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96篇文章
< 1 2 24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米非司酮对子宫肌瘤及子宫肌层组织雌、孕激素受体的影响 被引量:208
1
作者 王惠群 靳家玉 《中华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79-81,I001,共4页
目的 了解米非司酮对子宫肌瘤及子宫肌层组织中雌激素受体 (ER)、孕激素受体 (PR)的影响。方法 对 2 0例临床诊断为子宫肌瘤并有手术指征、无内科合并症患者 (服药组 ) ,从月经第 1天起予米非司酮每日 2 5mg口服 ,连续 90d ,应用彩色... 目的 了解米非司酮对子宫肌瘤及子宫肌层组织中雌激素受体 (ER)、孕激素受体 (PR)的影响。方法 对 2 0例临床诊断为子宫肌瘤并有手术指征、无内科合并症患者 (服药组 ) ,从月经第 1天起予米非司酮每日 2 5mg口服 ,连续 90d ,应用彩色超声检查服药前、后子宫肌瘤的变化 ,以及血清激素水平、血脂、肝肾功能、电解质、血常规的变化。停药后立即手术 ,并配对选 2 0例临床情况相似的子宫肌瘤患者作为对照组 ,用ER、PR单克隆抗体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子宫肌瘤及部分肌层组织的ER、PR水平。结果 服药后子宫肌瘤平均缩小 (37.3± 19.0 ) % ( x±s,下同 ) ,子宫体积平均缩小(2 7.4± 2 1.9) % ,血清激素水平仍维持卵泡期水平 ,服药组子宫肌瘤组织中ER、PR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 .0 0 1) ,而肌层组织中无明显差异 (P >0 .0 5 ) ;对照组ER、PR及服药组PR在肌瘤组织中均高于肌层组织 (P <0 .0 5 ) ,而服药组ER在肌瘤与肌层组织中相近 (P >0 .0 5 )。结论 米非司酮是安全有效的治疗子宫肌瘤的药物 ,可明显降低子宫肌瘤组织中的ER、PR ,而对子宫肌层组织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肌瘤 米非司酮 雌激素 受体 孕酮
原文传递
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行药物流产的安全性评价 被引量:183
2
作者 邹燕 李幼平 +3 位作者 雷贞武 吕琳 蒋胜 李茜 《中华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39-42,共4页
目的 评价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行药物流产的安全性。方法 检索国内外 9个医学数据库及 9种中文期刊。采用循证医学的方法对收集有关药物流产安全性研究的文献 ,进行质量评价和数据提取 ;对数据不能合并进行分析时 ,则行定性系统评... 目的 评价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行药物流产的安全性。方法 检索国内外 9个医学数据库及 9种中文期刊。采用循证医学的方法对收集有关药物流产安全性研究的文献 ,进行质量评价和数据提取 ;对数据不能合并进行分析时 ,则行定性系统评价。结果 共收集、纳入文献 10 1篇 ,病例 136 4例。其中为药物严重不良反应 115例 ( 8 4 3% ) ,包括药物过敏性和失血性休克、药物中毒性心律失常、抽搐及胎儿畸形等 ;一般不良反应 10 15例 ( 74 4 1% ) ,包括异常出血和轻、中度过敏反应等。系统评价提示 ,药物流产后出血量过多、腹痛、发热和眩晕的发生率比手术流产高 ,相对危险度(RR)及 95 %可信限 (CI)范围分别为 3 2 7,1 14~ 9 38;1 6 3,1 14~ 2 34;1 5 8,1 0 3~ 2 4 4 ;和1 36 ,1 0 6~ 1 75。药物流产后的出血时间比手术流产长 ,加权均数差 (WMD)为 6 4 9,95 %CI为6 0 8~ 7 80。药物流产有并发症者 177例 ( 12 98% ) ,包括滋养细胞疾病、宫腔粘连和继发不孕。为异位妊娠而误用药物流产者 5 7例 ( 4 18% )。结论 药物流产的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 ,不影响药物流产的临床应用 ,但需要健全监测药物流产不良反应的制度 ;减少药物流产后出血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非司酮 配伍 米索前列醇 药物流产 安全性 评价
原文传递
米非司酮对离体异位与在位子宫内膜雌、孕激素受体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164
3
作者 江静 吴瑞芳 +2 位作者 王振海 孙辉臣 李彬 《中华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218-221,T002,共5页
