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最小化心室起搏功能在病态窦综合征与房室传导阻滞患者中的应用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孙亚娟 齐晓红 陈倩 《临床内科杂志》 CAS 2013年第6期404-406,共3页
目的 比较分析最小化心室起搏中的心室起搏管理(MVP)功能在病态窦综合征(SND)与房室传导阻滞(AVB)患者中应用的差别.方法 入选接受双腔起搏治疗的症状性窦性心动过缓患者52例,并将患者分为SND组32例(62%)和AVB组20例(38%).... 目的 比较分析最小化心室起搏中的心室起搏管理(MVP)功能在病态窦综合征(SND)与房室传导阻滞(AVB)患者中应用的差别.方法 入选接受双腔起搏治疗的症状性窦性心动过缓患者52例,并将患者分为SND组32例(62%)和AVB组20例(38%).首先关闭MVP模式,将起搏器程控调为生理型起博(DDD/R)模式,于3个月随访时将MVP模式打开.通过程控仪随访观察患者心房和心室的起搏比例、高频心房事件和房性心律失常(AA)负荷.结果 SND组患者MVP模式与DDD/R模式相比,心室起搏百分比(VP%)及心房起搏百分比(AP%),AA负荷百分比显著下降(P<0.05),心房高频事件(AHR)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VB组患者MVP模式与DDD/R模式相比,VP%显著下降,两组AA负荷百分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AP%、AH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于植入心脏起搏器的心动过缓的患者,MVP模式相较DDD/R模式可以显著地减少不必要的右心室起搏,无论是病窦综合征的患者还是房室传导阻滞的患者均可以从中获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腔起搏器 最小化心室起搏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房室传导阻滞
原文传递
最小化心室起搏研究进展 被引量:2
2
作者 丁军 吴尚勤 《医学综述》 2011年第19期2949-2952,共4页
最小化心室起搏是当前生理性起搏的方向。频繁的和不必要的右心室心尖部起搏可能产生不利的长期影响,增加房颤及心力衰竭加重发生的概率。因此,患者植入双腔起搏器后,应尽量减少不必要右心室起搏的比例。房室间期自动搜索和心房基础双... 最小化心室起搏是当前生理性起搏的方向。频繁的和不必要的右心室心尖部起搏可能产生不利的长期影响,增加房颤及心力衰竭加重发生的概率。因此,患者植入双腔起搏器后,应尽量减少不必要右心室起搏的比例。房室间期自动搜索和心房基础双腔最小化心室起搏是最小化心室起搏的两种策略。在此综述这两种策略的设计理念、工作原理及新近的临床应用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起搏器 生理性起搏 最小化心室起搏 心室起搏管理
下载PDF
生理性起搏临床研究及进展 被引量:1
3
作者 彭湖 陈泗林 《心血管病学进展》 CAS 2011年第2期254-257,共4页
右心室起搏已被证实同心力衰竭、心房颤动、病死率等有密切关联,促使起搏治疗新一轮的革新。生理性起搏是近来心脏起搏器临床研究的重要方向,目前国内外主要通过优化起搏功能、选择起搏部位最小化心室起搏。以尽可能的生理性起搏,维持... 右心室起搏已被证实同心力衰竭、心房颤动、病死率等有密切关联,促使起搏治疗新一轮的革新。生理性起搏是近来心脏起搏器临床研究的重要方向,目前国内外主要通过优化起搏功能、选择起搏部位最小化心室起搏。以尽可能的生理性起搏,维持整个循环系统的稳定,从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并指导起搏器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理性起搏 心室同步 同步化起搏 最小化心室起搏
下载PDF
最小化心室起搏模式的临床比较 被引量:1
4
作者 张敏 顾刚 +1 位作者 沈永初 吴立群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828-831,共4页
目的评估起搏器减少右心室起搏程序模式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因病态窦房结综合征而植入Medtronic AdaptaADD01型双腔起搏器的患者32例,分别以心室起搏管理(MVP)模式、固定延长房室间期(LAVD)模式和增强的房室间期自动搜索(Search A... 目的评估起搏器减少右心室起搏程序模式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因病态窦房结综合征而植入Medtronic AdaptaADD01型双腔起搏器的患者32例,分别以心室起搏管理(MVP)模式、固定延长房室间期(LAVD)模式和增强的房室间期自动搜索(Search AV+)模式起搏2个月后,比较此三种能减少右心室起搏工作模式的心室起搏百分比及心律失常情况。结果在6个月的随访中,所有患者未观察到与起搏器相关的房性和室性心律失常及其他不良反应事件。MVP模式下,心室起搏百分比最低,为0.35%,明显低于Search AV+模式的0.70%和LAVD模式的0.6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earch AV+模式下的心室起搏百分比略高于LAVD模式,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最小化心室起搏策略中,MVP模式优于Search AV+模式和LAVD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起搏器 最小化心室起搏 心室起搏管理
下载PDF
双腔起搏器最小化心室起搏功能中心室起搏管理与房室间期自动搜索功能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孙亚娟 李运田 +2 位作者 杜大勇 齐晓红 黄华敏 《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524-527,共4页
