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8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暗夜里的蹈冰者──余华小说的女性形象解读 被引量:16
1
作者 林华瑜 《中国文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70-74,共5页
余华小说里的女性形象一直处于被遮蔽的状态,也多为论者所忽略。本文从三个不同的角度对这个被遮蔽的群体予以解读,指出她们分别作为暴力的牺牲品、苦难的承担者以及人性恶质的一种显现在余华作品中的特殊意义,并进而分析了余华的女... 余华小说里的女性形象一直处于被遮蔽的状态,也多为论者所忽略。本文从三个不同的角度对这个被遮蔽的群体予以解读,指出她们分别作为暴力的牺牲品、苦难的承担者以及人性恶质的一种显现在余华作品中的特殊意义,并进而分析了余华的女性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余华 女性形象 暴力 苦难 恶质 女性观
下载PDF
苦难与女性——解读严歌苓的《金陵十三钗》 被引量:12
2
作者 张健 文爱军(英文译校) 《株洲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7年第1期61-64,68,共5页
严歌苓新作《金陵十三钗》的主题展示了边缘与反抗、仇恨与宽恕、谵妄与救赎三种精神向度.作品通过将女性置于极度苦难的地境中来表现作者心目之中的“女性的伟力”.展示了一种女性主义与理想主义的写作姿态。
关键词 金陵十三钗 女性 苦难
下载PDF
人性之恶与人世之厄——余华小说中的苦难叙述 被引量:5
3
作者 富华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68-72,共5页
叙述苦难是余华80年代与90年代初小说创作的重大母题,这一叙述有两个层面:人性之恶和人世之厄。在他看来:苦难永远是人类不可超越的生存状态,呼唤苦难中的温情是一个具有人文关怀的作家的终极选择。
关键词 余华 小说 苦难叙述 温情 人文关怀
下载PDF
余华生存小说创作的精神气度 被引量:2
4
作者 孙小兵 张学昕 《齐鲁学刊》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106-109,共4页
余华的"生存小说"表现出他作为一个有才华、有责任感的作家对人性、生存本相的洞穿和把握,同时,也表现了他进行文学创作的精神气度和清醒坚持;余华的生存小说不仅是叙述过程,而且是灵魂、精神的诗性表达,它使我们在阅读中获... 余华的"生存小说"表现出他作为一个有才华、有责任感的作家对人性、生存本相的洞穿和把握,同时,也表现了他进行文学创作的精神气度和清醒坚持;余华的生存小说不仅是叙述过程,而且是灵魂、精神的诗性表达,它使我们在阅读中获得灵魂的提升与净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余华 生存小说 精神气度 苦难
下载PDF
浅析《平凡的世界》中孙少平的悲剧美 被引量:5
5
作者 崔广宇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1期25-26,共2页
路遥长篇小说《平凡的世界》中的主人公孙少平身上蕴含着沉郁浓重的悲剧色调:忍受着巨大生活折磨和精神重负的主人公,凭借自己勤劳的双手和坚强的信念的支撑,与苦难进行着顽强不懈的抗争。更为重要的是,生命的重要组成部分——爱情也汇... 路遥长篇小说《平凡的世界》中的主人公孙少平身上蕴含着沉郁浓重的悲剧色调:忍受着巨大生活折磨和精神重负的主人公,凭借自己勤劳的双手和坚强的信念的支撑,与苦难进行着顽强不懈的抗争。更为重要的是,生命的重要组成部分——爱情也汇入了这种悲剧情怀的合奏,于爱情中显示出主人公独具魅力的悲剧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孙少平 悲剧 苦难 爱情
下载PDF
以写实方式展开对苦难的叙述、追溯和救赎——论余华长篇小说《活着》 被引量:4
6
作者 张勇 《巢湖学院学报》 2008年第2期82-85,共4页
