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0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组纤维素分解菌的分离、筛选及其产酶条件的研究 被引量:43
1
作者 齐云 袁月祥 +2 位作者 陈飞 刘晓风 廖银章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2003年第6期510-512,共3页
从堆肥中筛选得到两株分解纤维素的菌株 ,一株为高温单孢菌Q 0 ,另一株为芽孢杆菌Q 3,对Q 0、Q 3及这两株菌组成的混合菌产纤维素酶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混合菌分解棉花和滤纸纤维素的分解率均比单一菌株高 ,其分解率分别为 6 9%... 从堆肥中筛选得到两株分解纤维素的菌株 ,一株为高温单孢菌Q 0 ,另一株为芽孢杆菌Q 3,对Q 0、Q 3及这两株菌组成的混合菌产纤维素酶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混合菌分解棉花和滤纸纤维素的分解率均比单一菌株高 ,其分解率分别为 6 9%和 6 2 %。混合菌产酶最适温度为 5 0℃ ,pH 7.5。在以棉花纤维为惟一碳源时 ,混合菌产生的纤维素酶可达 10 1个酶活单位 ,比菌Q 0高近 4 0个酶活单位。Q 0、Q 3和混合菌利用有机氮源优于无机氮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菌 纤维素酶 酶活 分解菌 分离 筛选 产酶条件
下载PDF
混合菌对原油的降解及其降解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39
2
作者 何丽媛 党志 +4 位作者 唐霞 卢桂宁 郭楚玲 吴平霄 刘从强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220-1227,共8页
从污染土壤中分离筛选到四株石油组分降解菌被用于组建降解原油的混合菌体系.石油组分降解菌包括:烷烃降解菌洋葱伯克霍尔德氏菌(Burkholderia cepacia)GS3C、菲降解菌鞘氨醇单胞菌(Sphingomonas sp.)GY2B、芘降解菌GP3(假单胞菌(Pseudo... 从污染土壤中分离筛选到四株石油组分降解菌被用于组建降解原油的混合菌体系.石油组分降解菌包括:烷烃降解菌洋葱伯克霍尔德氏菌(Burkholderia cepacia)GS3C、菲降解菌鞘氨醇单胞菌(Sphingomonas sp.)GY2B、芘降解菌GP3(假单胞菌(Pseudomonas sp.)GP3A和伯克菌科的菌株(Pandoraea pnomenusa)GP3B).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C-MS)用于对原油降解性能的测定,并对原油组分的降解情况进行详细分析.通过对不同菌株的混合培养比较,得到降解原油的最佳组合G8(GS3C+GY2B+GP3B),培养5d后使初始原油浓度为2000mg·mL-1的总去除率达到69.20%,并且对烷烃类和芳烃类化合物都表现出较强的降解能力.混合菌G8对原油的总去除率比单菌提高了近30%,其最适生长条件为:温度为30℃,初始pH值为7,接种量为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菌 原油 生物降解 GC-MS
原文传递
豆粕微生物固态发酵工艺优化及其营养物质含量变化 被引量:33
3
作者 吝常华 刘国华 +4 位作者 常文环 张姝 郑爱娟 邓雪娟 蔡辉益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2749-2762,共14页
