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08篇文章
< 1 2 3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遥感技术在水文学中的应用与研究进展 被引量:61
1
作者 傅国斌 刘昌明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547-559,共13页
从遥感技术在水文学中的直接和间接应用两个方面 ,详细阐述了遥感技术在洪水过程实时动态监测、水域面积、冰川 /积雪水文、降水、区域蒸发、土壤水分、径流和水文模型、水质等领域的应用和研究进展 ,继而对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在水文学... 从遥感技术在水文学中的直接和间接应用两个方面 ,详细阐述了遥感技术在洪水过程实时动态监测、水域面积、冰川 /积雪水文、降水、区域蒸发、土壤水分、径流和水文模型、水质等领域的应用和研究进展 ,继而对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在水文学中的联合应用问题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 水文学 地理信息系统
下载PDF
中国南方地区冬季风降水异常的分析 被引量:67
2
作者 何溪澄 丁一汇 +1 位作者 何金海 李巧萍 《气象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594-604,共11页
1997/1998和1998/1999年冬季是中国南方典型的多雨年和少雨年,它们分别发生在El Ni^no年和La Nina年。为了了解这两个冬季降水异常的原因,通过对比分析方法对这两个冬季的大气环流和水汽输送的差异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多雨年与ENSO事... 1997/1998和1998/1999年冬季是中国南方典型的多雨年和少雨年,它们分别发生在El Ni^no年和La Nina年。为了了解这两个冬季降水异常的原因,通过对比分析方法对这两个冬季的大气环流和水汽输送的差异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多雨年与ENSO事件的暖期相联系,西风带槽脊偏东偏弱,东亚冬季风减弱,副热带高压增强,对流层低层距平流场上呈现两个反气旋和一个气旋性环流,中心位于长江流域的气旋性环流的垂直结构和形成机理与菲律宾海反气旋不同。少雨年赤道海温的距平分布及高低层环流系统都与多雨年几乎相反。研究还揭示,冬季中国南方地区的水汽主要来自南支西风带低槽前部的西南气流和南海—中南半岛上空的转向气流,水汽输送通道随高度有明显的变化。1997/1998年冬季加强的南支西风气流和菲律宾海异常反气旋有利于水汽向中国大陆输送;1998/1999年南支西风气流弱,中国东南沿海低层为冷性高压控制,两支水汽输送带都大大减弱。这种水汽输送的明显年际变化是造成这2年冬季南方降水明显差异的一个关键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季风 降水 环流场差异 水汽输送.
下载PDF
土中水分的蒸发过程试验研究 被引量:64
3
作者 唐朝生 施斌 顾凯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875-881,共7页
土中水分的蒸发是含水量动态减小的过程,伴随着土结构、应力和应变状态的演化,对土体的工程性质有重要影响,是一些工程问题的直接诱因。以初始饱和的黏土试样为研究对象,在控制环境温度(25~45℃)和试样初始厚度(5~11mm)条件下,开展了... 土中水分的蒸发是含水量动态减小的过程,伴随着土结构、应力和应变状态的演化,对土体的工程性质有重要影响,是一些工程问题的直接诱因。以初始饱和的黏土试样为研究对象,在控制环境温度(25~45℃)和试样初始厚度(5~11mm)条件下,开展了一系列室内干燥试验。通过监测试样在干燥过程中的失水量变化,获得了试样的蒸发曲线。结果表明,土中水分的蒸发过程基本上分3个阶段:常速率、减速率和残余阶段。通过分析各阶段中水分蒸发的内在机制和蒸发特征,发现常速率阶段主要发生蒸发初期,对应试样的含水量较高,且基本为饱和状态,剖面水分迁移以毛细水作用为主,蒸发速率大小主要受外部环境因素的控制;蒸发面上的蒸汽压梯度减小、剖面水分的迁移速率降低、剖面吸力梯度降低、土中可供蒸发的总水量减小和孔隙气体增加等是导致土体水分蒸发过程从常速率阶段过渡到减速率阶段的主要原因;减速率阶段剖面水分迁移受毛细水和蒸汽扩散作用的共同支配,且后者逐渐在蒸发过程中起主导作用,蒸发速率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土质条件和孔隙结构特征。环境温度越高,试样的初始蒸发速率越大,结束干燥所需时间越短;试样厚度变化对初始蒸发速率的影响不明显,但干燥时间随厚度的增加而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度 土体厚度 蒸发 含水量 水分迁移 吸力剖面
