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1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左家自然保护区大型土壤动物与土壤因子关系研究 被引量:54
1
作者 刘继亮 殷秀琴 邱丽丽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30-136,共7页
从生态序列的角度研究了左家自然保护区微地貌中大型土壤动物群落的分布格局,同时考虑到土壤因子对大型土壤动物的综合作用,从小尺度上探讨大型土壤动物群落与土壤因子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凋落物的种类和数量差异对大型土壤动物的分... 从生态序列的角度研究了左家自然保护区微地貌中大型土壤动物群落的分布格局,同时考虑到土壤因子对大型土壤动物的综合作用,从小尺度上探讨大型土壤动物群落与土壤因子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凋落物的种类和数量差异对大型土壤动物的分布影响明显,阴坡和阳坡的四个生境坡谷、坡麓、坡中、坡顶植被差异较小,土壤因子是研究区大型土壤动物序列分布的一个重要影响因子。微地貌条件下,土壤有机质、土壤含水率、pH、全氮、全磷变化趋势接近,土壤温度与土壤含水率、pH、土壤有机质、全氮和全磷这5个指标变化趋势相反,土壤有机质、土壤含水率、pH、全氮、全磷和土壤温度这6个指标对研究区主要的大型土壤动物类群的分布有重要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土壤动物 微地貌 典范对应分析 左家自然保护区
下载PDF
GPS在农田土地平整地形测量中应用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35
2
作者 李益农 许迪 +2 位作者 李福祥 白美健 章少辉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66-70,共5页
根据测量的田面高程数据和估算的平地土方量,对GPS测量技术的田间应用效果进行评价,利用统计方法对比分析定点GPS与水准仪测量的高程数据,初步探讨车载行进速度对GPS测量精度的影响,分析采用GPS技术替代人工水准仪测量方法的可行性。结... 根据测量的田面高程数据和估算的平地土方量,对GPS测量技术的田间应用效果进行评价,利用统计方法对比分析定点GPS与水准仪测量的高程数据,初步探讨车载行进速度对GPS测量精度的影响,分析采用GPS技术替代人工水准仪测量方法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基于定点GPS数据和水准仪测量结果绘制的田面微地形状况具有较好的相似性,两者间具有相同的测量精度。车载行进速度对GPS测量精度的影响是明显的,慢速下的GPS测量精度高于快速下的相应结果,低速且匀速的车辆行驶方式是确保该法测量精度的重要措施。在农田土地平整作业中,利用先进的GPS技术替代传统的人工水准仪测量方法对田面高程进行测量具有较好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平整 全球定位系统(GPS) 微地形 高程 测量精度
下载PDF
微地形对大西沟新疆野杏萌发层土壤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29
3
作者 翟朝阳 邱娟 +2 位作者 司洪章 杨新峰 刘立强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2168-2179,共12页
野杏是新疆野果林的主要建群种和种质资源树种。野杏在种子萌发成苗期,幼苗的根系主要分布在0—15 cm土层中。为了阐明坡向、坡位、坡度和坡形等微地形因子对野杏种子萌发层土壤特征和养分分布的影响,在新疆伊犁州霍城县大西沟的封育野... 野杏是新疆野果林的主要建群种和种质资源树种。野杏在种子萌发成苗期,幼苗的根系主要分布在0—15 cm土层中。