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3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高密度采样的土壤重金属分布特征及迁移速率 被引量:54
1
作者 阮心玲 张甘霖 +2 位作者 赵玉国 袁大刚 吴运金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020-1025,共6页
重金属在土壤剖面中的垂直分布特征是土壤自身理化性质和外界条件影响下重金属迁移和积累的综合反映,也是了解土壤重金属污染程度和修复治理的基础,传统的用于农业土壤研究的层次采样技术和方法,只能粗略了解重金属在土壤层次中的分... 重金属在土壤剖面中的垂直分布特征是土壤自身理化性质和外界条件影响下重金属迁移和积累的综合反映,也是了解土壤重金属污染程度和修复治理的基础,传统的用于农业土壤研究的层次采样技术和方法,只能粗略了解重金属在土壤层次中的分布状况,不足以确定污染物的垂直迁移距离和速度.本研究通过对钢铁厂周边3种不同利用类型土壤进行垂直方向的高密度采样分析,即在0~40cm深度内以2cm间隔,在40~80cm以5cm间隔,80cm以下以10cm间隔采样,对重金属元素Cu、Zn、Pb、Cr、Cd的剖面垂直分布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几乎未受人为干扰的林地土壤中,可见重金属在土壤表层明显富集,证实其来源是大气沉降,其中Zn、Pb向下迁移的距离很小,Cu、Cd迁移稍快,Cr向下淋溶迁移的深度没有明显的界限;在受人为影响的旱地和水稻田中,重金属在耕层土壤中被人为扰动混合,但在耕层界面以下仍然有明显的向下迁移.研究表明,垂直方向高密度采样可以比较精确地理解重金属在土壤中的分布模式,通过重金属元素含量与稳定元素Ti含量的比值及其变化,还可以估计在特定时间内污染物的迁移距离和迁移速度,各种重金属具有不同的迁移能力,其相对顺序为Cd〉Cu〉Zn〉P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密度采样 重金属 剖面 分布 迁移 速率
下载PDF
劳动力转移就业对经济增长、投资率及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 被引量:33
2
作者 常进雄 朱帆 董非 《世界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24-45,共22页
本文通过构建动态一般均衡模型,研究劳动力大规模转移对GDP中投资率、劳动收入份额以及经济增长的动态影响。主要结论是:劳动力转移是中国经济高增长的重要原因之一,并深刻影响了投资率与劳动收入份额变化。在劳动力转移初期,劳动力从... 本文通过构建动态一般均衡模型,研究劳动力大规模转移对GDP中投资率、劳动收入份额以及经济增长的动态影响。主要结论是:劳动力转移是中国经济高增长的重要原因之一,并深刻影响了投资率与劳动收入份额变化。在劳动力转移初期,劳动力从高劳动收入份额的农业转移到低劳动收入份额的非农部门,降低了总体劳动收入份额;转移初期剩余劳动力丰富,企业支付给转移劳动力的工资低于其边际产出,导致非农部门劳动收入份额不断下降。随着劳动力转移的持续进行,转移劳动力工资越来越接近其边际产出,非农部门劳动收入份额开始上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力转移 经济增长 投资率 劳动份额
原文传递
基于迁徙数据估计武汉感染新型冠状病毒的人员数量 被引量:27
3
作者 杨政 原子霞 贾祖瑶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30-338,共9页
根据武汉迁徙数据,该文通过统计分析2020年1月29日至2月9日全国50个城市感染新型冠状病毒的确诊人数比率,估计了武汉市感染病毒的人员数量。研究发现湖北省内15个城市的患者确诊比率在均值和中位数上低于省外35个城市的均值和中位数。截... 根据武汉迁徙数据,该文通过统计分析2020年1月29日至2月9日全国50个城市感染新型冠状病毒的确诊人数比率,估计了武汉市感染病毒的人员数量。研究发现湖北省内15个城市的患者确诊比率在均值和中位数上低于省外35个城市的均值和中位数。截至2月9日,利用湖北省内城市确诊比率的均值、中位数和最大值估计,武汉市感染病毒的人数分别是已经确诊人数的2.1倍、2倍和3.9倍。利用省外城市确诊比率的均值、中位数和最大值估计,武汉市感染人数分别是已经确诊人数的3.6倍、2.6倍和8.7倍。最后利用Bootstrap方法对省内外城市的均值和中位数做了稳健性估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OOTSTRAP 新型冠状病毒 估计 迁徙数据 确诊比率