下载PDF
混凝土中水分迁移机理与模型研究评述 被引量:56
4
作者 王新友 蒋正武 +1 位作者 高相东 孙振平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2002年第1期67-71,共5页
综合论述了混凝土在不同环境条件下水分迁移机理与理论模型 ,以及国外在该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 .指出了对高性能混凝土必须考虑自干燥效应对非线性水分扩散方程的修正 。
关键词 混凝土 水分迁移 理论模型
下载PDF
埋地管道周围土壤水热耦合温度场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44
5
作者 马贵阳 刘晓国 郑平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学报》 CAS 2007年第1期40-43,46,共5页
冻土区埋地管道遇到的最常见问题是冻害破坏,研究埋地管道发生冻害及其科学有效的防止方法,首先应预测埋地管道周围冻土冻融过程中温度场的变化及温度场与水分场的变化关系。用有限单元法对埋地管道周围温度场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中考... 冻土区埋地管道遇到的最常见问题是冻害破坏,研究埋地管道发生冻害及其科学有效的防止方法,首先应预测埋地管道周围冻土冻融过程中温度场的变化及温度场与水分场的变化关系。用有限单元法对埋地管道周围温度场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中考虑了土壤中水分迁移和相变对温度的影响,给出了不同时刻埋地管道周围温度分布。对计算结果分析表明,水分迁移和相变对土壤的传热有一定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冻土 埋地管道 水分迁移 相变 数值模拟
下载PDF
多孔介质干燥理论的回顾与展望 被引量:41
6
作者 刘相东 杨彬彬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81-92,共12页
简要回顾了固体物质在干燥过程中湿分迁移的理论及这一理论的发展历程;介绍了固体物质中湿分传递的主要理论和模型,包括传统的连续介质假设模型和为了克服它们在描述微观结构特性上的不足而创立的应用于多孔介质的体积平均理论;还介绍了... 简要回顾了固体物质在干燥过程中湿分迁移的理论及这一理论的发展历程;介绍了固体物质中湿分传递的主要理论和模型,包括传统的连续介质假设模型和为了克服它们在描述微观结构特性上的不足而创立的应用于多孔介质的体积平均理论;还介绍了近10余年来干燥理论研究的趋势,特别是在利用相邻学科的成果应用于揭示湿分在固体物质内部迁移的微观原因方面所做的努力,其中包括孔道网络模型和多尺度方法,以及分形理论在多孔介质干燥中,内部水分迁移过程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 湿分 传递理论 孔道网络 分形 多尺度
下载PDF
2003年渭河流域5次致洪暴雨过程的水汽场诊断分析 被引量:44
7
作者 武麦凤 王旭仙 +1 位作者 孙健康 高菊霞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25-231,共7页
利用实况高空探测和地面观测资料、NCEP/NCAR再分析资料,从水汽输送、水汽收支以及水汽含量等方面着手,对2003年发生在渭河流域的5次致洪暴雨过程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强降水发生时,降水区700hPa上的比湿值均不低于7g/kg;... 利用实况高空探测和地面观测资料、NCEP/NCAR再分析资料,从水汽输送、水汽收支以及水汽含量等方面着手,对2003年发生在渭河流域的5次致洪暴雨过程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强降水发生时,降水区700hPa上的比湿值均不低于7g/kg;在垂直结构上,强降水地区低层水汽含量在降水前6~12h出现峰值,强降水出现在高层比湿的峰值附近;致洪暴雨过程的水汽通道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位置有着明显的相关性;渭河流域南边界是水汽的主要输入方,主要的水汽输送层在850~700hPa,西边界是水汽的主要输出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洪暴雨 水汽输送 水汽收支 对比分析
