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3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蝮亚科蛇线粒体细胞色素b基因序列分析及其系统发育 被引量:59
1
作者 周继亮 张亚平 +3 位作者 黄美华 陈永久 陈小青 姚耿东 《动物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61-366,共6页
对中国产蝮亚科 (Crotalinae)亚洲蝮属 (Gloydius) 6种蛇 (其中短尾蝮取自两个不同地区 ) [短尾蝮Gloydiusbrevicaudus (Stejneger) ,黑眉蝮Gloydiussaxatilis (Emelianov) ,蛇岛蝮Gloydiusshedaoensis (Zhao) ,雪山蝮Gloydiusstrauchii... 对中国产蝮亚科 (Crotalinae)亚洲蝮属 (Gloydius) 6种蛇 (其中短尾蝮取自两个不同地区 ) [短尾蝮Gloydiusbrevicaudus (Stejneger) ,黑眉蝮Gloydiussaxatilis (Emelianov) ,蛇岛蝮Gloydiusshedaoensis (Zhao) ,雪山蝮Gloydiusstrauchii (Bedriaga) ,高原蝮Gloydiusstrauchiimonticola (Werner) ,乌苏里蝮Gloydiusussurriensis(Emelianov) ]与竹叶青属竹叶青蛇TrimeresurusstejnegeriSchmidt共 7种蛇 8个个体测定了 789bp或 744bp线粒体细胞色素b基因序列 ,用MEGA1 0 2软件分析了其碱基组成及变异情况 ,以游蛇科链蛇属半棱鳞链蛇Din odonsemicarinatus序列为外群 ,用PAUP4 0b2软件构建最简约分子系统树。结果显示 ,竹叶青蛇在全部受试物种中处于原始地位 ,分布于东北地区的蛇岛蝮、乌苏里蝮、黑眉蝮与浙江和陕西产的短尾蝮所组成的分枝与横断山区的高原蝮、雪山蝮聚集形成的分枝组成姐妹群 ,支持分布于中国境内的亚洲蝮属蛇种的两个起源及分化地的假说 ,同时探讨了蝮蛇的分类地位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蝮亚科 细胞色素B基因 序列分子 分子系统树 蛇类 系统发育
下载PDF
两种锦鸡和环颈雉线粒体DNA(mtDNA)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27
2
作者 张亚平 陈欣 施立明 《Zoological Research》 CAS CSCD 1991年第4期387-392,共6页
本文以10种限制性内切酶分析雉科中环颈雉(Phasianus colchicus),红腹锦鸡(Chrysolopyus pictus)和白腹锦鸡(Chrysolophus amherstiae)线粒体DNA(mtDNA)。雉属与锦鸡属之间的遗传距离P为0.076(0.061—0.085),红腹锦鸡与白腹锦鸡的P为0.... 本文以10种限制性内切酶分析雉科中环颈雉(Phasianus colchicus),红腹锦鸡(Chrysolopyus pictus)和白腹锦鸡(Chrysolophus amherstiae)线粒体DNA(mtDNA)。雉属与锦鸡属之间的遗传距离P为0.076(0.061—0.085),红腹锦鸡与白腹锦鸡的P为0.012。推算雉属和锦鸡属的分化大约发生在3.8×10~6年以前,红腹锦鸡与白腹锦鸡的分化大约在6×10~5年以前。这些结果表明:1.在雉科系统发生中,雉属与锦鸡属是近缘的属;2.红腹锦鸡和白腹锦鸡的分化较晚,关系密切,可能只是两个亚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雉鸡 锦鸡 环颈雉 线粒体 MTDNA
下载PDF
根据形态学和分子系统学特征界定拟盘多毛孢属的种 被引量:39
3
作者 韦继光 徐同 +4 位作者 郭良栋 刘爱荣 潘秀湖 张君成 袁高庆 《广西农业生物科学》 CAS CSCD 2005年第4期304-313,共10页
