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低温相变蓄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2
1
作者 徐治国 赵长颖 +1 位作者 纪育楠 赵耀 《储能科学与技术》 CAS 2014年第3期179-190,共12页
相变蓄热技术由于蓄热密度大、温度恒定,在国内外得到广泛的研究与应用,尤其在能源供给不连续的情况下,应用的尤其广泛。相变储热系统作为解决能源供应时间与空间矛盾的有效手段,是提高能源利用率的重要途径之一。本文从相变材料的选取... 相变蓄热技术由于蓄热密度大、温度恒定,在国内外得到广泛的研究与应用,尤其在能源供给不连续的情况下,应用的尤其广泛。相变储热系统作为解决能源供应时间与空间矛盾的有效手段,是提高能源利用率的重要途径之一。本文从相变材料的选取、相变过程数值模拟、相变蓄热装置3个方面对中低温相变蓄热的研究进行了综述。首先介绍了中低温相变材料的种类及其循环稳定性、导热能力强化,其次总结了适用于中低温相变蓄热的数值模拟方法和理论,然后介绍了不同的相变储热器,最后指出了中低温相变蓄热的研究目标和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低温 蓄热 相变材料 数值方法
下载PDF
铜渣在中低温下氧化改性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9
2
作者 廖曾丽 唐谱 +4 位作者 张波 张怀伟 石晓燕 李秋菊 洪新 《中国有色冶金》 CAS 2012年第2期74-78,共5页
根据铜渣的物相分析和铁橄榄石的氧化原理,提出了铜渣在中低温下氧化改性的实验方法,考察了氧气流量、氧化温度、氧化时间等因素对铜渣物相变化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随着氧化温度的升高和氧化时间的延长,铁橄榄石逐渐消失,转化为Fe_3O_... 根据铜渣的物相分析和铁橄榄石的氧化原理,提出了铜渣在中低温下氧化改性的实验方法,考察了氧气流量、氧化温度、氧化时间等因素对铜渣物相变化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随着氧化温度的升高和氧化时间的延长,铁橄榄石逐渐消失,转化为Fe_3O_4和少量Fe_2O_3,且物相粒度趋向均匀;粒度35~50μm级铜渣在氧化温度800℃、氧气流量0.1 L/min、氧化时间60 min条件下,Fe_3O_4的面积分数可达43.39%,氧化效果最佳。该实验为后续改进磁选效果、提高铜渣中铁资源的回收利用率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渣 铁橄榄石 中低温 氧化改性 磁铁矿
下载PDF
锰铈改性钒钨钛中低温SCR催化剂脱硝及抗水抗硫性能 被引量:12
3
作者 黄金 仲兆平 +3 位作者 朱林 薛建明 许月阳 吴培亭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2242-2248,共7页
结合Mn的低温脱硝活性与Ce的储氧能力,将Mn-Ce作为整体改性剂,添加到传统钒钨钛催化剂中,用浸渍法制备了8份样品,以NH_3为还原剂,于管式固定反应器内进行脱硝及抗水抗硫实验,通过NH_3-TPD、H_2-TPR、N_2物理吸附测试、XRD手段对样品进... 结合Mn的低温脱硝活性与Ce的储氧能力,将Mn-Ce作为整体改性剂,添加到传统钒钨钛催化剂中,用浸渍法制备了8份样品,以NH_3为还原剂,于管式固定反应器内进行脱硝及抗水抗硫实验,通过NH_3-TPD、H_2-TPR、N_2物理吸附测试、XRD手段对样品进行表征。综合脱硝活性及240℃抗水抗硫测试结果,选出较优的改性催化剂为3V-10W-7.7Mn-4.3Ce/75Ti,其在180~330℃保持脱硝活性95%以上,240℃抗水抗硫活性稳定在80%左右。该样品的比表面积虽然不到67m^2/g,但是Mn O_2与Ce O_2高度分散在Ti O_2表面;7.7%含量的Mn O_2也使催化剂具有大量的强酸位点,能够增强对NH_3的吸附;适当含量的Ce也增强了催化剂的低温氧化还原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择催化还原 催化剂 锰铈 钒钨钛 中低温 抗水抗硫