本试验以小肽含量为指标,对解淀粉芽孢杆菌单菌固态发酵豆粕以及解淀粉芽孢杆菌、植物乳杆菌和酿酒酵母菌3个菌种混菌固态发酵豆粕的工艺条件进行优化,并对其发酵前后的营养物质含量变化进行研究。通过解淀粉芽孢杆菌、植物乳杆菌和酿... 本试验以小肽含量为指标,对解淀粉芽孢杆菌单菌固态发酵豆粕以及解淀粉芽孢杆菌、植物乳杆菌和酿酒酵母菌3个菌种混菌固态发酵豆粕的工艺条件进行优化,并对其发酵前后的营养物质含量变化进行研究。通过解淀粉芽孢杆菌、植物乳杆菌和酿酒酵母3个试验菌的生长曲线确定其接种到固态培养基的最佳接种时间。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研究解淀粉芽孢杆菌接种量、温度、料水比、发酵时间4个因素对豆粕发酵产小肽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采用四因素三水平的正交试验设计对单、混菌固态发酵豆粕的工艺条件进行优化。对豆粕发酵前后豆粕营养物质含量、大豆球蛋白含量、蛋白质分子质量、发酵产物p H进行测定。结果显示:3株试验菌接在各自种子培养基扩大培养至21 h为其接种到固态培养基的最佳时间。解淀粉芽孢杆菌单菌固态发酵豆粕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接种量为10%、温度为40℃、料水比为1.0∶1.2、发酵时间为72 h;解淀粉芽孢杆菌、植物乳杆菌、酿酒酵母混菌固态发酵豆粕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接种量为15%、温度为31℃、料水比为1.0∶1.0发酵时间为120 h,3个菌株的接种比例为:解淀粉芽孢杆菌∶植物乳杆菌∶酿酒酵母=9∶3∶2。经微生物发酵后,发酵产物中小肽、粗蛋白质、粗灰分、粗脂肪含量较发酵前均得到显著提高(P<0.05),粗纤维含量则显著下降(P<0.05);单菌发酵组和混菌发酵组发酵产物中大豆球蛋白含量均较未发酵组显著降低(P<0.05);单菌发酵组和混菌发酵组发酵产物中蛋白质分子质量较未发酵组降低;混菌发酵组发酵产物的p H较未发酵组显著降低(P<0.05),而单菌发酵组发酵产物的p H则与未发酵组差异不显著(P>0.05)。综上所述,豆粕经微生物固态发酵后营养价值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改善,大分子蛋白质被降解,p H也发生了变化,并且单菌发酵和混菌发酵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豆粕 单菌 混菌 发酵 工艺优化 营养物质
下载PDF
高效纤维素分解菌混合培养及其降解能力 被引量:19
4
作者 张晓伦 刘旭 饶泽昌 《南昌大学学报(理科版)》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500-502,共3页
从某垃圾填埋场的垃圾堆腐物及四川农业大学农场的畜粪和土样中分离到3株降解纤维素能力较高的菌株B1、F1和F2,经初步鉴定,其分别为纤维单孢菌属(Cellu lomonas)、木霉属(Trichoderm a)和青霉属(Pen ic illium)。其中混合菌株B1F1、B1F2... 从某垃圾填埋场的垃圾堆腐物及四川农业大学农场的畜粪和土样中分离到3株降解纤维素能力较高的菌株B1、F1和F2,经初步鉴定,其分别为纤维单孢菌属(Cellu lomonas)、木霉属(Trichoderm a)和青霉属(Pen ic illium)。其中混合菌株B1F1、B1F2、F1F2摇床培养8d时滤纸纤维素失重率分别达到49.76%,52.30%,46.02%,均高于单一菌种的滤纸失重率。且CMC酶活也明显提高,比其单一菌株的酶活提高了1.5倍。试验结果表明,由两种不同菌株组成的混合菌分解纤维素能力明显强于其中任何单一菌种,其中两真菌F1F2组合效果最好,且将其制成高纤维素酶活的固体曲,为今后纤维素的固态发酵生产和混合发酵降解纤维素废弃物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素 分解 筛选 混合菌
下载PDF
混菌固态发酵菜籽粕工艺优化 被引量:23
5
作者 吴正可 刘国华 +4 位作者 李阳 郑爱娟 常文环 陈志敏 蔡辉益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4期4603-4612,共10页