以拟盘多毛孢属108个ITS(内转录间区)序列建立了分子系统树,探讨拟盘多毛孢属的形态特征与分子系统树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拟盘多毛孢属首先按照分生孢子有色胞的颜色区分为暗色和淡色(同色)2个分支,暗色组再分成2个亚分支——同色亚... 以拟盘多毛孢属108个ITS(内转录间区)序列建立了分子系统树,探讨拟盘多毛孢属的形态特征与分子系统树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拟盘多毛孢属首先按照分生孢子有色胞的颜色区分为暗色和淡色(同色)2个分支,暗色组再分成2个亚分支——同色亚分支和异色亚分支,淡色分支内进一步根据顶端附属丝特征和基部附属丝的有无区分为7个亚分支。寄主植物的某个分类单元在拟盘多毛孢属的分子系统树上并未形成特定的分支。通过对形态特征与分子系统树结合分析,重新界定小孢拟盘多毛孢(P esta lotiop sism icrosp ora)、异色拟盘多毛孢(P.versicolor)和茶拟盘多毛孢(P.thea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态学 分子系统树 寄主植物 小孢拟盘多毛孢 异色拟盘多毛孢 茶拟盘多毛孢
下载PDF
中国貉随机扩增多态DNA及其亚种分化关系 被引量:26
4
作者 陈永久 张亚平 +1 位作者 齐瑾 刘瑞清 《Acta Genetica Sinica》 SCIE CAS CSCD 1998年第1期16-21,共6页
对来自陕西、云南、越南、安徽和广西等地的8只中国貉(Nyctereutesprocyonides)进行随机扩增多态DNA分析。应用28个10bp的随机引物,平均每只貉获得的RAPD标记数约为130条。遗传距离计算结果... 对来自陕西、云南、越南、安徽和广西等地的8只中国貉(Nyctereutesprocyonides)进行随机扩增多态DNA分析。应用28个10bp的随机引物,平均每只貉获得的RAPD标记数约为130条。遗传距离计算结果显示,中国貉个体间的平均遗传距离指数值为11.20%,最大值为14.93%,最小值为2.94%。以赤狐(Vulpesvulpes)为外群,应用PHYLIP3.0计算软件包中的UPGMA和NJ聚类方法构建分子系统树。结果表明,不同地理群体间的中国貉存在遗传分化;中国貉可分为4组:(1)广西貉,(2)安徽貉,(3)陕西貉,(4)云南貉和越南貉。其中安徽貉和广西貉间的关系稍近,陕西貉则与云南貉-越南貉稍近。对合中国貉的形态分类、地理分布、mtDNA多态分析以及进化遗传学的观点,认为陕西貉、广西貉和安徽貉可能与云南貉-越南貉具有等同的分类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貉 分子系统树 亚种分化 随机扩增多态
下载PDF
基于18Sr DNA的蝗总科分子系统发育关系研究及分类系统探讨 被引量:27
5
作者 刘殿锋 蒋国芳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32-241,共10页
将自测的我国直翅目蝗总科7科7种和从GenBank中下载的17种直翅目昆虫的18S rDNA序列片段进行了同源性比较,用似然比检验的方法对序列比对结果进行了碱基替代模型的选择, 以蚱总科的 Paratettix cucullatus 和蜢总科的Stiphra robusta作... 将自测的我国直翅目蝗总科7科7种和从GenBank中下载的17种直翅目昆虫的18S rDNA序列片段进行了同源性比较,用似然比检验的方法对序列比对结果进行了碱基替代模型的选择, 以蚱总科的 Paratettix cucullatus 和蜢总科的Stiphra robusta作外群, 用NJ、MP、ML和贝叶斯法构建了分子系统树。在获得的1 849 bp的序列中, 有205个变异位点, 74个简约信息位点; A、T、C和G的碱基平均含量分别为23.9%、24.3%、23.8%和28.0%, 碱基组成基本上无偏异。分子系统树表明:所研究的内群聚为4支, 锥头蝗科、瘤锥蝗科、斑腿蝗科、网翅蝗科、槌角蝗科和剑角蝗科都不是单系。建议将蝗总科分为4科, 即锥头蝗科、大腹蝗科、癞蝗科和蝗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翅目 蝗总科 18S RDNA 分子系统树 系统发育 分类系统
下载PDF
基于DNA分子标记数据构建系统进化树的新策略 被引量:29
6
作者 李亚玲 韩国民 +1 位作者 何沙娥 张智俊 《生物信息学》 2008年第4期168-170,共3页
结合DPS软件和MEGA软件优点,进行DNA分子标记数据处理和系统发育树构建的新策略:首先使用DPS软件进行0,1数据系统聚类方法获得遗传距离矩阵,然后将此矩阵输入MEGA3,利用NJ或者UPGMA进行系统进化树的构建和树的优化。该方法操作简单,得... 结合DPS软件和MEGA软件优点,进行DNA分子标记数据处理和系统发育树构建的新策略:首先使用DPS软件进行0,1数据系统聚类方法获得遗传距离矩阵,然后将此矩阵输入MEGA3,利用NJ或者UPGMA进行系统进化树的构建和树的优化。该方法操作简单,得到的树形美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PS MEGA DNA分子标记 进化树构建