下载PDF
家庭化流动对流动人口就业率和就业稳定性的影响及其性别差异——基于2013年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的分析 被引量:23
4
作者 张丽琼 朱宇 林李月 《南方人口》 CSSCI 2017年第2期1-12,共12页
文章利用2013年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使用二项Logistic方法深入探讨了家庭化流动对流动人口的就业率和就业稳定性的影响程度及其性别差异。研究结果显示,家庭化流动模式的不同对流动人口就业状况的影响有显著的性别差异。对于在流... 文章利用2013年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使用二项Logistic方法深入探讨了家庭化流动对流动人口的就业率和就业稳定性的影响程度及其性别差异。研究结果显示,家庭化流动模式的不同对流动人口就业状况的影响有显著的性别差异。对于在流入地实现完整家庭流动的流动女性来说,她们在就业过程中往往呈现出就业率低和就业不稳定的特征;与此不同的是,家庭化流动虽然对男性流动人口的就业率没有显著影响,但其对男性流动人口的就业稳定性有显著促进和提升作用。另外,个体因素、地区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等也会显著影响不同性别流动人口的就业状态。最后,本文还针对研究结果提出了几点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化 流动人口 就业率 就业稳定性
下载PDF
低渗透油田粘土稳定剂研制 被引量:17
5
作者 叶坚 乔丽艳 +1 位作者 林森 张韶晖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92-95,共4页
粘土水化膨胀和粘土微粒运移是对油气层损害的重要原因。该文分析了粘土矿物质的存在形态、类型及对油气层的损害,同时对单剂样品进行了室内筛选实验,在此基础上研制出了适合大庆低渗透油田使用的NT-1002粘土稳定剂,并针对研制的粘土稳... 粘土水化膨胀和粘土微粒运移是对油气层损害的重要原因。该文分析了粘土矿物质的存在形态、类型及对油气层的损害,同时对单剂样品进行了室内筛选实验,在此基础上研制出了适合大庆低渗透油田使用的NT-1002粘土稳定剂,并针对研制的粘土稳定剂进行了室内效果实验。结果表明:NT-1002粘土稳定剂与地层水具有良好的配伍性;使用粘土稳定剂后,岩心破碎率为3.55%,远低于清水的岩心破碎率24.5%;岩心膨胀率为96.95%,能够很好地控制粘土岩心膨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粘土 稳定剂 低渗透油藏 膨胀 运移 膨胀率
下载PDF
不同残膜量对棉田土壤水盐运移的影响 被引量:18
6
作者 吴凤全 林涛 +6 位作者 王静 王亮 严昌荣 祖米来提.吐尔干 邓方宁 尔晨 汤秋香 《棉花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395-405,共11页
【目的】为探讨滴灌条件下地膜残留量对棉田土壤水盐时空分布的影响。【方法】本试验在绿洲棉田设0 kg·hm^(-2)、225 kg·hm^(-2)、450 kg·hm^(-2)三种残膜量处理,于棉花播种前、收获后及盛铃期灌水后第1天、第3天、第5天... 【目的】为探讨滴灌条件下地膜残留量对棉田土壤水盐时空分布的影响。【方法】本试验在绿洲棉田设0 kg·hm^(-2)、225 kg·hm^(-2)、450 kg·hm^(-2)三种残膜量处理,于棉花播种前、收获后及盛铃期灌水后第1天、第3天、第5天,采用土钻法分层取0~40 cm的土壤,进行土壤盐分测定并比较分析不同处理间差异。【结果】结果表明,残膜降低了膜下滴灌棉田土壤水分的均匀性,同时也导致棉田土壤盐分灌水后在各土层分布不均,灌水后第1天、第3天、第5天, 0 kg·hm^(-2)残膜量处理随着时间推移土壤盐分在各个土层减少,而225 kg·hm^(-2)、450 kg·hm^(-2)处理随着时间的变化各土层在灌水后第1天到灌水后第3天土壤盐分减少,但第5天的土壤盐分大于第3天,两个处理之间无显著差异。从灌水后第1天、第3天、第5天土壤盐分分布可看出,0 kg·hm^(-2)残膜量处理均匀性最好,其次是450 kg·hm^(-2)处理,最后为225 kg·hm^(-2)处理。在棉花种植播种前、收获后,不同残膜量对土壤盐分平衡的影响为:250 kg·hm^(-2)>450 kg·hm^(-2)>0 kg·hm^(-2);在运移速度上,随着深度和残膜量的增加,耕作层的土壤更容易出现土壤盐分的富集现象。【结论】由此可以说明,残膜的存在会阻碍土壤盐分的向下运移,同时随着残膜量的增加,阻碍土壤盐分的运移程度不同,导致土壤盐分在地表富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膜残留 盐分平衡 水盐运移 运移速率 富集现象
