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微创Cable-Pin系统和改良张力带内固定治疗髌骨横形骨折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10
1
作者 宋绍军 唐忠志 +1 位作者 冷红林 毛宁方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15年第2期155-157,共3页
目的比较微创Cable-Pin系统和改良张力带内固定治疗闭合性髌骨横形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微创CablePin系统内固定治疗髌骨横形骨折30例(微创组),采用切开复位改良张力带内固定治疗髌骨横形骨折30例(张力带组)。比较2组手术时间、骨折愈... 目的比较微创Cable-Pin系统和改良张力带内固定治疗闭合性髌骨横形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微创CablePin系统内固定治疗髌骨横形骨折30例(微创组),采用切开复位改良张力带内固定治疗髌骨横形骨折30例(张力带组)。比较2组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术后VAS评分、膝关节屈曲度、膝关节功能Bostman评分、并发症。结果微创组手术时间(54.3±9.8)min,较张力带组(48.5±6.1)min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990,P=0.100)。微创组骨折愈合时间(6.8±2.7)周,较张力带组(11.5±1.2)周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350,P=0.001)。微创组术后前3个月的VAS评分明显高于张力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微创组术后1、2、3、6、12、18个月膝关节功能屈曲度都大于张力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6、12、18个月微创组膝关节功能Bostman评分明显优于张力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Cable-Pin系统治疗髌骨骨折在术后疼痛、骨折愈合时间、膝关节屈曲度、膝关节功能评分和并发症方面要优于切开复位改良张力带内固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横形髌骨骨折 微创Cable-Pin系统 改良张力带 内固定
原文传递
关节镜下改良张力带固定治疗髌骨骨折患者的康复护理 被引量:6
2
作者 张素萍 李晓东 李红 《南方护理学报》 2004年第5期31-32,共2页
对38例新鲜髌骨骨折患者行关节镜直视下骨折复位,改良张力带固定,术前和术后给予及时有效的功能康复和护理指导,取得满意的效果。平均随访18.6个月,骨折平均愈合时间7.5周,所有病例愈合良好,无并发症出现。关节镜治疗髌骨骨折为髌骨骨... 对38例新鲜髌骨骨折患者行关节镜直视下骨折复位,改良张力带固定,术前和术后给予及时有效的功能康复和护理指导,取得满意的效果。平均随访18.6个月,骨折平均愈合时间7.5周,所有病例愈合良好,无并发症出现。关节镜治疗髌骨骨折为髌骨骨折提供了一种新的治疗方法。应针对其解剖特点制订科学、有效的护理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髌骨骨折 天节镜 改良张力带 康复 护理
下载PDF
2种张力带固定治疗髌骨骨折的临床疗效对比分析 被引量:5
3
作者 孙长林 梁玉刚 +2 位作者 吴锦华 孙加强 潘齐飞 《中国伤残医学》 2014年第9期9-11,共3页
目的:比较改良张力带与AO张力带固定治疗髌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改良张力带内固定和AO张力带内固定髌骨骨折患者共57例,分别治疗髌骨骨折,2组均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方式,术后均不需要石膏外固定,进行早期功能练习。结果:改良张力... 目的:比较改良张力带与AO张力带固定治疗髌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改良张力带内固定和AO张力带内固定髌骨骨折患者共57例,分别治疗髌骨骨折,2组均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方式,术后均不需要石膏外固定,进行早期功能练习。结果:改良张力带组术后并发症少,治疗效果优良率明显高于AO张力带组。结论:改良张力带内固定治疗髌骨骨折是治疗髌骨骨折的理想的治疗方法,它操作简便,创伤小,效果可靠,并发症少,膝关节功能恢复好,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髌骨骨折 改良张力带 AO张力带 治疗方法
原文传递
记忆合金髌骨爪与改良张力带治疗髌骨骨折的效果对比 被引量:3
4
作者 兰海峰 冯建忠 +1 位作者 吴冬冬 赵自平 《中国当代医药》 2014年第10期24-25,28,共3页