余华的《活着》讲述了人生的苦难主题。一方面人会受到社会历史条件的逼迫会产生苦难,另一方面人又会在命运面前产生种种生存焦虑,这样的结果使得人在面对死亡时,只有靠忍耐和温情来作为消散苦难的救赎途径。余华在不忘先锋精神同时,以... 余华的《活着》讲述了人生的苦难主题。一方面人会受到社会历史条件的逼迫会产生苦难,另一方面人又会在命运面前产生种种生存焦虑,这样的结果使得人在面对死亡时,只有靠忍耐和温情来作为消散苦难的救赎途径。余华在不忘先锋精神同时,以写实方式对此展开了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着 苦难 忍耐 温情 写实
下载PDF
Hesitation is the Deepest Misery——A Brief Analysis on the Love Song of J.Alfred Prufrock 被引量:2
7
作者 侯银华 《海外英语》 2011年第15期189-190,共2页
T.S Elliot's the Love Song of J. Alfred Prufrock is just Prufrock's inner monologue revealing that he was ripped apart by the struggle within him between his sense and his sensibility. According the analysis o... T.S Elliot's the Love Song of J. Alfred Prufrock is just Prufrock's inner monologue revealing that he was ripped apart by the struggle within him between his sense and his sensibility. According the analysis of the whole song, we can find that the speaker is a vacillating person, his character leads to his tragedy. His hesitation brings him the deepest misery and suffer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NOLOGUE HESITATION misery
下载PDF
一样孤苦 两种诉说——契诃夫《苦恼》与鲁迅《祝福》之比较 被引量:4
8
作者 武凤珍 《唐都学刊》 2006年第4期146-149,共4页
契诃夫和鲁迅是生活在不同时代、不同国度的伟大作家。比较两位作家的两部短篇小说《苦恼》与《祝福》可以发现,他们在创作上有许多共同的特点都不约而同地把社会底层小人物的不幸遭遇作为创作题材,以小见大,反映深刻的社会问题,都采用... 契诃夫和鲁迅是生活在不同时代、不同国度的伟大作家。比较两位作家的两部短篇小说《苦恼》与《祝福》可以发现,他们在创作上有许多共同的特点都不约而同地把社会底层小人物的不幸遭遇作为创作题材,以小见大,反映深刻的社会问题,都采用了冷静而客观的现实主义创作方法和简练、独特的短篇小说写作技法,堪称短篇小说大师。但是,由于所处的时代不同,两者在揭露、抨击社会的深度、广度、社会价值等方面又独具特色,各有千秋。比较他们的异同,可以从中找出许多带有规律性的东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契诃夫 鲁迅 《苦恼》 《祝福》 比较研究
下载PDF
从《我与地坛》看史铁生对生命的沉思 被引量:4
9
作者 温江斌 《江西教育学院学报》 2007年第2期89-92,共4页
史铁生是当代文坛最具有哲学思想的作家之一。《我与地坛》是作家历经磨难和困苦之后的心血之作,积融了他十五年来对生命爱和忧的沉思与断想。史铁生在《我与地坛》中不断地探寻生命的价值和意义,不仅看到生命中难以承受苦难的普遍性,... 史铁生是当代文坛最具有哲学思想的作家之一。《我与地坛》是作家历经磨难和困苦之后的心血之作,积融了他十五年来对生命爱和忧的沉思与断想。史铁生在《我与地坛》中不断地探寻生命的价值和意义,不仅看到生命中难以承受苦难的普遍性,也敢于在苦难中不吝前行,更把自己融入到生命整体的永恒流变中。从理解苦难到勇于生存,从敢于生存到懂得生活,一种宏阔而恒远的境界由此洋溢在个体周围,最终成就了作家内心无限的希冀与不舍的探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我与地坛》 史铁生 生命 苦难 永恒