下载PDF
胶州湾湾口海底沙波地形地貌特征及其活动性研究 被引量:10
7
作者 赵月霞 刘保华 +2 位作者 李西双 吴金龙 苏天赟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464-471,共8页
利用多波束、侧扫声纳以及单道地震资料对胶州湾湾口潮流作用下形成的典型海底沙波地貌的平面形态、剖面特征和分布特点进行了分析研究。根据实测的水文资料计算了不同潮流流速下沙波的瞬时移动速度,推测了直脊型沙波和新月型沙波的形成... 利用多波束、侧扫声纳以及单道地震资料对胶州湾湾口潮流作用下形成的典型海底沙波地貌的平面形态、剖面特征和分布特点进行了分析研究。根据实测的水文资料计算了不同潮流流速下沙波的瞬时移动速度,推测了直脊型沙波和新月型沙波的形成]化过程:区内新月型沙波在西向优势流的作用下大约以50m/a的速度向西迁移,直脊型沙波则在两端方向不一致的优势流长期作用下,发生逆时针旋转,同时在往复流的作用下以一个平衡位置左右摆动;就地貌形态而言,新月型沙波是不稳定的,直脊型沙波达到相对平衡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州湾湾口 海底沙波 多波束数据 潮流 迁移速度
下载PDF
我国鸟类迁徙路线上的湿地资源现状及保护对策 被引量:15
8
作者 孔颖 《环境与发展》 2020年第3期201-202,207,共3页
根据全国第二次湿地资源调查成果,分析了我国鸟类迁徙路线上的湿地资源及其保护现状,重点论述了迁徙路线上的湿地面积和水环境状况,通过对重要湿地的调查分析,总结出迁徙路线上湿地面临的主要威胁,探讨了迁徙路线上湿地保护对策,为迁徙... 根据全国第二次湿地资源调查成果,分析了我国鸟类迁徙路线上的湿地资源及其保护现状,重点论述了迁徙路线上的湿地面积和水环境状况,通过对重要湿地的调查分析,总结出迁徙路线上湿地面临的主要威胁,探讨了迁徙路线上湿地保护对策,为迁徙路线上的湿地保护和综合治理提供决策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地资源调查 鸟类迁徙 湿地 威胁因子 湿地率
下载PDF
Distribution and Migration of Heavy Metals in Undisturbed Forest Soils:A High Resolution Sampling Method 被引量:13
9
作者 RUAN Xin-Ling ZHANG Gan-Lin +1 位作者 NI Liu-Jian HE Yue 《Pedosphere》 SCIE CAS CSCD 2008年第3期386-393,共8页
The vertical distribution and migration of Cu,Zn,Pb,and Cd in two forest soil profiles near an industrial emission source were investigated using a high resolution sampling method together with reference element Ti.On... The vertical distribution and migration of Cu,Zn,Pb,and Cd in two forest soil profiles near an industrial emission source were investigated using a high resolution sampling method together with reference element Ti.One-meter soil profile was sectioned horizontally at 2 cm intervals in the first 40 cm,5 cm intervals in the next 40 cm,and 10 cm intervals in the last 20 cm.The migration distance and rate of heavy metals in the soil profiles were calculated according to their relative concentrations in the profiles,as calibrated by the reference