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丝裂霉素C及其磁性纳米球在小鼠体内相关药动学参数的比较 被引量:1
1
作者 任非 陈建海 +2 位作者 郑萍 刘伟 刘焰东 《华西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20-23,共4页
目的 比较丝裂霉素C磁性纳米球胶体溶液与丝裂霉素C在小鼠体内的血药浓度及相关药动学参数。方法 采用HPLC法 ,测定小鼠经尾静脉注射丝裂霉素C或丝裂霉素C磁性纳米球胶体溶液 (1mg·kg-1·d-1)后 ,在小鼠体内的血药浓度 ,从... 目的 比较丝裂霉素C磁性纳米球胶体溶液与丝裂霉素C在小鼠体内的血药浓度及相关药动学参数。方法 采用HPLC法 ,测定小鼠经尾静脉注射丝裂霉素C或丝裂霉素C磁性纳米球胶体溶液 (1mg·kg-1·d-1)后 ,在小鼠体内的血药浓度 ,从而得出药—时曲线及相关药动学参数。将血药浓度经SPSS10 .0统计软件进行配对t检验。结果 在小鼠体内 ,丝裂霉素C磁性纳米球胶体溶液的血药浓度明显高于丝裂霉素C ;胶体溶液药—时曲线下面积AUC较丝裂霉素C大 ,表观分布容积Vc较丝裂霉素C小 ,清除率Cl较丝裂霉素C慢 ;胶体溶液和丝裂霉素C在小鼠体内的血药浓度具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结论 丝裂霉素C制成磁性纳米球胶体溶液 ,在外加磁场的作用下可延长在血浆中的停留时间 ,降低血管外分布量 ,减慢清除。可望提高药效 ,减少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裂霉素c 体内 小鼠 纳米球 血药浓度 药动学参数 胶体溶液 磁性 曲线 面积
下载PDF
丝裂霉素C-聚氰基丙烯酸正丁酯磁性纳米球的制备方法及性质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任非 陈建海 陈志良 《中国药学杂志》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5期1163-1166,共4页
目的优化pH>6的乳化聚合法制备丝裂霉素C-聚氰基丙烯酸正丁酯磁性纳米球的处方工艺。方法通过正交实验设计考察乳化聚合法制备丝裂霉素C-聚氰基丙烯酸正丁酯磁性纳米球的工艺条件对纳米球粒径、包封率和载药量的影响,并考察了冷冻和... 目的优化pH>6的乳化聚合法制备丝裂霉素C-聚氰基丙烯酸正丁酯磁性纳米球的处方工艺。方法通过正交实验设计考察乳化聚合法制备丝裂霉素C-聚氰基丙烯酸正丁酯磁性纳米球的工艺条件对纳米球粒径、包封率和载药量的影响,并考察了冷冻和温湿条件下对制剂稳定性的影响。结果优化的乳化聚合法制备的丝裂霉素C-聚氰基丙烯酸正丁酯磁性纳米球的数均粒径、包封率、载药量和饱和磁化强度分别为:(122.4±2.3)nm,(85.51±0.74)%,(8.61±0.04)%,(0.31±0.01)kA·m-1。丝裂霉素C-聚氰基丙烯酸正丁酯磁性纳米球胶体溶液具有良好的抗寒和抗湿热性。结论在pH>6条件下乳化聚合制备丝裂霉素C-聚氰基丙烯酸正丁酯磁性纳米球具有粒径小、包封率和载药量高,质量稳定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裂霉素c-聚氰基丙烯酸正丁酯磁性纳米球 乳化聚合法 正交实验设计 包封率 稳定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