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7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动网格的微波加热温度均匀性数值计算方法 被引量:10
1
作者 杨彪 王世礼 +1 位作者 郭林嘉 彭金辉 《控制与决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13-120,共8页
微波加热过程中物料内部温度的均匀性一直是研究的热点问题.针对"热失控"现象产生的机理,从微波传输线出发,根据广义传输线理论,利用传输线上电压和电流的分布关系推导出微波谐振腔内电磁场幅值与相位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提... 微波加热过程中物料内部温度的均匀性一直是研究的热点问题.针对"热失控"现象产生的机理,从微波传输线出发,根据广义传输线理论,利用传输线上电压和电流的分布关系推导出微波谐振腔内电磁场幅值与相位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微波加热运动状态物料的数值计算模型.该模型采用动网格技术跟踪求解域边界的变化量,分别针对求解域内部及其边界处网格移动变形给出控制函数,不仅可解决微波加热数值计算过程中由于求解域网格的移动导致的网格交叉缠绕问题,还可在满足计算精度的前提下,有效地减少网格节点移动的计算.数值计算结果表明,微波加热处于运动状态下物料的温度均匀性优于微波加热静止状态下物料的温度均匀性,且所提出的微波加热运动状态物料计算模型具有可行性和有效性.微波应用器装置加热活性炭球团的实验结果也表明,所提出的方法能有效抑制微波加热温度的突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加热 热失控 广义传输线 动网格技术 控制函数 数值计算
原文传递
一种用于电光开关的高速、高压电脉冲的产生 被引量:9
2
作者 时利勇 刘百玉 +3 位作者 欧阳娴 白永林 行海 王琛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1501-1504,共4页
介绍了一种用于电光开关驱动源的高压超快电脉冲产生技术;电路采用级联的雪崩晶体管串和微波传输线结构,输出阻抗50Ω;在50Ω负载情况下,获得脉冲下降时间为1ns、幅度达到5kV、峰值电压为6.4kV、幅度和半宽度稳定性优于2%、触发晃动为&#... 介绍了一种用于电光开关驱动源的高压超快电脉冲产生技术;电路采用级联的雪崩晶体管串和微波传输线结构,输出阻抗50Ω;在50Ω负载情况下,获得脉冲下降时间为1ns、幅度达到5kV、峰值电压为6.4kV、幅度和半宽度稳定性优于2%、触发晃动为±15ps、触发延时为30ns,脉冲峰值电流为128A的高压高速大电流脉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雪崩晶体管 微波传输线 高压脉冲
下载PDF
高功率微波弯曲圆波导设计 被引量:8
3
作者 袁成卫 钟辉煌 钱宝良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55-259,共5页
报道了可分别传输TM01模和TE01模的两种弯曲圆波导的设计方法和计算结果。研究表明:所设计的TM01模弯曲波导和TE01模弯曲波导在中心频率上传输效率均超过99.5%,传输效率大于95%的带宽分别达到20.0%和14.4%;该两个弯曲波导也分别适用于传... 报道了可分别传输TM01模和TE01模的两种弯曲圆波导的设计方法和计算结果。研究表明:所设计的TM01模弯曲波导和TE01模弯曲波导在中心频率上传输效率均超过99.5%,传输效率大于95%的带宽分别达到20.0%和14.4%;该两个弯曲波导也分别适用于传输TE11模和TM11模;水平极化TE11模与TM01模、垂直极化TM11模与TE01模在弯曲圆波导中传输时具有相似的传输效率和频带特性;而垂直极化TE11模、水平极化TM11模由于不易和其它模式耦合,在弯曲波导中传输时具有较高的传输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功率微波 过模圆波导 传输线 模式耦合理论
下载PDF
偏心特种截面传输线特性阻抗的分析计算 被引量:8
4
作者 马西奎 《电子科学学刊》 EI CSCD 1989年第6期590-599,共10页