element Ti.The enrichment of heavy metals appeared in the uppermost layer of the forest soil,and the soil heavy metal concentrations decreased down the profile until reaching their background values.The calculated average migration rates of Cd,Cu,Pb,and Zn were 0.70,0.33,0.37,and 0.76 cm year-1,respectively,which were comparable to other methods.A simulation model was proposed,which could well describe the distribution of Cu,Zn,Pb,and Cd in natural forest soil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ISTRIBUTION heavy metals high resolution sampling method migration rate
下载PDF
塑料食品包装材料中双酚A的迁移量检测 被引量:14
10
作者 刘忠瑞 孙立文 +3 位作者 李洋洋 杨虹 郑鑫 王立波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18年第10期2350-2355,共6页
目的检测液体食品模拟物中源于塑料包装材料的双酚A(bisphenol A,BPA)的迁移量。方法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检测双酚A的方法学,通过液体食品模拟物探讨了时间、温度、酸度、乙醇浓度、微波加热时间、油脂6种因素对BPA迁移率的影响。结果 BPA... 目的检测液体食品模拟物中源于塑料包装材料的双酚A(bisphenol A,BPA)的迁移量。方法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检测双酚A的方法学,通过液体食品模拟物探讨了时间、温度、酸度、乙醇浓度、微波加热时间、油脂6种因素对BPA迁移率的影响。结果 BPA在0.0464~1.044μg/m L内线性关系良好(r2=0.9993),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的RSD分别为0.81%、1.42%、2.59%,加样回收率范围为95.0%~96.9%,RSD为0.80%。通过对液体食品模拟物中BPA含量的检测,发现随着储存时间延长、温度升高、酸度和乙醇浓度增加、微波加热时间延长、油脂增加,BPA从塑料食品包装材料转移到饮用品中的迁移率增加。结论正确使用塑料食品包装,对于减少BPA在体内蓄积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塑料食品包装材料 液体饮品模拟物 双酚A 迁移率 高效液相色谱法
下载PDF
海南岛西南海底沙波形态和活动性的空间差异分析 被引量:11
11
作者 李泽文 阎军 +1 位作者 栾振东 王小红 《海洋地质动态》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24-32,共9页
利用GeoSwath Plus和Seabat8101多波束测深系统于2007年10月和2009年9月对海南岛西南沙波区进行了高精度水深测量,利用所得数据对近岸区和远岸区两个水深相差较大区域的沙波几何形态和沙波迁移速率做了对比分析,探讨了沙波几何形态和活... 利用GeoSwath Plus和Seabat8101多波束测深系统于2007年10月和2009年9月对海南岛西南沙波区进行了高精度水深测量,利用所得数据对近岸区和远岸区两个水深相差较大区域的沙波几何形态和沙波迁移速率做了对比分析,探讨了沙波几何形态和活动性的空间差异及其控制因素。远岸研究区与近岸研究区沙波几何形态和沙波迁移速率体现在沙波规模及形态、陡坡倾角和倾向、沙波迁移速率和沙波迁移方向及偏转角度。远岸区域沙波为近于对称的直线型沙波,波高0.5~2.3 m,波长13.2~69.1 m,陡坡倾角4.3°~7.4°;近岸区域沙波为新月形沙波,波高3.1~6.5 m,波长41.5~216.6 m,沙波陡坡倾向南,陡坡倾角8.7°~12.9°。远岸研究区沙波向西北方向迁移,沙波迁移速率多为15.0~20.0 m/a,最大34.9 m/a;近岸区域沙波向南迁移,沙波迁移速率0~12.65 m/a。沙波的迁移速率主要受底流流速和沙波波高控制,在两者的综合作用下,近岸研究区沙波迁移速率小于远岸研究区沙波迁移速率。在频繁的热带气旋作用下,近岸研究区沙波迁移方向发生逆时针偏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波 形态 活动性 迁移速率
