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粉煤灰空心微珠的Co-Ni-P化学镀及镀层的吸波性能 被引量:13
1
作者 左锦中 江静华 +2 位作者 马爱斌 王泽华 林萍华 《材料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5-18,6-7,共4页
为了实现吸波材料的薄型化及轻量化,采用化学镀工艺对粉煤灰空心微珠(5μm级)进行表面电磁改性,制备出"核-壳"结构新型轻质复合粉体吸波材料,探讨了Co-Ni-P化学镀工艺参数对吸波性能的影响。借助SEM,EDS和微波矢量网络分析仪... 为了实现吸波材料的薄型化及轻量化,采用化学镀工艺对粉煤灰空心微珠(5μm级)进行表面电磁改性,制备出"核-壳"结构新型轻质复合粉体吸波材料,探讨了Co-Ni-P化学镀工艺参数对吸波性能的影响。借助SEM,EDS和微波矢量网络分析仪研究了施镀工艺参数对镀层形貌、成分与吸波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空心微珠表面镀层由粒径0.5~1.0μm的钴镍磷合金球形颗粒堆垛而成,厚度均匀,镀层合金成分与镀液组成存在明显差异;镀覆后空心微珠属于磁损耗介质,具有较强的软铁磁性能;镀液中m(Co2+)/m(Ni2+)为3∶1时,镀层的m(Co)/m(Ni)为1.34,按此配比包覆后的吸波性能最优;增加镀液中还原剂次亚磷酸钠的浓度至50 g/L时,镀层非晶化程度增大,形成双相软磁材料使吸波性能增强,对电磁波反射最低达到-31.5 dB,小于-10.0 dB的有效频宽达到4.5 GHz(在8.2~12.7 GHz),具有良好的吸波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镀 空心微珠 Co—Ni—P 镀层形貌 吸波性能
下载PDF
羰基铁吸波材料性能提升研究进展 被引量:7
2
作者 周必成 王东红 +2 位作者 贾琨 刘伟 李克训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2989-2996,共8页
为了研究提升羰基铁吸波材料吸波性能,对大量研究羰基铁吸收剂的形貌控制、表面包覆材料以及与其他不同损耗吸收剂复配的文献进展进行回顾和概括,并对今后羰基铁性能提升方面的研究走向进行展望。研究结果表明,羰基铁吸收剂仍将是今后... 为了研究提升羰基铁吸波材料吸波性能,对大量研究羰基铁吸收剂的形貌控制、表面包覆材料以及与其他不同损耗吸收剂复配的文献进展进行回顾和概括,并对今后羰基铁性能提升方面的研究走向进行展望。研究结果表明,羰基铁吸收剂仍将是今后隐身和电磁兼容领域研究和应用的主要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羰基铁 吸波材料 吸波性能 性能提升
下载PDF
磁功能化多孔生物质炭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吸波性能 被引量:7
3
作者 杨期鑫 俞璐军 +2 位作者 董余兵 傅雅琴 朱曜峰 《新型炭材料》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455-463,共9页
采用高温炭化和水热法制备了兼具介电损耗和磁损耗特性的磁功能化生物质炭(Fe3O4/多孔生物质炭)吸波材料。在200℃水热条件下,随着FeCl3浓度的增加,PLSC表面生成的聚集态Fe3O4纳米晶粒有所增加,颗粒大小规整,平均粒径约为200nm。通过矢... 采用高温炭化和水热法制备了兼具介电损耗和磁损耗特性的磁功能化生物质炭(Fe3O4/多孔生物质炭)吸波材料。在200℃水热条件下,随着FeCl3浓度的增加,PLSC表面生成的聚集态Fe3O4纳米晶粒有所增加,颗粒大小规整,平均粒径约为200nm。通过矢量网络分析仪探讨了磁材料含量、复合材料的形貌结构对吸波性能的影响,并分析了多重损耗吸波机理。结果表明,在2~18GHz范围内,当FeCl3浓度为4mmol时制备的磁功能化生物质炭复合吸波材料具有最佳的吸波性能,在厚度为2mm时,其在11.42GHz处的最大反射损耗值可达-42.2dB,有效频宽达3.14GHz(反射损耗小于-10d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炭材料 FE3O4 复合材料 吸波性能