为了阐明坡向、坡位、坡度和坡形等微地形因子对野杏种子萌发层土壤特征和养分分布的影响,在新疆伊犁州霍城县大西沟的封育野果林内(44°26′01.09″—44°26′17.12″N,80°46′27.49″—80°47′03.26″E)设置样地,测定0—15 cm土层的土壤砾石、酸碱值、有机质和全氮、全磷、全钾、水解性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分析各土壤因子和地形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1)东北坡土壤养分含量较高,其土壤砾石含量、酸碱值、有机质、全磷、水解性氮和速效钾含量与东南坡、南坡皆存在显著差异(P<0.05),阴坡的土壤有机质、全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都高于阳坡,不同坡向的土壤特征和养分分布存在显著差异(P<0.05);(2)不同坡位的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和有效磷含量均表现为中坡位>下坡位>上坡位,土壤砾石、全钾和速效钾含量均呈现上坡位>中坡位>下坡位,全钾、全磷和有效磷含量在同坡位分布较均匀,不同坡位的土壤特征和土壤养分分布无显著差异(P>0.05);(3)不同坡度下的土壤水解性氮和有效磷含量是缓坡>中坡>缓中坡>陡坡,土壤砾石、酸碱值、全氮、水解性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有显著差异(P<0.05),陡坡土壤有机质、全氮、水解性氮和有效磷含量均低于其他坡度,而土壤砾石、土壤酸碱值和全钾在陡坡土层中含量最高,缓坡与缓中坡的土壤养分含量丰富,陡坡较为贫瘠,坡度对土壤特征和土壤养分分布有显著影响(P<0.05);(4)不同坡形下的土壤砾石、全钾、水解性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是凸形坡>凹形坡>直线坡,不同坡形下的土壤特征和土壤养分(除全钾和速效钾)均存在显著差异性(P<0.05)。野果林地形因子对野杏萌发层土壤特征和土壤养分分布有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野杏 萌发层土壤 微地形 土壤养分 土壤特征
下载PDF
城市下垫面空间特征对地表产汇流过程的影响研究综述 被引量:26
4
作者 梅超 刘家宏 +3 位作者 王浩 王佳 罗佳杭 汪芝辰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791-800,共10页
快速城市化显著改变了城市下垫面空间特征,对地表产汇流过程产生了重要影响。综述城市下垫面空间特征对地表产汇流过程的影响研究进展,以下垫面空间特征对产汇流过程的影响为主线,聚焦不透水面和微地形两类空间特征,总结城市下垫面空间... 快速城市化显著改变了城市下垫面空间特征,对地表产汇流过程产生了重要影响。综述城市下垫面空间特征对地表产汇流过程的影响研究进展,以下垫面空间特征对产汇流过程的影响为主线,聚焦不透水面和微地形两类空间特征,总结城市下垫面空间特征及其表征方法;从不透水率与不透水面空间变化、数值模拟与物理实验等方面,分别梳理不透水面和微地形等空间特征对地表产汇流过程的影响研究成果。展望未来城市下垫面空间特征对地表产汇流过程的影响研究重点和发展方向,主要包括影响机理解析、主控空间特征参数识别与敏感性分析、城市水文效应适应性应对等,以期为快速城市化下城市水文效应解析和城市洪涝灾害防治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产汇流 空间形态 城市水文效应 不透水面 微地形
下载PDF
云南坝子的成因与特征研究 被引量:23
5
作者 童绍玉 陈永森 王学良 《云南地理环境研究》 2007年第5期129-133,122,共6页
在以山地高原为主、缺乏大平原的云南省,人口、耕地,经济、文化活动的中心主要分布和集中在"坝子"中,"坝子"是云南经济发展的基础,其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远较其他地貌类型重要。"坝子"常被等同于"... 在以山地高原为主、缺乏大平原的云南省,人口、耕地,经济、文化活动的中心主要分布和集中在"坝子"中,"坝子"是云南经济发展的基础,其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远较其他地貌类型重要。"坝子"常被等同于"山间中小盆地",但在现实中,"坝子"已远远超出了"山间中小盆地"的范畴,包括成因各异的多种小地貌类型,是对云南省一类较为特殊的小地貌的统称。云南"坝子"一般由地球内力作用形成雏形,再经各种外营力改造而成,其中流水作用和人为地质作用最为重要。因成因不同,"坝子"的形态及特征各异,据此可划分出构造坝、水成坝、冰成坝、火山坝四大成因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坝子 小地貌 内营力 外营力 人为地质作用 云南省