目的 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 (内异症 )的异位与在位内膜雌、孕激素受体 (ER、PR)含量 ,及米非司酮对其影响。方法 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法 ,分析 2 2例内异症患者的在位内膜细胞和其中 12例患者的异位内膜细胞体外培养后的ER、PR含量 ,观察... 目的 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 (内异症 )的异位与在位内膜雌、孕激素受体 (ER、PR)含量 ,及米非司酮对其影响。方法 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法 ,分析 2 2例内异症患者的在位内膜细胞和其中 12例患者的异位内膜细胞体外培养后的ER、PR含量 ,观察不同浓度米非司酮 (1× 10 -6mol/L和 1× 10 -4mol/L)作用后的变化 ,并以 13例正常子宫内膜作对照。结果 内异症的在位内膜ER、PR含量呈明显周期性变化 ,分泌早期腺体PR含量显著高于正常子宫内膜 [组织化学评分 (下同 )为 2 77± 0 32与2 2 0± 0 2 6 ,P <0 0 5 ]。内异症的异位内膜 ,增殖期ER(腺体 0 6 5~ 2 17,间质 0 45~ 1 0 3)、PR含量(腺体 0 5 5~ 1 77,间质 0 40~ 1 2 7)显著低于在位内膜 (ER :腺体 1 5 0~ 3 2 3,间质 0 80~ 1 96 ;PR :腺体 1 5 5~ 3 34 ,间质 0 98~ 2 5 0 ,P <0 0 5~ 0 0 1) ;分泌早期无差异 ;分泌晚期腺体ER含量 (3 2 7±0 31)、PR含量 (3 33± 0 2 3)与间质ER含量 (1 87± 0 31)显著高于在位内膜 (分别为 0 2 8± 0 11、0 36± 0 2 3和 0 2 6± 0 15 ,P <0 0 1) ,而间质PR含量无差异。米非司酮可明显降低内异症的异位和在位内膜ER、PR含量 (P <0 0 1) ,且米非司酮浓度越高 ,ER、PR含量降低越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异位症 米非司酮 细胞培养 雌激素受体 孕酮受体
原文传递
米非司酮配伍前列腺素终止早孕17523例的大规模引入性研究 被引量:164
4
作者 桑国卫 贺昌海 +6 位作者 邵庆翔 庄留琪 翁梨驹 吴炳昕 高尔生 蒋海瑛 梅庆明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323-329,共7页
观察米非司酮配伍不同前列腺素拟似物的药物流产方法在我国广大城乡推广使用时的流产效果、安全性及可接受性;同时 ,探索计划生育科学研究与技术服务相结合以及组织实施大型规范化引入性研究的经验。本研究由预初试验和主体试验组成。17... 观察米非司酮配伍不同前列腺素拟似物的药物流产方法在我国广大城乡推广使用时的流产效果、安全性及可接受性;同时 ,探索计划生育科学研究与技术服务相结合以及组织实施大型规范化引入性研究的经验。本研究由预初试验和主体试验组成。17523例自愿要求终止早孕妇女采用分次口服米非司酮150mg后加用卡波前列素 (PG05)或米索前列醇终止妊娠 ,随访至月经恢复或手术终止妊娠。结果显示 :分次口服米非司酮配伍PG05和米索前列醇的流产效果相仿 ,完全流产率为93.2 %和93.3 %。流产效果与对象的年龄和孕次高度相关。17523例受试者中绝大多数无明显药物不良反应。给予PG05栓组的腹泻和呕吐发生率 (53.4 %和34.9 % )明显高于米索前列醇组 (32.2 %与27.4 % ) (P<0.001)。其他药物不良反应有恶心(50.8 %)、头晕头痛(19.4 %)、乏力(29.6 %)、腰酸(3.2 %) ,两组发生率相近。1例对象使用米索前列醇后发生过敏性休克 ,8例因不全流产所致大量出血而输血急救 ,均痊愈。84.5 %的用药妇女明确表示 ,如再发生意外妊娠 ,仍乐意采用本法终止早孕。结论 :米非司酮配伍前列腺素是一种高效、安全的终止早孕方法 ,有良好的可接受性。但必须在具备急诊刮宫、输液、输血等急救条件的医疗单位进行 ,给予前列腺素后必须留院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非司酮 米索前列醇 引入性研究 终止妊娠
下载PDF
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疗效与安全性的系统评价 被引量:157
5
作者 顾静 杨克虎 +1 位作者 张莉 汪小刚 《中国循证医学杂志》 CSCD 2012年第4期451-459,共9页
目的系统评价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VIP、CNKI、WanFang Data、CBM,收集以米非司酮为主要干预措施治疗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按Cochrane系统评价方法,评价纳入研究的... 目的系统评价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VIP、CNKI、WanFang Data、CBM,收集以米非司酮为主要干预措施治疗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按Cochrane系统评价方法,评价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并提取有效数据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了40个RCT,包括3 850例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按照对照组干预药物特点分为两个亚组,即:诊刮+米非司酮vs.诊刮+雌孕激素,诊刮+米非司酮vs.诊刮+抗雌激素作用的药物。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诊刮联合雌孕激素相比,诊刮联合米非司酮可明显提高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症状和体征改善的总有效率[RR=1.11,95%CI(1.06,1.16),P<0.000 01],减少复发[RR=0.44,95%CI(0.36,0.52),P<0.000 01],但在子宫内膜的变化、血红蛋白的改善和FSH、LH、E2、P激素水平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试验组和对照组出现不同程度皮疹、潮热、恶心、厌食、呕吐、乳胀等不良反应,但均无肝肾损害。因随访时间短,未能评价其长期安全性。结论本系统评价显示诊刮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的总有效率,减少复发率方面,具有一定的治疗优势,而在调节性激素水平、抑制子宫内膜增殖和改善贫血方面与诊刮联合其他雌孕激素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由于纳入文献质量不高,存在较大偏倚风险,且不能评价米非司酮的长期安全性,导致该结果对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临床治疗的指导意义受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非司酮 围绝经期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 系统评价
