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6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立木生物量方程的优度评价和精度分析 被引量:176
1
作者 曾伟生 唐守正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06-113,共8页
以建立东北落叶松和南方马尾松立木生物量模型为例,对模型的优度评价和精度分析进行专题研究。首先,在综合分析各种常用模型评价指标的基础上,提出6项基本评价指标,并通过对2个树种的生物量模型进行评价,证明是可行和有效的;然后,基于... 以建立东北落叶松和南方马尾松立木生物量模型为例,对模型的优度评价和精度分析进行专题研究。首先,在综合分析各种常用模型评价指标的基础上,提出6项基本评价指标,并通过对2个树种的生物量模型进行评价,证明是可行和有效的;然后,基于线性回归估计的基本假设及其置信区间计算公式,提出适合立木生物量模型预估的条件均值和单一预估值置信区间的估计方法,并确定2个树种生物量模型的置信区间;最后,通过蒙特卡罗模拟进行随机再抽样试验,结果表明采用检验样本进行适用性检验的做法不可取,应该利用全部样本(不分建模样本和检验样本)来建立模型,它能充分利用样本信息,使模型的预估误差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木生物量 相对生长方程 拟合优度 模型评价 蒙特卡罗模拟 预估精度 置信区间
下载PDF
太阳辐射逐时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56
2
作者 张素宁 田胜元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273-277,共5页
讨论了确定性模型与随机模型联合使用方法,建立了太阳总辐射ARIMA逐时模型。该模型可用于模拟逐时太阳辐射,提供建筑能耗分析用的逐时太阳辐射参数,还可用于预报。
关键词 模拟 预报 太阳辐射 逐时模型
下载PDF
应用三层热防护服热传递改进模型的皮肤烧伤度预测 被引量:63
3
作者 卢琳珍 徐定华 徐映红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11-118,125,共9页
针对人体持续暴露在闪火环境中烧伤时间及热防护服参数对防护性能的影响情况,利用建模与模拟的方法预测达到各级烧伤的最长安全工作时间。首先,对包含外壳、防水层和隔热层的3层防火材料、皮肤及三者间的空气层组成的系统,给出了系统各... 针对人体持续暴露在闪火环境中烧伤时间及热防护服参数对防护性能的影响情况,利用建模与模拟的方法预测达到各级烧伤的最长安全工作时间。首先,对包含外壳、防水层和隔热层的3层防火材料、皮肤及三者间的空气层组成的系统,给出了系统各层热传递微分方程以及初边值条件,改进了已有的高温条件下多层热防护服的热传递模型。接着,使用该模型计算出各固定接触面随时间变化的温度值,该计算结果与同等条件下已有模型一致,从而验证了模型的可靠性。最后,采用改进的模型预测达到一级、二级和三级烧伤所需的临界时间,分析了空气层和织物厚度对防护服防护性能的影响。研究发现,在闪火条件下,消防人员即使身穿热防护服也仅有十几秒的安全时间,且空气层和织物的厚度大小对防服性能的影响十分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防护服 热传递模型 热防护性能 数值模拟 皮肤烧伤预测
下载PDF
亚热带和黄土高原区耕作土壤有机碳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响应 被引量:38
4
作者 吴金水 童成立 刘守龙 《地球科学进展》 CAS CSCD 2004年第1期131-137,共7页
采用计算机模拟方法研究了我国亚热带和黄土高原地区耕作土壤有机碳状况及其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响应。结果表明,在新鲜有机质输入相同的情况下,亚热带地区的耕作土壤(0~20cm)有机碳积累量比北温带地区大约低50%,黄土高原地区的耕作土壤... 采用计算机模拟方法研究了我国亚热带和黄土高原地区耕作土壤有机碳状况及其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响应。结果表明,在新鲜有机质输入相同的情况下,亚热带地区的耕作土壤(0~20cm)有机碳积累量比北温带地区大约低50%,黄土高原地区的耕作土壤有机碳积累量略高于北温带。预测到2050年气温升高1.5~3℃,而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亚热带地区和黄土高原地区的耕作土壤有机碳积累水平将分别下降5.6%~10.9%和3.6%~9.4%。在保证化肥使用量不变的同时增加有机肥投入,亚热带地区的稻作土壤和黄土高原地区的旱作土壤的有机碳含量都表现出逐步增加的趋势,且大于同期因气温升高所造成的不利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有机碳 全球气候变化 模拟与预测
下载PDF
基于ARIMA模型的生态足迹动态模拟和预测——以甘肃省为例 被引量:45
5
作者 张勃 刘秀丽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0期6251-6260,共10页