目的比较记忆合金髌骨爪与改良张力带治疗髌骨骨折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08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50例髌骨骨折患者,其中35例采用记忆合金髌骨爪治疗,15例采用改良张力带治疗,比较两组的平均手术时间、关节功能、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目的比较记忆合金髌骨爪与改良张力带治疗髌骨骨折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08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50例髌骨骨折患者,其中35例采用记忆合金髌骨爪治疗,15例采用改良张力带治疗,比较两组的平均手术时间、关节功能、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治疗费用。结果50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6~12个月;髌骨爪组的平均手术时间短于张力带组,治疗费用高于张力带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张力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对于髌骨骨折治疗,记忆合金髌骨爪具有固定牢靠、手术时间短、并发症少等优点,而改良张力带具有疗效可靠、医疗费用低的优点,临床应综合考虑选取合适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髌骨骨折 记忆合金髌骨爪 改良张力带
下载PDF
改良张力带与形状记忆合金聚髌器治疗髌骨骨折的疗效对比 被引量:2
5
作者 赵栋 贾鹏 王文良 《武警后勤学院学报(医学版)》 CAS 2014年第10期827-829,共3页
【目的】对比分析改良张力带与形状记忆合金聚髌器治疗髌骨骨折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46例髌骨骨折手术治疗患者,术后随访6个月至2年,从术后功能恢复情况、手术时间、术后平均出血量及平均住院时间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术后随访6... 【目的】对比分析改良张力带与形状记忆合金聚髌器治疗髌骨骨折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46例髌骨骨折手术治疗患者,术后随访6个月至2年,从术后功能恢复情况、手术时间、术后平均出血量及平均住院时间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术后随访6个月~2年,改良张力带固定组优良率87.5%,聚髌器固定组优良率92.4%,两组比较无明显统计学差异。两组在手术时间、术后平均出血量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改良张力带和形状记忆合金聚髌器在疗效上无明显差异,聚髌器固定组在手术时间与术后平均出血量方面明显少于改良张力带固定组,且改良张力带固定组病例中较多患者存在钉尾刺激症,严重时影响康复锻炼,在费用允许的情况下,我们更倾向于选择形状记忆合金聚髌器固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髌骨骨折 改良张力带 形状记忆合金聚髌器
原文传递
间接复位、经皮股骨髁万向锁定板倒置治疗股骨转子间及转子下骨折 被引量:2
6
作者 张智长 王韬 +2 位作者 陆男吉 罗从风 曾炳芳 《临床骨科杂志》 2011年第2期157-159,共3页
目的探讨间接复位、经皮股骨髁万向锁定板倒置治疗股骨转子间及转子下骨折治疗效果。方法对28例股骨转子间及转子下骨折患者,均采用牵引床间接复位、穿皮股骨髁万向锁定板倒置固定。结果 28例均获得随访,时间5-11个月。骨折愈合时间为3-... 目的探讨间接复位、经皮股骨髁万向锁定板倒置治疗股骨转子间及转子下骨折治疗效果。方法对28例股骨转子间及转子下骨折患者,均采用牵引床间接复位、穿皮股骨髁万向锁定板倒置固定。结果 28例均获得随访,时间5-11个月。骨折愈合时间为3-6个月。无肢体短缩、髋内翻等并发症。结论对外侧壁粉碎或反斜行骨折、髓腔过细不适合髓内固定、假体周围骨折等股骨转子间及转子下骨折,采用间接复位、股骨髁万向锁定板倒置固定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万向锁定钢板 倒置 股骨骨折 间接复位
下载PDF
改良空心钉复位尺骨鹰嘴截骨结合垂直锁定钢板治疗C型肱骨远端骨折临床效果观察
7
作者 李晗 吴冯胜 +3 位作者 徐执扬 吴飞华 苏新杰 梁喜斌 《中国医学工程》 2023年第10期54-58,共5页
目的探讨改良空心钉复位尺骨鹰嘴截骨结合垂直锁定钢板治疗C型肱骨远端骨折临床效果。方法回顾选取2016年2月至2021年11月,在北京市垂杨柳医院骨科就诊的C型肱骨远端骨折患者15例,应用尺骨鹰嘴截骨入路治疗,尺骨鹰嘴截骨部复位采用1枚6.... 目的探讨改良空心钉复位尺骨鹰嘴截骨结合垂直锁定钢板治疗C型肱骨远端骨折临床效果。方法回顾选取2016年2月至2021年11月,在北京市垂杨柳医院骨科就诊的C型肱骨远端骨折患者15例,应用尺骨鹰嘴截骨入路治疗,尺骨鹰嘴截骨部复位采用1枚6.5 mm空心钉结合钛缆张力带的复位固定方式,术后支具固定及适当功能练习。结果15例患者均获得随访,切口均一期愈合。术后未出现切口感染、血管神经症状等并发症。肱骨远端骨折均愈合,平均愈合时间12.6周,钢板、螺钉位置良好;尺骨鹰嘴截骨处骨性愈合,未发生移位、骨不连等情况。随着术后愈合时间的增加,术后12个月时,平均肘关节屈曲角度为(119.33±11.63)°。末次随访按照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标准,平均85(65~95)分。优7例,良5例,可3例,差0例,优良率80%。结论采用尺骨鹰嘴截骨入路治疗C型肱骨远端骨折效果满意;改良6.5mm空心钉结合钛缆张力带复位尺骨鹰嘴截骨部操作简单,预后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型肱骨远端骨折 尺骨鹰嘴截骨 改良空心钉 张力带
下载PDF
关节镜下薇乔抗菌缝线内固定治疗髌骨中下极粉碎性骨折 被引量:1
8