原文传递
甲氨蝶呤联合宫外孕Ⅱ号方与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的随机对照试验 被引量:135
6
作者 裴海英 张大微 +3 位作者 吴钦兰 肖高秀 王艳萍 张金风 《中国循证医学杂志》 CSCD 2012年第2期168-172,共5页
目的对比中药宫外孕Ⅱ号方+甲氨蝶呤+米非司酮与米非司酮+甲氨蝶呤保守治疗异位妊娠的疗效。方法将深圳市沙井人民医院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期间住院行保守治疗的异位妊娠患者95例随机分为试验组45例和对照组50例,试验组给予宫外孕Ⅱ号... 目的对比中药宫外孕Ⅱ号方+甲氨蝶呤+米非司酮与米非司酮+甲氨蝶呤保守治疗异位妊娠的疗效。方法将深圳市沙井人民医院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期间住院行保守治疗的异位妊娠患者95例随机分为试验组45例和对照组50例,试验组给予宫外孕Ⅱ号方+米非司酮+甲氨蝶呤治疗,对照组给予米非司酮+甲氨蝶呤治疗,比较两组的疗效。统计分析采用SPSS 13.0软件。结果治疗后试验组血清β-HCG恢复至正常时间、包块吸收时间及输卵管复通率分别为16.13±8.13天、30.46±7.56天和80%,而对照组分别为22.05±7.15天、39.99±18.26天和75%,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而两组在有效率[95.56%(43/45)vs.94%(47/50)]和药物副反应发生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中西药结合治疗异位妊娠在协同西药杀胚,缩短血清β-HCG恢复至正常时间和包块吸收时间,以及改善输卵管功能方面均有明显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位妊娠 甲氨蝶呤 米非司酮 宫外孕Ⅱ号方 中西医结合治疗 随机对照试验
原文传递
妈富隆和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临床疗效及对性激素浓度的影响 被引量:128
7
作者 孙敏玲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417-420,共4页
目的观察妈富隆治疗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性激素浓度的影响。方法 100例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在诊断性刮宫术后3 d给予米非司酮治疗,治疗组在诊断性刮宫术后3d给予妈富隆... 目的观察妈富隆治疗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性激素浓度的影响。方法 100例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在诊断性刮宫术后3 d给予米非司酮治疗,治疗组在诊断性刮宫术后3d给予妈富隆治疗。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患者治疗前后3项血清性激素浓度,包括促卵泡生成素(follicle stimulating hormone,FSH)、黄体生成素(luteinizing hormone,LH)、雌激素(estradiol,E2);记录两组控制出血时间和完全止血时间,B超检查子宫内膜厚度,病理检查观察子宫内膜病理改变,观察不良反应;随访结束后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8.0%,显著高于对照组(8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控制出血时间和完全止血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FSH、LH、E2浓度下降,与治疗前和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前后对照组血清性激素浓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子宫内膜为(4.04±0.41)mm,对照组为(6.69±0.78)mm,2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均为正常子宫内膜,而对照组有11例病理检查结果仍为简单型增生过长,2组病理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良反应轻微。结论妈富隆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能够抑制血清FSH的释放,使内源性E2和LH下降,临床疗效显著,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妈富隆 米非司酮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 围绝经期 性激素
