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3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柴油机燃用甲醇—柴油混合燃料的研究 被引量:17
1
作者 王辉 徐国强 +2 位作者 楚宜民 海本涛 景劲松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4期395-398,共4页
采取新的乳化工艺 ,将柴油和甲醇混合 ,按选定的配比方案研制混合燃料 ,在X195柴油机上进行试验 ,获得了较好的负荷特性 热效率有所提高 ,中、高负荷时耗油率显著下降 ,平均节油率达 9 42 % ,烟度降低率 2 5 %以上 。
关键词 柴油机 甲醇 混合燃料 乳化工艺 节油
下载PDF
生物柴油与轻柴油混合燃料的理化特性 被引量:23
2
作者 耿莉敏 董元虎 +2 位作者 边耀璋 陈昊 魏秋兰 《长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88-91,共4页
用0#柴油与大豆毛油制成的生物柴油配成10种不同掺混比的混合燃料,测定了混合燃料的兼容性、密度、闪点、馏程、运动粘度、酸值、凝点和冷滤点等指标。结果表明:生物柴油与0#柴油具有良好的兼容性,其混合燃料的密度、闪点、蒸馏温度、... 用0#柴油与大豆毛油制成的生物柴油配成10种不同掺混比的混合燃料,测定了混合燃料的兼容性、密度、闪点、馏程、运动粘度、酸值、凝点和冷滤点等指标。结果表明:生物柴油与0#柴油具有良好的兼容性,其混合燃料的密度、闪点、蒸馏温度、运动粘度和酸值随生物柴油掺混比的增大而增大,生物柴油的凝点和冷滤点偏高;掺混比小于或等于20%的混合燃料基本符合国家轻柴油标准;而使用较高掺混比的混合燃料时,必须对馏程、酸值和冷滤点等指标进行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工程 生物柴油 轻柴油 混合燃料 理化特性
下载PDF
广义Rothermel模型预测平地无风条件下红松-蒙古栎林地表混合可燃物的火行为 被引量:18
3
作者 张吉利 刘礴霏 +2 位作者 褚腾飞 邸雪颖 金森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495-1502,共8页
以帽儿山地区红松-蒙古栎林下地表混合可燃物为材料,进行不同含水率、载量和混合比例的室内点烧试验,观测得到蔓延速率、驻留时间、反应强度、火线强度和火焰长度,并与采用表面积加权法和载量加权法的广义Rothermel模型预测值进行比较.... 以帽儿山地区红松-蒙古栎林下地表混合可燃物为材料,进行不同含水率、载量和混合比例的室内点烧试验,观测得到蔓延速率、驻留时间、反应强度、火线强度和火焰长度,并与采用表面积加权法和载量加权法的广义Rothermel模型预测值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广义Ro-thermel模型对红松-蒙古栎林下地表混合可燃物的林火蔓延速率、反应强度的预测平均绝对误差分别为0.04m·min-1、77kW·m-2,预测平均相对误差分别为16%、22%;对驻留时间、火线强度和火焰长度的预测偏低,预测平均绝对误差分别为15.5s、17.3kW·m-1和9.7cm,预测平均相对误差分别为55.5%、48.7%和24%.这些误差可以看成是用该模型预测同类可燃物相应火行为的误差下限.两种加权算法对模型预测精度影响差异不大,当红松可燃物所占比重较小时,表面积加权法得到的蔓延速率和反应强度预测值精度较高,载量加权法得到的火线强度和火焰长度预测值精度较高;当红松可燃物所占比重较大时,结果则相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行为 混合可燃物 蔓延速率 驻留时间 火强度 火焰长度 加权算法
原文传递
Experimental comparison between aircraft fuel tank inerting processes using NEA and MIG 被引量:13
4
作者 Lei SHAO Weihua LIU +3 位作者 Chaoyue LI Shiyu FENG Chenchen WANG Jun PAN 《Chinese Journal of Aeronautics》 SCIE EI CAS CSCD 2018年第7期1515-1524,共10页