下载PDF
DNA条形码技术在田间常见蓟马种类识别中的应用 被引量:31
7
作者 乔玮娜 万方浩 +2 位作者 张爱兵 闵亮 张桂芬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44-356,共13页
蓟马类害虫种类多、体型小,传统的形态学鉴定方法难以快速准确识别。本研究利用DNA条形码通用型引物,以我国田间常见的25种蓟马为靶标扩增其线粒体DNA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Ⅰ(mitochondrial cytochrome coxidase subunit Ⅰ gene,mtDNA C... 蓟马类害虫种类多、体型小,传统的形态学鉴定方法难以快速准确识别。本研究利用DNA条形码通用型引物,以我国田间常见的25种蓟马为靶标扩增其线粒体DNA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Ⅰ(mitochondrial cytochrome coxidase subunit Ⅰ gene,mtDNA COⅠ)基因(约650bp),通过对靶标片段碱基序列的测序及比对分析,以邻接法(NJ法)构建系统发育树,并以Kimura双参数模型计算种内、种间遗传距离。结果表明:聚类分析与形态学鉴定结果一致,表现为较长的种间分支和较短的种内分支,每个单系分支对应一个物种,同一物种不同单倍型的最初分支自展值均为100%。25种蓟马的种内平均遗传距离为0.0027,种间平均遗传距离为0.2757,种间遗传距离为种内遗传距离的102.1倍;而且种内、种间遗传距离没有重叠区域。结果说明基于COⅠ基因的DNA条形码技术可以用于不同种类蓟马的快速准确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缨翅目 蓟马 COⅠ基因 DNA条形码 分子鉴定 遗传距离 系统发育树
下载PDF
牦牛生长激素基因的测序和多态性研究 被引量:16
8
作者 欧江涛 钟金城 +1 位作者 赵益新 陈智华 《黄牛杂志》 2003年第2期9-12,共4页
采用 PCR产物直接测序法获得牦牛生长激素基因 ( GH基因 ) 891 bp序列。通过 Gen Bank中的 Blastn软件进行序列比较分析表明 ,牦牛 GH基因与普通牛 GH基因的同源性为 98% ,与水牛、山羊、绵羊同源性分别为 96%、 94%、 93% ;NJ法构建的... 采用 PCR产物直接测序法获得牦牛生长激素基因 ( GH基因 ) 891 bp序列。通过 Gen Bank中的 Blastn软件进行序列比较分析表明 ,牦牛 GH基因与普通牛 GH基因的同源性为 98% ,与水牛、山羊、绵羊同源性分别为 96%、 94%、 93% ;NJ法构建的分子系统树显示 ,牦牛与普通牛亲缘关系最近 ,其次为水牛 ,而与山羊、绵羊的亲缘关系较远。此外 ,采用 PCR- RFLP方法研究了 30头牦牛GH基因 891 bp DNA片段 ,未发现 Msp /Hpa 酶切位点多态性 ,表明牦牛 GH基因的多态性比较贫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H基因 分子系统树 基因测序 牦牛 生长激素基因 多态性
下载PDF
蝰科(Viperidae)蝮亚科(Crotalinae)线粒体12S rRBA基因序列分析及其系统发育 被引量:15
9
作者 周继亮 姚永刚 +3 位作者 黄美华 杨大同 吕顺清 张亚平 《Acta Genetica Sinica》 CSCD 2000年第4期283-289,共7页
对蝮亚科(蛇岛蝮Gloydius shedaoensis Zhao、黑眉蝮Gloydius saxatilis Emelianov、乌苏 里蝮Gloydius ussurriensis  Emelianov、 竹叶青Tri... 对蝮亚科(蛇岛蝮Gloydius shedaoensis Zhao、黑眉蝮Gloydius saxatilis Emelianov、乌苏 里蝮Gloydius ussurriensis  Emelianov、 竹叶青Trimeresurus  stejnegeri  Schmidt和分别来自不 同地区的尖吻蝮Deinagkistrodon acutus Guenther、短尾蝮Gloydius brevicaudus Stejneger各 两条)6种蛇共8个个体测定、分析了约370bp线粒体12S rRNA基因序列;以游蛇科链蛇属半 棱鳞链蛇Dinodon semicarinatus 序列为外群构建分子系统树。分子数据结果支持尖吻蝮形态 学的属级分类地位;提示蛇岛蝮位于黑眉蝮的蛇岛亚种分类地位,同时探讨了蛇岛蝮的起源 问题;并提示短尾蝮和乌苏里蝮同位于种级分类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蝮亚科 12SrRNA 序列分析 分子系统树 蝰科