下载PDF
米非司酮抗早孕后出血量与宫腔组织学观察 被引量:105
8
作者 邱晓燕 酆豫增 +1 位作者 李大金 李超荆 《生殖与避孕》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82-85,共4页
本文采用碱性正铁血红素比色法定量测定40例妇女口服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抗早孕后的子宫出血量,并对胚囊排出后一周时的子宫内膜组织学进行了观察分析。结果表明,药物流产后一周内阴道流血量平均为132.15±100.73ml,在胚囊... 本文采用碱性正铁血红素比色法定量测定40例妇女口服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抗早孕后的子宫出血量,并对胚囊排出后一周时的子宫内膜组织学进行了观察分析。结果表明,药物流产后一周内阴道流血量平均为132.15±100.73ml,在胚囊脱落当日出血量较多。妊娠终止一周时宫腔组织物中65.0%含蜕膜组织,仅已5.0%含游离个别绒毛。子宫内膜呈增生与分泌共存现象或分泌现象分别占35.0%、20.0%。由此可见,蜕膜组织排出缓慢和子宫内膜的修复障碍可能是米非司酮终止早孕后阴道出血量多,流血时间长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非司酮 米索前列醇 抗早孕 出血 组织学
下载PDF
甲氨蝶呤两种应用方案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16
9
作者 邓琦 柳露 +2 位作者 丁尚玮 杨仁美 牛兆仪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764-766,共3页
目的:探讨甲氨蝶呤两种应用方法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指导临床用药。方法:对128例确诊异位妊娠的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A组64例:甲氨蝶呤0.4mg/(kg·d),肌内注射5天,联合米非司酮25mg,每天2次口服,用3... 目的:探讨甲氨蝶呤两种应用方法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指导临床用药。方法:对128例确诊异位妊娠的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A组64例:甲氨蝶呤0.4mg/(kg·d),肌内注射5天,联合米非司酮25mg,每天2次口服,用3天;B组64例:甲氨蝶呤1mg/kg,单次肌内注射,联合米非司酮25mg,每天2次口服,用3天,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当血β-HCG定量<2000U/L时,使用A组方案治疗异位妊娠的治愈率为98.43%,B组为95.3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Ⅱ度、Ⅲ度胃肠道反应及血细胞计数下降发生率明显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较低血β-HCG水平的异位妊娠患者使用甲氨蝶呤1mg/kg单次肌内注射联合米非司酮治疗,疗效好且更为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位妊娠 甲氨蝶呤 米非司酮
下载PDF
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15
10
作者 何静 杨洋 李华丽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042-1044,共3页
目的:探讨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为药物保守治疗异位妊娠寻找新的方法。方法:将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在我院确诊为异位妊娠并符合保守治疗条件的7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个治疗组,以单用甲氨蝶呤治疗34例为... 目的:探讨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为药物保守治疗异位妊娠寻找新的方法。方法:将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在我院确诊为异位妊娠并符合保守治疗条件的7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个治疗组,以单用甲氨蝶呤治疗34例为对照组,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36例为研究组,观察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均于治疗后2周血β-HCG明显下降,包块平均直径明显缩小,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研究组及对照组治愈率分别为91.67%和76.4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胃肠道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的效果优于单用甲氨蝶呤,且有疗效高、副反应较小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氨蝶呤 米非司酮 异位妊娠
下载PDF
米非司酮独用及与宫瘤消胶囊合用治疗子宫肌瘤的效果评价 被引量:106