Fuel tank inerting technologies are able to reduce the fire risk by injection of inert gas into the ullage or fuel, the former called ullage washing and the latter fuel scrubbing. The Green On-Board Inert Gas Generati... Fuel tank inerting technologies are able to reduce the fire risk by injection of inert gas into the ullage or fuel, the former called ullage washing and the latter fuel scrubbing. The Green On-Board Inert Gas Generation System(GOBIGGS) is a novel technology based on flameless catalytic combustion, and owning to its simple structure and high inerting efficiency, it has received a lot of attentions. The inert gas in the GOBIGGS is mainly comprised of CO2, N2, and O2(hereinafter, Mixed Inert Gas(MIG)), while that in the On-Board Inert Gas Generation System(OBIGGS), which is one of the most widely used fuel tank inerting technologies, is NitrogenEnriched Air(NEA). The solubility of CO2 is nearly 20 times higher than that of N2 in jet fuels,so the inerting capability and performance are definitely disparate if the inert gas is selected as NEA or MIG. An inerting test bench was constructed to compare the inerting capabilities between NEA and MIG. Experimental results reveal that, if ullage washing is adopted, the variations of oxygen concentrations on the ullage and in the fuel are nearly identical no matter the inert gas is NEA or MIG. However, the ullage and dissolved oxygen concentrations of MIG scrubbing are always higher than those of NEA scrubb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issolved oxygen Experiment fuel tanks Inert gases mixed Inert Gas(MIG) Nitrogen-Enriched Air(NEA) OXYGEN
原文传递
多菌种混合发酵转化秸秆技术的研究及应用进展 被引量:13
5
作者 黄茜 黄凤洪 +1 位作者 江木兰 万楚筠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1期180-183,共4页
农作物秸秆是农业生产的副产品,也是一项重要的生物资源。利用微生物的广泛适应性和多功能性来转化秸秆已日益受到国内外科学研究者重视,特别是多菌种混合发酵是将秸秆纤维素转化为蛋白质、乙醇、乙酸等最具发展前景的方法。文章通过混... 农作物秸秆是农业生产的副产品,也是一项重要的生物资源。利用微生物的广泛适应性和多功能性来转化秸秆已日益受到国内外科学研究者重视,特别是多菌种混合发酵是将秸秆纤维素转化为蛋白质、乙醇、乙酸等最具发展前景的方法。文章通过混合菌降解秸秆纤维,转化利用秸秆制蛋白饲料、燃料酒精、农用沼气等方面,对混合菌发酵转化秸秆技术的研究进展进行阐述。混合菌发酵转化秸秆已成为农业综合开发领域的一个亮点,正在朝着多元化,深层次的方向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发酵 秸秆 蛋白饲料 燃料酒精 农用沼气
下载PDF
柴油轿车燃用煤基F-T合成油的排放特性 被引量:10
6
作者 胡志远 程亮 +1 位作者 谭丕强 楼狄明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3733-3738,共6页