下载PDF
多孔碳纤维吸波复合材料的性能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7
4
作者 邵蕊 屠天潼 +4 位作者 李一伟 杨胜林 金俊弘 王芳 李光 《功能材料与器件学报》 CAS 2021年第6期556-564,共9页
为了获得吸收频带更宽、质量更轻、吸收更强的吸波剂,采用聚丙烯腈(PAN)为碳前驱体,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为致孔剂,通过湿法纺丝制备出PAN/PMMA共混纤维原丝,将原丝进行预氧化和碳化制备出了多孔碳纤维。其中PAN/PMMA共混纤维中PMMA... 为了获得吸收频带更宽、质量更轻、吸收更强的吸波剂,采用聚丙烯腈(PAN)为碳前驱体,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为致孔剂,通过湿法纺丝制备出PAN/PMMA共混纤维原丝,将原丝进行预氧化和碳化制备出了多孔碳纤维。其中PAN/PMMA共混纤维中PMMA的比例影响多孔碳纤维的孔体积进而影响吸波性能,当PAN/PMMA质量比例为70/30时多孔碳纤维的电磁波吸收性能最佳,其反射率小于-10 dB的有效频带为2.0 GHz,最低反射率达-38 dB。多孔碳纤维不但利用实体碳的介电损耗,同时也利用其中孔对电磁波多次反射产生的干涉来耗散电磁波,故多孔碳纤维是一种高效电磁波吸收剂。另外过高碳化温度下制得的多孔碳纤维因电导率高不利于阻抗匹配,使电磁波吸收性能降低,以1200℃碳化温度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法纺丝 共混纤维原丝 多孔碳纤维 复合材料 吸波性能
原文传递
基于Li_(0.35)Zn_(0.3)Fe_(2.35)O_4和碳纳米纤维双层吸波体的结构设计与吸收性能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向军 张雄辉 +3 位作者 叶芹 李佳乐 黄滔 沈湘黔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845-852,共8页
通过静电纺丝技术和热处理制备了Li0.35Zn0.3Fe2.35O4纳米纤维和碳纳米纤维,并将它们各自均匀分散在硅橡胶基质中,测量了相应复合体在2—18GHz频率范围内的相对复介电常数和复磁导率.并根据传输线理论评估了由它们所构成的单层和双... 通过静电纺丝技术和热处理制备了Li0.35Zn0.3Fe2.35O4纳米纤维和碳纳米纤维,并将它们各自均匀分散在硅橡胶基质中,测量了相应复合体在2—18GHz频率范围内的相对复介电常数和复磁导率.并根据传输线理论评估了由它们所构成的单层和双层结构吸波体的微波吸收特性。结果显示由于Li0.35Zn0.3Fe2.35O4纳米纤维与碳纳米纤维的电磁特性的有机结合,双层吸波体的微波吸收性能明显优于同厚度的单层吸波体。当以厚为1.8mm的Li0.35Zn0.3Fe2.35O4纳米纤维/硅橡胶复合体为吸收层和厚为0.2mm的碳纳米纤维/硅橡胶复合体为匹配层时,双层吸波体的反射率在13.9GHz达到一个最小值-47.8dB,反射率低于-10dB的吸收带宽为8.8GHz,频率范围为9.2~18GHz,反射率小于-20dB的频率范围为11.5~18GHz,带宽为6.5GHz,覆盖整个Ku波段。优化设计的双层吸波体有望作为一种轻质高效的Ku波段微波吸收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Zn铁氧体纳米纤维 碳纳米纤维 双层吸波体 微波吸收性能
下载PDF
(Si_(0.2)Ti_(0.2)Nb_(0.2)Ta_(0.2)V_(0.2))C高熵陶瓷的低温制备及吸波性能 被引量:1
6
作者 张昊 黄宗玥 +1 位作者 张妍彬 魏剑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2-47,共6页