本文提出了计算偏心特种截面传输线特性阻抗的部分模拟电荷法。由于外导体边界上的边界条件准确满足,所以这种方法精度较高、且计算量小。文中提出用高斯列主元消去法与最优化方法相结合的技术求解模拟电荷方程组,是提高精度和保证收敛... 本文提出了计算偏心特种截面传输线特性阻抗的部分模拟电荷法。由于外导体边界上的边界条件准确满足,所以这种方法精度较高、且计算量小。文中提出用高斯列主元消去法与最优化方法相结合的技术求解模拟电荷方程组,是提高精度和保证收敛的一种有效算法。文中给出了外导体边界为圆形、椭圆形、矩形、槽形和平板形五类传输线的Green函数,且对特性阻抗值进行了计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输线 微波 特种截面 阻抗 计算
全文增补中
微波传输线圆图计算及仿真 被引量:7
5
作者 南敬昌 刘建辉 刘立军 《计算机仿真》 CSCD 2003年第5期38-39,43,共3页
该文介绍了微波技术中实现圆图仿真和智能计算的必要性以及圆图的构成原理。详细地阐述了圆图仿真和智能计算的实现过程 ,包括圆图的绘制原理、动画的实现和智能计算的实现 ,通过一应用实例给出了仿真结果和曲线图。并且得出结论—开发... 该文介绍了微波技术中实现圆图仿真和智能计算的必要性以及圆图的构成原理。详细地阐述了圆图仿真和智能计算的实现过程 ,包括圆图的绘制原理、动画的实现和智能计算的实现 ,通过一应用实例给出了仿真结果和曲线图。并且得出结论—开发出的圆图计算及仿真软件可用于微波工程计算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输线理论 微波传输线 圆图计算 智能计算 仿真
下载PDF
基于SRD的超宽带脉冲产生与设计 被引量:6
6
作者 陈振威 郑继禹 《桂林电子工业学院学报》 2005年第5期36-39,共4页
超宽带无线通信技术是一种利用纳秒及亚纳秒量级的极窄脉冲作为传输载体的无线技术。文中利用SRD(阶跃恢复二极管)与微波传输线,通过错位对消的方法设计与制作了UW B脉冲发生器。对电路的仿真结果和测量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成功地产生... 超宽带无线通信技术是一种利用纳秒及亚纳秒量级的极窄脉冲作为传输载体的无线技术。文中利用SRD(阶跃恢复二极管)与微波传输线,通过错位对消的方法设计与制作了UW B脉冲发生器。对电路的仿真结果和测量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成功地产生了纳秒级宽度的UW B极窄脉冲信号,对今后利用阶跃恢复二极管和微带线产生窄脉冲有较好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宽带 阶跃恢复二极管 微波传输线
下载PDF
C波段波导谐波滤波器 被引量:4
7
作者 沈金泉 卫健 《微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50-53,共4页
根据等效电路法和级联网络的传递矩阵乘积原理建立的谐波滤波器衰减公式,分析了C波段谐波滤波器各个结构参数变化对谐波特性的影响,设计了C波段谐波滤波器并用HFSS进行了验证。经小批量生产,性能较好。
关键词 微波元件 微波滤波器 微波传输线 微波网绍 C波段波
下载PDF
一种应用于UWB通信系统的脉冲产生电路设计 被引量:3
8
作者 张卫军 张水莲 《现代电子技术》 2004年第21期45-47,共3页
介绍了 U WB通信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几种脉冲产生电路的性能指标。分析了雪崩三极管超宽带脉冲产生电路的工作原理 ,提出了电路的改进形式 ,指出了电路具体实现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关键词 UWB 脉冲 雪崩三极管 微波传输线
下载PDF
人工表面等离激元及其在微波频段的应用 被引量:5
9
作者 汤文轩 张浩驰 崔铁军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231-239,共9页
在微波频段采用超薄锯齿状金属条带可实现人工表面等离激元,将电磁场能量束缚在亚波长区域内传播。该文分析了人工表面等离激元特有的高束缚、低损耗、可调控等优点,研究了人工表面等离激元波导作为一种新型的高性能传输线在微波电路中... 在微波频段采用超薄锯齿状金属条带可实现人工表面等离激元,将电磁场能量束缚在亚波长区域内传播。该文分析了人工表面等离激元特有的高束缚、低损耗、可调控等优点,研究了人工表面等离激元波导作为一种新型的高性能传输线在微波电路中的应用价值和发展现状,探讨了这一技术的发展方向和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表面等离激元 微波 传输线 小型化 可调控
下载PDF