下载PDF
随机模拟畦面微地形分布及其差异性对畦灌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1
6
作者 白美健 许迪 李益农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28-32,共5页
畦面微地形对畦灌性能具有较大影响,该文针对畦面相对高程分布具有随机性和空间相关性的特点,基于M on te-C arlo随机模拟方法和半方差分析方法建立了随机模拟畦面微地形分布状况的方法,并借助二维地面灌溉模型评价随机模拟的畦面微地... 畦面微地形对畦灌性能具有较大影响,该文针对畦面相对高程分布具有随机性和空间相关性的特点,基于M on te-C arlo随机模拟方法和半方差分析方法建立了随机模拟畦面微地形分布状况的方法,并借助二维地面灌溉模型评价随机模拟的畦面微地形分布状况及其差异性对畦灌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同一畦面相对高程标准偏差值下随机模拟的畦面微地形分布间存在的差异性对畦灌性能的影响取决于该值大小,等于或大于3 cm以上的畦面微地形分布间存在的较大差异对畦灌性能影响显著,而小于3 cm的畦面微地形间存在的分布差异对畦灌性能影响相对较小,此条件下随机模拟的任一组畦面微地形分布状况均具有典型代表性,可直接作为二维地面灌溉模型的输入数据用于评价畦面微地形分布状况对畦灌性能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地形 畦面相对高程 随机模拟 差异性 空间相关性
下载PDF
表面微观形貌的显微干涉检测原理及干涉显微镜发展现状 被引量:4
7
作者 高志山 陈进榜 《光学仪器》 1999年第6期36-42,共7页
追踪分析世界上表面微观形貌检测方面显微干涉检测原理的最新进展 ,比较干涉显微镜用于检测表面微观形貌时具有的形式、结构特点 ,分析选型研制干涉显微镜可能遇到的问题及应该研究的方面。
关键词 干涉显微镜 干涉检验 微观形貌
下载PDF
软水溶蚀环境中水泥–矿渣复合胶凝材料的浆体结构变化 被引量:22
8
作者 刘仍光 张波 阎培渝 《硅酸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487-1492,共6页
利用压汞、X射线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和热重等方法研究了水泥–矿渣复合胶凝材料硬化浆体遭受软水溶蚀后的孔隙结构、水化产物、浆体形貌以及Ca(OH)2含量的变化,并研究了软水溶蚀作用下水泥–矿渣复合胶凝材料硬化浆体的微观结构变化... 利用压汞、X射线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和热重等方法研究了水泥–矿渣复合胶凝材料硬化浆体遭受软水溶蚀后的孔隙结构、水化产物、浆体形貌以及Ca(OH)2含量的变化,并研究了软水溶蚀作用下水泥–矿渣复合胶凝材料硬化浆体的微观结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水泥–矿渣复合胶凝材料硬化浆体经长期软水溶蚀作用后,浆体中的Ca(OH)2含量充足,C–S–H凝胶的Ca/Si比稍有降低,但没有分解的迹象;水泥–矿渣复合胶凝材料硬化浆体的孔隙率比纯水泥试样的低,浆体微观结构致密;矿渣掺量在70%以内的水泥–矿渣复合胶凝材料均表现出良好的抗溶蚀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磨细高炉矿渣粉 溶蚀 孔隙结构 微观形貌 氢氧化钙含量
原文传递
长江源区沙化高寒草地植被群落特征及其与地形因子的关系 被引量:20
9
作者 赵鹏 屈建军 +5 位作者 徐先英 唐进年 韩庆杰 谢胜波 王涛 赖俊华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030-1040,共11页