下载PDF
Modeling on Heat and Mass Transfer in Stored Wheat during Forced Cooling Ventilation 被引量:30
8
作者 Yuancheng WANG,Haifeng DUAN,Hao ZHANG and Zhaohong FANG College of Thermal Energy Engineering,Shandong Jianzhu University,Jinan 250101,China 《Journal of Thermal Science》 SCIE EI CAS CSCD 2010年第2期167-172,共6页
A mathematical model based on the theory of heat and mass transfer in porous media was developed to simulate the evolution of grain temperature and moisture content in a wheat storage bin during ventilation with cooli... A mathematical model based on the theory of heat and mass transfer in porous media was developed to simulate the evolution of grain temperature and moisture content in a wheat storage bin during ventilation with cooling air at the constant temperature and humidity.Unlike the previous works on this aspect,the present work was not focused on cooling the stored grain by ventilation with ambient air,but with the refrigerated air.Validation was performed by comparing between predicted and measured grain temperature and grain moisture content for two cases.Predicted data were in reasonable good agreement with measured ones.The model and the parameter values used in the model are applicable for predicting temperature and moisture of stored grains under ventilation condi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at and moisture transfer Numerical simulation AERATION Stored grains
原文传递
基于低场核磁共振的热风干燥猕猴桃切片含水率预测模型 被引量:30
9
作者 李梁 程秀峰 +2 位作者 杨尚雄 罗章 刘振东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252-260,共9页
为研究猕猴桃切片热风干燥过程中水分迁移规律,该试验通过对猕猴桃切片进行热风干燥,考察不同干燥温度(70、80、90℃)、切片厚度(3、4、5 mm)下的干燥特性。试验采用直接干燥法测定含水率,运用低场核磁共振技术(Low-Field Nuclear Magne... 为研究猕猴桃切片热风干燥过程中水分迁移规律,该试验通过对猕猴桃切片进行热风干燥,考察不同干燥温度(70、80、90℃)、切片厚度(3、4、5 mm)下的干燥特性。试验采用直接干燥法测定含水率,运用低场核磁共振技术(Low-Field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LF-NMR)分析热风干燥过程中猕猴桃切片内部水分分布状态与变化规律,建立动力学模型,验证并预测。结果表明:猕猴桃切片热风干燥开始为外部控制,随后属于内部扩散控制,水分有效扩散系数范围为1.58×10^-7~4.18×10^-7 m^2/s,扩散效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升高温度能显著提高猕猴桃干燥速率,可加快结合水、不易流动水以及自由水的迁移。