下载PDF
中低温化学镀镍工艺的新进展 被引量:12
4
作者 邹建平 刘贤泽 +5 位作者 邢秋菊 魏道胜 蔺万峰 刘胜宾 梁臻 李光明 《电镀与涂饰》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23-26,共4页
综述了中低温化学镀镍的常用方法,包括超声波法、脉冲化学镀法、加速催化法、电子载体法、有机酸配位剂法和光化学法。介绍了近年来该工艺的研究进展,总结了该领域的研究现状并预测了发展方向。
关键词 化学镀镍 中低温 研究进展
下载PDF
鸡粪中低温干燥动力学特性与参数优化 被引量:7
5
作者 李绚阳 李保明 +2 位作者 郑炜超 魏永祥 张智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94-199,共6页
为了研究鸡粪的中低温干燥特性,利用恒温鼓风干燥箱,以干燥温度、粪层厚度、风速为因素研究了鸡粪含水率和干燥速率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用常见的薄层干燥模型对鸡粪的干燥曲线进行了拟合分析,并用正交试验优化了鸡粪干燥工艺参数。结果表... 为了研究鸡粪的中低温干燥特性,利用恒温鼓风干燥箱,以干燥温度、粪层厚度、风速为因素研究了鸡粪含水率和干燥速率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用常见的薄层干燥模型对鸡粪的干燥曲线进行了拟合分析,并用正交试验优化了鸡粪干燥工艺参数。结果表明:鸡粪的中低温干燥过程由2个降速阶段组成,第2降速阶段的干燥速率相对于第1降速阶段下降更快。干燥温度越高,粪层厚度越小,风速越大,干燥速率曲线出现拐点的时间越早,达到干燥平衡所用时间越短;Exponential模型能较好的模拟鸡粪的干燥过程;在中低温条件下,根据Fick定律得到2~6 cm粪层厚度鸡粪的有效扩散系数在2.25×10–7~2.35×10–6 m2/h间;用正交试验得到鸡粪中低温干燥时效率最高的工艺为:干燥温度55℃,粪层厚度6 cm,风速1.2 m/s,该工艺下鸡粪的干燥效率为0.47 h/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燥 模型 中低温 Exponential模型 有效扩散系数
下载PDF
微量金属元素对中低温厌氧消化工艺的影响 被引量:5
6
作者 王粟 史风梅 +4 位作者 裴占江 高亚冰 卢玢宇 常博文 刘杰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7年第3期49-51,60,共4页
[目的]探究微量金属元素对中低温厌氧消化工艺的影响。[方法]通过向序批式反应体系内投放微量金属元素(Fe、Co、Ni),研究不同温度条件下,厌氧消化效率的差异。[结果]35℃条件下,厌氧发酵对底物消耗更为迅速,产气效率更高,而20℃条件下,... [目的]探究微量金属元素对中低温厌氧消化工艺的影响。[方法]通过向序批式反应体系内投放微量金属元素(Fe、Co、Ni),研究不同温度条件下,厌氧消化效率的差异。[结果]35℃条件下,厌氧发酵对底物消耗更为迅速,产气效率更高,而20℃条件下,则更有利于刺激嗜冷产甲烷菌群的活性,各处理的p H多维持在6.5~7.0,更适宜厌氧发酵反应的进行。其产生的沼气,甲烷含量也相对更高,其中WP20处理平均甲烷含量可达52%。而投放微量金属元素,对不同菌种的刺激效果存在一定差异,在20℃条件下,微量元素对W菌种厌氧发酵产气效率影响最为显著;35℃条件下,微量元素对G1菌种影响较为明显,G1P35累计产气量达7 129 m L。[结论]该研究可为深入探讨低温条件下沼气生物强化菌群的微生物特性、环境因子互作、菌群时空分布和种群动力学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厌氧消化 金属元素 中低温
下载PDF
