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7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天然杨-桦次生林空间结构特征 被引量:26
1
作者 邵芳丽 余新晓 +1 位作者 宋思铭 赵阳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2792-2798,共7页
运用直径分布和空间结构参数混交度、大小比数和角尺度,分析了木兰围场4hm2天然杨-桦次生林的空间结构.结果表明:天然杨-桦次生林林分径级结构呈反"J"型曲线;林分平均混交度为0.4,其弱度和零度混交比例达51.6%,山杨、白桦的... 运用直径分布和空间结构参数混交度、大小比数和角尺度,分析了木兰围场4hm2天然杨-桦次生林的空间结构.结果表明:天然杨-桦次生林林分径级结构呈反"J"型曲线;林分平均混交度为0.4,其弱度和零度混交比例达51.6%,山杨、白桦的平均混交度分别为0.25和0.39;以胸径、树高为参数的大小比数基本一致,显示山杨、白桦处于亚优势向中庸的过渡状态;林分水平分布格局与树木起测直径密切相关,当起测直径为1cm≤DBH<6cm时,林分呈聚集分布,当起测直径DBH≥6cm时,林分呈随机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次生林 直径分布 混交度 大小比数 角尺度
原文传递
长白落叶松-云杉-冷杉混交林林分空间结构分析 被引量:23
2
作者 张会儒 武纪成 +1 位作者 杨洪波 陈新美 《浙江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19-325,共7页
用角尺度、混交度和大小比数3个林分空间结构参数对长白山过伐林区特有的长白落叶松Larix olgensis-云杉Picea jezoensis-冷杉Abies nephrolepis混交林进行了分析,目的是为长白落叶松-云杉-冷杉混交林林分结构的优化调整提供依据。结果... 用角尺度、混交度和大小比数3个林分空间结构参数对长白山过伐林区特有的长白落叶松Larix olgensis-云杉Picea jezoensis-冷杉Abies nephrolepis混交林进行了分析,目的是为长白落叶松-云杉-冷杉混交林林分结构的优化调整提供依据。结果表明:该林分的平均角尺度为0.520,林木分布格局为团状分布;林分的平均混交度为0.64,说明它是一个由不同树种组成的呈现中度混交结构状态的较复杂森林群落;从直径大小比数来看,林分中针叶树种具有胸径优势,尤其是云杉的直径优势最突出,红松Pinus koraiensis则分化严重,生长处于劣势。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林分平均角尺度以及各树种的角尺度、混交度和大小比数,分树种来确定采伐木,逐步使林分结构得到调整,接近最优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经理学 落叶松-云杉-冷杉混交林 角尺度 混交度 大小比数
下载PDF
长白山阔叶红松林林分空间结构 被引量:23
3
作者 夏富才 赵秀海 +2 位作者 潘春芳 贾玉珍 汪金松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529-533,共5页
在长白山北坡自然保护区内,建立面积为1hm^2的阔叶红松林永久标准样地,对胸径1cm以上的每株树木进行定位监测,用空间结构参数——混交度、大小比数和角尺度分析该林分的空间结构.结果表明:该林分树木个体总体上处于中度混交水平,处于乔... 在长白山北坡自然保护区内,建立面积为1hm^2的阔叶红松林永久标准样地,对胸径1cm以上的每株树木进行定位监测,用空间结构参数——混交度、大小比数和角尺度分析该林分的空间结构.结果表明:该林分树木个体总体上处于中度混交水平,处于乔木上层和中层的树种混交度以强度混交和完全混交为主,明显高于乔木下层树种的混交度;基于胸径计算的大小比数和基于树高计算的大小比数的结果基本一致,都能客观反映该林分在垂直方向上的分化;树木个体整体分布格局与树木大小密切相关,当树木个体起测径阶1cm≤DBH<6cm时,林分呈聚集分布的格局,当起测径阶DBH>6cm时,林分呈随机分布的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分结构 阔叶红松林 混交度 大小比数 角尺度 长白山