【目的】通过优化菜籽粕混菌固态发酵工艺以提高菜籽粕营养价值,为发酵菜籽粕在我国畜牧养殖上的应用提供理论参考。【方法】以普通菜籽粕为原料,采用嗜酸乳杆菌、枯草芽孢杆菌、酿酒酵母3种菌株,以硫甙降解率(X%)、总酸增加率(Y%)、多... 【目的】通过优化菜籽粕混菌固态发酵工艺以提高菜籽粕营养价值,为发酵菜籽粕在我国畜牧养殖上的应用提供理论参考。【方法】以普通菜籽粕为原料,采用嗜酸乳杆菌、枯草芽孢杆菌、酿酒酵母3种菌株,以硫甙降解率(X%)、总酸增加率(Y%)、多肽增加率(Z%)为评价指标,并采用加权法以M为综合评价指标(其中M=0.7×X+0.15×Y+0.15×Z)评价发酵效果。其中,试验一以3株菌的不同添加量为试验因素,设计L9(34)三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探究各菌株添加量及不同的菌株组合方式对发酵效果的影响;在试验一的基础上配置混菌发酵液,以发酵温度、料水比、发酵时间、接种量为试验因素,设计L16(45)四因素四水平正交试验,探究混菌固态发酵菜籽粕的最佳工艺,并结合最佳工艺进行中试验证。【结果】(1)试验一对以总变化率M为指标的正交试验结果进行极差分析,结果显示混菌固态发酵菜籽粕最佳混菌组合为嗜酸乳杆菌:酿酒酵母:枯草芽孢杆菌为=1﹕3﹕2,在该条件下,硫甙降解率为23.5%,总酸增加率为179.2%,多肽增加率为375.0%。(2)在试验一的基础上设计试验二并对结果进行极差分析,结果表明混菌固态发酵菜籽粕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温度:33℃、料水比:1﹕1、时间:84h、接种量:6%,在该工艺条件下进行中试验证测得硫甙降解率为48.8%,总酸增加率为499.7%,多肽增加率为148.4%,总变化率为131.4%,符合试验预期;对各单因素的方差分析结果显示1水平温度(31℃)总变化率显著低于其他水平(P<0.05),2水平温度(33℃)总变化率高于3水平(35℃)和4水平(37℃),但差异不显著(P>0.05);2水平(1﹕1)的料水比总变化率高于其他水平,差异未达到显著水平(P>0.05);3水平(84 h)的发酵时间总变化率高于其他水平,但差异未达到显著水平(P>0.05);接种量各水平之间对总变化率的影响差异不显著(P>0.05)。(3)在该最佳工艺条件下,微生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菜籽粕 混菌 固态发酵 正交设计
下载PDF
复合菌发酵玉米蛋白粉的条件优化 被引量:22
6
作者 魏炳栋 苗国伟 +4 位作者 陈群 邱玉朗 李林 于维 李伟忠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2944-2950,共7页
试验旨在研究复合菌(黑曲霉、乳酸菌、酵母菌和地衣芽孢杆菌)发酵玉米蛋白粉的优化条件。通过各菌种玉米蛋白粉水解驯化试验、菌种混合比例及发酵条件(温度、时间、含水量及初始p H)的正交试验,以玉米蛋白粉多肽得率为指标,确定发酵玉... 试验旨在研究复合菌(黑曲霉、乳酸菌、酵母菌和地衣芽孢杆菌)发酵玉米蛋白粉的优化条件。通过各菌种玉米蛋白粉水解驯化试验、菌种混合比例及发酵条件(温度、时间、含水量及初始p H)的正交试验,以玉米蛋白粉多肽得率为指标,确定发酵玉米蛋白粉的最优发酵条件。并在此条件下,测定发酵液中粗蛋白质、总糖、还原糖、氨基酸含量以及多肽得率。结果显示,正交试验优化的最佳接种比例为地衣芽孢杆菌4%、乳酸菌4%、酵母菌6%、黑曲霉6%,最佳发酵条件为发酵温度35℃、发酵时间84 h、含水量45%、初始p H为6,在此条件下多肽得率为44.03%。在发酵过程中,粗蛋白质含量和多肽得率呈上升趋势,发酵终止时,粗蛋白质含量提高了15.17%,多肽得率提高了205%,还原糖含量提高了850%,总必需氨基酸和总氨基酸含量分别增加了12.58%和12.37%。本试验结果可为扩大玉米蛋白粉的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菌 玉米蛋白粉 发酵 条件优化
下载PDF
高效降解纤维素混合菌的筛选及其产酶条件的研究 被引量:17
7
作者 杨盛 侯红萍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20-23,共4页