中低温固化环氧胶膜SY-70的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赵升龙 梁滨 +1 位作者 刘清方 陶树宇 《化学与粘合》 CAS 2005年第3期149-151,共3页
通过选择合适的促进剂及其用量,确定了中低温固化环氧胶膜SY-70的固化体系。所研制的胶膜可在75℃下初步固化,120℃完全固化,并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耐老化性能和贮存性能。
关键词 低温固化 胶膜 环氧 耐老化性能 固化体系 力学性能 贮存性能 促进剂 全固化 20℃
原文传递
V_2O_5-CuO/TiO_2催化剂中低温选择性催化NO_x还原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陈志航 晏萍 +4 位作者 唐志雄 岑超平 陈定盛 方平 罗建中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69-474,共6页
浸渍法制备了一系列V2O5-CuO/TiO2催化剂,考察中低温(200~300℃)条件下,以氨为还原剂选择性催化还原NOx的活性,并利用比表面积及微孔孔隙分析仪(BET)、X射线衍射(XRD)对催化剂进行微观表征和分析。结果表明,500℃焙烧的2V16Cu/TiO2催... 浸渍法制备了一系列V2O5-CuO/TiO2催化剂,考察中低温(200~300℃)条件下,以氨为还原剂选择性催化还原NOx的活性,并利用比表面积及微孔孔隙分析仪(BET)、X射线衍射(XRD)对催化剂进行微观表征和分析。结果表明,500℃焙烧的2V16Cu/TiO2催化剂展示了最佳的中低温催化活性和较宽的活性温度范围,在空速6.0×104h-1、225℃条件下,NOx转化率达97.3%,250℃时达到100%,温度升至300℃,催化活性仍保持在100%。XRD结果表明,随着Cu负载量的增加,逐渐显现CuO的特征峰。结合活性评价数据说明,CuO是VCu/TiO2催化剂的主要活性组分之一,是降低SCR催化反应温度的重要因素。BET结果表明,CuO的负载对钒钛催化剂的表面结构有较大影响。耐硫性实验结果表明,添加钒氧化物制备的2V16Cu/TiO2催化剂的抗硫性能有所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钒铜复合氧化物 选择性催化还原 中低温 氮氧化物
下载PDF
水泥窑余热发电的工质及循环系统的性能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苍国超 刘木堂 《电站辅机》 2019年第2期39-43,共5页
以水泥熟料生产线的余热为研究对象,针对蒸汽朗肯循环和有机朗肯循环系统的热平衡计算公式,计算了发电量、增压泵耗功率、热效率、[火用]效率等指标,并对比了各系统的优劣。经分析后认为,当烟气温度越低,有机朗肯循环系统的技术优势越明... 以水泥熟料生产线的余热为研究对象,针对蒸汽朗肯循环和有机朗肯循环系统的热平衡计算公式,计算了发电量、增压泵耗功率、热效率、[火用]效率等指标,并对比了各系统的优劣。经分析后认为,当烟气温度越低,有机朗肯循环系统的技术优势越明显;当烟气温度较高时,则蒸汽朗肯循环系统占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余热发电 水泥窑 系统 性能 中低温 朗肯循环 有机 工质
下载PDF
中低温环境下竹材的热解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仲凤 张勖 《林产工业》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9-21,共3页
竹材的热解过程主要分为3个阶段,每个阶段对应了不同的化学物理变化和不同的热效应,210~250℃是竹材热解的主要阶段,物质挥发分大量析出也集中在这个阶段。整个热解过程是由竹材中半纤维素及纤维素等成分的热解过程叠加组成。竹材活化... 竹材的热解过程主要分为3个阶段,每个阶段对应了不同的化学物理变化和不同的热效应,210~250℃是竹材热解的主要阶段,物质挥发分大量析出也集中在这个阶段。整个热解过程是由竹材中半纤维素及纤维素等成分的热解过程叠加组成。竹材活化能很大,表明竹材的热解很难进行,需要在较高的温度下,提供足够的能量时,热解才能发生。根据竹材热解速率方程导出线性热解动力学方程,并通过计算求出了竹材各个阶段的频率因子和活化能,竹材的热解反应可以用一个一级反应过程来描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材 热解 动力学 中低温