原文传递
东北过伐林区蒙古栎林空间结构分析与评价 被引量:18
4
作者 陈新美 张会儒 姜慧泉 《西南林学院学报》 2010年第6期20-24,共5页
基于面积为50 m×50 m的2块蒙古栎林标准地的定位调查数据,利用角尺度、混交度和大小比数3个参数对其林分空间结构进行分析评价。结果表明:2块标准地的林分分布格局均为均匀分布,都出现了蒙古栎的单种聚集,树种组成单一;蒙古栎的胸... 基于面积为50 m×50 m的2块蒙古栎林标准地的定位调查数据,利用角尺度、混交度和大小比数3个参数对其林分空间结构进行分析评价。结果表明:2块标准地的林分分布格局均为均匀分布,都出现了蒙古栎的单种聚集,树种组成单一;蒙古栎的胸径大小比数和树高大小比数分化均比较严重;混生的其他树种生长大多处于劣势。今后应采取人工更新或引进不同的树种,以增加物种多样性,提高树种混交度,促进林分结构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古栎林 空间结构 角尺度 混交度 大小比数
下载PDF
山河屯林业局红松阔叶混交林林分空间结构特征 被引量:15
5
作者 孙清芳 刘滨凡 马燕娥 《森林工程》 2019年第6期1-5,共5页
林分结构是研究森林可持续经营与管理的理论依据,为获得红松阔叶混交林的林分结构特征,采用混交度、大小比、角尺度林分空间结构参数和单木竞争指数等方法对山河屯林业局红松阔叶混交林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域内优势树种主要为色... 林分结构是研究森林可持续经营与管理的理论依据,为获得红松阔叶混交林的林分结构特征,采用混交度、大小比、角尺度林分空间结构参数和单木竞争指数等方法对山河屯林业局红松阔叶混交林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域内优势树种主要为色木槭、榆树、水曲柳和红松等,占林木总株数的74.46%;优势树种的竞争指数较低(1.22~4.71),占据较多空间生态位;各样地混交度平均值为0.77,空间隔离程度较强;优势树种大小比数分布于0.38~0.71,表现为竞争均势,各样地大小比数出现频率相差不大;1~6号样地在平均角尺度值0.5出现的频率较高,分别为44.07%、55.56%、40.98%、45.24%、39.22%和63.16%,说明大部分林木的分布格局属于随机分布,较少林木的角尺度值为0.75和1,分布格局由随机状态向团状聚集状态过渡。综上所述,山河屯林业局红松阔叶混交林的树种组成丰富,空间隔离度高,林木整体处于竞争均势呈随机状态分布;优势树种以聚集分布为主,可采取适当经营管理措施以达到林分结构合理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交度 大小比 角尺度 竞争指数 红松阔叶混交林
下载PDF
基于二元分布空间结构参数的林分结构研究 被引量:14
6
作者 梁文俊 魏曦 +2 位作者 赵伟文 朱宝才 马金平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540-544,共5页
为探究不同森林空间结构指标之间的关系,提出1种二元空间结构分析的方法,将角尺度、大小比数、混交度两两交互组合,形成二元分布图,深入研究森林空间结构。以河北围场4块次生林样地的空间数据为基础,验证二元分布在林分空间结构描述中... 为探究不同森林空间结构指标之间的关系,提出1种二元空间结构分析的方法,将角尺度、大小比数、混交度两两交互组合,形成二元分布图,深入研究森林空间结构。以河北围场4块次生林样地的空间数据为基础,验证二元分布在林分空间结构描述中的作用。结果表明,4块样地林木水平分布格局均为随机分布,树木生长处于中庸状态,林分混交度较高、处于重度混交。从二元空间结构参数关系看,4块样地林分的大小比数-角尺度、混交度-角尺度的二元分布均以角尺度0.5为分界线,呈较显著的正态分布,分别表明林分团状分布制约胸径发育、角尺度太大或太小均不利于增强林分混交度;而大小比数-混交度的二元分布没有明显规律,二者相关性不强。二元分布可以补充和提高独立参数评价的可靠性,对后续森林经营抚育精度的提高有积极的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元分布 空间结构 角尺度 大小比数 混交度