下载PDF
DNA条形码技术在北京百花山地区夜蛾科物种鉴定中的应用 被引量:17
10
作者 杨聪慧 韩辉林 +4 位作者 迟美妍 金倩 武春生 朱朝东 张爱兵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082-1092,共11页
为了探讨DNA条形码技术在夜蛾物种鉴定中的可行性,本研究利用条形码通用引物扩增了北京百花山地区43种夜蛾75个样本的线粒体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I(mitochondrial cytochrome c oxidase subunitI,COI)基因序列,以Kimura双参数模型进行种... 为了探讨DNA条形码技术在夜蛾物种鉴定中的可行性,本研究利用条形码通用引物扩增了北京百花山地区43种夜蛾75个样本的线粒体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I(mitochondrial cytochrome c oxidase subunitI,COI)基因序列,以Kimura双参数模型进行种内种间遗传距离分析、使用邻接法(neighbor-joining,NJ)和最大简约法(maximumparsimony,MP)分别构建系统发育树,并利用分子序列差异阈值对样本进行分子可操作分类单元(molecular defined operational taxonomic units,MOTU)划分。结果表明:所有夜蛾种类通过系统发育树可以成功区分;种内平均遗传距离(0.03%)远远小于种间平均遗传距离(11.29%);采用较为保守的1%的序列差异阈值将75个夜蛾样本分为42个MOTU,正确率为95%,除了MOTU04包含2个物种外,剩余41个MOTU与形态种呈现一一对应的关系。结果显示,基于COI基因的DNA条形码对于本研究中所涉及的夜蛾具有较好的区分,可以作为一种有效的工具在夜蛾科昆虫物种鉴定中进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鳞翅目 夜蛾 分子分类 DNA条形码 系统发育树 遗传距离 分子可操作分类单元
下载PDF
分子系统学的理论、方法及展望 被引量:5
11
作者 王莹 赵华斌 郝家胜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5年第1期84-88,共5页
随着分子生物学理论的不断完善和技术的发展,系统生物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分子系统学也在不断地发展,并已成为进化生物学、古生物学、生态学等众多学科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研究手段,并在诸多研究领域中取得了许多令人瞩目的成果.然而,... 随着分子生物学理论的不断完善和技术的发展,系统生物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分子系统学也在不断地发展,并已成为进化生物学、古生物学、生态学等众多学科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研究手段,并在诸多研究领域中取得了许多令人瞩目的成果.然而,相对于一些传统学科而言,它毕竟还是一门年轻的学科,在许多理论和方法的运用上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尝试对这门学科涉及到的一些问题作一系统评述,以期有助于更好地了解它,并利用它有效地开展相关研究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系统学 分子系统树 进化 分子钟
下载PDF
中国狼的种内系统发育关系与亚种分化 被引量:7
12
作者 罗理杨 金煜 杨公社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81-83,共3页