依据GB 18352.3-2005Ⅰ型试验循环,对帕萨特柴油轿车燃用沪四柴油、煤基F-T合成油、体积混合比例分别为10%和50%的煤基F-T合成油-沪四柴油混合燃料的CO、NOx、HC、PM和CO2排放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分析了该车燃用F-T合成油尾气污染物排... 依据GB 18352.3-2005Ⅰ型试验循环,对帕萨特柴油轿车燃用沪四柴油、煤基F-T合成油、体积混合比例分别为10%和50%的煤基F-T合成油-沪四柴油混合燃料的CO、NOx、HC、PM和CO2排放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分析了该车燃用F-T合成油尾气污染物排放的环境影响特性.结果表明,GB 18352.3-2005Ⅰ型试验循环中,该车燃用煤基F-T合成油-沪四柴油混合燃料城区行驶循环排放的CO、HC、PM和CO2相对较高,城郊行驶循环排放的NOx相对较高;与沪四柴油比较,该柴油轿车燃用煤基F-T合成油-沪四柴油混合燃料后,其CO、NOx、HC、PM和CO2排放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且产生气溶胶、酸化、全球变暖等环境影响的潜力减小.煤基F-T合成油是一种较理想的柴油替代/补充燃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油轿车 煤基F-T合成油 混合燃料 环境 排放特性
原文传递
兰炭和秸秆掺混燃料热重分析及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9
7
作者 武鹏魁 韩奎华 《洁净煤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34-142,共9页
现有兰炭具有高固定碳、低灰、低硫、低磷等优点,但其挥发分低,着火缓慢。在兰炭燃料中掺混少量生物质可有效改善其燃烧性能,减少燃煤污染物排放,优化生物质秸秆的利用现状。通过热重分析法分别研究了3种兰炭、麦秆和玉米秆单独及混合... 现有兰炭具有高固定碳、低灰、低硫、低磷等优点,但其挥发分低,着火缓慢。在兰炭燃料中掺混少量生物质可有效改善其燃烧性能,减少燃煤污染物排放,优化生物质秸秆的利用现状。通过热重分析法分别研究了3种兰炭、麦秆和玉米秆单独及混合燃料的燃烧特性,分析了掺混样品种类和掺混比例对混合燃料着火温度、燃尽温度、燃烧特性指数和热释放速率等的影响,并确定了最佳掺混比例。结果表明:兰炭与秸秆掺混后的燃烧效果与掺混样种类及掺混比例密切相关。5种样品中燃烧性能从大到小依次是麦秆、玉米秆、府谷兰炭、大同兰炭和包头兰炭,府谷兰炭掺混玉米秆后燃烧特性优于其他掺混燃料,燃料的着火温度和燃尽温度相比兰炭原样分别降低了约200℃和40℃,综合燃烧特性指数是原样的1.5倍左右。在府谷兰炭/秸秆掺混比为8∶2时,着火特性指数仅为0.625,小于原样的0.979,此时第1波峰实际值也小于理论模拟值,混合燃料对低温段秸秆的挥发分析出有抑制作用,随着秸秆掺混比例增大,促进作用大于抑制作用,第1个波峰迁移且增大,第2个波峰减小,掺混比为6∶4时,第2个波峰处出现短暂增大,可能是由于秸秆占比增大,裂解出大量易燃半焦导致燃烧短时间加速。兰炭中掺混一定比例秸秆,有利于减少燃料主要燃烧阶段的活化能,但随掺混比例的增加其燃烧性能提升有限,掺混比为6∶4时,府谷兰炭活化能下降近36 kJ/mol。府谷兰炭和玉米秆掺混比例约7∶3时,混合燃料的释热率明显高于其他掺混比,结合其燃烧特性发现此时燃烧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兰炭 生物质秸秆 混合燃料 热重分析 动力学 活化能
下载PDF
乙醇柴油混合燃料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张克范 马伟东 杨建萍 《河南化工》 CAS 2004年第11期18-20,共3页
对含 5 %~ 15 % ① 无水乙醇与柴油的混合燃料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 ,在较高环境温度 (18℃以上 )及无水的情况下 ,可以不用助溶剂 ,形成稳定期较长的E5及E10。添加助溶剂可以使E10 ② 及E15在较低温度下保持稳定不分层。E10及E15... 对含 5 %~ 15 % ① 无水乙醇与柴油的混合燃料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 ,在较高环境温度 (18℃以上 )及无水的情况下 ,可以不用助溶剂 ,形成稳定期较长的E5及E10。添加助溶剂可以使E10 ② 及E15在较低温度下保持稳定不分层。E10及E15的理化性质与普通柴油的性质较接近 ,在不改动柴油机的情况下 ,使用E10及E15 ,动力性能下降幅度不大 ,质量比油耗增加不多。驾驶员对使用E10的车辆性能表示满意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醇柴油 乳化剂 混合燃料
下载PDF
发射过程中混合燃料介质内孔隙的绝热压缩(英文) 被引量:8
9
作者 张奇 纪艳华 +4 位作者 白春华 闫华 赵永涛 罗艾民 付智敏 《高压物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37-244,共8页