11
作者 贾卫静 江金 《中国生化药物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10-112,115,共3页
目的对单独使用米非司酮及与宫瘤消胶囊合用在子宫肌瘤的临床治疗中所具有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取哈励逊国际和平医院2012年12月~2013年12月期间106例子宫肌瘤患者作为实验组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n=53),前者单... 目的对单独使用米非司酮及与宫瘤消胶囊合用在子宫肌瘤的临床治疗中所具有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取哈励逊国际和平医院2012年12月~2013年12月期间106例子宫肌瘤患者作为实验组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n=53),前者单独使用米非司酮进行治疗,后者使用米非司酮和宫瘤消胶囊联合法进行治疗。治疗周期为24周,12周为一个疗程。对患者治疗前后的月经期、经血量、子宫和子宫肌瘤体积进行检查记录,并对2组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评估对比。结果治疗后2组的月经期、经血量、子宫和子宫肌瘤体积均明显减小,临床效果显著(P<0.05)。实验组的上述4个指标均显著小于对照组,其临床效果评估总有效率为92.45%,优于对照组的73.58%(P<0.05)。2组均有轻微不良反应,对治疗和恢复无影响。结论米非司酮和宫瘤消胶囊的联合使用在子宫肌瘤的治疗中效果显著。相比于单独使用米非司酮,其临床效果更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肌瘤 米非司酮 宫瘤消胶囊 联合治疗
下载PDF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与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对照研究 被引量:90
12
作者 曾春英 顾美皎 黄宏英 《中华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8期490-492,共3页
目的比较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与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及副作用。方法将75例根据临床症状、妇科检查及B超诊断为子宫肌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GnRH-a组30例,每天用GnRH-a150μg肌... 目的比较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与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及副作用。方法将75例根据临床症状、妇科检查及B超诊断为子宫肌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GnRH-a组30例,每天用GnRH-a150μg肌内注射或皮下注射3个月;米非司酮组45例,用米非司酮每天12.5mg口服3个月,比较两组治疗的疗效与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临床症状均有明显改善。肌瘤体积,GnRH-a组缩小20.0%以上者有27例,占90.0%;米非司酮组肌瘤缩小20.0%以上者有41例,占91.1%。复发率,GnRH-a组为40.0%,米非司酮组为17.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肿瘤 平滑肌瘤 GNRH-Α 米非司酮 药物疗法
原文传递
不同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106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93
13
作者 江娜 朱雪琼 陈文兵 《中国妇幼保健》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4期5128-5131,共4页
目的:比较12.5 mg/d和25 mg/d两组剂量的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及其副作用,以及评估停药后肌瘤反跳生长的情况。方法:选取106例确诊为子宫肌瘤的患者,分别予米非司酮12.5 mg/d和25 mg/d,连续服用3个月。用药前后用B超测量子宫肌瘤... 目的:比较12.5 mg/d和25 mg/d两组剂量的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及其副作用,以及评估停药后肌瘤反跳生长的情况。方法:选取106例确诊为子宫肌瘤的患者,分别予米非司酮12.5 mg/d和25 mg/d,连续服用3个月。用药前后用B超测量子宫肌瘤的三维径线,同时评估患者血清中血红蛋白浓度、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及子宫内膜情况,并对患者进行1年随访,观察子宫肌瘤反跳生长情况。结果:两组剂量米非司酮均明显改善子宫肌瘤患者相关的临床症状,提升血红蛋白及缩小子宫肌瘤体积,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停药后分别比较两组3个月、6个月和9个月的反跳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米非司酮12.5 mg/d组发生子宫内膜不规则增生率显著低于25 mg/d组(P<0.05)。结论: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25 mg/d和12.5 mg/d两个剂量均能缩小肌瘤体积、改善临床症状,但以12.5 mg/d剂量更为安全。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后反跳率高,建议最好作为术前用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非司酮 子宫肌瘤 治疗