通过对来自 5个地区、11个亚地区的 4 3个中国狼 (Canislupuschanco)样品的mtDNA分析 ,得到了 14个单倍类型。应用Mega 2 .1计算机软件包构建了NJ树。系统树的拓扑图显示 ,中国狼的母系群体来源于两个世系 ,且世系 1要比世系 2古老。此... 通过对来自 5个地区、11个亚地区的 4 3个中国狼 (Canislupuschanco)样品的mtDNA分析 ,得到了 14个单倍类型。应用Mega 2 .1计算机软件包构建了NJ树。系统树的拓扑图显示 ,中国狼的母系群体来源于两个世系 ,且世系 1要比世系 2古老。此外 ,无论是在亚地区还是在地区的群体间 ,都存在明显的基因交流 ,使得地区间和地区内群体的遗传分化不明显。但是 ,结合序列分析、拓扑结构图和遗传距离分析认为 ,青藏和西南群体与我国其它地区群体具有等同的分类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狼 系统发育 亚种分化 mtDNA分析 单倍类型 计算机软件包 系统树 拓扑图显示 遗传分化
下载PDF
石蒜属叶绿体trnL-F序列的变异与系统聚类分析 被引量:11
13
作者 袁菊红 孙视 +3 位作者 彭峰 冯煦 郑玉红 夏冰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3期1523-1527,共5页
目的:分析比较石蒜属和近缘属植物中国水仙trnL基因的部分序列和trnL-trnF间隔区的完整序列,为石蒜属物种鉴别和种间亲缘关系分析提供分子佐证。方法:采用PCR产物直接双向测序法,用Clustal X 1.81,MEGA 2.0软件进行序列分析,采用最大简... 目的:分析比较石蒜属和近缘属植物中国水仙trnL基因的部分序列和trnL-trnF间隔区的完整序列,为石蒜属物种鉴别和种间亲缘关系分析提供分子佐证。方法:采用PCR产物直接双向测序法,用Clustal X 1.81,MEGA 2.0软件进行序列分析,采用最大简约法(maximum parsimony,MP)构建系统发育树。结果:所测物种的序列全长在905~1036 bp,经排序后,两端切平,得到886 bp的整齐序列,所测物种的核苷酸变异位点14个,信息位点10个,主要在trnL内含子区,这些位点可用于区分石蒜属物种;4个碱基"ATAT"缺失/插入是区别石蒜属与其近缘植物水仙的显著特征。重建的系统发育树表明:供试的石蒜属物种聚成3类,除稻草石蒜、忽地笑、香石蒜的系统位置有所不同之外,与经典分类结果基本相符。水仙属2个种形成1个单系类群,表明属间trnL-F序列差异明显。结论:分子系统树支持安徽石蒜是长筒石蒜的变种或杂交种观点,换锦花可能是玫瑰石蒜、红蓝石蒜的杂交母本。石蒜属种间trnL-F序列存在一定变异,是物种鉴别的有效分子标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蒜属 trnL—F序列 序列变异 分子鉴别 系统树
下载PDF
玉树牦牛与四个牦牛群体线粒体DNA D-Loop区遗传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14
14
作者 侯孟典 宋仁德 +6 位作者 王会 柴志欣 杨玉文 尕才仁 汪永洲 信金伟 钟金城 《家畜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1-26,共6页
利用线粒体DNA标记方法从分子水平上研究牦牛的遗传多样性。根据牦牛线粒体DNA(mtDNA)序列设计引物,扩增出长度为1000 bp左右的片段,序列对比分析。结果表明:mtDNA D-Loop区长度为945 bp,共发现变异位点127个,单倍型71个,单倍型多样度(... 利用线粒体DNA标记方法从分子水平上研究牦牛的遗传多样性。根据牦牛线粒体DNA(mtDNA)序列设计引物,扩增出长度为1000 bp左右的片段,序列对比分析。结果表明:mtDNA D-Loop区长度为945 bp,共发现变异位点127个,单倍型71个,单倍型多样度(Hd)为0.909±0.016,核苷酸多样性(pi)为0.082;其中玉树牦牛发现变异位点74个,单倍型27个,单倍型多样度(Hd)为0.885±0.034,核苷酸多样性(pi)为0.0134;申扎牦牛单倍型多样度、核苷酸多样性和平均核苷酸差异数均最高;5个牦牛群体D-Loop区序列具有一定的A/T碱基偏好性。玉树牦牛不遵循中性进化(P<0.05),其余4个牦牛群体符合中性进化(P>0.05);玉树牦牛与类乌齐牦牛和帕里牦牛的遗传距离较近(0.023、0.018),申扎牦牛与斯布牦牛的遗传距离最远(0.533)。发现玉树牦牛与其余4个群体的牦牛在同一个分支。斯布牦牛和申扎牦牛群体出现两个分支,说明玉树牦牛在进化的过程中可能不存在相互交流的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树牦牛 分子标记 线粒体DNA D-LOOP区 遗传距离 系统发育树