4×25 Gb/s电吸收调制器与DFB激光器集成光源阵列封装方案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赵家美 孙长征 +2 位作者 熊兵 王健 罗毅 《半导体光电》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2-15,共4页
对应用于4×25Gb/s电吸收调制器与DFB激光器集成光源阵列的微波传输线进行了设计。通过有限元法仿真,确定其最优结构。经优化后,采用引脚封装的多路传输线在30GHz以内的传输损耗低于0.5dB,反射系数低于-13dB,并有效抑制了相邻信道... 对应用于4×25Gb/s电吸收调制器与DFB激光器集成光源阵列的微波传输线进行了设计。通过有限元法仿真,确定其最优结构。经优化后,采用引脚封装的多路传输线在30GHz以内的传输损耗低于0.5dB,反射系数低于-13dB,并有效抑制了相邻信道间的串扰。对集成光源阵列的封装方案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种合理高效的封装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成光源 微波传输线 封装
下载PDF
高功率微波对双层屏蔽腔体的孔缝耦合特性 被引量:4
11
作者 宋航 侯德亭 +3 位作者 周东方 胡涛 牛忠霞 白翔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574-578,共5页
用多模传输线模型对高功率微波与双层屏蔽腔体的孔缝耦合特性进行了研究,此方法可以考虑高功率微波孔缝耦合进入腔内时的较宽的频率范围。用这种模拟方法获得了双层屏蔽腔体微波耦合的一些规律性结果:双层屏蔽可以使得腔体内的耦合电场... 用多模传输线模型对高功率微波与双层屏蔽腔体的孔缝耦合特性进行了研究,此方法可以考虑高功率微波孔缝耦合进入腔内时的较宽的频率范围。用这种模拟方法获得了双层屏蔽腔体微波耦合的一些规律性结果:双层屏蔽可以使得腔体内的耦合电场比单层屏蔽时有显著的减弱,这与FDTD方法的结论是一致的;双层屏蔽外腔体中的一些谐振会影响到内腔体的耦合系数,外腔体中的场模式经由内孔缝会影响内腔体中的场模式;不论是单层屏蔽还是双层屏蔽,保持每层孔缝总面积不变时,随着孔阵中孔缝数量的增加,进入腔体内的耦合电场也逐步地减弱,这与单层屏蔽时的结论一致;通风总面积不变的情况下,孔缝数量越多,屏蔽效能越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功率微波 双层屏蔽 孔缝 耦合系数 屏蔽系数 传输线模型
下载PDF
具有同轴结构的高功率微波弯曲波导设计 被引量:4
12
作者 张强 袁成卫 刘列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3127-3130,共4页
基于模式耦合理论,在理论推导出弯曲同轴波导TEM模和同轴TE11模之间耦合系数显式表达的基础上,报道了可传输同轴TE11模的弯曲同轴波导的设计方法和计算结果,并进行了实例研究。数值仿真结果表明:设计的具有同轴结构的弯曲波导,利用不同... 基于模式耦合理论,在理论推导出弯曲同轴波导TEM模和同轴TE11模之间耦合系数显式表达的基础上,报道了可传输同轴TE11模的弯曲同轴波导的设计方法和计算结果,并进行了实例研究。数值仿真结果表明:设计的具有同轴结构的弯曲波导,利用不同的同轴空间,在P,L,S波段中心频率0.680,1.575和3.75GHz处TE11模单模传输效率超过了99.5%,单模传输效率超过90%的工作带宽分别为0.60~0.83,1.10~2.42和3.10~4.16GHz。该结构的功率容量在各频段均达到了GW量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功率微波 弯曲同轴波导 模式耦合理论 传输线 多同轴结构
下载PDF
基于微波光子雷达及可视化输电线路外破隐患的现场控制技术 被引量:2
13
作者 孟秋实 何泽斌 +2 位作者 瞿源浩 邱烜 张竞 《集成电路应用》 2023年第8期48-51,共4页
阐述可视化输电线路外破隐患控制系统的设计。雷达感应器在机械进入安全距离的时候,预警器就会发送报警。夜间灰度为90%的时候,光传感器动作,预警器警示灯就会闪烁,使当前线路管控率得到提高。
关键词 微波光子雷达 可视化 输电线路 外破隐患
下载PDF
高功率微波弯曲矩形波导设计 被引量:2
14
作者 张强 袁成卫 刘列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579-1582,共4页
