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浅埋综采工作面矿压显现的推进速度效应分析 被引量:26
1
作者 刘全明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24-26,共3页
为给综采工作面支架工作阻力计算和岩层控制提供依据,基于神东某矿综采工作面地质及开采技术条件,采用FLAC3D和3DEC数值模拟,研究了不同推进速度(时步100,500,1 000)的矿压显现规律。研究表明:不同推进速度工作面超前支承压力、煤壁水... 为给综采工作面支架工作阻力计算和岩层控制提供依据,基于神东某矿综采工作面地质及开采技术条件,采用FLAC3D和3DEC数值模拟,研究了不同推进速度(时步100,500,1 000)的矿压显现规律。研究表明:不同推进速度工作面超前支承压力、煤壁水平位移、顶板断裂位置均存在明显差异,随着综采工作面推进速度的加大,工作面超前支承压力峰值距离、影响范围呈减小趋势,峰值大小及集中系数、煤壁水平位移量呈现减小趋势,工作面覆岩断裂位置位于采空区后方并远离采空区。通过现场观测,支架工作阻力随着工作面推进速度的增加而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埋深 综采工作面 推进速度 矿压显现规律
下载PDF
大采高迎采巷道矿压显现规律及顶帮协同补强支护技术研究 被引量:14
2
作者 邸旭峰 张百胜 +3 位作者 郭俊庆 陈立虎 杨志平 张钊 《煤炭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44-48,共5页
针对马堡煤矿15201大采高迎采巷道围岩变形破坏严重、支护构件易失效等问题,通过监测表面位移和围岩内部破坏特征,结合FLAC^(3D)数值模拟,分析了该类巷道的围岩变形与支承压力动态演化规律,揭示了变形破坏机理,提出了“顶帮协同补强”... 针对马堡煤矿15201大采高迎采巷道围岩变形破坏严重、支护构件易失效等问题,通过监测表面位移和围岩内部破坏特征,结合FLAC^(3D)数值模拟,分析了该类巷道的围岩变形与支承压力动态演化规律,揭示了变形破坏机理,提出了“顶帮协同补强”的围岩控制技术。结果表明:(1)迎采巷道受采动影响主要集中在工作面前方55 m至后方155 m范围,经历支承压力起始阶段、支承压力快速升高阶段、支承压力峰值波动阶段、支承压力稳定4个阶段;(2)变形破坏机理:受侧向支承压力影响,巷道围岩应力集中且呈非对称性;泥岩伪顶自身强度低,以及支护方案及其参数不合理;(3)提出“顶帮协同补强”支护控制技术,具体为顶板通过使用φ21.8 mm的高强度锚索,同时增大支护密度,有效提升顶板支护强度;煤柱帮通过使用φ15.24 mm的锚索,加强煤柱帮侧向支护阻力作用,强化煤柱的承载作用。采用该技术后,巷道围岩稳定性得到明显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采高工作面 迎采巷道 矿压显现规律 顶帮协同补强支护
下载PDF
阳泉矿区首采大采高综采面矿压规律实测分析 被引量:10
3
作者 屠洪盛 李智勇 +1 位作者 敖雨 孙璐璐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61-63,共3页
寺家庄煤矿15104工作面是阳泉矿区首个大采高综采工作面,为了了解工作面矿压规律,对15104工作面进行了现场矿压实测与分析,结果表明,工作面初次来压步距为35.8m,周期来压步距为17.9m,动载系数为1.48,工作面中部来压超前于两端1~2m,支... 寺家庄煤矿15104工作面是阳泉矿区首个大采高综采工作面,为了了解工作面矿压规律,对15104工作面进行了现场矿压实测与分析,结果表明,工作面初次来压步距为35.8m,周期来压步距为17.9m,动载系数为1.48,工作面中部来压超前于两端1~2m,支架初撑力偏低。实测结果对相同条件下煤层开采采场围岩控制和指导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采高综采 矿压规律 来压步距 矿压实测