目的:比较最小化心室起搏中心室起搏管理(MVP)与房室间期自动搜索[Search AV(+)]功能对右室起搏比例(VP%)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的影响。方法:50例症状性窦缓、病态窦房结综合征、间歇性房室传导阻滞的患者,均安装双腔起搏器,分为MVP组和... 目的:比较最小化心室起搏中心室起搏管理(MVP)与房室间期自动搜索[Search AV(+)]功能对右室起搏比例(VP%)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的影响。方法:50例症状性窦缓、病态窦房结综合征、间歇性房室传导阻滞的患者,均安装双腔起搏器,分为MVP组和Search AV(+)组,程控MVP组关闭Search AV(+)功能,开启MVP功能;Search AV(+)组开启Search AV(+)功能。于术后随访,比较其6个月的心房起搏、心室起搏比例、高频心房事件次数,及LVEF的值。结果:50例患者完成随访,MVP组比Search AV(+)组的心室起搏比例、高频心房事件次数都显著降低,分别为(11.4±8.3)%,(36.7±7.4)%和(32±10)次,(86±16)次;6个月的LVEF值较术前有显著差异,两组心房起搏比例、12个月的LVEF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MVP功能与SearchAV(+)功能相比可更加减少不必要的右心室起搏,减少高频心房事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起搏器 最小化心室起搏 心室起搏管理 房室间期自动搜索
原文传递
心室自身优先对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患者双腔起搏器术后心室起搏比例及血浆BNP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胡春阳 阳海红 +1 位作者 葛慧娟 郭英杰 《中国医药指南》 2012年第23期419-421,共3页
目的评估双腔起搏器术后心室自身优先(VIP)功能以及不同AV间期延长量下对心室起搏比例(CumVp%)及血浆BNP水平的影响,为临床选择VIP功能中最适AV延长量提供依据。方法选取因病态窦房结综合征(SSS)安置双腔起搏器进行治疗的21例患者,分5... 目的评估双腔起搏器术后心室自身优先(VIP)功能以及不同AV间期延长量下对心室起搏比例(CumVp%)及血浆BNP水平的影响,为临床选择VIP功能中最适AV延长量提供依据。方法选取因病态窦房结综合征(SSS)安置双腔起搏器进行治疗的21例患者,分5次随访进行,每次随访时间间隔为1个月,观察关闭、打开VIP功能以及AV间期延长量为50ms、100ms、200ms时CumVp%及血浆BNP水平的区别。结果与起搏器固定AV间期相比,打开VIP功能使CumVp%及血浆BNP水平降低(P<0.05);AV间期延长量设置为100ms较50ms能进一步降低CumVp%及血浆BNP水平(P<0.01),而设置为200ms在改善CumVp%与100ms时无明显差别(P>0.05),但血浆BNP水平有升高趋势。结论 VIP功能能够有效减少心室起搏,改善血液动力学,100ms的AV间期延长量为最优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心脏起搏器 永久 AV间期 最小化心室起搏 利钠肽
下载PDF
起搏器最小化心室起搏功能对心脏重构和心房颤动发生率的影响 被引量:8
7
作者 常瑜 路长鸿 +4 位作者 曲凤霞 李萍 王松涛 任晓庆 张奎俊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16年第3期352-354,共3页
目的观察双腔起搏器最小化心室起搏功能对患者心力衰竭和心房颤动(房颤)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择青岛阜外医院心脏中心32例具备心室起搏管理(MVP)、房室间期自动搜索(Search AV+)或心室自身优先(VIP)功能的双腔起搏器患者为试验组,开启... 目的观察双腔起搏器最小化心室起搏功能对患者心力衰竭和心房颤动(房颤)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择青岛阜外医院心脏中心32例具备心室起搏管理(MVP)、房室间期自动搜索(Search AV+)或心室自身优先(VIP)功能的双腔起搏器患者为试验组,开启最小化心室起搏功能,30例不具备MVP、Search AV+或VIP功能的双腔起搏器患者设为对照组,延长房室间期至固定值。于术后1周,12个月,24个月进行起搏器程控、超声心电图、临床心功能评价和实验室检查,观察患者心脏结构、功能以及房颤发生率的变化。结果试验组32例(男性15例),年龄72.6±7.2岁;对照组30例(男性14例),年龄76.4±8.5岁。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患者心室起搏比例明显降低[(26.2±20.1)%vs.(59.2±21.4%),P<0.01],NT-pro BNP[(234±87)pg/ml vs.(876±134)pg/ml,P<0.050]和内皮素[(1.5±0.08)ng/L vs.(5.6±0.10)ng/L,P<0.05]水平更低;左房内径[(39.8±6.4)mm vs.(43.5±7.8)mm,P<0.050]和左室舒张末内径[(54.7±5.7)mm vs.(60.7±6.4)mm,P<0.05]较小;射血分数[(0.52±0.04)%vs.(0.48±0.05)%,P<0.05]较大;房颤负荷[(9.2±8.5)min/d vs.(45.8±23.1)min/d,P<0.010]较轻。结论双腔起搏器开启最小化心室起搏功能,通过减少心室起搏比例,能够减少房颤发作以及保护心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腔起搏 最小化心室起搏 心力衰竭 心房颤动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