自由水和结合水先于不易流动水发生变化,自由水含量在干燥前期逐渐下降,此过程中不易流动水和结合水含量均表现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当自由水被脱除后,不易流动水和结合水含量依次达到最大值;此后,随着干燥的进行,不易流动水逐渐被脱除,此时结合水含量开始下降直至干燥结束。整个干燥过程中,猕猴桃切片部分自由水先转化为不易流动水和结合水,结合水与不易流动水相互转化,循环往复伴随整个干燥过程。以干燥过程中的自由水、结合水、不易流动水的核磁峰值总和、切片厚度和干燥温度为自变量,猕猴桃切片含水率为因变量,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建立含水率预测模型,模型的拟合优度为0.982。结果表明,低场核磁共振技术结合数学模型可用于描述猕猴桃切片热风干燥过程,可实现对猕猴桃切片干燥过程中含水率的快速、无损检测,研究结果可为猕猴桃热风干燥工艺和过程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风干燥 模型 猕猴桃 水分迁移 低场核磁共振
下载PDF
基于低场核磁的马铃薯切片干燥过程水分迁移规律研究 被引量:30
10
作者 朱文学 尤泰斐 +2 位作者 白喜婷 刘思佳 侯亚玲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364-370,共7页
为研究马铃薯切片热泵干燥过程中内部水分迁移规律,利用低场核磁共振技术检测横向弛豫时间T2,分析峰面积A2x的变化,建立水分变化动力学模型。结果表明:热泵干燥过程中,提高热风温度能够显著提高干燥速率,加快结合水、不易流动水以及自... 为研究马铃薯切片热泵干燥过程中内部水分迁移规律,利用低场核磁共振技术检测横向弛豫时间T2,分析峰面积A2x的变化,建立水分变化动力学模型。结果表明:热泵干燥过程中,提高热风温度能够显著提高干燥速率,加快结合水、不易流动水以及自由水的迁移。干燥过程中自由水和结合水先于不易流动水发生变化,自由水含量在前90 min基本保持不变,之后迅速下降,不易流动水和结合水含量均表现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自由水被脱除后,不易流动水和结合水依次达到最大值,随着干燥进行不易流动水逐渐被脱除,随后结合水开始被脱除至干燥结束。马铃薯切片热泵干燥过程属于内部扩散控制,水分有效扩散系数范围为5. 228×10-8~1. 434×10-7m2/s,建立的干燥动力学模型决定系数均大于0. 98,可用于预测马铃薯切片干燥过程中不同状态的水分迁移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干燥 水分迁移 低场核磁共振 数学模型
下载PDF
陕西4次台风远距离暴雨过程的水汽条件对比 被引量:27
11
作者 张雅斌 武麦凤 +2 位作者 侯建忠 白庆梅 陈小婷 《干旱气象》 2014年第5期788-797,共10页
利用NCEP再分析资料和常规观测资料,对比分析了陕西省4次台风远距离暴雨过程期间的水汽输送、水汽收支和水汽含量特征。结果表明:远距离台风用直接和间接2种方式影响热带低纬地区水汽向陕西方向的输送,中高纬度地区西风槽与高压系统直... 利用NCEP再分析资料和常规观测资料,对比分析了陕西省4次台风远距离暴雨过程期间的水汽输送、水汽收支和水汽含量特征。结果表明:远距离台风用直接和间接2种方式影响热带低纬地区水汽向陕西方向的输送,中高纬度地区西风槽与高压系统直接参与暴雨区附近水汽的输送与再分配过程。远距离台风出现时,暴雨区南边界始终存在水汽的输入,占净输入的68%,西边界多为水汽的输出方,东边界上水汽收支变化趋势与台风移动路径密切相关。川东地区西南涡维持、发展并向东北向移动时,陕西水汽总收支成倍增大。台风远距离暴雨出现前12 h左右,暴雨中心低层比湿出现极大值,对应的风场辐合中心一般出现在比湿增加之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风远距离暴雨 水汽输送 水汽收支 水汽含量
下载PDF
微波真空干燥过程中木材内的水分迁移机理 被引量:26
12
作者 李贤军 吴庆利 +1 位作者 姜伟 张璧光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50-153,共4页