下载PDF
浅埋厚硬顶板特厚煤层综放工作面矿压显现规律及控制技术研究 被引量:9
4
作者 王锐 刘前进 +4 位作者 程磊 丁维波 冯裕堂 张震 刘晓刚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47-52,共6页
针对榆神矿区曹家滩煤矿浅埋厚硬顶板特厚煤层综放工作面矿压显现强烈、强动载来压现象频发的问题,对工作面强矿压显现规律进行了研究总结。研究得出:工作面周期来压步距平均18.4m,来压持续距离平均11.5m,动载系数平均1.45,来压主要影响... 针对榆神矿区曹家滩煤矿浅埋厚硬顶板特厚煤层综放工作面矿压显现强烈、强动载来压现象频发的问题,对工作面强矿压显现规律进行了研究总结。研究得出:工作面周期来压步距平均18.4m,来压持续距离平均11.5m,动载系数平均1.45,来压主要影响35#—125#支架,具有来压动载强、来压持续时间长、来压区域性明显、周期性出现强矿压等特点,工作面平均每间隔135m出现一次大周期来压,大周期来压时一般出现连续性强来压,并伴随支架安全阀大范围长时间开启(安全阀开启比例50%以上)、支架活柱持续性快速下缩(支架最大下缩量超过2.0m)等现象。为减小坚硬顶板带来的强矿压威胁,采用井下定向水平长钻孔区域压裂技术对工作面坚硬顶板进行超前预裂。压裂后,工作面矿压显现强度明显减弱,未再发生顶板快速下沉的强矿压现象,顶板来压更加可控,支架工况得到明显改善,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对榆神矿区浅埋厚硬顶板工作面强矿压治理具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埋煤层 厚硬顶板 特厚煤层 综放开采 矿压显现规律 强动载 区域压裂
下载PDF
复杂地质条件下综采工作面矿压显现规律研究 被引量:9
5
作者 李杨 杨天鸿 +1 位作者 刘洪磊 姚飞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6-19,23,共5页
采用尤洛卡公司KJ216顶板动态监测系统,对大安山煤矿轴13槽东一面工作面进行矿压监测,通过对工作面液压支架压力和上下顺槽超前支护压力的分析,得到了具有复杂地质构造的缓倾斜煤层综采工作面的矿压显现规律,保证了其安全回采,为以后相... 采用尤洛卡公司KJ216顶板动态监测系统,对大安山煤矿轴13槽东一面工作面进行矿压监测,通过对工作面液压支架压力和上下顺槽超前支护压力的分析,得到了具有复杂地质构造的缓倾斜煤层综采工作面的矿压显现规律,保证了其安全回采,为以后相似条件下的工作面回采提供了科学的依据。监测分析结果表明:工作面老顶平均初次来压步距为52.67 m,平均周期来压步距为22.12 m及来压时刻上下顺槽工作面前方压力增高的范围分别是8~16.2 m和5.2~13.6 m,压力增高平均峰值分别为24 MPa和23.57 MPa,且工作面中部支架阻力要明显大于上部和下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 矿压显现 矿压规律 矿压监测
下载PDF
浅埋煤层末采期间矿压规律及顶板管理技术 被引量:9
6
作者 梁伟锋 刘海双 《山西焦煤科技》 2012年第5期25-27,37,共4页
对万利一矿42202大采高综采工作面末采期间进行了矿压实测与分析。结果表明:末采期间虽然降低了采高,但由于工作面推进速度较慢,给上覆岩层留下了足够的运动时间,与正常回采期间相比,来压强度和持续距离都增加了。采用强力垛式支架有效... 对万利一矿42202大采高综采工作面末采期间进行了矿压实测与分析。结果表明:末采期间虽然降低了采高,但由于工作面推进速度较慢,给上覆岩层留下了足够的运动时间,与正常回采期间相比,来压强度和持续距离都增加了。采用强力垛式支架有效维护了回撤通道的顶板,但正帮变形严重。基于末采期间矿压规律制定的顶板管理技术措施对保证工作面安全、快速和高效回撤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埋煤层 末采 矿压规律 顶板管理