寻求具有良好耐高温及力学性能的新型陶瓷材料是吸波材料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高熵碳化物陶瓷具有高温热稳定性及抗氧化性好等优点,但合成温度高且吸波性能研究较少,限制了其在高温吸波材料领域的应用。本工作采用熔盐法合成了多晶岩盐... 寻求具有良好耐高温及力学性能的新型陶瓷材料是吸波材料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高熵碳化物陶瓷具有高温热稳定性及抗氧化性好等优点,但合成温度高且吸波性能研究较少,限制了其在高温吸波材料领域的应用。本工作采用熔盐法合成了多晶岩盐晶型(Si_(0.2)Ti_(0.2)Nb_(0.2)Ta_(0.2)V_(0.2))C高熵碳化物陶瓷,研究了其物相组成、微观形貌及吸波特性。结果表明:随着反应温度的升高,样品的衍射峰逐渐锐化,吸波性能明显提高。当反应温度为1500℃时,3.72 GHz时最低反射损耗达-34.68 dB;与已报道的高熵碳化物陶瓷相比,在相同的有效吸收带宽(2.3 GHz)下,涂层厚度减少了13.3%(1.5 mm降低到1.3 mm),其介电损耗主要来源于极化损耗和导电损耗。本工作制备的高熵碳化物陶瓷可以为研究制备新型环境适应、耐高温、抗冲击的高性能单相吸波材料提供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熵碳化物陶瓷 吸波材料 吸波性能 介电损耗 熔盐法
下载PDF
表面层对Fe Si Al/聚氨酯复合物吸波体吸波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6
7
作者 王国武 张峻铭 +2 位作者 王鹏 王涛 李发伸 《磁性材料及器件》 CAS CSCD 2020年第1期5-9,44,共6页
用超声混合的方法制备FeSiAl/聚氨酯复合物及Co2Z/聚氨酯和Al/聚氨酯复合物,计算了不同厚度材料的吸波性能,并分析了|ε·μ|1/2和|ε/μ|1/2值对复合物吸波性能的影响;用不同|ε·μ|1/2和|ε/μ|1/2值的表面层与基底层(FeSiAl... 用超声混合的方法制备FeSiAl/聚氨酯复合物及Co2Z/聚氨酯和Al/聚氨酯复合物,计算了不同厚度材料的吸波性能,并分析了|ε·μ|1/2和|ε/μ|1/2值对复合物吸波性能的影响;用不同|ε·μ|1/2和|ε/μ|1/2值的表面层与基底层(FeSiAl/聚氨酯)结合的方式设计吸波体,调节基底层的吸波性能。结果表明,采用高|ε/μ|1/2值的Al/聚氨酯复合物表面层可以有效地调节基底层的吸波性能。单纯的基底层在1 mm厚度下的反射损耗峰在16.6 GHz,强度为-10.9 dB;当添加一层0.1 mm厚的Al/聚氨酯表面层后,整个吸波体的反射损耗峰移向低频,匹配频率为13.5 GHz,强度增至-29.3 d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SiAl/聚氨酯复合物 表面层 电磁参数 吸波性能 界面反射
下载PDF
二硫化钼/碳纳米管/丁苯橡胶吸波材料的结构与性能 被引量:6
8
作者 赵鹏飞 耿浩然 +3 位作者 范浩军 许伟建 廖禄生 彭政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4期14204-14208,共5页
利用二硫化钼(MoS 2)和多壁碳纳米管(MWCNTs)在形貌和性能上的互补性,通过简单的机械共混制备了性能优异的丁苯橡胶(SBR)吸波复合材料。研究结果表明,MoS 2和MWCNTs共掺有助于促进两者在橡胶基体中的分散,形成更完善的电磁损耗网络;此外... 利用二硫化钼(MoS 2)和多壁碳纳米管(MWCNTs)在形貌和性能上的互补性,通过简单的机械共混制备了性能优异的丁苯橡胶(SBR)吸波复合材料。