下载PDF
冀北山地杨桦次生林林分空间结构研究 被引量:14
7
作者 黄龙生 李永宁 +3 位作者 冯楷斌 赵中凯 霍艳玲 金辉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50-55,共6页
在木兰林管局桃山林场选取面积为100 m×100 m的杨桦次生林样地,以每株林木树高、胸径和坐标为基础数据,运用混交度、大小比数和角尺度等林分空间结构参数分析了杨桦次生林的空间结构特征。结果表明:(1)该林分中山杨Populus davidi... 在木兰林管局桃山林场选取面积为100 m×100 m的杨桦次生林样地,以每株林木树高、胸径和坐标为基础数据,运用混交度、大小比数和角尺度等林分空间结构参数分析了杨桦次生林的空间结构特征。结果表明:(1)该林分中山杨Populus davidiana和白桦Betula platyphylla在株数和断面积比例上占优势,为林分内优势树种;(2)林分各混交类型的比例相差不大,林分整体呈中度混交状态;(3)林分优势木和亚优势木相对较多,基于胸径、树高得到的平均大小比数结果基本一致,均能客观反映林分的分化规律;(4)林分平均角尺度为0.504,属于随机分布,林下伴生树种以集聚分布为主,但优势树种的随机分布趋势起决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桦次生林 空间结构 混交度 大小比数 角尺度
下载PDF
北亚热带栎树混交林空间结构特征分析 被引量:12
8
作者 马洪婧 袁发银 +2 位作者 刘中亮 史珑燕 关庆伟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51-156,共6页
运用传统林分结构因子配合混交度、角尺度、大小比数和开敞度4个林分空间结构参数,对江苏盱眙森林群落的空间结构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调查林分物种多样性丰富,栓皮栎、檞栎、麻栎在株数和断面积占有明显优势,是乔木层的优势种,... 运用传统林分结构因子配合混交度、角尺度、大小比数和开敞度4个林分空间结构参数,对江苏盱眙森林群落的空间结构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调查林分物种多样性丰富,栓皮栎、檞栎、麻栎在株数和断面积占有明显优势,是乔木层的优势种,树高>18m为主林层,但优势种的生长优势不明显;2)林分平均混交度为0.62,处于强度混交状态;林分平均角尺度为0.48,属随机分布;林分平均大小比数为0.49,有49%的林木处于优势状态;林分平均开敞度为0.451,林木生长空间充足;3)栓皮栎由于生长优势不明显,在演替过程中优势度会有所下降,黄连木、檞栎会成为该地区的优势树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栎树混交林 空间结构 混交度 角尺度 大小比数 开敞度
下载PDF
不同演替阶段红松阔叶混交林空间结构研究 被引量:12
9
作者 许文秀 吴金卓 +1 位作者 林文树 刘艳琪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06-111,共6页
本文旨在探讨不同演替阶段红松阔叶混交林林分空间结构特征,为明确各林分结构与功能、合理保护和经营红松阔叶混交林提供科学依据。采用TOPCON全站仪在吉林省蛟河市林业实验区管理局不同演替阶段红松阔叶混交林内分别设置4块100 m×... 本文旨在探讨不同演替阶段红松阔叶混交林林分空间结构特征,为明确各林分结构与功能、合理保护和经营红松阔叶混交林提供科学依据。采用TOPCON全站仪在吉林省蛟河市林业实验区管理局不同演替阶段红松阔叶混交林内分别设置4块100 m×100 m监测样地,并进行群落调查,在Visual Studio平台上编写应用程序对不同林分的混交度和大小比数进行计算。结果表明:不同演替阶段林分的平均混交度在0.66和0.78之间,树种之间隔离程度较大;4种林分中树种数量最多的前5个树种平均混交度取值范围为0.69~0.82,其中过熟林最大,近熟林最小,按平均混交度数值大小排序为过熟林>中龄林>成熟林>近熟林。中龄林、近熟林、成熟林和过熟林林分平均胸径大小比数分别为0.48、0.53、0.49、0.49,平均树高大小比数分别为0.48、0.50、0.49、0.49,平均冠幅大小比数分别为0.34、0.42、0.38、0.41。可以看出,胸径和树高平均大小比数取值范围相近,反映林木大小分化程度上具有一致性,而与平均冠幅大小比数取值范围具有一定的差异,说明用树高及胸径计算大小比数得出的结果较冠幅更为可靠。不同演替阶段红松阔叶混交林整体上呈现出一个由不同树种组成、处于强度混交向极强度混交过渡的复杂森林群落,且树种之间大小分化程度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阔叶混交林 混交度 大小比数 空间结构