下载PDF
8.8m超大采高综采面矿压显现规律及围岩控制技术 被引量:9
7
作者 关丙火 王志强 +1 位作者 赵明锟 刘前进 《煤炭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35-39,共5页
针对8.8 m超大采高工作面在超大采出空间下矿压显现强烈、围岩控制难度大的问题,以上湾煤矿12401工作面为工程背景,基于现场实测手段对8.8 m超大采高开采矿压显现规律和围岩控制技术进行了全面研究。研究得出:8.8 m超大采高工作面矿压... 针对8.8 m超大采高工作面在超大采出空间下矿压显现强烈、围岩控制难度大的问题,以上湾煤矿12401工作面为工程背景,基于现场实测手段对8.8 m超大采高开采矿压显现规律和围岩控制技术进行了全面研究。研究得出:8.8 m超大采高工作面矿压显现具有来压步距短、持续时间长、动载矿压强烈等特征,但工作面超前支承压力影响不显著。采用三维激光扫描手段对超大采高工作面煤壁片帮特征进行了分区域、全方位、高精度探测,并根据工作面支架立柱压力和护帮力对煤壁片帮的影响关系,确定了超大采高工作面煤壁片帮预警指标和阈值。在矿压规律研究的基础上,探索出了一套超大采高工作面顶板灾害综合预警与防治技术,保障了8.8 m超大采高工作面的安全回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8.8 m超大采高 矿压显现规律 超前支承压力 三维激光扫描 顶板灾害预警 围岩控制
下载PDF
浅埋双向倾斜工作面综放开采矿压显现规律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郭焘 张坤铭 《煤炭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53-60,共8页
神华亿利能源有限责任公司黄玉川煤矿216采区内5个工作面中部有构造隆起,导致工作面走向和倾向方向上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倾角,形成双向倾斜综放工作面。尤其是216^(上)01工作面开采过程中,面临大坡度俯采条件,对综放工作面的设备稳定性产... 神华亿利能源有限责任公司黄玉川煤矿216采区内5个工作面中部有构造隆起,导致工作面走向和倾向方向上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倾角,形成双向倾斜综放工作面。尤其是216^(上)01工作面开采过程中,面临大坡度俯采条件,对综放工作面的设备稳定性产生影响,同时也给顶煤放出和采场矿压控制带来挑战。为解决黄玉川煤矿双向倾斜工作面综放开采矿压加强支护管理的难题,运用FLAC^(3D)软件模拟分析了黄玉川煤矿双向倾斜工作面矿压显现规律,并根据数值模拟结果,提出了管控措施。研究结果表明:近水平综放工作面开采过程中,采场周边的垂直应力、垂直位移和塑性区分布在倾斜方向上是呈现对称分布的,并且在走向方向上有规律波动,而双向倾斜综放工作面则是不均衡分布和无规则变化的。因此可以判断出双向倾斜综放工作面的开采容易造成顶板的偏应力集中,低水平位置的回采巷道矿压显现会更加剧烈,需要加强支护和管理。通过PFC^(2D)软件模拟顶煤开采过程中顶煤流动规律及冒落情况,研究了顶煤流动及放出规律,发现顶煤采出率随着俯采角的增大基本呈现出逐步减小的变化趋势,因此在现场生产中,应当对大倾角综放开采放煤工艺进行针对性地优化。不同放煤工艺下顶煤采出率及顶煤放出量规律模拟结果表明2轮或3轮顺序放煤方式条件下,顶煤的采出率高,说明多轮放煤可以让顶煤缓慢均匀下沉,最大限度减少顶板矸石的混入。根据模拟结果和现场可操作性最终确定了黄玉川煤矿的放煤方式是一刀一放、两轮顺序放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向倾斜工作面 放顶煤 矿压显现 冒放性 浅埋
下载PDF
松软厚煤层综放面矿压显现规律及支架适应性分析 被引量:5
9