研究了8株菌的生长及产酶情况,从而确定了4种组合方式;通过比较4组混合菌的酶活大小,最终确定组合2为降解纤维素效果最好的混合菌。优化混合菌的最佳发酵条件为:接种量8%,250mL三角瓶装量100mL,玉米芯和麸皮为碳源(4:1),酵母膏为氮源,... 研究了8株菌的生长及产酶情况,从而确定了4种组合方式;通过比较4组混合菌的酶活大小,最终确定组合2为降解纤维素效果最好的混合菌。优化混合菌的最佳发酵条件为:接种量8%,250mL三角瓶装量100mL,玉米芯和麸皮为碳源(4:1),酵母膏为氮源,碳氮比4:1,起始pH值为5.0,30℃、150r/min恒温振荡培养7d,FPA酶活达到281.6U/mL,分别是出发菌黑曲霉的2.67倍和绿色木霉的2.74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素酶 混合菌 酶活性 产酶条件
下载PDF
中药渣制备发酵饲料生产工艺的研究 被引量:20
8
作者 孙晓燕 任杰 +2 位作者 葛亚中 刘瑜彬 杨继国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17年第11期41-44,共4页
以药食同源中药渣为试验材料,采用现代发酵技术,将中药渣转变为可在养殖行业使用的发酵饲料,实现中药渣无害化、资源化再利用。结果表明,中药渣制备发酵饲料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外源添加15%~20%蔗糖,按照0.5‰~5‰的接种量(混合菌剂,包括... 以药食同源中药渣为试验材料,采用现代发酵技术,将中药渣转变为可在养殖行业使用的发酵饲料,实现中药渣无害化、资源化再利用。结果表明,中药渣制备发酵饲料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外源添加15%~20%蔗糖,按照0.5‰~5‰的接种量(混合菌剂,包括植物乳杆菌、嗜酸乳杆菌和安琪啤酒酵母),与高湿药渣搅拌均匀后于常温下(25~37℃)密闭发酵2d后即可使用或长期存放。发酵过程及密闭存放过程中(1~60d)未出现明显的染霉菌等杂菌的情况。中药渣经过发酵,降低了粗纤维和灰分含量,同时增加了粗蛋白、各种有机酸等有益成分的含量,可作为发酵饲料在养殖行业中部分替代普通饲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渣 混合菌种 发酵饲料 工艺优化
下载PDF
混合菌种协同发酵酒糟生产菌体饲料蛋白的研究 被引量:17
9
作者 刘军 牛广杰 孙东伟 《酿酒科技》 2009年第9期116-118,共3页
以白酒糟为主要原料,通过混合菌种协同发酵将外源蛋白氮转化为菌体蛋白,从而提高酒糟中蛋白含量。实验结果表明,在发酵时间为48h、投料(投料比为40%)70g、接种量在3.6%、pH6.31、尿素投加量为0.5%的条件下发酵,比单纯使用酒糟发酵蛋白... 以白酒糟为主要原料,通过混合菌种协同发酵将外源蛋白氮转化为菌体蛋白,从而提高酒糟中蛋白含量。实验结果表明,在发酵时间为48h、投料(投料比为40%)70g、接种量在3.6%、pH6.31、尿素投加量为0.5%的条件下发酵,比单纯使用酒糟发酵蛋白含量有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利用 酒糟 混合菌种 菌体蛋白 提高
下载PDF
两株拟除虫菊酯类农药高效降解菌混合降解性能研究 被引量:15
10
作者 廖敏 张海军 +1 位作者 马爱丽 谢晓梅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72-479,共8页
从拟除虫菊酯类农药生产车间下水道驯化污泥中分离筛选出两株可同时降解联苯菊酯、甲氰菊酯、氯氰菊酯的高效菌株M6R9和M5R14,经鉴定为产气肠杆菌Enterobacter aerogenes和缺陷假单胞菌Pseudomonas diminuta。通过单一菌和混合菌对比实... 从拟除虫菊酯类农药生产车间下水道驯化污泥中分离筛选出两株可同时降解联苯菊酯、甲氰菊酯、氯氰菊酯的高效菌株M6R9和M5R14,经鉴定为产气肠杆菌Enterobacter aerogenes和缺陷假单胞菌Pseudomonas diminuta。通过单一菌和混合菌对比实验,发现单一菌及混合菌对联苯菊酯、甲氰菊酯、氯氰菊酯的降解率均与接菌量(OD415nm)呈正相关,且降解过程满足一级动力学方程。