作者 李正文 石玉芹 +3 位作者 申国庆 张浩 高发旺 陈俊麒 《临床骨科杂志》 2016年第5期597-599,共3页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薇乔抗菌缝线内固定治疗髌骨中下极粉碎性骨折的疗效。方法手术治疗40例髌骨下粉碎性骨折患者,20例行克氏针改良张力带固定术(改良张力带组),20例采用关节镜下薇乔抗菌缝线内固定术(薇乔抗菌缝线组),比较两组术...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薇乔抗菌缝线内固定治疗髌骨中下极粉碎性骨折的疗效。方法手术治疗40例髌骨下粉碎性骨折患者,20例行克氏针改良张力带固定术(改良张力带组),20例采用关节镜下薇乔抗菌缝线内固定术(薇乔抗菌缝线组),比较两组术中、术后及功能情况。结果改良张力带组比薇乔抗菌缝线组手术出血量多、手术时间与住院时间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完全负重时间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6-12个月。患肢功能恢复情况:改良张力带组优13例,良5例,可1例,差1例;薇乔抗菌缝线组优17例,良3例,两组优良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改良张力带组切口裂开、感染1例,薇乔抗菌缝线组无并发症发生。结论关节镜下薇乔抗菌缝线内固定治疗髌骨中下极粉碎性骨折疗效更好,创伤小,操作简便,无需二次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髌骨骨折 关节镜检查 薇乔抗菌缝线 改良张力带
下载PDF
两种术式对髌骨骨折患者体温影响的对比分析
9
作者 蒋俊梅 官爱玲 《荆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7年第9期80-81,共2页
目的:比较髌骨骨折患者行关节镜下改良张力带固定及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对机体体温的影响。方法:将120例新鲜髌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关节镜下改良张力带固定组60例,切开复位内固定组60例,记录术晨、术毕、术后1-3d晨监测的体温。结果:... 目的:比较髌骨骨折患者行关节镜下改良张力带固定及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对机体体温的影响。方法:将120例新鲜髌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关节镜下改良张力带固定组60例,切开复位内固定组60例,记录术晨、术毕、术后1-3d晨监测的体温。结果:体温升高从术毕至术后3d,关节镜组小于切开复位组(P〈0.05)。结论:从术后体温恢复角度上看,治疗髌骨骨折患者关节镜下改良张力带固定优于切开复位内固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髌骨骨折 关节镜 改良张力带 切开复位 体温
下载PDF
改良张力带内固定治疗38例髌骨骨折的疗效观察
10
作者 钱军 林健 《中国临床新医学》 2011年第2期153-154,共2页
目的研究改良张力带手术治疗髌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改良张力带内固定治疗髌骨骨折38例,其中粉碎性骨折11例,术后对其疗效进行评估。结果术后随访6~24个月,34例病人取得了良好效果。结论采用改良张力带手术治疗髌骨骨折效果可靠... 目的研究改良张力带手术治疗髌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改良张力带内固定治疗髌骨骨折38例,其中粉碎性骨折11例,术后对其疗效进行评估。结果术后随访6~24个月,34例病人取得了良好效果。结论采用改良张力带手术治疗髌骨骨折效果可靠,包括粉碎性髌骨骨折同样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张力带 髌骨骨折 疗效
下载PDF
改良张力带结合空心螺钉治疗胫骨结节骨折
11
作者 邱春华 陈祥 王延根 《中医临床研究》 2013年第21期99-99,102,共2页
胫骨结节骨折是临床上比较少见的一种骨折,文中论述对1例胫骨结节骨折患者行改良张力带结合空心螺钉治疗,疗效满意。
关键词 胫骨结节骨折 改良张力带 空心螺钉
下载PDF
改良减张张力带治疗髌骨下极粉碎性骨折
12
作者 刘家国 尚锋 +1 位作者 程建明 罗斌 《湖北医药学院学报》 CAS 2017年第3期242-245,共4页
目的:探讨改良减张张力带治疗髌骨下极粉碎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02年5月至2015年8月收治40例髌骨下极粉碎性骨折患者,所有均采用切开复位改良张力带固定并跨髌韧带"8"字钢缆限制环减张治疗,术后早期即进行膝关节屈伸锻... 目的:探讨改良减张张力带治疗髌骨下极粉碎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02年5月至2015年8月收治40例髌骨下极粉碎性骨折患者,所有均采用切开复位改良张力带固定并跨髌韧带"8"字钢缆限制环减张治疗,术后早期即进行膝关节屈伸锻炼,定期复查,采用Bostman评分表评估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所有患者随访时间12~15个月,骨折均获得愈合,无内固定失效、骨折不愈合等,膝关节功能按Bostman评分:优35例,良:3例,差:2例,优良率为95%。结论:改良减张张力带治疗髌骨下极粉碎性骨折具有固定可靠,膝关节功能恢复好,晚期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点,是治疗髌骨下粉碎性极骨折特别有效的一种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髌骨下极骨折 内固定 改良张力带