下载PDF
中国人口的迁移转变——基于迁移率的考察 被引量:11
12
作者 刘金菊 陈卫 《人口与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37-49,共13页
经典人口转变理论侧重死亡和生育转变过程的测量、描述和解释,地理学家将迁移转变纳入人口转变框架,以完善人口转变理论。不过与死亡和生育转变研究不同,中国的迁移研究侧重基于对迁移流动人口规模和结构的考察分析,少有采用人口学意义... 经典人口转变理论侧重死亡和生育转变过程的测量、描述和解释,地理学家将迁移转变纳入人口转变框架,以完善人口转变理论。不过与死亡和生育转变研究不同,中国的迁移研究侧重基于对迁移流动人口规模和结构的考察分析,少有采用人口学意义上的迁移率指标的研究。文章利用2010—2015年历次中国综合社会调查的合并数据,通过人口学方法和泊松回归模型,计算和分析了1950—2015年中国人口迁移率趋势及社会经济差异。中国的迁移转变在宏观趋势上与中国的政治经济变迁高度一致。与死亡和生育转变相比,其波折性更强,说明更易受到经济社会政策变化的冲击。同时也观察到逢“0”和逢“5”年份的申报偏好。另外,迁移的社会经济差异明显。男性迁移率高于女性,但是两性差异在不断缩小;乡城迁移和未婚迁移大幅度增长;而越来越多受教育程度较高人群加入迁移,使得受教育程度越高的人群具有越高的迁移率。可以认为基于迁移率的考察揭示了中国迁移转变更具体生动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转变 迁移转变 迁移率 中国综合社会调查 泊松模型
下载PDF
室内土体单向冻结水分迁移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11
13
作者 曹成 陆建飞 李清涛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14-118,124,共6页
以江苏镇江、扬州等地区具有代表性的表层黏土为研究对象,对土体进行了单向冻结实验,研究了不同饱和度、不同温度梯度、不同冻结速率及不同补水条件下土体中水分迁移的现象。实验结果表明:在有外界水源补给的条件下,土体冻结时间越长,... 以江苏镇江、扬州等地区具有代表性的表层黏土为研究对象,对土体进行了单向冻结实验,研究了不同饱和度、不同温度梯度、不同冻结速率及不同补水条件下土体中水分迁移的现象。实验结果表明:在有外界水源补给的条件下,土体冻结时间越长,非饱和土中水分迁移现象范围越大,对于饱和土每层含水率基本波动范围不大;温度梯度越大,土体完全冻结且水分迁移达到稳定状态所需时间越短,水分迁移的范围越广;在无水源补给的条件下,冻结速率越大,土试样中水分迁移分布曲线变得越平缓;相对于无外界水源补给条件下,有外界水源补给的试样最终完全冻结时水通量更大,土样中水分迁移分布的范围更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土 单向冻结 水分迁移 温度梯度 冻结速率
下载PDF
沿地震带地震迁移的有序特征 被引量:10
14
作者 李献智 李志雄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 1993年第1期7-12,共6页
对大华北的山西、燕山、华北平原和长江中下游地震带内的地震迁移规律、各带地震的迁移速度和地震序列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各地震带是有机地联系在一起的,形成个统一体。
关键词 地震带 地震 迁移规律 迁移速度
下载PDF
渤南洼陷沙三段油气运移路径分析 被引量:10
15
作者 卢浩 蒋有录 +2 位作者 谷国翠 刘华 刘雅利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49-52,114,共4页