草地沙化与植物群落演替关系对高寒草地生态系统功能和结构的维持具有重要的意义。以长江源区七渡口沙化高寒草地为研究对象,基于野外植物群落物种组成及地形因子调查数据,运用数量分类与排序等方法,探究了沙化高寒草地植物群落特征及... 草地沙化与植物群落演替关系对高寒草地生态系统功能和结构的维持具有重要的意义。以长江源区七渡口沙化高寒草地为研究对象,基于野外植物群落物种组成及地形因子调查数据,运用数量分类与排序等方法,探究了沙化高寒草地植物群落特征及其与微地形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60个调查样方中出现29个植物种,隶属16科,27属。赖草、细叶亚菊、绳虫实等植物种的出现指示高寒草地沙化处于进展之中,植被群落向旱生方向演替。物种标准频度分布在不同微地形表现各异,总体上优势种比例低于稀有种,植被群落处于高度演替阶段。TWINSPAN将沙化高寒草地划分为7个群丛类型:Ⅰ赖草+阿尔泰狗娃花+牛耳风毛菊Leymus secalinus+Heteropappus altaicus+Saussurea woodiana,Ⅱ赖草+喜马拉雅嵩草+绳虫实Leymus secalinus+Kobresia royleana+Corispermum declinatum,Ⅲ赖草+披碱草+细叶亚菊Leymus secalinus+Elymus dahuricu+Ajania tenuifolia,Ⅳ赖草+高山野决明Leymus secalinus+Thermopsis alpina,Ⅴ老芒麦+早熟禾Elymus sibiricus+Poa annua,Ⅵ老芒麦+批碱草Elymus sibiricus+Elymus dahuricus,Ⅶ绳虫实Corispermum declinatum。7个群丛在DCA排序图上的分布呈现一定的规律性。CCA排序结果表明,坡度和坡向是沙化高寒草地物种分布的微地貌主导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源区 沙化 高寒草地 群落特征 微地貌
下载PDF
微地形对小微湿地保护恢复影响研究进展 被引量:19
10
作者 陈新芳 冯慕华 +2 位作者 关保华 姚亚芹 王秦浩 《湿地科学与管理》 2020年第4期62-65,70,共5页
小微湿地作为湿地的重要类型和组成部分,在洪水调蓄、水质净化、生物多样性维持以及区域生态环境改善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但小微湿地的水文和生态问题未得到重视,也没有发挥其对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综述了微地形对小微湿地土壤属性及... 小微湿地作为湿地的重要类型和组成部分,在洪水调蓄、水质净化、生物多样性维持以及区域生态环境改善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但小微湿地的水文和生态问题未得到重视,也没有发挥其对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综述了微地形对小微湿地土壤属性及其质量、小气候和微生境、生态水文过程和水文环境质量、植被恢复和景观结构异质性等国内外研究进展,并指出了存在的问题,诸如微地形对小微湿地的生态环境效应方面的研究比较薄弱,以及微地形变化及其累积效应对植被恢复的作用机理不明等。建议加强不同时空尺度微地形对小微湿地的生态环境效应模拟与预测研究,微地形变化及其累积效应对植被恢复的作用机理是未来重要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地形 小微湿地 保护恢复 研究进展
下载PDF
平朔矿区露天煤矿排土场复垦类型及微地形对土壤养分的影响 被引量:18
11
作者 刘孝阳 周伟 +1 位作者 白中科 杨柯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6-12,共7页