生态足迹(EF)是一种定量测量人类对自然利用程度的方法。然而目前对其发展趋势准确的定量分析尚不多见。可采用自回归综合移动平均模型(ARIMA)来模拟并预测区域生态足迹。综合运用生态足迹方法和ARIMA模型对甘肃省1949—2009年的生态足... 生态足迹(EF)是一种定量测量人类对自然利用程度的方法。然而目前对其发展趋势准确的定量分析尚不多见。可采用自回归综合移动平均模型(ARIMA)来模拟并预测区域生态足迹。综合运用生态足迹方法和ARIMA模型对甘肃省1949—2009年的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进行了动态模拟和分析,在此基础上预测了2010—2015年的生态足迹变化趋势。结果表明:1949—2009年,人均生态足迹呈现上升趋势,预计2010—2015年上升趋势明显加快,2015年会增加到2.6051 hm2/人,是2009年的1.67倍;1997—2004年人均生态承载力逐年减少,2005年之后逐年增加,预计2010—2015年仍会增加;预计2010—2015年所有人均生态足迹组成类型均呈现上升趋势,尤以人均化石能源生态足迹增长显著;1997—2009年人均生态承载力均小于人均生态足迹,导致生态赤字,甘肃省生态环境处于不可持续状态,预计2010—2015年人均生态承载力略有增长,但仍小于人均生态足迹,生态赤字不断增大,预计2015年增长到-2.0468 hm2/人,约为2009年(-1.0262 hm2/人)的两倍,甘肃省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经济的发展依赖于化石能源的消耗而造成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利用,大量耕地转换为建设用地,草地荒漠化是引起甘肃省生态赤字的主要原因;改变经济发展和资源消费模式,控制人口规模,减少人均生态足迹消耗,优化配置和集约节约利用自然资源,提高生态承载力是促进社会经济和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RIMA模型 生态足迹 模拟 预测 甘肃省
下载PDF
Multi-Year Simulations and Experimental Seasonal Predictions for Rainy Seasons in China by Using a Nested Regional Climate Model (RegCM_NCC) Part Ⅱ:The Experimental Seasonal Prediction 被引量:28
6
作者 丁一汇 刘一鸣 +3 位作者 史学丽 李清泉 李巧萍 刘艳 《Advances in Atmospheric Sciences》 SCIE CAS CSCD 2006年第4期487-503,共17页
A nested regional climate model has been experimentally used in the seasonal prediction at the China National Climate Center (NCC) since 2001. The NCC/IAP (Institute of Atmospheric Physics) T63 coupled GCM (CGCM... A nested regional climate model has been experimentally used in the seasonal prediction at the China National Climate Center (NCC) since 2001. The NCC/IAP (Institute of Atmospheric Physics) T63 coupled GCM (CGCM) provides the boundary and initial conditions for driving the regional climate model (RegCM_NCC). The latter has a 60-km horizontal resolution and improved physical parameterization schemes including the mass flux cumulus parameterization scheme, the turbulent kinetic energy closure scheme (TKE) and an improved land process model (LPM). The large-scale terrain features such as the Tibetan Plateau are included in the larger domain to produce the topographic forcing on the rain-producing systems. A sensitivity study of the East Asian climate with regard to the above physical processes has been presented in the first part of the present paper. This is the second part, as a continuation of Part Ⅰ. In order to verify the performance of the nested regional climate model, a ten-year simulation driven by NCEP