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基于ADDIE教学模型开展新生儿科护士分层培训,观察其对新生儿科护士核心能力的影响。方法 :成立新生儿科护士分层培训小组,按ADDIE教学模型的5个阶段,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我院新生儿科参加学习的护士开展理论和实践教学。于培训前...目的 :基于ADDIE教学模型开展新生儿科护士分层培训,观察其对新生儿科护士核心能力的影响。方法 :成立新生儿科护士分层培训小组,按ADDIE教学模型的5个阶段,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我院新生儿科参加学习的护士开展理论和实践教学。于培训前后对护士进行教学效果评价(理论成绩、核心能力、教学评价)。结果 :基于ADDIE培训模型培训后新生儿科护士考核成绩高于培训前(86.08±6.68 vs 78.92±5.95,P<0.05),新生儿科护士核心能力总分高于培训前(173.70±8.36 vs 167.22±8.30,P<0.05),新生儿科护士对基于ADDIE教学模型的分层培训的培训安排、培训方法、教学氛围、教师水平4方面的满意度比培训前更好,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ADDIE教学模型的新生儿科护士分层培训可提高新生儿科护士核心能力,护士对该培训认可度较高。展开更多
目的探索以决策导向型评价模型(context,input,process and product,CIPP)及柯氏模型为导向的"互联网+中医护理"岗前培训评估体系的行动研究是否有助于提升护理人员培训效果。方法以广东省中医院2019至2020年211名"互联...目的探索以决策导向型评价模型(context,input,process and product,CIPP)及柯氏模型为导向的"互联网+中医护理"岗前培训评估体系的行动研究是否有助于提升护理人员培训效果。方法以广东省中医院2019至2020年211名"互联网+中医护理"护士为研究对象,组建行动小组,综合运用多种方法收集资料并进行分析。根据收集的资料,行动小组构建"互联网+中医护理"培训方案、"互联网+中医护理"编制要求、"互联网+中医护理"流程的案例优化方案和"互联网+中医护理"的评价模型。培训结束后通过成绩比较、发放自制调查问卷,比较护士知识技能和相关态度、对培训项目总的反应和感受,以及主管领导、医护人员、服务对象对护士工作表现的评价。采用SPSS 2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护士培训后理论成绩为(85.16±6.22)分、案例考核成绩为(81.22±7.03)分,高于培训前理论成绩(61.23±12.90)分、案例考核成绩(59.54±14.41)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自制调查问卷结果显示,护士培训后理论知识技能、相关态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培训过程中、培训结束时对培训项目的培训内容、培训师资、培训实施、培训保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培训后,主管领导、医护人员、服务对象对护士工作表现的评价在知识技能、职业道德、工作过程、学习能力等方面均有改善,改善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行动研究是一种有效地持续改善护理培训的研究方法,基于CIPP及柯氏模型通过行动研究构建的"互联网+中医护理"护士优化方案可有效提升培训效果。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 :基于ADDIE教学模型开展新生儿科护士分层培训,观察其对新生儿科护士核心能力的影响。方法 :成立新生儿科护士分层培训小组,按ADDIE教学模型的5个阶段,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我院新生儿科参加学习的护士开展理论和实践教学。于培训前后对护士进行教学效果评价(理论成绩、核心能力、教学评价)。结果 :基于ADDIE培训模型培训后新生儿科护士考核成绩高于培训前(86.08±6.68 vs 78.92±5.95,P<0.05),新生儿科护士核心能力总分高于培训前(173.70±8.36 vs 167.22±8.30,P<0.05),新生儿科护士对基于ADDIE教学模型的分层培训的培训安排、培训方法、教学氛围、教师水平4方面的满意度比培训前更好,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ADDIE教学模型的新生儿科护士分层培训可提高新生儿科护士核心能力,护士对该培训认可度较高。
文摘目的探索以决策导向型评价模型(context,input,process and product,CIPP)及柯氏模型为导向的"互联网+中医护理"岗前培训评估体系的行动研究是否有助于提升护理人员培训效果。方法以广东省中医院2019至2020年211名"互联网+中医护理"护士为研究对象,组建行动小组,综合运用多种方法收集资料并进行分析。根据收集的资料,行动小组构建"互联网+中医护理"培训方案、"互联网+中医护理"编制要求、"互联网+中医护理"流程的案例优化方案和"互联网+中医护理"的评价模型。培训结束后通过成绩比较、发放自制调查问卷,比较护士知识技能和相关态度、对培训项目总的反应和感受,以及主管领导、医护人员、服务对象对护士工作表现的评价。采用SPSS 2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护士培训后理论成绩为(85.16±6.22)分、案例考核成绩为(81.22±7.03)分,高于培训前理论成绩(61.23±12.90)分、案例考核成绩(59.54±14.41)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自制调查问卷结果显示,护士培训后理论知识技能、相关态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培训过程中、培训结束时对培训项目的培训内容、培训师资、培训实施、培训保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培训后,主管领导、医护人员、服务对象对护士工作表现的评价在知识技能、职业道德、工作过程、学习能力等方面均有改善,改善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行动研究是一种有效地持续改善护理培训的研究方法,基于CIPP及柯氏模型通过行动研究构建的"互联网+中医护理"护士优化方案可有效提升培训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