研究土地复垦类型及微地形对土壤养分的影响对于指导土地复垦实践,控制复垦土地水土流失等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以平朔露天煤矿排土场为例,借助数理统计方法分析评价复垦类型与微地形因子(高程、坡度、坡向)对土壤有机... 研究土地复垦类型及微地形对土壤养分的影响对于指导土地复垦实践,控制复垦土地水土流失等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以平朔露天煤矿排土场为例,借助数理统计方法分析评价复垦类型与微地形因子(高程、坡度、坡向)对土壤有机碳、全氮、全磷、有效磷及速效钾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复垦类型对各项土壤养分含量影响较为显著,不同的复垦类型中,各项土壤养分含量排序均为耕地〉林地〉草地;其中,土壤有机碳、全氮、全磷及速效钾含量,耕地分别为草地的2.15-2.68倍,林地的1.48-1.78倍,对于土壤有效磷,耕地中的含量为71.24mg/kg,为草地的11倍,林地的4倍;(2)坡度与土壤养分含量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p〈0.05),而高程、坡向与土壤养分含量的相关性较弱,表明排土场复垦区土壤养分受坡度影响较大,而受高程与坡向的影响较小;(3)复垦类型与坡度的交互作用对土壤养分含量产生一定的影响:同一复垦类型的不同坡度的土地养分含量存在差异,耕地的土壤养分含量随着坡度的增大在降低;同一坡度,不同的复垦类型条件下,土壤养分差异显著,总体趋势为耕地〉林地〉草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露天煤矿 排土场 复垦 土壤养分 复垦类型 微地形
下载PDF
不同微地形条件下入渗空间变异对畦灌性能影响分析 被引量:17
12
作者 白美健 许迪 李益农 《水利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732-738,共7页
入渗空间变异对畦灌性能影响显著。本文基于构建的畦灌数值模拟试验条件,借助二维灌溉模拟模型,针对规格不同的3类畦田系统模拟分析不同微地形空间变异程度、入畦单宽流量和坡度条件下入渗空间变异对畦灌性能的影响,讨论其影响程度与入... 入渗空间变异对畦灌性能影响显著。本文基于构建的畦灌数值模拟试验条件,借助二维灌溉模拟模型,针对规格不同的3类畦田系统模拟分析不同微地形空间变异程度、入畦单宽流量和坡度条件下入渗空间变异对畦灌性能的影响,讨论其影响程度与入渗和微地形空间变异程度、入畦单宽流量和坡度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入渗空间变异主要对灌溉均匀度CU和灌溉效率Ea产生影响,对水流恰好覆盖整个田面所需灌水量基本无影响,入渗空间变异越强畦灌质量越差。当入渗空间变异为弱变异时,在实际工作中可不考虑其影响,当入渗空间变异系数Cv大于0.5以后其影响则非常显著;入渗空间变异对畦灌性能的影响程度随微地形空间变异的变化趋势与坡度密切相关,零坡度条件下随着微地形空间变异的减小而增加,当田面平整精度较高(Sd小于2cm)且坡度为零时,其影响尤为显著,实际应用中不容忽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入渗 空间变异性 畦灌性能 微地形 影响程度
下载PDF
陕北黄土区微地形土壤水分对降水特征的响应 被引量:16
13
作者 赵维军 马欢 +3 位作者 朱清科 张岩 刘蕾蕾 王瑜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18-124,共7页
利用标准化降水指数分析了吴起县1957—2012年的全年、生长季的降水特征,以及缓坡和陡坡不同微地形土壤水分在2008—2012年生长季的动态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吴起县1957—1986年的降水波动较大,出现极端、严重干旱和湿润年份,但1987... 利用标准化降水指数分析了吴起县1957—2012年的全年、生长季的降水特征,以及缓坡和陡坡不同微地形土壤水分在2008—2012年生长季的动态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吴起县1957—1986年的降水波动较大,出现极端、严重干旱和湿润年份,但1987年以来则表现为轻微干旱、湿润或正常;生长季标准化降水指数与各点土壤水层厚度变化值呈正相关关系,与塌陷、缓坡的相关程度(R^2)低于0.8,与切沟、缓台及浅沟的相关程度介于0.8-0.9之间,与其他各点的相关程度大于0.9;生长季各点土壤水层厚度变化值存在显著差异,且缓坡、塌陷和缓台的值显著高于其他各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陕北黄土区 微地形 土壤水分 降水 标准化降水指数