reanalysis datasets has been made to explore the performance of the East Asian climate simulation and to identify the model's systematic errors. At the same time, comparative simulation experiments for 5 years between the RegCM2 and RegCM_NCC have been done to further understand their differences in simulation performance. Also, a ten-year hindcast (1991-2000) for summer (June-August), the rainy season in China, has been undertaken. The preliminary results have shown that the RegCM_NCC is capable of predicting the major seasonal rain belts. The best predicted regions with high anomaly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ACC) are located in the eastern part of West China, in Northeast China and in North China, where the CGCM has maximum prediction skill as well. This fact may reflect the importance of the largescale forcing. One significant improvement of the prediction derived from RegCM_NCC is the increase of ACC in the Yangtze River valley where the CGCM has a very low, even 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gional climate model simulation HINDCAST prediction
下载PDF
隧道围岩位移的灰色优化模型预测 被引量:18
7
作者 靳晓光 李晓红 +1 位作者 高芃 亢会明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5,共5页
传统灰色GM(1,1)模型 ,多适用于等间距和低增长序列监测数据的模拟预测 ;对非等间距和高增长序列 ,一般经过等间距处理或经过复杂的变换建立非等间距模型进行预测 ,且往往产生较大的滞后误差。在时间序列 [k ,k + 1]区间上 ,用n个小区... 传统灰色GM(1,1)模型 ,多适用于等间距和低增长序列监测数据的模拟预测 ;对非等间距和高增长序列 ,一般经过等间距处理或经过复杂的变换建立非等间距模型进行预测 ,且往往产生较大的滞后误差。在时间序列 [k ,k + 1]区间上 ,用n个小区间的梯形面积代替 [k ,k + 1]区间上GM(1,1)函数曲线对应的面积 ,以优化提高背景值z( 1) (k + 1)的精度。这种以优化灰色模型背景值为基础构建的灰色优化模型 ,普遍适用于隧道围岩位移等间距或非等间距以及低、高增长监测数据序列的位移预测 ,能很好地模拟预测隧道围岩位移的Ⅰ型、Ⅱ型、Ⅲ型时序变化特征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 围岩位移 监测序列 灰色优化模型 模拟预测
下载PDF
水文模式DHSVM与区域气候模式RegCM2/China嵌套模拟试验 被引量:21
8
作者 王守荣 黄荣辉 +3 位作者 丁一汇 L.R.Leung M.S.Wigmosta L.W.Vail 《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421-427,共7页
本研究在改进水文 -土壤 -植被模式DHSVM ,用气候观测资料驱动DHSVM进行模拟试验的基础上 ,建立了区域气候模式RegCM2 /China与水文模式DHSVM的嵌套系统 ,将区域气候模式对中国和东亚地区控制试验 (目前气候情景 )和敏感性试验 (未来 2&... 本研究在改进水文 -土壤 -植被模式DHSVM ,用气候观测资料驱动DHSVM进行模拟试验的基础上 ,建立了区域气候模式RegCM2 /China与水文模式DHSVM的嵌套系统 ,将区域气候模式对中国和东亚地区控制试验 (目前气候情景 )和敏感性试验 (未来 2×CO2 气候情景 )结果用双线性插值方法降尺度 (downscaling)到滦河、桑干河流域的 8个气象站点 ,然后再用数字高程模式DEM插值到DHSVM的细网格点 ,驱动水文模式进行嵌套模拟试验。试验结果表明 ,滦河、桑干河流域在未来大气中CO2 浓度加倍情况下 ,地面气温呈一致的增加趋势 ,年平均气温增加2 .8℃ ;两流域未来降水也呈增加趋势 ,滦河、桑干河流域年降水量分别增加 6mm和 4 6mm ;两流域未来蒸发量有所增加 ,年均蒸发量增加 2 9mm ;未来滦河流域年径流深减少 2 7mm ,流量减少 14 .72× 10 8m3 ,桑干河流域径流深增加 2 6mm ,流量增加 12 .2 2× 10 8m3 ,两流域合计 ,流量减少 2 .5× 10 8m3 ;未来滦河、桑干河流域径流深趋向一致 ,分别为 74和 71mm ,约为全国目前平均径流深 2 84mm的 1/ 4。可见 ,两流域未来总体上仍呈现暖干化趋势。本研究发展的嵌套模式系统具有一定的预测能力 ,而且通过参数移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HSVM RegCM2/China 区域气候模式 水文模式 嵌套试验 预测分析 气候变率 气候变化