基于地球化学分析方法,利用原油生物标志化合物及含氮化合物参数对渤南洼陷沙三段油藏的油气运移路径进行分析。对比各项地化参数,最终选取C29胆甾烷20S/(20S+20R),(C_(21)+C_(22))/(C_(28)+C_(29))及∑C_(21-)/∑_(C22+)等生物标志化... 基于地球化学分析方法,利用原油生物标志化合物及含氮化合物参数对渤南洼陷沙三段油藏的油气运移路径进行分析。对比各项地化参数,最终选取C29胆甾烷20S/(20S+20R),(C_(21)+C_(22))/(C_(28)+C_(29))及∑C_(21-)/∑_(C22+)等生物标志化合物指标和1,8/2,4-二甲基咔唑、1,8/2,7-二甲基咔唑、苯并[a]咔唑/(苯并[a]咔唑+苯并[c]咔唑)等含氮化合物参数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以上各参数均随着油气运移距离的增大而增大。综合分析认为,渤南洼陷沙三段油气首先由烃源岩沿渤深4断层与渤深4北断层进行垂向运移,这2条油源断层与沙三段储层的接触点即为油气进入沙三段的充注点,油气运移至充注点时,分别向洼陷南、北两侧发生侧向分流;同时地层压力对油气运移速率的影响较为明显,洼陷生烃中心地层压力较大的地区油气快速运移成藏,地化参数变化率很小,洼陷边缘地层压力较小的地区油气运移速率较低,地化参数变化率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三段 地化参数 运移路径 运移速率 渤南洼陷
下载PDF
基于理化分析的热老化聚酰亚胺薄膜的电导特性 被引量:9
16
作者 莫雅俊 张灵 +3 位作者 周远翔 刘杰 张云霄 周仲柳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241-1248,共8页
为研究热老化对聚酰亚胺薄膜电导电流特性的影响,分别开展了300℃下10、20和30 d的加速热老化试验,并进行红外光谱、扫描电镜、直流击穿、介电特性和电导电流等综合测试分析。结果表明:热老化聚酰亚胺的拉伸强度明显下降,酰亚胺基团相... 为研究热老化对聚酰亚胺薄膜电导电流特性的影响,分别开展了300℃下10、20和30 d的加速热老化试验,并进行红外光谱、扫描电镜、直流击穿、介电特性和电导电流等综合测试分析。结果表明:热老化聚酰亚胺的拉伸强度明显下降,酰亚胺基团相对含量减少,表面出现孔洞缺陷;直流击穿强度呈下降趋势。电导电流测试结果发现,电老化阈值场强随热老化程度加深而减小,而电导电流则相反;随着测试温度上升,未老化与热老化30 d试样的电老化阈值场强均有所增加。分析认为,加速热老化下材料内部酰亚胺键和醚键发生断裂,部分基团与氧气反应,以气体形式逸出,形成孔洞缺陷,导致拉伸强度降低,陷阱密度增大,空间电荷积聚更加容易,从而降低电老化阈值场强;不同温度下同一试样的电导率差异主要在欧姆区,载流子迁移率增大导致电导率的增大,空间电荷难以积聚,从而提高电老化阈值场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酰亚胺 热老化 电导电流 电老化阈值场强 迁移率
下载PDF
劳动力迁移率差异性研究:从“推—拉”模型到四因素模型 被引量:9
17
作者 王宁 《河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12-119,共8页
"推—拉"模型对劳动力迁移具有很强的解释力,但它的解释力在中国遇到了挑战。与内地汉族聚居区域省份相比,中国的西部地区的推力更大,但西部地区的劳动力跨省迁移率却明显偏低。仅仅用"推—拉"模型难以解释这种劳... "推—拉"模型对劳动力迁移具有很强的解释力,但它的解释力在中国遇到了挑战。与内地汉族聚居区域省份相比,中国的西部地区的推力更大,但西部地区的劳动力跨省迁移率却明显偏低。仅仅用"推—拉"模型难以解释这种劳动力外迁率偏低的情况。为了克服这个局限,有必要把劳动力来源地的粘力和迁移目的地的斥力纳入迁移模型,从而形成"四因素模型"。它对不同地区、不同族群和不同群体的外迁率的差异,有更强的解释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力 迁移率 推力 拉力 粘力 斥力
下载PDF
非平衡吸附对核素迁移的影响及平衡速率参数的确定 被引量:7
18
作者 陈家军 王金生 李合莲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73-76,共4页
放射性核素以水为载体在多孔介质中迁移时,吸附和解吸作用不容忽视吸附和解吸是一非平衡过程.非平衡状态下吸附和解吸达到平衡的快慢程度可以用平衡速率参数a来表征本文首次定量分析了非平衡吸附对核素迁移的影响,提出基于室内分配... 放射性核素以水为载体在多孔介质中迁移时,吸附和解吸作用不容忽视吸附和解吸是一非平衡过程.非平衡状态下吸附和解吸达到平衡的快慢程度可以用平衡速率参数a来表征本文首次定量分析了非平衡吸附对核素迁移的影响,提出基于室内分配系数实验求取a值的方法,并将室内实验得出的a值同原位核素迁移试验拟合值进行比较;结果表明用此方法求出的a值可作为非平衡吸附核素迁移数学模型的主要参数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性核素迁移 吸附 非平衡吸附 平衡速率参数
下载PDF
虎杖苷对2型糖尿病小鼠溃疡创面愈合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8
