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华北地区第三、四活动期平静幕后期中强地震活动与未来强震 被引量:7
1
作者 朱红彬 李红 +1 位作者 邢成起 韩孔艳 《地震》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14-123,共10页
本文通过分析、研究华北地区第三、四活动期各平静幕后期的中强地震活动特征,认为:①华北地区第三、四活动期9个活跃幕中有7个在首发强震前3年内发生中强地震,其中第四活动期1-4活跃幕首发强震前2年内都发生了中强地震,未来第5活跃幕... 本文通过分析、研究华北地区第三、四活动期各平静幕后期的中强地震活动特征,认为:①华北地区第三、四活动期9个活跃幕中有7个在首发强震前3年内发生中强地震,其中第四活动期1-4活跃幕首发强震前2年内都发生了中强地震,未来第5活跃幕首发强震前,以发生中强地震作为序幕的可能性较大;②华北地区平静幕后期的中强地震活动,对其后活跃幕首发强震在时间和地点上有一定指示作用。由于华北地区可能即将进入新的强震活跃幕,该研究对判断华北地区未来强震趋势具有实用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北地区 平静幕后期 中强地震活动 活跃幕 首发强震 强震预测
下载PDF
首都圈地区M_S5.0级以上地震前地震活动图像 被引量:4
2
作者 岳晓媛 张红旗 武安绪 《华北地震科学》 2011年第2期45-48,共4页
针对地震前经常出现的地震活动图像异常展开研究,分析了首都圈地区1970年以来MS5.0级以上中强震前地震活动图像的变化特征。结果显示,首都圈地区8次(组)MS5.0级以上地震前,在震源区附近均出现了地震条带和逼近地震,震前有87.5%的逼近地... 针对地震前经常出现的地震活动图像异常展开研究,分析了首都圈地区1970年以来MS5.0级以上中强震前地震活动图像的变化特征。结果显示,首都圈地区8次(组)MS5.0级以上地震前,在震源区附近均出现了地震条带和逼近地震,震前有87.5%的逼近地震距主震130 km内;87.5%地震前在震源区附近出现了孕震空区,并在空区边缘或空区内部出现了逼近地震。最后对地震活动图像异常特征与首都圈地区中强震的相关性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首都圈地区 中强震 地震活动图像 异常特征
下载PDF
华北地区2级以上地震活动图像研究及预测意义 被引量:2
3
作者 王慧敏 吕梅梅 +1 位作者 张永仙 彭克银 《地震》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65-70,共6页
对华北地区1970年以来的2级以上地震活动图像按一定标准进行全时空扫描,共扫描出115条符合标准的异常。经过与华北地区的中强震进行相关性讨论,认为华北地区出现40天以上长轴超过300km,短轴超过100km的2级地震平静;局部地区出现周围比... 对华北地区1970年以来的2级以上地震活动图像按一定标准进行全时空扫描,共扫描出115条符合标准的异常。经过与华北地区的中强震进行相关性讨论,认为华北地区出现40天以上长轴超过300km,短轴超过100km的2级地震平静;局部地区出现周围比较平静的2级地震集中区;出现持续30天以上的周围比较平静的2级地震条带、空区,可以作为华北地区发生中强以上地震的短期异常信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活动性 活动异常 图像 地震短期预测
下载PDF
中强地震活动区地震年平均发生率确定方法的比较 被引量:2
4
作者 彭艳菊 张力方 +1 位作者 吕悦军 谢卓娟 《中国地震》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76-385,共10页
目前确定地震活动性参数的方法有2种,即潜在震源区划分法和格点空间光滑法。本文针对格点空间光滑法,重点介绍了高斯空间光滑法及其改进后的方法,并对比分析了这些方法的优缺点及适用性;然后以华中为研究区,分别采用高斯空间光滑法和潜... 目前确定地震活动性参数的方法有2种,即潜在震源区划分法和格点空间光滑法。本文针对格点空间光滑法,重点介绍了高斯空间光滑法及其改进后的方法,并对比分析了这些方法的优缺点及适用性;然后以华中为研究区,分别采用高斯空间光滑法和潜在震源区法建立地震活动性模型计算地震年平均发生率,并利用概率地震危险性分析方法计算地震危险性,对比两种方法所得区划结果的差异并分析了引起差异的原因。结果表明:空间光滑法适用于中强地震活动区地震危险性或由背景地震引起的地震危险性的计算;潜在震源区划分法适用于考虑明确的发震构造的地震危险性。将2种方法相结合,综合考虑地震和已知构造信息是判断中强地震活动区地震危险性的可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强地震活动区 年平均发生率 格点空间光滑法 潜在震源区法
下载PDF
长江峡东地区构造应力场与地震活动的讨论 被引量:5
5
作者 李安然 王清云 +1 位作者 张飞飞 徐永键 《地壳形变与地震》 CSCD 1994年第2期67-75,共9页
本文在分析峡东地区中、新生代构造应力场演化的基础上,根据构造形变、水系分布、震源机制与地球物理场特征和应力实测、模拟实验等多种途径综合分析了现代构造应力环境,认为本区现今处在大范围引张力背景上迭加了北东-南西向压应力... 本文在分析峡东地区中、新生代构造应力场演化的基础上,根据构造形变、水系分布、震源机制与地球物理场特征和应力实测、模拟实验等多种途径综合分析了现代构造应力环境,认为本区现今处在大范围引张力背景上迭加了北东-南西向压应力的联合作用,由此决定了中强地震的活动特点及其发震断裂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活动性 构造应力场 长江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