在含联苯菊酯、甲氰菊酯、氯氰菊酯各100mg/L的基础培养基中,接菌量相同(单一菌OD415nm均为0.2,混合菌中M6R9和M5R14的OD415nm各为0.1),于30℃、pH7.0、180r/min下培养3d,发现混合菌对联苯菊酯、甲氰菊酯、氯氰菊酯的降解率分别比单一菌M6R9和M5R14提高2.5%、3.4%、2.3%和14.5%、14.6%、15.5%,半衰期分别缩短8.1、14.8、13.1h和40.3、50.7、46.4h,表明混合菌对联苯菊酯、甲氰菊酯、氯氰菊酯的降解存在协同作用,即混合菌可提高3种菊酯类农药残留的去除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苯菊酯 甲氰菊酯 氯氰菊酯 生物降解 混合菌
下载PDF
高温纤维素降解菌群筛选及产酶特性 被引量:16
11
作者 冯红梅 秦永胜 +2 位作者 李筱帆 周金星 彭霞薇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546-1552,共7页
从园林废弃物鸡粪混合堆肥的高温期堆肥样品中,筛选出6株具有高效纤维素降解性的高温菌.通过16S rRNA基因序列比对和构建系统发育树分析,初步鉴定这6种菌株为高温紫链霉菌(Streptomyces thermoviolaceus)、嗜热淀粉酶链霉菌(S.thermodia... 从园林废弃物鸡粪混合堆肥的高温期堆肥样品中,筛选出6株具有高效纤维素降解性的高温菌.通过16S rRNA基因序列比对和构建系统发育树分析,初步鉴定这6种菌株为高温紫链霉菌(Streptomyces thermoviolaceus)、嗜热淀粉酶链霉菌(S.thermodiastaticus)、嗜热一氧化碳链霉菌(S.thermocarboxydus)、黄白链霉菌(S.albidoflavus)、热普通链霉菌(S.thermovulgaris)和波茨坦短芽孢杆菌(Brevibacillus borstelensis).目前为止,国内外对纤维素降菌群的研究较少,本研究将6种菌株1∶1等体积混合制成混合菌群M-1,利用DNS法比较混合菌群M-1和单一菌株的产羧甲基纤维素酶(CMCase)能力.结果表明,混合菌群M-1比单一菌株产CMCase能力强.对混合菌群M-1产CMCase活力特性进行研究,确定混合菌群M-1的最佳产酶条件.结果表明,混合菌群M-1以体积分数1%接种量接种于初始p H为4的以麸皮+淀粉混合物为碳源,玉米粉为有机氮源,KNO_3为无机氮源的培养基中,45℃条件下培养,能够有最大的酶活,达135.9 U·m L^(-1).条件优化后,产酶能力提高1.8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园林废弃物 高温纤维素降解菌 混合菌群 羧甲基纤维素酶 产酶特性
原文传递
菜籽粕混菌固态发酵制备多肽饲料的研究 被引量:14
12
作者 顾斌 马海乐 刘斌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83-87,共5页
以菜籽粕为原料,以发酵产物中真蛋白质量分数、多肽得率和硫苷含量为评价指标,通过米曲霉、白地霉、热带假丝酵母、酿酒酵母和枯草芽孢杆菌的单菌及混菌发酵,进行最佳发酵菌种组合的研究;通过最佳混菌的单因素试验,研究在培养基中添加... 以菜籽粕为原料,以发酵产物中真蛋白质量分数、多肽得率和硫苷含量为评价指标,通过米曲霉、白地霉、热带假丝酵母、酿酒酵母和枯草芽孢杆菌的单菌及混菌发酵,进行最佳发酵菌种组合的研究;通过最佳混菌的单因素试验,研究在培养基中添加无机盐(CaCl2、K2HPO4、MgSO4、FeSO4和CuSO4)、氮源[CO(NH2)2、(NH4)2SO4、KNO3、NH4Cl和NH4HCO3)]、辅料(麸皮、玉米粉和米糠)和料水比对发酵效果的影响。以发酵产物的多肽得率为评价指标,通过正交试验优化培养基的组成。结果表明,白地霉和枯草芽孢杆菌为最佳发酵混合菌种;培养基中CaCl2是最好的无机盐,NH4Cl是最好的无机氮源,3种辅料的添加对发酵效果均没有显著的改善作用;最优培养基组成是:CaCl20.1%、NH4Cl 1.5%、料水比1∶1.2,使用最优培养基进行混菌发酵,多肽得率高达12.8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菜籽粕 固态发酵 混菌 多肽 硫苷
下载PDF