燃料空气炸药武器战斗部装填的云爆剂一般是固液混合态,固液混合药剂介质内部难免存在孔隙,孔隙尺度对发射安全性有重要影响。通过对孔隙压缩物理过程的理论分析,研究孔隙尺度对混合燃料发射安全性的影响,建立了相应的判别准则,给出发... 燃料空气炸药武器战斗部装填的云爆剂一般是固液混合态,固液混合药剂介质内部难免存在孔隙,孔隙尺度对发射安全性有重要影响。通过对孔隙压缩物理过程的理论分析,研究孔隙尺度对混合燃料发射安全性的影响,建立了相应的判别准则,给出发射过载加速度、混合燃料介质内孔隙尺度、孔隙绝热压缩温度之间的定量关系,并提出了发射模拟装置设计应考虑战斗部内装药缺陷的有关参数,给出相应的设计依据。固液混合燃料介质内孔隙的尺度越小,其压缩产生的温度越低,抗过载能力就越强。如果圆形孔隙的直径为70μm,在发射过载加速度为100km/s2的情况下,孔隙压缩产生的最高温度约573K。将该值与固液混合药剂能够承受的临界温度进行比较,就可判断药剂在发射过载过程中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料空气炸药 判别准则 混合态 介质 发射 最高温度 定量关系 战斗部 孔隙 混合药剂
下载PDF
固、液混合燃料状态及特性研究 被引量:7
10
作者 张奇 白春华 +2 位作者 刘庆明 郭颜懿 梁慧敏 《燃烧科学与技术》 EI CAS CSCD 2001年第3期288-290,共3页
给出固体金属粉末燃料颗粒尺寸随机分布的分形表示。建立了组分比例、固体燃料颗粒尺度的特性与固液混合燃料细观结构的相关性。通过实例分析 ,论述了由固液燃料组分比例关系确定固液混合燃料达到饱和状态的临界条件。为揭示燃料组分比例。
关键词 燃烧空气炸药 混合燃料 固体燃料 细观结构 液体燃料
下载PDF
柴油机燃用生物柴油和柴油混合燃料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7
11
作者 魏远文 田维 王永忠 《车用发动机》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9-31,共3页
在ZS1100直喷式柴油机上进行了燃用生物柴油和柴油混合燃料与燃用0号柴油的对比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柴油机燃用混合燃料的碳烟排放优于燃用0号柴油,燃油消秏率略高于燃用柴油,最大功率、最大扭矩、怠速稳定性与燃用柴油相当,表明生物柴... 在ZS1100直喷式柴油机上进行了燃用生物柴油和柴油混合燃料与燃用0号柴油的对比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柴油机燃用混合燃料的碳烟排放优于燃用0号柴油,燃油消秏率略高于燃用柴油,最大功率、最大扭矩、怠速稳定性与燃用柴油相当,表明生物柴油是柴油机一种理想的替代燃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柴油 混合燃料 柴油机 燃料试验
下载PDF
大豆毛油制生物柴油理化特性实验分析 被引量:7
12
作者 姜峰 潘美俊 张洪涛 《广西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14年第2期78-81,共4页
用0号柴油与大豆毛油制生物柴油配成3种不同掺混比混合燃料,测定了混合燃料的兼容性、冷滤点、凝点、密度、十六烷指数、运动粘度、闪点等指标.实验结果表明:生物柴油与0号柴油具有良好的兼容性,其混合燃料的密度、闪点、运动粘度随生... 用0号柴油与大豆毛油制生物柴油配成3种不同掺混比混合燃料,测定了混合燃料的兼容性、冷滤点、凝点、密度、十六烷指数、运动粘度、闪点等指标.实验结果表明:生物柴油与0号柴油具有良好的兼容性,其混合燃料的密度、闪点、运动粘度随生物柴油掺混比的增大而增大,而十六烷指数则减小;生物柴油的冷滤点偏高;掺混比小于或等于20%的混合燃料基本符合国家轻柴油标准.该理化特性分析对研究生物柴油燃料具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油 生物柴油 混合燃料 理化特性
下载PDF
柴油/PODE_(3-4)混合燃料喷雾特性的试验 被引量:6
13
作者 黄豪中 贾超杰 +3 位作者 史程 张新赟 李俊启 朱召军 《内燃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05-113,共9页
基于高压可视化定容燃烧弹试验台,利用高速摄影技术和激光粒度仪对柴油/PODE_(3-4)混合燃料喷雾特性进行研究,分析了燃料物性、喷射压力和喷孔直径对混合燃料宏观与微观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混合燃料的喷雾贯穿距离大于纯柴油,并呈现先... 基于高压可视化定容燃烧弹试验台,利用高速摄影技术和激光粒度仪对柴油/PODE_(3-4)混合燃料喷雾特性进行研究,分析了燃料物性、喷射压力和喷孔直径对混合燃料宏观与微观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混合燃料的喷雾贯穿距离大于纯柴油,并呈现先增大后趋于稳定的趋势;在高喷射压力下,相比纯柴油,混合燃料的喷雾贯穿距离增幅较为明显,但平均喷雾锥角增长幅度较小;增大喷孔直径,混合燃料与纯柴油的喷雾锥角和喷雾贯穿距离都增大;喷射压力升高,混合燃料的索特平均直径(SMD)都下降,柴油下降幅度最小,D_v90降幅较为明显,说明在喷射压力影响下,大液滴更容易破碎成小液滴;随着喷孔直径增大,混合燃料的SMD、D_v10、D_v50和D_v90都呈上升趋势,说明较大的喷孔直径不利于混合燃料喷雾特性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油机 混合燃料 激光粒度仪 喷雾特性