研究结果表明,MoS 2和MWCNTs共掺有助于促进两者在橡胶基体中的分散,形成更完善的电磁损耗网络;此外,双组分共掺获得了更好的阻抗匹配和介电损耗,MoS 2/MWCNTs/SBR复合材料的反射损耗(RL)达到-37.07 dB,有效吸收频宽(RL<-10 dB)达2.08 GHz,均优于单组分填充的复合材料;填料的加入改善了SBR的力学性能,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提高了10 MPa以上;与单一填充体系相比,填料共掺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影响不大,能满足常规结构件的承载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硫化钼 多壁碳纳米管 丁苯橡胶 电磁损耗 吸波性能
下载PDF
ZnO/Gd_(2)O_(3)复合中空微球的制备及其电磁性能研究
9
作者 王晶琳 聂志颖 +2 位作者 杨怡均 乔儒 童国秀 《中国稀土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0-79,I0003,共11页
以水热法一步合成的C/ZnO微球为基材,通过煅烧处理得到ZnO中空多孔微球,随后利用尿素均相沉积方法及煅烧处理成功制备了ZnO/Gd_(2)O_(3)复合吸波材料。通过对样品的形貌、组成、磁性能与电磁特性的表征,讨论了调控尿素的加入量对产物吸... 以水热法一步合成的C/ZnO微球为基材,通过煅烧处理得到ZnO中空多孔微球,随后利用尿素均相沉积方法及煅烧处理成功制备了ZnO/Gd_(2)O_(3)复合吸波材料。通过对样品的形貌、组成、磁性能与电磁特性的表征,讨论了调控尿素的加入量对产物吸波性能的影响,同时,探讨了该复合体系的吸波机理。结果显示,将磁性Gd_(2)O_(3)与介电损耗型ZnO相结合设计异质结构,磁损耗的引入能改善阻抗匹配特性。由于双重损耗机制、异质结构和中空多孔结构的协同作用,ZnO/Gd_(2)O_(3)展示了高效的电磁波吸收能力。磁导率和匹配特性随着Gd_(2)O_(3)含量的增加而增大,而高介电常数和衰减特性随着Gd_(2)O_(3)含量的增加而减小。当尿素的加入量为0.5 g时,所得ZnO/Gd_(2)O_(3)-2展示出优良的宽带、高吸收特性,当匹配厚度为3.5 mm时,对应有效吸收带宽为7.08 GHz,其最大吸收为-40.76 d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nO/Gd_(2)O_(3) 中空多孔结构 吸波性能 吸波机制
原文传递
液态吸波材料的研究进展
10
作者 张薇 白晓艳 +3 位作者 马龙 王志远 李翠苹 龚春红 《化学研究》 CAS 2024年第4期283-292,共10页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电子设备已逐渐融入人们日常生活,与之紧密相连。虽然带来了便利,但也不可避免地引起了日益严重的电磁辐射污染问题。因此,如何治理电磁污染并开发高性能吸波材料成为当下亟待解决的课题。传统吸波材料存在分散...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电子设备已逐渐融入人们日常生活,与之紧密相连。虽然带来了便利,但也不可避免地引起了日益严重的电磁辐射污染问题。因此,如何治理电磁污染并开发高性能吸波材料成为当下亟待解决的课题。传统吸波材料存在分散性差、透明度低等问题,在特殊场景下无法满足吸波要求,并且降解困难。近年来,液态吸波材料逐渐受到关注,其具备出色的电磁响应特性、强大的环境适应能力以及赋予复合材料柔韧、轻量和透明等特点,在军事、航空航天、电子信息和柔性电子材料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本文综述了现有液态吸波材料在应用方面的优势,并从水、离子液体和液态金属几个角度总结了目前的研究现状,并基于此展望了液态吸波材料未来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态吸波材料 离子液体 微波吸收性能 电磁防护
下载PDF