作者 臧传伟 张晨曦 +2 位作者 谢帅 席俊辉 周立超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65-68,共4页
为了研究松软厚煤层综放面矿压显现及覆岩运动规律,以余吾煤业S1206综放工作面为工程背景,通过现场监测、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等方式,从支架初撑力、循环末阻力、工作阻力频率以及支架结构四个方面分析了工作面综放液压支架的适应性。结... 为了研究松软厚煤层综放面矿压显现及覆岩运动规律,以余吾煤业S1206综放工作面为工程背景,通过现场监测、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等方式,从支架初撑力、循环末阻力、工作阻力频率以及支架结构四个方面分析了工作面综放液压支架的适应性。结果表明:支架前柱受力普遍大于后柱,工作面两端支架压力小于中部。基本顶初次来压步距35.2m,周期来压步距11.7m,动载系数1.55,周期来压较强烈。监测数据分析表明,S1206工作面ZF10000/21/38型放顶煤液压支架选型合理,适应性好,完全满足生产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软厚煤层 综放面 矿压显现 支架适应性
下载PDF
深厚煤层开采过程中覆岩运移演变机理及矿压管控研究
10
作者 李志 杨栋 贾毅超 《矿业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68-75,共8页
针对同忻矿区顶板矿压显现强烈的问题,采用大尺寸三维相似模拟试验研究了工作面开采过程中顶板、关键层及煤柱区域采动应力及位移分布规律。基于理论分析及UDEC数值模拟方法得出了最适合的推采速度,确定了“三带”范围和支架规格。研究... 针对同忻矿区顶板矿压显现强烈的问题,采用大尺寸三维相似模拟试验研究了工作面开采过程中顶板、关键层及煤柱区域采动应力及位移分布规律。基于理论分析及UDEC数值模拟方法得出了最适合的推采速度,确定了“三带”范围和支架规格。研究结果表明:回采过程中岩层运动呈现轻微离层、瞬间下沉、离层闭合、间歇性稳定、瞬间垮落压实的动态演变规律,应力主要集中在煤柱中部区域;随着回采速度不断增加,上覆岩层下沉量不断减少,最终确定最佳推采速度为7 m/s。通过数值模拟发现,弯曲下沉带、裂隙带与垮落带最终高度为18 m、24 m与8 m,在初次来压与周期来压阶段,支架阻力峰值为15 MN,周期来压阶段,支架平均阻力维持在11.6 M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厚煤层 矿压显现 矿压管控 覆岩运移规律 数值模拟
原文传递
深埋厚顶板工作面采场应力演化规律及区域水力压裂卸压技术研究
11
作者 庞立宁 薛吉胜 张震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10-117,共8页
针对深埋厚砂岩顶板赋存条件下工作面回采过程中采场应力高、两巷变形量大、顶板断裂能量大等强矿压显现问题,采用FLAC数值模拟了130207深埋高应力采场应力演化规律和采场位移演化规律,结果表明,工作面推进至一次见方和二次见方时,会出... 针对深埋厚砂岩顶板赋存条件下工作面回采过程中采场应力高、两巷变形量大、顶板断裂能量大等强矿压显现问题,采用FLAC数值模拟了130207深埋高应力采场应力演化规律和采场位移演化规律,结果表明,工作面推进至一次见方和二次见方时,会出现高应力集中,集中系数最高可达2.5~4.0;二次见方期间回风巷帮部水平位移可达390 mm,底鼓量可达413 mm。为确保工作面安全回采,制定了区域水力压裂卸压方案,依据关键层理论和组合梁理论计算得出130207工作面关键致灾层位为22.83 m厚粗粒砂岩层和40.23 m厚粗粒砂岩层,依据Hubbert-Willsi非渗透性地层破裂压力计算公式得出起裂压力为13.06 MPa。区域水力压裂后,工作面周期来压步距、来压持续距离明显减小,超前支承压力影响范围及应力集中系数明显降低,工作面日最大能量和日平均能量明显减小,这说明定向区域水力压裂技术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埋厚顶板 强矿压显现 应力演化规律 区域水力压裂 关键致灾层位