下载PDF
柴油机燃烧乙醇柴油混合燃料的排放特性研究 被引量:6
14
作者 陆克久 徐寅生 《小型内燃机与摩托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63-66,共4页
将乙醇与柴油混合配制出不同比例的混合燃料,在一台双缸直喷式柴油机上进行排放对比试验,研究了在柴油中添加乙醇及助溶剂能降低柴油机排放废气中所含污染物的机理,并分析了排放污染物随发动机负荷变化的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在柴油中添... 将乙醇与柴油混合配制出不同比例的混合燃料,在一台双缸直喷式柴油机上进行排放对比试验,研究了在柴油中添加乙醇及助溶剂能降低柴油机排放废气中所含污染物的机理,并分析了排放污染物随发动机负荷变化的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在柴油中添加体积分数为20%的乙醇,可使柴油机碳烟和CO、HC排放大幅度降低,NOx排放稍有下降。不添加助溶剂时,乙醇的掺混导致排放尾气中产生乙醇、微量乙醛等有机物,而添加助溶剂可使乙醇、乙醛排放的浓度明显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油机 乙醇 助溶剂 混合燃料 排放特性
下载PDF
柴油喷雾与LPG/柴油混合喷雾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曹建明 武涛 《车用发动机》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3-18,共6页
以ZH1105W柴油机为模型,采用Jaynes等人提出的雾化液滴尺寸和速度联合数目分布函数,对柴油喷雾和LPG/柴油混合喷雾的燃料液滴尺寸和速度数目分布进行了对比研究;采用液滴蒸发和碰撞模型对液滴尺寸理论数目分布与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研究... 以ZH1105W柴油机为模型,采用Jaynes等人提出的雾化液滴尺寸和速度联合数目分布函数,对柴油喷雾和LPG/柴油混合喷雾的燃料液滴尺寸和速度数目分布进行了对比研究;采用液滴蒸发和碰撞模型对液滴尺寸理论数目分布与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研究。液滴尺寸和速度联合数目分布的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液体喷射速度的增大,液滴尺寸数目分布曲线向小颗粒偏移。随着液滴尺寸的增大,较大颗粒的液滴速度数目分布曲线的峰值先明显增大,到达中等尺寸后又明显减小。由于LPG/柴油混合燃料的闪急沸腾喷雾对燃料液滴具有突爆的加速作用,L30速度分布曲线的峰值速度比柴油的明显增大。累积的液滴尺寸分布和速度数目分布研究表明,由于混合燃料的闪急沸腾喷雾,L30尺寸数目分布曲线峰值相对于柴油向小颗粒方向偏移,L30的峰值大于柴油的峰值。说明L30喷雾所产生的小颗粒液滴多于柴油,雾化质量提高,碳烟排放得以大幅度降低。L30速度分布曲线的峰值比柴油略小一些,且略微向大速度方向偏移。说明与柴油相比,L30燃料较大速度液滴的数目略有增加。液滴蒸发和碰撞模型对于石油液体燃料的研究是可行的,对于液化气体燃料与石油液体燃料的混合燃料的研究,模型还有待于进一步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燃料 闪急沸腾喷雾 液滴尺寸 液滴速度 数目分布 燃油雾化 数学模型
下载PDF
燃气轮机双燃料低排放燃烧室技术特点分析 被引量:5
16
作者 杨强 曹承洁 +1 位作者 赵乌恩 林枫 《热能动力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10,共10页
针对双燃料低排放燃烧室,总结了各主要燃气轮机厂商双燃料低排放燃烧室技术现状与特点,并对各双燃料燃烧室按燃烧方式进行了对比归类。分析指出:双燃料低排放燃烧室的可切换工况范围、燃料切换时间、燃料适用范围和双燃料启动功能是设计... 针对双燃料低排放燃烧室,总结了各主要燃气轮机厂商双燃料低排放燃烧室技术现状与特点,并对各双燃料燃烧室按燃烧方式进行了对比归类。分析指出:双燃料低排放燃烧室的可切换工况范围、燃料切换时间、燃料适用范围和双燃料启动功能是设计/使用较为关心的性能要求,双燃料喷嘴设计、在线切换系统、混合燃烧技术、低排放集成技术和吹扫冷却技术是目前双燃料燃烧室的研发重点/难点;具备燃料适应性宽广、大工况比短时燃料切换、可长时混烧性能的双燃料低排放燃烧室是双燃料燃烧室发展的主要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气轮机 双燃料 低排放 燃烧室 预混燃烧 扩散燃烧 混合燃烧 燃料切换