不同形貌碳材料的电磁波吸收性能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刘思达 齐暑华 郑水蓉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97-100,104,共5页
通过测量不同形貌碳材料的电磁参数,并模拟计算反射损耗来评估吸波性能的方法,研究了5种不同形貌碳材料[碳微球(CMSs)、纳米石墨微片(NanoG)、碳纳米纤维(CNFs)、螺旋碳纳米管(HCNTs)和石墨烯(GNs)]在X波段(8.2~12.4GHz)的吸波性能。... 通过测量不同形貌碳材料的电磁参数,并模拟计算反射损耗来评估吸波性能的方法,研究了5种不同形貌碳材料[碳微球(CMSs)、纳米石墨微片(NanoG)、碳纳米纤维(CNFs)、螺旋碳纳米管(HCNTs)和石墨烯(GNs)]在X波段(8.2~12.4GHz)的吸波性能。研究结果表明,5种不同形貌碳材料在最佳匹配厚度下的最小反射损耗均<-10dB,对入射电磁波的吸收率达90%;其中GNs的吸波性能最佳,有效吸收频带宽度达2.4GHz(8.2~10.6GHz),在最佳匹配厚度3.4mm条件下,其反射损耗在8.4GHz处达到了-33.6dB,表明对该频率的电磁波吸收率达99.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貌 碳材料 反射损耗 微波吸收性能
下载PDF
蜂窝夹层结构复合材料的吸波隐身技术研究进展
12
作者 李旭光 吴雪猛 +1 位作者 石珺玺 杨晋 《复合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775-2788,共14页
随着探测技术的快速发展与作战性能的需求,对雷达隐身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蜂窝夹层结构作为经典的结构型吸波材料近年来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本文旨在综合分析和总结国内外蜂窝夹层结构复合材料在吸波隐身技术领域的特点、研究现状及应... 随着探测技术的快速发展与作战性能的需求,对雷达隐身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蜂窝夹层结构作为经典的结构型吸波材料近年来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本文旨在综合分析和总结国内外蜂窝夹层结构复合材料在吸波隐身技术领域的特点、研究现状及应用情况,重点探讨了影响蜂窝夹层结构吸波性能的关键因素,包括吸波剂性能、蜂窝结构设计和蒙皮的透波性能等,并就吸波带宽、吸收率等关键指标分析了不同蜂窝夹层结构吸波材料的优缺点。此外,总结了蜂窝夹层结构吸波隐身复合材料目前的发展趋势,归纳了发展现状,并对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达吸波材料 蜂窝夹层结构 吸波性能 隐身技术 超材料 发展趋势
原文传递
石墨烯/Fe_3O_4复合粉体材料的制备及吸波加热性能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兰徐东 万静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8年第6期596-601,共6页
以Hummers法制备得到的氧化石墨烯和四氧化三铁为前驱体,分别通过水热法和共沉淀法成功制备了还原石墨烯与Fe_3O_4复合粉体.使用红外吸收光谱(FT-IR),X-射线衍射光谱(XRD)和动态光散射仪(DLS)对G-Fe_3O_4复合粉体晶体结构和粒径进行表征... 以Hummers法制备得到的氧化石墨烯和四氧化三铁为前驱体,分别通过水热法和共沉淀法成功制备了还原石墨烯与Fe_3O_4复合粉体.使用红外吸收光谱(FT-IR),X-射线衍射光谱(XRD)和动态光散射仪(DLS)对G-Fe_3O_4复合粉体晶体结构和粒径进行表征,并对G-Fe_3O_4复合粉体吸波加热性能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两种工艺成功制备了GFe_3O_4复合材料;水热法制备的G-Fe_3O_4复合材料比共沉淀法简单且得到的粉体性能更优.研究发现粉体的吸波加热性能与其制备的方法有关;与粉体用量有关;在达到一定升温效果后其升温与其加热时间基本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Fe3O4复合粉体 吸波性能 水热法 共沉淀法