下载PDF
二次时变参数离散灰色模型 被引量:18
9
作者 邬丽云 吴正朋 李梅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EI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2887-2893,共7页
本文基于离散灰色模型模拟值增长率恒定的原因,通过引入二次时间项来构造了二次时变参数离散灰色模型(quadratic time-varying parameters discrete grey model,简称为QDGM(1,1)模型).并且研究了该模型的性质.结果说明,QDGM(1,1)模型具... 本文基于离散灰色模型模拟值增长率恒定的原因,通过引入二次时间项来构造了二次时变参数离散灰色模型(quadratic time-varying parameters discrete grey model,简称为QDGM(1,1)模型).并且研究了该模型的性质.结果说明,QDGM(1,1)模型具有白指数规律重合性,线性规律重合性,二次规律重合性,伸缩变换一致性.应用最优化方法研究QDGM(1,1)模型迭代基值问题,建立优化模型并提出求解算法.最后叙述了应用QDGM(1,1)模型建模和预测的步骤,并通过实例比较了QDGM(1,1)模型与原离散灰色模型及其非齐次离散模型和线性时变参数离散灰色模型的预测能力,最终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QDGM(1,1)模型具有更高的模拟和预测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色系统 离散模型 模拟预测 二次时变参数
原文传递
基于Markov-FLUS模型的广西土地利用变化模拟预测 被引量:16
10
作者 谢凌凌 许进龙 +1 位作者 臧俊梅 黄天能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49-254,264,共7页
耕地保护是确保粮食安全和社会经济稳定的头等大事,土地利用变化预测分析则是调整耕地保护政策的重要依据。为了探究广西耕地保护工作成效、促进土地资源合理配置,围绕耕地保护,运用Markov-FLUS模型,分别基于非限制性与耕地保护两类情景... 耕地保护是确保粮食安全和社会经济稳定的头等大事,土地利用变化预测分析则是调整耕地保护政策的重要依据。为了探究广西耕地保护工作成效、促进土地资源合理配置,围绕耕地保护,运用Markov-FLUS模型,分别基于非限制性与耕地保护两类情景,预测2025年广西土地利用数量及空间变化状况,对比了两类情景下耕地变化差异。结果表明:(1)广西城市建设效果明显,2005—2015年,城镇用地、交通基础设施用地等其他建设用地面积增长了893 km^(2),增长率达77.25%。两类不同土地利用情景模拟预测下,至2025年,城镇用地面积均保持增长趋势,但耕地保护情景下,其扩张速度受到限制;(2)广西生态保护成效良好,两类不同土地利用情景模拟预测下,至2025年,林地、草地、水域等生态用地面积均保持增长趋势;(3)广西耕地保护任重道远,2005—2015年,耕地面积减少626 km^(2),两类不同土地利用情景模拟预测下,至2025年,耕地面积均延续减少趋势。但耕地保护情景下,耕地面积减少态势得到一定程度遏止;(4)不同发展阶段,影响广西耕地保护的主导因素各异:2005—2015年,交通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是影响广西耕地保护的主要因素;2015—2025年,随着社会经济加速发展,南宁市、桂林市、柳州市以及“钦北防”沿海城市建设用地的扩张和桂西北、桂南地区林业用地的增长,将成为广西耕地减少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RKOV模型 FLUS模型 土地利用变化 模拟预测 耕地保护
下载PDF
基于土地利用变化的江苏省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时空演变与模拟预测 被引量:15
11
作者 解文艳 付永虎 +4 位作者 杨殿闯 刘俊青 魏范青 郭赟 赵彬玉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26-132,158,共8页