原文传递
髌骨骨折克氏针内固定导向器的研制及临床应用 被引量:12
13
作者 熊中伟 赵文 申庆民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15年第2期158-160,共3页
目的自行研制一种髌骨骨折克氏针内固定导向器并验证其临床应用的效能。方法髌骨骨折克氏针内固定导向器(专利号:201020575985.8)主体结构由1个带滑动杆的固定爪和1个滑动爪组成。自2010-10—2013-10共52例髌骨骨折符合纳入标准,随机分... 目的自行研制一种髌骨骨折克氏针内固定导向器并验证其临床应用的效能。方法髌骨骨折克氏针内固定导向器(专利号:201020575985.8)主体结构由1个带滑动杆的固定爪和1个滑动爪组成。自2010-10—2013-10共52例髌骨骨折符合纳入标准,随机分为试验组(使用髌骨骨折克氏针内固定导向器,29例)及对照组(徒手置入克氏针,23例)。记录手术时间、止血带使用时间、术中出血量、克氏针穿针次数;置针标准性通过下列指标判断比较:CT片测量克氏针与髌骨纵轴的锐角角度α,与髌骨冠状面中轴的锐角角度β,克氏针通过横轴时分别与横轴线上2个3等分点的距离和(a+b),克氏针离关节面的最小距离与5 mm的差值之和(c+d)。结果试验组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试验组在手术时间、止血带使用时间、穿针次数、置针准确性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髌骨骨折克氏针导向器设计合理、操作简单,能提高克氏针置针准确性,增强张力带滑动加压性能,充分发挥改良张力带固定髌骨骨折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髌骨骨折 AO张力带 内固定 克氏针导向器
原文传递
3种内固定方法用于髌骨骨折固定中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12
14
作者 罗兵 杨家福 +4 位作者 马川 刘忠超 石厚银 王振龙 江峰 《中国医药科学》 2013年第8期57-58,68,共3页
目的对临床常用的3种内固定方法用于髌骨骨折治疗中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寻求最佳的固定方法用于临床推广。方法选取我院2008年6月~2010年6月采用内固定方式治疗的髌骨骨折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固定方... 目的对临床常用的3种内固定方法用于髌骨骨折治疗中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寻求最佳的固定方法用于临床推广。方法选取我院2008年6月~2010年6月采用内固定方式治疗的髌骨骨折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固定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3组,每组研究对象30例。使用钢丝粗线环扎术固定的为观察1组;镍钛-聚髌器内固定的为观察2组;使用改良张力带钢丝内固定术的为观察3组。随访16个月,对3组研究对象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所有研究对象均获随访,3组研究对象的骨折愈合率分别为73.3%(22/30),93.3%(28/30),86.7%(26/30);观察2组优于其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活动功能及患者满意率等数据的比较中,观察2组优于其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髌骨骨折的固定中镍钛-聚髌器内固定较钢丝粗线环扎术及改良张力带钢丝内固定术具有愈合率高,活动功能恢复好,患者满意率高等优势,适于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髌骨骨折 镍钛-聚髌器 改良张力带钢丝内固定术 钢丝粗线环扎术
下载PDF
用不同方法治疗髌骨骨折的疗效对比 被引量:6
15
作者 古志刚 《当代医药论丛》 2014年第19期21-22,22,共2页
目的:探讨分析用不同方法治疗髌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2012年1月~2014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94例髌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将这94例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每组各有47例患者。为A组患者使用改良的克氏针张力带内固... 目的:探讨分析用不同方法治疗髌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2012年1月~2014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94例髌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将这94例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每组各有47例患者。为A组患者使用改良的克氏针张力带内固定术进行治疗,为B组患者使用记忆合金髌骨爪内固定术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与手术相关的情况、并发症的发生率及膝关节功能的恢复情况。