下载PDF
NZFO-PZT磁电复合纳米纤维的制备及其吸波性能 被引量:4
14
作者 叶芹 向军 +3 位作者 李佳乐 刘敏 徐加焕 沈湘黔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296-1304,共9页
采用静电纺丝法制备(1-x)Ni0.5Zn0.5Fe2O4-(x)Pb(Zr0.52Ti0.48)O3(简称为(1-x)NZFO-(x)PZT,x=0.1、0.2、0.3、0.4、0.5)磁电复合纳米纤维,研究了PZT含量对复合纳米纤维结构、电磁特性及微波吸收性能的影响。所有样品均由尖... 采用静电纺丝法制备(1-x)Ni0.5Zn0.5Fe2O4-(x)Pb(Zr0.52Ti0.48)O3(简称为(1-x)NZFO-(x)PZT,x=0.1、0.2、0.3、0.4、0.5)磁电复合纳米纤维,研究了PZT含量对复合纳米纤维结构、电磁特性及微波吸收性能的影响。所有样品均由尖晶石结构NZFO和钙钛矿结构PZT两相所组成。由于NZFO磁损耗与PZT介电损耗的协同效应及界面效应的加强,适量PZT相的引入可改善复合纳米纤维吸波涂层的电磁阻抗匹配和衰减特性,提高微波吸收性能。x=0.3和0.4的复合纳米纤维分别在低频和高频范围表现出最强的微波吸收能力。当涂层厚度为2.5~5.0 mm时,x=0.3样品的最小反射损耗在6.1 GHz处达-77.2 d B,反射损耗小于-10 d B的有效吸收带宽为11.2 GHz(2.8~12.9和16.9~18 GHz);x=0.4样品的最小反射损耗位于18 GHz处为-37.6 d B,有效吸收带宽达到12.5 GHz(3.3~12.5和14.7~18 GHz)。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I-ZN铁氧体 锆钛酸铅 磁电复合纳米纤维 微波吸收性能 协同效应
下载PDF
硫氧镁泡沫水泥吸波材料的制备及性能
15
作者 崔宝栋 刘军 +2 位作者 李思琪 李瑶 邓永刚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91-298,共8页
采用具有优良吸波性能的铁氧体和碳化硅来改性硫氧镁水泥泡沫板,研究了铁氧体和碳化硅掺量对改性硫氧镁水泥吸波性能的影响,并通过X射线衍射及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了其影响机理.结果表明:在3.95~18.00 GHz目标频段下,掺加5%碳化硅改性硫... 采用具有优良吸波性能的铁氧体和碳化硅来改性硫氧镁水泥泡沫板,研究了铁氧体和碳化硅掺量对改性硫氧镁水泥吸波性能的影响,并通过X射线衍射及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了其影响机理.结果表明:在3.95~18.00 GHz目标频段下,掺加5%碳化硅改性硫氧镁水泥的最低反射率出现在8.40 GHz处,为-15.9 dB;掺加15%铁氧体改性硫氧镁水泥的最低反射率出现在7.04 GHz处,为-17.3 dB;铁氧体和碳化硅按照一定比例掺加到硫氧镁水泥基体中,均表现出良好的吸波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氧镁水泥 碳化硅 铁氧体 吸波性能
下载PDF
活化调控的龙眼壳多孔碳材料结构和吸波性能
16
作者 王兵兵 黄乐 +4 位作者 龙爱春 廖禄生 王蕊 赵艳芳 赵鹏飞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69-175,共7页