纤维素降解真菌分离筛选、产酶特性及高效水解菌系的初步构建 被引量:15
13
作者 黄宁珍 付传明 +3 位作者 何金祥 唐凤鸾 区婵 何成新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489-1496,共8页
用稀释法和表面消毒法分别从腐烂木屑和霉变树枝中分离纤维素降解真菌,获得两个菌株,编号为34和H。在以木屑为唯一营养的培养基上,两个菌株生长良好;在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培养基上,真菌H生长速度明显大于真菌34,但所形成的刚果红... 用稀释法和表面消毒法分别从腐烂木屑和霉变树枝中分离纤维素降解真菌,获得两个菌株,编号为34和H。在以木屑为唯一营养的培养基上,两个菌株生长良好;在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培养基上,真菌H生长速度明显大于真菌34,但所形成的刚果红透明圈直径则真菌34明显大于H。研究两个菌株的生物学及产酶特性发现:复杂多糖比简单双糖或单糖更利于菌株的生长,淀粉是它们的最佳碳源;当MS为无机盐、滤纸或CMC-Na为碳源、pH为6.0-7.0时,两个菌株的纤维素酶活较高;其中,真菌34的最高FPase和CMCase为144.14和325.67 U/L,真菌H则为111.38和328.47U/L。真菌34与四株弱纤维素降解细菌共培养构建成四组高效纤维素水解菌系,可将滤纸纤维完全降解为水溶性化合物。对真菌34进行形态学与分子生物学鉴定,该菌为B.dothidea的近缘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素降解 真菌 分离筛选 产酶特性 混合菌系 构建
下载PDF
石油降解优势菌的筛选和降解性能 被引量:10
14
作者 孙远军 聂麦茜 +2 位作者 黄廷林 王蕾 李立伟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47-49,57,共4页
从长期污染的油田土壤中筛选分离出4株石油优势降解菌和1组原始天然组合的混合菌,并对其石油降解性能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有3株菌在中性或偏碱性的pH值条件下降解效果最佳,在5d时间内石油去除率高达61.85%;无机离子对菌株的石油降... 从长期污染的油田土壤中筛选分离出4株石油优势降解菌和1组原始天然组合的混合菌,并对其石油降解性能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有3株菌在中性或偏碱性的pH值条件下降解效果最佳,在5d时间内石油去除率高达61.85%;无机离子对菌株的石油降解有很大影响,其中常量无机离子Mg2+,Ca2+起主要作用,微量无机离子的影响较小;混合菌株对外界不利条件(如偏酸偏碱或缺少生长元素等情况下)的承受能力明显高于纯种菌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烃污染 微生物降解 混合菌株 无机离子 微量元素
下载PDF
复合木霉菌制剂防治葡萄灰霉病的效果研究 被引量:12
15
作者 王承芳 陈娟 +1 位作者 旷文丰 毛伟力 《生物灾害科学》 2015年第4期333-338,共6页
通过马铃薯葡萄糖培养基(PDA)进行平皿对峙培养,从11个木霉(Tricheoderma Spp.)菌株中筛选出5株对葡萄灰霉菌(Botrytis cinerea,BC)有拮抗活性的菌株。以Tr85为目标菌株,分别与另4个木霉菌株进行相容性测试,将相容性好的Tr85/Tr178B、Tr... 通过马铃薯葡萄糖培养基(PDA)进行平皿对峙培养,从11个木霉(Tricheoderma Spp.)菌株中筛选出5株对葡萄灰霉菌(Botrytis cinerea,BC)有拮抗活性的菌株。以Tr85为目标菌株,分别与另4个木霉菌株进行相容性测试,将相容性好的Tr85/Tr178B、Tr85/Tr469A和Tr178B/Tr469A进行混合,制成含2×10~8个/g孢子的复合菌或单菌株可湿性粉剂(WP),用于室内生测。经Tr85/Tr178B WP处理的葡萄叶片,对BC的防治效果(ERDC)显著高于(P≤0.05)其它复合菌株或单菌株WP处理。