下载PDF
穆棱地区天然次生林空间结构研究 被引量:10
10
作者 王剑波 李凤日 张雪莹 《森林工程》 2011年第3期17-20,共4页
基于穆棱地区不同针阔比的天然次生混交林标准地调查数据,通过应用角尺度、混交度、大小比数三种参数来描述不同林分的空间结构。研究结果表明:当地天然次生林林分呈随机分布,格局比较稳定;混交程度较高,树种隔离程度随着针阔比的增大... 基于穆棱地区不同针阔比的天然次生混交林标准地调查数据,通过应用角尺度、混交度、大小比数三种参数来描述不同林分的空间结构。研究结果表明:当地天然次生林林分呈随机分布,格局比较稳定;混交程度较高,树种隔离程度随着针阔比的增大而下降;在大小分化方面差异很大,株数较多的针叶树种的大小在针阔比较低的林分内处于劣势地位,而在针阔比较高的林分内处于优势地位,表明随着针阔比的变化,空间结构的变化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次生林 空间结构 角尺度 混交度 大小比数
下载PDF
浙江天然常绿阔叶林空间结构特征分析 被引量:8
11
作者 刘益曦 刁军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55-159,共5页
利用混交度、大小比数、角尺度3个林分空间结构参数对浙江泰顺天然米槠林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林分混交度平均值为0.75,混交程度在中度至强度之间;林分大小比数平均值为0.58,多数林木处于中庸状态,处于优势状态林木多为第I林层林木;... 利用混交度、大小比数、角尺度3个林分空间结构参数对浙江泰顺天然米槠林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林分混交度平均值为0.75,混交程度在中度至强度之间;林分大小比数平均值为0.58,多数林木处于中庸状态,处于优势状态林木多为第I林层林木;林分角尺度平均值为0.65,林木分布格局表现为聚集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常绿阔叶林 混交度 大小比数 角尺度 空间结构
下载PDF
南京郊区典型人工林分空间结构及间伐响应 被引量:6
12
作者 黄利斌 蒋春 王磊 《江苏林业科技》 2010年第2期1-6,共6页
采用混交度、大小比数、角尺度等林分空间分布格局参数分析了南京市郊区3种不同人工林的空间结构特征。结果表明,马尾松与杉木的混交林分平均混交度达0.61,接近较强度混交,群落的组成较复杂。而间伐前杉木林和麻栎林的混交度较小,分别... 采用混交度、大小比数、角尺度等林分空间分布格局参数分析了南京市郊区3种不同人工林的空间结构特征。结果表明,马尾松与杉木的混交林分平均混交度达0.61,接近较强度混交,群落的组成较复杂。而间伐前杉木林和麻栎林的混交度较小,分别为混交度为0.25和0.15,处于较弱度混交以下,群落组成较简单。马尾松与杉木混交林和麻栎林混交的平均角尺度分别为0.50和0.49,处于随机分布状态,而间伐前杉木林的林分平均角尺度为0.55,林内所有树种均属于聚集分布状态。马尾松与杉木混交林、麻栎林和间伐前杉木林的平均大小比数分别为0.61,0.5和0.54。在麻栎林中,麻栎的生长占较优势状态;在间伐前杉木林和马尾松与杉木混交林中,马尾松生长占绝对优势。杉木林间伐2 a后,林分的平均混交度由0.25上升到0.38,达到了较弱度混交以上,而林分的平均角尺度和平均大小比数变化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林 空间结构 角尺度 混交度 大小比数 疏伐
下载PDF
金沟岭天然和半天然混交林林分空间结构比较 被引量:6
13
作者 张会儒 李春明 武纪成 《科技导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9期79-84,共6页