该文以马尾松木材为研究对象,对微波真空干燥过程中木材内部的含水率分布进行了研究,首次阐述了微波真空干燥过程中木材内部的水分迁移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在微波真空干燥过程中,木材内部的含水率分布比较均匀,在厚度方向没有明显的整体... 该文以马尾松木材为研究对象,对微波真空干燥过程中木材内部的含水率分布进行了研究,首次阐述了微波真空干燥过程中木材内部的水分迁移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在微波真空干燥过程中,木材内部的含水率分布比较均匀,在厚度方向没有明显的整体性含水率梯度,特别是在干燥的后期,木材内部的含水率分布更加均匀;当含水率在纤维饱和点(FSP)以上时,木材中的自由水和水蒸气在压力梯度的作用下以渗透流的形式在木材内部迁移;当含水率在FSP以下时,木材中的水分在压力梯度的作用下以水蒸气的形式向木材表面迁移;因热扩散、含水率梯度引起的水分迁移可以忽略不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燥 微波真空 水分迁移 木材
下载PDF
大运动量条件下的运动服装舒适性研究 被引量:18
13
作者 刘瑜 刘咏梅 《体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71-73,78,共4页
采用芯吸、透湿、保水性和散湿干燥实验方法 ,对大运动量条件下运动服装面料进行研究。结果认为 ,高导湿化学纤维利于液态水的传递和散湿 ,适合大运动量条件下人体着装舒适性需求。
关键词 服装 舒适性 湿传递 大运动量 透湿 芯吸作用
下载PDF
人-服装-环境系统热湿舒适性的理论研究 被引量:16
14
作者 孙玉钗 《河北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03年第4期61-66,共6页
在大量阅读的基础上,试图从3个方面概要阐述对热舒适性的理论研究、热舒适性相关因素、热湿传递方式以及描述热湿传递的基础理论公式。
关键词 人-服装-环境系统 热湿舒适性相关因素 热湿传递方式 织物结构 纤维特性 服装系统 静止空气层
下载PDF
被动式太阳能集热蓄热墙对室内湿度调节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17
15
作者 陈滨 孟世荣 +3 位作者 陈会娟 陈星 孙鹏 丁颖慧 《暖通空调》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42-46,共5页
在两间分别采用被动式太阳能集热蓄热墙体和普通保温节能墙体的同实体大的实验房屋中,利用多点温湿度及风速的计算机巡回检测系统,在2004年供暖期对室内外温湿度、风速、太阳辐射照度及墙体内温度等参数进行了实测。结果表明,未采用被... 在两间分别采用被动式太阳能集热蓄热墙体和普通保温节能墙体的同实体大的实验房屋中,利用多点温湿度及风速的计算机巡回检测系统,在2004年供暖期对室内外温湿度、风速、太阳辐射照度及墙体内温度等参数进行了实测。结果表明,未采用被动式太阳能集热蓄热墙体的对比房内相对湿度比太阳房高20%左右,并因湿度较高在窗户上出现结露现象。分析了两间实验房屋的热湿传递特性以及对一些物性参数如室内相对湿度、墙体的含湿量、人的舒适性等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迁移 被动式集热蓄热墙 湿环境 建筑节能
下载PDF
混凝土湿度运移数值计算综述 被引量:19
16
作者 王建 戴会超 顾冲时 《水力发电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85-89,共5页
阐述湿度运移数值计算的现状和特点。介绍主要的计算参数包括湿度扩散系数、表面因子等对湿度、温度、水灰比等因素的依赖性 ,指出计算中应注意的问题 ,并探讨实际应用中参数选用的原则。最后 ,分析湿度运移计算至今未形成完善体系的原因。
关键词 混凝土 湿度运移 综述 数值计算 干缩应力
下载PDF
高潜水位采煤塌陷区重构土壤水分运移规律模拟研究 被引量:22
17
作者 宋杨睿 王金满 +2 位作者 李新凤 吴克宁 白中科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43-148,154,共7页
以江苏省徐州市贾汪矿区为研究区,通过野外采样与室内土柱试验模拟不同土壤重构模式,对固定地下水位不同重构模式下土壤水分运移过程进行了观测。试验设置土柱上层0—50cm为土壤充填,50—80cm为不同表土替代物充填。按照下层50—80cm充... 以江苏省徐州市贾汪矿区为研究区,通过野外采样与室内土柱试验模拟不同土壤重构模式,对固定地下水位不同重构模式下土壤水分运移过程进行了观测。试验设置土柱上层0—50cm为土壤充填,50—80cm为不同表土替代物充填。按照下层50—80cm充填物的不同,设置4组处理,其中处理1为对照组(土壤充填),处理2(粉煤灰充填)、处理3(煤矸石充填)、处理4(煤矸石-粉煤灰混合物充填)为试验组。结果表明:(1)重构土壤上层含水率与下层相比变化明显,底层含水率临近于饱和含水率,变化微小;(2)在不同充填物的分界线处含水率变化明显,充填物类型对土壤水分垂直变化有较大影响;(3)煤矸石、粉煤灰混合物充填重构模式含水率变化规律与土壤充填模式最为一致,且饱和含水率最为接近,具有良好的保水、透气性,是高潜水位采煤塌陷区土地复垦最理想的土壤重构模式。本研究可以为高潜水位采煤塌陷区土地复垦的土壤重构以及盐渍化控制等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复垦 土壤重构 水分运移 高潜水位 采煤塌陷区