下载PDF
陕北黄土区微地形土壤质量指标变异性及敏感性 被引量:16
14
作者 卜耀军 朱清科 +3 位作者 包耀贤 赵维军 赵彦敏 张宏芝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53-157,共5页
利用统计学方法分析陕北黄土区微地形土壤质量指标的变异性及敏感性。结果表明:不同微地形土壤质量指标变异性及敏感性适中,无强变异性和高度敏感指标。最小持水量、最大持水量、毛管持水量、容重、总孔隙度、毛管孔隙度及pH为弱变异性... 利用统计学方法分析陕北黄土区微地形土壤质量指标的变异性及敏感性。结果表明:不同微地形土壤质量指标变异性及敏感性适中,无强变异性和高度敏感指标。最小持水量、最大持水量、毛管持水量、容重、总孔隙度、毛管孔隙度及pH为弱变异性指标或不敏感指标;非毛管孔隙度、碱性磷酸酶、速效氮、速效钾、含水量、过氧化氢酶、全磷、全钾、CaCO3和CEC为中等变异性指标或低度敏感指标;蔗糖酶、速效磷、全氮、有机质和脲酶为中等变异性指标或中度敏感指标,是土壤质量恢复与调控的主要目标。不同微地形对有机质、全氮、土壤含水量、非毛管孔隙度、蔗糖酶、脲酶、碱性磷酸酶、速效磷和速效氮等土壤动态质量指标的变异性起主导作用。在陕北黄土区土壤质量评价中,应充分考虑微地形类型,可选择中度敏感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地形 土壤质量变异性 土壤质量敏感性 陕北黄土区
下载PDF
微地形对优势种群点格局和关联性的影响 被引量:15
15
作者 刘旻霞 连依明 李文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569-1575,共7页
不同的空间格局类型和关联性可以反映出不同生境下植物种群的资源环境适应策略.老鹳草与米口袋是甘南亚高寒草甸的主要物种,通过野外群落调查和室内试验,运用点格局分析法中的Ripley K函数,对不同坡向的米口袋和老鹳草种群的空间分布格... 不同的空间格局类型和关联性可以反映出不同生境下植物种群的资源环境适应策略.老鹳草与米口袋是甘南亚高寒草甸的主要物种,通过野外群落调查和室内试验,运用点格局分析法中的Ripley K函数,对不同坡向的米口袋和老鹳草种群的空间分布格局及种间关联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从阳坡-西坡-阴坡,土壤含水量和养分含量逐渐增加,土壤温度和光照度逐渐降低.米口袋和老鹳草在3个坡向(阴坡、西坡、阳坡)上的分布呈现出明显差异,随着坡向由阴坡向阳坡的转变,米口袋种群数量呈递增趋势,老鹳草种群数量则表现出递减趋势.在阴坡,米口袋种群在0~1.8 m尺度上呈聚集分布,在1.8~5.0 m尺度上聚集强度减弱并趋向于随机分布,老鹳草种群在0~5.0 m尺度上均以聚集分布为主;在西坡,米口袋种群在0~1.2 m尺度上呈聚集分布,在1.2~5.0 m研究尺度上趋向于随机分布,老鹳草种群在0~2.2 m尺度上呈聚集分布,在2.2~5.0 m研究尺度上趋向于随机分布;在阳坡,米口袋与老鹳草种群在0~5.0 m尺度内均表现出随机分布.阴坡上这两种物种在0~1.0 m尺度上表现为正相关,在1.0~5.0 m尺度不相关;西坡上两物种在0~2.1 m尺度上呈负关联,在2.1~5.0 m尺度上两个物种间关联度均趋向于不相关;阳坡上这两个物种在0~5.0 m尺度上表现出不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高寒草甸 微地形 老鹳草 米口袋 空间分布格局
原文传递
不同应力路径下深埋软岩力学特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15
16
作者 王乐华 牛草原 +3 位作者 张冰祎 马云彪 尹思杰 许晓亮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973-981,共9页