原文传递
米非司酮联合宫瘤消胶囊对子宫肌瘤患者细胞因子和性激素水平影响研究 被引量:85
14
作者 朱晓兰 李洁明 《中国性科学》 2016年第4期56-59,共4页
目的:研究米非司酮联合宫瘤消胶囊对子宫肌瘤患者细胞因子和性激素水平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0月至2014年10月收入我院妇科并存在手术指征的子宫肌瘤患者100例,随机数表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治疗组使用米非司酮联合宫瘤... 目的:研究米非司酮联合宫瘤消胶囊对子宫肌瘤患者细胞因子和性激素水平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0月至2014年10月收入我院妇科并存在手术指征的子宫肌瘤患者100例,随机数表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治疗组使用米非司酮联合宫瘤消胶囊治疗;对照组仅使用米非司酮口服治疗。并对两组疗效、子宫体积、最大肌瘤体积及细胞因子和性激素水平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256,P〈0.05)。治疗前,两组子宫体积及最大肌瘤体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子宫体积及最大肌瘤体积较显著减小,组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子宫体积及最大肌瘤体积显著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血清IL-22,TNF2α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血清IL-22水平显著升高,TNF2α水平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FSH、LH、E2、P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E2、P水平均显著降低,组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E2、P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治疗组4例患者出现潮热,3例患者出现恶心呕吐,无其他不良反应;对照组6例患者出现潮热,5例患者出现恶心呕吐,无其他不良反应,两组不良反应较轻,未影响治疗,治疗结束后恢复,治疗前后两组均检查血常规及肝肾功能,无异常,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无统计学差异(χ-2=1.118,P〉0.05)。结论:米非司酮联合宫瘤消胶囊治疗子宫肌瘤效果较好,并可调节患者内分泌功能,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非司酮 宫瘤消 子宫肌瘤 细胞因子 性激素
下载PDF
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86
15
作者 张玲 王鵷 陈祥云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09-211,共3页
目的评价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入选60例异位妊娠的孕妇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试验组口服米非司酮100 mg,每天1次,联合肌肉注射甲氨蝶呤50 mg·m^(-2);对照组肌肉注射甲氨蝶呤50 mg&... 目的评价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入选60例异位妊娠的孕妇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试验组口服米非司酮100 mg,每天1次,联合肌肉注射甲氨蝶呤50 mg·m^(-2);对照组肌肉注射甲氨蝶呤50 mg·m^(-2),疗程为2周。观察比较2组患者血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值、恢复时间、附件包块直径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2周后,2组患者血清内β-HCG与治疗前明显下降,平均包块直径也均明显减小(P<0.05);试验组降低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试验组有效率为92.5%,高于对照组的72.5%(P<0.05)。试验组胃肠道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单用甲氨蝶呤,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非司酮 甲氨蝶呤 异位妊娠 临床疗效
原文传递
米非司酮与左炔诺孕酮对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的疗效与安全性评价 被引量:85
16
作者 王敏华 陈丽萍 谢榕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453-455,共3页