下载PDF
胡萝卜切片红外辐射干燥水分迁移特性研究 被引量:18
18
作者 王相友 魏忠彩 +1 位作者 孙传祝 张丽丽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240-245,共6页
为探究红外辐射干燥胡萝卜切片内部水分迁移特性,进行了辐射温度为60℃、切片厚度为5 mm时的胡萝卜切片红外干燥试验,并利用低场核磁共振波谱法对胡萝卜切片横向弛豫时间T2图谱进行了分析。试验结果表明,红外辐射干燥过程中自由水和半... 为探究红外辐射干燥胡萝卜切片内部水分迁移特性,进行了辐射温度为60℃、切片厚度为5 mm时的胡萝卜切片红外干燥试验,并利用低场核磁共振波谱法对胡萝卜切片横向弛豫时间T2图谱进行了分析。试验结果表明,红外辐射干燥过程中自由水和半结合水的横向弛豫时间T2显著大于热风干燥;峰面积A0的衰减速度明显快于热风干燥,即干燥速率、水分变化梯度显著高于热风干燥;试验还得出了红外辐射和热风干燥胡萝卜切片的峰面积随干燥时间衰减趋势拟合方程。试验数据为进一步研究胡萝卜切片的精细化干燥和优化干燥工艺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萝卜切片 水分迁移 横向弛豫时间 红外辐射 热风干燥
下载PDF
地表覆盖条件下冻融土壤水热动态变化规律研究 被引量:16
19
作者 杨金凤 郑秀清 邢述彦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03-306,共4页
基于季节性冻融期地表覆盖条件下田间土壤温度、水分的剖面监测资料,分析了土壤的温度变化及其冻融过程,进而研究了冻融期裸地(LD)、地膜覆盖(MD)、秸秆与地膜双重覆盖(JMD)地块的土壤水分动态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三种处理地块的土壤均... 基于季节性冻融期地表覆盖条件下田间土壤温度、水分的剖面监测资料,分析了土壤的温度变化及其冻融过程,进而研究了冻融期裸地(LD)、地膜覆盖(MD)、秸秆与地膜双重覆盖(JMD)地块的土壤水分动态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三种处理地块的土壤均经历初冻、快速冻结、稳定冻结、融化四个冻融阶段;在冻融过程中,三种地块均出现土壤水分的迁移现象,且含水率高值区及低值区出现的时间、深度以及持续的时间随地表覆盖条件的不同而异;深层土壤受气象条件及地表覆盖条件影响较小,含水率保持相对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季节性冻土 地表覆盖 土壤水分 水分迁移 土壤温度
下载PDF
黑河中游绿洲麦田土壤水气热参数田间尺度空间分布特征 被引量:15
20
作者 王卫华 王全九 +1 位作者 武向博 王铄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94-102,294,共10页
为了明确黑河中游绿洲麦田土壤水气热传输动力学特征的空间变异性,该文采用地理信息系统和地统计学相结合的方法,以黑河中游临泽县麦田的水气热参数的空间分布特征为基础进行相关研究。结果表明地统计学方法可以较好地模拟土壤水气热参... 为了明确黑河中游绿洲麦田土壤水气热传输动力学特征的空间变异性,该文采用地理信息系统和地统计学相结合的方法,以黑河中游临泽县麦田的水气热参数的空间分布特征为基础进行相关研究。结果表明地统计学方法可以较好地模拟土壤水气热参数的空间结构和变异特征;水气热参数的拱高与基态值之比均高于75%,采样间隔距离设为10m可以达到较为理想的研究目标;Kringing插值研究结果表明,该区域土壤水气参数变化具有良好的一致性;总的来说,研究区域的土壤导热率具有中间高,南北两侧低的马鞍形变化趋势。该研究将为当地土壤水气热参数田间尺度空间变异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水分 热传递 饱和导水率 导气率 导热率 地统计学 空间变异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