下载PDF
秆野螟属部分种的线粒体COⅡ基因序列分析及其分子系统学(鳞翅目:草螟科) 被引量:13
15
作者 杨瑞生 王振营 +1 位作者 何康来 白树雄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82-189,共8页
本文利用mtDNA-COⅡ基因序列,研究了中国分布秆野螟属Ostrinia 8种螟虫的分子系统学和系统分化。结果表明:秆野螟属昆虫COⅡ基因序列全长682bp,共编码227个氨基酸,8种昆虫12个样品中核苷酸多态性位点百分率为8.2%,氨基酸突变率为2.2%... 本文利用mtDNA-COⅡ基因序列,研究了中国分布秆野螟属Ostrinia 8种螟虫的分子系统学和系统分化。结果表明:秆野螟属昆虫COⅡ基因序列全长682bp,共编码227个氨基酸,8种昆虫12个样品中核苷酸多态性位点百分率为8.2%,氨基酸突变率为2.2%。同种内不同种群间的遗传距离小于种间距离,种内不同地理种群间的遗传距离在0-0.0044之间,种间遗传距离在0.0015-0.063之间。基因变异转换数(Ts)明显高于颠换数(Tv)。分别采用UPGMA法、NJ法和MP法构建的分子系统树显示,种间进化关系基本一致:秆野螟属8种昆虫明显分为2个大群,虎杖螟O.latipennis与其他7种亲缘关系最远,单独形成一个群;在另外1个大群中又分为3个亚群,亚洲玉米螟O.furnacalis不同地理种群首先聚在一起形成1个亚群,酒花螟O.kurentzovi与麻螟O.narynensis亲缘关系最近,聚在一起形成的分支又与欧洲玉米螟O.nubilalis、苍耳螟O.orientalis和豆秆野螟O.scapulalis聚在一起形成1个亚群,刺菜螟O.zealis在该大群内与其他种亲缘关系最远,单独形成1个亚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秆野螟属 mtDNA-COⅡ 分子系统学 系统分化 分子系统树
下载PDF
睡莲类植物ITS nrDNA序列的分子系统发育分析 被引量:11
16
作者 唐先华 张晓艳 +2 位作者 施苏华 钟扬 赖旭龙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97-101,共5页
睡莲类植物是目前植物分子系统学与进化研究的一个重要类群 .核基因组的ITS区是核核糖体 (nrDNA)转录单位的一部分 .测定和分析了 5个属的 7种睡莲类植物的核核糖体ITS序列 ,并与GenBank中提取的相关序列进行了组合分析 ,初步获得了睡... 睡莲类植物是目前植物分子系统学与进化研究的一个重要类群 .核基因组的ITS区是核核糖体 (nrDNA)转录单位的一部分 .测定和分析了 5个属的 7种睡莲类植物的核核糖体ITS序列 ,并与GenBank中提取的相关序列进行了组合分析 ,初步获得了睡莲类植物的 2个ITS系统树 ,结果也支持现有分子系统学研究中有关金鱼藻处于较原始位置的观点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睡莲类植物 ITS序列 分子系统树 DNA分子 金鱼藻 古生物 核核糖体
下载PDF
猕猴属五个种mtDNA多态性研究 被引量:8
17
作者 张亚平 施立明 《Acta Genetica Sinica》 SCIE CAS CSCD 1990年第1期23-33,共11页
本文以10种限制性内切酶研究猕猴属5个种(Macaca mulatta.M.nemestrina.M.assemensis.M.thibetana,M arctoides)线粒体DNA进化。在13个个体中,共检出8种限制性类型。恒河猴种内存在广泛的线粒休DNA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结合日本... 本文以10种限制性内切酶研究猕猴属5个种(Macaca mulatta.M.nemestrina.M.assemensis.M.thibetana,M arctoides)线粒体DNA进化。在13个个体中,共检出8种限制性类型。恒河猴种内存在广泛的线粒休DNA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结合日本猴(M.fuscata)的有关资料,构建了猕猴属6个种的分子系统树,并给出各个种的分化时间。结果表明,这6个种可分成4个类群,熊猴和藏酋猴、恒河猴和日本猴之间的遗传距离较近,可分别划为同一类群,红面猴与其他5种猴的遗传距离最远,在系统发生上分离最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猕猴属 线粒体DNA 多态性