结果 :治疗结束后,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的出血量、住院的时间和骨折愈合的时间相比差异不具有显著性(P>0.05)。B组患者发生并发症的几率明显低于A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B组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的优良率明显高于A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用改良的克氏针张力带内固定术和记忆合金髌骨爪内固定术均能有效地治疗髌骨骨折,但进行记忆合金髌骨爪内固定术的患者其术后出现并发症的几率更低,患者的膝关节功能恢复得更好。此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髌骨骨折 改良克氏针张力带内固定术 记忆合金髌骨爪内固定术 临床效果
下载PDF
三种不同内固定方法治疗髌骨骨折的疗效比较及对膝关节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6
16
作者 王功国 罗群 《中国现代医生》 2010年第31期7-8,11,共3页
目的探讨应用粗丝线或可吸收粗线环形缝合固定法、改良张力带钢丝内固定术、镍钛记忆合金聚髌器三种不同方法治疗髌骨骨折的手术效果以及其对膝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 90例髌骨骨折患者根据手术固定方法不同随机分为A、B、C三组各30例,A... 目的探讨应用粗丝线或可吸收粗线环形缝合固定法、改良张力带钢丝内固定术、镍钛记忆合金聚髌器三种不同方法治疗髌骨骨折的手术效果以及其对膝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 90例髌骨骨折患者根据手术固定方法不同随机分为A、B、C三组各30例,A组:应用粗丝线或可吸收粗线环形缝合固定法治疗,B组:采用改良张力带钢丝内固定术,C组采用镍钛记忆合金聚髌器,分析比较三种不同内固定方法术后3个月、6个月的治疗效果以及对膝关节功能的影响。结果三组手术方法的平均术中及术后出血量、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并无显著性。但术后3个月A组、B组膝关节活动度(ROM)的有效率明显低于C组,经χ2检验显示,差异有显著性(χ2=6.412,P<0.05)。术后6个月三组临床疗效比较:A组、B组的总有效率明显低于C组,差异有显著性(χ2=7.523,P<0.05)。结论改良张力带固定法、镍钛聚髌器固定法的手术治疗方法在解剖复位,坚强的内固定加早期的关节持续被动运动方面优于粗丝线或可吸收粗线环形缝合固定法。同时借助CPM机被动加主动训练,增强伤肢的静脉回流,减轻疼痛和肿胀,能有效避免创伤性骨关节炎,利于软骨营养,明显加速关节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髌骨骨折 粗丝线或可吸收粗线环形缝合固定法 改良张力带钢丝内固定术 镍钛记忆合金聚髌器
下载PDF
改良克氏针张力带与髌骨爪内固定术治疗髌骨横行骨折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吴志显 万新宇 万涛 《基层医学论坛》 2019年第29期4155-4156,共2页
目的对比髌骨横行骨折采用改良克氏针张力带与髌骨爪内固定术治疗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髌骨横行骨折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KW组(应用改良克氏针张力带治疗)、PC组(采用髌骨爪内固定术治疗)各30... 目的对比髌骨横行骨折采用改良克氏针张力带与髌骨爪内固定术治疗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髌骨横行骨折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KW组(应用改良克氏针张力带治疗)、PC组(采用髌骨爪内固定术治疗)各30例。比较2组围术期指标、并发症及Bostman功能优良率。结果与KW组相比,PC组骨折愈合时间、手术时间短,并发症发生率低,Bostman功能优良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髌骨横行骨折采用髌骨爪内固定术治疗可提升功能优良率,缩短手术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髌骨横行骨折 髌骨爪内固定术 改良克氏针张力带 疗效对比
下载PDF
改良张力带钢丝内固定治疗髌骨骨折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4
18
作者 王建雄 李永宁 +2 位作者 张晨 马志伟 陈德胜 《宁夏医科大学学报》 2020年第8期824-827,共4页