下载PDF
综放工作面过上覆集中煤柱矿压显现规律及控制技术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任建慧 《中国煤炭》 2022年第S01期248-257,共10页
工作面过上覆集中煤柱期间的矿压动载是近距离煤层开采过程中关注的主要问题。以神东矿区布尔台煤矿42204工作面作为研究背景,以FLAC^(3D)数值模拟对工作面过集中煤柱各时间区段内的垂直应力分布状态进行分析,结合数值模拟结果对集中煤... 工作面过上覆集中煤柱期间的矿压动载是近距离煤层开采过程中关注的主要问题。以神东矿区布尔台煤矿42204工作面作为研究背景,以FLAC^(3D)数值模拟对工作面过集中煤柱各时间区段内的垂直应力分布状态进行分析,结合数值模拟结果对集中煤柱动载影响区域的下工作面顶板进行预破断处理;结合微震监测事件及能量释放状态对下工作面过集中煤柱的采动过程进行现场监测。结果表明:工作面在出集中煤柱时,微震事件频繁,推进速度放缓但能量释放加剧,基本顶垮落及集中煤柱覆岩失稳是主要因素;工作面出集中煤柱后,在近距离上覆集中煤柱影响区内,微震事件增多但能量释放减弱,顶板完全垮落过程在工作面出集中煤柱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放工作面 上覆集中煤柱 矿压显现规律 顶板控制 微震监测
下载PDF
首采工作面过浅埋深薄煤区安全回采技术研究
13
作者 鲁德丰 阚磊 《矿业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5-32,共8页
为解决浅埋深、薄煤层等特殊地质条件易造成工作面溃水、溃砂、压架、冒顶等安全事故的问题。以麻地梁煤矿特殊地质条件及生产方式为背景,提出了以“破底割煤”“只采不放”为核心的首采工作面过浅埋深、薄煤区安全回采技术,并在工作面... 为解决浅埋深、薄煤层等特殊地质条件易造成工作面溃水、溃砂、压架、冒顶等安全事故的问题。以麻地梁煤矿特殊地质条件及生产方式为背景,提出了以“破底割煤”“只采不放”为核心的首采工作面过浅埋深、薄煤区安全回采技术,并在工作面矿压显现及两巷超前支承压力分布等方面进行了应用效果分析。结果表明,工作面区域周期来压呈现出显著的“空间阶段性”,强烈来压主要出现在工作面的中部区域;相较于浅埋深区域,薄煤区及重叠区周期来压步距及持续距离增加,“局部来压”明显,但来压强度均处于较低水平;工作面过浅埋深、薄煤层区域时,巷道围岩收敛速度慢、变形量小,煤层顶板无显著离层,0~3m浅基点及3~7m深基点处相对离层量均不超过4mm,超前支承压力不明显,工作面对两巷超前支撑压力影响范围为40m,平均峰值强度为17.3MPa。研究结果有效验证了该安全回采技术的合理性和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回采技术 浅埋煤层 薄煤层 矿压显现规律
原文传递
基于微震监测的浅埋8 m超大采高综采面末采阶段矿压显现规律研究
14
作者 焦金照 任建喜 +3 位作者 张琨 胡俭 范生军 毛小娃 《煤炭技术》 CAS 2024年第9期1-5,共5页
为了掌握浅埋超大采高综采面末采阶段矿压显现规律,以张家峁煤矿8 m超大采高综采面为研究背景,在工作面支架压力监测数据的基础上,引入微震监测技术手段,从微震事件数量和能量的角度对末采阶段矿压规律做出合理解释。得出如下结论:2203... 为了掌握浅埋超大采高综采面末采阶段矿压显现规律,以张家峁煤矿8 m超大采高综采面为研究背景,在工作面支架压力监测数据的基础上,引入微震监测技术手段,从微震事件数量和能量的角度对末采阶段矿压规律做出合理解释。得出如下结论:2203综采面末采最后90 m范围内共监测到微震事件66个,总能量1.75×10^(4)J,其中,中小能量事件合计占比达到92%。期间共来压5次,平均周期来压步距为19.5 m,来压持续距离2.9 m,动载系数1.46,周期来压具有来压步距短、持续时间长、局部动载矿压强烈的特点。来压期间微震的频次和能量明显高于未来压期间,微震频次和总能量的变化趋势呈现“M”形,表现为能量的“积聚-释放-积聚”的周期性变化,微震事件的周期性变化规律与工作面的周期来压保持一致。根据微震频次和能量的异常变化可对工作面的周期来压起到一定的预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埋煤层 8 m超大采高 微震 末采阶段 矿压显现规律