为探讨深埋软岩在不同应力路径下力学性质的差异,对取自丹巴水电站右岸平硐深埋软岩分别进行室内三轴加载试验和不同围压等级、不同卸荷应力水平、不同卸荷速率的恒轴压卸围压试验,并对岩样卸荷破坏面进行微观形貌扫描,分别探讨不同条... 为探讨深埋软岩在不同应力路径下力学性质的差异,对取自丹巴水电站右岸平硐深埋软岩分别进行室内三轴加载试验和不同围压等级、不同卸荷应力水平、不同卸荷速率的恒轴压卸围压试验,并对岩样卸荷破坏面进行微观形貌扫描,分别探讨不同条件下岩样的变形、强度及破坏特征,结果发现:(1)相比三轴加载试验,同等级围压的软岩在卸荷条件下的强度、峰值应变及力学参数都有减小,应力–应变曲线从延性向脆性转换;(2)软岩峰值轴向应变、极限强度、残余强度与卸荷应力水平、卸荷速率均呈正相关性;(3)相比Hoek-Brown经验强度准则,Mohr-Coulomb强度准则能更好地描述软岩强度特性,不同应力路径对抗剪强度参数影响有差异性,卸荷速率对c值的影响更为显著,而卸荷应力水平对?值的影响更为显著;(4)软岩加、卸载条件下都发生剪切破坏,加载时除主裂纹外基本没有衍生微裂纹,卸载时,低卸荷应力水平下岩样破坏后的次生裂纹更发育,且卸荷速率越大岩样破坏程度越强烈;低围压下卸荷破坏时,岩石断面微观形貌演化自由度较高,破坏面粗糙度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力学 深埋软岩 应力路径 卸荷速率 卸荷应力水平 微观形貌
原文传递
统计分析输电线路雷害与微地形关系的新方法 被引量:15
17
作者 林峰 林韩 +1 位作者 廖福旺 温步瀛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362-1369,共8页
微地形是影响雷击跳闸的一个重要且复杂的因素。为此,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IS)及Excel软件对微地形因素影响雷击输电线路的规律进行了探索。在介绍了基于GIS输电线路及雷击信息文件形成的基础上,根据电力公司积累的输电线路实际雷击基础数... 微地形是影响雷击跳闸的一个重要且复杂的因素。为此,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IS)及Excel软件对微地形因素影响雷击输电线路的规律进行了探索。在介绍了基于GIS输电线路及雷击信息文件形成的基础上,根据电力公司积累的输电线路实际雷击基础数据,将输电线路雷击点与GIS中的地形地貌相结合进行分析,得出了110、220、500kV电压等级输电线路雷击故障相位与输电线路暴露面的相关性规律,并探索发现了包括杆塔位于高山山顶、输电线路大跨越河流或山谷、沿山脊走向、处于迎风坡上、经过水域边等微地形因素影响雷击选择性的特点。研究结果表明,该统计分析方法具有直观、形象的特点,研究结论可为输电线路路径的设计及防雷措施的选择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IS 输电线路 雷击 微地形 雷击选择性 KML 统计分析
下载PDF
地形对陕北黄土区衰退沙棘人工林天然更新的影响 被引量:13
18
作者 张恰咛 朱清科 +1 位作者 任正龑 黄正佳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300-306,共7页
[目的]为揭示陕北黄土区衰退沙棘人工林天然更新的地形适生范围。[方法]通过调查陕西省吴起县沙棘人工林大面积衰退及死亡后的天然更新状况,以68个样方的更新率、成林率及每木数据(株高、地径等)作为更新恢复能力的衡量指标,运用方差分... [目的]为揭示陕北黄土区衰退沙棘人工林天然更新的地形适生范围。[方法]通过调查陕西省吴起县沙棘人工林大面积衰退及死亡后的天然更新状况,以68个样方的更新率、成林率及每木数据(株高、地径等)作为更新恢复能力的衡量指标,运用方差分析、回归拟合及系统聚类分析等方法,分析了沙棘更新恢复能力与各地形因子的关系。[结果](1)各坡向沙棘更新率差异显著(P=0.018),沙棘更新率均值阴坡>半阴坡>半阳坡>阳坡,阴坡更新生长状况最好,半阴坡更新幼株数量大,存活率较高;(2)坡度对更新率无显著影响,但更新率在阴坡缓坡、极陡坡范围内出现峰值,在阳坡条件下随坡度上升而减小;(3)总体上衰退沙棘人工林天然更新的地形条件是阴坡、半阴坡;(4)坡面微地形对衰退沙棘人工林更新具有显著影响(P=0.038),缓台较好,陡坎较差。[结论]半干旱黄土区部分衰退沙棘人工林可自行完成天然更新,部分恢复困难,需人工辅助或重新栽植适合的树种。阴坡、半阴坡的衰退沙棘幼株种群生长状况较好且基本能更新成林,阳坡、半阳坡的生长状况较差且难以更新成林;阴坡坡向条件下,坡度对沙棘更新率的影响程度随着坡度上升而变小,阳坡坡向条件下坡度对更新率的影响较小。衰退沙棘人工林更新率因所处微地形不同而存在差异。处于缓台的衰退沙棘幼株种群基本能更新成林,浅沟的沙棘幼株种群与所处的原状坡面上的更新状况相似,部分能更新成林,处于陡坎的沙棘幼株种群基本不能更新成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棘 人工林衰退 天然更新 地形因子 微地形