使用角尺度、混交度和大小比数3个林分空间结构参数,对长白山过伐林区特有的半天然落叶松(Larix olgensis)-云杉(Picea jazoensis)-冷杉(Abies nephrolepis)混交林和未受人为干扰的原始天然混交林进行了空间结构分析和比较。结果表明,... 使用角尺度、混交度和大小比数3个林分空间结构参数,对长白山过伐林区特有的半天然落叶松(Larix olgensis)-云杉(Picea jazoensis)-冷杉(Abies nephrolepis)混交林和未受人为干扰的原始天然混交林进行了空间结构分析和比较。结果表明,两种林分具有相同的平均角尺度0.52,林木皆为团状分布;半天然落叶松云冷杉混交林的平均混交度为0.64,呈现中度混交特征;从胸径大小比数来看,林分中针叶树种具有胸径优势,尤其是云杉的胸径优势最突出,红松(Pinus koraiensis)则分化严重,生长处于劣势。原始天然混交林的平均混交度为0.83,高于半天然落叶松云冷杉混交林,呈现强度混交特征;从胸径大小比数看,阔叶树种胸径优势明显,针叶树种中只有冷杉处于优势,红松和云杉都处于劣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混交林 半天然落叶松云冷杉混交林 角尺度 混交度 大小比数
下载PDF
小兴安岭针阔混交林碳汇结构特征的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崔崧 肖锐 +1 位作者 王文帆 刘滨凡 《森林工程》 2020年第6期30-35,共6页
针阔混交林结构特征对碳汇功能起到直接的影响作用,为明确小兴安岭碳汇结构特征,采用生物量方程计算生物量,并以生物量推算碳储量。结合垂直投影面积、角尺度、混交度及竞争指数等林分结构指标,对小兴安岭主要的针阔混交林碳储量特征进... 针阔混交林结构特征对碳汇功能起到直接的影响作用,为明确小兴安岭碳汇结构特征,采用生物量方程计算生物量,并以生物量推算碳储量。结合垂直投影面积、角尺度、混交度及竞争指数等林分结构指标,对小兴安岭主要的针阔混交林碳储量特征进行研究,得到以下研究结果:①小兴安岭针阔混交林碳汇累积倾向于较大冠幅、较高混交度、较小竞争指数和随机分布状态的林木,但个别林型存在差异,原始林碳汇累积倾向于中度混交(混交度0.5)状态的林木,过伐林碳汇累积倾向于团块状分布(角尺度0.75)状态的林木;②针阔混交林内林木的碳汇量与冠幅存在显著的正向相关关系,与竞争指数存在显著的负向相关关系;③成熟林木个体占据较高的资源和空间生态位,碳汇累积处于优势地位,可从垂直空间角度增加林分错层空间的资源利用效率。合理的增加非顶级群落林分的混交比例有利于碳汇累积的增加。过伐林可以通过引入伴生树种等方法加快更新速度,改善团块状碳汇累积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幅 混交度 角尺度 竞争指数 针阔混交林
下载PDF
南洞庭湖湿地龙虎山次生林林分空间结构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李建军 陈端吕 +2 位作者 谭骏珊 臧颢 曹旭鹏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12年第13期132-138,共7页
为了优化洞庭湖湿地典型森林类型林分空间结构,充分发挥湿地森林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和调节气候等多项功能,以南洞庭湖湿地龙虎山林场次生林群落为研究对象,依据现代森林生态和森林经理学原理,在现有林分空间结构分析方法的基础上,应用... 为了优化洞庭湖湿地典型森林类型林分空间结构,充分发挥湿地森林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和调节气候等多项功能,以南洞庭湖湿地龙虎山林场次生林群落为研究对象,依据现代森林生态和森林经理学原理,在现有林分空间结构分析方法的基础上,应用混交度、大小比数分析林分空间结构的树种隔离程度和林木大小分化程度,并提出应用角尺度和空间密度指数在分布角度和林木分布密度上分析林分空间分布格局的新方法,克服了传统研究中用角尺度不能确切反映树木个体之间距离的不足。