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MAS的农户土地利用模型构建与模拟——以陕西省米脂县孟岔村为例 被引量:35
1
作者 陈海 王涛 +1 位作者 梁小英 高海东 《地理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448-1456,共9页
Multi-Agent System(简称MAS)给进行多主体参与的LUCC研究提供一个概念性框架。本文试图通过对多主体决策的模拟,来探讨MAS在微观层面土地利用变化过程中的应用,揭示农户土地利用决策变化的机制。首先,简要说明MAS在土地利用变化模拟中... Multi-Agent System(简称MAS)给进行多主体参与的LUCC研究提供一个概念性框架。本文试图通过对多主体决策的模拟,来探讨MAS在微观层面土地利用变化过程中的应用,揭示农户土地利用决策变化的机制。首先,简要说明MAS在土地利用变化模拟中的研究进展和背景;然后,基于B、D、I的决策结构,建立基于MAS的农户土地利用框架;再次,以陕西省米脂县孟岔村为例进行研究;最后,探讨了MAS模型在微观层面模拟LUCC的潜力与不足。研究表明:①利用可清晰地表达决策产生过程的B、D、I决策框架,构建微观个体(农户)的土地利用决策模型;②利用连续函数,构建同类农户间的相互作用模型;③构建市场对农户决策的影响模型,定量分析市场对农户最终土地利用决策的影响,厘定市场、同类农户间相互作用对其土地利用决策的影响;④构建的基于MAS的农户土地利用决策模型为从微观视角研究土地利用变化提供了新的方法,同时,也为进一步探索宏观土地利用变化与微观土地利用决策间的互动机理积累理论与实践的经验。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探讨的问题包括:①决策的尺度变化问题,即单个农户决策与群体农户决策之间的转化问题;②探索在更长时间里进行农户土地利用决策研究的方法,以期在大量的土地利用资料与有限时间决策之间找到沟通的桥梁;③进一步探讨不同农户间相互作用的定量方法和模型,充实农户间相互作用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S BDI决策框架 农户 决策模型 陕西省米脂县
下载PDF
黄土丘陵沟壑区村庄生态系统服务对人类福祉的影响机理——以陕西省米脂县为例 被引量:2
2
作者 刘迪 陈海 +2 位作者 王麒菲 张杰 石金鑫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9-78,共10页
[目的]在生态脆弱区,探究村庄生态系统服务对人类福祉的影响机理,为推动区域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方法]以黄土丘陵沟壑区陕西省米脂县为例,基于生物物理指标、人类需求理论分别评估村庄服务与福祉,分析了两者的空间分布。基于结构方程... [目的]在生态脆弱区,探究村庄生态系统服务对人类福祉的影响机理,为推动区域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方法]以黄土丘陵沟壑区陕西省米脂县为例,基于生物物理指标、人类需求理论分别评估村庄服务与福祉,分析了两者的空间分布。基于结构方程模型揭示了村庄禀赋视角下村庄服务对福祉的影响机理。[结果](1)作物和肉类空间分布相近,水果供给呈集中分布;高土壤保持村庄分布于南部丘陵,水源涵养和生境质量均西部高于东部;景观美学东部高于西部,高休闲娱乐村庄集中于城镇区。(2)村庄各需求、福祉空间分布差异较大。高福祉村庄包括川道村、多数乡镇中心村、乡村振兴示范村;低福祉村庄主要位于东西部丘陵,需政府重点关注。(3)村庄服务对福祉产生正向影响,作物、肉类、水源涵养是影响村庄福祉的关键服务。村庄禀赋对服务、福祉产生正向影响,且村庄禀赋通过提高村庄ES间接改善村庄福祉水平。高程是关键的自然禀赋,非文盲率和老龄化率是关键的社会禀赋;距县城距离是关键的区位禀赋。[结论]村庄服务与福祉空间差异明显,禀赋—服务—福祉的影响路径显著。依据空间差异与路径差异施策,是提升生态系统服务福祉贡献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系统服务 人类福祉 空间分异 影响机理 黄土丘陵沟壑区 陕西省米脂县
下载PDF
生态脆弱区景观服务及其空间分异——以米脂县为例 被引量:1
3
作者 梅亚军 陈海 +1 位作者 宋世雄 梁小英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613-621,共9页
以陕西省米脂县为例,选取耕地生产服务、土壤保持服务和生境服务等3种景观服务,选择多种影响因素,通过差异权重法揭示不同因素对单一景观服务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通过对不同景观服务类型的分级和标准化来"耦合"多种景观服务,... 以陕西省米脂县为例,选取耕地生产服务、土壤保持服务和生境服务等3种景观服务,选择多种影响因素,通过差异权重法揭示不同因素对单一景观服务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通过对不同景观服务类型的分级和标准化来"耦合"多种景观服务,以此来探讨多种景观服务的综合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差异权重法可有效表征不同因素对单一景观服务的影响;(2)不同类型景观服务空间分异差异较大;(3)定性分类叠加法与标准化叠加法均可表征研究区综合景观服务整体分布格局,但后者可进一步表征总体格局内的细微差异。文中认为:将不同主体对各类景观服务需求的差异纳入到多种景观服务中将是今后重要的研究任务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脆弱区 景观服务 制图 陕西省米脂县
下载PDF
基于CR-BDI模型的农户作物种植行为模拟——以陕西省米脂县姜兴庄为例 被引量:5
4
作者 王艳妮 陈海 +2 位作者 宋世雄 梅亚军 温馨 《地理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258-1268,共11页
运用模拟平台模拟农户土地利用行为,对揭示农户土地利用变化机制和调整土地利用决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选择生态脆弱区一乡一业、一村一品典型村陕西省米脂县姜兴庄为例,以信念—愿望—意图模型(BDI)为基础,构建有限理性能力与资源(CR-B... 运用模拟平台模拟农户土地利用行为,对揭示农户土地利用变化机制和调整土地利用决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选择生态脆弱区一乡一业、一村一品典型村陕西省米脂县姜兴庄为例,以信念—愿望—意图模型(BDI)为基础,构建有限理性能力与资源(CR-BDI)模型。基于NetLogo平台对CR-BDI模型和传统BDI模型的模拟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CR-BDI模型更适于微观尺度农户土地利用决策研究。2014年该模型面积失误率为6.78%,比传统BDI模型低8.48%,空间准确率比传统BDI模型高10.10%,2015年CR-BDI模型和传统BDI模型的整体空间正确率分别为78.8%和69.2%;2CR指数有利于体现农户的有限理性,与实际种植决策较为符合;3利用NetLogo平台有利于直观再现农户土地利用行为,揭示土地利用变化的微观机理,可作为研究土地利用变化互动机理的良好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户行为 土地利用 种植 有限理性 NetLogo平台 模拟 CR-BDI模型 陕西省米脂县姜兴庄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