将Tr85/Tr178B WP继续用于2012和2013年在上海和山东的大田药效试验。在上海,当Tr85/Tr178B WP施用量为3.0 kg/hm^2、3.75 kg/hm^2和5.25 kg/hm^2时,各处理间对BC的ERDC没有显著性差异,但它们都显著高于(P≤0.05)2.25 kg/hm和化学农药50%腐霉利WP3.75 kg/hm^2处理。在山东,Tr85/Tr178B复合菌WP施用量在3.00 kg/hm^2、3.75 kg/hm^2、5.25 kg/hm^2的处理与50%腐霉利WP3.75 kg/hm^2的处理之间,对BC的ERDC差异不显著。但施用量为5.25 kg/hm^2以及50%腐霉利WP3.75 kg/hm^2(仅在2012年)对病害的ERDC显著高于(P≤0.05)用量为2.25 kg/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霉菌 抗药性 灰霉病 防效
下载PDF
红茶菌发酵条件的控制研究 被引量:11
16
作者 左勇 边名鸿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228-231,共4页
将分离筛选得到的乳酸菌、醋酸菌和酵母菌进行配比得到红茶菌复合菌种,分别讨论培养基pH值、溶氧量、温度和时间对培养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乳酸菌、醋酸菌、酵母菌按质量配比2:2:1,即总接种量5%、最适初始pH值为5.5、装液量为40%(即... 将分离筛选得到的乳酸菌、醋酸菌和酵母菌进行配比得到红茶菌复合菌种,分别讨论培养基pH值、溶氧量、温度和时间对培养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乳酸菌、醋酸菌、酵母菌按质量配比2:2:1,即总接种量5%、最适初始pH值为5.5、装液量为40%(即装液量100mL/250mL),在30℃、传统培养基培养5d的条件下,发酵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茶菌 复合菌种 发酵 条件控制
下载PDF
油茶粕最优培养基及混菌生产蛋白饲料的研究 被引量:10
17
作者 马力 陈永忠 +5 位作者 彭邵锋 王湘南 陈隆升 王瑞 杨小胡 罗健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34-37,共4页
以油茶粕为原料,筛选生产蛋白饲料的最优培养基及菌种组合。首先对油茶粕进行成分分析,结果表明:两组处理蛋白质含量均为9%以上,是一种很好的饲料原料;接着以米曲霉初筛油茶粕生产蛋白饲料的发酵培养基,获得了较优的培养基配方为:热水... 以油茶粕为原料,筛选生产蛋白饲料的最优培养基及菌种组合。首先对油茶粕进行成分分析,结果表明:两组处理蛋白质含量均为9%以上,是一种很好的饲料原料;接着以米曲霉初筛油茶粕生产蛋白饲料的发酵培养基,获得了较优的培养基配方为:热水脱皂的油茶粕16 g,麦麸1 g,葡萄糖2 g,(NH4)2SO41 g,水19 g。最后,通过平板点种试验及三角瓶发酵培养,获得油茶粕生产蛋白饲料的最佳菌种组合及接种比例:地衣芽孢杆菌10181︰黑曲霉︰葡萄汁酵母1445︰米曲霉=1︰1︰1︰1。发酵生成的粗蛋白含量为16.94%,较未发酵时的10.82%,提高了56.5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粕 混菌 蛋白饲料
下载PDF
中药渣固态发酵前后蛋白质和多糖含量的变化 被引量:10
18
作者 白海 高阳 +1 位作者 刘丽敏 马毅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1年第1期84-87,共4页