下载PDF
一种新型的等离子金属微涂技术(MPS)
11
作者 郝海娟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232-233,共2页
介绍了一种新型等离子金属微涂技术MPS,该技术可广泛用于中低温(100-500℃)条件下对各种底材(金属、玻璃、尼龙、纺织品等)涂覆各种厚度的金属涂层,从而取代高能耗非环保的化学镀或电镀等现存工艺。随着近10几年来银价的飙升,镀银... 介绍了一种新型等离子金属微涂技术MPS,该技术可广泛用于中低温(100-500℃)条件下对各种底材(金属、玻璃、尼龙、纺织品等)涂覆各种厚度的金属涂层,从而取代高能耗非环保的化学镀或电镀等现存工艺。随着近10几年来银价的飙升,镀银类导电粉体填料作为较低成本的替代产品越来越受相关行业(尤其是消费电子类)的关注。对目前较为热点的镀银类导电粉体进行了应用和技术现状的总结,并初步展望了此类产品的未来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离子金属微涂 中低温 环保
下载PDF
中低温清洗剂的研制与应用
12
作者 胡著高 《汽车工艺与材料》 2006年第4期16-17,共2页
为了使电镀件表面处理及清洗时降低能源消耗、节约生产成本,从工艺上采用降低工作温度的方法,研制了中低温除油剂,并在电镀生产中得到应用。在该基础上派生出的防锈清洗剂在防锈清洗、铁路机车、车厢清洗等方面得到应用。
关键词 中低温 除油 清洗 防锈
下载PDF
中/低温煤焦油酚类化合物的组成研究 被引量:22
13
作者 任洪凯 邓文安 +1 位作者 李传 崔文龙 《煤炭转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67-70,共4页
借助GC-MS手段分析陕北中/低温煤焦油酚类化合物组成和分布情况.通过常减压蒸馏,将陕北中低温煤焦油切割成170℃~230℃,230℃~270℃,270℃~300℃,300℃~340℃和340℃~360℃五个窄馏分并计算收率,并用酸碱抽提法提取各窄馏分中的酚... 借助GC-MS手段分析陕北中/低温煤焦油酚类化合物组成和分布情况.通过常减压蒸馏,将陕北中低温煤焦油切割成170℃~230℃,230℃~270℃,270℃~300℃,300℃~340℃和340℃~360℃五个窄馏分并计算收率,并用酸碱抽提法提取各窄馏分中的酚油;通过GC-MS分析了酚油中酚类化合物的组成及分布情况.结果表明,五个窄馏分分别检测出23,23,15,18和10种酚类化合物,酚类化合物占其所在馏分酚油的比率分别为96.89%,60.01%,50.90%,36.51%和36.37%.焦油中所含的酚类化合物占焦油总量的12.91%,酚类化合物主要为低级酚、C3~C4烷基苯酚和萘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煤焦油 GC—MS 酚类化合物 馏分切割
下载PDF
平板式V_2O_5-MoO_3/TiO_2型SCR催化剂的中低温脱硝和抗中毒性能研究 被引量:21
14
作者 蔺卓玮 陆强 +3 位作者 唐昊 李慧 董长青 杨勇平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13-122,共10页