生物质材料是一种来源丰富、廉价易得的可再生资源,通过在生物质材料中构筑多层级结构制备生物质碳材料是目前吸波材料领域研究的热点。为制备轻质、宽频、高效的生物碳基吸波材料,以龙眼壳为原料,通过活化碳化的方式制备龙眼壳多孔碳材... 生物质材料是一种来源丰富、廉价易得的可再生资源,通过在生物质材料中构筑多层级结构制备生物质碳材料是目前吸波材料领域研究的热点。为制备轻质、宽频、高效的生物碳基吸波材料,以龙眼壳为原料,通过活化碳化的方式制备龙眼壳多孔碳材料(LSPC),通过X-射线衍射、拉曼光谱、扫描电镜等表征多孔碳材料的微观结构,并采用矢量网络分析仪对其吸波性能进行分析,考察了磷酸(H3PO4)、氢氧化钾(KOH)和氧化锌(ZnCl_(2))对龙眼壳多孔碳材料结构和吸波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活化使得龙眼壳多孔碳结晶度下降、缺陷增多,形成了较多的异质界面和活化中心,增强了材料的极化损耗。与未活化的龙眼壳多孔碳相比,H3PO4活化处理使得多孔碳材料的孔壁变薄、孔结构更为明显;KOH活化多孔碳材料不仅保留了龙眼壳连续的孔结构,而且孔壁出现了类似脊椎的波浪起伏结构;ZnCl_(2)活化制得的龙眼壳多孔碳材料仅在原有的光滑截面形成许多小孔;综合分析表明,活化处理改善了龙眼壳多孔碳材料的吸波性能,其中以氢氧化钾活化制备的龙眼壳多孔碳材料吸波性能最佳,其反射损耗达到-43.57 dB,分别是LSPC-H3PO4的2.03倍和LSPC-ZnCl_(2)的3.02倍;活化处理不同程度地改善了龙眼壳多孔碳材料的有效吸收带宽。对微观形貌关联的电磁损耗行为分析表明,活化促进了龙眼壳多孔碳材料中多层级孔结构的生成,有效降低了龙眼壳多孔碳材料的有效介电常数,改善了材料的阻抗匹配;同时,龙眼壳多孔碳材料可通过传导损耗、偶极极化、界面极化、多重反射等多重损耗机制衰减电磁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眼壳 多孔碳 电磁损耗 吸波性能
下载PDF
磁性不锈钢409L合金吸波材料的电磁与吸波性能 被引量:3
17
作者 黄东 丘泰 冯永宝 《磁性材料及器件》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44-47,共4页
针对现有磁性金属吸收剂耐腐蚀性能不足的问题,以不锈钢409L粉为吸收剂、硅胶为基体制备了不同吸收剂含量的吸波材料,采用HP8722ET矢量网络分析仪对其电磁与吸波性能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在2~18GHz范围内,随着频率的增高,磁... 针对现有磁性金属吸收剂耐腐蚀性能不足的问题,以不锈钢409L粉为吸收剂、硅胶为基体制备了不同吸收剂含量的吸波材料,采用HP8722ET矢量网络分析仪对其电磁与吸波性能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在2~18GHz范围内,随着频率的增高,磁性不锈钢409L/硅胶吸波材料的介电常数实部(ε′)基本保持不变;介电常数虚部(ε″)不断增大;而磁导率的实部(μ′)和虚部(μ″)不断减小。随着409L合金吸收剂含量的增大,ε′、ε″和μ″不断增大;μ′在低频时随着体积含量的增加而增大,在高频却相反;3mm厚吸波材料最小反射率先减小后变大,吸收峰由高频向低频移动,半高宽逐渐变窄。409L体积分数为20%时,最小反射率为-17.8dB,其对应的峰值频率为9.4GHz,有效带宽(≤-8dB)达到5.27GHz(7.03—12.3GHz);体积分数为30%时,最小反射率为-24.1dB,其对应的峰值频率为6.3GHz,有效带宽(≤-8dB)达到4.5GHz(4.2—8.7GHz),在X和C波段具有较好的吸波性能。而且通过对材料进行二层设计,能够有效地进行宽频吸收,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锈钢409L合金 吸波材料 电磁参数 吸波性能 反射率
下载PDF
混杂组元低频吸波阵列层板复合材料的吸波性能
18
作者 宫元勋 周忠祥 +2 位作者 赵宏杰 嵇培军 赵亮 《宇航材料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54-58,共5页