利用模式耦合理论,在理论推导出弯曲矩形波导TE01模和高阶模之间耦合系数显式表达的基础上,对弯曲矩形波导进行了实例研究。HFSS软件数值仿真结果表明:设计的矩形波导TE01-TE02模式转换器在9.5GHz转换效率达到99.9%,转换效率大于90%的... 利用模式耦合理论,在理论推导出弯曲矩形波导TE01模和高阶模之间耦合系数显式表达的基础上,对弯曲矩形波导进行了实例研究。HFSS软件数值仿真结果表明:设计的矩形波导TE01-TE02模式转换器在9.5GHz转换效率达到99.9%,转换效率大于90%的工作带宽为8.60~10.48GHz;设计的弯曲矩形波导传输线,可有效传输TE01模,不激励起高阶模式。HFSS数值仿真结果验证了所设计的传输线工作带宽和功率容量均能够满足使用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功率微波 弯曲矩形波导 模式耦合理论 传输线
下载PDF
输电线路用防外力监测装置 被引量:2
15
作者 王永刚 陈旻 刘万招 《贵州电力技术》 2012年第5期55-57,共3页
设计了一种基于军工级微波雷达技术的输电线路防外力监测装置。该装置的特点在于它除了具备杆塔防盗功能外,还具备了架空导线的防外力监测功能。此外,监测装置还具有视频联动监控、现场声光警示、远程无线监控等功能。该技术的应用能... 设计了一种基于军工级微波雷达技术的输电线路防外力监测装置。该装置的特点在于它除了具备杆塔防盗功能外,还具备了架空导线的防外力监测功能。此外,监测装置还具有视频联动监控、现场声光警示、远程无线监控等功能。该技术的应用能够有效降低输电线路外力破坏事故的发生,保障电网的安全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雷达 防外力 输电线路 无线视频
下载PDF
双路脉冲输出结构理论设计与仿真 被引量:1
16
作者 高明珠 苏建仓 +3 位作者 邱旭东 曾搏 李锐 赵亮 《强激光与粒子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90-95,共6页
基于单台脉冲功率驱动源同时驱动两个微波器件产生双频高功率微波的构想,设计了一种双路短脉冲输出结构,其接于主开关后,能够将主开关产生的高压纳秒脉冲传输至高功率微波产生器。两路脉冲由同一脉冲源产生,具有很好的一致性。对双路输... 基于单台脉冲功率驱动源同时驱动两个微波器件产生双频高功率微波的构想,设计了一种双路短脉冲输出结构,其接于主开关后,能够将主开关产生的高压纳秒脉冲传输至高功率微波产生器。两路脉冲由同一脉冲源产生,具有很好的一致性。对双路输出结构脉冲传输过程进行了建模仿真,研究了传输线阻抗、输入脉冲前沿等电学参数对输出波形质量的影响规律,并完成了绝缘风险分析及结构优化。经评估,在前沿4~8 ns的准方波输入脉冲下,双路脉冲输出线的输出波形质量与单路传输线相当,其过冲振荡均小于20%、平顶振荡均小于1%,且能满足绝缘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路输出线 脉冲质量 数值模拟 高功率微波 短脉冲传输线
下载PDF
微波传输阻抗与匹配计算的一种快捷方法 被引量:2
17
作者 郭文强 侯勇严 孙瑜 《现代电子技术》 2005年第11期38-39,42,共3页
史密斯圆图图解法是通信中微波传输系统设计中的重要工具之一。Matlab内含信号处理、控制系统等工程实用的工具箱,但其目前提供的工具模块还不支持在微波领域的应用。本文介绍了一种基于Matlab的史密斯圆图计算与绘制软件的功能与实现... 史密斯圆图图解法是通信中微波传输系统设计中的重要工具之一。Matlab内含信号处理、控制系统等工程实用的工具箱,但其目前提供的工具模块还不支持在微波领域的应用。本文介绍了一种基于Matlab的史密斯圆图计算与绘制软件的功能与实现。通过大量实例表明,该软件的应用克服了传统的手工图解法在计算精度上的缺陷,又兼具了图解法直观的优点,为解决微波传输线的设计、应用问题提供了一种快捷、准确的工具。该软件的开发对Matlab在工业界与学术界,尤其是微波领域的广泛运用,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 传输线 史密斯圆图 计算精度
下载PDF
基于微波网络参数的非均匀传输线终端响应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鲁合德 朱峰 +1 位作者 刘庆想 李鑫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698-704,共7页
