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证素辨证理论与眼科专科辨证体系探讨混合型青光眼的中医辨证分型 被引量:17
1
作者 蒋鹏飞 彭俊 彭清华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9年第1期45-51,共7页
在朱文锋教授提出的"证素辨证"理论与彭清华教授提出的"眼科专科辨证体系"的基础上,总结了混合型青光眼的主要病位证素、病性证素特点,发现混合型青光眼病位证素主要以肝、脾、肾为主;病性证素较多,包括阴虚、阳亢... 在朱文锋教授提出的"证素辨证"理论与彭清华教授提出的"眼科专科辨证体系"的基础上,总结了混合型青光眼的主要病位证素、病性证素特点,发现混合型青光眼病位证素主要以肝、脾、肾为主;病性证素较多,包括阴虚、阳亢、热、气滞、痰、湿、血虚、动风、气虚、血瘀等13种主要病性证素,并探讨了混合型青光眼的眼科专科证素辨证分型,将混合型青光眼分为11个证型,分别为水轮阴虚阳亢证、水轮气滞证、水轮实热证、水轮郁火证、水轮痰火证、水轮痰湿证、水轮阴亏证、水轮气虚证、水轮气虚血亏证、水轮气虚血瘀证、水轮气滞血瘀证。"证素辨证"与"眼科专科辨证体系"结合起来能较好地反映出混合型青光眼气阴亏虚、痰火瘀滞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证素辨证 眼科专科辨证体系 混合型青光眼 辨证分型 水轮阴虚阳亢证 水轮气虚血瘀证 气阴亏虚 痰火瘀滞
下载PDF
改良黏性小管切开术联合激光虹膜切除术治疗混合型青光眼疗效观察
2
作者 李健 袁志兰 孙红 《临床眼科杂志》 2007年第6期502-504,共3页
目的探讨改良黏性小管切开术联合Nd:YAG激光虹膜切除术治疗混合型青光眼的疗效。方法对混合型青光眼的一种类型窄角性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15例(18只眼)行改良黏性小管切开术,术前或术后予以YAG激光虹膜切除术。观察患者手术前后的视... 目的探讨改良黏性小管切开术联合Nd:YAG激光虹膜切除术治疗混合型青光眼的疗效。方法对混合型青光眼的一种类型窄角性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15例(18只眼)行改良黏性小管切开术,术前或术后予以YAG激光虹膜切除术。观察患者手术前后的视力、眼压、并发症等情况。术后随访3-24个月,平均18个月。结果视力无一例下降,其中1例视力由术前0.25提高至0.5。术前眼压平均为(23.74±6.01)mmHg,术后3个月平均为(13.85±4.13)mmHg,术后12个月平均为(16.37±3.77)mmHg,术后24个月平均为(15.44±4.10) mmHg,术前与术后眼压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术中术后无任何严重并发症出现。结论改良黏性小管切开术联合YAG激光虹膜切除术治疗窄角性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效果好,术中、术后并发症少,是一种有前景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性小管切开术 激光虹膜切除术 混合型青光眼
下载PDF
虹膜周边切除术47例临床观察
3
作者 吴世信 徐琳 《眼科研究》 CSCD 1996年第2期113-115,共3页
随访观察近五年虹膜周边切除术病人47例78眼。检查、记录其视力、眼压、房角图,对比二小时暗室低头试验前后高低眼压变动下房角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宽基底虹膜周边切除术对急闭临床前期和间歇期,慢闭早期和混合性期,虹膜根赘合并单... 随访观察近五年虹膜周边切除术病人47例78眼。检查、记录其视力、眼压、房角图,对比二小时暗室低头试验前后高低眼压变动下房角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宽基底虹膜周边切除术对急闭临床前期和间歇期,慢闭早期和混合性期,虹膜根赘合并单青均有较好的疗效。提示对虹膜周边切除术后眼压升高及二小时暗室低头试验结果阳性的“残余性”青光眼患者均需作进一步补充性治疗。同时也应避免因选择术式不当造成的“医源性”青光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虹膜周边切除术 房角镜检查 混合性 青光眼
下载PDF
坏死性凋亡在眼科的研究进展及其抑制剂的临床应用
4
作者 颜鑫霖 李轩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7期2271-2276,共6页
坏死性凋亡是近十几年来细胞死亡领域的重大发现。目前在眼科领域,已经从角膜疾病、青光眼、视网膜疾病等方向发现了坏死性凋亡通路的激活。除了针对受体相互作用蛋白1(RIP1)靶点的Necrostatin-1(Nec-1)坏死性凋亡抑制剂之外,受体相互... 坏死性凋亡是近十几年来细胞死亡领域的重大发现。目前在眼科领域,已经从角膜疾病、青光眼、视网膜疾病等方向发现了坏死性凋亡通路的激活。除了针对受体相互作用蛋白1(RIP1)靶点的Necrostatin-1(Nec-1)坏死性凋亡抑制剂之外,受体相互作用蛋白3(RIP3)抑制剂GSK2399872A(GSK872)和针对混合谱系激酶结构域样蛋白(MLKL)靶点的新型抑制剂TC13172等药物在细胞死亡机制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目前,坏死性凋亡抑制剂已经在眼科的多种疾病模型中证明了其保护作用。本文重点概述了坏死性凋亡的分子机制及其抑制剂在眼科中的研究成果,探讨坏死性凋亡作为眼科疾病治疗新靶点的潜力,并对其在眼科领域的进一步研究提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死亡 坏死性凋亡 受体相互作用蛋白1/3 混合谱系激酶结构域样蛋白 Nec-1 角膜 青光眼 视网膜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