目的评价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给药与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106例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3例,试验组患者用左炔诺孕酮缓释系统治疗,对照组患者用米非... 目的评价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给药与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106例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3例,试验组患者用左炔诺孕酮缓释系统治疗,对照组患者用米非司酮治疗,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对患者子宫内膜厚度、月经量、血红蛋白浓度的影响。结果试验组有效率(94.34%)显著高于对照组(67.92%,P<0.05);试验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7.55%)显著低于对照组(33.96%,P<0.05)。治疗后,2组患者子宫内膜厚度、月经量显著降低,血红蛋白浓度显著升高(P<0.05),且试验组治疗后上述指标变化更为显著(P<0.05)。结论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 米非司酮 围绝经期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
原文传递
桂枝茯苓胶囊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的系统性评价 被引量:81
17
作者 韩兆忠 刘茜 +3 位作者 郑伟然 孟晓璞 王振中 萧伟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16年第3期543-551,共9页
目的:考察桂枝茯苓胶囊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检索中国学术文献出版总库(CNKI)、维普电子期刊全文数据库(VIP)、万方数据库(Wangfang Data)、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所有桂枝茯苓胶囊联合米非司酮治... 目的:考察桂枝茯苓胶囊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检索中国学术文献出版总库(CNKI)、维普电子期刊全文数据库(VIP)、万方数据库(Wangfang Data)、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所有桂枝茯苓胶囊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随机对照试验(RCTs)报道,对符合入排标准的研究采用Cochrane协作网推荐的"偏倚风险评估工具"予以质量评价,利用Revman 5.3对纳入研究的数据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检索到247篇相关文献,筛选后共纳入19个试验,共2 069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1 B超下子宫肌瘤体积:治疗组优于对照组[SMD=-0.69,95%CI(-1.12,-0.58)],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P<0.000 01);2总有效率:治疗组优于对照组[OR=3.46,95%CI(2.05,5.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 01);3血清激素水平结果:FSH:SMD=-0.78,95%CI(-1.11,-0.46),P<0.000 01;LH:SMD=-0.59,95%CI(-0.91,-0.28),P<0.001;E2:SMD=-0.58,95%CI(-0.87,-0.30),P<0.000 1;P:SMD=-0.84,95%CI(-1.11,-0.56),P<0.000 01。这表明试验组激素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4 3或6个月复发人数,治疗组显著少于对照组OR=0.25,95%CI(0.13,0.50),P<0.000 1。5 6个研究报道了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其中治疗组304个病人发生36例(11.84%),对照组298个病人发生60例(20.13%),治疗组显著少于对照组[OR=0.54,95%CI(0.34,0.84),P<0.01]。与药物相关的严重不良反应未见报道。结论:桂枝茯苓胶囊联合米非司酮对治疗子宫肌瘤有协同作用,具有远期疗效好,不良反应少的优点,是一种方便、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桂枝茯苓胶囊 米非司酮 子宫肌瘤 系统性评价 Meta分析 随机对照试验
下载PDF
米非司酮并米索前列醇终止早孕的蜕膜组织T淋巴细胞亚群及细胞因子的表达 被引量:75
18
作者 卢士燕 吴瑞芳 +2 位作者 王振海 李瑞珍 郝桂敏 《中华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0期625-627,共3页