结果表明:南洞庭湖龙虎山林场次生林林分1、2、3、4的混交度分别为0.29、0.43、0.46、0.16,属于弱度混交与中度混交的过渡类型,树种隔离程度不高,与多次人为干扰有关;平均大小比数分别为0.45、0.43、0.7、0.22,其先锋树种生长优势明显;平均角尺度分别为0.65、0.47、0.53、0.40,平均空间密度指数为0.65,其值分布在[0.485,0.806]的区间,总体分布格局呈均匀分布向随机分布演替的趋势,接近于近自然的随机分布状况。龙虎山林场次生林群落林分空间结构是洞庭湖湿地区域森林生态系统空间结构恢复和近自然经营研究的较理想的森林群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洞庭湖湿地 混交度 大小比数 角尺度 空间密度指数
下载PDF
浙南高山森林空间结构分析
16
作者 方国景 方炎杰 +4 位作者 汤孟平 朱敏 李赟 许澄 陆昊珉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9,共9页
以浙江南部景宁畲族自治县高山森林的乔木林为研究对象,设置标准地39个,包括针叶林、针阔混交林、常绿阔叶林和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4类森林,应用V_Hegyi竞争指数、全混交度和聚集指数,分析4类森林的空间结构特征及其差异。结果表明:1)4... 以浙江南部景宁畲族自治县高山森林的乔木林为研究对象,设置标准地39个,包括针叶林、针阔混交林、常绿阔叶林和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4类森林,应用V_Hegyi竞争指数、全混交度和聚集指数,分析4类森林的空间结构特征及其差异。结果表明:1)4类森林的径级与竞争指数均符合幂函数分布,随径级增大,各森林类型的竞争指数减小;针叶林、针阔混交林、常绿阔叶林和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的竞争指数分别为6.96、7.07、7.35和7.22,均呈现低度竞争态势,且4类森林的竞争指数均无显著差异;2)针叶林、针阔混交林、常绿阔叶林和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的全混交度分别为0.31、0.46、0.43和0.50,均呈现低度混交状态,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常绿阔叶林和针阔混交林的全混交度均显著高于针叶林;3)4类森林的聚集指数均小于1,呈现聚集分布格局,不同森林类型的聚集指数无显著差异。在制定浙南高山森林的空间结构调控措施时,应综合考虑各森林类型的竞争、混交和分布格局状态,以达到精准决策和合理制定经营措施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空间结构 V_Hegyi竞争指数 全混交度 聚集指数
下载PDF
基于Voronoi图的北京公园常见林分空间结构分析 被引量:4
17
作者 朱俐娜 彭祚登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76-180,共5页
探究北京平原人工林的林分空间结构,为合理经营森林提供依据。采用混交度、大小比数和聚集指数3个指数,基于Voronoi图空间结构单元分析北京平原常见林分的空间结构特征。林分中存在8种空间结构单元,以1株对象木和5株最近邻木的空间... 探究北京平原人工林的林分空间结构,为合理经营森林提供依据。采用混交度、大小比数和聚集指数3个指数,基于Voronoi图空间结构单元分析北京平原常见林分的空间结构特征。林分中存在8种空间结构单元,以1株对象木和5株最近邻木的空间结构为主;除了阅叶纯林外,其余各林分平均混交度处于0.352~0.838,树种间隔离程度有弱度混交、中度混交和强度混交;各林分平均胸径大小比数处于0.441~0.675,表明林分水平异质性不高,林分处于中等竞争状态;林分聚集指数处于0.894~2.037,除了9号和12号样地呈聚集分布,其余各林分均呈均匀分布。林分空间结构基本合理。建议在采取经营措施前,对林分空间结构做出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林 VORONOI图 林分空间结构 混交度 大小比数 聚集指数
下载PDF