采用电磁仿真运算的方法设计了方形和十字形混杂组元低频吸波阵列,采用模压工艺制备了基于混杂组元低频吸波阵列的吸波层板复合材料。研究了各单组元阵列本征吸波特性随单元结构变化的规律和混杂组元低频阵列本征吸收带的叠加效应。吸... 采用电磁仿真运算的方法设计了方形和十字形混杂组元低频吸波阵列,采用模压工艺制备了基于混杂组元低频吸波阵列的吸波层板复合材料。研究了各单组元阵列本征吸波特性随单元结构变化的规律和混杂组元低频阵列本征吸收带的叠加效应。吸波性能测试结果表明,不同形状阵列单元的混杂可以有效拓宽阵列的本征吸收带宽,方形和十字形混杂组元阵列为双峰吸收阵列,吸收峰频率分别为3.1与4.5 GHz。混杂组元低频阵列的引入可以有效改善层板低频吸波性能,5 mm厚吸波阵列层板的反射率在2~6 GHz范围内〈-4.7 d B,6-16 GHz范围内〈-7 d B,阵列吸波层板的宽频吸波性能显著优于传统的阻抗渐变型吸波层板,阵列吸波层板力学性能与树脂基复合材料层板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频吸波阵列 吸波电磁膜 吸波层板复合材料 吸波性能
下载PDF
多孔Al2O3/SiC、MoSi2/SiC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吸波性能 被引量:3
19
作者 张路平 杨晓凤 +3 位作者 郑海康 王倩 蒙真真 武志红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4478-4485,共8页
以Si、Al2O3、Mo Si2微粉和生物竹材为原料,采用包埋烧结法分别制备出SiC 多孔材料、Al2O3/SiC 、Mo Si2/SiC 复合材料。采用XRD、SEM及波导法测试其物相组成、显微结构及吸波性能。结果表明:Mo Si2/SiC 复合材料的厚度为2 mm时有明显... 以Si、Al2O3、Mo Si2微粉和生物竹材为原料,采用包埋烧结法分别制备出SiC 多孔材料、Al2O3/SiC 、Mo Si2/SiC 复合材料。采用XRD、SEM及波导法测试其物相组成、显微结构及吸波性能。结果表明:Mo Si2/SiC 复合材料的厚度为2 mm时有明显的吸波特性,有效吸收带宽在X波段的9.65-12.4 GHz频率范围内达2.75 GHz,且最低反射损耗为-38.27 d B。Al2O3/SiC 复合材料孔道内的Al2O3与SiC 晶须交缠,形成大量电偶极矩,产生介电损耗;Mo Si2/SiC 复合材料除介电损耗外还存在电阻损耗,使得复合材料电磁损耗增加,是较有前途的结构功能吸波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 包埋烧结 介电损耗 吸波性能
下载PDF
PPy@Fe_(3)O_(4)@MXene复合材料吸波性能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王欣欣 李凌 +1 位作者 刘慧 吕绪良 《机电产品开发与创新》 2021年第5期115-117,共3页
为探究电磁波吸收材料的吸波性能,利用原位聚合法和溶剂热法合成PPy@Fe_(3)O_(4)@MXene三元复合材料。结果表明合理利用各材料的吸波特性进行电磁参数的调控和阻抗匹配的优化设计,可以实现复合材料吸波性能的优化提高。当PPy@Fe_(3)O_(4... 为探究电磁波吸收材料的吸波性能,利用原位聚合法和溶剂热法合成PPy@Fe_(3)O_(4)@MXene三元复合材料。结果表明合理利用各材料的吸波特性进行电磁参数的调控和阻抗匹配的优化设计,可以实现复合材料吸波性能的优化提高。当PPy@Fe_(3)O_(4)@MXene三元复合材料在填料量为14wt%时,具有最佳吸波效果,该复合材料在匹配厚度为2.568mm时最小反射损耗值可达38.14dB,此时复合材料的相应带宽17.68GHz。该复合材料的成功制备为发展新型且高效的吸波材料提供了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波吸收材料 三元复合 吸波性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