下载PDF
东营凹陷郑南地区沙四上亚段坡折带对层序、沉积与油气成藏控制 被引量:12
19
作者 宋广增 王华 +5 位作者 甘华军 徐蒙 刘睿 王跃刚 孙鸣 任金锋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3415-3424,共10页
通过分析断层活动性与恢复古地貌,识别出郑南地区沙四上亚段发育典型性与特征性的三级坡折带。Ⅰ级坡折带与Ⅱ级坡折带均为断裂坡折,Ⅲ级坡折带为逆牵引作用形成的挠曲坡折。建立郑南地区三级坡折带对层序发育样式的控制模式,分析出其... 通过分析断层活动性与恢复古地貌,识别出郑南地区沙四上亚段发育典型性与特征性的三级坡折带。Ⅰ级坡折带与Ⅱ级坡折带均为断裂坡折,Ⅲ级坡折带为逆牵引作用形成的挠曲坡折。建立郑南地区三级坡折带对层序发育样式的控制模式,分析出其对沉积体系的发育位置、沉积体的储集物性、纵向沉积相分异、沉积体系展布方向与展布规模等具有控制性。Ⅰ级坡折带上发育沟梁相间分布的特征性微地貌,沟部控制物源输入,梁部形成鼻状构造,对沉积与成藏具有一定意义。由油源条件、储集条件、运移条件、盖层条件、圈闭条件出发,具体分析了坡折带可以控制形成油气富集带,并识别出郑南地区4种油气成藏模式:背斜成藏模式、断层封闭遮挡成藏模式、岩性圈闭成藏模式与砂体上倾尖灭成藏模式。综合分析郑南地区沙四上亚段坡折带对层序、沉积与油气成藏控制,丰富了坡折带理论,并对东营凹陷郑南地区油气藏的勘探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郑南地区 坡折带 微地貌 可容纳空间 油气成藏模式
下载PDF
不同降雨条件下紫色土横垄坡面地表微地形变化特征 被引量:12
20
作者 罗键 尹忠 +2 位作者 郑子成 何淑勤 李廷轩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6期3162-3173,共12页
【目的】地表微地形是影响坡面侵蚀过程的重要因素之一。它影响着地表填洼量、渗透速率、地表径流等过程,同时这些过程也会对微地形变化产生影响。论文探讨了不同降雨条件下地表微地形动态变化特征,为深入理解坡面水蚀机理,以及坡耕地... 【目的】地表微地形是影响坡面侵蚀过程的重要因素之一。它影响着地表填洼量、渗透速率、地表径流等过程,同时这些过程也会对微地形变化产生影响。论文探讨了不同降雨条件下地表微地形动态变化特征,为深入理解坡面水蚀机理,以及坡耕地水土流失的有效防治与耕作措施的合理布设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川中丘陵区横坡垄作坡面为研究对象,以直线坡面为对照,通过室内人工模拟降雨方法,结合GIS技术,从地表糙度的角度,分析递增和递减降雨条件下,紫色土坡面地表微地形的变化特征。【结果】不同降雨条件下横垄坡面高程值变化范围最高可达-180—80 mm,主要集中在-20—20 mm,地表高程减小区域所占比例相对较大。直线坡面高程变化量在-10—10 mm,主要集中-5—5 mm。不同措施在递增降雨系列下的土壤侵蚀面积均大于递减降雨系列;不同降雨条件下横垄坡面地表糙度值介于57.47—65.32 mm,且不同坡位地表糙度值均呈现出上坡>下坡>中坡。直线坡面地表糙度值在5.71—6.28 mm内变动,不同坡位受随机糙度的影响具有明显的空间变异性;横垄坡面不同降雨条件下微坡度栅格数随坡度的增加呈现出先减小后增加再减小的变化趋势,坡度主要集中于0°—5°和30°—35°。对于直线坡面,栅格统计数随坡度的增加呈现出逐渐减小的变化趋势,微坡度主要集中在0°—10°。不同降雨条件下横垄坡面微坡向栅格数主要分布在北坡和南坡,且其余坡向分布较为均匀。直线坡面在不同降雨条件下微坡向分布差异较大。【结论】水蚀过程中,地表高程值变化、地表糙度体现了微地形垂直方向上的变化,地形因子体现了微地形的空间分布,将其结合起来可较好的反映横垄坡面微地形变化特征。递增型降雨雨型与紫色土区夏季主要侵蚀雨型特点相似,更易造成的土壤侵蚀的发生,是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色土 微地形 微坡度 微坡向 横坡垄作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