目的观察改良张力带钢丝内固定与拉力螺钉内固定治疗髌骨骨折的疗效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9月—2018年9月银川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94例髌骨骨折患者,根据手术方法分为观察组(采用改良张力带钢丝内固定治疗,56例),对照组(采用拉力... 目的观察改良张力带钢丝内固定与拉力螺钉内固定治疗髌骨骨折的疗效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9月—2018年9月银川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94例髌骨骨折患者,根据手术方法分为观察组(采用改良张力带钢丝内固定治疗,56例),对照组(采用拉力螺钉内固定治疗,38例)。观察两组患者术后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膝关节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评分(HSS)以及术后内固定和并发症发生情况,评定改良张力带钢丝内固定治疗髌骨骨折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骨性愈合时间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术后内固定取出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术后1周、1个月膝关节HSS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髌骨相关再次手术率高于对照组(P均<0.05);两组患者术后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复杂的髌骨骨折,可采用改良张力带固定技术,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张力带钢丝内固定 拉力螺钉内固定 髌骨骨折 术后康复
下载PDF
改良克氏针张力带法治疗A型和B 2型掌骨干骨折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3
19
作者 裴伟华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5年第16期97-98,共2页
目的 探讨改良克氏针张力带法治疗A型和B 2型掌骨干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0年6月-2013年6月我院收治的100例A型和B 2型掌骨干骨折患者,按就诊顺序号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克氏针张力带法治疗,观察组采... 目的 探讨改良克氏针张力带法治疗A型和B 2型掌骨干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0年6月-2013年6月我院收治的100例A型和B 2型掌骨干骨折患者,按就诊顺序号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克氏针张力带法治疗,观察组采用改良克氏针张力带法。观察两组骨折愈合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所有患者随访3-12个月(平均4.5个月)。观察组骨折愈合时间为(4.5±1.6)周,短于对照组的(8.2±1.4)周;对照组骨延迟愈合、骨不连7例(14%),感染6例(12%)。观察组骨延迟愈合、骨不连1例(2%),感染5例(10%)。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改良克氏针张力带法治疗A型和B 2型掌骨干骨折可促进骨折愈合,减少术后并发症,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掌骨干骨折 改良克氏针张力带法 传统克氏针张力带法
下载PDF
非克氏针改良钢丝张力带内固定治疗髌骨骨折 被引量:2
20
作者 杨勇 樊雅玲 +1 位作者 冯敬桃 黄岳 《泸州医学院学报》 2016年第2期137-140,共4页
目的:观察非克氏针改良钢丝张力带内固定治疗髌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髌骨骨折手术患者52例,K组即传统克氏针钢丝张力带内固定24例;NK组即非克氏针钢丝张力带内固定28例。比较两组患者住院费用、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骨折愈合时间,... 目的:观察非克氏针改良钢丝张力带内固定治疗髌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髌骨骨折手术患者52例,K组即传统克氏针钢丝张力带内固定24例;NK组即非克氏针钢丝张力带内固定28例。比较两组患者住院费用、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骨折愈合时间,并对术后内固定松动、断裂、针端触及疼痛不适感等常见并发症以及术后2周、1、3、6、12月时膝关节Bostman功能评价进行比较。结果:K组术后常见并发症内固定松动4例(17.4%),断裂1例(4.3%),针端触及疼痛不适6例(26.1%)。NK组患者没有出现上述常见并发症,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按照膝关节Bostman功能评价K组优11例,良8例,差4例,优良率82.6%;NK组优18例,良7例,差1例,优良率96.2%。除两周外其余各观察时点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显示K组要求取出内固定的患者18例(78.3%),而NK组为8例(30.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传统的克氏针钢丝张力带内固定相比,非克氏针改良钢丝张力带内固定不增加医疗费用、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和骨折愈合时间,具有并发症少、关节功能恢复良好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髌骨骨折 非克氏针改良钢丝张力带 内固定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