下载PDF
褐黄血蜱的形态学与分子生物学鉴定 被引量:13
18
作者 严芬 程天印 《中国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912-916,共5页
鉴定采自河南信阳、湖南华容、山西太谷刺猬、犬的蜱。借助体视显微镜对蜱样进行形态观察;克隆、分析其COX1与ITS1序列,对比分析同源性并构建系统发生树。形态学鉴定和分子生物学鉴定结果表明,采自河南信阳、湖南华容、山西太谷刺猬、... 鉴定采自河南信阳、湖南华容、山西太谷刺猬、犬的蜱。借助体视显微镜对蜱样进行形态观察;克隆、分析其COX1与ITS1序列,对比分析同源性并构建系统发生树。形态学鉴定和分子生物学鉴定结果表明,采自河南信阳、湖南华容、山西太谷刺猬、犬体表的蜱均为褐黄血蜱。湖南、河南、山西也成为褐黄血蜱的分布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褐黄血蜱 形态学鉴定 COX1 ITS1 分子生物学鉴定 系统发生树
原文传递
2010—2011年深圳市宝安区诺如病毒的分子特征分析 被引量:13
19
作者 张海龙 李苑 +4 位作者 姚相杰 冼慧霞 杨洪 罗敏 何雅青 《国际病毒学杂志》 2013年第3期118-122,共5页
目的了解深圳市宝安区诺如病毒腹泻的分子流行病学特点。方法采集深圳市宝安区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486例疑似病毒性腹泻患者粪便标本,使用商品化的GⅡ型诺如病毒荧光PCR试剂盒检测GⅡ型诺如病毒核酸。随机挑选若干GⅡ型诺如病毒阳性... 目的了解深圳市宝安区诺如病毒腹泻的分子流行病学特点。方法采集深圳市宝安区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486例疑似病毒性腹泻患者粪便标本,使用商品化的GⅡ型诺如病毒荧光PCR试剂盒检测GⅡ型诺如病毒核酸。随机挑选若干GⅡ型诺如病毒阳性标本,用GⅡ型诺如病毒特异性引物COG2F/G2-SKR进行RT—PCR扩增,其他所有阴性标本用GI型诺如病毒特异性引物GI—SKF/GI—SKR进行RT—PCR扩增。阳性产物回收纯化并测序,用ClustalW和MEGA5.0生物软件对诺如病毒序列进行序列比对和系统进化分析。结果48份随机挑选的GⅡ型诺如病毒阳性标本中检mGⅡ.4/2006b型36株,GⅡ.4/2008型3株,GⅡ.5型9株;无诺如病毒GⅠ型检出。结论GⅡ型是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深圳市宝安区诺如病毒的主要型别,其中GⅡ.4/2006b是最重要的流行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泻 诺如病毒 分子流行病学 进化树
原文传递
用SSR标记进行家蚕日系品种资源指纹图谱的构建及亲缘关系分析 被引量:11
20
作者 钱荷英 李木旺 +6 位作者 张月华 郭秋红 湘晖 赵云坡 孙平江 侯成香 徐安英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22-428,共7页
利用微卫星标记(SSR),在DNA分子水平上构建了家蚕84个日本系统二化性品种和9个多化性品种共94个材料的指纹图谱。用68对SSR引物扩增出705条有效带,最多的一对引物有31个等位片段,最少的仅有2个,平均每个引物10.4个。根据每个品种的指纹... 利用微卫星标记(SSR),在DNA分子水平上构建了家蚕84个日本系统二化性品种和9个多化性品种共94个材料的指纹图谱。用68对SSR引物扩增出705条有效带,最多的一对引物有31个等位片段,最少的仅有2个,平均每个引物10.4个。根据每个品种的指纹特征,利用UPGMA聚类法对结果进行分析,发现其SSR标记不但具有系统特异性,而且具有品种特异性,能够证明二化性日系品种与多化性品种在进化上属于显著差异的两个类群,较准确地将各品种按亲缘关系远近聚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蚕 微卫星标记 遗传差异 分子系统树 指纹图谱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