下载PDF
类孤岛工作面强矿压区域显现规律及支架适应性 被引量:3
15
作者 刘如鹏 张展华 郑东红 《陕西煤炭》 2023年第1期102-106,共5页
针对类孤岛工作面强矿压区域显现规律以及工作面支架适应性的不确定性问题,以黄陵二号煤矿209类孤岛工作面为研究背景,基于工作面矿压大数据实测,探究了黄陵二号煤矿209类孤岛工作面不同开采阶段周期来压步距、动载系数等矿压显现规律,... 针对类孤岛工作面强矿压区域显现规律以及工作面支架适应性的不确定性问题,以黄陵二号煤矿209类孤岛工作面为研究背景,基于工作面矿压大数据实测,探究了黄陵二号煤矿209类孤岛工作面不同开采阶段周期来压步距、动载系数等矿压显现规律,分析了支架工作阻力、初撑力、安全阀开启率等支架运行特征与工况,并评价支架适应性。结果表明,监测期间强矿压区域周期来压步距平均27 m,动载系数平均1.10~1.21,工作面支架初撑力达标率平均69.92%,实际平均初撑力26.04 MPa,表明工作面支架初撑力整体状态较好,可实现对顶板的有效支护。支架工作阻力9 000 kN以上占比平均29.8%,10 000 k N以上占比平均8.1%,工作阻力频率分布不合理,支架长时间高负荷状态,影响支架使用寿命。支架安全阀循环开启率平均13.26%,工作面在强矿压区域时安全阀开启率偏高,支架富余系数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岛工作面 矿压显现规律 支架适应性 周期来压步距 支架富裕系数
下载PDF
综采工作面不规律生产期间矿压显现规律分析 被引量:4
16
作者 李云飞 解振华 杨龙龙 《陕西煤炭》 2021年第5期14-16,25,共4页
基于煤矿综采工作面在不规律生产过程中,因人为或者其他外部因素造成顶板压力增大,工作面下沉等情况,造成工作面在再次启动生产过程中发生顶板冒落,压死支架和工作面下沉造成设备无法通过。通过综采工作面在不规律生产期间和规律生产期... 基于煤矿综采工作面在不规律生产过程中,因人为或者其他外部因素造成顶板压力增大,工作面下沉等情况,造成工作面在再次启动生产过程中发生顶板冒落,压死支架和工作面下沉造成设备无法通过。通过综采工作面在不规律生产期间和规律生产期间压力增长、顶板下沉等数据进行分析,确定综采工作面在不规律生产期间变化情况,给后续矿井因不规律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作面 矿压 顶板管理 显现规律
下载PDF
复杂结构煤层综采工作面矿压显现规律模拟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阎建华 《煤矿安全》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44-46,共3页
为解决澄合矿区复杂结构煤层开采过程中存在的液压支架选型合理性等问题,以该矿区5208综采工作面研究背景,通过现场矿压观测、数值模拟等手段分析研究了矿压显现规律及覆岩的冒落裂隙带发育高度演化特征。其结果为澄合矿区复杂结构煤层... 为解决澄合矿区复杂结构煤层开采过程中存在的液压支架选型合理性等问题,以该矿区5208综采工作面研究背景,通过现场矿压观测、数值模拟等手段分析研究了矿压显现规律及覆岩的冒落裂隙带发育高度演化特征。其结果为澄合矿区复杂结构煤层综采支架合理性选择以及相似工作面的高效安全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澄合矿区 复杂结构煤层 矿压显现规律 数值模拟 冒落裂隙带
原文传递