针对中低温锅炉烟气脱硝技术需求的特点,采用等体积浸渍法,以V_2O_5为活性组分、MoO_3为助剂,制备了高钒高钼含量的V_2O_5-MoO_3/TiO_2型粉末和平板式SCR脱硝催化剂,考察了活性组分和助剂含量对催化剂活性以及抗SO_2和H_2O中毒性能的影... 针对中低温锅炉烟气脱硝技术需求的特点,采用等体积浸渍法,以V_2O_5为活性组分、MoO_3为助剂,制备了高钒高钼含量的V_2O_5-MoO_3/TiO_2型粉末和平板式SCR脱硝催化剂,考察了活性组分和助剂含量对催化剂活性以及抗SO_2和H_2O中毒性能的影响,对反应前后的催化剂进行了微观表征,并针对最优催化剂研究了其在不同烟气工况下催化剂的脱硝性能。结果表明,提升V_2O_5负载量可以有效提高催化剂的脱硝活性;MoO_3助剂的添加也可以提高催化剂的脱硝活性。XPS、XRF、FTIR等表征结果表明,MoO_3的含量会影响催化剂中V^(4+)/V^(5+)的比值,其相对含量的增加有利于催化剂中非化学计量钒物种的形成以及化学吸附氧比例的增加,钼与钒物种间的交互作用是抑制SO_2和H_2O对催化剂的毒化作用的关键。3V_2O_5-10MoO_3/TiO_2平板式催化剂在温度为200℃、空速为3 500 h^(-1)含SO_2和H_2O烟气条件下,经30 d连续反应,脱硝效率稳定维持在82%左右,该催化剂在中低温下具有优异的抗SO_2和H_2O中毒性能以及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低温脱硝 平板式催化剂 V2O5 MOO3 抗中毒
下载PDF
中低温余热发电技术及其在水泥生产中的应用 被引量:13
15
作者 王江峰 戴义平 陈江 《节能》 2007年第2期32-34,共3页
介绍常用的中低温余热发电技术及其特点,并给出了水泥窑中低温余热发电系统的实例,对不同的余热利用方案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在相同条件下,混合工质循环具有比双压朗肯循环更高的余热利用效率。
关键词 余热利用 中低温余热发电 动力循环 水泥生产 节能
下载PDF
中低温水基强凝胶堵剂CSAM的研制 被引量:12
16
作者 周明 魏举鹏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35-137,149,共4页
水基凝胶CSAM由淀粉接枝聚丙烯酰胺 (S g PAM )、间苯二酚 (R)和六次甲基四胺 (U)水溶液生成。通过80℃下的组分浓度筛选得到了堵剂配方 :S g PAM ,6 g/L ;R ,4 g/L ;U ,0 .2 g/L。当pH值为 3~ 4时 ,配方溶液在<30℃可长期放置而不... 水基凝胶CSAM由淀粉接枝聚丙烯酰胺 (S g PAM )、间苯二酚 (R)和六次甲基四胺 (U)水溶液生成。通过80℃下的组分浓度筛选得到了堵剂配方 :S g PAM ,6 g/L ;R ,4 g/L ;U ,0 .2 g/L。当pH值为 3~ 4时 ,配方溶液在<30℃可长期放置而不凝胶化 ,在 30~ 6 0℃下在 2 4~ 10h形成含有气泡的白色有弹性的强凝胶 ,在 >6 0℃成胶时间进一步缩短。配方溶液在pH >8时不形成强凝胶 ,在 pH为 8~ 1时成胶时间随 pH值减小而延长 ,最佳pH值为2~ 5。pH值 <1时形成的凝胶易失水收缩。配制水矿化度 (最高为 2 5 0 g/L)对凝胶的最终强度无影响 ,但影响处于可流动状态的凝胶粘度。强凝胶形成时间可根据地层温度通过组分配比调节。在 80℃下形成的凝胶 ,在 80℃下放置 3个月不破胶 ,不开裂。在岩心实验中水测渗透率为 0 .4 8和 1.1μm2 的填砂管在注入CSAM并在 80℃形成强凝胶后 ,水的突破压力达 4 3.3和 35 .4MPa/m ,注水 5 0PV后注入压差仍高达 4 1.6和 33.8MPa/m。图 2表 6参 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剖堵水剂 水基凝胶 间苯二酚 六次甲基四胺 聚丙烯酰胺 制备方法 堵水工艺
下载PDF
基于热伏材料中低温地热发电原理与技术构想 被引量:13
17
作者 谢和平 昂然 +5 位作者 李碧雄 邓建辉 莫思特 陈志禹 唐明静 尹聪 《工程科学与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12,共12页