基于1995年、2000年、2005年、2010年、2015年和2020年6期江苏省土地利用数据,采用修正后的标准当量因子,评估1995—2020年江苏省生态系统服务价值(ESV)及其时空演变特征。在此基础上,借助GeoSOS-FLUS模型预测2025年江苏省土地利用变化... 基于1995年、2000年、2005年、2010年、2015年和2020年6期江苏省土地利用数据,采用修正后的标准当量因子,评估1995—2020年江苏省生态系统服务价值(ESV)及其时空演变特征。在此基础上,借助GeoSOS-FLUS模型预测2025年江苏省土地利用变化。结果表明:(1)1995—2020年江苏省仅建设用地和裸地两种地类面积有所增加。受土地利用变化的影响,江苏省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总体上经历了“先增后减”的过程,于2005年达到峰值。(2)借助GeoSOS-FLUS模型模拟2025年江苏省土地利用格局,与2020年相比,其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下降1.52%。(3)1995—2015年江苏省不同类型ESV重心多集中于扬州附近,且呈向西南方向迁移的态势,中低值类型迁移距离最为明显。(4)1995—2025年江苏省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盈利主要来源于耕地转水域,而水域向耕地和建设用地的转变则是导致地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减少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GeoSOS-FLUS模型 时空演变 模拟预测 江苏省
下载PDF
气候变化情景下西藏入侵植物印加孔雀草的潜在分布预测 被引量:12
12
作者 徐文力 李庆康 +1 位作者 杨潇 王景升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7期7266-7277,共12页
入侵植物通常由于具有较强的适应性而能够快速繁殖扩散,影响本土物种的生长繁殖,进而威胁到当地生态安全、景观格局和农业生产等。西藏生态环境非常脆弱,一旦发生恶性物种大面积入侵,生态后果不堪设想。为了探究入侵植物印加孔雀草(Tage... 入侵植物通常由于具有较强的适应性而能够快速繁殖扩散,影响本土物种的生长繁殖,进而威胁到当地生态安全、景观格局和农业生产等。西藏生态环境非常脆弱,一旦发生恶性物种大面积入侵,生态后果不堪设想。为了探究入侵植物印加孔雀草(Tagetes minuta L.)对西藏东南生态安全的影响趋势,基于野外实地调查数据,采用最大熵(MaxEnt)模型,应用R语言平台对模型和数据进行优化筛选,探讨影响其地理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并模拟预测了当代及2种气候变化情景(RCP 4.5、RCP 8.5)下,其在西藏的潜在适生区分布情况。结果表明:(1)训练数据集和测试数据集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的面积(AUC)均为0.997,模拟效果较好;底层土壤酸碱度、最暖季降水量、土壤有效含水量、最暖月最高温度为影响印加孔雀草分布的主导环境因子,贡献率总和超过90%。(2)加查县、朗县是印加孔雀草分布密集区域,米林县、林芝市区、察隅县、墨脱县等地为入侵高风险地区。(3)中短期(2050年)内印加孔雀草适生面积增加明显,2070年时面积则会减少;印加孔雀草适生区在藏东南地区进一步向东北区域扩张,分布质心由当前的墨脱县域向波密县域转移。总体而言,印加孔雀草分布受土壤环境、温度和降水影响较大,气候变化将使其向西藏东部、南部扩张。研究结果对于西藏自治区制定植物入侵防控管理办法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入侵 生物多样性丧失 生态风险 模型模拟预测 全球气候变化
下载PDF
异龄林的生长动态研究 被引量:9
13
作者 曾伟生 于政中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3期193-198,共6页
以线性为基础的矩阵模型和非线性模型,一直都被相互独立地用来模拟林分的生长动态。本文在矩阵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异龄林的三单元非线性生长模型,并分别以线性矩阵模型和非线性矩阵模型对林分的生长动态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非线性模... 以线性为基础的矩阵模型和非线性模型,一直都被相互独立地用来模拟林分的生长动态。本文在矩阵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异龄林的三单元非线性生长模型,并分别以线性矩阵模型和非线性矩阵模型对林分的生长动态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非线性模型与矩阵模型的联合使用,具有结构严谨和精度高的优点,不失为一种预测林分生长动态的有效方法。文中所用材料来自长白山林区的红松(Pinus koraiensis)针阔混交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龄林 生长动态 转移矩阵
下载PDF
气候变化下雅鲁藏布江拉孜以上流域径流过程模拟与预测 被引量:13
14
作者 唐雄朋 刘艳丽 +6 位作者 张建云 王国庆 李薛刚 金君良 鲍振鑫 刘翠善 王高旭 《水文》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24-30,共7页