为了研究电磁场对有损大地非均匀传输线终端响应的影响,以传输线模型为基础,应用微波网络参数转移矩阵推导了平面波入射条件下有损大地上突变型非均匀传输线终端响应公式。利用该公式可精确计算突变型非均匀传输线的终端响应大小。为了... 为了研究电磁场对有损大地非均匀传输线终端响应的影响,以传输线模型为基础,应用微波网络参数转移矩阵推导了平面波入射条件下有损大地上突变型非均匀传输线终端响应公式。利用该公式可精确计算突变型非均匀传输线的终端响应大小。为了证明该理论的正确性,对有损大地上接有转换器的突变型非均匀传输线结构进行了理论分析计算。分别对不同电导率有损大地的情况进行了理论分析计算:不同电导率对终端感应电流的影响相差小于3dB。最后结合实际选取大地电导率的典型值0.01S/m对该非均匀传输线结构终端电流响应进行了实测。实测结果与理论结果对比,两者吻合较好,因此该微波网络转移矩阵方法特别适合对突变型非均匀传输线场线耦合终端响应的求解计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变型非均匀传输线 转换器 微波网络参数 转移矩阵 传输线模型
下载PDF
用知识网络图提升微波技术教学效率——以微波传输线为例
19
作者 贺昌辉 黄敏 +2 位作者 陈强 张迪 洪亮 《高教学刊》 2023年第13期105-108,共4页
针对微波技术的教学现状,以微波传输线一章为例,提出构建和运用知识网络图把微波技术知识点简洁直观地展现出来,这对提高教员的教学能力与技巧,对激发学员的学习兴趣、明确知识点间的相互联系、抓住知识的重难点、加深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针对微波技术的教学现状,以微波传输线一章为例,提出构建和运用知识网络图把微波技术知识点简洁直观地展现出来,这对提高教员的教学能力与技巧,对激发学员的学习兴趣、明确知识点间的相互联系、抓住知识的重难点、加深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提升微波技术教学效率,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网络图 微波技术 教学效率 微波传输线 构建与运用
下载PDF
CHARACTERISTIC IMPEDANCE OF SPECIFIC TRANSMISSION LINES WITH OFFSET INNER CONDUCTORS
20
作者 马西奎 《Journal of Electronics(China)》 1990年第3期223-231,共9页
The partial charge simulation method is presented to solve the characteristicimpedance of the transmission line of specific cross section with an offset inner conductor.Thismethod has a higher accuracy due to the accu... The partial charge simulation method is presented to solve the characteristicimpedance of the transmission line of specific cross section with an offset inner conductor.Thismethod has a higher accuracy due to the accurate satisfaction of the boundary condition on theouter conductor.The combined method of the Gauss elimination and optimization is used tosolve the equation of charge simulation,and it is an effective method for increasing the accuracyand assuring the convergence.The Green’s functions of five transmission lines(i.e,with circular,elliptic,rectangular,trough and slab conductor)are give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crowave transmission line OFFSET and SPECIFIC CROSS-SECTION transmission line Green’s function Partial-charge-simulation Optimization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