19
作者 韩延忠 沈娟 +1 位作者 吴立蓉 朱家勇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9期1934-1937,共4页
目的研究虎杖苷对2型糖尿病小鼠溃疡创面愈合的作用效果。方法 C57BL/6J雄性小鼠持续喂以高脂饲料4周后,禁食12 h,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40 mg·kg^(-1)体重,连续注射5 d,1周后,测量随机血糖值高于16.67mmo L·L^(-1)的小鼠为2型... 目的研究虎杖苷对2型糖尿病小鼠溃疡创面愈合的作用效果。方法 C57BL/6J雄性小鼠持续喂以高脂饲料4周后,禁食12 h,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40 mg·kg^(-1)体重,连续注射5 d,1周后,测量随机血糖值高于16.67mmo L·L^(-1)的小鼠为2型糖尿病小鼠。在小鼠背部正中两侧各剪一个0.8 cm的圆形创面深至筋膜,造成小鼠溃疡创面模型。按照血糖值随机将小鼠分为3组:高低2个剂量实验组、对照组,每组15只。造模当天创面局部给药且为实验第1天(实验周期共14 d),实验组分别局部给与400,100μg·m L^(-1)虎杖苷100μL,每天给药一次,连续给药5 d,第6~14天停止给药;对照组给予等量0.9%NaCl。计算实验第3,5,7,10,14天的创面愈合率,统计完全愈合时间,以HE染色观察实验第7,14天时组织形态学变化;以噻唑蓝(MTT)法与划痕实验测定虎杖苷组与磷酸盐缓冲液(PBS)对照组对成纤维细胞增殖趋化效果。以流式细胞仪测定虎杖苷组、白细胞介素-4组、虎杖苷+白细胞介素-4联用组、PBS对照组这4组的原代巨噬细胞极化为M2型巨噬细胞量。结果实验后第14天,高剂量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创面愈合率分别是(80.72±5.33)%,(95.93±1.01)%,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创面愈合时间:高剂量实验组与对照组分别为(16.6±1.1),(13.2±0.8)d,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实验后第14天,实验组的胶原纤维排列紧密整齐已愈合,对照组未愈合。实验组的促成纤维细胞增殖最佳浓度为0.5μg·m L^(-1)。实验第1天,实验组与PBS对照组的迁移率分别是(90.20±3.90)%,(76.8±4.87)%,与PBS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说明虎杖苷明显具有促成纤维细胞迁移作用。极化为M2型巨噬细胞百分比:实验组与PBS对照组分别是(3.7±0.36)%,(1.97±0.23)%,与PBS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虎杖苷具有促进2型糖尿病小鼠溃疡创面愈合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虎杖苷 2型糖尿病小鼠 溃疡创面 创面愈合率 迁移率
原文传递
一种新的并行遗传算法应用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梁旭 赵戈 黄明 《化工自动化及仪表》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31-34,共4页
针对传统粗粒度并行遗传算法容易早熟并且收敛速度较慢的不足,提出一种新的并行遗传算法。新算法采用了一种基于相对平均适应度的动态调整迁移率的方法及时增加了其它岛屿到相对平均适应度较高的岛屿的迁移率,从而有效的增加了种群的多... 针对传统粗粒度并行遗传算法容易早熟并且收敛速度较慢的不足,提出一种新的并行遗传算法。新算法采用了一种基于相对平均适应度的动态调整迁移率的方法及时增加了其它岛屿到相对平均适应度较高的岛屿的迁移率,从而有效的增加了种群的多样性,抑制了早熟现象,提高了最优解的质量。同时,提出了一种存活期的计算方法,对直接迁入每个岛屿中的个体计算存活期并淘汰年龄超过存活期的个体,控制了岛屿的规模,增强了算法的收敛性能,加快了收敛速度。将提出的改进算法用Muth and Thompson基准问题测试,验证了该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迁移率 粗粒度 存活期 相对平均适应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