共9页
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蒙古族人口中蒙古语使用者占全县蒙古族总人口的15.9%,真正的使用者不足10%。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蒙古族语言使用模式,在新中国建立前就从蒙古语单语过渡到蒙汉双语模式,从新中国成立初至1979年,再从蒙汉双语... 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蒙古族人口中蒙古语使用者占全县蒙古族总人口的15.9%,真正的使用者不足10%。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蒙古族语言使用模式,在新中国建立前就从蒙古语单语过渡到蒙汉双语模式,从新中国成立初至1979年,再从蒙汉双语过渡到汉语单语模式。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蒙古语在使用上已出现断代,成为濒危方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古族 喀喇沁左翼 蒙古语 双语 语言转用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