原文传递
2012款长安马自达3星骋混合气过浓故障案例 被引量:1
17
作者 任瑶瑶 谢绍友 刘杰 《汽车电器》 2024年第5期86-87,共2页
可燃混合气指空气与燃油的混合物,研究表明1kg汽油完全燃烧需要14.7kg的空气,所以空气与燃油比例为14.7:1的可燃混合气称为理论混合气,其两者的占比不同会对汽车发动机的动力性能、燃油经济性和尾气排放等车辆主要指标参数产生显著的影... 可燃混合气指空气与燃油的混合物,研究表明1kg汽油完全燃烧需要14.7kg的空气,所以空气与燃油比例为14.7:1的可燃混合气称为理论混合气,其两者的占比不同会对汽车发动机的动力性能、燃油经济性和尾气排放等车辆主要指标参数产生显著的影响,当空气与燃油比例大于或小于14.7:1时,就会产生混合气过稀或过浓的问题。文章主要围绕当汽车出现混合气过浓问题时,如何通过电脑诊断和车辆实际使用情况综合分析混合气过浓产生的原因,判断故障问题所处位置并排除故障,最后提出防治措施,避免再次出现相同故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气 燃油修正 油泵 燃油压力
下载PDF
固液混合燃料物理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5
18
作者 张奇 闫华 白春华 《火炸药学报》 EI CAS CSCD 2003年第4期47-50,共4页
对固液混合燃料物理稳定性进行了定量分析,研究了混合燃料装填的最佳状态以及混合燃料状态对战斗部和全备弹质量偏心的影响。结果表明,饱和状态是保证固液混合燃料物理稳定的最佳状态;饱和状态下的固液比例取决于固态组分的真实密度、... 对固液混合燃料物理稳定性进行了定量分析,研究了混合燃料装填的最佳状态以及混合燃料状态对战斗部和全备弹质量偏心的影响。结果表明,饱和状态是保证固液混合燃料物理稳定的最佳状态;饱和状态下的固液比例取决于固态组分的真实密度、表观密度及液态组分的密度。过饱和状态是造成混合燃料分层的主要原因,是影响发射精度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燃料 物理稳定性 燃料空气炸药 战斗部结构
下载PDF
零碳及低碳燃料内燃机应用进展分析
19
作者 李心成 万军杰 +2 位作者 吕亮 仲跻风 李守哲 《车用发动机》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9,共9页
随着“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稳步推进,世界各国对内燃机碳排放标准越来越严苛,如何突破常规化石燃料带来的高碳排放问题,对于未来交通发展尤为重要。目前,采用氢、氨、甲醇等零碳及低碳燃料替代传统化石燃料是必然的选择,零碳及低碳内燃... 随着“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稳步推进,世界各国对内燃机碳排放标准越来越严苛,如何突破常规化石燃料带来的高碳排放问题,对于未来交通发展尤为重要。目前,采用氢、氨、甲醇等零碳及低碳燃料替代传统化石燃料是必然的选择,零碳及低碳内燃机是现在和未来的研发热点。为助力零碳及低碳内燃机快速发展,阐述了氢、氨、甲醇、乙醇以及天然气等燃料的物化特性,同时分析它们在内燃机中最新应用进展,并对其未来发展所面临的问题给出相应参考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燃机 零碳燃料 低碳燃料 混合燃料 碳中和 排放
下载PDF
直燃发电是当前我国秸秆规模化利用的理想方式 被引量:5
20
作者 汤东明 《能源工程》 2012年第6期40-44,共5页
回顾了我国秸秆资源化利用的发展现状,论证了能源化利用是秸秆资源产业化利用的关键途径。在此基础上,通过对包括秸秆制液体生物燃料、气化发电、掺煤混烧发电和直燃发电等多种秸秆能源化利用技术,从原理、发展现状和优劣势等多方面的... 回顾了我国秸秆资源化利用的发展现状,论证了能源化利用是秸秆资源产业化利用的关键途径。在此基础上,通过对包括秸秆制液体生物燃料、气化发电、掺煤混烧发电和直燃发电等多种秸秆能源化利用技术,从原理、发展现状和优劣势等多方面的综合分析,论证了秸秆直燃发电是当前我国科学有效地大规模利用秸秆资源的较理想方式的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直燃 炉排炉 流化床锅炉 混烧 气化 燃料乙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