厚硬顶板10 m超大采高工作面覆岩运动与矿压显现规律研究
18
作者 马镕山 徐刚 +2 位作者 刘晓刚 蔺星宇 任建超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76-83,共8页
针对浅埋厚硬顶板超大采高工作面矿压显现强烈的问题,基于支架工作阻力及现场微震覆岩监测数据,对曹家滩10 m超大采高工作面矿压显现及覆岩活动规律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0 m超大采高工作面基本顶初次来压步距为49.35 m,周期来压... 针对浅埋厚硬顶板超大采高工作面矿压显现强烈的问题,基于支架工作阻力及现场微震覆岩监测数据,对曹家滩10 m超大采高工作面矿压显现及覆岩活动规律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0 m超大采高工作面基本顶初次来压步距为49.35 m,周期来压步距平均为21.89 m,动载系数平均为1.49;工作面存在“大小周期”来压现象,大周期来压期间,工作面来压步距显著上升。非来压期间支架工作阻力增大不显著,周期来压期间增阻显著,支架活柱有明显下缩,特别是“大周期”期间内,立柱平均下缩量和最大下缩量均值分别达到686.12 mm和1321.35 mm;超大采高工作面周期来压具有来压频繁、来压持续时间和来压步距长、动载矿压显现强烈、煤壁片帮剧烈等特点;微震事件活跃区域位于工作面倾向,距工作面中心0~130 m,其中110~130 m为峰值区。煤层顶板上40~60 m微震频次低但能量高,是强矿压主导岩层。微震事件的时空分布规律与矿压规律吻合性较好,高能量微震事件通常先于工作面矿压显现发生,且与周期来压有较好的对应关系,对于矿压的预测可靠性或匹配度相对较高,高位岩层的架前切落是“大周期”来压强度显著增大和片帮冒顶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大采高 周期来压 矿压规律 覆岩活动 微震监测
下载PDF
近距离煤层采空区下掘进巷道支护技术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张标 《内蒙古煤炭经济》 2015年第1期102-103,共2页
中煤平朔井工二矿21107主运顺槽沿11号煤层底板布置,上为29207采空区,巷道顶板距采空区间距在2.1-6.0m之间,属于近距离煤层采空区下的掘进巷道。文章论述了该巷道掘进过程中在不同层间距下的支护方法和矿压显现规律分析,为类似条件下回... 中煤平朔井工二矿21107主运顺槽沿11号煤层底板布置,上为29207采空区,巷道顶板距采空区间距在2.1-6.0m之间,属于近距离煤层采空区下的掘进巷道。文章论述了该巷道掘进过程中在不同层间距下的支护方法和矿压显现规律分析,为类似条件下回采巷道的布置和围岩控制技术积累了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1107主运顺槽 近距离煤层 采空区下 矿压显现规律
下载PDF
深井首采工作面周期来压步距分析 被引量:3
20
作者 吴松 朱守颂 《能源与环保》 2019年第4期155-158,共4页
顺和煤矿2102工作面为永夏矿区首个深井开采工作面,为了了解工作面矿压规律,对首采工作面进行了现场矿压实测,并对工作面周期来压步距进行了分析。根据现场来压征兆并结合数据理论分析,确定了首采工作面顶板的周期来压步距及强度,摸清... 顺和煤矿2102工作面为永夏矿区首个深井开采工作面,为了了解工作面矿压规律,对首采工作面进行了现场矿压实测,并对工作面周期来压步距进行了分析。根据现场来压征兆并结合数据理论分析,确定了首采工作面顶板的周期来压步距及强度,摸清了顶板运动规律。研究为同类井田围岩条件下采煤工作面顶板控制及支护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井 首采工作面 矿压规律 周期来压步距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