下载PDF
“活着”的民间演绎———谈余华《活着》中的民间话语 被引量:4
10
作者 汪红旗 《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6年第2期96-98,共3页
余华的作品《活着》将视野转向了民间,写出了最底层的人们活着的本真状态。本文正是从余华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政治背景淡化、人物对苦难的忍受三方面来阐释余华的《活着》中的民间话语。
关键词 民间话语 政治背景 余华 《活着》 人物形象 中国 小说 当代文学研究
下载PDF
黄河首曲湿地亟待保护策略 被引量:4
11
作者 周九菊 《现代农业科学》 2009年第2期72-73,共2页
黄河首曲湿地被誉为"黄河之肾",但由于自然和人为因素,湿地一度被蚕食萎缩。黄河首曲湿地是黄河上游重要的水源涵养地,对整个黄河河流域水资源的调节起着关键作用。保护黄河首曲湿地,就是保卫黄河,保卫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
关键词 黄河首曲 湿地 地位 忧患 原因 保护策略
下载PDF
《城南旧事》再解读 被引量:4
12
作者 邱域埕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7年第1期88-92,共5页
一直以来,《城南旧事》被认为是一部带有作者强烈自传色彩的怀乡小说。林海音在《城南旧事》用自己饱含深情的文字表达了浓烈的怀乡情绪,同时也记叙了北平人们的生活,对生活在北平的底层人的生活境遇进行了关注。这就使得《城南旧事》... 一直以来,《城南旧事》被认为是一部带有作者强烈自传色彩的怀乡小说。林海音在《城南旧事》用自己饱含深情的文字表达了浓烈的怀乡情绪,同时也记叙了北平人们的生活,对生活在北平的底层人的生活境遇进行了关注。这就使得《城南旧事》不仅是一部怀乡小说,如果将其置于台湾文学史甚至是整个汉语文学史当中重新审视,它还重新延续了五四新文学对人进行关注的文学传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南旧事 人性 苦难 文学史意义
下载PDF
苦难不应成为乡土文学的窠臼——兼谈阎连科小说创作的转型 被引量:1
13
作者 马跃敏 《平顶山学院学报》 2006年第1期30-33,共4页
乡土文学创作日益陶醉于苦难叙事,其本质是作家对现实矛盾的技巧性躲避。阎连科的创作曾一度迷恋狂想中无望的乡村苦难,《受活》则显示了些许危机消解的转型。对乡土中国的困境与残缺生活展开极端描写的背后,呈现的是作家面对这个时代... 乡土文学创作日益陶醉于苦难叙事,其本质是作家对现实矛盾的技巧性躲避。阎连科的创作曾一度迷恋狂想中无望的乡村苦难,《受活》则显示了些许危机消解的转型。对乡土中国的困境与残缺生活展开极端描写的背后,呈现的是作家面对这个时代内心的荒凉。进入批评家的视野并且满足商业化要求的欲望在日益压榨着作家的心灵空间,在文学上表现为一种冷漠的美学征兆。阎连科小说创作的转型表明,作家不应放弃对人生的希望和对世界的敬意,从而走出对苦难失真造作的阴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难 逃避 乡土文学 阎连科
下载PDF
乡村小说中苦难主题的呈现——以仡佬族女作家王华和肖勤的创作为例 被引量:4
14
作者 赵帅红 《铜仁学院学报》 2013年第6期55-58,共4页
乡村小说多描写农村中农民的生活方式与精神状态,较其他小说而言,定然更频繁地表现苦难,苦难也就顺理成章地成为乡村小说所要表现的内容之一,同时它也是仡佬族女作家王华和肖勤创作中最为重要和最有分量的一个主题形态。
关键词 王华 肖勤 乡村小说 苦难
下载PDF
史铁生作品中的宗教倾向 被引量:1
15