西部高寒河源区因冰川积雪冻土等特殊的地理环境,其径流过程的模拟与预测一直是水文学研究的难点和热点问题之一,全球气候变暖为这一地区的水文模拟提出了新的挑战。以雅鲁藏布江拉孜以上流域为研究区域,基于可考虑冰川积雪融水的SWAT... 西部高寒河源区因冰川积雪冻土等特殊的地理环境,其径流过程的模拟与预测一直是水文学研究的难点和热点问题之一,全球气候变暖为这一地区的水文模拟提出了新的挑战。以雅鲁藏布江拉孜以上流域为研究区域,基于可考虑冰川积雪融水的SWAT分布式水文模型对拉孜站径流过程进行模拟,评估SWAT模型在高寒河源区的适用性。基于未来气候变化情景,统计分析了未来研究区降水、气温的变化趋势,预估了气候变化对区域径流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SWAT模型在拉孜以上流域径流过程模拟中具有较好的适用性,模型在率定期和验证期月尺度NS系数分别达到了0.78和0.84;未来研究区降水、气温均呈现出增加趋势,且随着排放情景的上升,气温、降水增加幅度有变大趋势;未来研究区不同时段径流量也呈现出不同的增加趋势,在2020~2049年的RCP2.6、RCP4.5和RCP8.5情景下,相较于基准期径流分别增加了约11.8%、14.0%、16.5%,为下游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带来了更大的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WAT模型 雅鲁藏布江 气候变化 高寒河源区 径流模拟及预测
下载PDF
数值模拟技术在柳林煤层气试验区的应用 被引量:12
15
作者 苏复义 蔡云飞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95-96,99,共3页
柳林煤层气试验区是我国第一个进行规范煤层气小井网试验的区块 ,本文描述了该区煤层气藏地质模型 ,并应用煤层气数值模拟技术 ,在对该区煤层气藏的几项主要参数进行敏感性研究和对生产情况进行历史拟合的基础上 ,对该区煤层气藏的产能... 柳林煤层气试验区是我国第一个进行规范煤层气小井网试验的区块 ,本文描述了该区煤层气藏地质模型 ,并应用煤层气数值模拟技术 ,在对该区煤层气藏的几项主要参数进行敏感性研究和对生产情况进行历史拟合的基础上 ,对该区煤层气藏的产能进行了预测 ,结果表明 ,单井平均日产气量较低 ,煤层气可采储量规模偏小。但其埋藏浅 ,外围蕴藏着十分丰富的煤层气资源 ,如连片规模开发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值模拟技术 煤层气 敏感性 压力梯度为 渗透率 地质模型
下载PDF
基于最大熵(MaxEnt)模型对西北地区2种红砂属植物潜在适宜区预测分析 被引量:11
16
作者 帕尔曼·帕哈尔丁 楚光明 +2 位作者 常亚玲 彭梦文 王梅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8-25,共8页
基于黄花红砂与五柱红砂的现有分布数据,利用地理信息系统(ArcGIS)技术与最大熵(MaxEnt)模型软件,对2种红砂属植物在3个时期的潜在适宜分布区进行模拟。结果表明:1)五柱红砂的潜在适宜分布区主要在青海地区、新疆南疆地区以及甘肃部分地... 基于黄花红砂与五柱红砂的现有分布数据,利用地理信息系统(ArcGIS)技术与最大熵(MaxEnt)模型软件,对2种红砂属植物在3个时期的潜在适宜分布区进行模拟。结果表明:1)五柱红砂的潜在适宜分布区主要在青海地区、新疆南疆地区以及甘肃部分地区;黄花红砂的潜在适宜分布区主要集中在宁夏地区、内蒙古地区、甘肃地区以及新疆与青海部分地区。2种红砂属植物在3个时期的潜在适宜分布区有所增加。黄花红砂的潜在适宜区朝着东北方向移动,五柱红砂的潜在适宜区出现收缩现象。2种红砂属的低适宜区相比较高适宜区与较适宜区变化较大。2)黄花红砂与五柱红砂通过MaxEnt模型运算出的AUC值均>0.9,表明MaxEnt模型预测精度很高。可以用于2种红砂属植物的潜在适宜分布区的预测。3)控制黄花红砂潜在分布的关键环境变量为最湿月降水量、最暖季度降水量和最湿季度降水量,影响五柱红砂潜在分布的关键环境变量为海拔、等温性和温度季节性变化。上述研究结果对2种红砂属植物资源保护利用与未来分布趋势提供了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潜在分布 MaxEnt模型 红砂属 模拟预测
下载PDF
舆论超网络的领袖引导模型 被引量:11
17
作者 田儒雅 刘怡君 牛文元 《中国管理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36-141,共6页
对网络舆论的监测与管理,事关网络社会安全,体现管理者的社会管理能力和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能力,因此日益成为研究的热点。本文建立社交子网、环境子网、心理子网和观点子网构成的舆论超网络模型来刻画网络舆论特征,使用超链路预测方法... 对网络舆论的监测与管理,事关网络社会安全,体现管理者的社会管理能力和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能力,因此日益成为研究的热点。本文建立社交子网、环境子网、心理子网和观点子网构成的舆论超网络模型来刻画网络舆论特征,使用超链路预测方法为引导对象的选取提供理论依据,提出领袖引导模型对舆论超网络进行干预与引导,并进行模型仿真以探讨该模型的影响机制及模型参数变化对引导效果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采用领袖引导模型进行舆论引导与干预,不仅可以量化引导策略,更可以通过超网络内各元素的变化及连动机制,得到引导策略的作用与反馈规律,为引导网络舆论提供全新的定量化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领袖引导模型 舆论引导 建模与仿真 超链路预测