目的本试验使用混合菌种枯草芽孢杆菌、产朊假丝酵母、黑曲霉对中药渣进行固态发酵来制备饲料添加剂。方法采取单因素试验法,探究了接种比例、微生物接种量、初始pH值、氮源添加量和发酵时间对发酵效果的影响,从而筛选最适发酵条件。结... 目的本试验使用混合菌种枯草芽孢杆菌、产朊假丝酵母、黑曲霉对中药渣进行固态发酵来制备饲料添加剂。方法采取单因素试验法,探究了接种比例、微生物接种量、初始pH值、氮源添加量和发酵时间对发酵效果的影响,从而筛选最适发酵条件。结果枯草芽孢杆菌∶产朊假丝酵母∶黑曲霉的接种比例为2∶1∶2,接种量3%,添加30 mg/mL-1玉米粉作为氮源,初始pH 7.5,发酵6 d后,发酵底物中蛋白质含量为9.96%,比未发酵药渣提高了47.3%;多糖含量为8.95%,比未发酵药渣提高了1.4%。结论混合菌种发酵中药渣可为中草药废弃物的再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渣 混合菌种 固态发酵 蛋白质 多糖
下载PDF
混合菌固体发酵花生粕的工艺优化 被引量:10
19
作者 王增元 孙建安 +2 位作者 毛相朝 凌红丽 蒋贻海 《工业微生物》 CAS 2017年第6期19-24,共6页
本实验选用符合《饲料添加剂品种目录》的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EM1、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JM、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BW2作为发酵菌株对花生粕进行固体发酵,以多肽和总酸含量为指标,通过单因素... 本实验选用符合《饲料添加剂品种目录》的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EM1、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JM、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BW2作为发酵菌株对花生粕进行固体发酵,以多肽和总酸含量为指标,通过单因素实验及正交试验对植物乳杆菌、酿酒酵母、枯草芽孢杆菌接种量,发酵温度,发酵时间和料液比进行优化。确定工艺参数为:植物乳杆菌接种量5%,酿酒酵母接种量9%,枯草芽孢杆菌接种量9%,料液比1∶1.2,发酵温度37℃,发酵时间48 h。在此条件下发酵花生粕,多肽和总酸含量分别为18.89%±0.35%和9.12%±0.23%,较优化前分别提高33.78%和24.45%,提高幅度较大,可见优化后工艺稳定且重复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菌 固体发酵 多肽 总酸 工艺优化
下载PDF
甜高粱茎秆残渣生料多菌种固态发酵生产蛋白饲料 被引量:10
20
作者 杨森 王石垒 +5 位作者 张雷 赵宏军 谢慧 王风芹 陈红歌 宋安东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5期309-314,共6页
为实现甜高粱茎秆残渣生产蛋白饲料的规模化应用,该研究将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里氏木霉(Trichoderma reesei),产朊假丝酵母(Candida utilis)和干酪乳杆菌(Lactobacillus casei)进行优化组合,添加不同质量分数尿素对甜高粱茎秆... 为实现甜高粱茎秆残渣生产蛋白饲料的规模化应用,该研究将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里氏木霉(Trichoderma reesei),产朊假丝酵母(Candida utilis)和干酪乳杆菌(Lactobacillus casei)进行优化组合,添加不同质量分数尿素对甜高粱茎秆残渣进行生料固态发酵生产蛋白饲料。试验通过对比发酵前后粗蛋白、真蛋白、粗灰分和粗脂肪质量分数变化发现:添加4种菌的复合菌株,再添加1%尿素发酵8 d后能使以甜高粱茎秆残渣为底物的饲料中纤维素由33.00%降低至24.09%,半纤维素由20.99%降低至17.69%;粗蛋白质量分数由2.27%提升至7.14%,真蛋白由2.01%提升至6.41%。该研究简化了甜高粱秸秆残渣规模化生产饲料蛋白的工艺,为该工艺的推广应用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 蛋白 发酵 饲料 混合菌株 生料固态发酵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