目的 观察米非司酮并米索前列醇终止早孕的蜕膜组织T淋巴细胞亚群及细胞因子的表达 ,探讨药物流产的免疫作用机理。方法 将 38例停经≤ 49d的早孕妇女分成 3组 :米非司酮组 13例 (Ⅰ组 ) ,米非司酮并米索前列醇组 12例 (Ⅱ组 ) ,对照... 目的 观察米非司酮并米索前列醇终止早孕的蜕膜组织T淋巴细胞亚群及细胞因子的表达 ,探讨药物流产的免疫作用机理。方法 将 38例停经≤ 49d的早孕妇女分成 3组 :米非司酮组 13例 (Ⅰ组 ) ,米非司酮并米索前列醇组 12例 (Ⅱ组 ) ,对照组 13例 (Ⅲ组 ) ,应用流式细胞技术对蜕膜组织T淋巴细胞亚群 ,即辅助T淋巴细胞 (CD+ 4)、抑制或杀伤T淋巴细胞 (CD+ 8)、T总淋巴细胞 (CD+ 3 )、自然杀伤 (NK)细胞白细胞分化抗原分化簇 (CD+ 56、CD+ 1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 α)和转化生长因子 β(TGF β)的表达进行分析。结果 Ⅰ组、Ⅱ组CD4 + 分别为 (30 91± 2 5 7) %、(31 5 8± 3 2 8) % ,与Ⅲ组(2 5 6 4± 2 36 ) %比较 ,差异均有显著性 (P <0 0 5 ,P <0 0 1)。Ⅰ组、Ⅱ组CD+ 56分别为 (2 2 40±2 77) %、(2 6 88± 3 79) % ,与Ⅲ组 (18 5 8± 4 0 4) %比较 ,差异均有显著性 (P <0 0 5 ,P <0 0 1)。Ⅰ组、Ⅱ组CD+ 16分别为 (8 98± 2 18) %、(10 84± 2 5 1) % ,与Ⅲ组 (6 34± 2 0 1) %比较 ,差异均有显著性 (P<0 0 1,P <0 0 0 1)。TNF α在Ⅰ组、Ⅱ组的表达较Ⅲ组有增高趋势 ,TGF β有下降趋势 ,但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而CD+ 3 、CD+ 8、CD+ 4/CD+ 8比值 ,3组比较 ,差异无显著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非司酮 米索前列醇 蜕膜 T淋巴细胞亚群 肿瘤坏死因子 转化生长因子β
原文传递
复方米非司酮对人早孕蜕膜组织雌孕激素受体的影响 被引量:76
19
作者 金力 沈维雄 +3 位作者 孙志达 范光升 乌毓明 王寒正 《生殖与避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202-208,共7页
观察服用复方米非司酮片 (米非司酮 + AF-5 3)后早孕妇女蜕膜组织雌孕激素受体的变化。 6 0名孕 6~ 7周的妇女被随机分为 6组 ,A组 :对照组 ;B组 :米非司酮 40 mg/次 ;C组 :米非司酮 75 mg/次 ;D组 :复方米非司酮 1片 (米非司酮 2 0 mg... 观察服用复方米非司酮片 (米非司酮 + AF-5 3)后早孕妇女蜕膜组织雌孕激素受体的变化。 6 0名孕 6~ 7周的妇女被随机分为 6组 ,A组 :对照组 ;B组 :米非司酮 40 mg/次 ;C组 :米非司酮 75 mg/次 ;D组 :复方米非司酮 1片 (米非司酮 2 0 mg+ AF-5 35 mg) ;E组 :复方米非司酮 1片 (米非司酮 30 mg+ AF-5 35 mg) ;F组 :复方米非司酮 1片 (米非司酮40 mg+ AF-5 35 mg)。以上各服药组 ,均为上述剂量每日 1次 ,连服 2日。服药 48h后手术终止妊娠 ,取蜕膜组织 ,放射性配体结合试验测定其胞浆、胞核雌、孕激素受体浓度。结果显示 :复方米非司酮各配伍组均显著降低孕激素受体 (PR) ,升高雌激素受体 (ER) ,改变 ER/PR,促进流产发生。 E组使胞浆雌激素受体 (Ec R)显著高于其它各用药组 ,可能有利于流产后雌激素尽快作用于 ER,促进内膜恢复。结论提示复方米非司酮中米非司酮与AF-5 3配伍具有协同作用 ,改变了雌孕激素受体比例 ,促进流产的发生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非司酮 孕激素受体 蜕膜 避孕药 雌激素受体
下载PDF
桂枝茯苓胶囊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77
20
作者 吴淳 杨建都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2年第10期771-772,共2页
目的观察米非司酮配伍桂枝茯苓胶囊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方法将2008~2010年就诊的绝经前有症状的子宫肌瘤患者15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5例,两组均从月经来潮第1天开始服用米非司酮片;观察组在月经干净后加服桂枝茯苓胶囊。观... 目的观察米非司酮配伍桂枝茯苓胶囊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方法将2008~2010年就诊的绝经前有症状的子宫肌瘤患者15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5例,两组均从月经来潮第1天开始服用米非司酮片;观察组在月经干净后加服桂枝茯苓胶囊。观察治疗后两组疗效。结果服药1个月后两组患者均出现闭经,痛经症状逐渐消失,贫血患者均得到纠正。临床显效率和总有效率观察组分别为52.0%和92.0%,对照组分别为36.0%和81.3%,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桂枝茯苓胶囊联合米非司酮较单独应用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疗效更好,适用于术前或围绝经期保守治疗子宫肌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肌瘤 桂枝茯苓胶囊 米非司酮 联合治疗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4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