本文系统分析了中国中低温地热发电的现状和技术瓶颈,提出了热伏材料概念,以大尺寸单晶热伏材料及其相应的热伏器件等为关键技术切入点,系统提出了高效、稳定的中低温地热热伏发电以及基于冷、热、电联供一体化的工程实施和精准对接的... 本文系统分析了中国中低温地热发电的现状和技术瓶颈,提出了热伏材料概念,以大尺寸单晶热伏材料及其相应的热伏器件等为关键技术切入点,系统提出了高效、稳定的中低温地热热伏发电以及基于冷、热、电联供一体化的工程实施和精准对接的技术原理和构想。该技术构想突破了传统中低温地热发电通过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的局限性,利用大尺寸单晶热伏材料将热能直接高效转化为电能,这一创新技术研发对保持中国在地热发电领域尤其是中低温区领域的国际核心竞争力、获取自主知识产权、实现地热能高效利用和规模开发具有重要的战略指导意义。同时,该战略性技术构想有望引领全球地热发电新的技术革命,以奠定中国在中低温地热发电领域处于全球领先地位,从而实现地热资源的清洁绿色可持续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低温地热发电 热伏材料 大尺寸单晶 温差发电 工程化对接技术
下载PDF
卡林纳循环在中低温余热利用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2
18
作者 王江峰 王家全 戴义平 《汽轮机技术》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08-210,共3页
在工业生产过程中,大量中低温余热直接排放大气,造成巨大的能源浪费和环境污染。卡林纳循环采用氨水混合物作为工质,具有气化温度低和非等温吸热的特点,因此,在简要介绍其工作原理的基础上将其应用于中低温余热回收,采用遗传算法对卡林... 在工业生产过程中,大量中低温余热直接排放大气,造成巨大的能源浪费和环境污染。卡林纳循环采用氨水混合物作为工质,具有气化温度低和非等温吸热的特点,因此,在简要介绍其工作原理的基础上将其应用于中低温余热回收,采用遗传算法对卡林纳循环和常规朗肯循环的主要参数进行了优化,在相同的余热条件下,比较了卡林纳循环和常规朗肯循环的净输出功率。结果表明,针对不同的余热类型,卡林纳循环和朗肯循环在余热回收利用方面各有优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低温余热利用 卡林纳循环 优化 发电
下载PDF
松辽盆地地热资源的形成与远景评价 被引量:9
19
作者 谭世燕 石义强 赵育捷 《世界地质》 CAS CSCD 2001年第2期155-160,2091,共7页
松辽平原在地貌和地质上都是一个盆地。盆地中心区域上地幔隆升形成地幔枕 ,使本区成为地壳中的一个热点 ,具有较高的地热背景。盆地是汇水区 ,盆地中部地域自然就成为地下热水主要的分布区。
关键词 地台型裂谷盆地 中低温热水田 中低温传导-对流复合型地热系统 地热资源 开发远景 松辽盆地
下载PDF
多元统计分析在金川铜镍矿床两类矿石中的应用 被引量:9
20
作者 赵振华 钱汉东 黄晟 《高校地质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27-136,共10页
应用聚类分析和因子分析对金川铜镍硫化物矿床样品及其微量元素进行了分析和科学分类,并对分类的样品进行R型因子分析,找寻在成矿作用过程中对成矿贡献起关键性作用的因子。因子分析结果表明,富矿类型的网状矿石与贫矿类型的星点状矿石... 应用聚类分析和因子分析对金川铜镍硫化物矿床样品及其微量元素进行了分析和科学分类,并对分类的样品进行R型因子分析,找寻在成矿作用过程中对成矿贡献起关键性作用的因子。因子分析结果表明,富矿类型的网状矿石与贫矿类型的星点状矿石的Ni,Cu矿化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性;网状矿石在成矿作用过程中,经受了晚期晚阶段的中、低温热液作用,使矿石中的主要成矿元素Cu产生了进一步的叠加和富集,并伴有Bi,Se,Te及贵金属元素的富集。因子分析的研究为脉动式多期多阶段的成矿机制模式提供了新的依据,同时,也为矿床中有用伴生元素的赋存状态及找寻提供了有用的成因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类分析 R型因子分析 成矿机制 热液活动 铜镍硫化物矿床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