原文传递
大型电力变压器油箱辐射噪声预估研究 被引量:11
18
作者 莫娟 苏俊收 +3 位作者 刘吉轩 张伟为 陈花玲 曹枚根 《高压电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2-16,22,共6页
针对电力变压器噪声分析的工程需求,开展了基于间接边界元理论的大型电力变压器的油箱辐射噪声预估研究,运用LMS大型声学软件建立了变压器油箱声场计算模型,并采用实测的变压器油箱表面法向振动加速度预估了变压器油箱辐射噪声声场。通... 针对电力变压器噪声分析的工程需求,开展了基于间接边界元理论的大型电力变压器的油箱辐射噪声预估研究,运用LMS大型声学软件建立了变压器油箱声场计算模型,并采用实测的变压器油箱表面法向振动加速度预估了变压器油箱辐射噪声声场。通过数值仿真结果与实测结果对比分析表明,文中提出的噪声预估方法对于预估变压器油箱辐射噪声声场是有效的和可行的,通过改变变压器油箱的结构,可为电力变压器的低噪声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变压器 间接边界元法 声学模型 数值仿真 噪声预估 噪声分析
下载PDF
广义回归神经网络对脱硫效率的预测 被引量:10
19
作者 李军红 刘锁清 +2 位作者 董森 彭伟娟 刘少虹 《自动化技术与应用》 2018年第10期1-3,37,共4页
脱硫效率的预测对脱硫系统的运行与控制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以国内某660MW机组为例,考虑影响石灰石/石膏湿法烟气脱硫效率的各主要因素,并使用广义回归神经网络(GRNN)建立了脱硫效率预测模型。该模型采用电厂实际运行数据为训练样本,... 脱硫效率的预测对脱硫系统的运行与控制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以国内某660MW机组为例,考虑影响石灰石/石膏湿法烟气脱硫效率的各主要因素,并使用广义回归神经网络(GRNN)建立了脱硫效率预测模型。该模型采用电厂实际运行数据为训练样本,然后另选10组数据用来仿真预测和验证。预测结果表明建立的烟气脱硫效率预测模型的精度要高于传统BP模型,精度达到了99.6%,对实际脱硫系统的安全运行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硫效率 广义回归神经网络 预测模型 训练样本 仿真预测
下载PDF
Review of prediction for thermal contact resistance 被引量:9
20
作者 WANG AnLiang1 & ZHAO JianFeng2 1 School of Astronautics, Beihang University, Beijing 100191, China China Academy of Space Technology, Beijing 100094, China 《Science China(Technological Sciences)》 SCIE EI CAS 2010年第7期1798-1808,共11页
Theoretical prediction research on thermal contact resistance is reviewed in this paper. In general, modeling or simulating the thermal contact resistance involves several aspects, including the descriptions of surfac... Theoretical prediction research on thermal contact resistance is reviewed in this paper. In general, modeling or simulating the thermal contact resistance involves several aspects, including the descriptions of surface topography, the analysis of micro mechanical deformation, and the thermal models. Some key problems are proposed for accurately predicting the thermal resistance of two solid contact surfaces. We provide a perspective on further promising research, which would be beneficial to understanding mechanisms and engineering applications of the thermal contact resistance in heat transport phenomen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HERMAL CONTACT resistance THERMAL CONTACT CONDUCTANCE surface TOPOGRAPHY deformation ASSUMPTION prediction model numerical simulation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