作者 洪艳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2期140-143,172,共5页
史铁生的作品中隐现着宗教情怀与精神。他的宗教意识比较复杂,几种宗教倾向相互交错在他的作品中,而以基督教、佛教的内容居多。史铁生把宗教信仰看作一种生存方式。论文从原罪与救赎、以虚设的目的作为支撑、对佛教苦谛观的移植和转化... 史铁生的作品中隐现着宗教情怀与精神。他的宗教意识比较复杂,几种宗教倾向相互交错在他的作品中,而以基督教、佛教的内容居多。史铁生把宗教信仰看作一种生存方式。论文从原罪与救赎、以虚设的目的作为支撑、对佛教苦谛观的移植和转化等几个方面对史铁生宗教意识的产生及宗教倾向的具体表现进行了分析,指出了重建宗教精神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史铁生 宗教倾向 基督教 佛教 原罪 救赎 苦难 苦谛观
下载PDF
寻父:无家可归者的精神悲剧——解读鬼子《上午打瞌睡的女孩》 被引量:2
16
作者 蔡勇庆 《株洲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4年第1期74-76,共3页
《上午打瞌睡的女孩》是鬼子90年代末创作的极具感染力的中篇小说。小说隐含着“寻父”这一悲剧主题,其内在悲剧力量体现在人所处的极限困境和人的柔韧生命力所构成的张力。
关键词 鬼子 寻父 苦难
下载PDF
莫言乡土小说的悲苦主题 被引量:3
17
作者 郭群 姚新勇 《殷都学刊》 2008年第1期96-100,共5页
作为当代著名的乡土作家,莫言的乡土文学作品中充满着对苦难和悲剧执着呈现。他不回避也不遮蔽乡土世界存在的一切苦难和悲剧性的生存状态,而是赤裸裸地执著于展示被侮辱者和被损害者的各式困苦和悲凉,他以他的真诚和良知展示了一个相... 作为当代著名的乡土作家,莫言的乡土文学作品中充满着对苦难和悲剧执着呈现。他不回避也不遮蔽乡土世界存在的一切苦难和悲剧性的生存状态,而是赤裸裸地执著于展示被侮辱者和被损害者的各式困苦和悲凉,他以他的真诚和良知展示了一个相对真实的乡土世界。苦难和悲剧是莫言乡土小说始终不变的主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莫言乡土小说 乡土苦难 生存悲剧
下载PDF
关于黑龙江省森工林区职工贫困成因的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冯月琦 孙剑玥 《林业科技情报》 2006年第4期14-16,共3页
文章通过对我省森工林区职工贫困成因的研究得出如下结论:首先取决于劳动者素质较低,劳动生产率和产业化程度不高,也是林业“两危”至今没有彻底摆脱的关键所在;其次要改变观念,解决政企不分,企业办社会等问题,要减轻企业的负担使之轻... 文章通过对我省森工林区职工贫困成因的研究得出如下结论:首先取决于劳动者素质较低,劳动生产率和产业化程度不高,也是林业“两危”至今没有彻底摆脱的关键所在;其次要改变观念,解决政企不分,企业办社会等问题,要减轻企业的负担使之轻装上阵,林区职工摆脱贫困是指日可待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贫困 两危 成因 研究
下载PDF
梦境的幸福与痛苦——路翎《洼地上的战役》重读 被引量:3
19
作者 刘绍信 张颂华 《北方论丛》 2001年第6期64-66,共3页
主人公王应洪的梦境具有理性与非理性的内涵 ,服从于社会表相。对人性矛盾性、丰富性的观察体验延续了“七月派”小说的风格。是路翎在共名时代环境下对战争题材的独特贡献。
关键词 梦境 幸福 痛苦 表相
下载PDF
迟子建小说的本色美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泉 《湖南城市学院学报》 2005年第1期47-49,共3页
迟子建小说中的神话、梦及苦难叙事,展示给读者以纯净、明朗、哀而不伤的艺术世界。作为当代女性作家中“本色派”的代表,她的小说以女性本真的生命体验为基础,向人们展示了不同于通常意义上的乡土小说和女性小说的内涵。
关键词 迟子建小说 本色 自然 神话 苦难 女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