长白山原始林空间结构与落叶松毛虫虫口密度关系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孙晨辉 许嘉巍 +3 位作者 靳英华 陶岩 张英洁 刘丽杰 《林业调查规划》 2022年第1期72-80,共9页
采用样地调查法,分析长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原始森林空间结构与落叶松毛虫虫口密度的关系。研究表明:不同类型森林的落叶松毛虫发生程度有明显区别,云冷杉针叶林发生程度最重,其次为长白落叶松林,红松针阔叶混交林发生程度最轻;树种混... 采用样地调查法,分析长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原始森林空间结构与落叶松毛虫虫口密度的关系。研究表明:不同类型森林的落叶松毛虫发生程度有明显区别,云冷杉针叶林发生程度最重,其次为长白落叶松林,红松针阔叶混交林发生程度最轻;树种混交度与虫口密度呈负相关关系,混交程度越低,树种组成结构越简单,越易发生虫害;大小比数与虫口密度呈正相关关系,生长优势度低,林木抗性差的幼龄林更易受到虫害干扰;各森林类型竞争指数与虫口密度均有显著相关性,林木密度大,对空间、光照竞争激烈,自身抵抗力受到影响,易引发虫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落叶松毛虫 虫口密度 森林空间结构 混交度 大小比数 竞争指数 长白山原始林
下载PDF
木兰围场天然次生林林分空间结构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陈倩 杨晔 +2 位作者 程子敏 徐学华 李玉灵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6年第6期28-33,共6页
以木兰围场五道沟林场天然次生林为研究对象,运用混交度、大小比数和角尺度3种林分空间结构参数对该林分的空间结构进行分析,以期为该天然林的合理经营提供技术支持和理论依据。结果表明:(1)该林分乔木层由9种树种组成。(2)林分各混交... 以木兰围场五道沟林场天然次生林为研究对象,运用混交度、大小比数和角尺度3种林分空间结构参数对该林分的空间结构进行分析,以期为该天然林的合理经营提供技术支持和理论依据。结果表明:(1)该林分乔木层由9种树种组成。(2)林分各混交类型所占的比例呈逐渐下降的趋势,且各混交类型所占的比例相差不大,林分整体呈弱度混交状态。(3)林分大小比数在不同等级的分布比较均匀,整体上接近于中庸状态。(4)林分的平均角尺度为为0.535,林分整体分布格局属聚集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次生林 混交度 大小比数 角尺度
原文传递
黄龙山林区天然油松针阔混交林空间结构 被引量:3
20
作者 王庆 李卫忠 +3 位作者 邓宏兼 龚直文 王广儒 王道亮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32-35,47,共5页
采用面积为1 hm2(100 m×100 m)的大样地来获取黄龙山林区天然油松针阔混交林的树种、树高和直径等测树因子以及每个树种的坐标,利用混交度、大小比数、角尺度3个指标分析了黄龙山林区天然油松针阔混交林公顷级样地的空间结构特... 采用面积为1 hm2(100 m×100 m)的大样地来获取黄龙山林区天然油松针阔混交林的树种、树高和直径等测树因子以及每个树种的坐标,利用混交度、大小比数、角尺度3个指标分析了黄龙山林区天然油松针阔混交林公顷级样地的空间结构特征。结果表明:(1)林分乔木层共包括17个树种,物种丰富度较高。油松、辽东栎和白桦的密度和断面积累积量占有明显优势,是乔木层的优势种。(2)林分密度大,直径在4-44 cm均有分布,但4-10 cm的林木较多。(3)整个林分混交度较高,林木多为中度、强度和极强度混交。优势树种油松、辽东栎和白桦的平均混交度分别为0.480、0.711和0.702。(4)在空间结构单元中,林分中林木的各个大小比数分布均匀,林木较稳定,大部分树种是劣态木和绝对劣态木。(5)黄龙山林区天然油松针阔混交林属于团状分布,整个林分的平均角尺度为0.54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龙山林区 树种组成 直径分布 混交度 大小比数 角尺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